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桃园煤矿“2.3”突水事故调查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58.00 K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桃园煤矿“2.3”突水事故调查报告

2013年2月3日0时20分,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桃园煤矿(以下简称桃园煤矿)南三采区1035切眼掘进工作面发生突水事故,突水量为29000 m3/h,突水总量320万m3,事故造成全矿井被淹、1人死亡。死者都昌奎,男,48岁,初中文化,1985年4月参加工作,安徽省濉溪县宋疃镇人,桃园煤矿通风区一水平炸药库管理员。

突水事故发生后,省委书记张宝顺、省长李斌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力以赴救援,把矿工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把损失降到最低;副省长杨振超、省政府原副秘书长黄晓武,省安全监管局、省国资委、安徽煤矿安全监察局、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煤炭办、淮北市委市政府、宿州市政府主要领导立即赶赴现场指导事故救援工作。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淮北矿业集团)及桃园煤矿启动事故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井下人员撤离,并组织淮北矿业集团军事化救护消防大队等相关部门抢险救援。至2月4日20时24分,鉴于已不具备安全施救条件,事故抢险救援工作停止。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2月5日,安徽煤矿安全监察局淮北监察分局组织淮北市监察局、市公安局、市总工会成立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桃园煤矿“2·3”突水事故调查组(以下简称事故调查组),并邀请淮北市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安徽煤矿安全监察局副局长周德昶现场指导事故调查工作,安徽煤矿安全监察局、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派员参加事故调查(事故调查组人员名单见附件1)。事故调查组下设技术组和管理组,并聘请8名专家协助调查,分别参与事故技术分析和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分析。事故调查组坚持科学严谨、实事求是、依法依规、注重实效和“四不放过”原则,通过调查取证、科学分析,查清了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认定了事故的性质和责任,对事故责任人和责任单位提出了处理建议,提出了防范措施。

一、桃园煤矿基本情况

(一)矿井概况

桃园煤矿隶属淮北矿业集团,位于宿州市墉桥区北杨寨乡;由兖州煤矿设计研究院设计,设计生产能力90万吨/年,1983年12月开始建设,1995年11月投产,2012年核定生产能力185万吨/年;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复杂型矿井。

1.井田地质。桃园煤矿井田位于宿南向斜西翼的北段,总体为一走向近南北、倾向东的单斜构造。井田走向长约15km、倾向宽1.5~3.5km,面积29.45km2;井田内无基岩出露,地表均被厚层松散层所覆盖,经钻孔揭露,地层由老到新有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第三系和第四系。

2.可采煤层。矿井主采煤层自上而下为71、82、10煤层,71煤层平均厚1.08m,82煤层平均厚2.22m,10煤层平均厚2.96m;71煤层底板距82煤层顶板法距12~29m,平均22m;82煤层底板距10煤层顶板法距78~90m,平均84m。截至2012年底矿井保有资源储量14316.6万吨,可采储量7751.0万吨。

3.水文地质。矿井含煤地层均被新生界松散层所覆盖,松散层由第四系和第三系组成,其厚度受古地形控制。松散层两极厚度205.50~333.50m,一般为280~300m。矿井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自上而下主要有第四系第四含水层、煤系砂岩含水层、太原组灰岩含水层、奥陶系灰岩含水层。第四系第四含水层是矿井间接充水含水层,底板埋深205.50~333.50m,总厚0~47.30m,平均22m。据水08、水04、补51和4-56四孔抽水资料,S=33.82~47.11m,q=0.001074~0.2068/s.m,k=0.009~0.54m/d,静止水位为+15.20~+19.76m,恢复水位-10.96~+20.09m,水质类型为HCO3.SO4-Na或SO4.Cl-Ca.Na型,矿化度为1.015~

2.42g/l,富水性弱~中等。煤系砂岩含水层是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一般厚度10~20m,岩性由砂岩、粉砂岩、泥岩、煤层(局部有岩浆岩)等组成,以泥岩、粉砂岩为主,砂岩裂隙不发育,含水性较弱,其中10煤顶板砂岩较为发育,细中粒结构,直接底板以泥岩为主;补26孔对此层位进行了抽水试验S=38.87m,q=0.09491/s.m,k=0.45m/d,矿化度为2.08g/l,水质类型为SO4.Cl-Na.Ca型,富水性弱。太原组灰岩含水层(以下简称太灰)是矿井间接充水含水层,总厚约190m,共有11层;第一至第四层灰岩处于浅部露头带,岩溶裂隙发育,含水丰富,且水动力条件较好,距10煤层底板49.46~72.36m,平均61.43m,在开采10煤层时,第一至第四层灰岩水是其主要的补给水源;据83孔对太灰抽水试验,S=5.44~1

3.49m,q=1.3511~1.924L/s.m,k=1.74~1.18m/d,当时静止水位标高为22.70m,水质类型为SO4-Ca.Na型,矿化度为2.45g/l,富水性弱~强。奥陶系灰岩含水层(以下简称奥灰)是矿井间接充水含水层,区域厚度500多米,矿井内揭露最大厚度20.03m,奥灰顶界面距太灰底界面约70 m,距10煤层底板约261m;奥灰岩溶裂隙发育,含水极其丰富,水动力条件好,据98观1孔抽水试验资料,S=5.88~7.71m,q=1.591/s.m,k=1.92m/d,水质类型为SO4-Ca.Na型,矿化度为1.282g/l,富水性强。

矿井在一水平北二采区1022采煤工作面回采时,曾发生4次太灰水突水事故,分别是1997年3月15日, 突水量410m3/h,造成全矿停产3天;1998年2月19日, 突水量550m3/h,工作面停产;1998年5月6日, 突水量280m3/h,工作面停产;1998年5月13日,突水量300m3/h,工作面停产。

4.水文地质工作开展情况。

(1)建立井下水动态观测系统。地面施工长观孔10个,分别为四含3个、1~4太灰2个、5~11太灰2个、奥灰3个,其中7个水文长观孔安装自动观测装置,灰岩水观测数据每6小时、四含水每12小时自动发送到矿地测科机房,供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查阅。水害预警系统于2012年完成工程招标,尚未建成。

(2)陷落柱探查情况。2000年10月,北四采区1041轨道巷掘进过程中,实际揭露1个陷落柱。巷道揭露长度15m,涌水量1m3/h。经探测,该陷落柱直径57m,发育上至8煤底板(标高-381.20m),堆积物岩性差别大,多为10煤以上地层岩石,棱角分明,深部水沿异常体两边有向上升趋势。2006年6月~11月,中国矿业大学对二水平二采区进行了三维地震勘探,在二水平北翼皮带大巷04-4孔附近发现1个直径大于80m的疑似陷落柱。2007年3月~2008年6月,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物探队对北八采区进行三维地震勘探,在2-2-4孔北部发现1个疑似陷落柱。2010年桃园煤矿编制并经淮北矿业集团审批的《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注明:“矿井内发现有岩溶陷落柱存在,但其分布规律不清,存在隐伏陷落柱突水问题。”“在生产中应注意此类问题的探查。”

(3)南三采区水文地质勘查情况。2004年2月4日,桃园煤矿与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签订《南三采区三维地震勘探项目合同书》,委托其进一步查明南三采区构造情况。2004年8月,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完成勘探报告并于2004年9月25日通过淮北矿业集团审查。据该勘探报告注明,区域内落差超过10m的断层9条,落差5~10m的断层3条,勘察范围内未发现陷落柱。根据三维地震物探资料和1035轨道巷实际揭露,南三采区1035工作面共发育5条断层,落差1~5.4m,局部有火成岩侵入,面积约4736m2。南部边界附近补10-3钻孔终孔于太原组一灰,该钻孔揭露地层结构稳定,10煤到一灰顶板隔水层厚度64 m。

5.开拓开采情况。矿井采用立井分水平阶段石门开拓方式,划分为两个水平开采,其中一水平标高-520m、二水平标高-800m,回风水平标高-310m。矿井共有主井、副井、新副井、西风井、北部混合井、北风井等6个井筒;有Ⅱ2采区和南三采区等2个生产采区、北八采区和零采区等2个准备采区、Ⅱ6采区和Ⅱ1采区等2个开拓采区。Ⅱ2采区现开采煤层为10煤层,有Ⅱ1025采煤工作面和Ⅱ1026机巷、Ⅱ1026轨道巷、Ⅱ1026进架联巷等3个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