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满分作文写作技巧
- 格式:ppt
- 大小:441.50 KB
- 文档页数:50
中考满分精选作文写作的技巧
首先读懂习题意,充分审习题。
跑习题是精选作文中的禁忌。
审习题的重点要放在写作体裁、格式、字数上,并且认真列出写作提纲。
第二步即是内容。
内容上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擅长描写人物外貌的就写一段精彩的外貌描写;擅长抒情的同学可以写散文。
并把精彩的段落放在文章前几段。
第三要控制好文章构造。
避免前松后紧,虎头蛇尾。
所以理好提纲很重要。
很多考生花大量篇幅写前半部分,最后由于纸张或者时间原因草草收尾,戛然而止的结尾会造成扣分。
第四,行文中一定要屡次扣习题。
文章开头要点习题,结尾要回扣题目,中间也至少扣习题一次。
第五,文章可以独树一帜,但一定要留有余地,稳中求新。
并且表达主习题一定要积极向上,情感真诚动人。
文章要有亮点,可以是新颖的阐述观点,也可以是出彩的段落描写。
1。
2013年中考语文作文素材和技巧一、2013年中考语文作文素材积累要想写好作文,素材的积累是源泉和根本所在,要想积累丰富的素材必须增大阅读量,不仅如此,积累素材还是一个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
随着课业负担的加重,提高学习效率成为各科学习的一个关键,对于积累素材这样的“慢功夫”,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也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那么,如何积累素材呢?首先要有意识的多积累事件或者人物描写的片段。
所谓的事件或人物的描写片段是指文章中对某一件事情或人物的具体细节描写。
在作文素材的积累中,学生关注更多的是名言警句和富有文采的语言,这些的确需要积累,但实际上,一篇作文当中,这样的句子其实占的分量并不是很多,更多的起到的是锦上添花的作用,文章的主体内容还是叙述事件,把事件或者人物描写的生动具体,更能凸显写作水平的不俗,同时也更加容易打动阅卷老师。
其次,这些事件或者人物的描写不仅仅是为我们写作文提供现成的素材,更重要的是能够慢慢体会到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体悟出如何写人叙事,同时,一些事件的片段,尤其是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事件,还能够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和能力,慢慢感知哪些生活场景是可以纳入到写作当中的。
通过熟悉的事件和人物描写的积累,不仅能够丰富写作的素材,还便于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抒发真情实感,从生活中取材,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二、2013中考作文选材技巧写作是学生普遍感到头疼的难题,也是中考所占分值最大的一块儿。
很多同学反应作文很难写,不会写。
我曾经教过的一位同学说自己不会写作文,期末考试的时候交了白卷。
其实,写作文并不是信马由缰,写作是有一定章法的。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考八股文,就相当严格地规定了文章的题材、结构和主题,只能让学生从四书五经中选取材料表达圣人的思想,所以叫做“代圣人立言”。
八股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
文章就四书五经取题。
开始先揭示题旨,为“破题”。
中考作文满分的三大写作技巧中考作文是中学阶段最重要的一次写作考试,也是考核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
写好中考作文,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语文基础,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中考作文满分的三大写作技巧,希望对广大中学生有所帮助。
抓住命题的脉络,结构清晰中考作文常见的形式为议论文和说明文,而不管是哪种形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按照一定的结构组织的。
因此,我们写作的第一步,就是要认真阅读并理解命题,抓住作文的脉络和主线。
在把握了命题新意之后,我们需要对作文的整体结构进行规划,以确保文章结构的清晰明了。
通常情况下,一篇中考作文的结构可以分为引子、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其中,引子和结尾一般包括一两句精炼的话语,来补充和呼应文章主题,而正文则负责展开论述和阐述作者对命题的看法。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注意段落之间的衔接,使文章整体结构紧凑、感觉流畅。
一个良好构思的结构,可以使文章分析条理清晰,线索通顺,协调有序,进而写出一篇完美的中考作文。
丰富的修辞手法,准确自然的语言风格写作不仅要注意文章的结构,还需要有一定的语言功底。
好的语言功底,可以让我们的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感染力强。
中考作文中,我们可以尝试使用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借代等,来增强文章表现力。
比如,在说明文中,使用比喻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特点;在议论文中,借助拟人的语言技巧,可以使文章的观点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这些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不但能够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也可以提高文章的观赏性和可读性。
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自然性。
在中考作文中,我们需要避免一些过于口语化、不规范的语言表述,尽量要用准确、自然、合乎语文规范的语言来表达我们的观点和思想。
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一篇拥有高分的中考作文。
具有独特见解的观点,思路清晰的表述方式中考作文并不要求我们对命题进行深入研究或者探讨一些深奥的哲学问题,但是,我们需要具备在基础语文学科框架之上,对命题有一定的独立观点和思考能力。
2013中考满分作文必知四招_2013年中考满分作文中考的脚步不断临近,如何才能轻松应对中考语文作文?这是每个临考师生最关心得问题,现在带你走进中考满分作文锻炼基地,希望对临近中考的语文老师和同学带来一点启发,四招炼成中考满分作文。
一、炼标题芳草满园花满目俗话说得好题好一半文。
文章的标题就好比一篇文章的眼睛,通过它,我们可以窥见文章的灵魂。
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作家,为了给自己的文章拟一个靓丽标题,直至为伊销得人憔悴。
近些年来,许多省市的中考作文为了鼓励和培养考生的创新精神,都有让考生自拟题目的要求。
毫不夸张地说,题目拟得如何,不但存在着给阅卷老师第一印象的问题,甚至直接影响到阅卷老师对文章的评分。
看许多满分作文的拟题方法,的确给人新颖的感觉:1。
引用流行歌曲,如《我的未来不是梦》(1997年山西)、《一切尽在不言中》(2003年淮安)、《常回家看看》(2003年甘肃)。
2。
运用拟人、比喻、反复、设问等修辞格,如《一条海豚的幸福感受》(2002年江西)、《生活好比一桌宴席》(2002年江苏)、《现在?现在!》(2003年陕西)、《成才全靠父母吗?》(2002年江苏)。
3。
套用流行语,如《在桥一方》(2003年山西)、《都是课外书惹的祸》(2003年天津)。
4。
借用成语或名句,如《勿以善小而不为》(1999年重庆)、《学无止境》(1999年广东)。
5。
活用熟语,如《关于交往条件的实验报告》、《交往说明书》、《低下头看看》(2003年四川)。
6。
采用散文化的语言或诗的语言,如《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2000年上海)、《着一袭美丽的绿袍》(2001年青海)、《一丝甘醇沁心田》(2002江苏)。
二、炼开头举头已觉满眼春古人说凤头豹尾,就是说开头要写得有姿有彩,像凤凰的头那样,有人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这些都说明了作文开头的重要。
精彩的开头能一下子就打动评卷老师的心。
由于时间与篇幅的限制,考场作文的开头讲究简洁、生动、优美,我们可以欣赏一下下面这些满分作文的开头:1。
中考作文《行走在……里》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3篇中考作文《行走在……里》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3篇2013年宜昌中考真题再现:人的一生就是不断行走的过程。
行走不仅是双腿走路,也是一种人生姿态,一种精神历程。
正处于青春年少的我们,带常行走在自然风景内,行走在街头巷尾中,行走在艺术长廊里,行走在茫茫书海里,行走在仁爱温情里……我们或快乐,或感动,或徘徊……这些丰富多彩的行走历程,让我们顿悟、催我们奋进、促我们成长。
请你以“行走在……里”为题写一篇文章,写出自己的行走经历、独特体验和感悟。
写作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700字左右。
【教你审题】这是一道给出材料的半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介于话题作文与全命题作文之问,既有所限制又不失开放。
1.审好材料从材料中,考生可以实写行走在自然风景内、街头巷尾中带给我们的独特经历;也可以虚写行走于茫茫书海中、艺术长廊里的一种精神历程所带给我们的顿悟……我们移动的不仅仅是脚步,更是对自然美、人性美、艺术美的发现与追寻;行走在“茫茫书海”内,阅读到的不仅仅是语言文字,1更是让自己的心在跳动的文字里找到生命律动的能量与停靠的港湾;行走在“仁爱温馨”里,体悟到的不仅仅是人世真情,更是有对兽性光辉的独特感悟与热情讴歌……2.补好题目写好半命题作文,关键在于补题。
补题实际上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
要充分调动生活积累,考虑自己写作的特长,是长于叙述、精于描写、还是擅长议论?此题横线处可填的内容很多。
根据资料及提示,既可以写实,也可以写虚;实可写天然风景,虚可挑选书籍、艺术、仁爱、温馨等入文,但要扣住“行走”二字,表现发展的过程。
如写作本文时,在细心审读导引材料的基础上,一组排比句式的导引则提示了写作的内容及范围。
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构思来补题填空,确定主题。
如“行走在青春之路上”,可写青春成长故事;“行走在艺术长廊里”,可写灵魂受到熏染淘洗的历程;“行走在仁爱温馨里”,可写人性的善良与美好;“行走在梦想道路上”,可写追求奋斗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行走”应理解为行走在现实与精神境界两个层面,不要泛泛而谈。
中考作文《行走在……里》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3篇
2013年宜昌中考真题再现: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行走的过程。
行走不仅是双腿走路,也是一种人生姿态,一种精神历程。
正处于青春年少的我们,带常行走在自然风景内,行走在街头巷尾中,行走在艺术长廊里,行走在茫茫书海里,行走在仁爱温情里……我们或快乐,或感动,或徘徊……这些丰富多彩的行走历程,让我们顿悟、催我们奋进、促我们成长。
请你以“行走在……里”为题写一篇文章,写出自己的行走经历、独特体验和感悟。
写作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 700字左右。
【教你审题】
这是一道给出材料的半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介于话题作文与全命题作文之问,既有所限制又不失开放。
1.审好材料
从材料中,考生可以实写行走在自然风景内、街头巷尾中带给我们的独特经历;也可以虚写行走于茫茫书海中、艺术长廊里的一种精神历程所带给我们的顿悟……我们移动的不仅仅是脚步,更是对自然美、人性美、艺术美的发现与追寻;行走在“茫茫书海”内,阅读到的不仅仅是语言文字,
1。
2013中考满分作文写作技巧18法2013中考满分作文写作技巧18法1、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擅长形象思维、会刻画人物的同学可选择记叙文,擅长抒情的同学可选择散文。
初中生一般不提倡写议论文。
2、精写前几段,给评卷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
要精雕细刻,要出彩。
比如,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可提出问题,引人注意;或巧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或。
巧述故事,引人入胜,或巧用题记,揭示主旨,或巧用诗文显诗意。
写好结尾和过渡段。
阅卷老师一般是S型的扫描全文。
结尾可画龙点睛,发人深思;或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虚笔拓展,扩大容量;或精辟议论,深化主旨。
3、要给自己充足的构思时间,不要急于动笔,’宁停三分,不争一秒’,因为写作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写到一半,突然发现,呀,把题目理解错了,或没领会好命题的要求。
最可怕的是文章写到一半,又想另起炉灶。
时间没了,心情也坏了。
干着急。
建议打草稿,防止’三边工程’(边立项,边设计,边施工)。
考场作文不宜见异思迁,边写边改。
要贯彻一种构思。
一旦构思已定,就不要轻易改变。
4、要力避前松后紧、虎头蛇尾。
有些同学构思、提纲拟好后,开头反复推敲,精雕细琢,后来发现时间不够,于是草草收兵。
此外,要谨慎对待修改。
修改一般只着眼于字词方面的,可用米尺比好之后划两横。
结构方面不能修改。
要保持卷面的整洁美观,要努力做到改动少而效果好。
5、如果偏题或者离题,作文的主要分数就失去了。
为防止跑题,可从如下几点做出努力:一是将材料、引语和话题联系起来思考,不可单看话题;二是看自己确立的观点能否用话题所给材料来证明;三是想一想这则材料当初发在媒体上登载是要达到一个什么效果的。
万一跑题了,要考虑逆挽,使文章形成一种欲扬先抑的结构形态。
6、一定要完篇。
熟话说,好文章是凤头、猪肚、豹尾。
没有豹尾,老鼠尾巴也要有一个,绝不能写半头文。
用半篇文章给你评分,怎么会得高分?7、特别要注意不能缺题。
2013中考语文作文考试常用技巧(1)知识要点:1、写记叙文,会具体地写人记事,有较明确的中心思想。
2、会恰当地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
3、能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4、能运用具体的事例写出人物的某些特点。
考试说明:1、记叙文构思六“一”诀(1)一槌定音的开头即开篇二三句或点出记叙重点,埋下行文线索,或明确主题思想、奠定感情基调。
这样的开头,简洁洗练,直截了当。
《回忆我的母亲》一文的开头,堪称一槌定音的典范。
首句“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交代写作缘由,次句先以“我爱我母亲”定下感情基调,再用“特别是她勤劳一生”点明主旨。
短短两句,即成为全篇回忆母亲优秀事迹的十分清晰的总枢纽。
(2)一线穿珠的结构即全文没有贯穿到底的中心事件,而是以主要人物的活动或品质为主线,组织典型而各有侧重的情节,统一服务于中心。
这种结构避免了行文的旁逸斜出,使文章重点突出。
魏巍《我的老师》分写七件小事:假发怒、教跳舞、观蜜蜂、教读诗、依恋师、化纠纷、梦寻师,皆由热爱、感激、思念老师这条感情线索贯穿起来,从而使文章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3)一波三折的情节“文似看山不喜平”。
只有一个中心事件的文章,若能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上做到张驰结合,起伏变化,则可扣人心弦。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当鲁达听到金氏父女的哭诉后,怒火中烧,要“打死了那厮再来”时,情节陡起,似乎高潮即将到来,但作者却巧妙地让史进、李忠两个“三次五回劝的他住”。
这样有急有缓,掀起波澜;当鲁达送走金氏父女,“径到状员桥来”,惩强除恶的好戏似乎就要上演时,作者却笔锋一转,写鲁达在郑屠肉铺前坐了下来,三戏郑屠。
这样一放一收,又掀起波澜。
简单的一个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故事,写得如此精彩,情节的一波三折功不可没。
(4)一字传神的细节人物性格的塑造、作者感情的抒发,都离不开一字传神或一针见血的细节。
鲁迅《社戏》写孩子们归航途中偷豆,阿发“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2013年中考作文高分要素:切题综观各地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绝大多数都把“切题”“扣题”摆在了最前头。
扣题写作可以说是中考作文的第一要务。
在作文评分标准中的相关表述,有许多省市如北京、黑龙江、河北、四川等地,分别将“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列为一类文、二类文的首要标准;也有许多省市如天津、上海、安徽等地,将“切题”作为一、二类的首要标准。
切合题意,你的文章才是合格的,才有可能跻身优秀之列。
中考评卷,依照扣题的程度将文章分为四等: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离题意。
据此,阅卷老师给予各类作文不同等级的分数。
1、得分点策略一是扣住话题拟新题。
话题作文需要我们自己拟题,如果我们将独词式话题扩展成短语并以此作为写作题目,就能将题目限定在命题者设定的范围内。
比如,以“感恩”为话题作文,有同学拟题为“提醒感恩”、“感恩的心”、“相互感恩,始得和谐”等,突出了话题的重要地位,让后面的构思选材等工作自然地围绕题目展开。
二是下笔扣题打一枪。
起笔开门见山,直击题目,引得下文围绕这个方向展开。
比如,有一满分作文《清晰的面孔》就是这样开头的:“人海茫茫,许多人在你的生命中成为匆匆过客,如天空中划过的流星——只留下美丽的一瞬。
然而在我的脑海中却保留着一张张清晰的面孔,久久不能飘散。
”开头强调“清晰的面孔”“久久不能飘散”,很自然地就此展开话题,引出了下文合乎题意的描述。
三是穿插文中巧切题。
可以围绕题目拟出一组小标题,穿插在文章之中;可以根据题目拟定中心句子,穿插在文章中间。
比如,满分作文《“和谐”画展》一文,以参加“和谐”为主题的画展为内容,描述了“我”精心准备的三幅画:“婴儿哺乳图”、“泪眼蒙胧图”、“夕阳搀扶图”。
作者分别以三幅图为小标题,着力描述了各图的内容。
这样,保证文章始终运行在题目的轨道里。
四是锁定题目作结尾。
文章的结尾一定要扣回题目,这一点至关重要。
比如,2005年上海市有篇中考满分作文《充满活力的岁月》,在展示了自己沉醉在乐曲境界中与音乐为伴的生活之后,结尾写道:“我就和音乐一起同喜同悲着,她让我的心不曾单调,把我年少的心填满了缤纷的旋律。
中考满分作文技法作文怎么得高分妙招一:清水芙蓉式。
清水芙蓉式结构遵循自然天成的原则,按照文章结构的基本方式布局。
或横向结构,即按照材料的性质或事件的场面变化和空间转换来安排结构层次,层次间呈并列关系。
妙招二:华丽装束式。
“三分长相,七分打扮”,再美妙的身材还需华美的衣饰装扮。
华丽装束式结构讲究精心处置,注意对文章结构的包装。
常用的包装方法有配题记或后记,围绕全文中心和题目拟出小标题。
妙招三:冰糖葫芦式。
“冰糖葫芦”本是小生意人把一些小的果实,如山楂、苹果等用一根小棍串起来。
在作文构思时,我们可以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将与中心有关的材料看成果实,用一根如同小棍的线索将它们串起来,就会快速将这些材料组合成一篇很好的文章。
这种结构方法有利于打开思路,让思维在广袤的心田中自由驰骋,可以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减少选材的重复性,让创新成为可能。
妙招四:剪辑铺排式。
“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尚刀尺”,一幅完美的图画常常来自于绝妙的、创造性的剪裁,一篇奇妙的文章时时源于剪辑的艺术加工。
写作时,考生可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借用电影艺术中剪辑画面、组接镜头的方法,把本来没有直接联系的生活片断(如几个典型生动的人物或事件或景物片段)巧妙地加以连接,组合成文。
妙招五:问答互动式。
“言为心声”,人物语言可以折射人物的性格特点。
对话自由灵活,内容无所不包;对话分条陈列,层次清晰明朗。
作文采用问答对话的形式,是结构的一个创新。
采用问答互动方式结构文章,从对话对象看,可以是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幻想中今人与古人的对话,可以是与未来世界中人的对话,甚至让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进行对话。
妙招六:巧借东风式。
“条条大路通罗马”,一个故事,一缕情思,会有无数个表现形式。
巧借东风,就是借用某种体裁形式来表现另外体裁应承担的思想内容,甚至还可借用别学科、别领域的文字形式、事实过程来表达自己的感悟、情感。
2013中考作文写作方法指导|2013中考作文写作方法指导写作技巧-又快到中考时,大多数同学又要烦恼作文了,怎么写好中考作文呢。
下面就介绍四种方法。
中考作文要做到出彩、曲径通幽,那就必须要避免平铺直叙和做到出奇制胜。
那么如何才能令自己的作文在中考的考场上而人眼前一亮和耳目一新呢?考生需要学习一下四种攻略。
一、眉目传情一个好的题目,可以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吸引住考官的眼光,让他们有读下去的兴趣。
一个好的题目必须是准确、扣题、醒目、简洁和紧扣文章内容的,考生在酝酿题目的时候,切不可以偏题、跑题、离题。
或者只为了题目的新颖,而忽略与文章内容的呼应,切不可以变成标题党,而文章却没有实际的内容。
标题有三种类型:一种是老实型、一种是深化型、一种是艺术型。
老实型的题目基本就是沿袭给出的题目没有做太大的改动,例如《小议诚信》、《难忘的一天》;深化型的题目是指对材料有过提炼、加入自己的一些思考和想法的题目,例如《人在旅途》、《人生中的挫折》;艺术型的题目是指在题目中加入修辞手法,例如《人生就像是一张考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想要写出一个好的标题,平时就要注意多看多练多思考。
二、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文章拥有一个好的开头,可以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能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那么应该掌握的开头类型有哪一些呢?人物开头法:可以描绘一个人物的外貌、语言、性格特征作文文章的开头,如:他默不出声的一直在房间里面来回的踱步。
情景描绘法:可以描述一个特定的情境,引出将要写的主题。
例如:天昏暗昏暗的,远处传来狗吠声和听到两个人模糊的对话声。
人物对话法:通过描写两个人的对话,引出话题。
例如:他略带忧郁地和她说:发生这样的事情可如何是好呢?对于文章的开口还有其他的方法,中考考生在写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三、换角度思考,注重立意在立意方面,可以化大为小,即是用很精简的语言把大范围的事情缩小到一个小的范围来写,同时在文章的立意的时候,也可以以小见大,即是从一个微小的题材,一个微小的事情引发一个比较深入的思考。
中考满分作文技巧—怎样突出主题技巧一:精选材料古人讲“意在笔先”,就是说,动笔之前应“运筹帷幄之中”,对将要写作的内容作理性的思考。
这篇*究竟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必须心中有数。
而且,问题越集中,目的越单纯,写出来主旨就越突出。
如果手头的素材比较丰富,想说的“意思”也很多,那一定得一方面对材料加以提炼、概括,一方面对与主要思想关系不大甚至“风马牛不相及”的材料忍痛割爱。
只有严格选材,“不蔓不枝”,*主题才鲜明集中.例如:作文题“呼唤”,你的脑海中一下子涌现出来的可能会有:呼唤母爱,呼唤传统美德的回归,呼唤环保,呼唤葱香(表达对故乡的回忆和思念)……这时你就必须学会舍弃,选择最有新意、最有深度、最有把握的材料来写。
技巧二:勤于点题批阅应试作文与品读文学作品在心理上存在很大差异,为加深阅卷者的印象,中考作文的主旨一般以外显为上,不宜含蓄隐晦。
为此,对于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之类,要自拟一个醒目甚至夺目的标题;不论哪类作文,“首句标其目”,开篇都要尽快入题,开门见山,直击要害;中间部分,“亢节之处,妙在一点”,不失时机地回扣题意,点明中心;结尾“卒章显其志”,画龙点睛,或概括或深化。
这就能始终给人以结构严谨,紧扣题旨之感。
例如:作文“和在一起”,某考生先以题记点题,接着分三个段落,按时间顺序描述了“和妈妈在一起”的三个生活片段,每段末尾分别小结:“老妈——我亲爱的保姆,和你在一起,真的很舒服”“老妈一我可爱的朋友,和你在一起,真是快乐无比”“老妈——我敬爱的老师,和你在一起,还真能学到知识”,篇末再呼应开头和题记:“老妈,我真的喜欢和你在一起,今生今世你陪伴我,:我陪伴你。
”纲举目张,立意鲜明技巧三:抬头向前情绪偏激,看问题主观片面,态度消极悲观,趣味低级,思想境界不高……这是考生在中考作文中一不小心就会步入的雷区。
它们有的源于考生本身的人生观、世界观违背主流思想,有的源于考生试图标新立异结果弄巧成拙,有的则源于考生对中考作文题的认识不太到位。
2013中考满分作文必知四招中考的脚步不断临近,如何才能轻松应对中考语文作文?这是每个临考师生最关心得问题,现在带你走进中考满分作文锻“炼”基地,希望对临近中考的语文老师和同学带来一点启发,四招“炼”成中考满分作文。
一、炼标题——芳草满园花满目俗话说得好“题好一半文”。
文章的标题就好比一篇文章的眼睛,通过它,我们可以窥见文章的灵魂。
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作家,为了给自己的文章拟一个靓丽标题,直至“为伊销得人憔悴”。
近些年来,许多省市的中考作文为了鼓励和培养考生的创新精神,都有让考生自拟题目的要求。
毫不夸张地说,题目拟得如何,不但存在着给阅卷老师第一印象的问题,甚至直接影响到阅卷老师对文章的评分。
看许多满分作文的拟题方法,的确给人新颖的感觉:1。
引用流行歌曲,如《我的未来不是梦》(1997年山西)、《一切尽在不言中》(2003年淮安)、《常回家看看》(2003年甘肃)。
2。
运用拟人、比喻、反复、设问等修辞格,如《一条海豚的幸福感受》(2002年江西)、《生活好比一桌宴席》(2002年江苏)、《现在?现在!》(2003年陕西)、《成才全靠父母吗?》(2002年江苏)。
3。
套用流行语,如《在桥一方》(2003年山西)、《都是课外书惹的祸》(2003年天津)。
4。
借用成语或名句,如《勿以善小而不为》(1999年重庆)、《学无止境》(1999年广东)。
5。
活用熟语,如《关于“交往”条件的实验报告》、《交往说明书》、《低下头看看》(2003年四川)。
6。
采用散文化的语言或诗的语言,如《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2000年上海)、《着一袭美丽的绿袍》(2001年青海)、《一丝甘醇沁心田》(2002江苏)。
二、炼开头——举头已觉满眼春古人说“凤头豹尾”,就是说开头要写得有姿有彩,像凤凰的头那样,有人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这些都说明了作文开头的重要。
精彩的开头能一下子就打动评卷老师的心。
由于时间与篇幅的限制,考场作文的开头讲究简洁、生动、优美,我们可以欣赏一下下面这些满分作文的开头:1。
中考语文满分作文技巧实例一、首尾相应结构严谨1. (开头)在城市尽头,没有繁华的街市,闪亮的霓虹;在城市的尽头,只有破旧的棚户区,有饱经生活风霜的生命;在城市的尽头、有他们这样一群人。
(结尾)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尽头,照亮了他们的生活。
他们,终将会成为我们。
(《他们》)2. (开头)站在塞纳河畔,可以触摸巴黎时尚而又典雅的脉搏;身处第五大道、可以感受纽约华丽而又绚烂的气息;漫步银座街头,可以领略东京古老而又现代的文化;停留黄浦江边,可以体味上海兼容而又独特的精神……(结尾)我在无限的思考中面对都市,触摸它的外壳,也渴望触摸它的灵魂。
但愿有朝一日它的内质可以像外壳一样美丽动人,但愿有朝一日那些虚假与轻浮都会变得真实与坚固,但愿是"云销雨霁,彩彻分明",但愿我们可以重新触摸到都市那由内而外的如花般缩放的美丽。
(《触摸都市》)3. (开头)窗外风儿清清,鸟儿啁啾。
窗内阳光跳动,梦儿甜甜。
时间之舟悄悄驶进梦境,拉开惺忪的眼帘。
生活的风车每天都周而复始的转动,而我却不感觉到那是一座褪色的雕塑,因为感动每天与我同行。
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感动,哪怕是一草一木,一花一石。
带着感动出发,我发现生活之河中,每一种水滴碰撞声都是那样清脆悦耳。
(结尾)带着感动出发,每一天都会将行囊充实,无论是喜还是忧。
我都会觉得那是自己阅历上的一个个字码。
(《带着感动出发》)4. (开头)人类不竭的欲望是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前进的原动力。
欲望来自哪儿?来自人类生而拥有的--好奇心。
(结尾)好奇心--它在推动世界进步的同时,也在积蓄着毁灭世界的力量。
对待这一颗颗仍在膨胀的好奇心,我们应当何去何从?(《好奇心》)5. (开头)为什么?两个人都上年纪了,相距不过几米的屋子,有什么必要隔几分钟就喊一下?每次去奶奶家,这件事总是会勾起我的好奇心。
(结尾)我想,所谓爱,便是如此。
就是我所爱的人,我惦念的人,必得在我看得见的地方,我手够得到的地方,我能够走到的地方,好好的存在着。
中考满分作文秘诀(六字诀)一种体裁只写记叙文,好好把记叙文复习好。
两个原则1、真实才能动情。
真正能打动读者的,还是那些你亲身经历有真情实感的身边小事;2、妙语才能煽情。
只有风趣幽默,生动活泼的语言才能让读者眼前一亮,读之使人不断点头默叹。
三字要求1、稳:写好事,力求能够按照记叙文的六要素把事情交代清楚,开头结尾注意点题,结尾处要点明中心,稳定的发挥好自己的写作水平。
特别是写作能力较好的同学,不要强求自己必须写出“惊世之作”来,考试作文能够发挥自己80%的写作水平就很了不起了。
2、细:不要像电视剧情介绍那样的简单叙述,中间要加入环境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描写,能力好的同学再来些远近相衬、动静相映、侧面烘托、环境渲染、五觉描写,使文章细腻、动人。
3、精:对于一般的同学来说,“精”体现在:(1)选择自己最拿手的内容;(2)写出自己最好的字;(3)采用自己最顺手的结构(总分结构或顺叙方式),力求发挥好自己的水平。
对于写作能力较好的同学来说,“精”应体现在:(1)选择较有新意的、又是自己有把握写好的内容;(2)有漂亮的书写;(3)精心的安排好开头和结尾,适当的采用倒叙、衬托、联想、象征、描写、抒情、以小见大、欲扬先抑、渲染气氛、借景抒情、托物喻志、以物喻人的方法方式结构文章;(4)采用适当的修辞手法,特别是运用比喻、排比、反复、反问等手法,恰当的运用成语、引用格言名句,增添文采。
四个流程(保住基本分)1、审清题意:千万注意,题意审不好,来个文不对题,哪就……应该先花2-3分钟看看作文题,然后在开始答基础知识题目。
2、立好中心:至少指导自己想说什么,是喜欢、是厌恶?是感动、是反对?是快乐,是痛苦?是哲理、是深情?是赞扬、是批评?…………用一句话把它写在草稿纸上。
3、选好材料:符合题目要求的、自己最熟悉的、能够写好的事。
4、写好提纲:(1)用一句话写出中心内容和主题;(2)分清开头、中间、结尾各写什么?(3)打好开头、结尾的细稿,以及每段的开头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