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功能评定学全面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620.50 KB
  • 文档页数:1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康复评定是收集评定对象的病史和相关资料,并藉此制定出合适的康复治疗方案、评估治疗效果

和预测预后功能等。

●康复评定学是研究障碍和潜能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一门医学学科。

康复评定的层次:

根据《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ICF》,以及残损、残疾、残障的分类,康复评定包括功能障碍的评定,能力障碍的评定和社会性障碍的评定三个层次。

评定过程的五个要素

1.病史询问:障碍史是康复病史的核心内容

2.观察:①局部观察(以障碍部位为中心);②全身观察;③静态观察(即形态观察,如观察姿势、肢

位等情况);④动态观察(即功能观察,是在活动时进行观察,如了解步行时是否存在异常步态)。

3.检测:

4.记录:

5.分析:将病史和观察所得,结合检测结果进行科学的综合、比较、分析和解释,也是评定过程中

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评定的实施

康复评定的实施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SOAP法,即:

1.S( subjective data主观资料):患者个人的主诉材料、症状;

2.O( objective data客观资料):患者的客观体征和功能表现;

3.A( assessment评定):对上述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4.P( plan计划):拟订处理计划,包括有关进一步检查、会诊、诊断、康复治疗和处理等的计划。

第二章人体形态评定

异常姿势的影响

(一)肌肉和韧带失平衡

(二)关节负重增加和

(三)继发性功能障碍

(四)诱发疼痛

上肢常用标志点

1.肩峰

2.肱骨内上髁、外上髁

3.鹰嘴

4.桡骨茎突

5.尺骨茎突

6.桡尺茎突中间点

截肢残端围度的测量

1.上臂残端围度从腋窝

直到残端末端,每隔2.5cm

测量一次围度。

2.前臂残端围度从尺骨鹰

嘴直到残端末端,每隔2.5cm

测量一次围度。

3.大腿残端围度从坐

骨结节直到残端末端,每隔5cm测量一次围度。

4.小腿残端围度从膝关节外侧间隙起直到残端末端,每隔5cm测量一次围度。

第三章心肺功能的评定

心电运动试验(

通过观察受试者运动时的各种反应(呼吸、血压、心率、心电图、气体代谢、临床症状与体征等),来判断其心、肺、骨骼肌等的储备功能(实际负荷能力)和机体对运动的实际耐受能力。

心电运动试验的目的

1. 为制定运动处方提供依据:通过了解受试者可耐受的运动负荷,可判断其心功能,指导日常生活活动和工作强度,并制定运动处方,以确保康复训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 冠心病的早期诊断:以往运动试验曾是冠心病早期诊断最有效和最常用的方法,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3. 判定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及预后:运动中发生心肌缺血的运动负荷越低、心肌耗氧水平越低(即心率、血压越低)、ST段下移的程度越大,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就越重,预后也越差。

运动气体代谢测定

代谢当量代谢当量(metablic equivalent,MET)是一种表示相对能量代谢水平和运动。健康成年人坐位安静状态下耗氧量为3.5ml/(kg·min),将此定为lMET,根据其它活动时的耗氧量/(kg·min)可推算出其相应的METs值。尽管不同个体在从事相同的活动时其实际的耗氧量可能不同,但不同的人在从事相同的活动时其METs值基本相等。故METs值可用于表示运动强度、制订个体化运动处方、指导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判定最大运动能力和心功能水平等。可参考下表中各种体力活动的METs值指导患者的各种活动和康复训练。

第四章反射评定

●反射是神经系统在调节机体的活动中,对内、外界环境的刺激作出的适宜反应。它是神经系统生

理活动的基本形式。

●反射活动的形态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感觉神经)→中枢→传

出神经(运动神经)→效应器。

脊髓反射是脑桥下1/3的前庭外侧核传导的运动反射,它协调四肢在屈曲和伸展模式中的肌肉。对脊髓反射检测的阳性或阴性反应在2 个月的正常儿童可能存在,超过2个月的儿童阳性反应持续存在,可能预示着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迟缓,阴性反应是正常的。

屈肌收缩反射(Flexor Withdrawal)

●检测体位:病人仰卧,头置正中,下肢伸展。

●诱发刺激:刺激一侧足底。

●阴性反应:受刺激的下肢维持伸展或对恼人的刺激快速地退缩。

●阳性反应:受刺激的下肢失去控制而屈曲。不要与挠痒相混淆。

●解释:出生后2个月内阳性反应是正常的,在这之后仍存在可能提示反射发育迟缓。

伸肌伸展反射(Extensor Thrust)

●检测体位:病人仰卧,头置正中,两下肢一侧伸直,一侧屈曲。

●诱发刺激:刺激屈曲的一侧下肢的足底。

●阴性反应:屈曲的下肢维持姿势不变。

●阳性反应:屈曲的下肢失去控制而伸直。不要与挠痒相混淆。

●解释:出生后2个月内阳性反应是正常的,在此之后仍存在可能提示反射发育迟缓。

脑干反射是通过从前庭外侧核到位于基底神经节下方的红核之间的区域传导的、静止的姿势反射,它影响全身的肌张力变化,既与头和身体在空中的位置有关,也与头同身体的位置关系有关。在出生后前4~6个月,脑干反射的阳性或阴性的存在可见于正常儿童,超过6 个月的儿童仍存在阳性反射可能提示运动发育迟缓,阴性反应是正常的。

不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symmetrical Tonic Neck)

●检测体位:病人仰卧,头置正中,上下肢伸直。

●诱发刺激:将头转向一侧。

●阴性反应:两侧肢体无反应。

●阳性反应:面部朝向的一侧上下肢伸展或伸肌肌张力增高;对侧上下肢屈曲或屈肌张力增高。

●解释:出生后4-6个月阳性反应是正常的,但任何时候出现的强制性不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都是

病理性的,出生6 个月后的阳性反应可能提示反射发育迟缓。

中脑水平

调正反应是在红核上方的中脑整合的,不包括大脑皮质。调正反应相互作用,使头和身体在空间保持正常位置。它们是出生后第一批发育的反射,到10 ~12个月时达到最大效应。当皮质控制增加时,它们逐渐改变并受到抑制,到5岁末时消失。它们的组合动作使得儿童能够翻身、起坐、手膝位起立和手足支撑俯卧。

第五章肌力评定

一、肌力:广义是指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狭义的指肌肉主动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及静态或动态收缩的能力。

一、肌的分类:原动肌、拮抗肌、协同肌

三、肌收缩类型

1、等长收缩---肌肉收缩时,肌力明显增加,但肌长基本无变化,不产生关节运动的收缩,其主要作用是用于维持特定体位和姿势。

2、等张收缩---是肌肉时,肌力基本不变,但肌长度变化,引起关节运动的收缩。根据肌肉起止部位的活动方向,可分为向心性收缩和离心性收缩。

向心性收缩---肌肉收缩时,肌肉起、止点相互靠近,肌肉的长度缩短。

离心性收缩---肌肉收缩时,肌肉起、止点相互远离,肌肉的长度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