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场设计规范完整版
- 格式:ppt
- 大小:1.28 MB
- 文档页数:15
停车场设计规范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试行)颁布单位公安部/建设部颁布日期881003 实施日期890101第一条本规则适用于大、中城市和重点旅游区停车场的规划设计,小城市可参照执行。
第二条专用和公共建筑配建的停车场原则上应在主体建筑用地范围之内。
第三条机动车停车场内必须按照国家标准GB5768-86《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交通标志,施划交通标线。
第四条机动车停车场的出入口应有良好的视野。
出入口距离人行过街天桥、地道和桥梁、隧道引道须大于50米;距离交叉路口须大于八十米。
第五条机动车停车场车位指标大于50个时,出入口不得少于2个;大于500个时,出入口不得少于3个。
出入口之间的净距须大于10米,出入口宽度不得小于7米。
公共建筑配建的机动车停车场车位指标,包括吸引外来车辆和本建筑所属车辆的停车位指标。
第六条机动车停车场内的停车方式应以占地面积小、疏散方便、保证安全为原则。
主要停车方式见图一。
第七条机动车停车场车位指标,以小型汽车为计算当量。
设计时,应将其他类型车辆按表一所列换算系数换算成当量车型,以当量车型核算车位总指标。
第八条机动车停车场主要设计指标应不小于表二规定。
第九条在停车场内停放的机动车之间的净距应不小于表三规定。
第十条机动车停车场内的主要通道宽度不得小于6米。
第十一条机动车停车场通道的最小平曲线半径应不小于表四规定。
第十二条机动车停车场通道的最大纵坡度应不大于表五规定。
第十三条自行车停车场原则上不设在交叉路口附近。
出入口应不少于二个,宽度不小于2.5米。
第十四条自行车停车方式应以出入方便为原则。
主要停车方式见图二。
第十五条自行车停车场主要设计指标应不小于表六规定。
第十六条公共自行车停车场的停车位指标是指吸引外来自行车的停车位指标。
专用自行车停车场的停车位指标应不小于本单位职工人数的30%。
《停车场规划设计规范》停车场规划设计规范引言概述停车场规划设计是城市交通规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合理的停车场规划设计可以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停车效率,增强城市形象。
本文将从停车场规划设计的角度出发,介绍停车场规划设计的相关规范和要点。
一、停车场选址1.1 确定停车场规划设计的目的和需求,包括停车场的类型(地下停车场、地面停车场、立体停车场等)、停车位数量和停车场的使用功能(商业、居住、办公等)。
1.2 考虑停车场选址的交通便利性,选择靠近主干道和交通枢纽的地段,方便车辆进出,减少交通拥堵。
1.3 考虑停车场选址的周边环境,避免影响周边居民生活和商业经营,保证停车场使用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二、停车位设计2.1 根据停车场规划设计的需求确定停车位的数量和类型,包括普通车位、残疾人专用车位、妇女儿童专用车位等。
2.2 设计停车位的尺寸和布局,保证车辆进出方便,避免拥堵和碰撞。
2.3 考虑停车位的标识和导引,设置清晰的停车标识和导向标识,指引车辆停放位置,提高停车效率。
三、通行道设计3.1 确定通行道的数量和宽度,保证车辆进出顺畅,避免拥堵和堵塞。
3.2 设计通行道的弯道和坡度,保证车辆行驶安全,避免事故发生。
3.3 考虑通行道的亮度和通风,保证停车场内通行道的亮度和通风良好,提高停车场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四、安全设施设计4.1 设置停车场的出入口和紧急出口,保证车辆进出和紧急疏散畅通。
4.2 安装监控设备和报警设备,保证停车场的安全性和监控性。
4.3 设计灭火设施和应急救援设施,保证停车场内的火灾和事故发生时的安全和救援。
五、环保设施设计5.1 设计雨水排放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保护周边环境水资源的安全和清洁。
5.2 设置绿化带和绿色屋顶,提高停车场的环境友好性和城市绿化水平。
5.3 考虑停车场的能源利用和节能设计,减少停车场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结语停车场规划设计规范是城市交通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合理的停车场规划设计可以提高城市交通效率,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停车场规划设计规范1.停车位数量:根据停车需求量和停车场周边区域情况确定停车位数量。
一般来说,停车位数量应根据停车需求来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确保能满足各类车辆的停放需求。
2.停车位布局:停车位应尽量合理地布局,便于车辆进出和停放。
停车位宽度、长度、标线和标示应符合相关标准,确保车辆停放的安全和便利性。
3.车位划分:根据停车场规划需求,合理划分各类不同车辆的停车位,如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等,确保各类车辆的停放需求能够得到满足。
4.车位标识:对停车位进行明确的标识,包括车位号码、车位类型和停车位所有权等信息,方便车主和管理人员使用和管理。
5.出入口位置:根据周边道路及交通规划,合理选择停车场的出入口位置,确保道路畅通、安全无碍。
6.通行道路设计:停车场内的通行道路宽度应根据停车场规模和预计车流量来设计,确保车辆能够顺畅进出停车场,并且保障通行的安全性。
7.照明设计:停车场内应配备合适的照明设施,保证夜间停车场照明充足,提高安全性和便捷性。
8.安全设施:停车场内应设有防火设施、消防器材、监控摄像、报警系统等安全设施,确保停车场内的安全性和应急能力。
9.绿化规划:在停车场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绿化带和绿化设施的布局,增加环境美化,减轻车辆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10.残疾人停车位:根据相关规定,在停车场内设置适量的残疾人停车位,确保残疾人朋友的停车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11.电动车充电桩:根据电动车的普及程度,合理设置电动车充电桩或充电区域,满足电动车用户的充电需求。
12.停车场管理系统:采用先进的停车场管理系统,实现车位预约、停车缴费、车辆监控等功能,提高停车场管理的科学化和智能化。
总之,停车场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停车需求、交通状况、环境影响等多方面因素,确保停车场的规范化、高效化和安全性,提供方便、舒适、安全的停车服务。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停车场库设计规范篇一:停车场设计规范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试行)颁布单位公安部/建设部颁布日期881003实施日期890101第一条本规则适用于大、中城市和重点旅游区停车场的规划设计,小城市可参照执行。
第二条专用和公共建筑配建的停车场原则上应在主体建筑用地范围之内。
第三条机动车停车场内必须按照国家标准gb5768-86《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交通标志,施划交通标线。
第四条机动车停车场的出入口应有良好的视野。
出入口距离人行过街天桥、地道和桥梁、隧道引道须大于50米;距离交叉路口须大于八十米。
第五条机动车停车场车位指标大于50个时,出入口不得少于2个;大于500个时,出入口不得少于3个。
出入口之间的净距须大于10米,出入口宽度不得小于7米。
公共建筑配建的机动车停车场车位指标,包括吸引外来车辆和本建筑所属车辆的停车位指标。
第六条机动车停车场内的停车方式应以占地面积小、疏散方便、保证安全为原则。
主要停车方式见图一。
第七条机动车停车场车位指标,以小型汽车为计算当量。
设计时,应将其他类型车辆按表一所列换算系数换算成当量车型,以当量车型核算车位总指标。
第八条机动车停车场主要设计指标应不小于表二规定。
第九条在停车场内停放的机动车之间的净距应不小于表三规定。
第十条机动车停车场内的主要通道宽度不得小于6米。
第十一条机动车停车场通道的最小平曲线半径应不小于表四规定。
第十二条机动车停车场通道的最大纵坡度应不大于表五规定。
第十三条自行车停车场原则上不设在交叉路口附近。
出入口应不少于二个,宽度不小于2.5米。
第十四条自行车停车方式应以出入方便为原则。
主要停车方式见图二。
第十五条自行车停车场主要设计指标应不小于表六规定。
第十六条公共自行车停车场的停车位指标是指吸引外来自行车的停车位指标。
专用自行车停车场的停车位指标应不小于本单位职工人数的30%。
第十七条各类建筑配建的停车场车位指标应不小于表七至表十八规定。
《停车场规划设计规范》停车场规划设计规范引言概述:停车场规划设计是城市交通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规划设计可以提高停车场的利用效率,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本文将从停车场选址、停车位布局、交通组织、设施设备和环境保护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停车场规划设计的规范。
一、停车场选址:1.1 地理位置:选址应考虑周边交通情况、商业区域、人口密度等因素,以方便市民和车辆的出行。
1.2 地形条件:选址应避免地势过高或过低,地势平坦有利于停车场的建设和使用。
1.3 土地面积:选址应具备足够的土地面积,以满足停车位的需求,并考虑未来的扩展和改造。
二、停车位布局:2.1 停车位数量:根据周边需求和预测交通流量,合理确定停车位的数量,以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2.2 停车位类型:根据停车场的使用需求,设置不同类型的停车位,如普通车位、残疾人专用车位、家庭车位等。
2.3 停车位布局:合理划分停车位的大小和间距,确保车辆进出方便,同时考虑通行道宽度和转弯半径等因素。
三、交通组织:3.1 出入口设置:设置合理的出入口位置和数量,考虑到交通流量和周边道路的连接情况,以确保车辆的顺畅进出。
3.2 车辆通行道路:设置宽度合理的车辆通行道路,考虑到车辆的转弯半径和交叉口的安全性,以保证车辆的安全通行。
3.3 交通信号灯:根据停车场的规模和交通流量,设置合理的交通信号灯,以协调车辆的行驶和停车。
四、设施设备:4.1 停车场标识:设置清晰明确的停车场标识,包括入口标识、出口标识、停车位标识等,以方便车辆和行人的识别。
4.2 视频监控系统: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对停车场进行全天候监控,提高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4.3 收费系统:根据停车场的管理要求,选择合适的收费系统,如人工收费、自动收费等,以方便车主缴费和管理人员的收支统计。
五、环境保护:5.1 绿化设计:在停车场周边设置绿化带和绿化景观,提高环境美观度和空气质量。
5.2 排水系统: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确保停车场在雨水天气下的正常运行,避免积水和水患。
《停车场规划设计规范》停车场规划设计规范引言概述:停车场规划设计是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停车场规划设计能够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城市交通效率。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停车场规划设计的规范要求。
正文内容:1. 停车场选址1.1 城市规划考虑:停车场选址需要与城市规划相协调,考虑到交通流量、道路网络以及周边建筑物等因素,确保停车场的合理布局。
1.2 距离交通枢纽:停车场应尽量靠近交通枢纽,如火车站、地铁站等,以方便乘客换乘和出行。
1.3 周边设施配套:停车场选址要考虑周边的商业、办公、居住等设施,以满足用户的停车需求。
2. 停车位布局2.1 车位尺寸:停车位的尺寸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以保证不同类型车辆的停放需求,如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等。
2.2 车位数量:停车场应根据需求确定合理的车位数量,考虑到日常停车需求和特殊活动需求,如节假日、活动等。
2.3 车位布局:停车位的布局应合理,考虑到车辆进出的便利性和通行效率,避免车辆拥堵和交通事故的发生。
3. 交通流线设计3.1 入口设计:停车场的入口设计应考虑到车辆的流量和进出的便利性,设置合理的通行标志和导向标识,以引导车辆顺利进入停车场。
3.2 出口设计:停车场的出口设计应确保车辆的顺利出场,设置合理的缓冲区和导向标识,以避免车辆拥堵和事故的发生。
3.3 车位标线:停车位的标线应清晰明确,以便车辆准确停放,同时要考虑到不同类型车辆的停放需求。
4. 设备设施配置4.1 照明设施:停车场应配置充足的照明设施,以确保夜间停车安全。
4.2 监控设备:停车场应配置监控设备,以监控停车场的安全状况,防止盗窃和破坏行为。
4.3 收费系统:停车场应配置合适的收费系统,以方便用户缴纳停车费用,并确保收费的准确性和便利性。
5. 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5.1 绿化设计:停车场应考虑到环境保护和城市美观,进行合理的绿化设计,如种植树木、草坪等。
5.2 排水系统:停车场应配置合适的排水系统,以确保雨水的顺利排除,避免积水和污染问题。
地面停车设计规范以及尺寸要求一.停车场的组成部分1.出入口2.行车通道3.停车位4.绿化隔离带5.附属设施:休息室、管理室、修车场、加油站。
详解:1.出入口位置(1)公用停车场的停车区距离公共建筑出入口的距离宜采用50~100M。
(2)风景名胜区考虑到环境保护需要或受用地限制时,距主要入口可达150~200M。
(3)机动车出入口距离城市主干道交叉口不小于70M。
(4)距地铁出入口、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小于15M;距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使用的出入口不应小于20M。
2.出入口数量停车泊位数越多,出入车辆就越多,出入口的数量也需要相应增加。
(1)50辆机动车停车场,可设置1个出入口。
(2)50—300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应设2个出入口。
(3)大于300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出口和入口应分开设置。
(4)大于500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出入口不得少于3个。
(5)当停车场设置两个以上出入口时,其出入口之间的净距须大于10m。
(6)大于300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分开设置的出、入口之间的距离应大于20m。
3.出入口宽度停车场出入口不应少于两个,其净距宜大于10m;条件困难或停车容量小于50个时,可设一个出入口,但其进出通道的宽度宜采用9-10m。
4.通道及转弯半径:行车通道可分为单车道和双车道。
(1)一侧通道一侧停车(2)中间通道两侧停车(3)两侧通道中间停车(4)环形通道四周停车停车场通道转弯半径:5.通道坡度(1)与广场连接的道路纵坡度以0.5%~2%为宜。
(2)困难时最大纵坡度不应大于7%,积雪及严寒地区不应大于6%。
(3)在出入口应设置纵坡缓坡段≤2%。
6.车辆类型及车身基本尺寸:7.停车场平面布置平行式停车垂直式停车斜列式停车8.残疾人车位布置其次,(1)办公、科研、文化、纪念、观演、体育、交通、医疗、学校和园林建筑的停车位应设无障碍设计。
(2)距离建筑入口及车库最近的停车位置,应划为残疾人专用停车位。
(3)停车位的一侧,应设宽度不小于1.2M的轮椅位置,使乘轮椅者能直接进入人行道到达建筑入口。
《停车场布局设计规范》停车场布局设计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为停车场布局设计提供一些规范和指导原则,以确保停车场的安全性、效率性和可持续性。
良好的停车场布局设计可以提供方便的停车环境,并减少交通混乱和事故的发生。
2. 设计要求停车场布局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2.1 安全性- 车辆和行人应有明确的分隔,并设有行人通道和安全设施,如护栏和标志牌。
- 车道宽度应足够,以确保车辆能够安全进出停车位。
- 设计应考虑紧急情况下的疏散路线和避难区域。
2.2 效率性- 停车位数量应根据停车需求进行合理规划,以充分利用可有的空间。
- 停车位应有合适的大小和形状,以容纳各类车辆。
- 车辆进出停车场的流动应顺畅,避免拥堵和延误。
2.3 可持续性- 设计应考虑节能和环保因素,如合理利用自然光和通风。
- 可以提供电动车充电设施和自行车停放区,以鼓励低碳出行方式。
3. 布局设计原则在进行停车场布局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3.1 合理规划- 根据场地大小和停车需求,制定合理的停车位数量和布局。
- 不同类型的停车位(如临时停车位、残疾人停车位等)应有明确的标识和分配。
3.2 车流分流- 设计车道和指示标志以引导车辆进出停车位。
- 考虑不同类型车辆(如小型车、大型车辆)的通行需求,并设置相应的车道宽度。
3.3 提供便利设施- 设置行人通道和便利设施,如自动支付系统、洗车服务等,以提高用户体验。
- 考虑到特殊群体的需求,并设有残疾人停车位和设施。
4. 布局设计流程停车场布局设计通常包括以下步骤:4.1 收集信息- 确定停车场的场地大小和形状。
- 了解停车需求和使用情况。
4.2 规划停车位数量和布局- 根据信息收集结果,确定停车位数量和类型。
- 根据停车位数量和布局要求,进行停车位排列设计。
4.3 设计车道和行人通道- 根据停车位布局,设计合适的车道和行人通道。
- 考虑车辆通行的方向和流量,设置指示标志和导向标识。
4.4 设计便利设施- 根据需求和场地条件,设计便利设施的位置和布局。
《停车场规划设计规范》停车场规划设计规范引言概述:停车场规划设计是城市交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停车场规划设计可以提高停车效率,缓解交通拥堵,保障市民出行的便利性。
本文将从停车场规划设计的角度,介绍相关规范和要点,以帮助设计师和城市规划者更好地进行停车场规划设计。
一、停车场选址1.1 交通便利性:停车场应选址在交通便利的地段,靠近主要道路和公共交通站点,方便车辆进出和市民出行。
1.2 人口密集度:选址应考虑周边人口密集度,以满足停车需求,避免停车位过多或不足的问题。
1.3 停车场容量:根据周边人口和车辆流量,合理确定停车场容量,以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停车效率。
二、停车位布局2.1 车位尺寸:停车位尺寸应符合国家规定,确保不同类型的车辆能够正常停放,同时考虑到车位之间的空间,方便车辆进出。
2.2 车位标识:每个停车位应有明确的标识,包括车位编号和停车位类型,以便驾驶员快速找到合适的停车位。
2.3 车位布局:合理的车位布局可以提高停车效率,减少拥堵。
应考虑车位之间的间距,设置合适的通道和转弯半径,确保车辆能够方便进出。
三、停车场设施3.1 照明设施:停车场应设置充足的照明设施,确保夜间停车安全,方便驾驶员找到车辆。
3.2 监控系统:安装监控系统可以提高停车场的安全性,减少车辆被盗或损坏的风险。
3.3 支付系统:应设置方便快捷的支付系统,如移动支付、自动支付等,提高停车场的服务水平和用户体验。
四、停车场管理4.1 停车指引:设置合理的停车指引标识,包括入口、出口、车位指示等,方便驾驶员快速找到停车位。
4.2 车辆流量控制:根据停车场容量和车辆流量,合理控制车辆进入停车场的数量,避免拥堵和安全隐患。
4.3 安全管理:加强停车场的安全管理,定期巡视,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确保停车场的安全性和秩序。
五、环境保护5.1 绿化设计:停车场应合理设置绿化带和景观,提升停车场的美观度,减少环境污染。
5.2 排水系统: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确保停车场在雨水天气下正常运行,避免积水和滑倒事故的发生。
停车场建筑设计规范为了确保停车场建筑的安全性、功能性和美观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设计规范。
下面是关于停车场建筑设计规范的一些要点。
1.停车位设计规范:1.1停车位尺寸:标准停车位尺寸为2.5米*5米,横向停车间距为2.5米,纵向停车间距为5米。
1.2停车位标线:标准停车位应有明确的标线,包括停车位线和驶入道路的行车线。
1.3停车位数量:根据停车场容量设计停车位数量,要考虑车辆流量、停车需求和空间规划等因素。
2.出入口设计规范:2.1主要出入口:停车场应设有主要出入口,使车辆能够方便地进入和离开停车场,出入口应宽敞、明确。
2.2安全设施:出入口应配备道闸、限高杆、车辆识别系统等安全设施,确保只有授权车辆可以进入停车场。
2.3出入口数量:根据车流量和停车需求,设计合适数量的出入口,以避免车辆拥堵和排队等问题。
3.设施设备规范:3.1照明设备:停车场内应有充足的照明设备,确保夜间停车安全。
3.2防火设备:停车场应配备灭火器、消防栓等防火设备,确保停车场的火灾安全。
3.3通风设备:停车场应合理设计通风设备,确保车辆停放期间的空气流通和二氧化碳排放。
3.4排水设备:停车场应设置合理的排水设备,以防止雨水积聚和停车场内的积水。
3.5监控设备:停车场应配备监控设备,以确保安全监控和监管。
4.残疾人设施规范:4.1停车位:停车场应设有专门为残疾人预留的停车位,并配备无障碍设施,如坡道、扶手等。
4.2通道和卫生间:停车场应有适用于残疾人的通道和卫生间,以方便他们进入和使用停车场。
4.3指示标识:停车场内应有明确的指示标识,指引残疾人到达停车位、出入口和其他设施。
总之,停车场建筑设计规范涉及停车位设计、出入口设计、设施设备规范和残疾人设施规范等方面。
这些规范的制定对于确保停车场的安全性、功能性和舒适性非常重要。
最新停车场设计规范停车场设计规范是指根据现有的交通法规和建筑规范以及停车场市场需求,为了提高停车场的安全性、便利性和效率性,从停车场的布局、道路设计、停车位设计、停车设施等方面制定的规范。
一、停车场布局1.停车场应根据道路交通情况和周边建筑环境,合理选址,不得影响道路通行和周边建筑的安全性和使用性。
2.停车场应有明确的驶入和驶出口,并根据车流量合理设置进出口车道数量和宽度,确保车辆进出的顺畅性。
3.停车场应设有明确的标识和指示牌,指示停车位的数量和位置,并设置导向标识和交通指示牌,引导驾驶员到达目标停车位。
二、道路设计1.停车场道路应考虑车辆的通行速度和方向,设有明确的车道线和标线,确保车辆正确行驶。
2.停车场道路应设置合理的弯道半径和坡度,确保车辆的安全行驶。
3.停车场应设有足够数量的人行道和人行过道,便于行人步行和交通导引。
三、停车位设计1.停车位的大小和布局应符合国家规范和标准,并根据停车场的性质和使用需求进行合理设计。
2.停车位的数量应根据停车场的容量和流量进行合理配置。
3.停车位应设有明确的标识,便于驾驶员找到自己的车位。
4.停车位之间应设有合适的隔离设施,以防止车辆之间的碰撞和刮擦。
5.停车位应有足够的补给和排水设施,确保车辆在停车过程中不受到影响。
四、停车设施1.停车场应配备足够数量和合理布局的灯光设施,确保夜间的照明效果和安全性。
2.停车场应设有合适的监控设备和报警系统,确保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3.停车场应设有足够数量和合适位置的消防设备,以应对紧急情况。
4.停车场应设有便捷的缴费设施和自助服务设备,提高用户的便利性和停车效率。
五、环保和绿化1.停车场应设有合适的垃圾箱和垃圾处理设施,以减少环境污染。
2.停车场应合理设计排水系统,避免雨水积聚破坏停车位。
3.停车场应适度布置绿化带和绿化景观,美化环境,提高停车体验。
综上所述,停车场设计规范是为了保证停车场的安全性、便利性和效率性,从停车场的布局、道路设计、停车位设计、停车设施等方面制定的一系列规范。
《停车场规划设计规范》1.停车场选址:选择停车场的位置应考虑与主要道路和商业区的连接性,以方便车辆进出和用户的使用。
同时,也要考虑周边环境大气污染、噪声等因素对停车场的影响,尽量远离居民区、公园、学校等敏感区域。
2.停车场功能划分:根据停车场的规模和需求,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包括入口/出口区、停车区、行人通道、绿化带、服务设施等。
不同功能区应合理布局,确保车辆和行人的流动畅通,同时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增加绿化带和环保设施。
3.停车位规划:根据停车场规划设计的需求和停车位数量的预测,合理划分停车位的布置和类型,包括车位的大小、形状和数量。
车位的标准尺寸应满足常见车型的需求,并考虑到残疾人停车位的设置。
4.停车位标线和标识:车位应标明清晰,以便用户迅速找到合适的停车位。
标线应具备耐久性和可见性,标识应明确标示车位编号,以方便用户查找和识别。
5.交通流线规划:停车场的交通流线设计应合理,包括入口、出口和内部道路的划分,确保车辆的顺畅进出和内部的流动。
车辆和行人通道应有明确的分隔,并考虑到紧急疏散的需求。
6.照明和安全设施:停车场应设置充足的照明设施,以保证夜间的安全性。
此外,还应设置监控摄像头、报警设备和消防器材等安全设施,提供安全保障。
7.可持续发展考虑:在停车场的规划设计中,要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包括雨水收集系统、太阳能灯具、电动汽车充电桩等绿色和环保设施的设置,以提高停车场的能源利用效率。
8.残疾人停车位:停车场规划设计中要考虑到残疾人的停车需求,设置易于残疾人进出的停车位,配备斜坡和无障碍通道,确保残疾人的出行便利。
总结起来,停车场规划设计规范主要包括选址、功能划分、停车位规划、标线和标识、交通流线规划、照明和安全设施、可持续发展考虑以及残疾人停车位设置。
通过遵循这些规范,可以确保停车场的安全、高效和合理利用,为用户提供方便的停车体验。
《停车场设计要求规范》停车场设计要求规范1. 前言本文档旨在为停车场设计提供一些规范要求,以确保停车场的功能性、安全性和便利性。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设计要求,设计人员应该在停车场设计中加以考虑。
2. 设计要求2.1 停车位数量- 停车场的设计应根据预期的需求合理确定停车位的数量,并应该预留一定数量的额外空间,以满足停车场的未来扩建需求。
2.2 停车位布局- 停车位的布局应尽量简洁合理,确保停车车辆的顺畅进出和操控空间的合理利用。
车位之间应有足够的宽度,以便司机顺利进出车位。
2.3 出入口设计- 停车场应设置合适数量的进出口,以确保车辆的进出效率。
进出口应尽量避免交叉冲突,并应设置明显的标识和导向标志,以引导驾驶员正确进出停车场。
2.4 照明设施- 停车场应设置充足的照明设施,以保证夜间停车场的安全性。
照明设施应覆盖整个停车场,并应符合相关的照明亮度要求,确保驾驶员和行人的安全。
2.5 安全设施- 停车场应设置安全设施,如防盗视频监控系统、报警装置、应急通道等,以确保停车场的安全。
安全设施的布置应满足相关的安全标准和法规要求。
2.6 车辆流线- 停车场设计应合理规划车辆的流线,确保车辆的顺畅进出和停放。
车辆流线设计应考虑不同类型车辆的转弯半径和操控要求,以确保车辆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2.7 无障碍设施- 停车场应设置适应残障人士的停车位和通道,以提供无障碍的使用环境。
无障碍设施应符合相关的无障碍设计标准,以保证残障人士的权益和便利。
3. 结论本文档详细介绍了停车场设计需要考虑的要求和规范。
设计人员应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结合本文档提供的指南,进行停车场设计,以确保停车场的功能性、安全性和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