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专题讲座共57页
- 格式:ppt
- 大小:6.46 MB
- 文档页数:57
低年级识字教学教研讲座很多教师对低年级阅读有困惑,甚至于有的教师把课上成了集中识字课,上成了中高年级阅读课。
我们有必要学习一下,思考一下低年级阅读课该怎么上。
一、第一学段课标解读1、识字与写字小学低年段的教学重点是识字与写字。
识字是读写的基础,识字太少必拖阅读的后腿,而要让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那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法宝。
请老师们看“识字与写字”目标里的第 1 条:“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可见培养与引导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多么重要。
其实我们低年段的识字教材把词围绕一个中心串起来呈现,这就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
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只要活用这一教材,把学生领入这个已设定的情境,运用多种方法去引导与激发他们的兴趣,我想枯燥的识字课就会变得很有趣。
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增,那么自然就能达到我们教学的目的,达到课标的要求。
此外,我们再来看第二条:“认识常用汉字 1600-1800 个,其中 800-1000 个会写”从这一点上我们就可以看出课标体现了“多识少写” 的特点,这从我们的教材中也可以明显看出。
我们的教材中的生字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田字格里头的,这部分生字要求会写,另一部分是在两条绿线里头的,这一部分只要求只会识就可以了。
其实这样的要求也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识字负担。
同时扩大了学生的识字量,这样也很利于学生多识字,为尽早地进行阅读提供了条件。
识字后,接下来就是写字教学。
指导书写是写字教学中的重点。
低年级的学生对于写字有着一种新鲜的渴望(特别是刚入学的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孩子),教低年级的老师也许会有的很深的感触。
也许在孩子刚入学的那头一个月里,你还在猛教汉语拼音的时候,已经有很多学生在下面迫不及待地描描、画画、写写课本里头的生字了。
他们的迫不及待,可见他们的渴望的迫切与兴趣。
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这会让他们积极主动。
因此,顺应他们这一特点,我们教师加以保护与加强学生的这种积极性,在教学识字部分时,通过多种有趣的方法让他们去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及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等,还有通过象形字,图文的直观及老师的规范书写等。
识字写字教学讲座稿识字写字教学一、《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识字写字教学的要求总目标: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
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第一学段要求: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其他学段略)二、教材特点1拼音、识字、阅读同时起步。
本套教材采用拼音、识字、阅读同时起步的编排体例,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情趣,又使识字提早起步,从而起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
2多种途径识字。
识字教学多途径进行:一是坚持在阅读中随文识字,通过学生与汉字反复见面,多读多识;二是吸收各识字流派的有益经验,利用汉字的构字规律和社会生活环境等集中进行多元识字;三是鼓励学生学习识字方法,掌握汉字规律,自主识字,多识、快识。
3坚持识写分步进行。
按《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提出“认识”和“认识并会写”两种不同的要求,识写分开,多识少写,逐步达到识写统一。
三、教学建议1.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识字。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随文识字,是识字教学的主要途径之一。
因为第一学段课本是汉字注音的形式,学生在阅读中随文识字,可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并通过阅读,让汉字反复重现,达到识字的目的。
本套教材采用拼音与识字、拼音与阅读同时进行的编排体例,以识字带拼音、以拼音带阅读和识字的双向互动方式,为阅读中识字创造了条件。
阅读中识字一般可采用以下的环节:一是读课文时,要先借助拼音熟读课文,然后再看汉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再看拼音;二是在词语和句子的教学中,结合词语和上下文理解字义;三是巩固练习时落实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
落实要认识的字,读准并记住字音即可,在熟读课文无意识记的基础上,可采用在文中找字、组词、读卡片的方式进行,同时指导学生书写要求写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