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桑树品种对朱砂叶螨的抗性
- 格式:pdf
- 大小:187.13 KB
- 文档页数:2
真桑钝绥螨捕食朱砂叶螨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及捕食作用张晓阳;马敏;李锐;李生才【期刊名称】《中国生物防治学报》【年(卷),期】2017(033)002【摘要】为评价真桑钝绥螨Amblyseius makuwa Ehara防治害螨的可能性,本试验在(25±1)℃、RH 80%±5%、光周期16L:8D的条件下,组建了真桑钝绥螨以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Boisduv为食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研究了真桑钝绥螨雌成螨对朱砂叶螨卵、若螨和雌成螨的捕食作用。
结果表明,真桑钝绥螨以朱砂叶螨为食,未成熟期发育历期分别为卵期1.90 d,幼螨期0.62 d,前若螨期0.82 d,后若螨期1.26 d。
试验条件下真桑钝绥螨净增殖率为11.80,内禀增长率为0.175,世代平均周期为14.12 d,周限增长率为1.191,种群倍增时间为3.96 d,雌成螨日均产卵量为1.22粒,平均总产卵量为22.12粒。
真桑钝绥螨对朱砂叶螨3个螨态的捕食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拟合圆盘方程显示真桑钝绥螨对朱砂叶螨卵的捕食数量最大,其次为若螨和雌成螨,a/Th值分别为12.5162、5.8730和4.4009。
综上研究结果,真桑钝绥螨具备优良天敌的基本特性,是朱砂叶螨的潜在天敌之一。
【总页数】5页(P183-187)【作者】张晓阳;马敏;李锐;李生才【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太谷0308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76.2【相关文献】1.胡瓜钝绥螨对桑园朱砂叶螨捕食作用研究初报 [J], 柴建萍;江秀均;谢道燕;黄平;刘永光;罗雁婕2.普通钝绥螨(Amblyseius vulgaris)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捕食作用的研究 [J], 赵志模;陈艳;吴仕元3.胡瓜钝绥螨捕食茶橙瘿螨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及捕食作用初探 [J], 季洁;张艳璇;王长方;游泳4.真桑钝绥螨捕食朱砂叶螨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及捕食作用 [J], 张晓阳;马敏;李锐;李生才5.斯氏钝绥螨对朱砂叶螨若螨的捕食作用 [J], 王利平;王永模;杜进平;张国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桑品种对朱砂叶螨的抗感特性初探
唐以巡;张建强;吴开明;何诗明
【期刊名称】《蚕学通讯》
【年(卷),期】1998(000)004
【摘要】在室内自然变温(17~25℃)条件下,先后4次用不同品种的桑叶饲养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Boisdval)],并对各品种叶的形态、组织结构、生理等进行研究得出:凡叶背脉茸毛多而长,下表皮十海绵组织厚度厚,细胞液渗透压小的桑品种叶如桐乡青等,则饲养的害螨发育慢、经过长、产卵量少,表现出较好的抗螨特性;反之如鸡桑等品种叶上表现出明显的感螨特性.
【总页数】5页(P2-6)
【作者】唐以巡;张建强;吴开明;何诗明
【作者单位】西南农业大学蚕桑丝绸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88.7
【相关文献】
1.朱砂叶螨为害前后抗、感木薯品种叶组织中无色花青素还原酶活性差异分析 [J], 赵惠萍;梁晓;伍春玲;陈青
2.不同桑品种组织结构与抗感染朱砂叶螨和桑始叶螨关系初步研究 [J], 唐以巡;吴开明;何诗明;敬成俊;王永春;李小平
3.用生物鉴定法对不同桑品种抗感朱砂叶螨关系再探讨 [J], 何诗明;敬成俊;陈仁芳
4.朱砂叶螨为害前后抗、感木薯品种叶组织营养物质含量差异分析 [J], 张哲;陈青;
梁晓;伍春玲;陈谦;张银东
5.朱砂叶螨在桑品种育71-1上的实验种群生命参数研究 [J], 陶士强;吴福安;余茂德;王俊;程嘉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桑树朱砂叶螨的形态特征
桑树朱砂叶螨是一种常见的寄生性昆虫,其主要寄生于桑树叶片上,经常会对桑树造成严重损害。
以下是桑树朱砂叶螨的形态特征介绍。
1. 形态特征
桑树朱砂叶螨成虫体长约0.4-0.5毫米,呈卵形,呈深红
色或棕色,身体表面有光泽。
叶簇落螨幼虫身体呈半透明状,头部球形,身体两侧各有一对短的刺状突起,背侧中间有一条深色纵线。
成虫触角、嗅角发达,眼睛微小,内生触毛,无翅,腿短且弱。
2. 寄生特征
桑树朱砂叶螨主要寄生于桑树叶片上,特别是老叶片上。
它在叶片上产卵,卵呈橙色透明状,产卵后三天左右孵化,孵化后的幼虫直接吸食桑树叶片的汁液,并在叶片上形成网纹,幼虫期大概在12-13天左右,接着进入蛹期,蛹期为4-5天,
成虫从蛹中出来,寿命大概为15-18天左右。
它寄生于桑树叶
片上的时候,会对桑树造成严重损害,造成叶片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导致桑树产量下降。
3. 防治方法
为了防止桑树朱砂叶螨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如下防控措施:
(1)保持桑园清洁,及时修剪和去除落叶、落果等残余物,预防桑树树冠过密;
(2)及时发现并且防治其他害虫和病害,以减轻桑树朱
砂叶螨的发生;
(3)运用生物制剂和农药等手段,定期喷洒治理,可以
达到育苗期、生长期和丰产期的防治目的;
(4)加强地面管理,将桑树栽种和植物间隔管理合理化,以减少桑树朱砂叶螨的栖息和滋生繁殖。
总之,对于桑树朱砂叶螨这种常见的寄生性昆虫,了解其形态特征,采取合适的防治方法,既可以预防它对桑树造成的危害,也可以维持桑树的正常生长。
南方农业学报 Journal of Southern Agriculture 2024,55(1):68-74ISSN 2095-1191; CODEN NNXAABDOI:10.3969/j.issn.2095-1191.2024.01.007不同木薯品种对朱砂叶螨的抗性及生理基础研究赵博伟1,罗兴录2*,吴美艳2,陆耀国2,黄学华3*,陆美杏4,石妮霭4(1广西大学农牧产业发展研究院,广西南宁530004;2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南宁530004;3广西农业科学院,广西南宁530007;4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7)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木薯品种对朱砂叶螨的抗性及其生理基础,为抗朱砂叶螨木薯品种的选育及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方法】试验在木薯朱砂叶螨高发区进行,以6个木薯品种(桂热4号、华南205、桂垦26、华南124、南植199和西选09)为试验材料,试验期间朱砂叶螨自然危害。
在朱砂叶螨危害高峰期过后,对不同木薯品种进行螨害情况调查和鉴定,计算叶片受害率、叶片脱落率和螨害指数;同时采集螨害叶片与健康叶片测定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总酚、黄酮和单宁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比较分析不同木薯品种螨害情况与上述指标变化的关系。
【结果】不同木薯品种对朱砂叶螨的抗性有明显差异,螨害指数为61.86%~91.34%,6个品种螨害指数排序为南植199>华南205>桂热4号(S)>华南124>桂垦26>西选09;南植199和华南205对朱砂叶满的抗性表现为高感,桂热4号、华南124和桂垦26号表现为感,西选09表现为中抗。
西选09受螨害最轻,其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最低,总酚、黄酮和单宁含量及POD、CAT活性最高;南植199受螨害最重,其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总酚、黄酮和单宁含量及POD、CAT活性最低,2个品种上述指示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
不同寄主植物对二斑叶螨和朱砂叶螨发育历期和产卵量的影响马俐;贾炜;洪晓月;王冬生【期刊名称】《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年(卷),期】2005(000)004【摘要】在室内25℃恒温条件下,分别采用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Linn.)、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inn.)、月季(Rosa chinensis Jacq.)、桃树(Amygdalus persica Linn.)和转Bt基因抗虫棉(transgenic Bt cotton)等5种植物饲养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和朱砂叶螨(T. cinnabarinus(Boisduval)),观察它们在这些寄主上的发育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寄主植物上的2种叶螨发育历期及产卵量略有差别,但2种螨都是在桃树上的发育历期最短,在菜豆上的雌成螨5日产卵量均最高.综合发育历期和产卵量两个因素来看,菜豆和桃树为二斑叶螨的最佳寄主;朱砂叶螨在菜豆、茄子和桃树上发育最适合.2种叶螨相比较,适宜的寄主植物略有不同.【总页数】5页(P60-64)【作者】马俐;贾炜;洪晓月;王冬生【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昆虫学系,江苏,南京,210095;南京农业大学昆虫学系,江苏,南京,210095;南京农业大学昆虫学系,江苏,南京,210095;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上海,2011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3.7【相关文献】1.二斑叶螨与朱砂叶螨在棉花上的种间竞争力 [J], 李亚;程立生2.二斑叶螨与朱砂叶螨在四季豆上种间竞争力研究 [J], 李亚;程立生3.温室香石竹上朱砂叶螨与二斑叶螨种群动态与空间分布 [J], 刘佳妮;胡轶;胡靖祥;张永福;陈泽斌;夏体渊4.联苯肼酯药后对朱砂叶螨和二斑叶螨的产卵抑制作用及所产螨卵的影响 [J], 杨振国;谢道燕;倪婧;苏振国;罗雁婕5.朱砂叶螨与二斑叶螨生长发育及实验种群生命表的比较 [J], 唐斌;张帆;胡展育;熊继文;耿小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桑树是一种具有很高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木本植物,在我国种植面积达81万hm 2[1-3]。
桑树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遭受各种害虫的侵害,轻则影响桑树的健康生长,重则威胁桑树的生命。
据统计,我国已知的桑树害虫约630种,主要害虫约200种,造成严重危害的约50种,其中桑螟(Diaphania pyloalis )、桑毛虫(Porthesia xanthocampa )、桑尺蠖(Phthonandriaatrilineata )以及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等对桑叶危害最为严重,是影响桑叶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害虫[4-5]。
目前,化学防治仍是现阶段桑园害虫治理的主要措施,但由于化学药剂长期、单一和过量使用,使得桑园害虫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一些曾经在桑园中大量使用的“特效药”相继失效。
近年来,一些高毒的有机磷酸酯类药剂相继被禁用(如对硫磷、久效磷和氧化乐果等),使得桑园可用的杀虫剂越来越少[6]。
随着桑树价值不断被开发,种植桑树不仅能用于养蚕获得蚕丝,同时还能收获桑椹,以及改善空气质量、保水固土和绿化荒山。
由于种植桑树目的的多样化,果桑和生态桑园等不需摘桑养蚕,在害虫防治药剂选择时可不考虑对蚕作的安全性,桑树害虫防治药剂的选择性更加多样。
但实际生产中,果桑园和生态桑园害虫防治仍然选择叶用桑使用的害虫防治药剂,这将进一步加重害虫的抗药性,且不能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因此,开展桑园害虫防治新型药剂筛选工作,对桑树害虫的持续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虫螨腈(chlorfenapyr )为芳基吡咯类杀虫杀螨剂,与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无交互抗性,对产生严重抗性的鳞翅目害虫和害收稿日期:2020-10-28;接受日期:2021-01-21资助项目:重庆市蚕业科学技术研究院绩效激励专项自立科研项目(No.scky2019jxj101030)。
第一作者信息:宋长贵(1989—),男,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蚕桑病害虫防治研究。
【桑葚病虫害防治】果桑怎么防治朱砂叶螨?附图片
朱砂叶螨又叫棉红蜘蛛,朱砂叶螨对桑葚有哪些危害?朱砂叶螨一般在什么时候发生?桑葚如何防治朱砂叶螨?以下耕种帮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朱砂叶螨对桑葚的危害朱砂叶螨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叶螨在果桑冬芽萌动时即开始活动。
群集于叶片背面取食,使叶组织萎缩,叶面出现变色斑点,严重时整个叶片呈灰白色,并干枯脱落。
二、朱砂叶螨发生规律朱砂叶螨1年发繁殖10~20代。
以雌成螨群集在土缝、枯枝落叶、树干缝隙和杂草根部越冬。
从果桑芽脱苞到晚秋能连续繁殖,以夏秋繁殖最盛。
叶螨喜栖息叶背,沿叶脉危害,在叶脉分叉处吐丝结网,在网下刺吸果桑汁液。
雌成螨能孤生殖。
每头可产卵几十粒至百余粒,孵化率达95%以上,夏季若少雨干旱,叶螨危害猖獗,特别是气温29~30℃,相对湿度35%~55%时,最利于其繁殖。
遇多雨潮湿,则繁殖较少。
果桑园杂草多繁殖较多。
螨类可随风、水流、昆虫、鸟及人携带传播。
三、朱砂叶螨防治方法1、在冬天清除落叶,消灭越冬成虫。
铲除杂草,深翻园地,破坏越冬场所,减少越冬虫源。
2、在螨害发生后,用73%克螨特乳油1200倍稀释液,或1.8%农克螨乳油2000倍稀释液喷洒,或0.2~0.4度波美度石硫合剂喷洒。
如您有更好的建议和方法请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
白城地区桑树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陈宝灵 ;张丽萍;张国财【摘要】2005-2006年间调查白城地区桑树主要病虫害种类、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发现北方干寒地区桑园内主要虫害为桑蓟马和叶螨,主要病害为桑萎缩病和桑赤锈病.“向海l号桑”可作为干寒地区的抗病、抗虫综合抗性最强桑树品种推广.加强桑园的抚育管理,可预防病虫害的发生或降低受害程度.及时掌握害虫及天敌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行之有效的预测预报方法.应用40%丙溴磷乳油对桑园蓟马和叶螨可以同时防治,防治效果达到98%以上.应用多抗霉素是防治桑赤锈病的首选药剂,可配合使用代森锰锌.乙蒜素防治桑萎缩病效果最好.【期刊名称】《东北林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1(039)008【总页数】4页(P64-67)【关键词】干寒地区;桑树;病虫害;综合防治【作者】陈宝灵 ;张丽萍;张国财【作者单位】白城市林业局,白城,137000;白城市林业局,白城,137000;东北林业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63随着我国东桑西移、南桑北移工程的开展,干寒地区的桑蚕业在我国桑蚕产业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随着白城地区桑蚕业的发展,优良抗干寒桑树品种的选育和桑园病虫害综合防治已经成为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内许多学者对桑树萎缩病、桑树褐斑病、桑疫病、桑红蜘蛛、桑蓟马、桑螟、桑天牛等内容都有较为系统的研究报道[4-49],甚至对桑树冻害也提出了明确的预防措施[50]。
1 实验地概况实验地设在吉林省白城地区,该区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年均日照时数2 919.4 h,年平均气温4.9℃,1月份平均气温在-16℃左右,极端最低气温达-38℃;7月份平均气温23℃左右,极端最高气温38℃。
日照强烈,光热条件优越于吉林省其他地区。
无霜期157 d,昼夜温差大,降雨较少,年降水量在407.9 mm,主要降雨集中在夏季,尤以7—8月份为甚[1,51]。
白城林科院研究认为,该地区适合桑树生长。
不同木薯品种对朱砂叶螨抗性分析韦婉羚;罗兴录;王天亮;周信良;吴昊【期刊名称】《南方农业学报》【年(卷),期】2017(048)012【摘要】【目的】明确不同木薯品种对朱砂叶螨的抗性,为推广综合性状好、产量高、抗螨性强的木薯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以6个木薯品种(新选048、华南205、华南8号、桂热4号、D346和F50)为试验材料,于朱砂叶螨第1次危害高峰期调查不同木薯品种受朱砂叶螨危害程度,并对其抗螨性进行鉴定;测定不同木薯品种的叶片营养成分及叶片形态特征,分析不同指标与朱砂叶螨危害程度的关系,探讨木薯对朱砂叶螨的抗性机制;在木薯收获期对6个木薯品种的产量及相关性状进行比较分析,推选综合性状好、产量高、抗螨性强的品种。
【结果】新选048、D346和F50为MR级别,螨害指数为56.11%~61.41%;华南8号、华南205和桂热4号为S级别,螨害指数为74.26%~84.07%。
木薯的螨害指数与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和水含率、叶片厚度间呈显著正相关(P 〈0.05),与游离氨基酸总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SPAD值、叶片蜡质含量、最大裂叶长和最大裂叶宽间相关性不显著(P〉0.05,下同)。
木薯品种的螨害指数与块根产量及相关性状间均呈负相关,但相关性均不显著。
【结论】新选048对朱砂叶螨的抗性最强、产量相关性状较好、产量最高,可在朱砂叶螨高发区推广种植。
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游离氨基酸含量、水含率和叶片厚度等可作为木薯朱砂叶螨抗性的重要鉴定指标。
【总页数】8页(P2182-2189)【作者】韦婉羚;罗兴录;王天亮;周信良;吴昊【作者单位】[1]广西大学农学院,南宁530004;;[1]广西大学农学院,南宁530004;[2]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宁530004;;[1]广西大学农学院,南宁530004;;[1]广西大学农学院,南宁530004;;[1]广西大学农学院,南宁53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33.01【相关文献】1.不同桑树品种对朱砂叶螨的抗性2.不同木薯品种对朱砂叶螨抗性分析3.朱砂叶螨为害前后抗、感木薯品种叶组织中无色花青素还原酶活性差异分析4.朱砂叶螨为害前后抗、感木薯品种叶组织营养物质含量差异分析5.应用生命参数评价不同桑树品种对朱砂叶螨的抗性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