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讲义
- 格式:doc
- 大小:116.00 KB
- 文档页数:31
自考《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讲义第一章旅行社管理理念人类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思想与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人们关于某一事物的理性观念会决定其对于特定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所以,对旅行社概念、职能、作用及地位的认识直接影响着政府对旅行社的宏观管理,也直接决定了旅行社的发展战略与运作模式。
第一节旅行社的概念一、旅行社的定义(一)西方国家关于旅行社的定义在西方国家,旅行社从一开始就是企业的特殊形态,具体地说旅行社属于旅游企业的一种类型。
1、卢瓦皮迪:旅游企业具有自身多样性特征主要特征:(1)属于服务部门(2)促成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接触(3)要求一些迅速的转产,以适应顾客爱好和需求生产的技术(4)受到经济、政治和社会形势以及自然环境的直接影响2、WTO关于旅行社定义零售代理机构向公众提供关于可能的旅行、居住和相关服务,包括服务酬金和有条件的信息。
旅行组织者或制作商或批发商在旅游需求提出以前,以组织交通运输,预定不同方式的住宿和提出所以其他服务为旅行和旅居做准备。
3、欧洲关于旅行社定义欧洲是现代意义旅行社的发源地,他们认为:旅行社是一个以持久盈利为目标,为旅客提供有关旅行及居留服务的企业。
主要服务是出售或发放运输票证;租用公共车辆;办理行李托运;提供旅馆服务;组织参观游览;提供导游;提供租用剧场、影剧院服务;(最完整的、具有法律依据的定义)(二)我国关于旅行社的定义1996年10月15日颁布的《旅行社管理条例》中明确陈述为:旅行社是以盈利为目的,主要从事旅游业务的企业。
其旅游业务主要指代理出入境和签证手续;招徕接待旅游者;为旅游者安排食宿等有偿服务。
(三)旅行社的基本业务1、旅游决策过程与旅行社的基本业务旅游动机———市场调研与产品设计收集信息——-旅游促销意向性咨询——-旅游咨询服务购买——-产品销售旅游———接待服务返回——-售后服务注:旅游动机主要取决于旅游者可自由支配收入、可自由支配时间,也取决于旅游者所在国家和地区赋予旅游者权力的大小。
旅行社管理培训课程讲义
一、课程概述
旅行社管理培训课程旨在培养具备旅行社经营管理能力的人才,通过系统地学习旅行社业务流程、营销策略、财务管理等知识,提高学员在旅行社领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内容
1. 旅行社基础知识
* 旅行社概述
* 旅行社业务范围
* 旅行社行业发展趋势
2. 旅行社业务流程
* 旅游产品设计
* 旅游报价与销售
* 团队管理与服务
3. 营销策略与品牌建设
* 市场分析与定位
* 营销策略制定
* 品牌塑造与推广
4. 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
* 旅行社财务管理基础
* 成本控制与收益管理
* 风险识别与防范
5. 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
* 旅行社相关法律法规
* 合同管理与纠纷处理
* 职业素养与道德规范
三、教学方法
1. 理论讲授:结合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讲解旅行社管理的基
本理论。
2. 实践操作:组织学员进行旅行社业务模拟操作,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3. 小组讨论:鼓励学员交流心得,分享经验,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企业参观:安排参观优秀旅行社,了解行业前沿动态,拓宽视野。
5. 项目作业:布置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项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程评估
1. 课堂表现:根据学员的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贡献等进行评估。
2. 项目作业:对学员提交的项目作业进行评分,评估其实际操作能力。
3. 期末考试:通过闭卷考试的形式,检验学员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4. 企业实践:推荐学员参与企业实践,提升实际工作经验,并根据表现给予相应评价。
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讲义本讲义足于我国旅行社进展的和旅行研究的最新成果,阐述了旅行社经营治理理论体系,全面反映了旅行社目前经营和治理状况及其所面临的问题,介绍了旅行社的进展方向。
本讲义吸取了国际旅行社业经营治理的先进理论与成功体会,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力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侧重于理论上的研究,列举了旅行社经营治理中的典型实例,目的是为我国旅行社业的进展提供一些理论指导,有利于我国旅行社业借鉴发达国家旅行社的先进体会与做法。
本书注重同国际旅行学术接轨及实务性,能够反映旅行业的新动态。
第一章导论第一节旅行社治理理念人类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思想与理念指导下进行的,人们关于某一事物的理性观念会决定其关于特定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因此,对旅行社概念、职能、作用及地位的认识直截了当阻碍着政府对旅行社业的宏观治理,也直截了当决定了旅行社的进展战略与运作模式。
1.旅行社的定义⎝西方国家关于旅行社的定义♣旅行企业的特点:属于服务部门/促成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截了当接触/要求迅速的转产,以适应顾客爱好和需求的生产技术/受到经济、政治和社会形势以及自然环境的直截了当阻碍♣WTO的定义:零售代理机构向公众提供关于可能的旅行、居住和相关服务,包括服务酬金和有条件的信息♣欧洲的定义:旅行社是一个以持久盈利为目标,为旅客提供有关旅行及居留服务的企业⎝我国关于旅行社的定义旅行社是以盈利为目的,要紧从事旅行业务的企业。
其旅行业务要紧指代理出入境和签证手续;招徕接待旅行者;为旅行者安排食宿等有偿服务。
♣内涵:为旅行者提供相关服务的企业♣外延:西方:包括旅行批发商、旅行零售商、提供个别环节旅行服务的代理点也纳入旅行社业中。
中国:通常相当于西方的旅行批发商2旅行社性质提供与旅行有关的服务,是旅行社的要紧职能;以盈利为目的,决定了旅行社的企业性质。
3旅行社业务⎝旅行决策过程与旅行社的差不多业务旅行动机—收集信息—意向性咨询—购买—旅行—返回/所对应的旅行社业务⎝旅行社的五项差不多业务♣产品开发业务♣旅行服务的采购业务♣旅行产品销售业务♣旅行产品的促销业务♣旅行接待业务4旅行社类别⎝西方按旅行社职能分类♣二分法:旅行批发商/旅行零售商♣三分法:旅行批发商/旅行经营商/旅行零售商♣批发商与经营商的区别:是否拥有自己的零售网络♣各类旅行社的要紧职能⎝中国按旅行社业务范畴分类♣国际旅行社和国内旅行社5旅行社职能⎝销售职能旅行社是从产品销售中获利/旅行社早已成为旅行业的销售系统⎝组织和谐职能旅行社产品的组合性/旅行社业务的“流水生产线”特点/旅行社组织和谐的常用工具⎝分配和提供信息旅行者的旅行费用的科学分配 /旅行收入的再分配⎝核心职能中介职能/生产职能第2节旅行社的地位与作用1.在旅行业中的地位与作用⎝在自发的旅行需求与供给之间建立了制度化的交易媒介⎝促进了旅行活动的产业化、市场化进展⎝提供开放式的一条龙服务⎝在旅行供应商之间和供应商与旅行者之间发挥纽带作用⎝旅行社是促进旅行向大众化进展的重要因素2.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促进国内消费⎝增进外汇收入⎝增加就业3.在社会经济文化的地位与作用⎝提高国民素养⎝宣传旅行目的地势象,促进当地社会文化进展⎝爱护环境⎝目的地历史文化的宣传与爱护4.旅行社业进展目标比较比较结论发达国家沿常规旅行进展道路演进,较少强调旅行社的创汇功能;进展中国家是专门规进展,以入境为主,要求旅行社为国家经济进展打算提供相应的外汇支援,因此,国家政府对旅行社的管制最为严格。
第二章 旅行社的设立我国第一家旅行社成立于20世纪20年代,但从70年代末才随着旅行业的快速进展而显现爆发式的增长,到目前为止,我国旅行社业尚处于市场化、企业化和法制化进程的初级时期,面临着向深层次方向的改革开放和创新的双重任务。
第一节 我国旅行社的进展1923年在上海产生的中国旅行社是近代中国第一家旅行社,标志着中国近代旅行业的兴起。
它不仅推动了中国旅行事业的进展,而且对国民经济的进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在抗日战争中作出了专门奉献。
然而由于种种缘故,目前史学界与旅行学界对那个典型个案的研究却专门薄弱。
有鉴于此,本文依据大量的第一手宝贵资料,运用历史学和旅行学研究的差不多方法,对它的创办缘由、进展进程、组织架构、业务范畴、经营治理、企业文化以及旅行理论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并对其历史作用及现实借鉴意义作了初步评述,全书共分为七章。
中国旅行社的产生与20世纪初中国经济的进展、交通的进步、都市的近代化、人们旅行观念的转变以及外商在华旅行代理机构所提供的借鉴分不开。
同时,它也与上海专门的自然历史条件、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经营策略以及中国旅行社创办人陈光甫的人一辈子观有着紧密的关系。
由于社会形势的变化,它的进展历程分为初创、进展、内迁、复业及衰退等五个时期。
在大陆存在期间,它一直执中国旅行业的牛耳。
鉴于经营范畴广泛、分支机构遍布全国,中国旅行社组织架构的设置随客观形势的消长和业务经营的进展而呈动态的变化,以加强企业的有效运作。
新中国第一家旅行社:1949年10月17日以接待海外华侨为主旨的厦门华侨服务社成立,这是新中国的第一家旅行社,为海外华侨架起了一座连接侨居地与新中国的桥梁.继之,泉州、深圳、汕头、拱北、广州等地也成立了华侨服务社.1957年4月24日成立了中国华侨旅行服务总社,统一领导和和谐全国华侨、港、澳同胞探亲旅行接待服务.1974年1月7日,在原厦门华侨服务社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旅行社.开始形 国家 初级时期中级时期全面进展时期 发达国家与地区 促进旅行进展提高国民素养 加强交往加强交流促进消费社会与环境全面和谐与可连续进展 中等发达国家与地区 通过旅行活动带动经济进展 国际收支平稳综合进展目标 进展中国家与地区 外汇创收目标 经济进展目标社会进展目标(社成了中国旅行社的框架体系.1954年4月15日,中国国际旅行社在北京成立,之后各地相继成立了分社或支社,负责接待访华外宾的食、住、行、游等事务,这是新中国经营国际旅行业务的第一家全国性旅行社.1981年12月10日,国务院同意中国青年旅行社对外接待以外国青年为主的旅行者.按照进展进程能够分为三个时期:一是初步形成时期(1978-1989)、二是快速增长时期(1990-1994)、三是结构调整时期(1995-2001)、四是全面开放时期(2002年以来)。
第二节旅行社的行业特点一、行业进展为就业提供了庞大空间我国的旅行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旅行社作为旅行业的龙头,十年间得到了飞速进展,也为就业提供了宽敞的空间。
截止到2001年底,全国共有旅行社10716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319家,国内旅行社9397家),比1991年底增加了9155家,扩大了近7倍,年均增长21.24%;全国旅行社直截了当从业人员为19.24万人,比1991年底增加了13.72万人,年均增长13.30%。
如按国际体会,旅行业每增加一个直截了当就业人员,将间接增加5个人就业来运算,相当于提供了96.20万个间接就业机会。
以后十年,如旅行社的直截了当从业人员按年均增长15%运算,将为全社会提供间接就业机会292.96万个,成为庞大的就业空间。
导游人员作为旅行业的形象大使,十年间从业人员的数量也有大幅度增长。
1994年起,导游人员的资格考试对社会开放,截止到2001年底,全国取得导游资格证书的人数已达到15万,比1991年底增加了13.2万多人,扩大了近8倍,年均增长23.62%,相当于提供了75万个间接就业机会。
估量今年年底取得全国导游资格证书的人员数量将达到20万。
除此之外,临时导游和景区(点)的导游人员数量也增长较快,导游差不多成为一项社会热门职业。
据了解,仅北京市2001年报考导游的人数就达到13800人。
二、为拉动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我国的旅行社是从有组织地接待国际入境旅行者的进展模式开始的,九十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专门是每年增加了三个“黄金周”的假期,国内旅行异军突起,旅行社组织国内旅行以更强劲的增长势头进展。
另外,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以及国家对出境游政策的调整,我国出境旅行的进展也专门快,旅行社组织出境旅行也成为了一个亮点。
旅行社在旅行行业中的龙头地位日益显现,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是专门明显的。
一是在扩大内需中起了积极的作用。
据统计,2001年度,在国内旅行方面,全国旅行社组团和接待达9410.56万人次,占国内旅行人数的12%,旅行社组织的国内旅行业务收入为331.33亿元,占全国国内旅行收入的9.41%。
在入境旅行方面,全国旅行社接待入境旅行者1453.64万人次,占全年入境旅行者总数的16.33%,旅行社组织入境旅行业务收入为150亿元,约占全部国际旅行收入的10.16%。
在出境旅行方面,全国旅行社组织出境旅行人数为369.53万人次,占中国公民出境人数的30.45%。
二是旅行社的投资对经济增长也有促进作用。
旅行社是综合性比较强的行业,具有较强的关联带动作用。
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投入产出率。
2001年底全国旅行社资产总额达到415.47亿元,同比增长13.55%;负债总额为199.08亿元,同比增长2.07%;所有者权益总额为216.39亿元,同比增长26.64%;注册资本金额为130.63亿元,同比增长15.39%。
三是拉动了国内生产总值。
2001年,全国旅行社营业收入为589.80亿元,占旅行业总收入4995亿元的11.8%,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0.61%,但旅行社营业收入的增长为25.51%,远远大于全国GDP的增长速度,能够预见,旅行社行业在GDP 中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
四是对财政收入的奉献率呈上升趋势。
2001年度,全国旅行社实缴税金为7.63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16371亿元的0.0466%,结汇7.85亿美元,同比增长38.94%,占旅行外汇收入的4.4%。
旅行社对财政收入的奉献表现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收入要紧在旅行经营企业和个人手中,第二个时期地点财政开始增加,第三时期中央财政开始增加,目前我国旅行社还处于第一时期,随着我国旅行社行业的进展,对各级财政的奉献将越来越大。
三、不断开发新产品满足旅行者的需求近年来,为了适应旅行者需求日趋个性化和差异化的进展趋势,我国旅行社加大了市场开发力度,在产品设计、营销手段、客户关系、品牌塑造等方面引入了新理念,实现了新进展。
产品由过去的单一的文化观光产品为主逐步进展到观光旅行、度假旅行、特种旅行种类齐全、结构完整的格局,满足了不同层次旅行者的需求,促进了旅行社行业的进展。
在观光旅行产品方面,我国的文物古迹、山水风光、民俗风情最能反映东方文明和神州风韵,这类产品具有垄断性,而且内容丰富,已形成相当的规模,成为我国旅行产品在世界上竞争的长久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