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的组成成分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25
润滑油主要成分
润滑油主要成分:
一、油基:
1、汽油:也称为抗摩和抗磨润滑油,它是最常用的传统油基润滑油,具有醇性特性,具有较好的抗磨擦性能、抗腐蚀性能,使用寿命较长,适用于湿热度较高的环境。
2、矿物油:它是传统的油基润滑油,主要成分是一定含量的烷烃,具有良好的润
滑性能,耐温性能,但是抗油污能力不强,燃烧特性较差,使用寿命较短,适用于温度较低的环境。
3、合成润滑油:这是一种合成油,它由多种合成基因组成,又称石油开发商直接
为润滑油设计的合成基,具有良好的抗油污、抗粘附、耐高温、耐腐蚀的特性,耐受温度较高的湿热环境。
二、添加剂:
1、抗磨剂:它是提高润滑油抗磨擦性能的首要物质,抗磨剂常用的有金属偏磷、
硅酸铝锆等。
2、抗氧剂:用于抑制润滑油中恶气的挥发,保护润滑油不受氧化破坏,能够延长
其寿命,天然矿油和合成油中往往早有加入抗氧剂,一般也可以单独添加。
3、抗泡剂:用于抑制润滑油中汽排的泡沫,避免影响润滑效果,润滑油中有抗泡
剂的,一般会有“水溶性”的字样,活性抗泡剂有亚铁醚、烷基硅油等。
4、稳定剂:用于抑制润滑油老化,提高其稳定性,也防止沉淀及颗粒形成,稳定
剂有两类:稳定接着剂,有甲苯、敌酚诸氨基酚;稳定化合物,有水解型、极性型、安乃近型。
5、防锈剂:润滑油中也可以加入防锈剂用于抗锈腐蚀,抗氧化,抗水解,对碳铝
之类的金属具有良好的防护效果,具体的防锈剂有润滑腻子、硅酸锌、氧化铝、石油沥青、抗氧剂等。
iso vg32成分ISO VG32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一种工业润滑油的粘度等级,它代表了润滑油在运动过程中的黏度大小。
ISO VG32是常用的润滑油粘度等级之一,适用于各种机械设备的润滑。
润滑油在机械设备中起到润滑、冷却、密封和防锈等多种功能。
其中,黏度是润滑油的重要物理性质之一,它对润滑效果和机械设备的运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黏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润滑效果下降,甚至造成设备损坏。
ISO VG32的意思是,该润滑油的粘度在运动过程中与水的粘度相似。
ISO VG32润滑油的黏度范围为28.8到35.2毫米/秒,适用于润滑剂要求中等黏度的机械设备。
具体包括空气压缩机、涡轮机械、泵、齿轮箱、传动装置等。
ISO VG32润滑油的粘度适中,能够提供良好的润滑效果,减少机械设备的摩擦和磨损。
ISO VG32润滑油的成分主要包括基础油和添加剂。
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它通常由矿物油、合成油或植物油等组成。
基础油的选择要考虑到润滑油的使用环境和要求。
添加剂则是为了提升润滑油的性能而添加的,比如抗氧化剂、抗腐蚀剂、抗磨剂等。
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也会影响润滑油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ISO VG32润滑油的粘度等级是根据其在40℃下的运动黏度来确定的。
40℃是一种常见的工作温度,因此该粘度等级适用于许多常见的机械设备。
通过控制润滑油的粘度,可以确保润滑油在不同温度下都能提供良好的润滑效果。
使用ISO VG32润滑油的机械设备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换润滑油。
检查润滑油的黏度和清洁度是常见的检查项目,以确保润滑油的性能符合要求。
如果润滑油的黏度过高或过低,都需要及时更换。
此外,注意存储润滑油的环境,避免受潮和污染,以免影响润滑效果。
ISO VG32是一种常见的润滑油粘度等级,适用于各种机械设备的润滑。
它的粘度适中,能够提供良好的润滑效果,减少机械设备的摩擦和磨损。
正确选择和使用ISO VG32润滑油,对于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润滑油的主要组成——基础油
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组成部分,所占比例随润滑油的品种和质量不同而异,一般都在80%以上。
其品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成品润滑油的好坏。
基础油——既是润滑油添加剂的“载体”,同时也是润滑的主体,润滑油性能能否正常挥发,基础油的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
按来源不同,基础油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矿物基础油和合成基础油。
接下来飞秒小哥向你介绍一下:什么是矿物基础油?什么是合成基础油?
所谓矿物基础油是指天然原油经过减压蒸馏和一系列精制处理而得的基础油,它的化学成分包括高沸点、高相对分子质量烃类和非烃类混合物。
而合成基础油一般是由于低分子组分经过化学合成而制备的较高分子的化合物,它又分为合成烃润滑油、有机酯和其他合成油三大类。
理想的润滑油基础油,应具有以下性能:(1)适当黏度和好的黏温性能;(2)低的蒸发损失;(3)优良的低温动性;(4)良好的氧化安定性;(5)适宜的对氧化产物及添加剂的溶解能力;(6)好的抗乳化性能及空气释放值。
润滑油基础油组成对低温性能的影响润滑油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对润滑油的低温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润滑油基础油是从石油或合成原料中通过精制和改性制得的一种液体物质,其主要成分包括烷烃、环烷烃、脂肪酸酯、芳香烃和脂肪醇等。
这些成分的不同组成和特性会影响润滑油的低温性能,包括流动性、黏度指数、可溶性和挥发性等方面。
首先,基础油的组成对润滑油的流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低温下,润滑油的粘度会增加,影响润滑油的流动性能。
烷烃是基础油中最常见的分子类型之一,它们具有较低的凝固点和较好的低温流动性能。
环烷烃和芳香烃也具有一定的低温流动性能,但相对于烷烃而言较差。
脂肪酸酯和脂肪醇等成分在低温下具有较高的凝固点,对低温流动性能有一定的限制。
其次,基础油的组成还会影响润滑油的黏度指数。
黏度指数是衡量润滑油黏度随温度变化程度的指标,其数值越高,表示润滑油黏度随温度变化的幅度越小,低温流动性能越好。
烷烃和环烷烃等成分具有较高的黏度指数,能够保持润滑油在低温下的合适黏度,提供良好的润滑性能。
芳香烃和脂肪酸酯等成分的黏度指数相对较低,对于低温流动性能的改善有一定的限制。
此外,基础油的组成还会影响润滑油的可溶性。
润滑油需要在各种温度下具有足够的溶解性,以保持其稳定性和润滑性能。
烷烃和环烷烃等成分具有较好的可溶性,能够在低温下保持润滑油的稳定性。
芳香烃和脂肪酸酯等成分的溶解性相对较差,在低温下易出现析出和沉积,影响润滑油的性能。
最后,基础油的组成还会对润滑油的挥发性产生影响。
低温下,润滑油的挥发性越小,其在发动机冷启动时的蒸发损失就越小,提供更好的润滑保护。
烷烃和环烷烃等成分具有较低的挥发性,能够在低温下保持润滑油的稳定性。
芳香烃和脂肪酸酯等成分的挥发性相对较高,容易在低温下蒸发,导致润滑油薄膜的破裂和降低润滑性能。
总结起来,润滑油基础油的组成对低温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烷烃和环烷烃等成分可以提供较好的低温流动性能、黏度指数、可溶性和挥发性,而芳香烃和脂肪酸酯等成分相对而言效果较差。
润滑油的组成及其成分机油的组成大体可以分为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
其中基础油可分为:1、矿物油--Mineral从原油中提炼而成的,此种基础油因受限于原油先天性质、原油的来源、炼制技术、成本等条件,在黏度指数、流动点和氧化稳定性方面便有一定的限制要靠添加剂来改善。
2、合成油--Synthetic就是把矿物基础油用酯类或聚烯类来取代,再和添加剂参配就是合成机油,而若是基础油全用酯类或聚烯类取代便称为全合成机油若只有用部分则称为半合成机油。
3、植物油--Vegetable顾名思义就是从植物所提炼而成的,如黄豆油、篦麻油、植物油等,它能够在铁或钢的表面形成一层薄膜,现在有些试验性的赛车用油即采用植物油4、动物油--Animal通常用在齿轮的润滑上,如抹香鲸油有非常良好的抗磨和抗压的特性,它用于多数的有限度滑动的差速器,而真正发挥机油功能的是添加剂,有些添加剂为了配合不同的基础油的化学特性会稍作调整外,但其功效是完全相同的。
添加剂可分为:1、清净剂--Detergent引擎在高温操作时会产生结胶和积碳的现象,这些必须靠机油中的清净剂来清除,其成分为金属盐类。
2、驱散剂--Dispersant--或称分散剂引擎在低温操作时如非高速长时间行驶,会产生所谓的油泥为防止其产生,机油中必须添加驱散剂,将油泥均匀的分散在机油中避免油泥沉积在机油滤清器门推杆及活塞环上,造成润滑油路不顺而致使未被润滑的部分凿成磨损。
3、抗氧化剂--Anti-Oxidant机油在引擎的高温下特别容易与空气造成氧化反应,机油氧化之后颜色会加深,黏度会提高,因而增加引擎的负荷,同时氧化之后产生的有机酸也会腐蚀引擎的零件,因此保持机油的氧化稳定性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极高温的涡轮引擎。
4、防锈添加剂--Anti-Rust Additive为防止引擎的金属零件生锈,理所当然必须添加防锈剂,此种添加剂的成份均含有一极性基,利用分子间的极性吸附于金属表面,保护金属免受空气,水分及盐分侵蚀而生锈。
润滑油基本性能指标润滑油的基本性能指标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
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润滑油基础油主要生产过程有:常减压蒸馏、溶剂脱沥青、溶剂精制、溶剂脱蜡、白土或加氢补充精制。
润滑油的基本性能包括一般理化性能、特殊理化性能和模拟台架试验。
润滑油最主要的性能是粘度、氧化安定性和润滑性,它们与润滑油馏分的组成密切相关。
粘度是反映润滑油流动性的重要质量指标。
不同的使用条件具有不同的粘度要求。
重负荷和低速度的机械要选用高粘度润滑油。
氧化安定性表示油品在使用环境中,由于温度、空气中氧以及金属催化作用所表现的抗氧化能力。
油品氧化后,根据使用条件会生成细小的沥青质为主的碳状物质,呈粘滞的漆状物质或漆膜,或粘性的含水物质,从而降低或丧失其使用性能。
润滑性表示润滑油的减磨性能。
一、一般理化性能1、外观(semblance)定义:油品的外在表观形象。
意义:油品的颜色,往往可以反映其精制程度和稳定性。
对于基础油来说,一般精制程度越高,其烃的氧化物和硫化物脱除的越干净,颜色也就越浅。
但是,即使精制的条件相同,不同油源和基属的原油所生产的基础油,其颜色和透明度也可能是不相同的。
对于新的成品润滑油,由于添加剂的使用,颜色作为判断基础油精制程度高低的指标已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
检测方法:目测。
影响因素:原料油的化学组成与性质,加氢精制反应程度(反应温度、压力、氢油比、空速、催化剂活性等),与白土接触时间长短,补充精制过程中白土类型与用量。
2、色度(chromaticity)定义:用来评价色质刺激。
颜色是由亮度和色度共同表示的,而色度则是不包括亮度在内的颜色的性质,它反映的是颜色的色调和饱和度。
其值由色度坐标或主波长(或补色波长)和纯度确定。
意义:油品的颜色,往往可以反映其精制程度和稳定性。
对于基础油来说,一般精制程度越高,其烃的氧化物和硫化物脱除的越干净,颜色也就越浅。
吹制玻璃模具润滑油的成分
吹制玻璃模具润滑油的具体成分可以因不同产品而有所差异,但通常包含以下主要组分:
1. 基础油:基础油是模具润滑油的主要成分之一,常用的基础油包括矿物油、合成油和植物油等。
基础油的选择根据需求来确定,通常要求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和热稳定性。
2. 添加剂:模具润滑油中的添加剂用于提供额外的性能和功能。
常见的添加剂包括抗氧化剂、防锈剂、抗磨剂、抗腐蚀剂等。
这些添加剂可以提高模具润滑油的抗氧化、抗腐蚀和抗磨损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3. 抗粘剂:在吹制玻璃模具润滑油中,常添加抗粘剂用于减少模具与玻璃之间的摩擦,并防止粘附。
这有助于保护模具表面,减少玻璃制品的瑕疵和模具磨损。
需要注意的是,吹制玻璃模具润滑油的配方和成分可能因生产商和具体应用而有所不同,所以具体配方可能有所差异。
在选择和使用模具润滑油时,建议参考相关的产品说明和供应商提供的技术规格,以确保正确和有效地使用润滑油。
压缩机润滑油成分压缩机润滑油是一种特殊的润滑油,用于在压缩机运转过程中减少摩擦和磨损,保护机器的正常运行。
它由多种成分组成,包括基础油和添加剂。
基础油是压缩机润滑油的主要成分之一。
它可以是矿物油、合成油或半合成油。
矿物油是从天然石油中提炼出来的,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和热稳定性。
合成油是通过化学合成获得的,具有更高的性能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半合成油则是矿物油和合成油的混合物,综合了两者的优点。
除了基础油外,压缩机润滑油中还添加了一些特殊的添加剂。
这些添加剂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抗氧化、抗腐蚀和抗磨损。
抗氧化添加剂可以延长润滑油的使用寿命。
在高温和高压的环境下,润滑油容易被氧化,失去润滑性能。
抗氧化添加剂可以抑制氧化反应的发生,保持润滑油的性能稳定。
抗腐蚀添加剂可以防止润滑油与金属部件产生化学反应,形成腐蚀产物。
在压缩机中,润滑油与金属部件接触时间长,容易发生腐蚀。
抗腐蚀添加剂可以形成保护膜,隔离润滑油和金属表面。
抗磨损添加剂可以减少润滑油和金属表面的摩擦和磨损。
在高速运转的压缩机中,金属部件之间的接触会产生摩擦和磨损,导致机器性能下降。
抗磨损添加剂可以形成润滑膜,减少金属表面之间的直接接触。
压缩机润滑油中还可能添加一些其他的辅助添加剂,如防泡剂、改进极压性能的添加剂等。
这些添加剂的作用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润滑油的性能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压缩机润滑油的成分包括基础油和添加剂。
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组成部分,而添加剂则是为了提高润滑油的性能和稳定性。
正确选择和使用润滑油,可以保证压缩机的正常运行和长期使用。
润滑油
润滑油的主要成分是基础油和添加剂。
1、基础油是从植物的种子、花朵、根茎或果实中萃取的非挥发性油脂,可润滑肌肤,能直接用于肌肤按摩,也是稀释精油的最佳基底油。
2、机油添加剂增强机油品质和耐久度,从而达到保护发动机的目的,通过使用机油添加剂,将机油的性能提高到最顶级状态。
扩展资料:
润滑油的凝点是表示润滑油低温流动性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
对于生产、运输和使用都有重要意义。
凝点高的润滑油不能在低温下使用。
相反,在气温较高的地区则没有必要使用凝点低的润滑油。
因为润滑油的凝点越低,其生产成本越高,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一般说来,润滑油的凝点应比使用环境的最低温度低5~7℃。
但是特别还要提及的是,在选用低温的润滑油时,应结合油品的凝点、低温粘度及粘温特性全面考虑。
因为低凝点的油品,其低温粘度和粘温特性亦有可能不符合要求。
医用润滑液成分一、概述医用润滑液是一种用于增加人体生殖器官湿润度和减少不适感的产品。
它主要由水、甘油、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成分组成。
此外,还有一些添加剂,如防腐剂和调味剂。
二、主要成分1. 水:作为医用润滑液的主要成分之一,水可以增加产品的流动性和稀释性。
同时,它还可以起到保湿作用,使人体生殖器官不会干燥。
2. 甘油:是医用润滑液中最常见的成分之一,也是最重要的保湿剂。
它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并将其锁定在皮肤表面,从而保持皮肤湿润。
3.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具有黏性和保湿性。
它可以增加产品的黏稠度,并在使用时形成持久的湿润效果。
4. 防腐剂:由于医用润滑液会接触到人体内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避免细菌或其他微生物污染。
因此,添加一些防腐剂可以起到杀菌作用,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5. 调味剂:由于医用润滑液的使用场合特殊,为了增加产品的口感和舒适度,有时会添加一些调味剂。
这些调味剂通常是天然香料或人造香料。
三、其他成分除了上述主要成分外,医用润滑液还可能包含以下成分:1. 硅油:硅油是一种化学物质,具有很高的黏稠度和光滑性。
它可以增加产品的黏稠度,并在使用时形成持久的湿润效果。
2. 麦芽糊精:麦芽糊精是一种多糖类物质,具有良好的保湿性和黏性。
它可以使产品更容易推开,并在使用时形成持久的湿润效果。
3. 甘草酸二钾:甘草酸二钾是一种天然植物提取物,具有抗炎和抗菌作用。
它可以减少使用过程中对生殖器官的刺激和不适感。
4. 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是一种碱性物质,可以调节产品的酸碱度。
在使用过程中,它可以中和生殖器官表面的酸性分泌物,减少不适感。
5. 柠檬酸:柠檬酸是一种有机酸,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和保湿性。
它可以增加产品的流动性和稀释性,并在使用过程中形成持久的湿润效果。
四、总结医用润滑液是一种用于增加人体生殖器官湿润度和减少不适感的产品。
其主要成分包括水、甘油、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
此外,还有一些添加剂,如防腐剂和调味剂。
硅基润滑油成分硅基润滑油是一种常见的润滑油,它的成分决定了它的性能和用途。
本文将从成分的角度介绍硅基润滑油的几种常见成分及其特点。
一、硅基润滑油的成分分类硅基润滑油的成分主要可以分为硅油、硅脂和硅胶三类。
1. 硅油硅油是硅基润滑油的主要成分之一,它是以聚二甲基硅氧烷为主体的润滑油。
硅油具有很好的耐高温性能和氧化稳定性,能在高温下保持润滑性能,并且不易挥发。
此外,硅油还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和抗腐蚀性能,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高温设备和化工设备等领域。
2. 硅脂硅脂是硅基润滑油的另一种常见成分,它是以硅油为基础,加入稳定剂和增稠剂等添加剂制成的。
硅脂具有较高的黏度和良好的润滑性能,能够在高温和高压条件下保持稳定的润滑效果。
硅脂还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和抗腐蚀性能,适用于高温设备和密封件的润滑和保护。
3. 硅胶硅胶是硅基润滑油的另一种重要成分,它是以硅酸盐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胶状物质。
硅胶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能够吸附和保护摩擦表面,减少磨损和摩擦系数。
硅胶还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和电绝缘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机械设备和汽车制造等领域。
二、硅基润滑油的特点和应用硅基润滑油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特点,使其在特定的应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 耐高温性能硅基润滑油具有较高的氧化稳定性和耐高温性能,可以在高温环境下保持良好的润滑效果。
因此,硅基润滑油常被用于高温设备和工艺的润滑和冷却,如高温炉、热风炉和热交换器等。
2. 电绝缘性能硅基润滑油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可以在电子器件和电气设备中起到绝缘和保护作用。
例如,硅基润滑油可以应用于电机轴承、绝缘润滑脂和电缆绝缘等领域。
3. 抗腐蚀性能硅基润滑油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可以保护金属表面免受腐蚀和氧化。
因此,硅基润滑油常被用于化工设备、机械设备和汽车制造等领域,以防止设备和零部件受到腐蚀和损坏。
4. 环境友好性相比传统的矿物油润滑油,硅基润滑油具有较低的挥发性和毒性,对环境污染较小。
润滑油主要成分润滑油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和汽车等领域的重要润滑剂。
它主要由基础油和各种添加剂组成。
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而添加剂则用于增强其性能,并满足特定的使用要求。
1.矿物油基础油:矿物油基础油是由天然石油经过精炼处理而成的。
根据精炼程度的不同,矿物油基础油可以分为几个等级,如API(美国石油学会)标准中的API级别。
API级别通常根据石油油井中的地质特征和细菌污染程度来划分。
2.合成油基础油:合成油基础油是通过合成化学方法制造的,具有更高的性能和更广泛的使用范围。
合成油可以由多种化学原料合成,如单体、聚合物、聚合等。
常见的合成油基础油包括聚α烯烃、酯类、聚醚、硅烷烃和液晶聚合物等。
3.类合成油基础油:类合成油基础油是矿物油和合成油的混合物。
它们通常具有矿物油的低成本和合成油的高性能特点。
类合成油基础油可以根据混合比例的不同,具有不同的特性。
除了基础油,润滑油还包含各种添加剂,用于改善其性能和保护机械设备。
以下是常见的润滑油添加剂:1.抗氧化剂:抗氧化剂能够有效延长润滑油的使用寿命,防止其在高温和氧气环境下氧化。
常见的抗氧化剂包括二-叔丁基对甲酚(BHT)、二-正丁基对甲酚(DMTP)和二-二己基对甲酚(DTPD)等。
2.抗磨剂:抗磨剂能够减少机械设备各个部件之间的磨损,提高润滑效果。
常见的抗磨剂包括磷酸盐类化合物、硫脲类和二硫化钼等。
3.极压添加剂:极压添加剂能够在高温和高压环境下形成保护膜,减少金属表面之间的直接接触,防止摩擦和磨损。
常见的极压添加剂包括硫醚、硫化脂和硫化酯等。
4.清净分散剂:清净分散剂能够清除机械设备中的沉积物和杂质,防止其对润滑油的运动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常见的清净分散剂包括胺类和酚醛树脂等。
5.抗泡剂:抗泡剂能够减少润滑油中的气泡形成,防止它们对润滑效果的干扰。
常见的抗泡剂包括有机硅化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等。
综上所述,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包括基础油和各种添加剂。
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体,通常由矿物油基础油、合成油基础油和类合成油基础油等组成。
丝杆润滑油成分
首先,丝杆润滑油成分指的是用于润滑丝杆的油品中的化学物质。
这些化学物质对于保持丝杆的正常运转、降低摩擦、减少磨损、提高效率和延长使用寿命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具体来说,丝杆润滑油成分可能包括基础油、添加剂和稠化剂等。
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通常是由石油或合成油制成,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和粘度。
添加剂则可以增强润滑油的性能,如抗氧化剂、防锈剂、抗磨剂等。
稠化剂则用于提高润滑油的粘度和稳定性。
举例来说,如果一个丝杆润滑油含有石油润滑油、防锈剂、抗氧化剂和粘度指数改进剂等成分,则这些就是该润滑油的成分。
这些成分使得润滑油能够在各种工作条件下保持良好的润滑效果,并能够有效地延长丝杆的使用寿命。
总的来说,丝杆润滑油成分指的是用于润滑丝杆的油品中的化学物质,包括基础油、添加剂和稠化剂等。
这些成分能够有效地降低摩擦、减少磨损、提高效率和延长使用寿命等,对于保持丝杆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润滑油试题(答案)润滑油基础知识培训试题⼀.填空题1、润滑的类型有流体润滑、边界润滑。
2、润滑油主要作⽤有减少摩擦、清洗、散热、防锈、密封、传递动⼒等。
3、润滑油的主要质量指标有外观、粘度、粘度指数、酸值、闪点、⽔分、机械杂质、倾点和凝点、氧化安定性、灰分和残炭等。
4、润滑油的组成:基础油 + 添加剂 = 润滑油。
5、润滑油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添加剂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不⾜,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6、影响润滑剂类型的俩个主要因素速度和负荷。
7、润滑油的粘度是随温度变化⽽变化,温度升⾼粘度变⼩,温度降低粘度增⼤。
8、润滑油变⿊原因:外界杂质进⼊油箱、油品变质、超过换油期、机器零件磨损。
9、酸值是评定新油和判断运⾏中油质氧化程度的重要化学指标之⼀。
10、温度是油品影响油品氧化的重要因素之⼀。
11、润滑管理的“五定”是指定点、定质、定时、定量、定⼈。
12、油样应在补加新油前取,以免受新油⼲扰,或在停机前油仍热时或设备低速运转时取样。
13、盛油样品标签,应填写单位名称、油品名称、设备名称、取样位置、取样时间等,送样单位需将样品标签的内容全部填写,不得有遗漏。
14、常规检测需取油量⼀般为250ml,在盛油前应先去检查盛样品是否⼲净、⼲燥,必要时⽤少量油样将盛样瓶冲洗⼀下。
15、对于正确润滑最重要的润滑油特性是粘度,随着负荷的增加,润滑油的粘度也应增加。
16、随着温度的上升,需要具有 ___更⾼_____ 粘度的润滑剂;随着速度的增加,需要具有 ____低______ 粘度的润滑剂。
17、润滑油压⼒低的主要原因:油泵出⼒不够,冷油器泄漏,油系统管路泄漏,溢油阀故障或误开,油箱油位过低等18、齿轮油使⽤中出现腐蚀现象,可能因缺少防锈剂、油中含⽔、油氧化产⽣酸性物质造成,改进的⽅法是添加防锈剂的油、防⽌⽔分进⼊油中、防⽌污染物进⼊油中。
19、齿轮油使⽤中出现泡沫现象,可能因缺少抗泡剂、空⽓进⼊油中、油中含⽔造成,改进的⽅法是⽤含有抗泡剂油,防⽌空⽓和⽔进⼊油中20、齿轮油使⽤中出现不正常发热现象,可能因油粘度太⼤、载荷过⾼、齿箱外积灰太多造成,改进的⽅法是降低油粘度、降低载荷、清理积灰21、齿轮传动常见的失效形式有断齿、齿⾯磨损、齿⾯胶合、点蚀、齿⾯塑性变形。
润滑油MSDS(化学品安全数据表)化学品名称:润滑油编号:MSDS-02分子量:230 – 500外观与性状:油状液体,淡黄色至褐色,无气味或略带异味。
成分:脂环烃,烷烃相对密度:(水=1)<1 燃烧性:可燃闪点(℃):140 自燃温度(℃):248危险特性: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禁忌物:强氧化剂燃烧分解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1211灭火剂、砂土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间内,远离火种、热源。
保持容器密封。
防止阳光直射。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毒性:毒性低微,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某些防锈剂可引起接触性过敏性皮炎。
急救: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并敷硼酸眼膏。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暖并休息。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饮牛奶或植物油,洗胃并灌肠。
就医。
防护措施: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戴防毒面具。
防护服:穿工作服。
其它:工作后,沐浴更衣。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泄漏处置: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
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堵漏。
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也可以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就地焚烧。
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