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优质课件-小班艺术活动
- 格式:ppt
- 大小:1.18 MB
- 文档页数:11
幼儿园小班艺术《小鱼吹泡泡》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艺术领域教材第四章《涂鸦与创作》,详细内容为第三节《小鱼吹泡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用泡泡泥进行创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泡泡泥的特点,学会用泡泡泥进行简单造型。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幼儿对艺术创作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用泡泡泥进行简单造型。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鱼吹泡泡课件、泡泡泥、模具、剪刀、胶水、画纸等。
学具:泡泡泥、模具、剪刀、胶水、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课件展示小鱼吹泡泡的情景,引导幼儿观察泡泡的形状、颜色等,激发幼儿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演示如何用泡泡泥吹出不同形状的泡泡,并引导幼儿观察、模仿。
(2)教师演示如何将泡泡泥黏在画纸上,组成一幅美丽的画作。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组,每组分发泡泡泥、模具、画纸等材料。
(2)幼儿在教师指导下,用泡泡泥进行创作。
4. 巩固拓展(5分钟)(1)邀请部分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2)教师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简单点评,鼓励幼儿继续努力。
六、板书设计1. 《小鱼吹泡泡》2. 内容:(1)泡泡泥的特点及使用方法(2)泡泡泥造型的步骤(3)作品展示与评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泡泡泥创作一幅关于小鱼吹泡泡的画作。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鼓励幼儿用其他材料进行创作,如彩泥、水粉等。
(2)开展关于泡泡的主题活动,如观察泡泡、泡泡游戏等,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6. 例题讲解的步骤7. 作业设计的合理性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幼儿的认知水平、兴趣和实际需求。
幼儿园小班艺术《小鱼吹泡泡》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艺术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泡泡》中的《小鱼吹泡泡》一节。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泡泡的基本特征,学习用手指、画笔等工具吹出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泡泡,通过观察小鱼吹泡泡的情景,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泡泡的基本特征,知道泡泡是由气体组成的,能观察泡泡的形状和大小。
2. 培养幼儿运用手指、画笔等工具吹泡泡的技能,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3.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泡泡的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引导幼儿用手指、画笔等工具吹出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泡泡。
重点:让幼儿了解泡泡的基本特征,观察小鱼吹泡泡的情景,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鱼吹泡泡玩具、泡泡液、画笔、手指画颜料、彩色纸、剪刀、胶水等。
学具:画纸、画笔、手指画颜料、彩色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演示小鱼吹泡泡玩具,让幼儿观察泡泡的形状、颜色和大小,引导幼儿讨论泡泡的基本特征。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如何用手指、画笔等工具吹出泡泡,并示范操作。
同时,引导幼儿观察泡泡在阳光下的变化,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按照教师示范的方法,用手指、画笔等工具吹泡泡,并在画纸上创作泡泡画。
4. 小组活动(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用彩色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泡泡贴画。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幼儿共同评价,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鱼吹泡泡》2. 内容:泡泡的基本特征:形状、颜色、大小吹泡泡工具:手指、画笔泡泡画创作:用画纸、画笔、手指画颜料泡泡贴画:用彩色纸、剪刀、胶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手指、画笔吹泡泡,并创作一幅泡泡画。
2. 答案:吹泡泡步骤:蘸取泡泡液,轻轻吹气,观察泡泡形状。
泡泡画创作步骤:用画笔在画纸上画出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泡泡,填充颜色。
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小金鱼找尾巴》含课件设计意图:《3-6岁儿童学习与进展指南》艺术领域中表现与制造目标(2)要求:3-4岁幼儿详细表现:常常涂涂画画、粘粘贴贴并乐在其中,为了让幼儿有良好的心情体验,因此我选择了粘贴活动.粘贴是小班最喜爱的美术活动之一,孩子们通过将将剪好的尾巴样子与金鱼结合进行粘贴活动,不仅能够让幼儿体验粘贴的乐趣,还能通过粘贴这个动作过程,进展幼儿的小肌肉和手的协调力量,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班幼儿实际状况特设计这节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认知目标:幼儿能够了解小金鱼尾巴的作用。
技能目标:通过活动,幼儿能用不同的材料为小金鱼的尾巴进行装饰,并将不同样子的尾巴粘贴在小金鱼的尾部。
情感目标:体验关心小金鱼找到尾巴后的欢乐心情。
活动重、难点:通过活动,幼儿能用不同的材料为小金鱼的尾巴进行装饰,并将不同样子的尾巴粘贴在小金鱼的尾部。
活动预备:小金鱼的尾巴样子若干、双面胶、音乐《很多小鱼游来了》、与幼儿人数相同没有尾巴的金鱼画、海底世界背景图一、开头部分动画〔小金鱼视频〕导入。
师:今日卫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伴侣。
我们一起来看看,哎,原来和我们一样,也是小鱼!我们一起来看看,小鱼长什么样?〔熟悉小金鱼:样子介绍〕小鱼最喜爱在池塘游泳了二、中间部分〔一〕音乐响起,引出活动师: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和小鱼自由自由的游泳吧!〔有几条小金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做嬉戏。
〔二〕音乐停止,关心小金鱼找尾巴师幼:听见有〔小伴侣扮演〕金鱼在哭。
1.小金鱼你怎么了?为什么不和我们一起玩耍?小金鱼边哭边说;我的尾巴不见了,我没有尾巴就不能和你们一起玩耍,你们能帮我找找我的尾巴吗?2.找到老师金鱼的尾巴,小金鱼们给它贴上,有尾巴的金鱼和孩子金鱼游来游去小金鱼说;太好了,我有尾巴了,最终可以和你们一起游泳了〕让我们一起游回自己的座位上吧。
〔三〕师:出示海底世界背景。
〔我们小伴侣面前还有许多没有尾巴的小金鱼,我们一起帮帮他们吧〕〔出示已涂好的金鱼身体背景〕。
幼儿园小班艺术《小鱼吹泡泡》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选取幼儿园小班艺术领域教材中《小鱼吹泡泡》这一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圆形、椭圆形,学习用简单线条和色彩描绘小鱼和泡泡,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孩子们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认识圆形、椭圆形,学会用这两种形状描绘小鱼和泡泡。
2. 培养孩子们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孩子们对绘画兴趣,激发他们艺术潜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会用圆形和椭圆形描绘小鱼和泡泡,并能运用色彩进行创意绘画。
教学重点:认识圆形、椭圆形,培养孩子们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范例作品。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种小鱼和泡泡图片,引导孩子们观察、讨论,让他们说出小鱼和泡泡特点。
2. 例题讲解(5分钟)以范例作品为例,讲解如何用圆形和椭圆形描绘小鱼和泡泡,以及如何运用色彩进行创意绘画。
3. 课堂实践(15分钟)(1)孩子们在画纸上用铅笔勾勒出小鱼和泡泡轮廓。
(2)用画笔和颜料为小鱼和泡泡上色,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创作出独一无二作品。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孩子们根据老师指导,独立完成一幅以小鱼吹泡泡为主题绘画作品。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孩子们展示自己作品,老师和同学们共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小鱼吹泡泡》2. 内容:(1)圆形、椭圆形认识(2)小鱼和泡泡绘画方法(3)色彩搭配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小鱼吹泡泡》为主题,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孩子们参与度较高,课堂氛围活跃。
但在绘画过程中,部分孩子对圆形和椭圆形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孩子们观察生活中其他动物和物体形状,尝试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提高他们观察能力和创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