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规范化处置门诊
- 格式:ppt
- 大小:470.50 KB
- 文档页数:16
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工作制度1.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工作规范(试行)》等有关规定,经市卫生局指定,承担狂犬病暴露处置工作,并接受市疾控中心的技术指导。
2.从事狂犬病暴露处置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外科医师资质,接种人员必须具备执业医师,执业(助理)护士资格,并经过狂犬病暴露处置专业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3.犬伤门诊工作人员要依据《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工作规范(试行)》要求,对狂犬病暴露者进行规范处置,同时告知暴露者或其监护人暴露分级及处理意见(包括接种疫苗、免疫球蛋白(血清)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情况。
4.根据狂犬病暴露处置工作的需要,制定狂犬疫苗、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血清)购买计划,并上报市疾控中心,建立并保存真实、完整的购进、分发记录。
5.按照《条例》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疫苗管理制度,规范疫苗储存、运输、使用管理,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冷链设备,保证疫苗质量。
6.积极配合市疾控中心开展狂犬病暴露处置相关知识的宣传、监测、评价、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置、预防接种反应的报告处理等工作,并依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做好记录;做好狂犬病暴露处置资料的档案化管理,规范收集所有门诊资料,并及时统计上报。
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工作人员职责1.认真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狂犬病暴露处置规范(试行)》要求,从事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工作。
2.保证24小时为狂犬病暴露者提供伤口处理和狂犬病疫苗及被动免疫制剂接种服务,熟悉狂犬病暴露处置操作技能,且具有应急抢救能力。
3.执行登记报告制度,建立狂犬病暴露人群门诊登记簿和预防接种卡,做好门诊登记,并及时上报各种报表。
4.执行知情同意制度,接诊医生应向接种者或其监护人进行狂犬病防治知识和预防接种相关知识宣传,并告知常见的接种反应及其他注意事项。
狂犬病处置门诊规章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狂犬病处置门诊工作,提高治疗效率,确保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特制定此规章制度。
二、门诊办理1. 患者就诊须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及狂犬疫苗接种记录。
2. 门诊开放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14:00-17:00。
3. 患者需提前预约,预约电话:12345678。
4. 患者到达门诊后,需配合工作人员进行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5. 门诊收费标准为狂犬病疫苗接种费用加挂号费用。
三、疫苗接种1. 所有接种狂犬疫苗的患者必须经过医生诊断,并遵从医嘱。
2. 疫苗接种分为初次接种和加强免疫两种方式,具体接种方案由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制定。
3. 接种时需确保接种部位清洁,医生应严格按照接种程序操作。
4. 接种后应观察患者30分钟,如有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四、突发事件处理1. 遇到急性过敏反应或其他急性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接种并给予及时处置。
2. 如患者接种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转诊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五、卫生环境1. 门诊室每日开展消毒工作,保持室内卫生。
2. 工作人员每日按时洗手,并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
3. 患者接种后,医疗废弃物需及时分类处理。
六、工作安全1. 工作人员需接受定期的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
2. 工作人员应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具,如口罩、手套、防护服等。
3. 工作人员需遵守门诊纪律,严禁私自接种疫苗或泄露患者信息。
七、监督检查1. 门诊工作定期接受相关监督检查,确保工作质量和安全。
2. 患者对门诊服务不满意或有意见建议,可向门诊工作人员进行反馈。
八、附则1. 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2. 本规章制度由门诊主任负责解释并执行,如有变动将提前通知患者。
以上为狂犬病处置门诊规章制度,敬请遵守。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标准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那些事儿。
你说这狂犬病,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呀!就好像一只隐藏在暗处的小怪兽,随时准备扑出来给咱一下。
要是不小心被猫猫狗狗抓了、咬了,那可就得赶紧行动起来啦!就好比你走路不小心掉进了一个小水坑,得赶紧想办法爬出来,不能在里面泡着呀!首先呢,得赶紧找到正规的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
这可不能马虎,别随便找个小诊所就对付了,那可不行!这就像你生病了不能随便找个江湖郎中一样,得找专业的大夫呀!到了门诊,医生就会像个侦探一样,仔细询问你受伤的情况。
啥时候被伤的呀,怎么伤的呀,伤得重不重呀。
这时候你可别嫌麻烦,得一五一十地说清楚,不然医生怎么能准确判断呢?这就跟警察破案似的,得有足够的线索才行呢!然后呢,根据你的情况,医生会给出相应的处置方案。
该清洗伤口的就清洗伤口,那清洗的过程可仔细了,就跟给宝贝擦脸似的,一点脏东西都不能留。
要是需要打疫苗,那就得按时去打,可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
你想想,要是盖房子盖一半就不管了,那房子能结实吗?这疫苗也是一样的道理呀!还有啊,打疫苗可能会有点疼,但是这点疼和狂犬病的可怕比起来,那算得了什么呢?就像你走路摔了一跤,有点疼,但总比一直躺在地上不起来好吧!而且,现在的疫苗技术很先进啦,安全性很高的,不用太担心。
在这整个过程中,你自己也得注意一些事儿。
比如伤口别沾到水啦,别吃那些刺激性的食物啦。
这就好比你刚买了个新手机,得好好爱护,不能随便摔了碰了,还得注意充电啥的。
咱可别小看了狂犬病,一旦发病,那可是几乎百分百的死亡率呀!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所以呀,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别不当回事儿。
总之呢,遇到狂犬病暴露的情况,不要慌,按照我说的做,找对门诊,听医生的话,该清洗就清洗,该打疫苗就打疫苗,自己也注意保养。
这样,咱就能把那只小怪兽给赶跑啦!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好自己和身边的人吧!。
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管理制度(一)一、值班制度1、中心犬伤门诊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保持值班咨询电话通畅。
2、急诊值班根据中心安排实行轮值,值班人员出差或下乡时,做好自行调班、交班工作。
3、周六、周日犬伤门诊值班由综合科负责。
4、法定节假日犬伤门诊值班由中心统一安排。
二、医生工作制度1、当班医生必须穿戴工作衣、帽上岗,按卫生部《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开展患者伤口处理和免疫接种工作。
2、规范书写医疗文书,详细填写犬伤患者信息和疫苗接种记录。
3、坚守岗位、体贴病员、礼貌待人、耐心解答病人的询问。
4、熟练操作电脑,准确录入信息资料,并做好接种前知情同意和告知工作。
5、接种前落实“三查七对”制度,规范操作,保证接种安全。
6.在诊疗处置过程中发现“一犬伤多人”情况及时汇报,发现狂犬病疑似病例,严格按照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向疾控科进行报告。
7、开展疑似异常反应(AEFI)报告,及时进行调查和填写报告卡。
三、疫苗管理制度1、建立疫苗领用出入库登记本,当班医生每日清点核对,如实填写疫苗消耗库存登记,发现账苗不符,要及时查找原因并报告;做好疫苗保管工作,如由于保管不善,造成疫苗或贵重物品遗失者,参照中心相关规章制度处置。
2、疫苗的贮存和使用要严格按冷链要求进行,当班医生每日上午、下午两次记录冰箱温度;发现异常及时汇报。
3、狂犬疫苗原则上应在本单位接种,如患者要求带回接种,须将疫苗冷藏,并告知注意事项,由患者签字后方可。
4、结余疫苗每季度一次上交药库,严禁个人挪用疫苗。
四、院感管理制度1、接种室、诊疗室保持清洁整齐,器械物品放置于固定位置;急救药品放置于显要位置,标识明显,定时查看药品效期。
2、疫苗接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3、落实一次性注射用品的毁形消毒、医疗废弃物集中回收,做好相关记录。
4、严格执行消毒制度,门诊室、接种室内每天进行空气、物表消毒,器械、敷料定期消毒,并做好记录。
狂犬处置门诊管理制度一、门诊管理机构设置1.每个县(市)应设立狂犬病门诊,门诊应设立专门的接种窗口。
2.门诊的医疗机构应配备专业的医护人员,包括狂犬病专家、护士等,确保及时、有效的处理狂犬病疑似病例。
3.门诊应当设立完善的配套设施,包括接种疫苗的冰箱、注射器等医疗用具,确保门诊的正常运作。
二、门诊接诊流程1.患者到达门诊后,首先应在接种窗口登记,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和犬只咬伤情况等资料。
2.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初步筛查,确认是否有狂犬病咬伤风险。
3.如患者出现疑似狂犬病症状,应立即隔离,并通知当地疾控中心进行处理。
4.对于无狂犬病风险的患者,应及时安排接种狂犬病疫苗,按照规定的接种程序进行注射。
5.医护人员应对接种疫苗的患者进行详细的告知,包括接种程序、注意事项等,确保患者能够正确使用疫苗。
三、门诊管理制度1.医护人员应定期接受狂犬病知识培训,提高对狂犬病诊疗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2.门诊应建立狂犬病病例上报制度,确保对狂犬病病例的及时上报和处理。
3.门诊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医疗设施和设备,确保门诊的正常运作。
4.门诊应建立健全的疫苗库存管理制度,确保有足够的疫苗供应,以应对突发疫情。
5.门诊应建立完善的疫苗接种记录和报告制度,确保患者接种疫苗的情况得到准确记录和报告。
狂犬处置门诊管理制度的完善,对于防控狂犬病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门诊管理机构、规范的接诊流程和健全的管理制度,才能更有效地应对狂犬病的威胁,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我们必须不断完善门诊管理制度,提高狂犬病防控的能力和水平,为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狂犬暴露处置门诊规章制度一、门诊位置与环境1、狂犬暴露处置门诊应设在医院感染控制科、预防保健科等部门,并应有独立的诊室、候诊区和医护办公区。
2、门诊诊室内应配备充足医疗器械和药品,如狂犬疫苗、抗病毒药物、抗狂犬血清等。
3、门诊候诊区应保持清洁、整洁,并设置丰富的宣教资料,给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知识。
4、门诊应定期进行消毒,保持空气流通,确保良好的工作环境。
门诊工作人员应按照规定进行手部卫生。
二、门诊人员配置1、狂犬暴露处置门诊应配备专职医师、护士和行政人员,准确诊断、疫苗接种、药物使用等。
2、医师应具备相关的感染病学、预防医学知识,能够准确判断暴露患者的暴露程度,制定合理的处置方案。
3、护士应具备扎针、输液等基本医疗技能,协助医师开展处置工作,同时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
4、行政人员负责门诊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患者的登记、预约、医疗费用的结算等。
三、门诊服务流程1、对于暴露者,应首先进行暴露等级的评估,根据暴露程度确定相应的处置措施,包括狂犬疫苗接种、抗病毒药物使用、伤口护理等。
2、根据暴露者的个人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接种疫苗的时间和剂量、用药的剂量和疗程等。
3、对于疫苗接种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或合并症,应及时处理,避免病情加重。
4、在治疗过程中,门诊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暴露者的病情变化,并定期复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门诊宣教与预防1、门诊应提供有关狂犬病的知识宣教,包括狂犬病的病因、传播途径、防控措施等。
2、门诊应定期开展狂犬病防控知识的讲座和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公众对狂犬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3、门诊应建立健全的疫苗接种档案管理系统,对每一个暴露者建立档案,并进行追踪管理。
4、门诊应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参加相关培训,提高狂犬病防控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五、门诊安全管理1、门诊应建立医疗废物的分类、处理和处置制度,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和处置。
2、门诊应定期进行医疗设备和器械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