瘙痒性皮肤病
- 格式:ppt
- 大小:4.52 MB
- 文档页数:43
皮肤瘙痒瘙痒是皮肤或黏膜的一种引起搔抓欲望的常见的皮肤感觉,是皮肤科常见的、许多皮肤病共有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于荨麻疹、湿疹、瘙痒症、神经性皮炎、银屑病等多种皮肤病。
也可由一些常见刺激如触摸、温度改变或情绪压力引发,此外化学、机械和电力也均可引发痒感。
西医认为其是由各种因素刺激肥大细胞,致使其释放组胺所致,治疗以抗组胺为主。
中医将瘙痒归因于风、湿、热、虫、血,认为瘙痒是由于风、湿、热、虫之邪客于皮肤肌表,引起皮肉间气血不和,或由于血虚风燥阻于肤间,肤失濡养而成。
验案1、孙光荣验案周某,男,25岁。
2009年9月11日初诊。
患者背部蚁行感5年。
刻下症见:背部瘙痒,蚁行感,多梦,易紧张,尿频,口干。
舌淡,苔白,脉濡细。
西医诊断:皮肤瘙痒症。
中医诊断:风瘙痒。
辨证:血虚风燥型。
治则:祛风止痒,养心安神。
内服方:生晒参12g,生黄芪10g,紫丹参12g,川郁金10g,降真香10g,生龙齿15g,云茯神15g,炒枣仁15g,炙远志6g,石菖蒲6g,白鲜皮10g,蝉蜕6g,芡实仁20g,薏苡仁20g,生甘草5g。
14剂,每日1剂,水煎服。
外洗方:白鲜皮20g,蝉蜕10g,川楝子12g,蒲公英15g,薏苡仁20g,芡实仁20g,金银花15g,野菊花10g,明矾10g,生甘草10g。
7剂,煎汤外洗,每日1次。
二诊:用上方后,诸症减轻,但仍多梦,尿频。
舌红、苔白,脉弦小。
上方去降真香10g,白鲜皮10g,芡实仁20g,薏苡仁20g,加合欢皮10g,制何首乌15g,灯心草3g,益智仁10g。
14剂。
增强了养心安神之力。
三诊:服上方后,蚁行感减轻,面红减轻,但仍尿频,多梦,心神不宁。
舌红、苔稍黄腻,脉弦。
上方去川郁金,加金樱子10g,车前子10g。
5剂。
二者一缩一利,共同调理小便,改善尿频症状。
水液输布正常,则可以间接改善血虚风燥之象。
四诊:服上药后,病情继续好转,但仍有心神不宁。
舌红、苔黄厚,脉弦有力。
上方去蝉蜕,加川郁金10g。
皮肤瘙痒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哪家医院适合做佛山瘙痒的诊治?瘙痒症是一种原发性无皮疹但有瘙痒症状的皮肤病。
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皮肤病,属于神经精神性皮肤病。
在冬天和夏天很常见。
身体某些部位可发现瘙痒,全身也有瘙痒,尤其是夜间,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那皮肤瘙痒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皮肤瘙痒是指自觉皮肤瘙痒的症状。
由外感风邪,血热内扰,或血虚营养不良所致。
2、某些中国妇女在妊娠期患者常有瘙痒症,一般在产后没有消失,这和内分泌的障碍有关系。
皮肤瘙痒还与一些外在因素有关,如寒冷、温暖、化纤织物等。
冬季气候寒冷干燥,人体皮肤也变得干燥粗糙,容易使皮肤神经末梢受到刺激,而发痒。
4.过度紧张、兴奋、忧郁、疲劳、焦虑、急躁以及生活环境的变化都会导致皮肤发痒。
5、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病人,由于中国皮肤的血液系统循环发展加快,皮肤进行温度增高,导致患者皮肤发痒,夜间瘙痒感会更加具有剧烈。
6、糖尿病患者由于患者血糖水平增高,身体进行防御病菌的能力可以降低,易受细菌和真菌感染,也会导致出现皮肤瘙痒。
7、一些食物,如海鲜,牛肉和羊肉,很容易成为过敏原,这可能导致皮肤过敏,这可能导致皮肤瘙痒。
8.一些皮肤病,如疥疮、皮炎、湿疹、荨麻疹等。
,都伴随着瘙痒,所以要积极消除这些原有的疾病。
9、神经系统衰弱、大脑进行动脉出现硬化的病人,常发生具有阵发性瘙痒;脑瘤患者当病变细胞浸润到脑室底部时,也常引起社会剧烈而持久的瘙痒。
治疗皮肤瘙痒症的中药偏方皮肤瘙痒症是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损害的皮肤病,可分为全身性与局限性两种;其临床表现为初起并无皮肤损害,由于搔痒难当经常搔抓,患处可出抓痕、血痂、色亲沉着及苔藓样化或湿疹样变,有时可继发感染;治疗皮肤瘙痒症的中药偏方1.百部洗剂治皮肤瘙痒症方剂百部、艾叶各50克、蛇床子、白鲜皮、苦参、地肤子、徐长卿各30克,川椒、白矾各20克;制用法水煎滤渣,集药液,趁热洗浴,每天1剂,每天洗1-2次,每次搓擦15-20分钟,7天l疗程;如果条件不变,可以直接外用此方剂制作的中药液“百部皮肤舒”外擦,效果相同;功效祛风、清热解毒,杀虫止痒;验证莫xx,女,47岁,工人,2009年11月4日来诊;自述患全身皮肤瘙痒症多年,每逢冬季更甚,不分昼夜;曾注射苯海拉明注射液和静注葡萄糖注射液、内服强的松、外搽硫磺软膏等,均不显效;笔者用该方煎水,嘱每次外洗30分钟,3剂后瘙痒消失,追访2年未复发;2.凉血祛风汤治疗皮肤瘙痒症方剂生地30克,白鲜皮、玄参、苦参、银花、连翘各15克,地肤子、丹皮、赤芍各12克,紫草、荆芥、防风各10克,升麻、薄荷、甘草各6克,蝉蜕3克;制用法每天1剂,水煎2次内服;药渣再煎反复擦洗患处;一般用药2剂即可;功效治皮肤瘙痒症;验证叶xx,女,17岁;全身性皮肤瘙痒1月余;瘙痒以夜晚尤剧,奇痒难忍,经用西药内服及外用,稍有缓解,但停药后复剧痒;患者全身皮肤致密丘疹,并有抓痕、血痂及色素沉着;舌质淡红,脉弦细;即予上方,每天l剂,内服并外洗;2剂后告愈继服2剂以资巩固,后未再复发;3.盐泔煎洗治皮肤痛痒症方剂食盐、米泔水;制用法取米浴水1000毫升放食盐100克,置锅内煮沸5-10分钟,然后将药液倒于面盆中,温热以适应为度,用消毒毛巾蘸药液擦洗患部,早晚各l次,每次擦洗l-3分钟,一般l-2次见效,多则3天;搽洗前先抓后擦洗,以疏松毛孔,使药力直达病所;验证陈x,男,23岁,1986年10月2日诊;患周身皮肤瘙痒半月;开始服西药扑尔敏及外搽地塞米松软膏有效,但易复发,后则无效;经用盐潜煎洗汤治疗2天,瘙痒止,至今未复发;备注忌饮酒,戒鱼、虾、蟹等食物;洗澡时不用碱性强的肥皂;。
皮肤瘙痒症的诊断和鉴别方法有哪些皮肤瘙痒是很多皮肤病的主要症状,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神经精神功能障碍性皮肤病瘙痒较剧烈,如湿疹,荨麻疹、药疹、神经性皮炎、瘙痒病,痒疹等。
但梅毒、麻风、结核等皮肤损害无瘙痒的症状。
痣类及某些皮肤良性和恶性肿瘤也无痒感。
某些遗传性、色素性、角化性等皮肤病一般不痒或轻微,如果瘙痒剧烈而又无原发皮疹,除外皮肤瘙痒症外,应考虑是否有全身性疾病。
如内分泌障碍,蕈样肉芽肿,淋巴瘤的肥大细胞增生病等。
瘙痒症实验室检查:确切的病史有助于了解患者的疾病过程。
认真全面的检查皮肤黏膜及其附属器,评估原发和继发性损害、分布状况、皮肤的干燥情况及系统性疾病的皮肤体征。
全身体格检查包括淋巴结、肝脏和脾脏等。
评价不明原因全身性瘙痒的患者可能需要做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沉、全血细胞分析、肝肾功能、血糖、甲状腺及甲状旁腺功能检查、血清铁和铁蛋白、病毒性肝炎筛查、HIV检测、血清蛋白电泳、血清IgE水平、皮肤的免疫荧光检查、胸部X线检查、腹部B超、尿常规、尿妊免试验、便查虫卵及隐血、皮肤刮屑检查疥虫等。
有报道称在无法用皮肤病解释的泛发性瘙痒症患者中,3%~47%的人有内脏癌症。
也有研究显示在特发性瘙痒症患者中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并没有显著性提高,因而不支持进行全面的癌症筛查。
瘙痒症的诊断要点:1、没有原发性皮肤损害,但常因过度搔抓而出现抓痕血痂、色素沉着以及苔藓样变等继发性损害。
2、阵发性瘙痒。
可因温度变化或情绪的变化等而引起痒。
一般多见于晚间脱衣服时瘙痒,以抓至皮破血出疼痛方止,严重的可以影响睡眠。
3、有的病人与季节关系明显。
多在秋冬季发病,春暖症状消失,称为冬季瘙痒症。
瘙痒症的临床诊断:根据无原发皮损而仅有瘙痒易于诊断。
为了寻找致病因素,常需作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一旦出现继发性皮损,则需根据病史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1、荨麻疹:有特异性皮损(风团)及病程演变过程。
2、虫咬症:典型皮损为风团样丘疹,顶端有小疱,多无全身症状。
皮肤病常见症状皮肤病是指发生在人体皮肤上的各种异常反应和病变,可以是由内外因素引起的。
常见的皮肤病症状包括瘙痒、红斑、症状进展、疱疹、溃疡、脱屑和水肿等。
以下将详细介绍皮肤病的常见症状。
一、瘙痒瘙痒是皮肤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当皮肤受到刺激或出现异常反应时,神经末梢可以释放出组胺等物质,引起瘙痒感。
瘙痒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全身的,严重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睡眠和生活质量。
二、红斑红斑是皮肤病常见的症状之一,指皮肤局部或广泛出现红色病变。
红斑可能伴有瘙痒、疼痛或灼热感,常见于过敏性皮炎、荨麻疹等疾病。
红斑的面积和形状各异,可以是片状、斑块状或环形等。
三、症状进展某些皮肤病的症状会逐渐向周围扩散或恶化。
例如,接触性皮炎可以由接触过敏原引起的皮疹逐渐扩散至接触区域以外的皮肤。
这种症状的进展可能会伴随红斑、水疱、脱屑等。
四、疱疹疱疹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皮肤病症状。
它通常以水疱形式出现,水疱内含有透明的液体。
常见的疱疹性疾病包括带状疱疹和疱疹样疹病。
疱疹会伴随疼痛和痒感,严重时可能会导致疱疹破裂,形成溃疡。
五、溃疡溃疡是皮肤病病变的一种严重表现,指皮肤组织发生坏死、溃烂和溃破。
皮肤溃疡通常伴随有疼痛、渗液、异味和潮湿感,严重时可能影响伤口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复。
溃疡可能是由于损伤、感染或慢性炎症等原因引起。
六、脱屑脱屑是指皮肤表面出现大量脱落的角质层。
脱屑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全身的,常见于银屑病、药物过敏性反应等疾病。
脱屑通常伴随有瘙痒、红斑和干燥感,严重时可能出现皮肤裂口和疼痛。
七、水肿水肿是皮肤病常见的症状之一,指皮肤组织过多地积聚液体,导致局部或全身性的肿胀。
水肿可以是急性的,如过敏性水肿,也可以是慢性的,如淋巴水肿。
水肿可能伴随红斑、发热、疼痛和压痛等其他症状。
总结:皮肤病的常见症状包括瘙痒、红斑、症状进展、疱疹、溃疡、脱屑和水肿等。
这些症状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不适和困扰,严重影响其健康和心理状态。
25寻医问药保 健现代养生 2020年11月第20卷第21期年过古稀的林老伯每年深秋开始到来年春天,因为经常浑身发痒,有时半夜都痒醒过来,不挠的话痒得如坐针毡,但一挠开来却越挠越痒,有时候甚至抓破了皮还是不管用。
皮肤瘙痒是指无原发皮疹,但有瘙痒的一种皮肤病。
皮肤瘙痒症属于神经精神性皮肤病,是一种皮肤神经官能症疾患。
临床上将只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者称之为瘙痒症。
属中医“痒风”的范畴。
皮肤瘙痒分普通型和过敏型。
可全身发生,尤以面、背和四肢为多。
普通型皮肤瘙痒一般是皮肤太干燥造成的,可以口服鱼肝油丸、多种维生素片等。
皮肤病患者应当及时到专业的皮肤病专科就医治疗,不可盲目自行用药,尤其是含激素类的药物。
通过积极预防、合理用药,实现规范治疗,有效防治疾病复发。
需注意的是,皮肤真菌病不用抗过敏药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过敏性皮肤病不用抗真菌药,一旦张冠李戴,将掩盖或加重原有疾病,不利于病情控制与恢复。
在普通百姓眼里,常见的皮肤病都差不多,瘙痒、红疹、脱屑、渗出。
惯常的做法是自行到药房里买上一支止痒药膏涂几天了事。
有时碰巧蒙对了也就好了,有时越涂越糟糕只好求助皮肤科医生。
医生的诊断一点也不含糊,“湿疹”、“脂溢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足癣”,针对不同的皮肤问题用药各异。
“湿疹”在皮肤科是很常见的诊断,但是它没有非常严格的定义,一般来讲湿疹是非感染性炎症皮肤病,按老百姓的话说,是与过敏密切相关的常见病变。
它有几个容易识别的特点,第一是瘙痒;第二有渗出的倾向,皮肤容易“流张 乾水”;第三是反复发作连绵不断,就像潮湿的梅雨季节,而且持续时间较长。
这些特点使得湿疹成为反复发作的慢性皮肤病。
“湿疹”与“皮炎”没有严格的界限,老百姓可以姑且将有渗出的记作湿疹,“不流水”的为皮炎。
皮炎湿疹的发病原因复杂,无法明确,总的来说是内因、外因再加上过敏因素共同作用所发生的皮肤病。
外因有化妆品、化学制剂,穿戴在身上的配饰,海鲜如鱼虾,花粉、尘埃、日晒、搔抓等。
黄龄痒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亚健康状态的关注也日益增加。
其中,皮肤病是一个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
尤其是一些常见的瘙痒性皮肤病,如黄脓性痒、湿疹、荨麻疹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在这些疾病中,黄龄痒是一种症状较为明显、瘙痒性比较剧烈的皮肤疾病。
1. 黄龄痒的症状表现黄龄痒是一种瘙痒性皮肤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局部皮肤出现瘙痒、轻微的无痛性红斑、痂皮、干燥和脱屑。
黄龄痒患者常常在晚上感觉瘙痒的加重,严重影响其睡眠质量。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焦虑、抓痕和皮肤发紧等症状。
2. 黄龄痒的发病原因黄龄痒的发病原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但有许多因素被认为与其发病有关。
首先,黄龄痒可能与身体内分泌系统的失调有关。
一些患者可能患有内分泌系统疾病,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抗甲状腺药物的滥用等。
此外,个人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环境因素等也可能对黄龄痒的发病起到一定的影响。
3. 黄龄痒的治疗方法在黄龄痒的治疗中,主要采用内外联合的综合治疗方法。
首先,通过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的严重程度。
例如,可以使用抗组胺药物来缓解瘙痒感。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护肤产品,避免使用过于刺激的化妆品或洗涤剂。
此外,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中药疗法,如中药熏洗、中药湿敷等。
4. 预防黄龄痒的措施作为一种常见的皮肤病,预防黄龄痒的发生非常重要。
首先,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定期洗澡,使用温和的洗涤剂,避免过度搓洗皮肤,并在洗完澡后及时涂抹保湿霜。
其次,要注意饮食的健康。
避免吃辛辣食物、海鲜等易诱发过敏的食物。
此外,还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5. 黄龄痒的并发症和注意事项黄龄痒虽然不会给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太大的威胁,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并且注意一些事项,仍然可能引发一些并发症。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皮肤溃疡、继发性感染等。
因此,在发生黄龄痒症状时,要及时就医,不可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正确区分皮肤病及时预防瘙痒性皮肤病
导语:瘙痒皮肤病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疾病,瘙痒的原因是很多的可能适合我们所吃的食物有关系,或者是身处的环境有关系的,不过,很多人可能对于瘙痒皮肤病的了解不是太全面。
瘙痒是一种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的皮肤病症状。
根据皮肤瘙痒的范围及部位,一般分为全身性和局限性两大类。
皮肤瘙痒症属于神经精神性皮肤病,是一种皮肤神经官能症疾患。
临床上将只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者称之为瘙痒症。
属中医“痒风”的范畴。
皮肤瘙痒分普通型和过敏型。
可全身发生,尤以面、背和四肢为多。
正确区分皮肤病及时预防瘙痒性皮肤病
瘙痒皮肤病病因
1、局限性瘙痒症
有时与全身性瘙痒相同,如糖尿病肛门瘙痒症多与蛲虫并痔核、肛瘘等有关。
女阴瘙痒症多与白带、阴道滴虫并阴道真菌并淋病及宫颈癌有关。
阴囊瘙痒症常与局部皮温高、多汗、摩擦、真菌感染有关。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针灸治疗皮肤病-瘙痒方【病症:皮肤瘙痒症】皮肤瘙痒症是一种自觉瘙痒而无原发损害的皮肤病,由于不断搔抓,常有抓痕、血痂、色素沉着及苔藓样变化等继发损害。
本病多因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或因风湿蕴于肌肤,不得疏泄而致发病。
【针方组成】天枢、血海、三阴交。
【针方临证】瘙痒时发时止,但周身无皮损,瘙痒剧烈,夜间尤甚,有时全身痒,有时局部发作。
血虚风燥型:皮肤干燥、脱屑,有明显抓痕及血痂,多见于老年人,冬春发病。
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缓。
风湿蕴阻型:因经久搔抓皮肤继发感染或湿疹样变,多见于青壮年,夏秋季发病。
苔白或腻,脉滑。
【随证加减】血虚风燥型:加阴陵泉;风湿蕴阻型:加曲池、合谷。
【临床操作】实则泻之,虚则补之。
火针点刺天枢,速刺不留针。
血海、阴陵泉、三阴交、曲池,毫针直刺1~1.5寸;合谷直刺0.5~1寸,风市直刺1~2寸。
【针方明理】本病主要病机为血虚风燥和风湿蕴阻,风湿为主要致病因素,其内因为脾失健运,气血失调致内在血虚,脾失运化致湿邪积聚,所以贺普仁教授认为调理脾胃中焦是治疗本病的关键要点。
本方取穴天枢,天枢为足阳明胃经穴,其经脉属胃络脾,又为大肠募穴,是大肠经气汇聚之处,是调理胃肠中焦之枢纽,借用火针的发散之性,可健脾化湿。
血海、三阴交为脾经穴,血海擅长活血以祛风,血行风自灭,风散痒自消;三阴交健脾疏肝益肾,滋阴养血润肤。
微通法结合温通法,借火针发散温阳鼓动之特性,共达到健脾养胃、养血润燥、祛风化湿止痒之目的。
按语瘙痒症的病因复杂,全身性者如糖尿病,肝、胆疾患;贫血、淋巴瘤等均可引起瘙痒。
皮肤瘙痒症有些是属于敏感所造成的瘙痒症。
老年人皮肤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即:萎缩、敏感和增生。
瘙痒症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变软、变薄、干燥起皱,在情绪变化、气温变化时特别容易发痒,受体内或体外环境因素的多种影响。
在治疗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寻求病因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告诫患者尽量避免引发本病的诱因,如情绪激动,化纤毛织品内衣,过热和肥皂水刺激,辛辣之品等;外阴部瘙痒禁用酊剂。
皮肤瘙痒皮肤瘙痒是指无原发皮疹,但有瘙痒的一种皮肤病。
皮肤瘙痒症属于神经精神性皮肤病,是一种皮肤神经官能症疾患。
临床上将只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者称之为瘙痒症。
属中医“痒风”的范畴。
皮肤瘙痒分普通型和过敏型。
可全身发生,尤以面、背和四肢为多。
普通型皮肤瘙痒一般是皮肤太干燥造成的,可以口服鱼肝油丸、多种维生素片等,使用西药要必须经过专业医生的诊断、指导,不可盲目自行用药,尤其是含激素类的药物。
目录展开编辑本段基本分类泛发性皮肤瘙痒泛发性皮肤瘙痒症患者最初皮肤瘙痒仅限局限于一处,进而逐渐扩展至身体大部或全身,皮肤瘙痒常为阵发性尤以夜间为重,由于不断搔抓,出现抓痕、血痂、色素沉着及苔藓样变化等继发损害。
局限性皮肤瘙痒局限性皮肤瘙痒症发生于身体的某一部位,常见的有肛门痞痒症、阴囊瘙痒症、女阴瘙痒症、头部瘙痒症等。
编辑本段主要症状1、全身性原发者,最初仅局限于一处,逐渐扩展至身体大部或全身。
局限性者,发生于身体的某一部位,以肛门、阴囊及女阴等处多见。
2、无原发性皮炎,由于搔抓可引起皮肤上出现抓痕、丘疹、血痂、色素沉着、湿疹样变及苔藓样变。
3、阵发性剧烈瘙痒,瘙痒发作常有定时的特点。
此外,尚有烧灼、虫爬及蚁行等感觉。
4、感情冲动、环境温度变化及衣服摩擦等刺激,都可引起瘙痒发作或加重。
编辑本段皮肤瘙痒是多种疾病征兆瘙痒通常是由于皮肤疾病所引起。
但有些瘙痒按皮肤病治疗,却久治不愈。
即使暂时缓解,过不久又复发。
所以,对那久治不愈、顽固广泛的瘙痒,应考虑是由内脏和全身性疾病所引起。
常见的有:肝胆系统疾病肝胆病的瘙痒症状出现较早,往往在冬季加重。
患肝病的怀孕妇女和口服避孕药的患肝病者,瘙痒发生率更高。
糖尿病一些隐性糖尿病患者,常常因瘙痒去作体检才发现糖尿病。
造血系统疾病其特点是全身性或局部性瘙痒。
温水浴时瘙痒加剧,伴颜面潮红,缺铁性贫血患者有时也伴有瘙痒,一经纠正了贫血。
瘙痒便消失。
慢性肾功能不全瘙痒在夏季加重,多在病情晚期出现。
痒痒痒!这些皮肤病困扰你了吗?皮肤是我们身体最大的器官,它扮演着保护身体的重要角色。
然而,皮肤也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一系列皮肤问题,其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就是瘙痒。
许多人都曾经或正在经历皮肤痒痒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与不同的皮肤病有关。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最常见的引发皮肤瘙痒的皮肤病以及如何处理它们。
1、常见的引发皮肤瘙痒的皮肤病引发皮肤瘙痒的皮肤病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①湿疹湿疹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特点是皮肤的红肿、瘙痒和干燥。
它可能会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发作,婴儿、儿童和成年人都可能受到影响。
湿疹的瘙痒感常常令人难以忍受,但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和保持皮肤湿润可以有效缓解症状。
②银屑病银屑病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其主要症状是皮肤上出现红色鳞屑斑块,通常伴随着瘙痒和疼痛。
尽管没有治愈银屑病的方法,但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来有效控制病情,减轻瘙痒和疼痛。
③荨麻疹荨麻疹是一种突发性的皮肤反应,通常表现为皮肤上的红色、肿胀、瘙痒的斑块,有时会伴随呼吸道症状。
荨麻疹可以由过敏反应、感染、药物或食物引发。
对于荨麻疹,抗组胺药物通常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④皮肤过敏某些人对特定物质或物理刺激过敏,如花粉、动物毛发、食物、药物或化学物质。
过敏反应通常伴随着皮肤瘙痒、红肿和疹子。
⑤接触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是由皮肤与过敏原或刺激物质接触后引发的皮肤炎症。
它通常表现为皮肤红肿、瘙痒、起泡和皮疹。
治疗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或刺激物质,并使用适当的药物治疗炎症和瘙痒感。
⑥虫咬或昆虫叮咬虫咬或昆虫叮咬(如蚊子、蜱虫、跳蚤)通常会引起局部皮肤瘙痒和红肿。
⑦静脉曲张性溃疡静脉曲张性溃疡是一种慢性腿部溃疡,通常发生在腿部静脉曲张患者中。
这些溃疡可能伴随着瘙痒感和疼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显著影响。
治疗通常包括改善血液循环、外部溃疡护理和压缩疗法。
⑧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引发皮肤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和瘙痒。
⑨寄生虫感染一些皮肤病,如疥疮(疥疮虫感染)和毛囊虫感染,可以引起皮肤瘙痒。
皮肤瘙痒症如何鉴别诊断?中医诊断:本病多因血虚以致生风生燥,肌肤失养,或因风湿蕴于肌肤,不得疏泄引起。
1.血虚证候:多见于老年人,病程较久,如情绪波动等,可引起瘙痒发作或加剧,冬春季节发病,皮肤干燥脱屑,有明显抓痕及血痂,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级或弦滑。
辨析:证属阴血不足,血虚风燥,肌肤失养。
2.风湿证候:多见于青壮年,病属新起,如被褥太暖等,可引起瘙痒发作或加剧,夏秋季节发病,往往继发感染或湿疹样变,苔白或薄黄腻,脉滑或滑数。
辨析:证属风湿蕴阻于肌肤,不得疏泄,而致肌肤失养。
西医诊断:皮肤瘙痒症诊断标准:1.周身或局部皮肤剧烈瘙痒,无原发皮损。
2.因瘙痒而反复搔抓后,可引起继发皮损,如抓痕、血痂、色素沉着等。
3.老年人及成年人好发,冬、夏季多见。
西医诊断依据:1.只有阵发性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
2.瘙痒常于人睡前、情绪激动、温度变化,饮酒及进辛辣刺激性食物时引起或加重。
3.多发于老年人及患有某些系统性疾病者,发病多在冬季。
4.局限性皮肤瘙痒多以肛门、外阴、头皮、小腿、外耳道多见。
西医鉴别诊断:1.全身性皮肤瘙痒应与虱病相鉴别。
虱病可发于体部、阴部及头部,虽有全身瘙痒,但可找到成虫或虱卵。
2.局限性瘙痒症的继发性损害应与局限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相鉴别,通过详细寻问病史,不难鉴别。
中医类证鉴别:1.湿疮:皮疹对称,呈多形性改变,急性期以丘疹、水庖、糜烂、渗液为主;亚急性期以浸润性红斑片和丘疹为主;慢性期为肥厚性苔藓样病变,瘙痒明显,反复发作。
2.虱病:以红斑、丘疹、瘙痒为主要表现,在内衣和毛发上找到虱或在镜下找到虱卵。
3.药毒:有用药史,皮损形态不一,停止用药后,皮损可消失。
4.疥疮:好发于指缝、腕、肘窝、脐周、阴股等处皮肤,皮损为丘疹或丘疱疹、有疥虫隧道,水疱,可以找到疥虫。
5.摄领疮:好发于颈项、四肢伸侧、尾骶部,皮损为皮肤粗糙肥厚,苔藓样变,状如牛项之皮,抓之如枯木。
到底什么是瘙痒性皮肤病呢现在各大工业发展都十分迅猛,人们生活所使用的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
身体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
瘙痒性疾病就是一种神经性的疾病,人们一旦患上这种疾病就会痛苦难耐,因为这个疾病的病程非常的长,而且时常会复发。
那么到底什么是瘙痒性皮肤病呢?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皮肤瘙痒症属于神经精神性皮肤病,是一种皮肤神经官能症疾患。
临床上将只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者称之为瘙痒症。
属中医“痒风”的范畴。
皮肤瘙痒分普通型和过敏型。
可全身发生,尤以面、背和四肢为多。
普通型皮肤瘙痒一般是皮肤太干燥造成的,可以口服鱼肝油丸、多种维生素片等。
也可外用一些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但不宜长期大量使用。
1、神经性皮炎临床表现:初为局部单纯瘙痒,无明显皮损。
经搔抓后,出现圆形或多角形瘙痒症扁平丘疹,米粒至高梁粒大,密集成群,呈正常肤色或淡褐色,表面光滑或有少量鳞屑。
日久丘疹融合成片,皮损肥厚,沟嵴明显,形成苔藓化。
好发于颈、四肢及骶部。
皮损以限局性居多,病程长久,发复发作。
2、体癣发生在头皮、手足以外的浅部真菌皮肤病,通常称为体癣。
临床表现:皮损为指甲盖至钱币大小圆形红斑,中央呈正常表现,周边略隆起,有小水疱、丘疹及鳞屑,界限清楚,多呈环形,也可融合成较大同心圆形,剧烈瘙痒。
皮损数目不定,以多发常见。
好发于躯干和四肢。
3、急性湿疹:初为皮肤潮红,继而出现小疱、糜烂、渗液和结痂,在临床上常数种皮损同时存在,自觉剧痒,尤以夜间为著,常因搔抓继发感染。
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但以头、面以及四肢远端多见。
4、慢性湿疹:皮肤粗糙、肥厚、发硬,有明显色素沉着及苔藓化改变,其间可有点状糜烂和少量渗出液。
多局限在某一部位,如手、肘窝、小腿等处,由于部位不同,皮损又各具特点:①手湿疹:角化显著,易发生皲裂;②阴囊湿疹:可出现红肿、糜烂或皮肤肥厚。
病程缓慢,时重时轻,反复发作。
钱币状湿疹:属特殊类型湿疹,皮损多为硬币大小,红色圆形斑块,有水疱、轻度糜烂和结痂,表面可有裂隙,呈苔藓化肥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