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无公害花鱼骨第3部分质量安全要求
- 格式:doc
- 大小:63.50 KB
- 文档页数:7
db33- 668.3-2019 无公害菊米第3部分质量安全要求本部分4.5、4.6为强制性条款。
《无公害菊米》标准分为三个部分:──第1部分:产地环境;──第2部份:栽培与加工;──第3部分:质量安全要求。
本部分是《无公害菊米》标准的第3部分。
本部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遂昌县质量技术监督协会、浙江石练菊米有限公司、遂昌华昊特产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雷先土、汪东伟、蓝章铭、王陈华、周继长、邱宏伟。
无公害菊米第3部分:质量安全要求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菊米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那么、标志、标签、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无公害菊米。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以下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5009.3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T5009.4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T5009.11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T5009.12食品中铅的测定GB/T5009.19食品中六六六、DDT残留量的测定GB/T5009.20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T5009.34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GB/T5009.110植物性食品中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残留量的测定GB/T5009.145植物性食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那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3 术语和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颗粒指菊米颗粒的大小均匀程度、饱满程度、被毛程度以及碎粒、落瓣的含量多少。
3.2蕾底指经开水冲泡后的花蕾。
4 质量安全要求4.1分级和实物样4.1.1按产品质量分为特级、一级、二级。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是指浙江省地方标准中的第33号标准,它是一项关于特定领域的规范性文件,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和约束力。
这项标准通常由相关部门或机构制定,旨在规范和指导特定领域的生产、管理、服务等活动,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db33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解决特定领域存在的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它通常包括标准的名称、标准号、颁布日期、实施日期、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检测方法、标志和包装、贮存和运输、质量证明等内容。
这些内容既是对相关行业的规范,也是对相关从业人员的指导。
作为一项地方标准,db33标准在浙江省具有一定的局部性和时效性,它是在考虑到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的基础上制定的。
因此,对于在浙江省从事相关领域活动的企业和个人来说,遵守和执行db33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关乎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也关乎企业的声誉和市场竞争力。
在实际操作中,db33标准的执行需要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标准意识和执行力;企业需要加强内部管理,严格执行标准要求,确保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达到标准规定的要求。
只有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db33标准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推动相关领域的健康发展。
总之,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标准文件,它对于规范和指导特定领域的生产、管理、服务等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加强对标准的执行,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促进浙江省相关领域的健康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高度重视,共同努力,确保db33标准得到有效执行,为浙江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db33 t 250.3-2019 无公害脐橙第3部分主要病虫害防治DB33/250-2006《无公害脐橙》分为五个部分:——第1部分:苗木;——第2部分:栽培技术规程;——第3部分:主要病虫害防治;——第4部分:质量安全要求;——第5部分:果实采收、贮藏保鲜。
本部分为DB33/250-2006的第3部分。
本部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提出。
本部分由浙江省农业厅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本部分起草人:陈秋夏,翁法令,徐发余,徐文荣,郑坚,刘春荣,胡余楚,张旭乐,黄贤国。
无公害脐橙第3部分:主要病虫害防治1 范围本部分确定了无公害脐橙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原那么和措施,规定了脐橙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指标、防治适期和防治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脐橙苗圃和栽培园中的主要病虫害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以下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那么NY/T5015—2001无公害食品柑桔生产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防治适期指在防治某种病、虫、草和其它有害生物的过程中使用适当浓度的农药能达到最正确防治效果的适宜时期。
防治指标〔经济阈值〕指田间发生某种病害的病斑数、某种害虫的密度或主干、枝、梢、叶、花、果表现的危害程度超过产量或经济损失允许水平的阈值。
叶〔果、枝、梢、株或花〕发病率或危害率发病或危害叶〔果、枝、梢、株或花〕数占调查总叶〔果、枝、梢、株或花〕数的百分率。
卵孵〔假设虫〕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某种害虫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卵孵〔假设虫〕数量之和达到该1代卵孵〔假设虫〕总量的16%、50%、86%的日期。
ICS65.020.20 B05备案号:DB33无公害金华佛手 第3部分:质量安全要求Non-environmental pollution Jinhua Foshou Part 3:Quality and safety requirement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前言本部分4.6中表2为强制性条款。
DB33/ 305-2006《无公害金华佛手》系列标准分为三个部分:——第1部分:育苗技术规程;——第2部分:盆栽技术规程;——第3部分:质量安全要求。
本部分是DB33/ 305-2006《无公害金华佛手》系列标准的第3部分。
本部分代替DB33/T 305.3-2001,与DB33/T 305.3-2001相比主要修改如下:——本部分的名称由“商品果”改为“质量安全要求”;——由原来的“本部分适用于盆栽金华佛手鲜果”改为“本部分适用以观赏和食用为目的的金华佛手鲜果”;——果实分级指标中增加了“综合指标”;——分级原则中单果重不再作为分级的第一指标;——增加食用佛手的卫生指标和检验方法。
本部分由浙江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金华市林业种苗管理站、金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部分起草人:黄飞来、胡晖、周丹、叶学珍、片毅。
无公害金华佛手第3部分:质量安全要求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金华佛手商品果的质量等级、抽样、检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藏。
本部分适用以观赏和食用为目的的金华盆栽佛手鲜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7718-2004 预包装食品标准通则GB 8855 新鲜水果蔬菜取样方法GB/T 5009.20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38 多菌灵的测定GB/T 5009.102 植物性食品中辛硫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03 植物性食品中甲胺磷和乙酰甲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05 黄瓜中百菌清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10 植物性食品中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残留量的测定GB/T 15401 水果蔬菜及其制品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含量的测定植物检疫条例(1992年5月13日修订)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拳佛手果实呈握拳形,俗称“闭佛手”。
无公害黄颡鱼ICS65.150 B52 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DB33/T 694.1—2008无公害黄颡鱼第1部分:苗种繁育技术规范Non-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seudobagrus fulvidraco (Rich)Part l :Production technology for fry and juvenile2008-05-09发布 2008-06-09实施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前言DB33/ 694—2008《无公害黄颡鱼》分为三个部分:——第1部分:苗种繁育技术规范;——第2部分:养殖技术规范;——第3部分:质量安全要求。
本部分为DB33/ 694—2008的第1部分。
本标准由浙江省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德清县吴越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文龙、梁如祥、归毛头、杜建明、归旗彬、徐畅。
无公害黄颡鱼第1部分:苗种繁育技术规范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苗种繁育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人工繁殖、苗种培育、病害防治等。
本部分适用于无公害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苗种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GB 13078.1~.3饲料卫生标准GB/T 18407.4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NY 5051 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 5071 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 5072 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db33 t 565.2-2019 无公害文蛤第2部分池塘养成技术规范DB33/565-2005《无公害文蛤》分为三个部分:──第1部分:苗种繁育技术规范;──第2部分:池塘养成技术规范;──第3部分:质量安全要求。
本部分为DB33/565-2005的第2部分本部分由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本部分起草人:吴洪喜、林志华、谢起浪、曾国权、周志明、柴雪良。
无公害文蛤第2部分:池塘养成技术规范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文蛤(Mexaratamexarata)养殖的环境条件、养成塘准备、选址要求、苗种放养、养成管理及收捕。
本部分适用于文蛤池塘养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以下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18407.4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NY5052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那么3 环境条件3.1 场地环境条件场地环境应符合GB/T18407.4规定。
3.2 水环境水质符合NY5052规定。
盐度10~35,水温4℃~30℃,pH值7.8~8.6,溶解氧≥5mg/L,氨氮≤0.2mg/L。
4 养成塘4.1 池塘要求4.1.1 面积池塘面积以1公顷~2公顷为宜。
4.1.2 开沟养殖塘开设环沟,沟深约50cm,中央为滩面。
面积较大的池塘还需设中央沟。
4.1.3 蓄水深度中央滩面蓄水深度可达50cm~100cm。
4.1.4 底质砂泥质,含砂率最好60%以上,细砂粒径为0.25mm~1.00mm。
假设含砂率不到60%,需人工铺砂,厚度5cm~10cm。
4.1.5 围网实养面积为池塘面积的25%~35%,在养殖区设置1.0m~1.5m高的聚乙烯网。
I CS 65.020.20DB33B 38前 言本部分4.3、4.4为强制性条款。
铁皮石斛系列标准分为4个部分:——第1部分:产地环境;——第2部分:种子种苗;——第3部分:生产技术规范;——第4部分:质量安全要求。
本部分为铁皮石斛系列标准的第4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省农业厅农作物管理局、浙江省中药材产业协会、杭州天目永安集团有限公司、金华寿仙谷药业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何伯伟、钱永涛、李明焱、潘慧锋、叶良晨、钱洪波、张文妹。
无公害铁皮石斛第4部分:质量安全要求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铁皮石斛的质量安全要求,包括感官指标、理化指标、重金属及其他有害物质指标、农药残留指标、检测方法和规则、包装、运输、贮存及档案建立与管理等。
本部分适用无公害铁皮石斛的鲜品和干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T 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13 食品中铜的测定GB/T 5009.15 食品中镉的测定GB/T 5009.17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GB/T 5009.20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23 食品中铬的测定GB/T 5009.102 植物性食品中辛硫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SN 0339-1995 出口茶叶中黄曲霉毒素B1检验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保健食品化学及其检测技术》轻工出版社,2000年何照范、张迪清编著《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检测》2002年王光亚主编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DB33-T 625前言DB33/ 625-2007《无公害豆芽》分为三个部分:——第1部分:生产技术规程;——第2部分:质量安全要求;——第3部分:6-苄基腺嘌呤残留量和4-氯苯氧乙酸钠残留量的测定。
本部分为DB33/ 625-2007《无公害豆芽》第3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浙江省农业厅农作物管理局、宁波市卫生监督所、宁波市五龙潭蔬菜食品有限公司、宁波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无公害豆芽第3部分:6-苄基腺嘌呤残留量和4-氯苯氧乙酸钠残留量的测定第一法豆芽中6-苄基腺嘌呤残留量的测定——LC-MS/MS法1 范围本方法规定了豆芽中6-苄基腺嘌呤的测定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豆芽中6-苄基腺嘌呤的测定。
本方法检出限为1×10-6 mg/kg。
2 原理豆芽中残留的6-苄基腺嘌呤经酸化甲醇提取,反相柱分离,电喷雾离子化(ESI)和多离子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定量测定。
以试样峰的保留时间、母离子(m/z: 226.20[M+H]+)与子离子(226.20>91.0, 226.20>147.90)定性,以子离子(226.20>91.0)峰面积外标法定量。
3 试剂除非另有规定,仅使用分析纯试剂、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3.1 乙酸。
3.2 乙腈(HPLC)。
3.3 甲醇(HPLC)。
3.4 50%的甲醇水溶液。
3.5 酸化甲醇:每100 mL甲醇中加入乙酸50μL,混匀。
3.6 标准溶液的配置:3.6.1 标准储备溶液精密称取6-苄基腺嘌呤(含量>98.0%)0.1000g于10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作为标准储备溶液。
此标准储备溶液每毫升相当于1.0 mg 6-苄基腺嘌呤。
标准使用液用甲醇稀释至每毫升含1μg的6-苄基腺嘌呤。
在4℃冰箱中储存,有效期1个月。
3.6.2 标准工作溶液3.6.2.1 空白豆芽萃取液制备选择在生产过程中未添加6-苄基腺嘌呤的豆芽菜。
ICS65.020.20 B38DB33无公害厚朴第4部分:质量安全要求Non-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agnolia officinalisPart 4: Safety and quality requirement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前言本部分的3.4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的。
DB33/ 576-2005《无公害厚朴》分为四个部分:——第1部分:产地环境;——第2部分:种子与苗木;——第3部分:生产技术规程;——第4部分:质量安全要求。
本部分是DB33/ 576-2005《无公害厚朴》的第4部分。
本部分由浙江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景宁畲族自治县林业局、景宁畲族自治县营林公司、景宁畲族自治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林敏、严邦祥、季赛娟、刘日林、王宗琪、林多聪。
无公害厚朴第4部分:质量安全要求1 范围本部分规定无公害厚朴质量安全要求、检测方法、检测规则、包装、贮藏与运输。
本部分适用于无公害厚朴的加工和销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5009.11-2003 食品中砷的测定方法GB/T 5009.12-2003 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GB/T 5009.13-2003 食品中铜的测定方法GB/T 5009.15-2003 食品中镉的测定方法GB/T 5009.17-2003 食品中总汞的测定方法GB/T 5009.19-2003 食品中六六六、DDT的测定方法WM 2-2001 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IX E 重金属检测方法。
ICS65.150DB33B52DB33/ 562.4—2008前 言花鱼骨(Hemibarbus maculatus Bleeker) 俗称“季鱼”、“季郎鱼”、“鸡骨郎”,隶属于鲤科、鮈亚科,是我国主要淡水水域常见的一种中小型经济鱼类。
本部分4.2、5.2、6.2和第7章为强制性条款。
DB33/ 562《无公害花鱼骨》按部分发布,分为4个部分:——第1部分: 繁殖技术规范;——第2部分: 养殖技术规范;——第3部分: 质量安全要求;——第4部分: 苗种。
本部分为DB33/ 562 的第4部分。
本部分由浙江省水产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胡廷尖、宓国强、周志明、王雨辰、黄小红。
IDB33/ 562.4—2008无公害花鱼骨第4部分:苗种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花鱼骨(Hemibarbus maculatus Bleeker)术语、鱼苗和鱼种的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判定规则。
本部分适用于花鱼骨苗种的质量评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19857 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残留量的测定DB33/T 599 水产品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3 术语和定义本部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3.1鱼苗指刚孵出4天~5天,全长0.65cm~0.7cm,卵黄囊消失、鳔充气、能平游和主动摄食阶段的仔鱼。
3.2夏花指经25天~50天的培育,全长2cm~4cm,鳞片、鳍条已长全,外观已具有成体的基本特征的幼鱼。
3.3冬片指夏花经过5个月~7个月的培育,养成的全长8cm~15cm的鱼种。
4 鱼苗质量4.1 外观肉眼观察鱼苗应符合3.1条的规定,且鱼体透明,色泽光亮,集群游动,行动活泼,在容器中轻微搅动水体,有逆水游动能力。
DB33无公害花鱼骨第3部分质量安全要求
前言
本部分3.3为强制性条款。
DB33/ 562-2005《无公害花鱼骨》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繁育技术规范;
----第2部分:养殖技术规范;
----第3部分:质量安全要求。
本部分为DB33/ 562-2005的第3部分。
本部分由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本部分要紧起草人:胡廷尖、宓国强、周志明。
引言
花鱼骨 (Hemibarbus maculatus) 俗称“季鱼”、“季郎鱼”、“鸡骨郎”,隶属于鲤科、鮈亚科,是我国要紧淡水水域常见的一种中小型经济鱼类。
花鱼骨是我国二十一世纪初开发成功新的养殖品种;它由于具有生长较快、食性广、易养殖,且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等优点,该鱼的养殖得到了迅速推广,目前已成为要紧名优养殖品种之一。
为了规范无公害花鱼骨养殖的生产环境,推广花鱼骨的养殖生产技术,保证无公害产品质量安全,特制定本标准。
无公害花鱼骨
第3部分:质量安全要求
1 范畴
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花鱼骨(Hemibarbus maculatus)的产品安全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运输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无公害花鱼骨商品鱼。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舞依照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4789.20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水产食品检验
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T 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5009.15 食品中镉的测定
GB/T 5009.17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
GB/T 5009.123 食品中铬的测定
NY 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SC/T 3019-2004水产品中喹乙醇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法
SC/T 3015水产品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残留量的测定
SC/T 3016水产品抽样方法
SN/T 0208 出口肉类十种磺胺类残留量检验方法
农业部2003年1月22日第236号公告
3 质量安全要求
3.1 规格
无公害花鱼骨商品鱼规格见表1。
表1 无公害花鱼骨商品鱼规格
单位:克/尾
3.2 感官要求
花鱼骨感官要求见表2。
表2 无公害花鱼骨商品鱼感官要求
3.3 安全卫生指标
3.3.1 微生物指标
花鱼骨微生物指标规定见表3。
3.3.2 有毒有害物质限量
花鱼骨的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指标见表4。
表4 五种有毒物质的安全指标
3.3.3 药物残留限量
药物残留限量见表5。
表5 药物残留限量
4 检验方法
4.1 个体称重
用精确度为0.5g的电子秤称重。
4.2 活体感观
在光线充足,无异味的环境中,将试样放在白色搪瓷盘或装水的水槽中,按本标准4.1的规定逐项进行检验。
4.3 微生物检验
按GB/T 4789.20的规定执行。
4.4 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检验
4.4.1 汞的测定
按GB/T 5009.17中的规定执行。
4.4.2 砷的测定
按GB/T 5009.11中的规定执行。
4.4.3 铅的测定
按GB/T 5009.12中的规定执行
4.4.4 镉的测定
按GB/T 5009.15中的规定执行。
4.4.5 铬的测定
按GB/T 5009.123中的规定执行。
4.5 渔药残留物检验
4.5.1 磺胺类的测定
按SN 0208的规定执行。
4.5.2 土霉素的测定
按SC/T 3015的规定执行。
4.5.3 喹乙醇的测定
按SC/T 3019-2004的规定执行。
4.5.4 恩诺沙星的测定
按农业部2003年1月22日第236号公告方法之五的规定执行。
4.5.5 环丙沙星的测定
按农业部2003年1月22日第236号公告方法之五的规定执行。
5 检验规则与判定规则
5.1 检验批次
在同一养殖场内,养殖时刻、养殖方式差不多相同的花鱼骨为一批(同一养殖池,或多个养殖池)。
5.2 抽样
按SC/T 3016的规定执行。
随机从各养殖池中抽取样本,抽样量依照该批鱼的数量而定,具体见表6。
5.3 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为出场检验和型式检验。
5.3.1 出场检验
每批花鱼骨应进行出场检验。
出场检验由生产者执行,检验项目为感官检验,检验合格后签发检验合格证,产品凭检验合格证出场。
5.3.2 型式检验
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应由已通过省级以上计量论证(或实验室论证)的检验(监测)部门进行型式检验。
检验项目为本部分中规定的全部项目。
a ) 新建养殖场的花鱼骨产品;
b )花鱼骨养殖条件发生变化,可能阻碍产品质量时;
c ) 有关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d ) 正常生产时,每年至少一次的周期性检验;
e ) 出场检验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或者养殖期间曾发生过药物中毒事故或遭遇外来污染时;
5.4 样品制备
将鱼取背部和腹部肌肉。
同一检验批所有抽样采集样品绞碎混合平均,按四分法对角取样,其中一份作为留样,试样总量许多于200g。
微生物检验样品的制备应符合GB/T 4789.20的规定进行。
5.5 判定规则
5.5.1 感观检验的合格率应在95%以上;95%以下时,则判本批产品不合格;如感观检验有三项不合格或有严峻灶的,则为不合格品,不必再进行安全检验。
5.5.2 安全指标应符合标准要求,假如检验结果中有一项指标不合格,即判本批产品不合格,且不得复检。
6 标志、规格、运输、贮存
6.1 标志
产品应标明名称、产地、规格、生产单位、生产日期。
6.2 规格
花鱼骨商品鱼规格见表1。
6.3 包装
包装容器应牢固、洁净、无毒、无异味。
6.4 运输
包装用帆布桶、活鱼箱、尼龙袋充氧等宜用活鱼运输车(船)或其他有充氧装置的运输设备。
装运活鱼用的水质应符合NY 5051的规定。
6.5 贮存
活鱼贮存,可在洁净、无异味的水泥池、水族箱等水体中充氧暂养,暂养用水应符合NY 5051的规定。
鲜鱼贮存,应保持鱼体温度在0℃-4℃。
贮存地应清洁、卫生、无异味、防鼠防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