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蛋鸭产蛋期的划分和饲养管理要点
- 格式:docx
- 大小:29.77 KB
- 文档页数:1
蛋鸭不同产蛋期饲养管理关键技术金定鸭、绍鸭、攸县麻鸭等名优蛋鸭品种.在150日龄产蛋率可达50%.到200日龄可达90%。
怎样维持尽可能长的产蛋高峰期.是实现蛋鸭养殖高产、高效的根本。
1.产蛋初期和前期的饲养管理。
产蛋初期是指蛋鸭150-200日龄的时期,产蛋前期是指201-300日龄的这段时间,新开产的鸭精力充沛,体质健壮,若此时恰逢春季,则很有利于产蛋.要尽快将产蛋推向高峰期,不断提高饲料的质量.适当增加投饲次数,满足产蛋鸭对营养的要求。
下面推荐3个产蛋期饲料配方供养殖户参考:①玉米39%、大麦10%、糙米7%、鱼粉4%、豆饼12.9%、棉籽饼3.5%、菜籽饼3%、米糠10.3%、麸皮4.2%、磷酸氢钙0.1%、石粉5.6%、食盐0.2%、微量元素0.1%、蛋氨酸0.1%.好加多种维生素7.5%。
②玉米47%、稻谷7qc、糙米7.5%、鱼粉4%、花生饼l3.1%、棉籽饼4%、菜籽饼5%、米糠3%、麸皮3%、骨粉0.7%、石粉5.3%,食盐0.2%、微量元素0.1%、氨基酸0.1%.另加多种维生素7.5%。
③小麦10%、稻谷12%、糙米39%、鱼粉4%、豆饼5.4%、芝麻饼10%、菜籽饼4.5%、米糠5%、麸皮4.2%、磷酸氢钙0.8%、石粉4.7%、食盐0.2%、微量元素0.1%、氨基酸0.1%.另加多种维生素7.5%。
以上3个配方为基础配方.当蛋鸭产蛋率达20%时.每羽鸭每天需加5克鱼粉:当产蛋率至50%时,每羽鸭每天要添加鱼粉15克:当产蛋率90%以上时.每羽鸭每天应添加鱼粉19-20克并维持这个水平。
此期蛋鸭要从1日喂3次增加至1昼夜喂4次(除白天喂3次外.晚上9-10点再增喂1次).使每羽鸭精料日平均采食量达到150克左右。
本时期的日平均光照不得少丁14小时:光照要从短至长逐渐增长,最终达到每昼夜光照16小时。
鸭产蛋初期和前期是越产蛋越大.增重势头快,这说明饲养措施恰当.否则就应找出原因加以解决。
蛋鸭产蛋期如何管理才能有效增加产蛋率蛋鸭的产蛋期可分为产蛋前期、产蛋中期和产蛋后期三个阶段,在每一阶段应供给不同的营养和采用相应的管理措施。
本文谈谈蛋鸭产蛋期如何管理才能有效增加产蛋率。
一、蛋鸭产蛋初期与前期的管理产蛋初期(150日龄~200日龄)与前期(201日龄~300日龄)需增加日粮中营养浓度和饲喂次数,满足营养需要,保证鸭群顺利到达产蛋高峰。
当产蛋率达50%时,每只鸭每天添加10克鱼粉。
产蛋率为70%时添加15克鱼粉。
产蛋率达90%以上时添加18克~20克鱼粉。
饲喂次数从每天3次增加到4次,白天3次,夜间1次。
此期间鸭蛋越大,增产势头愈快,说明饲养管理愈好。
早春开产的鸭产蛋率上升更快,一般到200日龄,产蛋率可达98%左右。
如果产蛋率忽高忽低甚至下降,属饲养方面原因。
二、蛋鸭产蛋中期的管理这一时期的重点是确保鸭高产,力争使高峰期维持到400日龄以后,日粮营养浓度应比前期略高,每只鸭每天添加鱼粉22克,或饲喂含20%蛋白质的配合料,还要适当多喂些青饲料和钙。
每天光照稳定在16小时,舍温维持在5℃~10℃,如超过或低于这个标准,应进行调整。
日常操作程序保持稳定。
此时,如果蛋壳光滑厚实、有光泽,说明质量好。
如果蛋形变长,壳薄透亮,有砂点,甚至出现软壳蛋,说明饲料质量差,特别是钙含量不足,或缺乏维生素b,应加以补充。
如果产蛋期间为深夜2点左右,产蛋时间集中,产蛋整齐,说明饲养管理得当,否则,应及时采取措施。
三、蛋鸭产蛋后期的管理根据蛋鸭体重和产蛋率来确定饲料的质量及喂料量。
如果鸭群的产蛋率仍在80%以上,而鸭的体重略有下降,应在饲料中适当添加动物性饲料。
如果体重增加,应将饲料中的代谢能适当降低或控制采食量。
如果体重正常,饲料中的粗蛋白质应比上阶段略有增加。
光照每天保持在16小时,每天在舍内赶鸭转圈运动3次,每次约5分钟~10分钟,蛋壳质量和蛋重下降时,补充鱼肝油和矿物质。
保持鸭舍内小气候和操作程序的相对稳定,避免应激反应。
蛋鸭不同生长时期如何饲养蛋鸭不同的生长阶段有不同的特点,这就需要不同的饲养方式。
今天店铺就来给大家讲讲蛋鸭不同生长时期的饲养方法。
蛋鸭育雏期饲养管理:(1-5周)本阶段目标是提高成活率,保证整齐度,确保不发生影响产蛋性能的疾病,雏鸭饲养的成败直接影响今后蛋鸭是否能够达到产蛋高峰。
1、雏鸭生理特点:体温调节不完善,肝脏、肾脏功能不全,肠道菌群脆弱!2、育雏期容易出现的问题:a、温度控制不好造成的雏鸭生殖系统的不可逆的损伤影响后期产蛋。
b、选择的开口药物毒性比较大对肝肾造成损伤,影响生长速度。
c、过早使用抗生素在杀灭有害细菌同时也会杀灭肠道内有益细菌,造成肠道菌群的紊乱,影响肠道健康。
3、进苗第一周饲养管理要点:a、控制好密度,建议按照鸭舍面积(5只/平方米)。
b、控制好温度,切忌忽冷忽热,保持鸭舍干燥。
寒冷潮湿的环境更容易引起沙门氏菌或者肠道问题。
c、及时的开水、开食,适时下水以增强抵抗力。
d、选择合理的开口药物。
温馨提示,建议使用:雏禽保健包能够很好的解决以下几个问题:a、防止雏鸡长途运输引起脱水。
b、净化垂直传播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补充营养。
c、补充肠道有益菌调节肠道菌群,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整齐度。
蛋鸭育成期的饲养管理(5-16周)育成鸭一般指5~16周龄或18周龄开产前的青年鸭,本阶段目标是体重达标,均匀度达标,做好免疫,做好驱虫,适时开产。
1、生理特点:体重增长快;羽毛生长迅速;性器官发育快;适应性强。
2、饲养方式选择:放牧、全舍饲、半舍饲3、饲养管理要点:a、光照控制,采用自然光照。
b、适当控料,(如果体重达标可以适当限饲防止鸭子过于肥胖影响后期产蛋,如果体重不达标直到体重达标前切忌控料限饲。
)c、防止喂料不均。
(40-60日龄是骨骼发育的关键时期,青年鸭均匀度直接影响产蛋期上高峰的时间和高峰期的维持时间!)d、开产之前驱虫、加强免疫。
4、青年鸭的两个关键阶段:a、40-60日龄,是骨骼发育的关键时期。
蛋鸭多少天产蛋
蛋鸭就是一种专门产蛋的鸭子,它一般会在地120天的时候就开始生产,差不多年产蛋量在180至200枚左右。
第一年是它产蛋的高峰期,到底第二年的时候,就会开始下降了,第三年的时候,会变的更少,所以在饲养的时候,产蛋的第一年是非常关键的,在饲养的管理的过程中,都需要做好,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蛋。
怎么饲养提高蛋鸭的产蛋量
1、喂养管理
蛋鸭在生产期间,是非常消耗体力的,所以食物的消耗也会相应的更多一些,如果食物跟不上,极有可能会让蛋鸭的产蛋量出现下降的情况。
在饲养的时候,除了保证每天的一日三餐之外,还可以适当的给它们加餐,这个加餐可以根据它们的产蛋情况来定。
2、精心放养
其实适当的进行放养,也是能提高鸭子的产蛋量的。
放养的时间一般会选择在傍晚的时候来进行,如果是在水边上的话,需要注意水温,因为水温如果比较低的话,其实对它的健康也是不利的,也会影响它们的产蛋率。
3、选择放养地点
在每年的早春的时候,就可以开始放养鸭子了,在放养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个比较干净的水边来放,池塘里面最好是有充足的水生物,这样它们自己就能到里面去觅食,这样放养的鸭子,其实产蛋率也是非常高的。
4、产蛋期管理
在产蛋期间的鸭子,其实是非常怕受惊的,特别是在晚上的时候,所以一定要做好环境的措施,避免突然停电等情况的发生。
特别是在晚上,鸭子一般会在这个时间产蛋,一般外来人员要禁止出入,也要在养殖的四周,做好一些防止野生动物来惊扰的措施,一旦鸭子受惊了,是很容易影响它的产蛋量的。
蛋鸭产蛋规律和增产措施蛋鸭是我国家禽中产蛋量较高的一种,蛋鸭产蛋规律和增产措施一直是养殖户非常关注的问题。
了解蛋鸭产蛋规律和采取有效的增产措施,对提高蛋鸭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蛋鸭产蛋规律和增产措施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蛋鸭产蛋规律1. 生长期蛋鸭孵化后,首先进入生长期。
一般来说,蛋鸭从孵化到20周左右进入产蛋期,这个阶段是蛋鸭生长最快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蛋鸭需要获得充足的饲料和营养,以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充足的蛋白质储备。
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保证蛋鸭的正常生长。
2. 产蛋期蛋鸭进入产蛋期后,通常会持续一年左右的时间。
在这个阶段,蛋鸭需要获得充足的蛋白质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以保证蛋的质量和数量。
适宜的光照时间和环境条件也对蛋鸭产蛋率有重要影响。
3. 换羽期蛋鸭一般在产蛋期结束后进入换羽期。
在这个期间,蛋鸭的体力和抵抗力都较差,因此需要特别关注蛋鸭的饲养和管理。
在换羽期,要加强对蛋鸭的饲料供给,以保证蛋鸭的健康和身体恢复。
还要注意保持温度和湿度适宜,避免蛋鸭受到寒冷和湿度过大的影响。
蛋鸭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产蛋后,会进入停产期。
在这个期间,蛋鸭的产蛋率明显下降甚至停止产蛋。
这个阶段也需要特别关注蛋鸭的饲养和管理,保证蛋鸭的健康和身体恢复。
通过了解蛋鸭产蛋规律,可以更好地把握蛋鸭的生长状况和合理的饲养管理,从而提高蛋鸭的产蛋率和经济效益。
二、蛋鸭增产措施蛋鸭的增产措施包括合理的饲养管理、优质的饲料供给、适宜的环境保障等方面。
1. 合理的饲养管理在蛋鸭的生长期和产蛋期,需要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包括定期清洁饲料和饮水器具,保持饲料和饮水的新鲜和清洁。
也要定期清理蛋鸭舍内的粪便和杂物,保持蛋鸭舍内的卫生和通风。
2. 优质的饲料供给蛋鸭在不同生长期和产蛋期需要获得不同的营养物质,因此需要提供优质的饲料。
在生长期和产蛋期,应根据蛋鸭的需求量,合理配置饲料的种类和比例,保证蛋鸭获得充足的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蛋鸭的四季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蛋鸭的产蛋性能受到营养、温度、湿度、光照等许多因素的制约,要使一年四季产蛋鸭获得高产,就要结合季节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技术。
本文介绍蛋鸭的四季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1、蛋鸭春季的饲养管理
气温渐升,光照渐长,是鸭产蛋与繁殖的旺季。
日粮中应增加蛋白质、维生素与矿物质的给量,日喂4次,每天放水4次,每次不超45分钟,雨天可少放水。
2、蛋鸭夏季的饲养管理
仍是产蛋季节。
由于天热、多雨、潮湿,使鸭的采食量减退,应集中精力搞好防暑降温工作。
应增加放水次数,每天放水6-8次,上午每次不少于1小时,下午每次不少于1.5小时。
晚上在运动场上露宿,喂食地点从舍内改在运动场或河边、池旁。
初夏,鸭群产蛋量仍较高,当产蛋率F降至30%时,可进行人工换羽。
3、蛋鸭秋季的饲养管理
天高、气爽,昼夜温差较大,是鸭第二个产蛋高峰季节。
可采用秋后农田放牧,让鸭觅食遗谷,减少饲料消耗。
无论是放牧饲养还是舍饲,在秋季产蛋高峰期要补喂精料,以提高产蛋率和延长产蛋期。
4、蛋鸭冬季的饲养管理
气温低,日照短,产蛋量显著下降,搞好防风、防寒与保温工作。
一般每天放水两次,上午10时一次,下午3时一次,每次10-15分钟。
舍内温度保持在0℃以上,最好保持在5-10℃范围内,搞好舍内的通风。
还可在舍内缓缓驱赶鸭群,增加运动,以防蛋鸭过肥。
高产蛋鸭不同季节的管理要点1、春季气候逐渐暖和,是母鸭的盛产期,优秀的个体,产蛋率有时超过百分之百,所以不要怕饲料吃过头,只怕饲料跟不上,鸭身垮下来。
前期要注意防寒,后期天气多变,会出现早热天气或连续阴雨。
要因时制宜,区别对待,保持鸭舍干燥通风,勤换垫料,搞好清洁卫生。
2、梅雨季节春末夏初,阴雨连绵,温度高,湿度大,有些低洼地常有洪水发生,此时蛋鸭饲养难度较大,稍不谨慎,就会出现掉蛋换毛。
所以管理上要注意以下几点:(1)敞开鸭舍门窗,充分通风,排除鸭舍内的污浊空气,高温高湿时,尤其要防止氨气中毒。
(2)勤换垫料,疏通排水沟,保持舍内及运动场干燥,不可积有污水。
(3)严防饲料霉变,每次进料不能太多,运输途中防止雨淋,存放地点要通风干燥,霉变饲料绝对不可饲用。
(4)最好能对鸭舍进行1次消毒,对鸭群进行1次驱虫。
3、盛夏6月底至8月,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此时若管理不好,不但产蛋率会下降,而且还会死鸭,其管理重点是防暑降温。
措施:(1)鸭舍屋顶刷白,或让瓜果的藤蔓爬上房脊,隔热降温。
运动场也可搭凉棚遮阳。
(2)鸭舍内敞开门窗,加强空气流通,有条件的可装排风扇或吊扇,通风降温。
(3)早放鸭,迟关鸭,增加中午休息时间。
(4)保持饮水清洁,最好饮井水。
(5)适当疏散鸭群,降低饲养密度,每平方米关鸭不超过6只。
(6)防止雷阵雨袭击,雷雨前要赶鸭入舍。
4、秋季9、10月份,正是冷暖空气交替的时候,气候多变,若是上年的秋鸭,体况已不佳,稍一不慎,就要停蛋换毛。
此时的管理要点:(1)补充人工光照,使每日光照达16小时并保持稳定。
(2)克服气候变化的影响,尽量使鸭舍内的小气候变化幅度不要太大。
(3)对鸭群进行一次挑选,把已经停产的鸭分出来,提前淘汰或进行强行换羽。
5、冬季11月底至2月上旬,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也是日照时数最少的时期,其管理工作重点是防寒保温。
措施:(1)适当提高单位面积的饲养密度,每平方米可饲养8~9只。
蛋鸭产蛋规律和增产措施蛋鸭是指用于产蛋的鸭种,蛋鸭的蛋产量是饲养者关注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介绍蛋鸭的产蛋规律以及增产的措施。
一、蛋鸭的产蛋规律:1.年龄因素:蛋鸭从出壳后约5个月开始产蛋,一般到7个月产蛋率会达到最高点,之后逐渐减少。
一般认为,12个月龄的蛋鸭进入“换羽适应期”,产蛋率会降低。
2.光照条件:蛋鸭对光照的要求较高。
合适的光照条件可以刺激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增加产蛋激素的分泌。
在正常季节里,每天光照时间应保持在12-16小时。
适当控制光照的时长,能够帮助蛋鸭维持较高的产蛋率。
3.饲养环境:蛋鸭的产蛋率与饲养环境密切相关。
蛋鸭需要适宜的舒适度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等方面。
热环境会影响蛋鸭的食欲、消化和产蛋能力,所以保持适宜的饲养温度对促进蛋鸭的产蛋至关重要。
4.营养摄入:蛋鸭的蛋产量与摄取到的营养素有直接关系。
蛋鸭需要均衡的饲料,特别是蛋白质和能量的供应。
在日粮中添加适量的脂肪和脂肪溶性维生素,也能提高蛋鸭的产蛋率。
二、增产的措施:1.科学饲养管理:合理配置饲料的成分和比例,确保蛋鸭摄取到足够的营养。
定期清理鸭舍,保持干净卫生的环境,控制饲养密度,避免鸭只过度拥挤。
及时预防和控制鸭只的疾病,保持鸭只的健康状况。
2.合理光照控制:根据饲养地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光照时间和强度,确保达到蛋鸭所需的光照条件。
3.适宜温度和湿度: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控制饲养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提供适宜的生活条件。
注意保持饲养环境的通风和换气,避免过度潮湿或闷热。
4.疫病预防与治疗:蛋鸭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产蛋能力,所以要进行有效的预防措施,加强疫病的防治工作。
保证饮水卫生,及时注射疫苗,定期进行驱虫以及使用合理的抗生素等。
5.合理繁殖管理:根据繁殖季节的需要,在适宜的时间对鸭群进行配种,控制配种的比例和次数。
采用合适的繁殖方法,如人工授精等,提高受精率和孵化率,从而增加蛋鸭的产蛋率。
蛋鸭的产蛋规律与年龄、光照、饲养环境和营养摄入等因素有关。
产蛋鸭产蛋期的划分和饲养管理要点根据绍鸭、金定鸭和卡基?康贝尔鸭产蛋性能的测定,150日龄时产蛋率可达50%,至200日龄可达90%以上,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高产鸭群产蛋高峰期可维持到450日龄左右,以后逐渐下降。
因此,蛋鸭的产蛋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50~200日龄为产蛋初期;201~300日龄为产蛋前期;301~400日龄为产蛋中期;401~500日龄为产蛋后期。
1.产蛋初期和前期的饲养管理当母鸭适龄开产后,产蛋量逐日增加,日粮营养水平逐步提高。
特别是粗蛋白质要随产蛋率的递增而调整,并注意能量蛋白比,使鸭群尽快达到产蛋高峰;达到高峰期后要稳定饲料种类和营养水平,使产蛋高峰期尽可能保持长久。
此期自由采食,白天喂料3次,晚上9~10时给料1次,光照时间逐渐增加,达到产蛋高峰期光照应保持16~17小时。
在201~300日龄期内,每月应空腹抽测母鸭的体重,如超过或低于此时期的标准体重5%以上,应检查原因,并调整日粮的营养水平。
2.产蛋中期的饲养管理因鸭群已进入产蛋高峰期并持续100多天,体力消耗较大,对环境条件的变化敏感,如不精心饲养管理,难以保持高峰产蛋率,甚至引起换羽停产。
这是蛋鸭最难养好的阶段。
此期内的营养水平要在前期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日粮中粗蛋白的含量应达20%。
并注意钙量的添加,日粮含钙量过高会影响适口性,可在粉料中添加1~2%的颗粒状贝壳粉,也可在舍内单独放置碎贝壳片,供其自由采食,并适量喂给青绿饲料或添加多种维生素。
光照时间保持16~17小时。
在日常管理中要注意观察蛋重、蛋壳质量有无明显的变化,产蛋时间是否集中,精神状态是否良好,洗浴后羽毛是否沾湿等,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3.产蛋后期的饲养管理蛋群经长期持续产蛋后,产蛋率将会不断下降。
此期饲养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尽量减缓鸭群产蛋率的下降幅度。
如果饲养管理得当,鸭群的平均产蛋率仍可保持75%~80%。
此时应按鸭群的体重和产蛋率的变化调整日粮营养水平和给料量。
蛋鸭的饲养管理蛋鸭的饲养管理母鸭从开始产蛋直至淘汰,均称产蛋鸭。
一般蛋用型麻鸭的利用期约350天左右(150-500日龄),称为第一个产蛋年;也有经换羽休整后,再利用第二年、第三年的,但其生产性能逐年下降,不宜留用。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蛋鸭的饲养管理,一起来看看。
蛋鸭的饲养管理一、蛋鸭育雏期(0~6周)饲养管理1 进雏雏鸭应来自检疫合格的种鸭场的健康雏鸭。
应选按时出壳,眼突有神,喙爪光泽,绒毛蓬松,卵黄吸收良好,手握有力,活泼喜动的雏鸭。
2 雏鸭饲养“开水”,雏鸭第一次饮水称为“开水”。
雏鸭干毛,打转,有三分之一小鸭伸长头颈,形似觅食状,即可“开水”。
“开食”应在开水后半小时内进行。
开食应选用蛋雏鸭专用开食料,撒在塑料布或草席、竹席上,应一边轻撒料,一边温和调教让鸭啄食。
饲喂次数 (1~7)日龄,每天喂6次,其中白天4次,晚上2次;(7~21)日龄,每天5次,以后可逐渐减少次数。
饲喂时应分批分群,每群250只为宜。
饲喂原则为“由精到粗,由熟到生,由软到硬,由少到多”。
3、雏鸭管理温度:在鸭子休息时及夜间,鸭舍内鸭背高处的温度应达到:第1日龄32℃,(2~7)日龄31℃~28℃,(8~14)日龄28℃~25℃,15日龄以后保持在25℃~20℃。
白天及鸭子活动时舍内温度可低2℃~3℃。
应特别注意阴雨天及夜间的保温工作,注意空气流畅,干燥无贼风。
但是,温度计上的温度仅供参考,雏鸭的表现才是最客观的。
雏鸭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应该是很放松的均匀分散在床铺上,四肢伸展。
如果雏鸭站立、聚堆,说明温度不合适或雏鸭有病。
一般户认为,雏鸭在温度低的情况下会聚堆,看见雏鸭聚堆就给鸭舍加温。
这样做有时是错误的,因为在温度过高的情况雏鸭也会聚堆,这时雏鸭会远离热源、向有风处、凉爽处、墙壁周围聚堆;而温度低时的聚堆是趋向热源。
仔细观察,二者不难区别。
雏鸭聚堆时,应及时分开,防止底部雏鸭“出汗”影响生长。
湿度:(1~14)日龄相对湿度宜为65%~75%,14日龄后相对湿度60%~65%。
蛋鸭产蛋期如何管理才能有效增加产蛋率蛋鸭是我国饲养最多的家禽之一,其提供的蛋类产品,是人们的重要食品之一。
因此,如何有效地管理蛋鸭的产蛋期,提高其产蛋率,是蛋鸭养殖者们所关注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介绍蛋鸭产蛋期的管理方法,旨在帮助养殖者提高蛋鸭的产蛋率。
蛋鸭产蛋期介绍蛋鸭的产蛋期主要受节令、环境和个体因素的影响。
蛋鸭的产蛋期一般在9-12月之间。
其中,生长发育良好、食欲旺盛、体重合适的蛋鸭,其产蛋率会更高。
此外,环境因素也对蛋鸭的产蛋率有着重要影响,如适宜的温度、适宜的光照时间等等,都会对其产蛋率产生积极的影响。
孵化期管理蛋鸭孵化期的管理是影响其产蛋率的重要环节。
下面我们就具体介绍一些孵化期的管理要点。
温度控制温度是蛋鸭孵化期管理的重要方面之一。
因为适宜的温度能够使蛋鸭的饮食正常、身体发育良好并且成熟年龄提前,满足繁殖需求。
在孵化期的前21天内,鸭蛋的温度控制在37.2-37.5℃之间,第22-23天的孵化期鸭蛋的温度控制在37.5-37.8℃之间。
蛋鸭孵化期每天要进行3-4次通风换气,这样可以保证蛋鸭获得新鲜的氧气。
光照控制光照对于蛋鸭的生长发育和成熟年龄的提前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孵化期,每天控制光照时间在23小时左右,光照强度在5~10LX之间,这样可以帮助孵化后的小鸭子清晰地辨认周围环境,增强其自然免疫力,有助于促进小鸭子身体的健康和食欲的旺盛。
饮食管理孵化后的蛋鸭需要合理的饮食来保证其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
孵化期间,需要让蛋鸭充分饮水,多分给有营养的饲料。
蛋鸭避免在固体饲料上摄入过多沙粒,因为沙子易造成消化和生理障碍。
同时,还需要在饲料中添加足够的磷、钙、蛋白质和维生素,使蛋鸭有足够的营养,促进其生长和发育。
生长期管理蛋鸭孵化后进入了生长期,其生长期的管理是影响其最终产蛋率的关键。
下面我们来讲一下生长期的管理要点。
饮食管理在蛋鸭的生长期,蛋鸭需要更多的营养来满足其生长和体重的增长。
建议在蛋鸭生长期内给予高营养的饲料,常用的喂饲方式为长期喂饲,每日摄入量为生养鸭体重的2%~3%,同时,对于生长期的蛋鸭,其饮食的营养成分不宜过分单一,建议应该多样化饲料,以保证其获得足够的营养和推迟衰老。
鸭子产蛋期多长时间鸭子产蛋期如何饲养管理人们养鸭的目的并不相同,有的是养殖肉鸭,有的是养殖蛋鸭。
对于养殖蛋鸭而言,鸭子产蛋期多长时间,产蛋量如何可是大问题,今天我们谈谈鸭子产蛋期如何饲养管理,供朋友们参考。
一、鸭子产蛋期多长时间一般蛋鸭的产蛋期约350天左右(150-500日龄),称为第一个产蛋年;也有经换羽休整后,再利用第二年、第三年的,但其生产性能逐年下降,不宜留用。
一般蛋鸭的健康状况良好,饲养科学,在28周龄时产蛋率可达到90%或90%以上,为产蛋高峰期。
产蛋高峰期的持续时间受品种、饲料、鸭舍环境、气温、管理等条件的影响。
二、鸭子产蛋期如何饲养管理1、公、母鸭的合群公、母鸭15周左右合群,旱养1∶5合群,水养1∶6.5合群。
合群前公鸭体重可以偏重一点,因合群后,每栏鸭子公鸭数都较少,公鸭的体重会增重很慢。
合群后,每周继续称重,公母鸭都要按比例来抽测。
但主要根据母鸭的体重来控料(同时考虑公鸭的体重),称体重要持续到24周龄鸭群见蛋。
2、光照管理从第20周龄开始逐渐加强光照强度。
20周开始过渡换料,育成期料过渡到用产蛋高峰料,但还是要根据体重来控料。
23周以前要安装好蛋箱,并放好禾草,白天也不关蛋箱门,让鸭子自由进出,熟悉产蛋环境,可减少窝外蛋。
光照和料量不要突然增加过快,否则易出现初产蛋过大导致母鸭脱肛,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做好种鸭产蛋前期的饲养工作一般肉用种鸭24周前后见蛋,26周左右产蛋率达到5%。
在25周后每天每只鸭增加5克饲料,渐渐过渡到半自由采食,实行定量饲喂。
可考虑产蛋期控料,主要是根据蛋重来确定喂料量(具体方法和种鸭育成期根据体重喂料大致相同),因为最近的研究发现,产蛋鸭摄入的能量,最先体现在蛋的重量上,蛋的重量合适,鸭的采食量就够了。
营养过剩,蛋重就会上升,反之,蛋重会下降。
不要让鸭子吃太多的料,产蛋鸭长得太肥了,影响产蛋率和受精率,浪费饲料(产蛋到高峰期开始每周两次称蛋重)。
蛋鸭四季饲养管理技术推荐文章•初中英语作文:我家乡的四季热度:•小学英语作文:seasons四季热度:•职场励志电视剧《破产姐妹》第四季第2集热度:•服装加盟连锁店四季进货指南热度:•泰迪幼犬饲养有哪些禁忌热度:蛋鸭四季饲养管理技术蛋鸭的产蛋性能受到营养、温度、湿度、光照等许多因素的制约,要使一年四季产蛋鸭获得高产,就要结合季节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蛋鸭四季饲养管理技术,一起来看看。
蛋鸭四季饲养管理技术一、春季的饲养管理:1喂料要充足:春季气温由冷转暖,日照增长,对产蛋有利,应创造稳产高产的环境。
饲料要从数量和质量上满足蛋鸭的需要,日粮中粗蛋白质16%~18%,代谢能11.29~11.70兆焦耳/公斤。
2前期管理:春季前期,气温较低,应保持舍内干燥、通风,搞好清洁卫生,定期更换垫料。
自然光照不足的,每天人工补充光照4~5小时,刺激鸭性腺发育。
3保证青料供给:青料白天可撒在水面自由采食,晚上盛入筐内放在鸭舍中央喂饲,青料与精料各占50%,缺乏青料时可添加蛋用多维素代替,效果很好。
4末期管理:此时出现梅雨季节,稍有不慎,易出现掉蛋换毛。
鸭舍要通风良好,勤换垫草,保持舍内干燥,防止饲料发霉,定期消毒鸭舍和料槽、饮水器。
晴天,让鸭在舍外多活动,多接触阳光。
二、夏季的饲养管理1防暑降温:鸭舍周围的草帘全部卸下,加强空气流动,有条件的可安装通风设备,降低舍内温度,预防热应激。
坚持早放鸭、迟关鸭,傍晚不赶鸭入舍,夜间乘凉至晚上12时再赶鸭入舍。
保证鸭群充足的饮水,最好是井水。
2多喂水草等青饲料,提高精料中蛋白质含量:饲料要保持新鲜,防止变质。
对春季大量产蛋、羽毛没换的鸭,在饲料中可加入1%~2%经炒熟研碎的芝麻或菜籽(4377,169.00,4.02%)等油脂类作物,提高夏季产蛋率。
3适当疏散鸭群,降低饲养密度:鸭舍和运动场要勤扫,水盆、料具用1次清洗1次,保持卫生。
4尽量减少应激反应:注意天气变化,雷雨前应及时赶鸭入舍,开亮鸭舍电灯,减少应激反应。
产蛋鸭产蛋期的划分和饲养管理要点
根据绍鸭、金定鸭和卡基?康贝尔鸭产蛋性能的测定,150日龄时产蛋率可达50%
至200日龄可达90恕上,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高产鸭群产蛋高峰期可维持到450日龄左右,以后逐渐下降。
因此,蛋鸭的产蛋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50〜200日龄为产蛋初期;201〜300日龄为产蛋前期;301〜400日龄为产蛋中期;401〜500日龄为产蛋后期。
1. 产蛋初期和前期的饲养管理当母鸭适龄开产后,产蛋量逐日增加,日粮营养水平逐步提高。
特别是粗蛋白质要随产蛋率的递增而调整,并注意能量蛋白比,使鸭群尽快达到产蛋高峰;达到高峰期后要稳定饲料种类和营养水平,使
产蛋高峰期尽可能保持长久。
此期自由采食,白天喂料3次,晚上9〜10时给料1次,光照时间逐渐增加,达到产蛋高峰期光照应保持16〜17小时。
在201〜300日龄期内,每月应空腹抽测母鸭的体重,如超过或低于此时期的标准体重5姒上,应检查原因,并调整日粮的营养水平。
2. 产蛋中期的饲养管理因鸭群已进入产蛋高峰期并持续100多天,体力消耗较大,对环境条件的变化敏感,如不精心饲养管理,难以保持高峰产蛋率,甚至
引起换羽停产。
这是蛋鸭最难养好的阶段。
此期内的营养水平要在前期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日粮中粗蛋白的含量应达20%并注意钙量的添加,日粮含钙量过高会影响适口性,可在粉料中添加1〜2%勺颗粒状贝壳粉,也可在舍内单独放置碎贝壳片,供其自由采食,并适量喂给宵绿饲料或添加多种维生素。
光照时间保持16〜17小时。
在日常管理中要注意观察蛋重、蛋壳质量有无明显的变化,产蛋时间是否集中,精神状态是否良好,洗浴后羽毛是否沾湿等,以便及时米取有效措施。
3. 产蛋后期的饲养管理蛋群经长期持续产蛋后,产蛋率将会不断下降。
此期饲养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尽量减缓鸭群产蛋率的下降幅度。
如果饲养管理得当,鸭群的平均产蛋率仍可保持75吩80%此时应按鸭群的体重和产蛋率的变化调整日粮营养水平和给料量。
如果鸭群体重增加,应将日粮中的能量水平适当下
调,或适量增加宵绿饲料,或控制采食量。
如果鸭群产蛋率仍维持在80%£右,而体重有所下降,则应增加动物性蛋白质的含量。
如果产蛋率已下降到60哧右,则应及早淘汰。
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