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套印偏差的原因及解决经验
- 格式:pptx
- 大小:72.59 KB
- 文档页数:9
为什么印的黑色周围有其他色边颜色?印刷套印误差众所周知,套印不准问题一直是困扰业内的一大难题,在印刷过程中它不仅影响生产进度,而且对材料的浪费也相当严重,在高速印刷的卷筒纸印刷机中这一点更为明显,下面笔者将可能产生套印不准的原因做如下剖析。
套印系统的故障分为横向套印不准、纵向套印不准,以及其他方面引起的套印不准。
1.横向套印不准横向套印不准的原因有印版位置不对、纸张、油墨和纸带张力调节等问题。
(1)印版位置不对主要是印版中心线没有对准滚筒中间的刻线,使得印版位置不对,解决方法是调整印版滚筒的轴向位置,如果调整量不够,只能重新装版。
(2)纸张主要是纸张横向湿度和厚度不一致,使得纸张起皱;纸卷出现大小头,使纸带跑偏等。
解决方法有:上机之前不要打开包装,防止纸卷受潮,避免纸带产生纵向波纹;增加从给纸机构到第一印刷机组之间的纸路,或增加左右旋的螺纹辊,使纸带展平。
(3)油墨油墨黏度太大,导致橡皮滚筒上实地部分粘拉纸带,造成瞬时局部张力过大,使纸带局部拉伸,从而导致套印不准,解决方法是降低油墨黏度或降低印刷速度。
(4)纸带张力印刷机组之间张力低于给纸机构,或给纸机构到第一印刷机组之间张力太大,印完第一色后纸带张力减小,造成纸带变宽。
其解决方法有增大印刷机组之间的张力或增加给纸部分的导纸辊或加长纸路,延长纸带松弛时间,使纸带进入印刷机组后变化量尽可能小一些。
2.纵向套印不准纵向套印不准的原因有:印版拉伸变形、张力调节、印版安装、滚筒包衬等。
(1)印版拉伸变形由于印版歪斜、印版滚筒位置不当、印版的印刷长度不一致等使得印刷长度不一致,引起套印不准。
另外,印版的版材多为金属板,具有一定的延伸性,在拉力的作用下会产生拉伸变形,锌版的拉伸变形尤为明显。
一般情况下,印刷时发现套印不准,大都通过拉伸印版来调节。
当版面受到外力拉伸时,印版紧紧贴在滚筒表面,与此同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拉伸变形。
拉力越大,版面拉伸变形越大,且拉伸变形的分布不均匀,在印版的叼口边和拖梢边受力最大,其拉伸变形也大,印版里面受力小,拉伸变形也小。
套印不准原因分析套印是印刷品制作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其中套印精度对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有时候套印不准就会发生,导致印刷品质量下降或者无法使用。
下面我们将分析套印不准的一些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防伪印刷中套印不准的原因1. 印刷设备问题在防伪印刷中,套印不准的一个常见原因就是印刷设备问题。
印刷机的调节和维护不当会导致印刷品出现毛边、错位、噪点等问题。
此外,如果套印部件受到损坏或者磨损,也会导致套印不准的情况发生。
这时候需要对印刷设备进行检修,保证其调节和维护的良好性。
2. 印刷版问题印刷版是实现套印的重要组件,若印刷版的制作存在问题,就容易导致套印不准。
比如在制版过程中,如果版面位置、大小、精度等方面出现偏差,则会导致套印不准,需要重新制版。
此外,印刷版的使用寿命很有限,如果版面已经磨损、老化,也会导致套印不准的情况出现。
这时候需要对印刷版进行更换或是加强其使用寿命的管理。
3. 版面设计问题版面设计不良也是导致套印不准的原因之一。
由于版面设计方面的问题,可能会导致版面出现一些不规则的形状或者不对称的情况,从而影响套印的准确性。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加强版面设计的风格规范性,确保设计的精度和准确性,并在印刷品制作之前进行严格的软件检测。
4. 印刷基材问题印刷品的基材也是导致套印不准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基材的表面质量不好,或者表面的平整度不够,也会导致套印不准。
这时候需要在选材和准备工作上进行更加严谨的操作,确保基材的表面质量符合要求,并且进行适当的清洁和处理工作。
总结套印不准是防伪印刷中不可忽略的问题,其涉及到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
我们需要在印刷设备、印刷版、版面设计和印刷基材等方面进行必要的准备和管理,才能保证套印的准确性和印刷品的质量。
同时,我们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解决套印不准的问题,从而保证印刷品的正常使用和良好的效果。
影响胶印套印不准的因素影响胶印套印不准的因素印刷品的复制工作,其实质就是由两个部分组成:其一,色彩的分解过程;其二,色彩的组合过程。
这个色彩的组合过程称为套印。
彩色印刷的质量要求套印准确,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印刷原材料、印刷工艺、机械设备等原因都会引起套印不准,只有掌握好印刷工艺技术,在精良胶印设备和印刷耗材的基础上,才能印刷出精美高质量的印刷产品。
1、纸张是影响套印精度的重要因素纸张具有吸湿性,所以纸对空气中湿度是非常敏感的,纸张中的水分含量是随着空气湿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温湿度增加纸张的含水量也会随之增加,温湿度减少纸张的含水量也会随之减少。
纸张的伸缩是造成套印不准的关键,纵丝缕的纸张伸缩率大,横丝缕的纸张伸缩性较小,在印刷时最好采用横丝缕的纸张。
从纸张的纤维角度上来讲,纵丝缕纸张纤维分子结构竖的,伸缩就高,横丝缕纤维的分子结构因为是横向伸缩率就会小。
另外,因为纸张在整个印刷中均处于一个紧张的状态,纵丝缕的纸张受到一定的拉力作用,则会影响套印准确性。
纸张对套印精度的影响主要来自于纸张的变形。
归纳起来可分为:自然变形和压力变形。
自然变形是纸张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其纤维本身含水量的变化所引起的伸缩变形,具体表现为纸张纤维吸收水分膨胀,脱水后收缩的特性,压力变形是纸张在胶印中受到橡皮与压印两滚筒的滚压、挤压的印刷压力作用下,纸张从咬口部位向拖梢是呈现出扇面的延长,纸张靠近拖梢的部位套印误差较大。
另外,纸张裁切尺寸不规矩,严重歪斜、起皱也会出现套印不准的现象。
在胶印之前,各种纸张从造纸厂购进入库纸张,都要经过晾纸机进行吊晾调湿处理,使纸张的含水量均匀分布,与胶印车间的温湿度相适应,更重要的是调湿之后的纸张,对环境温湿度及版面水分的敏感程度大大降低了,从而达到胶印套印准确的目的。
裁切之后的纸张应放在胶印车间里,不要放在通风处,并且控制好温湿度,将纸张用透明塑料掩好盖严,防止纸张的伸缩引起的套印不准确。
纸张是印刷过程中重要因素之一,纸张的优劣直接决定着影响着印刷的速度以及印刷品质量,纸张要求裁切平整,裁切尺寸上下一致,直角度和直线度误差都尽量小。
凹印机套印不准的原因与解决方法随着人们对包装的感观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凹印机以其独特的印刷工艺,产量大,损耗低等优点,成为当今印刷业的主流。
况且,凹印机品种越来越多,整体机器构造和控制系统虽有所差异,但工作原理差异不大,产生的故障有一定的类似。
在生产中出现印品套印不准,影响产品质量是凹印最易的生的问题之一。
一、纸张在印刷中收缩严重,造成套印不准纸张是纸业印刷不可缺少的原辅材料之一。
由于受外界温度、湿度的影响,加上印刷车间温、湿度控制不当,对纸张干湿性产生一定影响。
印刷时,各色组烘干箱温度设置过高,纸张严重收缩,各色组套印识标产生不同程度偏差、跳动,致使套印“露白”,电脑自动跟踪套印系统接收的颜色感光信号强弱不同,未能把套印识标锁定在特定位置,造成套印偏差,影响印品质量。
一般处理方法是保持印刷车间恒温恒湿,适当降低烘干箱温度。
二、压印辊控制压力不平衡,造成跳动,影响套准此现象的出现先排除人为因素(如装卸压印辊时位置未完全吻合,出现偏差)。
造成压印辊两端压力不平衡,气路系统漏气是一个主要因素,造成连接压印辊两端的气缸,因气压不足或两端压力调节不平衡而未能使压印辊在印刷时保持恒定,产生上下跳动,时间长时造成压印辊外周变形,纸张拉力松紧不定,产生套印不准。
处理方法是检查气路系统,确保气路不漏气,并更换漏气的气动元件和更换新的压印辊,使压印辊与印版在印刷时吻合顺畅。
三、跟踪电眼自身问题造成套印不准跟踪电眼是一种感应式光电传感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感应印刷识标上颜色,把反射加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经模/数转换电路处理,把数字信号送到电脑进行定位跟踪。
如果电眼与印刷识标之间距离太远,电眼聚光点未正对印刷识标,电眼外镜面纸粉覆盖,电眼内发光灯光烧坏,都会造成江信号变弱,或无光信号返回,致使电脑套准系统跟踪缓慢、失灵,未能及时纠正套印偏差,使到印品出现套印不准现象。
一般处理办法是清洁电眼镜面,调节纸与电眼间距离,并正对印刷识标,如果发现电眼发光灯泡烧坏,及时更换,同时仔细观察电脑套印波形,直到印刷色相内十字识标稳定为佳。
胶印常见套印不准故障及解决方法一印版因素1.弯曲变形: 制得的印版,被安装到印刷机的印版滚筒上,便由平面变成了圆筒形,变形最严重的是印版上用于印刷的表面。
当滚筒直径一定时,版面弯曲变形随印版厚度的增大而增加。
由于印版变形会直接导致套印不准,为了控制变形,需要采用薄印版印刷,并且应使每块印版产生的弯曲形变接近,以保证套印准确。
2.拉伸变形: 印版安装到印版滚筒上,要施加张力拉伸使其固定,印版必定产生拉伸变形。
拉伸变形值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一是紧版拉力,拉力越大,印版的拉伸变形愈严重;二是印版厚度,厚度越大,其拉伸变形愈小;三是印版长度,长度越长,拉伸值愈大,这在幅面较大的印刷机上反映较为明显。
因此,为了保证套印准确,应选取较厚的版材晒制主要色版,装版时张紧力要适中且用力均匀,以固定住不滑移为度。
3.其他变形: 印版固定在印版滚筒上之后,其实际变形主要是弯曲和拉伸变形的组合。
在试印过程中,如果发生套印不准,需要调节印版位置。
由于敲击或拉动,可能会使印版产生一些其他形式的变形,严重时甚至在版夹叼口部分出现断裂,因此在装版和调版时,应规范操作,印版的轴向移动和周向移动配合进行,不可盲目地拉版调整版位,应先分析原因,再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有经验表明,印版的周向移动距离与轴向移动距离之比等于印版长宽比(一般胶印机的印版长宽比是5∶4)较为合适。
二纸张因素1.纸张裁切: 纸张是印刷的主要承印材料,首先是纸张的裁切精度,单张纸必须是规则的矩形,且堆码整齐,否则将影响套印精度。
2.纸张变形: 在多色印刷中,因纸张变形而引起套印不准是影响套印精度的主要因素。
纸张形变可分为自然形变与压力形变。
自然形变是指纸张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因自身含水量的变化(吸水或脱水)而产生的尺寸伸长或缩短形变。
这种形变与环境温度和湿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要对印刷车间的温湿度进行严格控制,一般温度变化不超过±3℃。
压力形变是指纸张在滚筒滚压过程中受到挤压力作用导致纤维错位而产生的尺寸和面积的塑性形变。
如何解决凹版印刷中套印不准的问题随着印刷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彩色印刷产品的质量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可以说是一直是广大印刷产品生产企业及印刷机械生产厂家关注着的一个大问题。
而套色印刷(套印)不准是凹版印刷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是件比较头疼的事情,有时问题很难找到。
我们认为影响套印不准的主要因素有:印刷材料、印刷材料的物理性能、张力不稳定、印刷机性能、使用者操作方法、印刷环境、凹版适应性等。
套印不准是凹版印刷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影响的主要因素有:印刷材料、印刷机性能、操作方法、印刷环境、凹版适性等,出现问题后要在各有关因素中进行排查,分别予以协调解决。
1. 印刷材料对套印不准的影响,由于印刷环境温度、湿度的差异,必然引起承印材料的变形,所以建议在印刷前三天将承印材料放到车间,以提高其温湿适性,防止料卷出汗现象的产生;及时总结不同材料、不同品牌承印物和油墨的印刷适性;承印物本身的不平整、内部张力不均匀、边缘受潮(尤其是光电信号套色端)等,都会造成套印偏差。
2. 张力不稳定是影响套印不准的主要因素,也是最复杂的。
众所周知张力不稳定肯定会导致套印精度的下降。
但张力的不稳定又分为以下几种:(a)在放卷的过程中,放卷的直径是不断变化的,卷径检测的不准确,必然引起料带张力的变化。
(b)张力检测单元,检测到的信号失真,引起张力不稳。
如摆辊检测装置,若由于涨紧套的松动,导致检测失真,必然给PLC一个错误的信号,这样它也会发出来一个错误的指令,最终导致套印不准。
(c)凹印机各主要构件制造精度和装配精度超差,也是引起张力浮动的重要因素。
假如凹印机中导向辊加工精度差,就不能保证料的张力稳定,进而影响印刷效果,对导向辊的整体要求是:①导向辊之间要互相平行,平行度不超过0.05mm,在加工时要求导向辊圆跳动不能大于0.02mm。
跳动太大,料的张力会随着导向辊的转动而发生无规则的变化。
②导向辊平衡,如果不平衡,导向辊在一周内的转速时刻发生变化。
套印波动严重影响印刷效率,如何解决套印波动往往给印刷带来很大的麻烦,从而影响印刷效率。
在此总结了能造成套印波动问题的三种原因。
在生产时需要特别注意。
1、电气故障引起的套印波动一般来说,凹印机套准系统的电气部分都是由检测部分、处理装置和执行机构构成的。
任何一个环节工作不正常,都可能引起套印波动。
因此,要想分析出套印波动的原因,必须熟知套印系统的电气原理。
下面以法国ATN公司的凹印生产线为例,对套印电气原理进行一下分析。
在各色印刷单元中,印版滚筒每转一圈,就产生一个脉冲,它和由印刷单元上编码器产生的500个脉冲一起进入编码电路板。
通过编码电路板处理后,形成4个脉冲,又被送到纵向(或横向)套准电路板。
在这里,这4个脉冲信号和检测印刷品上的光标得来的1个脉冲信号进行比较,如果此时套印出现偏差,套准电路板就会输出一个约5伏的电压进入PLC。
经PLC处理后,再到步进电机驱动器,从而推动步进电机动作,达到套准调节的目的。
检查由电气故障引起的套印波动,一般是采取顺藤摸瓜的方法。
在了解套印系统电气原理的基础上,逐级检查各相关电气原件是否正常和电路是否畅通。
但对调节某一具体机型凹印机的套准已具有相当经验后,也可采取跳跃性思维方式,这样能更快地找出故障点。
2、机械故障引起的套印波动从实践经验来看,对套印系统机械方面的检查,没有什么固定的方法。
只有对凹印机的机械部分了解和掌握后,熟知有哪些机械结构会对套印产生影响,才能尽快找到症结所在。
当然,由于机械故障的“显现”一般比电气故障的“显现”明显得多,因此,要发现由此引起的套印波动也是比较容易的。
如,压印滚筒经过长期使用后,表面会出现比较明显的磨损痕迹,就会对套印精度产生影响。
承印物越薄,对套印精度的影响就越大。
另外,如果观察到压印滚筒在印刷过程中上下不停地振动,则很有可能是压印滚筒轴承损坏,这对印刷产品的纵向套准会产生影响。
再如,印版滚筒未锁紧,会有微小窜动,常常引起横向套印出现突然性跳动。
套印不准原因分析在印刷行业中,一种常见的问题是套印不准。
套印不准是指在印刷过程中,不同色彩的印刷图层没有完美地对齐,从而导致印刷品出现位置错位、颜色不匹配等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印品质量下降,影响印品的可靠性和市场竞争力。
本文将分析套印不准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套印不准的常见原因1.设计问题套印不准的一个常见原因是设计时没有完全考虑到印刷过程的要求。
例如,在设计图中,不同色彩的印刷图层可能会因为体积过大或者是位置不合理而导致套印不准。
2.版面制作问题套印不准可能还会由版本制作问题导致。
制作不良的版面可能导致不同色彩图层的位置偏移。
例如,在胶片制作过程中,印版被曝光时间不够、压力不足或不适当的处理方式都可能会导致套印不准。
3.印刷机器设备问题套印不准还可能由于印刷机器设备问题导致。
例如,在印刷机器运行过程中,印版、印刷机、压力控制和卷筒位置控制等设备设备发生故障或者误操作可能会导致套印不准。
4.材料问题套印不准的最后一个原因是材料问题。
制作的胶片或印刷材料可能存在瑕疵或工艺不当的情况,如胶片破损、印版变形或者是印刷材料弹性变化等问题,都可能导致套印不准。
解决套印不准的方法套印不准问题不仅影响印品质量,而且还会降低印刷生产效率和增加生产成本。
因此,我们需要解决套印不准问题,以保证印刷生产的质量和效率:1.确保设计符合印刷标准在设计印品时,需要考虑印刷标准和制造要求。
可以与印刷厂商或印刷设备制造商联系,了解印刷设备的工作和配置要求,从而确保设计不会影响套印准确性。
2.按照标准制作版本可以使用优质的版本材料、工具和设备来确保准备好的版本在胶片制作过程中没有任何扭曲、形变和损坏。
要确保使用合适的设备、流程和工作条件,以制作高质量的版本。
3.对印刷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印刷设备的状态也会影响套印准确性。
因此,定期检查和维护印刷设备,确保其适合印刷工作和工作标准,同时避免出现机器故障并保持机器的准确性。
4.确保使用优质的材料需要选择优质的印刷材料,如高质量的印刷纸张和各种颜色的油墨。
凹印机套印不准的原因与解决方法随着人们对包装的感观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凹印机以其独特的印刷工艺,产量大,损耗低等优点,成为当今印刷业的主流。
况且,凹印机品种越来越多,整体机器构造和控制系统虽有所差异,但工作原理差异不大,产生的故障有一定的类似。
在生产中出现印品套印不准,影响产品质量是凹印最易的生的问题之一。
一、纸张在印刷中收缩严重,造成套印不准纸张是纸业印刷不可缺少的原辅材料之一。
由于受外界温度、湿度的影响,加上印刷车间温、湿度控制不当,对纸张干湿性产生一定影响。
印刷时,各色组烘干箱温度设置过高,纸张严重收缩,各色组套印识标产生不同程度偏差、跳动,致使套印“露白”,电脑自动跟踪套印系统接收的颜色感光信号强弱不同,未能把套印识标锁定在特定位置,造成套印偏差,影响印品质量。
一般处理方法是保持印刷车间恒温恒湿,适当降低烘干箱温度。
二、压印辊控制压力不平衡,造成跳动,影响套准此现象的出现先排除人为因素(如装卸压印辊时位置未完全吻合,出现偏差)。
造成压印辊两端压力不平衡,气路系统漏气是一个主要因素,造成连接压印辊两端的气缸,因气压不足或两端压力调节不平衡而未能使压印辊在印刷时保持恒定,产生上下跳动,时间长时造成压印辊外周变形,纸张拉力松紧不定,产生套印不准。
处理方法是检查气路系统,确保气路不漏气,并更换漏气的气动元件和更换新的压印辊,使压印辊与印版在印刷时吻合顺畅。
三、跟踪电眼自身问题造成套印不准跟踪电眼是一种感应式光电传感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感应印刷识标上颜色,把反射加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经模/数转换电路处理,把数字信号送到电脑进行定位跟踪。
如果电眼与印刷识标之间距离太远,电眼聚光点未正对印刷识标,电眼外镜面纸粉覆盖,电眼内发光灯光烧坏,都会造成江信号变弱,或无光信号返回,致使电脑套准系统跟踪缓慢、失灵,未能及时纠正套印偏差,使到印品出现套印不准现象。
一般处理办法是清洁电眼镜面,调节纸与电眼间距离,并正对印刷识标,如果发现电眼发光灯泡烧坏,及时更换,同时仔细观察电脑套印波形,直到印刷色相内十字识标稳定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