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耐氯化水色牢度测试实验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287.96 KB
- 文档页数:4
盐素处理水色牢度
JIS L 0884 盐素处理水色牢度的试验方法
⑴目的
在管道水和游泳池里,作为消毒作用使用了氯化漂白剂。
此方法是为了了解洗涤频度较高的染色纤维制品和泳衣对氯化漂白剂的色牢度情况。
⑵概要
试样通过规定的方法,经次氯酸钠稀溶液处理干燥后,其变退色与变退色灰卡比较,从而判定其色牢度。
⑶取样
面料:约10×4cm,重量0.5g~1.5g;
纱线:长10cm,重量0.5g,两端扎紧,成纱线束;
⑷试验的种类和条件
*各色基准,一般衣料采用A法,泳衣采用B法。
⑸试验液的调制
A法:
①调制1L中含有效氯1g的次氯酸钠溶液
②将此溶液10ml中加入PH7.0±0.2的缓冲液至1L。
PH7.0±0.2的缓冲液:1L溶液中含有0.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148.15ml,磷酸二氢钾6.8045g。
PH用JIS Z 8802方法测定。
⑹试验操作
A法:
①预先将试验液调整为温度25±2℃,浴比200:1,将试样放入试验瓶中,密闭,放入洗涤试验
机,在25±2℃的温度下运转30分钟。
②干燥:夹在滤纸或白棉布中间脱液,风干。
⑺判定;使用变退色灰卡进行比较,判定。
耐泳池氯水色牢度目的与适用范围1.1本方法用于评定染色,印花或其他各种类型的有色纱线和织物的耐氯游泳池水性能原理2.1纱线或织物在特定的温度、时间、pH值及硬度等条件下,纱在稀释的氯水溶液中以指定速率搅动测试样品干燥后对其变色进行评价3.术语3.1色牢度,名词—材料对于其任何颜色性能的变化,其染料转移到邻近材料或者两种现象同时出现的抗耐性,上述现象通常是材料在其加工,测试,储存或者使用中可能遇到的环境作用的结果。
3.2 游泳池水,名词一一大容器中含有的水。
其中加入多种化学物以维持其纯净度和透明度,通常适用于游泳4.安全措施.注意:这些安全防范仅供了解。
这种防范是从属于测试程序不一定要包括在内。
用这种测试方法操作材料时,使用安全和正确的技术是使用者的责任,制作者必须考虑一些特别的细节,如材料安全资表和其它的制作者建议,所有的OSHA标准和规则都必须考虑和遵循。
4.1遵守良好的实验室管理规范,在实验室区域佩戴护目镜。
4.2所有的化学品必须小心轻放。
4.3在使用6N硫酸和乙酸时,要戴防化目镜或面罩、密封手套,穿密封服。
浓酸只能在通风橱中处理。
警告:通常是把酸加入水中。
、4.4在试验台周围要设置洗眼器和覆盖整个脸部的高效呼吸器,以备急用。
4.5在操作实验室测试设施时,应遵守厂商提供的安全建议。
4.6遵守电器安全。
在接触处要确保有合适的防护。
不要拆除电器上通常的防护装置。
建议使用脚踏开关。
4.7使用本方法时,对化学物质酌暴露要低于政府颁布的标准[例如,职业安全与健康部(OSHA)的允许暴露限制(PEL),形成于1989年1月1日29CFR 1910.1000]。
此外,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员会议(ACGIH)制定的极限值(TL Vs)可作为气体污染物暴露的一般指南(参见11.1),其中,TL Vs由平均时间(TL V—TwA)、短期暴露限制(TL V—STEL)和最高限制(TL V—C)等部分组成。
5.设备及材料5.1设备5.1.1设备1,水洗色牢度试验机5.1.2设备2,不锈钢材质,1200ml,90X200ml(3.5×8.0inch)5.2圆筒干洗测试仪5.3绞干机5.4AA TCC变色灰卡5.5控制标样1625.6试剂5.6.1家用次氯酸钠(NaOCl),有效氯约为5%。
纺织品耐水洗色牢度测试方法
洗色牢度对实验室的浸。
有试验程序的品种,因为
1。
洗衣条件可能因一个国家而异。
2、使用染色产品的方法。
3、对重复洗涤试验方法进行评价。
染色洗涤品的褪色和染色的程度取决于下列因素:
1温度范围从40摄氏度到95摄氏度。
2、洗衣液的种类和数量增加到洗衣液中。
在许多测试过程中使用标准的洗涤剂。
3、机械作用的程度,可以通过改变洗衣机的搅拌速度或增加钢球旋转的搅拌速度来改变。
4。
洗衣白酒类货比50:01。
5、水的硬度。
6、清洗、烘干或按洗涤方法对样品进行还原。
那么,如何衡量纺织品的色牢度呢?
牢度测量程序
一个标本(实验室浸)在指定的相邻的织物或织物接触清洗,冲洗和干燥。
在适当的条件下,在适当的条件下,在短时间内的化学浴的试样/复合样品。
磨料的作用是通过使用一个酒的比例和适当数量的钢球。
在试样的颜色变化(染色样品)和相邻的织物染色评估推荐灰度(1-5)。
用于纺织品色牢度测试的设备和材料:
1.wash-wheel一个恒温水浴和40±额定转速2 rpm。
2不锈钢容器。
3不锈钢球。
4.sdc,多纤维织物(醋酸/棉/尼龙/涤纶/腈纶/羊毛)。
5温度计,
6缝纫机。
7.dryer。
8、颜色匹配柜
9.iso尺度。
耐氯色牢度测试方法参考国标GB/T7069-1997Re:[原创]ISO 105 EO3方法耐氯色牢度测试方法ISO 105-E031.适用范围50mg/l、100mg/l活性氯主要实用于泳装,20mg/l活性氯主要实用于其他附属品,如沙滩浴衣等。
2.测试方法1)试样剪一块10X4厘米的织物。
2)试液:a.4ml/L次氯酸钠溶液b.14.35克 KH2PO4配成1L溶液c.20.05g Na2HPO4.2H2O配成1L溶液或40.35gNa2HPO4.12H2O配成1L溶液100mg/L的活性氯的溶液配制如下:7050/V 毫升的a + 100.0 毫升的 b + 500毫升的c, 再用蒸馏水配制成1L的入夜.(V: 活性氯的滴定值)50mg/L的活性氯的溶液配制如下:7050/2V 毫升的a + 100.0 毫升的 b +500毫升的c, 再用蒸馏水配制成1L的入夜.(V: 活性氯的滴定值)20mg/L的活性氯的溶液配制如下:7050/5V 毫升的a + 100.0 毫升的b +500毫升的c, 再用蒸馏水配制成1L的入夜.(V: 活性氯的滴定值)3.操作程序1)称剪好的试样,放入新鲜配制的试液中,浴比100:1, ,保温在27+ _ 20C。
洗涤60分钟,取出试样,挤干(不要淋洗),在室温下晾干。
2)用灰色样卡来3)评定试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中各种纤维的沾色级别。
Re:AATCC 162 1997方法AATCC 162-1997耐氯色牢度required equipment:SGS U.S. dry cleaning and washing machine #6523wringer次氯酸钠(含量约5%)氯化钙CaCl26水氯化镁 MgCl2. 6H2O测试布Test contral fabric 1626N 硫酸H2SO4 6N,12% 碘化钾KI 12%淀粉 1%0.1N硫代硫酸钠Na2S2O3 0.1N去离子水或蒸馏水Distilled or deionized water碳酸钠Na2CO3醋酸CH3COOH溶液 A: 8.24g CaCl2 + 5.07gMgCl2 . 6H2O 溶解成 1L溶液.溶液 B: 取51ml A稀释成5100ml, 加入0.5ml 次氯酸钠.用 KI 和 0.01N Na2SO3 溶液B使活性氯为5ppm.用碳酸钠或醋酸调节溶液B的Ph为7.01. take B 5000ml in the machine and then put specimen(including contral fabric) 5.0g, T=21'C running 60min.2. take out: squess and rinse and squess and dry in room temperature.3. check contral fabric, the color change should be 2-3 or 3, otherwise, the test is failed.4. assess the specmen color change.Specmen size is 6X6cm, different color specmen can be mixed using testing。
纺织品耐泡水色牢度的测试方法一、简介纺织品耐泡水色牢度是指纺织品在接触水后,染色纤维对水的抗腐蚀性能,也就是染色纤维在水中的色牢度。
纺织品耐泡水色牢度的测试方法是检测纺织品在接触水后,染色纤维的色牢度的一种方法。
二、测试方法1、试样准备在进行纺织品耐泡水色牢度测试之前,需要准备一定数量的试样,试样的尺寸一般为50mm*50mm,试样的厚度为0.5mm,试样的重量一般为10g,试样的温度应保持在20℃,试样的湿度应保持在65%RH。
2、染色将试样放入染色槽中,染色槽中应有恒温装置,温度应保持在100℃左右,染色时间为30分钟,染色液的浓度一般为0.2-0.3g/L,染色液的pH值一般为7.5-8.5,染色液的浴比一般为1:50-1:60。
3、泡水将染色后的试样放入水中,水的温度为80℃,水的浓度为0.1g/L,水的pH值为7.5-8.5,水的浴比为1:50-1:60,泡水时间为30分钟。
4、测定色牢度将泡水后的试样放入洗涤槽中,洗涤槽中应有恒温装置,温度应保持在40℃,洗涤时间为20分钟,洗涤液的浓度为0.2-0.3g/L,洗涤液的pH值为7.5-8.5,洗涤液的浴比为1:50-1:60。
洗涤后,将试样放在白色纸上,用色卡进行比较,测定纺织品耐泡水色牢度。
三、实际案例为了检测某种纺织品的耐泡水色牢度,我们准备了50mm*50mm的试样,试样的厚度为0.5mm,试样的重量为10g,试样的温度为20℃,试样的湿度为65%RH。
然后将试样放入染色槽中,染色槽中的温度为100℃,染色时间为30分钟,染色液的浓度为0.2-0.3g/L,染色液的pH值为7.5-8.5,染色液的浴比为1:50-1:60。
接着将染色后的试样放入水中,水的温度为80℃,水的浓度为0.1g/L,水的pH值为7.5-8.5,水的浴比为1:50-1:60,泡水时间为30分钟。
最后将泡水后的试样放入洗涤槽中,洗涤槽中的温度为40℃,洗涤时间为20分钟,洗涤液的浓度为0.2-0.3g/L,洗涤液的pH值为7.5-8.5,洗涤液的浴比为1:50-1:60。
耐氯色牢度测试方法参考国标GB/T7069-1997Re:[原创]ISO 105 EO3方法耐氯色牢度测试方法ISO 105-E031.适用范围50mg/l、100mg/l活性氯主要实用于泳装,20mg/l活性氯主要实用于其他附属品,如沙滩浴衣等。
2.测试方法1)试样剪一块10X4厘米的织物。
2)试液:a.4ml/L次氯酸钠溶液b.14.35克 KH2PO4配成1L溶液c.20.05g Na2HPO4.2H2O配成1L溶液或40.35gNa2HPO4.12H2O配成1L溶液100mg/L的活性氯的溶液配制如下:7050/V 毫升的a + 100.0 毫升的 b + 500毫升的c, 再用蒸馏水配制成1L的入夜.(V: 活性氯的滴定值)50mg/L的活性氯的溶液配制如下:7050/2V 毫升的a + 100.0 毫升的 b +500毫升的c, 再用蒸馏水配制成1L的入夜.(V: 活性氯的滴定值)20mg/L的活性氯的溶液配制如下:7050/5V 毫升的a + 100.0 毫升的b +500毫升的c, 再用蒸馏水配制成1L的入夜.(V: 活性氯的滴定值)3.操作程序1)称剪好的试样,放入新鲜配制的试液中,浴比100:1, ,保温在27+ _ 20C。
洗涤60分钟,取出试样,挤干(不要淋洗),在室温下晾干。
2)用灰色样卡来3)评定试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中各种纤维的沾色级别。
Re:AATCC 162 1997方法AATCC 162-1997耐氯色牢度required equipment:SGS U.S. dry cleaning and washing machine #6523wringer次氯酸钠(含量约5%)氯化钙CaCl26水氯化镁 MgCl2. 6H2O测试布Test contral fabric 1626N 硫酸H2SO4 6N,12% 碘化钾KI 12%淀粉 1%0.1N硫代硫酸钠Na2S2O3 0.1N去离子水或蒸馏水Distilled or deionized water碳酸钠Na2CO3醋酸CH3COOH溶液 A: 8.24g CaCl2 + 5.07gMgCl2 . 6H2O 溶解成 1L溶液.溶液 B: 取51ml A稀释成5100ml, 加入0.5ml 次氯酸钠.用 KI 和 0.01N Na2SO3 溶液B使活性氯为5ppm.用碳酸钠或醋酸调节溶液B的Ph为7.01. take B 5000ml in the machine and then put specimen(including contral fabric) 5.0g, T=21'C running 60min.2. take out: squess and rinse and squess and dry in room temperature.3. check contral fabric, the color change should be 2-3 or 3, otherwise, the test is failed.4. assess the specmen color change.Specmen size is 6X6cm, different color specmen can be mixed using testing。
盐素处理水色牢度
JIS L 0884 盐素处理水色牢度的试验方法
⑴目的
在管道水和游泳池里,作为消毒作用使用了氯化漂白剂。
此方法是为了了解洗涤频度较高的染色纤维制品和泳衣对氯化漂白剂的色牢度情况。
⑵概要
试样通过规定的方法,经次氯酸钠稀溶液处理干燥后,其变退色与变退色灰卡比较,从而判定其色牢度。
⑶取样
面料:约10×4cm,重量0.5g~1.5g;
纱线:长10cm,重量0.5g,两端扎紧,成纱线束;
⑷试验的种类和条件
*各色基准,一般衣料采用A法,泳衣采用B法。
⑸试验液的调制
A法:
①调制1L中含有效氯1g的次氯酸钠溶液
②将此溶液10ml中加入PH7.0±0.2的缓冲液至1L。
PH7.0±0.2的缓冲液:1L溶液中含有0.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148.15ml,磷酸二氢钾6.8045g。
PH用JIS Z 8802方法测定。
⑹试验操作
A法:
①预先将试验液调整为温度25±2℃,浴比200:1,将试样放入试验瓶中,密闭,放入洗涤试验
机,在25±2℃的温度下运转30分钟。
②干燥:夹在滤纸或白棉布中间脱液,风干。
⑺判定;使用变退色灰卡进行比较,判定。
纺织品色牢度测试方法的比较与浅析发布时间:2022-01-20T09:01:21.409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30期作者:马媛媛[导读] 本文就纺织品色牢度测试方法比较展开研究,首先阐述了测试标准发展,其次对其方法进行比较,以供参考。
南通市纤维检验所江苏南通 226001摘要:本文就纺织品色牢度测试方法比较展开研究,首先阐述了测试标准发展,其次对其方法进行比较,以供参考。
关键词:纺织品;色牢度测试;比较色牢度主要是染色织物使用或添加时在外部因素影响下产生的褪色程度,也是织物测试重要指标。
色牢度内容广泛,具有耐洗、耐磨、耐光、耐水等性能,而色牢度程度取决于染料化学结构,而染料纤维状态和染料、纤维结合情况也影响了色牢度,需要注意。
一、纺织品色牢度测试标准发展情况国际上,ISO/TC 38/SC1是专门进行纺织品色牢度试验以及染料特性研究的机构,1998年提出《纺织品色牢度试验》国标标准,总共13个系列,代表当今世界先进检测标准。
截止到目前为止,当前常用标准包括ISO、ASTM、BS、DIN等等,不同标准侧重点不同,例如AATCC标准偏重化学分析项目以及染色牢度,ASTM标准偏重强力、抗起球等物理指标,JIS中大部分标准的原理、方法均采用ISO色牢度检测,但是根据当前市场情况作出了适当修改,少量标准是根据AATCC方法检测的,还有些是各国独有的检测方法[1]。
我国纺织品标准是1956年颁布的,色牢度试验只有8个,主要应用在纯棉印染布中,在1978年修改后应用范围扩大,可以在棉的纯纺产品和化纤纯纺产品中应用,而经过多年发展,色牢度检验标准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当前色牢度方法已经扩展到55个。
但是,国外色牢度检验标准仍然更完善也更先进,国内标准一般参考ISO,颁布时间也比较晚。
二、纺织品色牢度测试方法比较(一)耐洗耐洗色牢度主要针对纺织品在洗涤液影响下颜色保持性能,也是使用价值衡量指标。
我国现行的纺织品耐洗色牢度为GB/T 3921-2008、GB/T 12490-2007,二者的使用范围、工具、洗涤剂等方面具有差异。
水洗色牢度测试方法水洗色牢度测试方法1. 测试目的与范围1.1本法适用于下列标准BS 1006 E03; ISO 105 E01; DIN 54006; JIS L 0846(A); AATCC 107;1.2目的是测试颜色纺织品上的染料或印花对水的抵抗性1.3天然水成分变化比较大,本方法使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2、原理2.1将附有标准附布的试样浸渍于水中,然后在规定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压放于汗渍试验器一段时间。
完成后,将试样和附布隔开烘干,再同标准灰卡进行对比,而评定试样的退色和附布的沾色牢度.3、设备及材料3.1 AATCC汗渍试验器3.2 塑料板面积约11.5 X 6.5 cm及厚度0.25cm3.3 烘箱(37±2℃)3.4 标准附布3.4.1 BS/ISO/DIN/AS标准:多纤维附布SDC或1号(备注2)3.4.2 AATCC/CAN标准:多种纤维布10号或1号(备注2)3.4.3 JIS标准:JIS单一纤维附布3.5 ISO,AATCC,JIS标准变色和沾色灰卡3.6 标准灯箱4、试样4.1 尺寸:BS/ISO/DIN/AS标准:4X10cm; AATCC/CAN标准:5X5.5cm; JIS 标准:6X6cm4.2 将适当的标准附布与试样其中一边缝合,其尺寸应与试样相同(注:若是JIS标准,须将试样夹于两附布间,请参看图表1及备注1来选择附布)5、测试程序5.1 将试样在室温中浸于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注:AS除外,水温须为40℃)彻底浸湿,然后将水倒掉,并把试样夹于两玻璃棒间,除去多余水分5.2将此试样放置于试验器的塑料板间,加压约4.5公升及销紧压力板5.3 把耐汗渍试验器垂直放置于37±2℃烘箱内一段时间;AATCC 标准为18小时,其他标准为4小时5.4拆开试样和附布,在隔开的情况下于不超过60℃的空气中干燥6、评级6.1试样退色评级:把试验前后的试样和变色灰卡对照6.2附布沾色评级:把试验前后的附布和沾色灰卡对照6.3评级必须在标准灯箱中操作。
纺织品耐氯化水色牢度试验标准工作液的制备纺织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为了保证纺织品的品质和耐久度,需要进行各种测试评估。
其中,色牢度测试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而其中又包括了耐氯化水色牢度试验。
下面将会介绍该试验所需的标准工作液的制备方法。
1. 什么是耐氯化水色牢度试验?耐氯化水色牢度试验是对纺织品色牢度的测试之一。
该试验是指将含有氯化钠和亚硫酸钠的水溶液加热后,将被测试的纺织品浸泡在其中,模拟各种环境下纺织品的使用情况,测试其在氯化水中的色牢度,即是否会褪色或染色。
2. 标准工作液的制备方法为了保证耐氯化水色牢度试验的准确性,需要使用标准工作液进行测试。
标准工作液的制备方法如下:材料:- 氯化钠 20g- 亚硫酸钠 2g- 蒸馏水 1000ml步骤:1)将氯化钠和亚硫酸钠分别称量,并放入容量为1000ml的烧瓶中。
2)加入适量的蒸馏水至烧瓶中的溶液体积达到1000ml。
3)加盖烧瓶并摇匀,使得溶液充分混合。
4)将制备好的标准工作液在室温下保存,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3. 注意事项在制备标准工作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称量氯化钠和亚硫酸钠时,需要保持精准度,以避免影响后续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在加水时,需要掌握好溶液的体积,以确保最终浓度符合试验标准中规定的要求。
3)制备好的标准工作液需要保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以免受到污染或降解。
4)在使用标准工作液进行测试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配比,以保证溶液的浓度符合要求。
总结耐氯化水色牢度试验是纺织品测试的重要程序之一,而标准工作液的制备方法对于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在进行测试时,需要严格按照试验标准进行操作,注意各项细节,以获得科学、准确的测试结果。
纺织品耐氯化水色牢度测试实验方法纺织品耐氯化水色牢度是指纺织品在氯化水侵染的条件下检测其染色的色牢度测试实验方法,由于纺织品的染色色牢度受到很多外部条件的影响,所以针对这些不同的条件都需要做不同的测试实验,这里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工程师为你分析纺织品耐氯化水色牢度测试实验方法。
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各类纺织品的颜色耐消毒游泳池水所用浓度的有效氯作用的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三种不同测试条件。
有效氯浓度50 mg/L和100 mg/L用于游泳衣,有效氯浓度20mg /L用于浴衣、毛巾等辅料。
二、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250—1995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idt ISO 105—A02:1993)GB/T 615l一1997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试验通则(eqv ISO 105—A01:1994)三、原理纺织品试样用给定浓度的含氯稀溶液处理,然后干燥。
用灰色样卡评定试样的变色。
四、设备和试剂1、合适的机械装置,为装有一旋转轴的水浴锅,轴上呈放射形地支撑着多只容量约为550 mL±50mL的容器(直径75 mm±5mm,高125mm±10mm),轴中心到容器底部距离45 mm±10mm,轴/容器组件转速为40r/rain±2 r/min,水浴温度由恒温器控制,试液保持设定温度±2℃。
注:能得出相同结果的其他装置也可使用。
2、次氯酸钠(NaCl0),其水溶液组成如下:——有效氯 40g/L~160g/L;——氯化钠(NaCl) 120g/L~170g/L;——氢氧化钠(NaOH) 20g/L(最高);——碳酸钠(NazC03) 20g/L(最高);——铁(Fe) 0.01 g/l(最高)。
次氯酸钠溶液必需现配现用。
纺织品色牢度检测方法一、概述纺织品在其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光照、洗涤、熨烫、汗渍、摩擦和化学药剂等各种外界的作用,有些印染纺织品还经过特殊的整理加工,如树脂整理、阻燃整理、砂洗、磨毛等,这就要求印染纺织品的色泽相对保持一定牢度。
在色牢度各项目中,最常用的是耐洗、耐光、耐摩擦色牢度三项。
衣物在穿着过程中要受到诸如摩擦、水浸、汗渍等因素的作用,染料和织物结合不牢固就会泳移到人体皮肤上,由于人体的汗渍和唾液中的催化作用,也能够促使染料分解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纺织品印染加工是一个化学处理过程,接触的化学品包括纤维原料、油剂、浆料、染料、整理剂和各种加工助剂,其中有些物质对人体也有害。
因此,除检测耐洗、耐光、耐摩擦这三项常用的色牢度项目外,还要加强耐水、耐汗渍、耐酸斑、耐碱斑、耐次氯酸漂白、耐过氧化物漂白、耐甲醛等色牢度的检测。
实际工作中,主要根据产品标准的要求和产品的最终用途来决定检测项目。
本节中评定色牢度使用灰色样卡,灰色样卡分变色样卡和沾色样卡。
变色样卡是用作检测变色对比标准的样卡(符合GB/T 250-1995;沾色样卡则是做检测沾色对比标准的样卡(符合GB/T 251-1995。
两种样卡均为五级九档制。
灰卡是标准物品,使用时要注意保持整洁,严禁用手触摸灰卡表面,使用后应装入灰卡保护袋内,注意避光、防潮。
印染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需用标准贴衬织物,标准贴衬织物分单纤维和多纤维两种。
单纤维贴衬织物只能测出试样对一种纤维贴衬的沽色性能,多纤维贴衬织物可以同时测出试样对多种纤维贴衬的沾色性能。
贴衬织物应存放在密封、避光、干燥的场所。
检测用水为三级水(GB/T 6151-1997中8.1,浓度以每升所含毫升数(mL/L或每升所含克数(g/L表示。
二、耐水色牢度的检测方法(GB/T 5713-1997 耐水色牢度的检测方法适用于检测各类纺织品颜色的耐水浸渍能力。
⒈检测准备⑴试样的制备:试样的制备方法有三种,具体如下:①如试样是织物,选用下列两种方法中的一种制备: a.取40mm×100mm试样一块,正面与一块40mm×100mm的多纤维贴衬织物相接触,沿一短边缝合,形成一个试样。
纺织品耐氯化水色牢度试验标准工作液的制备纺织品耐氯化水色牢度试验是对织物在接触氯化水时颜色保持程度的测定,通常用于游泳衣、运动衣、泳镜带和泳帽等纺织品的检测。
在进行这个试验前,需要制备标准的工作液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下面是纺织品耐氯化水色牢度试验标准工作液的制备方法:1. 原材料准备a.氯化钠(NaCl): 60 gb.氢氧化钠(NaOH): 10 gc.氯化钙(CaCl2): 3.75 g2. 工作液制备a.将60 g的氯化钠粉末加入1000 ml的去离子水中,加热溶解并搅拌均匀,制备成0.6 mol/L的氯化钠水溶液(A液)。
b.将10 g的氢氧化钠粉末加入500 ml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制备成2 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B液)。
c.将3.75 g的氯化钙粉末加入500 ml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制备成0.075 mol/L 的氯化钙水溶液(C液)。
d.将制备好的0.6 mol/L氯化钠水溶液、2 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和0.075 mol/L氯化钙水溶液混合均匀,即可得到标准的纺织品耐氯化水色牢度试验工作液。
3. 工作液调整根据实验需求,可以对上述制备好的工作液进行不同比例的调整。
一般来说,如果纺织品的颜色较浅,可以增加氢氧化钠水溶液的浓度;如果颜色较深或需要更严格的耐氯化水测试,则可以增加氯化钙水溶液的浓度。
4. 注意事项a.制备工作液时需要注意安全,化学试剂务必遵守防护措施。
b.制备好的工作液应尽快使用,避免长时间保存。
c.工作液的制备和使用应符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法规和标准。
总之,纺织品耐氯化水色牢度试验标准工作液是确定纺织品耐氯化水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正确制备和调整工作液,可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为纺织行业提供更可靠的检测和评估。
参考标准AATCC162-2002耐氯化水色牢度(游泳池水)1.目的和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各类染色,印花或其它有色纺织品耐氯化游泳池水色牢度的测试方法。
2.原理2.1纱线或织物在规定的温度、PH值、时间及硬度条件下以规定的速率稀释的氯溶液中搅动。
干燥后,评定试样的颜色变化。
3.设备和材料3.1SGS U.S Testimg Co Inc干洗及水洗机#6523(最大体积为7650ml)3.2轧液机3.3AATCC变色用灰卡3.4家用次氯酸钠(NaOCL)溶液,效氯含量约为5%.3.5无水氯化钙(CaCL2)3.6六水合氯化镁(MgCL26H2O)3.7测试控制织物1623.8硫酸(H2SO4)6N3.9碘化钾(KI)12%3.10淀粉溶液1%3.11硫代硫酸钠(Na2S2O3),0.1N3.12蒸馏水或去离子水3.13碳酸钠(NaCO3)3.14醋酸(CH3COOH)4.试剂准备4.1向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加入5ppm氯和100ppm盐(硬度浓缩液),调整到21℃,用碳酸钠或醋酸调整PH值到7.0。
5.试样准备5.1试样尺寸约为6cm*6cm,总重为5.0±0.25g。
如果试样不足5.0g.加入多块试样,使总重为5.0g包括测试控制织物,为使试样总重达成协议5.0g,不同颜色的试样可混和。
6.操作程序6.1清洗干洗容器:加入约5000ml蒸馏水和0.5ml Clorox(有效氯浓度为5.25%)或等量的次氯酸仙乐溶液,密封容器,运行10分钟(如果容器装过其它试剂或两周没有使用,必须清洗),倒掉溶液。
6.2制备硬度浓缩液:6.2.1称取8.24g无水氯化钙,5.07g六水合氯化镁。
6.2.2加入800ml蒸馏水到1L容量瓶中,加入已称量好的氯化钙和氯化镁,摇动使溶解,加水到刻度线。
所得到的溶液为“硬度浓缩液”,可保留30天。
6.3用蒸馏水稀释51ml硬度浓缩液到5100ml,加入出境0.5ml Clorx或次氯酸钠溶液(储存不超过60天)滴定实际的有效氯含量,调节到期5ppm。
《纺织品耐洗色牢度试验方法》纺织品耐洗色牢度试验方法(GB3921-83,ISO 105/C01-C05-1982) 1983-11-07发布1985-10-01实施本标准是纺织品耐洗色牢度试验方法系列,其主要技术条件等效采用ISO 105/C01~C05--1982<<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在编排上将ISO 105/C01~C05--1982五个标准合并成为一个标准五个方法.增加了合成洗涤剂的五个方法.1.适用范围要标准适用于纺织材料和纺织品耐洗色牢度试验,包括从温和到剧烈的洗涤操作范围.不反映全面洗烫效果.2.原理将纺织品试样与规定的贴衬织物缝合在一起,放在试液中,在规定的时间与温度的条件下,经机械搅拌,清洗,干燥.用灰色样卡评定试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的沾色.3.引用标准GB 250-84=ISO 105/A02-1982<<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 251-84=ISO 105/A03-1982<<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4.设备和材料4.1 试验设备是由装有一根旋转轴杆的水浴锅组成,旋转轴杆支撑着多只容量约为550±50ml的玻璃或不锈钢容器(直径75±5mm X 高125±10mm),从轴杆中心到容器的底部为45±10mm,整个轴杆/容器联合装置每分钟旋转40±2次,水浴锅温度是恒温控制的,使试液保持在规定温度±2度.4.2 耐腐蚀的不锈钢珠,直径约为0.6cm4.3 试剂4.3.1 试剂1--皂片,含水不超过5%,成分含量按干重计,应符合下列要求:游离碱,按碳酸钠计不大于3g/kg游离碱,按氢氧化钠计不大于1g/kg脂肪物质总含量不小于850g/kg从皂片制备的混合脂肪酸的冻点30度及以下碘值不大于50皂片不含荧光增白剂和着色物质4.3.2 试剂2--合成洗涤剂%(m/m) (±0.02%)直链烷基苯磺酸钠(链烷碳链的平均长度C11.5) 8脂肪醇羟乙基缩合物(环氧乙烷数14) 2.9钠皂(链长: C12-C16:13-26% C18-C22:74-87%) 3.5三聚磷酸钠43.7硅酸钠7.5羟甲基纤维素 1.2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2硫酸钠21.2水9.94.3.3 无水碳酸钠,化学纯.4.4 贴衬织物:需二块,每块尺寸为10cm x 4cm ,第一块用试样的同类纤维制成,第二块则由表1所规定的纤维制成.如试样为统或混纺或交织品,第一块为主要含量的纤维制成,第二块为次要含量的纤维制成.表1第一块贴衬织物第二块贴衬织物方法1、2、3 方法4 方法5棉羊毛粘纤粘纤羊毛棉--丝棉棉-亚麻棉棉或粘纤棉或粘纤粘纤羊毛棉棉醋纤粘纤粘纤-聚酰胺纤维羊毛或粘纤棉或粘纤棉或粘纤聚酯纤维羊毛或棉棉或粘纤棉或粘纤聚丙烯腈纤维羊毛或棉棉或粘纤棉或粘纤4.5 评定变色和沾色用灰色样卡.5.1 如试样是织物,取10cm x 4cm试样一块,放在两块贴衬织物(见4.4)之间,并沿四周缝合,形成一个组合试样.印花织物试验时,正面与二贴衬织物每块的一半相接触,并沿试样的四周和中间缝合,形成一个组合试样,如不能包括色泽,需要多个组合试样分别试验.5.2 如试样是纱线,将它编成织物,按5.1同样处理,或以平行长度组成一薄层,夹在两块贴衬织物(见4.4)之间,纱线的用量约为两块贴衬织物重量的一半,沿四周缝合,将纱线固定,形成一个组合试样.5.3 如试样是散纤维,取其量约为两块贴衬织物(见4.4)重量的一半,将它梳,压成10cm x 4cm的薄片,夹在两块贴衬织物之间,沿四周缝合,将纤维固定,形成一个组合试样.6. 操作程序6.1 将组合试样放在容器内,加入预热到所需温度的试液(见6.3),浴比为50:1.6.2 按选定的方法,配方,试验条件(见6.3.1或6.3.2)在4.1的设备中进行处理.6.3 方法分类,配方,试验条件的规定6.3.1 试液1配方与试验条件(见表2)表2配方与条件\---------方法试液1配方试验条件皂片g/l 无水碳酸钠g/l 温度度时间min 钢珠粒方法1 5 - 40 30 -方法2 5 - 50 45 -方法3 5 2 60 30 -方法4 5 2 95 30 10方法5 5 2 95 4h 106.3.2 试液2配方与试验条件(见表3)配方与条件\---------方法试液1配方试验条件合成洗涤剂g/l 无水碳酸钠g/l 温度度时间min 钢珠粒方法1 4 - 40 30 -方法2 4 - 50 45 -方法3 4 1 60 30 -方法4 4 1 95 30 10方法5 4 1 95 4h 106.3.3 试液用蒸馏水配制.6.4 取出组合试样,用蒸馏水清洗两次,然后在流动自来水中清洗10分钟,挤去水分,拆除组合试样三边缝线,展开组合试样,悬挂在温度不超过60度的空气中干燥.6.5 用灰色样卡评定试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与试样接触一面的沾色.7. 试验报告对试样的变色和每种贴衬织物的沾色级数作出报告,并说明选用的试剂和方法.附录A试验设备(参考件)A.1 适用的试验设备有:SW-12,SW-8,SW-4耐洗色牢度试验机,详见国家科委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登记号800740,分类号TS190-92; 洗涤试验仪(Launderometer),详见美国纺织化学家和染色家协会(AATCC)的技术手册,试验方法61;利尼试验器(Linitest),详见梅利安德纺织学杂志(Melliands Textileberichte)49(1968),6,第709~711页;洗涤轮(Wash wheel) ,英国染色工作者学会(Society of Dyers and Colourists)监制.A.2 其它试验设备只要能达到4.1所述设备的同样效果也适用。
纺织品耐氯化水色牢度测试实验方法纺织品耐氯化水色牢度是指纺织品在氯化水侵染的条件下检测其染色的色牢度测试实验方法,由于纺织品的染色色牢度受到很多外部条件的影响,所以针对这些不同的条件都需要做不同的测试实验,这里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工程师为你分析纺织品耐氯化水色牢度测试实验方法。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各类纺织品的颜色耐消毒游泳池水所用浓度的有效氯作用的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三种不同测试条件。
有效氯浓度50 mg/L和100 mg/L用于游泳衣,有效氯浓度20mg /L用于浴衣、毛巾等辅料。
二、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250—1995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idt ISO 105—A02:1993)
GB/T 615l一1997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试验通则(eqv ISO 105—A01:1994)
三、原理
纺织品试样用给定浓度的含氯稀溶液处理,然后干燥。
用灰色样卡评定试样的变色。
四、设备和试剂
1、合适的机械装置,为装有一旋转轴的水浴锅,轴上呈放射形地支撑着多只容量约为550 mL±50mL的容器(直径75 mm±5mm,高125mm±10mm),轴中心到容器底部距离45 mm±10mm,轴/容器组件转速为40r/rain±2 r/min,水浴温度由恒温器控制,试液保持设定温度±2℃。
注:能得出相同结果的其他装置也可使用。
2、次氯酸钠(NaCl0),其水溶液组成如下:
——有效氯 40g/L~160g/L;
——氯化钠(NaCl) 120g/L~170g/L;
——氢氧化钠(NaOH) 20g/L(最高);
——碳酸钠(NazC03) 20g/L(最高);
——铁(Fe) 0.01 g/l(最高)。
次氯酸钠溶液必需现配现用。
3、每升100mg有效氯,pH 7.50+0.05的次氯酸钠(NaCl0)水溶液。
次氯酸钠溶液必须现配现用。
用3级水按下法制备:
溶液1:将次氯酸钠(NaClO)(4.2)20.0mL稀释至1 L。
溶液2:磷酸二氢钾(KH2PO4)(4.6)14.35 g/L。
溶液3:磷酸氢二钠二水合物(Na2PHO4·2H2O)20.05 g/L或磷酸氢二钠十二水合物
(Na2PHO4·12H2O)40.35 g/L(4.7)。
将过量碘化钾(K1)和盐酸(HCl)加至25.0 mL溶液1中,以淀粉作指示剂,用c(Na2S2O3)=0.1mol/L 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游离碘。
设所需硫代硫酸钠溶液为VmL。
则pH 7.50±0.05的每升工作液需用:
705.0mL溶液1,100mL溶液2,500m1
4、每升50mg有效氯,pH为7.50±0.05的次氯酸钠(NaCl0)水溶液。
按4.3同样程序制备pH7.50±0.05工作液,但需用溶液 mL。
5、每升20 mg有效氯,pH为7.50±0.05的次氯酸钠(NaCl0)水溶液。
按4.3同样程序制备pH7.50±0.05工作液,但需用溶液 mL。
6、磷酸二氢钾(KH2PO4)。
7、磷酸氢二钠十二水合物(Na2HPO4·12H2O)。
8、pH计,精确度为0.02单位。
9、三级水(见GB/T 6151—1997,8.1)。
10、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应符合GB 250。
五、试样
1、如样品是织物,取40mm×l00mm试样一块。
2、如样品是纱线,将它编成织物,取40 mm×l00 mm试样一块,或制成平行长度100 mm、直径5 mm的纱线束,两端扎紧。
3、如样品是散纤维,梳压成40 mm×l00 mm的薄层。
称量后缝于一块聚酯或聚丙烯织物上以作支撑。
浴比(见6.1)仅以纤维质量为基础计算。
六、操作程序
1、每块试样在机械装置(4.1)中试验,必须分开容器。
将试样浸人次氯酸钠溶液(4.4或4.5)中,浴比100:1,确保试样完全浸透。
关闭容器,在27℃±2℃温度下搅拌1 h。
2、从容器中取出试样,挤压或脱水,悬挂在室温柔光下干燥。
3、用灰色样卡评定试样的变色。
七、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本标准的编号即GB/T 8433
2、样品规格;
3、试样变色级数;
4、所用有效氯浓度(g/L)(见4.3,4.4或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