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共95页
- 格式:ppt
- 大小:7.14 MB
- 文档页数:95
第一章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第一节必须营养元素主要内容植物必需的营养成分和根系吸收养分的机制;主要作物的营养特性及影响养分吸收的外界环境条件。
施肥方法1.植物的组成成分含水量75-95%干物质5-25%干物质组成灰分含量3-5%植物根系吸收土壤水分中离子态的矿质养分,植物吸收养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2 影响植物体内养分含量的因素1、基因型:吸收营养元素的能力2、土壤或水体中营养元素的有效性3、植物不同器官的比例(例如叶片与果实4、植株的生理年龄3 必须营养元素植物必须营养元素的概念是1939年确定的,他们总结了确定植物必需营养素元素的三条标准必需性—这种化学元素对所有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不可缺少的。
缺少这种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命周期;专一性—缺乏这种元素后,植物会表现出特有的症状,只有补充这种元素后症状才能减轻或消失;直接性—这种元素必须是直接参与植物的新陈代谢,对植物起直接的营养作用,而不是改善环境的间接作用;17种必需营养元素Carbon (C) Hydrogen (H) Oxygen (O)Nitrogen (N) Phosphorus (P) Potassium (K)Calcium (Ca) Magnesium (Mg) Sulfur (S)Iron (Fe) Manganese (Mn) Copper (Cu) Zinc (Zn) Molybdenum (Mo) Boron (B) Chlorine (Cl) Nickel(Ni)必须营养元素的两种分类方法A 根据元素含量划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1 大量元素植物需要量相对比较大(%或g/kg)Carbon (C) Hydrogen (H) Oxygen (O) Nitrogen (N) Phosphorus (P) Potassium (K)2 中量元素Calcium (Ca) Magnesium (Mg) Sulfur (S)3 微量元素植物需求量相对较小(μg/g or mg/kgIron (Fe) Manganese (Mn) Copper (Cu) Zinc (Zn) Molybdenum (Mo) Boron (B) Chlorine (Cl) Nickel(Ni)植物体内大量元素的含量通常是微量元素含量的1000倍甚至更多B 根据功能划分(1)构成植物体的结构物质、贮藏物质和生活物质结构物质: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物质等;贮藏物质:淀粉、脂肪、植素等;生活物质:氨基酸、蛋白质、核酸、叶绿素、酶及辅酶等。
第五章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第一节植物必需的元素及其生理功能一、植物体内的元素植物体的组成十分复杂。
到目前为止,在不同植物体内发现的化学元素大约有70多种。
植物体是由水分、有机物、无机盐三种状态的物质组成。
要了解这些物质的含量,可把一定重量的新鲜的植物材料放在105℃的烘箱内烘干至恒重,所减少的重量就是它的含水量,余下的物质叫干物质。
干物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
有机物约占干物质重量(简称干重)的90%—95%它主要含有碳、氢、氧、氮四种元素,其中碳占45%、氧占42%、氢占1.5%。
将干物质燃烧,有机物便以二氧化碳、水蒸气、游离氮和氧化氮的形式逸散空气中。
干物质经过充分燃烧后留下的残渣,便是灰分(无机物)。
灰分约占干重5%—10%(表5—1),它所含元素称为灰分元素。
由于这些元素是植物吸收土壤中的矿物盐(无机盐)得来的,所以也叫矿质元素。
表5-1植物体的组成成分新鲜植物水分(10—95%)干物质(5—90%)有机物(90%)灰分(10%)植物体内究竟有那些元素?据研究,地壳中存在的元素几乎都能在不同的植物体中找到;但不是每种元素对植物都是必需的。
试验证明,植物所必需的矿质元素有氮、磷、钾、钙、镁、硫、铁、铜、硼、锌、锰、钼及氯等十三种。
其中铁、铜、硼、锌、氯等元素,植物所需的量极微,一般各占植物体干重的0.001—0.00001%,所以叫微量元素;而氮、磷、钾、钙、镁、硫需要量较大,各占植物体干重的10-0.01%,则叫大量元素。
碳及氧主要是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取得,氢是从水中取得。
此外,个别植物还需要其它一些元素,如水稻需要硅,当硅缺乏时,生长不正常,并出现一定的症状。
二、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所具备的条件(所具备的标准)国际植物营养学会上确定必需矿质(营养)元素一定要具备下列三个条件:1.缺乏此元素,植物不能进行正常生长和生殖。
2.缺乏此元素时,植物表现了特殊的缺素症,而这种缺素症只有在加入这种元素后,才能使植物物质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