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连拱隧道施工方法优化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310.14 KB
- 文档页数:4
高速公路连拱隧道施工方法优化探究摘要:连拱隧道在高速公路隧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占地面积较小、线性顺畅、便于管理等优点,其在高速公路隧道建设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本文对连拱隧道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了优化探讨,希望能为今后的施工能够些许理论借鉴。
关键词:高速公路;连拱隧道;施工优化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
尤其是在山区,公路隧道方式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遇到一些山岭重丘区,穿过小垭口或埋深不大、小山鼻等情况时,选择双连拱隧道的施工方式比选择路堑或小间距分离式的隧道方案要合适的多。
与分离式隧道相对比,连拱隧道对两端连接地形的要求不高,进而可节约很大一部分占地面积,接线工程量相对较小,且接线线形较为顺畅;在遇到软弱围岩(Ⅱ、Ⅲ类)的情况时也能克服困难;若采用小间距分隔式隧道方式,其岩柱处理技术和施工工艺也较为复杂,所以采用连拱隧道较为可靠。
一、连拱隧道施工简介在进行高速公路连拱隧道施工时,一般先对中导洞进行施工,然后是侧导洞和主导洞。
在隧道衬砌设计上则以新奥法原理作为指导,采用复合式衬砌方式。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双连拱隧道在施工中多采用整体直中墙式与分片中墙式(又名曲中墙连拱式)。
具体采用哪种施工方式还要针对具体的地形和地理环境而定。
二、连拱隧道施工过程及优化(一)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连拱隧道施工所需设备与一般隧道施工基本相同,施工前必须要做好边仰坡的临时防护与排水工作,在洞口地表沉降观察点布设埋置完成后测量初始数据。
因连拱隧道具有围岩差、埋深浅、跨度大、隧道短等特点,所以在施工中一定要做到环环相扣,每道工序紧跟,从而确保隧道的安全与质量。
为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在每步开挖后都要及时进行初期支护,每步工序要紧跟。
两侧主洞开挖时,只有当一侧主洞二衬砼强度达到100% 时,另一侧主洞的开挖方可进行。
(二)中导洞施工中导洞的超前施工,是连拱隧道施工的关键工序之一。
其一是便于探明地质情况,以便做好记录,为确定主洞施工的方案提供依据;其二是通过初期支护和中隔墙施工,提前对导洞上部围岩进行支护,加强围岩的稳定性,以充分利用围岩自身的自承力,来抑制围岩在主洞开挖时所产生的过大变形。
双联拱隧道洞身快速施工及防排水优化措施一、工程概况六尖山隧道位于中越边境广西凭祥市境内,距友谊关18km,是南友公路上的一座双联拱隧道,也是目前广西高速公路建设史上唯一一座双联拱隧道。
该隧道全长490m,进出口受地形条件限制,分别设计30m、50m明洞,实际暗洞长410m。
最大开挖宽度23.80m,高度10.41m,单跨采用圆拱式断面,边墙及中隔墙为直墙,中隔墙厚2.5m。
隧道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温暖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暖,处于山岭重丘区,地形起伏较大,地层分布及地质构造简单,未见有活动断层形迹,区域稳定性好,隧道区围岩为流纹斑岩,裂隙发育随深度加深而减弱,进出口为Ⅱ-Ⅲ类围岩,其余为Ⅳ-Ⅴ类围岩。
二、主体施工(一)洞身开挖洞身开挖原设计采用“三导洞先墙后拱法”施工,目的是中导坑先进,探明地质情况,再决定下一步施工方案,从六尖山隧道中导坑掘进情况来看,洞口30m浅埋段,主要为流纹斑岩与凝灰岩软弱夹层带,节理较为发育,整体性差,必须按设计方案“三导洞法”施工,并加强支护。
进入Ⅴ类围岩后,地质条件较好,如仍采用“三导洞先墙后拱法”施工,将会加大临时支护的拆除量及工程成本,工期也会相应的延长,而且采用该方案,增加了防水层接缝和混凝土施工缝,不利于隧道结构防水及结构受力。
因此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了施工方案,采用“中导洞法”施工,即中导坑贯通后,停止侧导坑开挖,而是加快中隔墙砼施工及墙顶回填,然后采用台阶法进行主洞上半断面开挖,再进行主洞下半断面开挖。
图1原设计洞身三导洞开挖方案图2调整后中导洞开挖方案1.中导坑开挖;2.中隔墙砼施工;3.左主洞上断面开挖支护;4.左主洞下断面开挖支护;5.右主洞上断面开挖支护;6.右主洞下断面开挖支护。
采用“中导洞法”,临时支护量小,工期短,既能满足拱墙二次衬砌的整体性,减少防水层及混凝土施工缝,同时也满足了隧道防排水要求。
(二)洞身支护进出口90m设计为S1型衬砌,采用超前小导管、格栅拱架、锚杆、钢筋网、喷混凝土支护,格栅拱架与边墙和中隔墙顶部预埋钢板焊接成一整体。
连拱隧道施工技术分析摘要:连拱隧道施工质量对交通运输安全具有重要影响,为保证隧道施工质量可靠,在实际施工时需要联系实际合理的应用施工技术,加强隧道施工流程的有序管控。
本文以德上高速公路CQ05标段连拱隧道施工为例,对连拱隧道施工中导洞开挖、中隔墙施工、侧导洞开挖、主洞开挖等内容进行分析,并注意合理控制开挖距离与施工干扰因素,探讨连拱隧道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以期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连拱隧道;施工技术;分析连拱隧道是通过山势不高、纵向长度较短的地形时比较优质的隧道工程,能保证通行的畅通,提升运输质量与运输安全[1]。
连拱隧道施工技术的应用会影响到其最终施工质量,为了保证工程安全稳定的建设,应该做好连拱隧道施工技术的合理管控,围绕隧道施工基本流程,对施工中主洞、中导洞、侧导洞等开挖进行严格控制,确保隧道开挖的安全性,同时也需要重视其中隔墙、边墙的施工,保证隧道质量可靠。
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德上高速公路CQ05标段,项目所处位置为安徽省池州市,区域内山岭众多水系发达。
CQ05合同段共计有三座连拱隧道,分别为横渡隧道(K44+381),大叶岭1号隧道(K45+882),大叶岭2号隧道(K45+976)。
连拱隧道是我标段的控制性工程,是连接桥面板预制场与鸿凌河三座桥梁的通道,工期压力极大。
经过项目前期统筹安排精心策划,拟从大叶岭1号隧道进口端,横渡隧洞出口端同时展开施工,大叶岭1号隧道贯通后再施工大叶岭2号隧道。
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分析1、中导洞开挖中导洞是连拱隧道施工中首要施工内容,在连拱隧道施工时,需要先挖中导洞,做中隔墙,之后再进行后续的工程施工。
中导洞开挖施工需要按照施工流程依次完成测量钻孔、超前支护小导管、注浆、隧道开挖以及锚杆支护等工作流程,在实际施工时需要根据项目的建设要求进行施工技术管控,保证开挖质量。
(1)测量钻孔与导管安装中导洞开挖初期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要求完成测量放样,测出超前小导管位置,随后完成测量定位钻孔打洞,随后将小导管顶入钻孔,顶入长度超过钢管长度的90%,保证导管固定的有效[2]。
连拱隧道施工方案连拱隧道是一种常见的地下交通工程,其施工方案需要全面考虑地质情况、施工方法、安全措施等多个方面。
下面是一份连拱隧道的施工方案,共计700字。
一、工程地质情况连拱隧道位于山区,地层主要由砂石、黏土和坚硬岩石组成。
存在大量的地下水,需要注意防水措施。
二、施工方法1. 预制隧道片施工:采用模块化预制隧道片的方式施工。
先在地面上进行隧道片的预制,然后使用起重设备将预制好的隧道片吊装到隧道现场,再进行拼装。
这种方法施工速度快,质量易控制。
2. 顺健法施工:采用顺健法进行施工。
先建设一条临时工程隧道,然后在隧道底部进行挖土,将土方运出。
施工过程中,通过加固隧道壁和顶部来保持隧道的稳定。
三、施工步骤1. 开挖隧道:使用钻探机和爆破器具进行隧道开挖,开挖基准面和设计曲线。
通过地质勘探和监测来确定开挖的坡度和弧线半径。
2. 预制隧道片:在地面上进行预制隧道片,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尺寸、强度和抗水渗透等检测。
3. 隧道片吊装:使用起重设备将预制好的隧道片吊装到现场,进行拼装。
在拼装过程中,需要确保隧道片的稳定和精确拼接。
4. 加固隧道壁和顶部:在隧道片拼装完成后,加固隧道壁和顶部。
可以使用钢筋混凝土、注浆和喷射混凝土等方法进行加固。
5. 扫除隧道垃圾和修整内部:清理隧道内部的垃圾和渣土,并进行地面修整。
四、安全措施1. 安装排水系统:在隧道周围设置排水系统,及时排除地下水,防止水压对隧道施工造成影响。
2. 检测和监控系统:在隧道开挖过程中,进行地质勘探和监测,及时发现地质灾害和变形情况。
3. 通风系统:设置有效的通风系统,保证施工人员在隧道内工作的空气质量。
4. 安全教育和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五、施工周期和预算根据实际情况,连拱隧道的施工周期估计为12个月,施工预算为5000万元。
以上是连拱隧道的施工方案,其中包括了地质情况、施工方法、施工步骤和安全措施等内容,以及施工周期和预算。
探讨高速公路连拱隧道施工综合技术【摘要】探讨我国高速公路连拱隧道的施工技术,主要从中隔墙的施工、正洞开挖、中导洞的施工等方面对高速公路的连拱连隧道施工技术进行分析,进一步完善施工技术,确保施工的顺利完工,进一步实现我国高速公路连拱隧道的事业更加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高速公路;连拱隧道;施工技术1.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取得巨大的发展,较多的高速公路地形建设复杂、部分连拱隧道还穿越山区。
因此,为了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破坏,同时还能有效减少土地的资源,因此,进行公路隧道的修建是较为经济、有效的选择。
连拱隧道的线形较好、并且占地少,适合在山岭或者是重丘地区修建,与此同时,由于连拱隧道的结构、形式比较复杂、施工的工序也繁琐,因此,做好高速公路连拱隧道的施工技术,对于我国公路的建设事业具有重要的作用。
2. 连拱隧道的结构设计与施工方法高速公路的连拱隧道结构的设计中,通常在结构中间进行中隔墙的设置。
采用对称的结构,能够保证其的稳定性,中隔墙中的两侧连拱隧道分为两种类型:直墙式与曲墙式。
首先,施工中的隔墙中央部分,剩余的部分和两侧隧道的二次衬砌应同时施工。
通常的施工方法是对中导洞进行贯通,进而使中隔墙的白洞应进行施工、后到内向洞外进行;中隔墙部分的混凝土的强度也应该达到相关的;进行掘进施工时,更好的保证工程的施工安全,需要进一步做好错开距离的工作[1]。
3.影响我国高速公路连拱隧道发展的因素3.1中导洞的施工高速连拱公路的隧道施工当中的技术,中导洞的施工当中,开挖断面通常是25米左右,按照地质的情况进行断定,可以采用全断面法、采用台阶法等,并对临时的支护进行有效的稳固措施。
工期短的高速公路连拱隧道中的导洞,通常选用装载机的倒退出碴方式进行。
3.2隧道导洞和中隔墙不能进行平行施工公路的连拱隧道中的、隔墙施工的方法将会对工程的后续工序、对隧道的施工进度造成一定的影响。
其中连拱隧道的中导洞与中隔墙、以及隧道的正洞未能进行平行施工,是造成高速公路的连拱隧道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确保隧道施工的工序平行作业,能有效提高公路连拱隧道的施工技术与施工进度。
公路连拱隧道施工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摘要:目前公路连拱隧道的施工虽有成功的经验,但仍存在问题。
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施工在开挖、衬砌、防排水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Abstract:Although the highway arch tunnel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but still a problem.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work experience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of construction in terms of excavation, lining, waterproofing and drainage,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关键词:连拱隧道;问题分析;对策Keywords: arch tunnel; problem analysis; countermeasures中图分类号:U4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 不少连拱隧道已运营或正在修建。
连拱隧道作为公路隧道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其平面线形顺畅、占地面积少、洞口位置选择自由度大、便于运营管理等优点,已越来越多地被采用。
但由于连拱隧道跨度大、结构复杂,我国在这一方面建设的起步较晚,目前设计、施工难度存在的问题还很多。
一、开挖施工存在的问题隧道在进行开挖施工容易出现短台阶施工、上下台阶太长,过分超挖或局部超挖,局部欠挖,爆破围岩表面平整度差、高低不平等问题,这是因为连拱隧道开挖多采用台阶法掘进:软弱围岩采用超短台阶法施工,应对台阶长进行控制,中软岩采用短台阶法施工,但由于开挖方法不当或没有选择适当的施工工艺而导致隧道施工的问题发生,例如:1.中导洞一般不对称于中隔墙轴线设置,一侧留宽些,易做施工通道,另一侧留窄些,减少回填。
开挖中导洞通常采取超前锚杆与格栅拱架支撑相结合,由于后期侧导洞的开挖会引起较大的侧压力,所以中隔墙施工时要在中墙底部增设锚杆,对后施工一侧要回填,通常采用混凝土、砂浆或土体等材料。
公路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0 引言双连拱隧道由于缩短了隧道线距,有效地节省了投资,在当今隧道施工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其施工技术与分段隧道相比,工序更加复杂、易受围岩扰动,施工难度大,如何控制围岩变形、确保施工质量是当前双连拱隧道施工的难点。
1 双连拱隧道的优点(1)与其他隧道结构相比,双连拱隧道避免了洞内桥隧或路隧分幅问题,简化了接线,提高了公路、桥梁、隧道的线形通畅度,使高速公路的线形更加规范。
(2)双连拱隧道能够满足上下行车分离的要求,在平面线路和洞内位置上都可以自由选择,同时双连拱隧道能够更好地适应地形,提高空间利用率,在受地形限制的地区采用这种隧道形式,可以有效减少占用空间。
(3)采用连拱隧道形式,可以减少洞口边坡的挖掘,对保护自然环境,减少环境破坏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还可以减少拆迁,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2 工程概况某省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全长5.4km,其中双连拱隧道长176m,洞宽21.7m,全断面面积236.4m2,隧道施工中,根据连拱隧道的工程特点,再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本文对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展开分析。
3 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3.1 施工流程本工程的施工流程为:首先进行地质勘查,准备施工场地和机械设备,开挖中导洞并进行支护,随后进行中隔墙施工,开挖左右两侧导洞并支护,导洞施工完成后,开挖主洞并支护,最后进行防排水施工以及二次衬砌浇筑。
3.2 施工准备(1)本工程隧道施工前要结合工程所在地的实际情况,把握地质条件,制定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如有需要,可以对施工现场进行帷幕注浆加固。
(2)施工场地处理后,应将施工用的机械设备准备齐全并进行详细检查,确保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以免在施工中发生设备故障而影响工程进度。
(3)在本工程施工现场合理布置工程观察点,密切观察本工程隧道洞口表面是否有沉降现象,对隧道进行检查,如有异常需及时报告处理,视情况严重程度,决定是否暂缓施工。
连拱隧道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在山区高等级公路施工中,因经常会遇到一些地形、地势条件下,考虑经济成本及安全因素下,经常会遇到设有连拱隧道,连拱隧道一般是通过山体不高,横坡较陡,左、右幅不适宜分开的情况下,会设置连拱隧道,在连拱隧道的施工中一般是采用三导洞及中导洞施工方法,在实际施工中,三导洞施工能保证施工的安全,但三导洞施工需拆除临时支护大,防水效果不理想,施工工期长。
中导洞施工工序简单,临时支撑及拆除工作少,工期短、成本低,但在地质条件复杂地段,不利于安全施工;相对而言,无中导洞法施工减少了开挖工序,减小了临吋支护数量,施工速度加快,为探索经济高效的施工工艺,近些年则无中导洞连拱隧道施工得到推广,无中导洞的连拱隧道施工是合理利用控制先行洞与后行洞的开挖步距进,施工过程中由于先行洞需承担后行洞开挖和后行洞钢拱架骑立搭接在先行洞钢拱架上引起的偏压作用以及后行洞开挖产生的爆破振动作用,对先行洞的初支和二衬影响较大。
无中导洞连拱隧道的应用,改变了在带来相关经济性的同时,施工中也会遇到一些技术及质量控制难题,有利有弊,这个就看怎样合理组织施工确保安全顺利施工,下面将我负责管理过的无中导洞连拱隧道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一起探讨。
我所参与管理的南涧至景东高速公路大理州境内45.57公里,连拱隧道共计6座(单幅计),有小村连拱隧道左线 K14+895-K15+030长度135m右线K14+895-K15+045长度150m,围岩以强~中风化泥岩为主,薄~中厚层状构, 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
新田连拱隧道左线K35+050-K35+305长度255m右线K35+050-K35+305长度255m,围岩以页岩为主,岩体为强~中风化,节理裂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较破碎,呈层状结构。
新马街连拱隧道左线K52+785-K53+175长度390m右线 K52+785-K53+175长度390m围岩以强~中风化页岩为主,间夹泥灰岩层,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较破碎,呈碎石状碎裂结构或块状镶嵌结构。
高速公路连拱隧道施工技术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连拱隧道作为公路隧道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其具有平面线形顺畅、占地面积少、洞口位置选择自由度大、便于运营管理等优点,故在特定条件下已越来越多地被采用。
文章介绍了连拱隧道的一些施工办法,可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速公路;连拱隧道;开挖爆破;施工技术;监控量测一工程概况瑞金至赣州某高速公路,白鹅隧道位于会昌县白鹅乡,是全线唯一的连拱隧道。
起讫里程为K60+125~K60+335,全长210.00m。
白鹅隧道设计高程为209.371~206.918m。
地貌上以丘陵夹冲沟为特征,植被发育,海拔高程在218.0~262.0m之间,相对高差44m,山脊走向近东西向。
隧道通过处为山鞍部位,进洞口山体坡角约40°,出洞口山体自然坡角为约35°,距出洞口南侧100m发育一常年性流水的溪流,水面高程约141.0m。
明洞采用明挖法,暗洞采用新奥法施工,隧道围岩为强风化花岗岩岩层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岩石破碎易崩塌,稳定性差,雨季有滴水渗流现象。
连拱隧道一般均为短隧道,且伴随浅埋、偏压的现象。
本隧道出口偏压段设计为偏压侧二衬加强的形式。
二连拱隧道开挖及支护施工方法本隧道开挖施工采用中导洞-右洞上台阶-右洞下台阶-左洞上台阶-左洞下台阶开挖施工方法。
隧道衬砌设计以新奥法原理为指导,采用复合式衬砌。
施工前准备工作连拱隧道施工机具设备同一般隧道,施工前做好边仰坡的临时防护及排水工作,洞口地表沉降观察点布设埋置完成并测量初始数据。
㈡连拱隧道施工工序中导洞开挖、初期支护→中隔墙施工→主洞上台阶开挖支护→主洞下台阶开挖→主洞仰拱开挖、初期支护→仰拱钢筋混凝土浇筑→防排水设施的施工→二次衬砌浇筑→洞内装饰。
下台阶施工紧跟掌子面,仰拱、二衬施工紧跟下台阶,满足安全步距要求,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1.中导洞施工:中导洞超前施工,是连拱隧道施工的关键工序之一。
高速公路连拱隧道开挖施工方法探讨--以长深公路西台子隧道为例摘要:本文以长深公路西台子隧道施工实例,根据连拱隧道的工程概况,并通过现场监测数据分析,最终确定将中导洞台阶法开挖施工方案采取为最佳方案,并对连拱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工程措施、施工方法、围岩稳定性与动态施工控制和防排水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从而为隧道施工提供相关实践与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速公路;连拱隧道;施工方法;西台子1工程概况西台子隧道位于长(春)深(圳)公路承德至承唐界段,隧道起止点桩号为K60+150.00~K60+353.00,长203m。
位于R=1340m,Ls1=200m,Ls2=155.565m 的曲线上。
纵坡采用+0.4%(1470m)的单向坡,拟定隧道净宽14m,有效净高为5m的建筑限界,隧道平面见如下图1。
为满足该隧道建筑限界和通风、照明、交通监控、通讯、消防等设施所需空间和路线曲线情况,隧道设计净跨为14.736m。
净高为7.605m的三心圆拱曲墙断面。
隧道穿越微风化砂岩,灰白色,中细粒砂状结构,薄—中层状构造,坚硬。
隧道所处区域基本无地表水,未发现泉水等地下水出露,隧道顶部均覆盖有微风化砂岩,岩体较完整。
3 西台子连拱隧道施工方案分析由子西台子隧道所穿越围岩基本为Ⅱ级围岩,围岩易破碎,自稳能力差,不允许产生较大变形,必须控制围岩的变形,充分发挥围岩的自稳能力,设计时决定采用双侧壁三导洞施工法施工,单洞采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以减小变形,确保施工安全。
但是,根据中导洞开挖的实际情况和现场监控量测信息反馈,最终采取中导洞施工法:贯通中导洞,采用台阶法开挖正洞。
在洞内,Ⅱ类围岩段采用“管注浆超前,弱爆破,短进尺,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早成环,二次衬砌紧跟”,Ⅲ类围岩段采用“短进尺,弱爆破,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早成环、快衬砌”等技术措施,并根据监控量测成果及时调整开挖方法和根据监控量测成果,分析情况,适当调整设计参数,以保证安全。
高速公路双连拱隧道施工工法一、刖言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和五纵七横高速公路丹干网的逐步形成,高速公路设计为满足线路选线和美观的需要,设计了许多高速公路双连拱隧道,其中一部分已竣工交付使用。
我局自1997年至今相继施工了XX省戏至XX省XX高速公路省界连体隧道和XX省XX高速公路XXX隧道。
施工采用五导坑先墙后拱法,成功地解决了在软弱围岩中施工大跨度双连拱隧道的难题。
我们对之进行了总结,形成本工法。
二、工法特点1、能有效地控制围岩变形和地表下沉。
2、采用五导坑先墙后拱法施工,开挖过程中辅以超前管棚、超前小导管、超前小钢管和锚杆、径向系统锚杆(中空注浆锚杆、砂浆锚杆、早强药卷锚杆)、挂网、钢拱架、喷射混凝土等支护手段,加之开挖对围呼扰动小,故大大提高了施工的安全度。
3、本工法采用分部开挖,其中导坑可以起到超前地质预报的作用。
4、采用新奥法施工,其初期支护系统能很好地适应围岩的变化,与围岩形成「个整体,能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
5、能利用监控量测等信息化管理方法指导施1:,使整个施工过程均处亍受控状态。
6、施工作业简便,不需用特殊的施工机械和设备,故容易推广使用。
三、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双连拱隧道和类似结构地下工程施工。
四、工艺原理J |双连拱ll道施工采角五导五先墙后拱法施工。
根据双连拱隧道的结构特点(见图I),中隔墙为左右线隧道拱部的共用支点,必须先开挖中导坑,施工中隔墙衬砌,然后分别开挖左右侧导坑,施工左右侧边墙初期支护及二次衬砌,再开挖左右主洞上导坑,施工拱部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最后开挖中槽核心土和仰拱,施工仰拱、仰拱回填和路面。
掘进过程中左、右侧导坑以及左、右主洞开挖掌子面应始终保持20米以上的距离。
根据地形和覆盖层厚度先施工山体压力较大-侧的隧道,滞后一段时间施工另一侧隧道。
主洞开挖前,将中导坑另--侧回填密实,以增强中隔墙的稳定性,减轻山体偏压对中墙的影响。
五导坑先墙后拱法将开挖断面分成7部分,按照施工的先后顺序逐步开挖。
连拱隧道施工要点分析为了探讨连拱隧道施工技术在公路隧道工程中的应用效果,以午塘头隧道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连拱隧道施工技术的总体施工工序,并且对施工过程中需要掌握的要点内容进行总结,实践可知,通过连拱隧道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确保隧道施工进度、质量和安全性,对提高公路事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标签:公路隧道;连拱技术;施工质量一、工程简介午塘头隧道是长春至深圳高速公路(G25)浙江建德至金华段公路TJ5标中部,全长为266米,净高5m,净宽11×2m,该隧道处于剥蚀丘陵区,穿越残坡积、强~中风化粉砂岩,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水,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
地形坡度约20~30°,山体植被较发育,隧址区地面最高程约为175m,属越岭隧道。
隧道进洞口处于沟谷位置,隧道轴线与边坡面大角度相交,出洞口隧道轴线与边坡面斜交,隧道埋深较浅,建德端洞口桩号为YK2474+977,洞门型式为端墙式,金华端洞桩号为YK2475+243,洞门型式为偏压式。
二、总体施工工序当前我国的隧道工程来进行开挖施工主要分成两个种类一是按照两个独立单洞来进行开挖施工,该种主要是应用在围岩条件较高的位置上;其二是三导洞开挖施工方法,也就是先进行开挖然后才能进行中隔墙建设施工方法,这种方式通常都使用在浅埋或者软弱围岩的地质条件中。
根据该地区的地质条件分析可以确定,其主要强~中风化岩性质为主,经过综合分析之后确定使用三导洞的施工方法。
(一)中隔墙施工首先进行中隔墙超前导洞的开挖,并进行锚喷支护和中隔墙连接锚杆的施工,再进行中隔墙结构的施工,为了能够使得人员、机械的施工顺利进行,可以使得材料运输更加的便利,避免造成施工的干扰。
本次隧道工程中,应该从进口端采用倒退的方式来开始进行隔墙结构的施工。
在施工浇筑完成之后,待混凝土强度达到了设计要求之后,就需要进行主洞的开挖施工,可以提高施工效率。
中隔墙结构的主要作用就是承载竖向压应力,在应用的过程中,从轴线受压逐步的转变成为偏心受压的形式,然后再次恢复为轴线受压的形式。
公路隧道工程连拱隧道施工技术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对公路隧道工程的连拱隧道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
首先,介绍了连拱隧道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其在公路隧道工程中的重要性。
然后,详细探讨了连拱隧道施工的关键技术,包括隧道定位、洞口开挖、支护体系、围岩处理、强度修补等方面。
最后,总结了连拱隧道施工技术的优势与挑战,并提出了未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公路隧道工程;连拱隧道;施工技术随着交通运输需求的增加,公路建设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点领域。
而在公路建设中,隧道工程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连接交通要道、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通行问题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连拱隧道作为常见的隧道类型之一,在施工过程中面临着各种技术挑战和复杂环境影响。
因此,对连拱隧道施工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对于提高施工效率、保障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公路连拱隧道施工技术公路连拱隧道施工技术是一种专门用于建设公路隧道的技术方法。
隧道是一种在山区、水域或城市地下等特殊地理环境下建设的交通设施,其建设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工艺流程。
公路连拱隧道施工技术通过采用合理的工艺流程和设备,能够高效、安全地完成隧道的建设任务。
1.1施工步骤公路连拱隧道施工技术的主要步骤包括勘测规划、进口管理、隧道开挖、支护加固、内装修饰、排水通风等。
勘测规划阶段通过对地质、水文等各种条件进行综合考虑,确定合理的隧道走向和断面。
进口管理阶段主要负责施工区域的进出口控制,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隧道开挖阶段采用适当的爆破、掘进等手段进行地层的开挖,同时结合支护和引导系统,确保隧道的稳定性。
支护加固阶段主要利用各种材料和设备对隧道进行加固和支护,以提高隧道的抗震性能。
内装修饰阶段对隧道进行内部的美化和装修,提升隧道的环境舒适度。
排水通风阶段通过合理的排水和通风系统,保持隧道的干燥和空气流通。
1.2施工要点公路连拱隧道施工技术的关键要点包括地质勘察、设计合理、施工组织严密、设备先进、安全防护措施到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