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典(2010年版)》对金银花的规定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4
山银花与金银花的区别是什么?【常见问题】山银花与金银花的区别是什么?图:金银花【专家解答】1、外观有区别在外观上,金银花与山银花仍有一定差别。
首先,金银花叶多,且叶片边缘和面上均有细细的绒毛,山银花没有该特点;其次是金银花花蕾比较稀疏,饱满,散长,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长2-3厘米,上部直径3毫米,下部直径1.5毫米,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密被短柔毛;而山银花花蕾比较密集,总花梗集结成簇,细长,呈棒状而销弯,长3-4.5厘米,上部直径2毫米,下部直径1毫米,表面绿棕色至黄白色。
2、开花次数异除了叶和花蕾不同外,金银花与山银花还有个最明显差别,那就是一年的开花次数不相同。
金银花一年开花次数一般为四次,头茬花在5月下旬,二茬花在7月中下旬,三茬花在8月中旬,四茬花在10月中旬。
且将要开花时,花针颜色会由黄慢慢转为白色。
但山银花一年只开花一次,且颜色始终是棕绿色,而不是黄色。
3、内含物不同作为主要药用成份的“木犀草苷”才是区别真假金银花的关键所在。
2010年版的《药典》对金银花作出了严格规定,即含绿原酸不得少于1.5%,含木樨草苷不得少于0.050%。
而山银花含绿原酸虽然高达2.0%,但由于主要药用成份“木犀草苷”含量近乎零。
因此,要想确认是否为正品的“金银花”,只需确定干品中的“木犀草苷”是否高于新版《药典》的规定。
【本人总结】金银花与山银花同属忍冬科,但是细分还是有所差别,且山银花不含木犀草苷,这也是却别金银花和山银花的主要化学指标。
根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2010年版,金银花与山银花分为两种中药材,但在“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表述上是完全相同的,也就是说使用功效也是相同的。
本人在本文中,也给大家介绍了山银花与金银花的区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药知识必学:金银花金虎胎含素,黄银瑞出云。
参差随意染,深浅一香薰。
雾鬓欹难整,烟鬟翠不分。
无惭高士韵,赖有暗香闻。
金银丛丛,解得孤怀愁苦;和风阵阵,送来一缕馨香。
本期我为大家介绍的就是疡科之圣药--金银花。
诸花无不以轻扬发散为其本能之事,知此便无大错。
在中药中花类中药所占的比例是比较高的,花类药材在现在药店经营中占有比例较大。
常见的有玫瑰花、菊花、辛夷花、丁香花和金银花等。
古人常以“人面桃花”或“面如芙蓉”比喻美女的脸色红润白皙,无意言之却恰中经旨。
凡花生在枝头高处,清气上升为阳,皆能上行于面。
红色的花即能悦泽红颜;白色的花即能靓白肌肤。
古人以诸花捣汁制成胭脂之品,盛传于宫廷,其确有道理。
花类的中药主舒散,人之言语声音亦以远扬发散。
言语声音出于咽喉,是以花在人亦主咽喉。
古人治疗咽喉疾病多喜用之,即为此也。
论之诸花用之准确,皆可依之以治疗喉痛、声音嘶哑等。
更为重要的是花儿其体为柔药性不甚猛烈,多了些许中和之性,如红楼梦中贾宝玉所说“女儿家经不起那些虎狼之药,也就用些花儿才好”。
因此花类药物少了许多的副作用,妇女或脾胃虚弱者正宜。
早在3000年前,我们祖先就开始用金银花来防治疾病,在《名医别录》中被列为上品。
三月花开,一朵如霜一朵黄,金银仙,富丽满庭芳,白如银霜,黄似赤金。
金银相映绚烂多姿,所以又被称为金银花。
金银花定于《本草纲目》,其中描述金银花“其花长瓣垂须,黄白相半,而藤左缠,故有金银、鸳鸯以下诸名。
”金银花也叫忍冬,入冬后金银花老叶虽败新叶茁生,毫无凋零衰败之状,故又人称“忍冬”。
尤为奇特的是,其蔓藤性坚韧,专向左缠,又被称之为“左缠藤”。
金银花一蒂二花,两条花蕊探在外,成双成对,形影不离,状如雄雌相伴,又似鸳鸯对舞,故有鸳鸯藤之称。
药材金银花是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者初开的花。
主产于山东河南等地,商品多为人工种植,习惯上认为以山东产者质较优,又称东银花和济银花,河南者又名密银花和怀银花,产于广西者为马山花。
金银花与秀山金银花(灰毡毛忍冬)一、《中国药典》药材商品名称与植物来源的变迁从1977年版到2000年版,经过了二十多年,一直未改变金银花的植物来源和药材商品名称。
《中国药典》1963年版首次收载金银花时,根据本草考证结果和药材的道地性,规定供药用的金银花只有一种,即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
1977年版《中国药典》,考虑实际金银花药材来源应用情况,增收了红腺忍冬Lonicera hypoglauca Miq.、山银花L. confuse DC.和毛花柱忍冬L. dasystyla Rehd三个植物来源。
2000年版药典规定忍冬科忍冬、红腺忍冬、山银花、毛花柱忍冬4种植物为金银花药材的法定植物来源。
2005、2010版《中国药典》将金银花作为金银花和山银花两种药材进行收录,金银花只收录了忍冬一个种,而把灰毡毛忍冬、红腺忍冬、华南忍冬作为山银花的药材来源。
规定了重金属最低含量为Cu≤20.0mg/kg、Pb≤5.0mg/kg、As≤2.0mg/kg、Cd≤0.3mg/kg、Hg≤0.2mg/kg,而山银花则没作重金属限量规定。
二、忍冬(山东金银花)与灰毡毛忍冬的化学成分差异忍冬的化学成分研究主要集中在其药材金银花及其近缘植物,忍冬与灰毡毛忍冬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有机酸、萜类、黄酮及挥发油四大类。
这些成分都可能与金银花的临床药效有关。
据研究,金银花与灰毡毛忍冬的化学成分的差异在于灰毡毛忍冬不含或极少含卢丁、槲皮素,山东金银花的木犀草含量高于灰毡毛忍冬。
灰毡毛忍冬毛忍冬的绿原酸含量是忍冬属金银花物种中含量最高。
金银花(济银花和密银花)种植面积比灰毡毛忍冬大,但总产量要小得多。
忍冬的主要化学成分木犀草苷能显著提高活性氧自由基水平,而灰毡毛忍冬能显著清除体内自由基。
这就意味着金银花的药材道地性若干年后有可能要发生变化,即武陵山区为金银花道地产区(汪冶,2006)。
2005、201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金银花药材,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绿原酸(C16H18O9)不得少于1.5%,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木犀草苷不得少于0.10%(2005)和0.05%(2010)。
金银花炮制方法与标准中药饮片炮制金银花炮制方法与标准【药材来源】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 Portica Thunb.的干燥花蕾或初开的花。
夏初开花前采收,干燥。
【古代炮制方法】宋代有酒制(《疮疡》)。
明代沿用酒制法。
清代有焙黄(《良朋》)、炒(《医案》)、炒黑(《条辨》)等法。
【现代炮制方法】1、金银花: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
2、金银花炭:取净金银花,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表面焦褐色,喷淋少许清水,灭尽火星,取出晾干,凉透。
【饮片性状】金银花为棒状而略弯曲,上粗下细,黄白色或绿白色,气清香,味淡微苦。
金银花炭表面焦褐色。
【质量标准】金银花含绿原酸不得少于1.5%,含木犀草苷不得少于0.050%;含总灰分不得过10.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0%。
【炮制目的】金银花味甘,性寒。
归肺经、心经、胃经。
具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效。
生金银花常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发热,肺热咳嗽,喉痹,疔疮痈肿诸毒,热毒下痢等。
炒炭后寒性减弱,并具涩性,有止血作用,多用于血痢,崩漏,亦可用于吐血、衄血。
【应用选择】1、生用(1)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常与连翘、荆芥、牛蒡子等同用,能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可治风热感冒或温病邪在卫分,头痛微恶风寒,有汗或无汗,口渴咽痛,或伴咳嗽痰黄等症,如银翘散(《条辨》);若与石膏、知母等同用,能泻火解毒,可治温热病,热人气分,热毒火盛,壮热口渴,汗出不解者;若配伍丹皮、生地等,能清热解毒,凉血护阴,可治温热病热入营血而致的高热不退,斑疹隐隐,舌绛少津等症。
(2)暑热证:可单用本品制成银花露内服或配滑石、生甘草、绿豆等煎服,能清热解暑,可用于夏季外感暑热而致的发热口渴等症。
(3)痈肿疔毒:常与蒲公英、野菊花、紫花地丁等同用,能加强清热解毒作用,可治热毒壅滞之痈肿疔毒,红肿热痛,或化脓溃烂等症。
(4)肠痈:常与当归、地榆、苡仁、黄芩等同用。
能清热解毒,活血消痈,可治瘀热蕴结肠道而生痈,右少腹痛,手不可按,右足屈而不伸等,如清肠饮(《辨证录》)。
松华(金银花露)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0-120毫升,一日2-3次。
【注意事项】1.服药时饮食宜清淡。
2.服用本药时,不宜同时服滋补性中成药。
3.脾虚大便溏者慎服。
4.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婴幼儿、孕妇及年老体虚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开盖后,尽快服用。
7.服用3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其他严重症状时应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对本品成分过敏者禁用。
【适应症】清热解毒。
用于小儿痱毒,暑热口渴。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理毒理】未进行相关实验且无可供参考数据。
【儿童用药】婴幼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老人用药】尚不明确。
【包装】325ml/瓶
【药物过量】未进行相关实验且无可供参考数据。
【类型】OTC乙类
【医保】非
【国家/地区】国产
【剂型】露剂
【药代动力学】未进行相关实验且无可供参考数据。
【成份】金银花。
辅料为蔗糖、苯甲酸钠。
【执行标准】《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
说明: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请以商品说明书为准。
金银花提取物工艺及质量标准与适用品种对比适用品种生产工艺质量标准标准来源备注银黄颗粒取金银花,加水煎煮三次,第一、二次个1小时,第三次0.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3~1.18(70℃)的清膏,加适量淀粉,搅拌均匀,干燥,即得性状:淡黄色至棕黄色的粉末,气微,味微苦;水分:≤5.0%(附录Ⅸ H第一法)含量:含绿原酸≥4.0%;微生物限度:细菌≤1000cfu/g,霉菌、酵母菌≤100cfu/g,大肠埃希菌和活螨不得检出中国药典2010版第一增补本银黄片性状:淡黄色至棕黄色的粉末,气微,味微苦;山银花:不得检出;水分:≤6.0%(附录Ⅸ H第一法)含量:以干燥品计,含绿原酸≥1.5%;微生物限度:细菌≤1000cfu/g,霉菌、酵母菌≤100cfu/g,大肠埃希菌和活螨不得检出中国药典2010版第二增补本银黄口服液取金银花,加15%的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每次各1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18(60℃)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4(60℃),加水至750g,密闭,冷藏24小时以上,取上清液,即得性状:红棕色的液体,气微,味微苦;含量:含绿原酸≥3.6mg/L微生物限度:细菌≤1000cfu/g,霉菌、酵母菌≤100cfu/g,大肠埃希菌和活螨不得检出中国药典2010版第一部银黄胶囊取金银花,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加入石灰乳调节PH值至10~12,静置,滤取沉淀,加适量水,加硫酸调节PH值至6~7,搅匀,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即得.性状:淡黄色至棕黄色的粉末,气微,味微苦;水分:≤5.0%(附录Ⅸ H第一法)含量:含绿原酸≥4.0%;微生物限度:细菌≤1000cfu/g,霉菌、酵母菌≤100cfu/g,大肠埃希菌和活螨不得检出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九册银黄冲剂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六册黄芩提取物工艺及质量标准与适用品种对比适用品种生产工艺质量标准标准来源备注银黄颗粒取黄芩,加水煎煮,合并煎液,浓缩至适量,用盐酸调节pH值至1.0~2.0,80℃保温,静置,滤过,沉淀物加适量水搅匀,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加等量乙醇,搅拌使溶解,滤过,滤液用盐酸调节pH值至1.0~2.0,60℃保温,静置,滤过,沉淀依次用适量水及不同浓度的乙醇洗至pH值至7.0,挥尽乙醇,减压干燥,即得。
初均速法预测金银花的有效期目的:研究不同温度下金银花的稳定性,预测其室温下(25 ℃)的有效期。
方法:采用HPLC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以初均速法得到其活化能Ea和分解速率常数K,预测有效期。
结果:金银花在25 ℃下有效期为1.29年。
结论:用初均速法预测金银花的稳定性,以测定绿原酸含量为指标,其操作简便,结果可靠,所以金银花在储存时应避高温,用室温保存,以保证其质量。
标签:初均速法;金银花;有效期;高效液相色谱法金银花,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之功效[1],主要有效成分为绿原酸和挥发油。
临床上多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湿病发热、咽喉肿痛、丹毒、肺炎、痢疾和蜂窝状组织炎等,有“中药之中的青霉素”之称[2]。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科学的角度证实了金银花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菌、抗肿瘤、抗生育、增强免疫及解热抗炎、利胆、保肝、降脂、止血、抗溃疡等多种药理作用[3]。
目前对金银花药理作用的研究比较广泛和深入,但其稳定性的研究报道未见。
为考察金银花的有效期,本文以绿原酸为指标,通过初均速法结合高效液相技术,测定各温度下绿原酸的含量,推算出常温下的速率常数,从而计算出金银花的有效期,为评价其质量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岛津LC- 2010AHT高效液相色谱仪,自动进样器,CLASS-VP工作站,SPD-10A VP紫外-可见检测器,KQ3200型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101 型电热鼓风干燥箱(北京中兴伟业仪器有限公司),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
乙腈为色谱纯,水为纯净水,甲醇、磷酸为分析纯。
绿原酸对照品由四川省维克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纯度≥98%,批号110315。
金银花药材采集于河南省封丘金银花种植基地。
2 方法2.1 绿原酸含量测定[1]2.1.1 色谱条件Purospher star RP-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13∶87),流速1 mL·min-1,柱温25 ℃,检测波长327 nm,进样量5 μL。
山银花与金银花的区别:药用价值和有效成分对比山银花与金银花的区别:药用价值和有效成分对比山银花与金银花的区别有效成分对比2005年以前对金银花中有效成分的检测主要为绿原酸,在全国17种药用金银花中,灰毡毛忍冬的绿原酸含量最高,平均为6.196%,最高为12.00%,而忍冬平均为1.32%,最高为5.87%。
2010年版药典将忍冬与灰毡毛忍冬分列为金银花与山银花,同时将木犀草苷含量多少作为是否为正品金银花的评判标准,规定木犀草苷含量不得少于0.05%。
但据多家机构检测,灰毡毛忍冬也含有木犀草苷,且不低于0.05%。
湖南农业大学杨华等对隆回产灰毡毛忍冬中木犀草素进行检测,并与河南密银花、山东济银花做对比,木犀草素分别为:隆回灰毡毛忍冬0.298563%,河南密银花0.127146%,山东济银花0.11227%。
结论是木犀草素含量灰毡毛忍冬高于忍冬。
但公认的情况是:灰毡毛忍冬中绿原酸含量远高于忍冬,忍冬中木犀草苷的含量高于灰毡毛忍冬。
由于木犀草苷成分本身在金银花和山银花中含量都特别低微,而且究竟谁高谁低,学术界尚存争论。
绿原酸与木犀草苷功效忍冬与灰毡毛忍冬都含有绿原酸。
试验表明,绿原酸有较高清除自由基作用,具有较广泛的抗菌作用。
木犀草苷能显著提高自由基。
木犀草苷真的就是忍冬的有效成份吗?金银花中起药效的真的就只是木犀草苷吗?还未见有文献记载木犀草苷是忍冬有效成份的报道。
据唐丽萍等专家对不同产地花生壳中木犀草苷的测定,河南新乡的花生壳中含木犀草苷达1.1%,是忍冬的11倍以上。
若金银花中起药效的只是木犀草苷,那完全可以用花生壳提取木犀草苷来替代。
不仅价廉物美,而且也用不着再发展金银花产业。
同时,据报道,木犀草苷有较强产生自由基的作用,Mistsuyoshi 等实验研究发现,木犀草苷中某些成份浓度过高对正常细胞(如人体肺胚胎纤维原细胞、人体脐带血管内皮细胞)有毒性作用。
公认的说法是:木犀草苷确实有杀菌与降低胆固醇的作用,但它并非金银花与山银花的主要药用成分,金银花与山银花的药效是绿原酸、挥发油、黄酮类、三萜皂甙等多种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
题目:金银花检验操作规程编号:Q/FS J0601.001—2013版本号:000 页码:1/15 制定人:日期:年月日颁发部门:质量控制部分发部门:质量控制部、档案室审核人:日期:年月日批准人:日期:年月日生效日期:年月日1 目的:建立金银花检验操作规程,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度。
2 适用范围:金银花的检验操作。
3 责任者:质量技术管理部、检验员。
依据标准:《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中国药典》2010年版第一增补本及《企业内控标准》4 规程4.1 各项标准检验操作规程4.1.1 【性状】4.1.1.1 用具:毫米刻度尺4.1.1.2 操作步骤:取本品适量,观察,其为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其长为2~3cm,上部直径约3mm,下部直径约1.5mm。
在日光下观察其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贮久色渐深),密被短柔毛。
偶见叶状苞片。
花萼绿色,先端5裂,裂片有毛,长约2mm。
开放者花冠筒状,先端二唇形;雄蕊5,附于筒壁,黄色;雌蕊1,子房无毛。
嗅其味,气清香,品其味,味淡、微苦。
4.1.1.3 记录:应详细描述药材的外形、大小、外表面、气味等及检验结论。
4.1.2 【鉴别】4.1.2.1 用具:微量进样器、层析缸、吸量管(5ml、10ml)、10ml容量瓶、具塞试管、分液漏斗、漏斗、称量瓶、减压干燥器。
编号:Q/FS J0601.001—2013 版本号:000 页码:2/154.1.2.2 操作步骤(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适量,粉碎,取粉末0.2g,置具塞试管中,加甲醇5ml,放置12小时,滤过,取滤液置另一个具塞试管中,作为供试品溶液。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直径12cm左右的培养皿,加入五氧化二磷干燥剂适量,使铺成0.5~1cm的厚度,放入减压干燥器中,放入有孔筛板,取绿原酸对照品适量,置洁净干燥的扁形称量瓶中,放入上述减压干燥器中,盖子斜盖在称量瓶上,盖上干燥器的盖子,用乳胶管连接减压干燥器通气口和无水氯化钙干燥塔,并用乳胶管连接真空泵和无水氯化钙干燥塔,开启真空泵,减压至2.67KPa(20mmHg)以下持续半小时,将减压干燥器活塞扭转90℃左右,关闭真空泵,室温放置12小时以上,打开活塞缓缓进气,待内外气压一致,关闭活塞打开干燥器,盖上称量瓶的盖子,取出称量瓶,取绿原酸对照品10mg,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适量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1mg/ml)。
原药材检验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建立一个中药饮片原药材检验标准操作程序,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适用范围:中药原药材。
责任人:质量保证部主任、质量控制部主任、化验员。
标准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安徽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内容:1、性状取本品适量,放入白瓷盘中,用眼观察,可见以下性状特征:本品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长2~3cm,上部直径约3mm,下部直径约1.5mm。
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贮久色渐深),密被短柔毛。
偶见叶状苞片花萼绿色,先端5裂,裂片有毛,长约2mm。
开放者花冠筒状,先端二唇形;雄蕊5,附于筒壁,黄色;雌蕊1,子房无毛。
气清香,味淡、微苦。
2、鉴别主要使用仪器:电子分析天平、紫外光灯等。
2.1薄层鉴别取本品粉末0.2g,加甲醇5ml,放置12小时,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绿原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20μl、对照品溶液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薄层板上,以乙酸丁酯-甲酸-水(7:2.5:2.5)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检查主要使用仪器:电子分析天平、马弗炉、坩埚等。
3.1水分取供试品适量,适当粉碎,精密称定,置500ml的短颈圆底烧瓶中,加甲苯约200ml,并加入玻璃珠数粒,将仪器各部分连接,自冷凝管顶端加入甲苯,至充满水分测定管的狭细部分。
将烧瓶置电热套中缓缓加热,待甲苯开始沸腾时,调节温度,使每秒钟馏出2滴。
待水分完全馏出,即测定管刻度部分的水量不再增加时,将冷凝管内部先用甲苯冲洗,再用饱蘸甲苯的长刷将管壁上附着的甲苯推下,继续蒸馏5分钟,放冷至室温,拆卸装置,如有水黏附在测定管的管壁上,可用蘸有甲苯的铜丝推下,放置,使水分与甲苯完全分离(可加亚甲蓝粉末少量,使水染成蓝色,以便分离观察)。
[键入文字]
山银花的功效与作用山银花与金银花的区别
山银花是忍冬科植物灰毡毛忍冬、红腺忍冬、华南忍冬或黄褐毛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生于溪边、旷野疏林下或灌木丛中。
产于我国南方各地。
性味归经:甘,寒。
归肺,心、胃。
《药典》中所述金银花与山银花的“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以及“用法与用量”完全一致。
对此,有关专家认为,“两种银花在临床应用时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国家《药典》对两种银花是一视同仁的,等同的,没有什么区别”。
中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那么你知道中药山银花吗?山银花正名为:菰腺忍冬。
产安徽南部,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北部和中部,湖北西南部,湖南中部西部至南部,广东(南部除外),广西,四川东部和东南部,贵州北部、东南部至西南部及云南西北部至南部。
生于灌丛或疏林中,海拔200-700米(西南部可达1500米)。
日本也有分布。
山银花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山银花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有哪些?下面就跟我来了解一下中药山银花的功效与作用及相关知识吧!
山银花的简介
【别名】山金银花、土忍冬、土银花。
【来源】为忍冬科植物山银花Lonicara confusa DC.的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植物形态】木质藤本,长2~4m。
树皮黄褐色渐次变为白色,嫩时有短柔毛。
叶对生,卵圆形至椭圆形,长4~8cm,宽3.5~5cm,上面绿色,主脉上有短疏毛,下面
1。
安国永信中药材信息公司的陈永增说:“目前药材价格多数回落,比如金银花现在每公斤100元左右,今年5月中旬价格曾达到最高点,即每公斤240元至250元。
”“这次去巨鹿收货发现,药农手中有大量存货,由于价格较低,利润较小,药农都不愿出售。
”经营金银花20多年的药商徐建章给笔者算了一笔账:金银花第一年栽植,第二年就可以开花,第三年就丰产。
丰产时每亩200公斤左右,金银花在5到8月份采摘,一亩地需要2至3个熟手采摘,采摘费每公斤12元,从采摘到烘干这一环节的成本就在60元左右,再加上籽种、化肥、农药及田间管理的成本,金银花的成本价为110元左右。
立秋已过,各金银花产区相继进入采摘收尾阶段,而金银花不断走低的行情亦逐渐趋于平稳。
随着天气转凉需求旺季来临,预计金银花低迷期已过,进入9月份以后,各放假的药厂相继开工生产,对金银花的用量也会逐渐增多,其价格亦会由疲软转而坚挺或稳步回升。
1、栽种面积大,产量增加,行情不断下滑据金银花主产区山东平邑、河南封丘、河北巨鹿等地信息反馈,因近年金银花价格好,种植户收益颇丰,各产区种植面积呈逐年扩大之势。
受栽种需求旺盛,以此发展起来的苗木公司也是大量出现,从而推动了金银花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今年在大量新货不断上市的冲击下,迫使金银花价格连续下滑,目前山东二花价降为160-170元,河南二花价降为170-180元,河北二花(绿花)价降为140-145元、(白花)价降为110-120元。
2、工费提高,成本增加,需求大幅拓宽金银花虽然产量增加,但近年需求用量及新品开发不断拓宽,从而使得金银花的行情并未因产量大而剧烈震荡,只是缓慢回落。
首先是采摘工费上涨使得银花的成本抬高,加之各种物价通胀,金银花的价格自然难以大幅走低。
在需求方面,除传统的中成药生产大量使用外,近年不断开发的“银花饮料”、“银花茶”、“银花露”层出不穷,其对金银花的用量远远超出中成药用量。
这样超大量的需求、产地大批货源不断外销,进而遏制了双花行情的走低。
金银花山银花“本是同根生”“在临床应用上,金银花与山银花药理相通、药性相同,可以通用。
”7月18日,中国中药协会组织相关专家专题研讨“山银花”药用问题,形成以上共识。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李连达,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国家药典委原秘书长姚达木,中国中药协会副会长张世臣,中国药检院首席科学家林瑞超,中国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孙晓波,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黄璐琦,西南大学中药研究所所长徐晓玉等专家参加探讨。
“金银花凉性,山银花热性”之说不正确“最近网上流传的说法…金银花凉性,山银花热性‟,是不正确的。
”房书亭说。
“金银花和山银花是常用清热解毒中药材,是治疗传染病、感染性疾患及各种新出现病毒性疾病的重要中药材,是很有效、又安全的中药材,是临床不可缺少的中药材。
”李连达强调。
那么,对于金银花和山银花,我国中药国家标准如何规定?据2010版《中国药典》表述,山银花与金银花性味、归经完全一样,“甘、寒。
归肺、心、胃经”;功能、主治完全一样,“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热发病”;用法、用量也完全一样,是“6~15克”。
山银花金银花原来都叫“金银花”据了解,历史上我国各地民间使用的药材金银花实际为多种忍冬科植物品种,在2005年版《中国药典》之前都叫金银花。
而从2005年版《中国药典》开始,它们被分别赋予“金银花”和“山银花”两个名字。
1977年版《中国药典》金银花的植物来源包括忍冬、红腺忍冬、山银花和毛花柱忍冬4种,1985、1990、1995、2000年4版药典中仍为上述4种。
2005年版《中国药典》将金银花分列为金银花和山银花,金银花的植物来源只有忍冬一种,山银花的植物来源有3种,灰毡毛忍冬、红腺忍冬和华南忍冬。
2010年版《中国药典》又增加黄褐毛忍冬。
然而,我国山银花种植面积约50万亩左右,金银花面积约20万亩,山银花种植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0%;山银花总产量约1.8万吨,金银花总产量约7000吨,山银花占全国银花总产量约70%。
金银花与山银花的薄层色谱鉴别摘要】建立金银花和山银花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以快速区分二者。
以灰毡毛忍冬皂苷乙为指标性成分,三氯甲烷-甲醇-水(6:4:1)为展开剂,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7批金银花中有4批为山银花,3批山银花均为山银花。
该结果与按标准检验的结果一致。
该方法简单、专属性强,较之液相色谱可节省更多的时间,简单且分离效果好,干扰较小,可作为两者快速鉴别的检测指标。
【】金银花山银花 TLC 鉴别【中图分类号】R9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3-0351-02金银花和山银花为常用中药品种,均系忍冬科植物,《中国药典》规定金银花来源于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山银花来源于灰毡毛忍冬Lonicera macranthoides Hand.-Mazz.、红腺忍冬Lonicera hypoglauca Miq.、华南忍冬Lonicera Confusa DC.或黄褐毛忍冬Lonicera fulvotomentosa Hsu etS.C.Cheng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两者均为2010年版一部《中国药典》收载品种,在2005年版药典之前为同品种,2005年版药典之后将山银花从金银花中分列出来,作为单列品种。
两者性状特征较为相似,而药典上的鉴别、检查及含量测定中的绿原酸,又不足以区分将它们区分开。
金银花中的木犀草苷、山银花中灰毡毛忍冬皂苷乙虽可以作为有效的区分方法,但操作过于繁琐、检测耗时过长,溶剂消耗量大,不利于快检和日常繁重的监督检验及环境保护。
本试验在查阅大量文献后,发现山银花中含有灰毡毛忍冬皂苷乙,而金银花中不含该成分,结合薄层色谱方法,建立以灰毡毛忍冬皂苷乙为指标性成分的薄层色谱快速鉴别方法。
并结合性状等检验结果,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常抽检的7批金银花和3批山银花进行了方法可行性验证,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因此,该方法可为日常监督检验提供技术支撑。
ICS65.020.20B38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655.4-2007无公害中药材金银花质量安全要求Non-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FLOS LONICERAE JAPONICAEquality and safety requirement2007-10-17发布 2007-11-18实施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前言本部分3.4、3.5为强制性条款DB33/655-2007《无公害中药材金银花》分为四个部分:---第1部分:产地环境---第2部分:种苗:---第3部分:生产与加工技术规程:---第4部分:质量安全要求。
本部分是DB33/655-2007的第4部分。
本部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温州市农业站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林、陶正明、闫田力、雷海清、吴志刚、林华。
无公害中药材金银花质量安全要求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金银花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贮存和运输、档案建立与管理。
本部分适用于无公害金银花质量安全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使用于本部分。
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5009.146 植物性食品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脂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方法GB/T5009.34 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一版一部——附录IIA:取样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一版一部——附录IXH:水分测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一版一部——附录IXK:灰分测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一版一部——附录IXB:铅、镉、砷、汞、铜测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一版一部——附录IXQ:农药残留测定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一版一部——金银花项下绿原酸含量测定:绿原酸含量测定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一版一部——金银花项下木犀草苷含量测定:木犀草苷测定方法3 质量安全要求3.1质量等级指标质量等级指标见表1表1 质量等级指标3.2 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中的规定。
《中国药典(2010年版)》—金银花
金银花
jinyinhua
LONICERAE JAPONICAE FLOS
本品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 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夏初花开放前采收,干燥。
【性状】
本品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长2-3cm,上部直径约3mm,下部直径约1.5mm。
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贮久色渐深),密被短柔毛。
偶见叶状苞片。
花萼绿色,先端5裂,裂片有毛,长约2mm。
开放者花冠筒状,先端二唇形;雄蕊5个,附于筒壁,黄色;雌蕊1,子房无毛。
气清香,味淡、微苦。
【鉴别】
取本品粉末0.2g,加甲醇5ml,放置12小时,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绿原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20μl、对照品溶液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薄层板上,以乙酸丁酯-甲酸-水(7:2.5:2.5)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12.0%(附录IX H第二法)。
总灰分不得过10.0%(附录IX K)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0%(附录IX K)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照铅、镉、砷、汞、铜测定法(附录IX B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铅不得过百万分之五;镉不得过千万分之三;砷不得过百万分之二;汞不得过千万分之二;铜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含量测定】绿原酸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VI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4%磷酸溶液(13:8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
理论板数按绿原酸峰计算应不低于1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绿原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置棕色量瓶中,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40μg的溶液,即得(10℃以下保存)。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5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5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25ml棕色量瓶中,加50%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10μl,注入液相色谱议,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绿原酸(C16H18O9)不得少于1.5%。
木犀草苷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VI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为流动
相A,以0.5%冰醋酸溶液为流动相B,按下表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50nm。
理论板数按木犀草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时间(分钟)流动相A(%)流动相B(%)
0-15 10→2090→80
15-30 20 80
30-40 20→3080→7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木犀草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70%乙醇制成每1ml含4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细粉(过四号筛)约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0%乙醇5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 频率35kHz)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
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回收溶剂至干,残渣用70%乙醇溶解,转移至5ml量瓶中,加70%乙醇至刻度,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木犀草苷(C21H20O11)不得少于0.050%。
【性味与归经】甘、寒。
归肺、心、胃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凉散风热。
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用法与用量】 6~15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摘自《中国药典(2010年版)》第205-2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