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4地面停车场设计规范
- 格式:pdf
- 大小:5.00 MB
- 文档页数:41
关于停车位的专题研究本案停车位设计的相关国家规范依据:(1)《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2)《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3)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一、关于停车位数目计算根据1-2 JGJ100-98要求:(1)地面停车场用地面积,每个停车位宜为25-30m2/辆;(2)停车楼和地下停车库车均面积为30—35m2/辆,本案地下停车位面积为35m2/辆;(3)摩托车停车场用地面积,每个停车位宜为2.5-2.7m2/辆,自行车停车场用地面积,每个停车位宜为1.5-1.8m2/辆。
注:计算地下停车车位数以前,已将地下面积的10%扣除,用于做通风、储藏等辅助功能。
二、地面机动车停车带、停车位、通车道宽度(垂直式)三、自行车(摩托车)停车场停车位、通车道尺寸(1)自行车车位0.6m,单侧停车通道1.5米,双侧停车通道3.2米;(2)自行车停车场出入口不小于3米停车带一般控制在15-20米,超过300辆自行车需要两个出入口每个出入口宽度满足2.5米要求,不超过300辆自行车需要一个出入口最小宽度要求1.8米四、关于地下停车库的疏散出口根据1-2 JGJ100-98要求:(1)各汽车出入口之间的净距应大于15m;(2)当需设置办理车辆出入口手续的出入口时应设候车道。
候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3m,长度按每辆车5m计,不应少于2辆的长度;(3)车辆出入口距离城市道路红线不应小于7.5m,并在距出入口区域内2m处作视点的120°范围内至区域外7.5m以上不应有遮挡视线障碍物。
五、地下停车库通车道的最大坡度(斜坡道)缓坡段水平长度不小于3.60m,坡度为坡道的1/2。
六、地下停车库车道最小转弯半径七、医院地下车库通道宽度坡道最小宽度。
《停车场规划设计规范》停车场规划设计规范引言概述停车场规划设计是城市交通规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合理的停车场规划设计可以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停车效率,增强城市形象。
本文将从停车场规划设计的角度出发,介绍停车场规划设计的相关规范和要点。
一、停车场选址1.1 确定停车场规划设计的目的和需求,包括停车场的类型(地下停车场、地面停车场、立体停车场等)、停车位数量和停车场的使用功能(商业、居住、办公等)。
1.2 考虑停车场选址的交通便利性,选择靠近主干道和交通枢纽的地段,方便车辆进出,减少交通拥堵。
1.3 考虑停车场选址的周边环境,避免影响周边居民生活和商业经营,保证停车场使用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二、停车位设计2.1 根据停车场规划设计的需求确定停车位的数量和类型,包括普通车位、残疾人专用车位、妇女儿童专用车位等。
2.2 设计停车位的尺寸和布局,保证车辆进出方便,避免拥堵和碰撞。
2.3 考虑停车位的标识和导引,设置清晰的停车标识和导向标识,指引车辆停放位置,提高停车效率。
三、通行道设计3.1 确定通行道的数量和宽度,保证车辆进出顺畅,避免拥堵和堵塞。
3.2 设计通行道的弯道和坡度,保证车辆行驶安全,避免事故发生。
3.3 考虑通行道的亮度和通风,保证停车场内通行道的亮度和通风良好,提高停车场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四、安全设施设计4.1 设置停车场的出入口和紧急出口,保证车辆进出和紧急疏散畅通。
4.2 安装监控设备和报警设备,保证停车场的安全性和监控性。
4.3 设计灭火设施和应急救援设施,保证停车场内的火灾和事故发生时的安全和救援。
五、环保设施设计5.1 设计雨水排放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保护周边环境水资源的安全和清洁。
5.2 设置绿化带和绿色屋顶,提高停车场的环境友好性和城市绿化水平。
5.3 考虑停车场的能源利用和节能设计,减少停车场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结语停车场规划设计规范是城市交通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合理的停车场规划设计可以提高城市交通效率,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置标准Standards for design of traffic and setting up parking garages (lots) in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DG/TJ08-XX-XXXXJXXXXX-XXXX2014 上海前言本标准是根据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印发《2011年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和标准设计编制计划(第一批)》的通知(沪建交〔2011〕462号)文件的要求,由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同济大学任主编单位,并会同有关单位,在2006年颁布实施的《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置标准》DGJ08-7-2006(以下简称2006《标准》)的基础上修编而成。
近年来,随着上海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和使用量的增速超过道路设施和停车设施供应量,城市交通矛盾日益凸显;为缓解新改建建筑的停车矛盾,并对城市交通进行需求管理,根据本市经济发展、交通管理和停车供需的现实情况以及未来5至10年的发展趋势,调整、更新2006《标准》中有关建筑工程停车位指标,成为一项亟需开展的迫切工作。
同时,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2006《标准》中建筑工程交通设计相关内容也需要更新,进行及时、全面修编。
本次修编工作就是在此背景下立项进行的。
本次调整主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指标前瞻性原则;区域差别化原则;建筑细分化原则;合理使用上下限原则。
在修编过程中,修编组收集并研究了国家、行业和本市的相关文献和资料,并以城市中心区为重点,对各类主要建筑配建停车库(场)的建设和使用情况深入调研;并在广泛征求相关部门和专家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针对本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置工作,经反复讨论和修改,提出了兼顾科学性、实用性并适度超前的基本规定、基本尺度和基本指标。
调整内容主要包括对原标准各章节内容进行梳理整合,修改并完善相关术语。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机动车停车场(库)环境保护设计规程Instructionfortheenvironmentalprotectiondesignofvehicularparkinglot(garage)DGJ08-98-2014主编单位: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批准部门:上海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委员会施行日期:2014年月日上海2014前言本规范是根据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沪建交[2012]281号文《2012年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和标准设计编制计划》的要求,对原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机动车停车库(场)环境保护设计规程》DGJ08-98-2002进行修订而成。
本规程共分9章,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术语、选址及总图布置、建筑设计、通风设计、噪声及振动控制、排水设计、绿荫设计、配套设计等。
与原规程相比,新规程主要有以下四个变化:1.调整了部分术语及定义;2.调整了选址及总图布置的要求;3.增加了地面停车场绿荫设计要求;4.增加了地面停车库初期雨水收集及处置要求。
本规程在修订过程中,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对典型停车库进行了空气污染物和噪声的现场测定,广泛征求了有关设计、环评、科研、管理等部门的意见,对其中主要内容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召开了多次专家咨询会,最后定稿。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提供给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市钦州路508号,邮编:200233),以便在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主要起草人:孙志良何校初邬坚平董舒王瑛林立鲁君韩涛甘晓明许骞张心良姚俊鹏黄莹邓斌主要审查人:李磊孙文彤沈久忍陈峰方翠贞蔡俊目录条文说明Contents1总则1.0.1为适应本市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使机动车停车场(库)环境保护设计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和环境管理的要求,特制定本规程。
关于停车位的专题研究本案停车位设计的相关国家规范依据:(1)《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2)《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3)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一、关于停车位数目计算根据1-2 JGJ100-98要求:2/辆;25-30m (1)地面停车场用地面积,每个停车位宜为22/本案地下停车位面积为35m35m/辆,停车楼和地下停车库车均面积为(2)30—辆;摩托车自行车停车场用地面积,停车场用地面积,每个停车位宜为辆,每个(3)停车位宜为辆。
注:计算地下停车车位数以前,已将地下面积的10%扣除,用于做通风、储藏等辅助功能。
二、地面机动车停车带、停车位、通车道宽度(垂直式)车.宽+ ×三、自行车(摩托车)停车场停车位、通车道尺寸通道米,双侧停车通道米;1)自行车车位,单侧停车(辆30015-20米,超过米停车带一般控制在(2)自行车停车场出入口不小于3辆自行车需要一300自行车需要两个出入口每个出入口宽度满足米要求,不超过个出入口最小宽度要求米四、关于地下停车库的疏散出口要求:根据1-2 JGJ100-98 15m;(1)各汽车出入口之间的净距应大于)当需设置办理车辆出入口手续的出入口时应设候车道。
候车道的宽度不应(2 辆的长度;2,长度按每辆车5m计,不应少于小于3m处2m)车辆出入口距离城市道路红线不应小于7.5m,并在距出入口区域内(3 以上不应有遮挡视线障碍物。
°范围内至区域外7.5m作视点的120五、地下停车库通车道的最大坡度(斜坡道)。
1/2,坡度为坡道的3.60m缓坡段水平长度不小于六、地下停车库车道最小转弯半径最小转弯半径JGJ100-9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七、医院地下车库通道宽度坡道最小宽度。
关于停车位的专题研究本案停车位设计的相关国家规范依据:(1)《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2)《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3)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一、关于停车位数目计算根据1-2 JGJ100-98要求:(1)地面停车场用地面积,每个停车位宜为25-30m2/辆;(2)停车楼和地下停车库车均面积为30—35m2/辆,本案地下停车位面积为35m2/辆;(3)摩托车停车场用地面积,每个停车位宜为2.5-2.7m2/辆,自行车停车场用地面积,每个停车位宜为1.5-1.8m2/辆。
注:计算地下停车车位数以前,已将地下面积的10%扣除,用于做通风、储藏等辅助功能。
二、地面机动车停车带、停车位、通车道宽度(垂直式)三、自行车(摩托车)停车场停车位、通车道尺寸(1)自行车车位0.6m,单侧停车通道1.5米,双侧停车通道3.2米;(2)自行车停车场出入口不小于3米停车带一般控制在15-20米,超过300辆自行车需要两个出入口每个出入口宽度满足2.5米要求,不超过300辆自行车需要一个出入口最小宽度要求1.8米四、关于地下停车库的疏散出口根据1-2 JGJ100-98要求:(1)各汽车出入口之间的净距应大于15m;(2)当需设置办理车辆出入口手续的出入口时应设候车道。
候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3m,长度按每辆车5m计,不应少于2辆的长度;(3)车辆出入口距离城市道路红线不应小于7.5m,并在距出入口区域内2m处作视点的120°范围内至区域外7.5m以上不应有遮挡视线障碍物。
五、地下停车库通车道的最大坡度(斜坡道)缓坡段水平长度不小于3.60m,坡度为坡道的1/2。
六、地下停车库车道最小转弯半径七、医院地下车库通道宽度坡道最小宽度。
地面停车设计规范以及尺寸要求地面停车场是城市交通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于城市交通状况和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地面停车设计规范以及尺寸要求的制定是必要的。
一、设计规范1.符合城市规划:地面停车场应根据城市整体规划进行合理布局,充分考虑停车位数量、交通流量等要素。
同时,应与周边道路、建筑物、公共设施等相协调,确保城市整体形象。
2.安全可靠:地面停车场的设计应考虑交通安全因素,确保驾驶员和行人的安全。
包括规定适当的出入口、通道宽度、标识标线等,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3.环保节能:停车场的设计应考虑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原则。
例如,可以设置太阳能充电设备、雨水收集系统等绿色设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影响。
4.便利性:停车场的设计应方便驾驶员的停车和出行。
例如,道路宽度要适当,停车位的布局要合理,停车位之间的间距要适中。
同时,设置指示标识和导向系统,方便驾驶员找到空闲停车位。
二、尺寸要求1.车位尺寸:一般情况下,标准停车位的尺寸为2.5米宽、5米长。
如果是对残疾人车辆进行专门设置的车位,则宽度可以增加到3.6-4.8米。
2.通道宽度:停车位之间的通道宽度要允许车辆自由进入和离开,一般要求为3-3.6米。
3.道路宽度:停车场车道的宽度要适当,以保证车辆通行的顺畅,一般要求为6-8米。
视停车场规模而定,大型停车场需更大的道路宽度。
4.出入口宽度:停车场的出入口宽度要考虑车辆和行人的通行需求,一般要求为4-6米。
5.垂直停车位高度:垂直停车位高度要保证汽车可以顺利进出,一般要求为2.2-2.5米。
总结来说,地面停车设计规范以及尺寸要求的制定是为了确保地面停车场的安全、便利和可持续发展。
标准停车位尺寸、通道宽度、道路宽度和出入口宽度等要素的合理设置将有助于提高停车场的使用效率和交通流动性,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升城市交通环境质量。
同时,环保节能和便利性的考虑也符合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地面停车位尺寸设计规范篇一:停车场设计规范◆车库停车位的排列设计停车位的设计可采用平行式、斜列式(30度、45度、60度)、垂直式三种,或三种方式混合停车设计方式。
不同使用功能的车库,停放车辆的类型不同。
其单体车位尺寸、规格也不一样;有时为兼顾不同类型车辆的停放,车位设计时须综合考虑车库的布局及车位的设置。
一般来说,写字楼商务场所、住宅社区地下车库以停放小型车(微型车)为主;商业卖场,除考虑停放微型车、兼顾中型车以外,还要考虑两者的设置比例。
◆住宅小区单体停车位设计考虑到车行通道、停车位布置、柱网布局及地下室其他功能区的协调,停车位的设计尺寸一般以中型车规格(长4.9m,宽1.8m,高1.8m)为设计标准。
停车位采用垂直式(车位与车道成90度的直角),停车位的地面划线尺寸为:长5~6m,宽2.5~3m。
停车位采用垂直式、车辆采用“倒进顺出”来布置停车位,每台车所占车库面积比例最小(单位车位所占面积应在28~35平方米)。
车位后端安装单杠式挡车器,用以停车限位;挡车器一般离车位后端1.2米保证停车时车辆不会发生碰撞,同时又不影响打开车辆后备箱。
◆停车位编码设计多楼层或大型停车库的编码,车位编码的应该包含楼层、停车区、车位等信息(例如A01-AXX等)。
车位编码可采用字模用环氧地坪涂料绘制。
篇二:机动车停车位尺寸、车行道宽度机动车停车位尺寸,车行道宽度第3.10.11条……出租汽车的直线双车坡道最小宽度不小于5.5米《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CJJ15-87)12.1.2.4小型机动车的停车位标线尺寸宜不小于250 cm×600 cm。
条件受限时,小型机动车的平行式停车位可采用二个停车位为一组;每个停车位标线尺寸为220 cm×550 cm,路缘石高度不超过5 cm时,停车位标线可采用200 cm×520 cm。
《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DB 33/T 818-2010)12.1.3.7 停车库(楼)如仅设置一个双向通行出入口,应在出入口处设置双向交通警告标志,出入口净宽不小于7 m……停车库(楼)如仅设置一个单向通行的出入口,出入口净宽不小于5 m,……《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DB 33/T 818-2010)4.12.3 ……停车位标线按两种车型规定尺寸,……下限尺寸长为600cm,宽为250cm,适用于小型车辆。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2014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6]77号)的要求,由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对国家标准《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修订的基础上编制而成。
本规范的修订过程中,修订组遵照国家有关基本建设的方针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深入调研了汽车库建设、运行现状,认真总结了汽车库工程建设实践经验,广泛征求了有关科研、设计、生产、消防监督、教学及汽车库运行管理等部门和单位的意见,研究和消化吸收了国外有关规范标准,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9章,其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分类和耐火等级,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防火分隔和建筑构造,安全疏散和救援设施,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供暖、通风和排烟,电气等。
本规范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是:1.增加了半地下汽车库、多层汽车库的定义,修改了敞开式汽车库的定义;2.增加了汽车库、修车库分类的面积控制指标;3.调整了部分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4.调整了汽车库与其他建筑组合建造的相关要求;5.调整了机械式汽车库停车规模、防火分隔、灭火救援的相关规定;6.增加了消防电梯的设置要求,调整了汽车疏散坡道宽度的相关规定;7.细化了自动灭火系统的设置要求,增加了自然排烟的相关要求。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公安部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由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希望各单位注意经验的总结和积累,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寄至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地址:上海市长宁区中山西路229号,邮政编码:200051),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参编单位: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防火研究所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北京市公安消防总队上海自动化车库研究所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城市交通设计院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停车设备工作委员会北京中通国信系统集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沈友弟倪照鹏胡波蒋皓曾杰沈纹南江林张磊杜霞王丹晖钱平孙旋黄德祥康健李正吾许世文杨永夷龚建平张永胜主要审查人:高建民刘梅梅黄晓家王金元江刚李建广彭琼陈应南郭晋生李文涛程琪1总则1.0.1 为了防止和减少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制定本规范。
地面停车场设计规范地面停车场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交通拥堵情况的改善和城市停车资源的合理利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地面停车场的安全、便利和高效运行,制定一系列的设计规范是必要的。
下面将介绍地面停车场设计规范的一些基本要求。
首先,地面停车场的设计应根据周边道路的交通流量和停车需求进行合理划分。
根据城市交通状况和用地情况,确定地面停车场的规模和布局。
在设计中应考虑到地面停车场与周边道路的交通连接,使车辆进出停车场更为便利。
其次,停车位的划分应充分考虑车辆的尺寸和功能需求。
根据常见车辆的尺寸和停车需求,合理确定停车位的大小和间距。
同时,设置适当的通道和转弯半径,确保车辆进出停车位的顺畅。
第三,地面停车场的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应明确可见。
在地面停车场的入口和出口处设置指示牌和标志,指示车辆的行驶方向和停车位的位置。
同时,在停车位和通道上设置清晰的标线,以便车辆有序停放和行驶。
第四,地面停车场的照明和安全设施应得到充分考虑。
在地面停车场的各个角落设置适当的照明设施,确保停车场的夜间可见性。
另外,应设置监控摄像头和报警设备,保障停车场的安全。
第五,地面停车场应合理设置出入口和缴费系统。
在地面停车场的出入口处设置合适的通行设施,如道闸、卡口等,以便控制车辆的进出。
同时,应设置方便快捷的缴费系统,如自动收费站或移动支付,方便车主缴费。
总之,地面停车场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停车场的安全、便利和高效运行。
通过合理划分停车位、清晰的标志标线、充足的照明和安全设施以及便利的出入口和缴费系统,可以提高地面停车场的使用效率,减少交通拥堵,提升城市停车资源的利用率。
因此,在设计地面停车场时,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以确保停车场的优良品质。
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201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四、组合建筑1.相关条文14版《建规》5.4.10 除商业服务网点外,住宅建筑与其他使用功能的建筑合建时,应符合下列规定:3.住宅部分和非住宅部分的安全疏散、防火分区和室内消防设施配置,可根据各自的建筑高度分别按照本规范有关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的规定执行;该建筑的其他防火设计应根据建筑的总高度和建筑规模按本规范有关公共建筑的规定执行。
14版《车规》4.1.4 当符合下列要求时,汽车库可设置在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中小学校的教学楼,病房楼等的地下部分:2.汽车库与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中小学校的教学楼,病房楼等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应分别独立设置。
2.执行原则《车规》和《建规》中“组合”定义有所不同,《车规》“组合”为上下叠加,不含前后、左右贴临,《建规》“组合”既包括上下叠加,也包含前后、左右贴临。
此技术点的难点在于对住宅建筑与其他使用功能的建筑合建时对消防措施的理解。
3.解读和应用解读:除商业服务网点外,住宅建筑与其他使用功能的建筑合建时消防措施“室内有别,室外一体”。
图16 组合建筑案例《建规》中组合建筑包括住宅+非住宅,公建+公建等多种功能组合形式,不同使用功面区或场所之间需要进行防火分隔,以保证火灾不会相互蔓延。
其中,住宅+非住宅的组合建筑在消防设计上较有特点,概括起来为“室内有别,室外一体”。
即组合建筑室内的消防设计,如住宅部分和非住宅部分的安全疏散楼梯、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布置与设置要求,防火分区划分,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的设置,可以根据各自部分的建筑高度,按照《建规》有关住宅和公建的要求分别确定;而组合建筑室外的消防设计,如建筑与邻近建筑的防火间距、消防车道和救援场地的布置、室外消防给水系统设置、室外消防用水量计算、消防电源的负荷等级确定等,需要根据该建筑的总高度和本规范第5.1.1 条有关建筑的分类要求,按照公共建筑的要求确定。
地面停车场设计规范地面停车场是城市中常见的一种停车设施。
良好的停车场设计规范可以确保停车场的安全、便利和高效。
以下是地面停车场设计规范的一些要点:1. 停车位尺寸和布局:- 停车位的标准尺寸应根据当地的规定进行确定,一般为2.4米宽和5.4米长。
- 停车位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间距,以便车辆进出和司机开门。
2. 车位标线和标志:- 每个停车位都应有明确的标线和标志,包括停车位编号、箭头指示等。
- 不同类型的停车位(例如残疾人停车位、家庭停车位)应有相应的标志和标线来区分。
3. 地面照明:- 停车场的地面应有足够的照明,确保在夜间和恶劣天气下司机能够清晰看到停车位和行走路线。
- 照明设施应安装在适当的位置,并保持正常工作。
4. 行车道和行人通道:- 停车场内部应有明确的行车道和行人通道,以避免车辆与行人相互干扰和冲突。
- 行人通道应宽敞、平坦、条理清晰,并且有足够的标志和标线指示。
- 行车道和行人通道的交叉点应有明确的标志和标线提示。
5. 安全措施:- 停车场应有适当的安全措施,如监控摄像头、报警设备等,以确保车辆和驾驶员的安全。
- 消防设施应齐全,并按照相关的消防规定进行设置和维护。
- 靠近出入口的地方应设置防撞设施,防止车辆碰撞和冲出停车场。
6. 绿化和景观设计:- 停车场应进行适当的绿化和景观设计,以提升停车环境的美观度和舒适度。
- 绿化带和花坛应合理设置,不影响车辆行驶和停放。
7. 入口和出口管理:- 停车场的入口和出口应合理设置,方便车辆进出并防止堵塞。
- 入口和出口处应有明确的标志和标线,指示进出方向和限制高度等。
8. 残疾人设施:- 停车场应设有残疾人停车位,并配备相应的便利设施,如坡道、无障碍通道等。
9. 停车场管理:- 停车场需要有有效的管理和运营机制,包括收费设备、停车位管理系统等。
- 停车场管理应与周边道路和交通系统相协调,确保停车和交通的顺畅。
以上是地面停车场设计规范的一些要点,具体的设计规范还需要根据当地的情况和要求进行具体确定。
城市道路停车场设计规范1.1 功能和选址1.1.1 停车场应能为线路营运车辆下线后提供合理的停放空间、场地和必要设施,并按规定对车辆进行低级保养和重点小修作业。
1.1.2 停车场宜分散布局,可与首末站、枢纽站合建。
停车场建设规模可按运行车辆标准数量分为三级。
一级:601辆及以上;二级:201辆~600辆;三级:100辆~200辆。
100辆以下城市参照三级规模执行。
1.1.3 一级建设规模宜单独建停车场;二、三级建设规模不宜单独建停车场,可与保养场、首末站、枢纽站的建设一并考虑。
1.1.4停车场设施内容设计包括停车坪(库)、洗车台(间)、试车道、场区道路、防冻防滑等停车设施以及运营管理设施、生产及辅助设施、生活服务设施等。
停车场设计内容应符合表1.1.4的要求。
表1.1.4 停车场设施注:①无轨电车停车场需增加停车场线网、馈线、整流站供电设施,不需要油气站。
②“√”表示必须,“*”表示视具体情况可选,“—”表示可无。
1.1.5停车场应均匀地布置在各个区域性线网的重心处。
在旧城区、交通复杂的商业区、市中心、城市主要交通枢纽的附近,应优先安排停车场用地。
应避免建在交通复杂的闹市区、居民小区出入口和主干道旁。
1.1.6停车场用地应安排在水、电供应、消防和市政设施条件齐备的地区。
1.1.7停车场宜按辖区就近使用单位布置,宜选在所辖线网的重心处,使其与线网内各线路的距离最短。
其距离宜在1km~2km以内。
1.1.8停车场距所在分区保养场的距离宜在5km以内,不应大于10km。
1.1.9在用地紧张地带,可通过综合开发利用,建地下或地上立体停车场。
1.2 用地和布置1.2.1 停车场用地面积应保证公交车辆在停放饱和时,每辆车仍可自由出入(无轨电车应保证顺序出车)。
1.2.2停车场的规模以停放100辆铰接式营运车辆或170辆标准车为宜。
1.2.3停车场用地宜按每辆标准车用地宜按150 m2计算。
1在用地特别紧张的大城市,停车场用地不得小于每辆标准车120 m2。
关于停车位的专题研究本案停车位设计的相关国家规范依据:(1)《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2)《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3)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一、关于停车位数目计算根据1—2 JGJ100-98要求:(1)地面停车场用地面积,每个停车位宜为25—30m2/辆;(2)停车楼和地下停车库车均面积为30—35m2/辆,本案地下停车位面积为35m2/辆;(3)摩托车停车场用地面积,每个停车位宜为2.5—2。
7m2/辆,自行车停车场用地面积,每个停车位宜为1。
5—1。
8m2/辆。
注:计算地下停车车位数以前,已将地下面积的10%扣除,用于做通风、储藏等辅助功能。
二、地面机动车停车带、停车位、通车道宽度(垂直式)三、自行车(摩托车)停车场停车位、通车道尺寸(1)自行车车位0。
6m,单侧停车通道1。
5米,双侧停车通道3。
2米;(2)自行车停车场出入口不小于3米停车带一般控制在15-20米,超过300辆自行车需要两个出入口每个出入口宽度满足2。
5米要求,不超过300辆自行车需要一个出入口最小宽度要求1.8米四、关于地下停车库的疏散出口根据1—2 JGJ100-98要求:(1)各汽车出入口之间的净距应大于15m;(2)当需设置办理车辆出入口手续的出入口时应设候车道.候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3m,长度按每辆车5m计,不应少于2辆的长度;(3)车辆出入口距离城市道路红线不应小于7.5m,并在距出入口区域内2m处作视点的120°范围内至区域外7。
5m以上不应有遮挡视线障碍物。
五、地下停车库通车道的最大坡度(斜坡道)直线坡道曲线坡道%高:长%高:长JGJ100-98 15 1:6。
67 12 1:8.3 缓坡段水平长度不小于3。
60m,坡度为坡道的1/2。
六、地下停车库车道最小转弯半径《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最小转弯半径 6.00七、医院地下车库通道宽度坡道最小宽度计算宽度(m) 最小宽度(m)直线单行单车宽+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