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一章简单电路第一节认识电路教案北师大版.doc
- 格式:doc
- 大小:818.00 KB
- 文档页数:4
教学内容大课题简单电路学时共 1 学时本节内容认识点路第 1 学时目的要求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路的组成.2.记住并会画一些电路元件的电路符号.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知道电源有正负极.4.知道并能够识别通路、断路、短路三种电路状态,知道短路的危害.5.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6.能够根据实际电路画出它的电路图,能根据文字叙述的要求画出它的电路图.规范作图,培养学生读图及作图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认识电路、了解电源和用电器中能量的转化.2.通过观察实验电路、规范作图,培养学生读图及作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知道电的应用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通过让学生讨论废旧电池的收集和处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核心素养目标: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亲自去做、去体验。
从心灵去体会物理学的乐趣内容分析重点:电路的组成及作用、电路的三种状态、电路图的画法难点:电源短路和用电器短路的区分.教学方法讲授+实验教学学具小灯泡1、灯座1、电池2节、导线6根、开关1个、以上23组,学生电源1、蓄电池1教学程序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导入二、新课教学一、电路的组成及各元件的作用.二、电路的三种状态:从生活现象引入电!普及实验室注意事项,介绍并清点实验仪器。
让学生自己把灯泡弄亮!特别强调不准短路!巡视,找到接开关、电源、灯泡一组,拍照找到不接开关、电源、灯泡一组,拍照上传到电脑1、电路的组成:由电源、用电器以及导线、开关等元件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2、电路元件的作用:(1)电源:提供电压的装置.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等都是电源.(2)用电器:指利用电流来工作的设备.如电铃、电风扇、电视机等.(3)开关:控制电路通、断的器件.有拉线开关、拨动开关、按钮开关等.(4)导线:传送电流.1、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此时电路是闭合的,电路中有电流通过.如图所示:2、断路:断开的电路,也叫开路.此时电路不闭合,电路中无电流.如图所示:3、短路: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用导线把电源的正负极连接在一起或用导线把某一用电器的两个接线柱连接在一起.电源短路时电路中电流很大,会损坏电源,并使导线绝缘皮燃烧.连接电路时必须避免短路.电路中各元件的符号在设计、安装、修理各种实际电路的时候,常常需要画出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为了简便,通常不画实物图,而用国家统一规定的符号来代表电路中的各种元件.出示示教板或画有各电路元件符号的投影片,并作说明.巡视有短路的立即停止实验三、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电路图.示范:画出图1的电路图(图2).②让同学画出用电铃做实验时的电路图.③变换一下图1实验中元件的位置,再让同学们练习画出电路图.注意纠正错误的画法.④根据同学们画电路图的情况,进行小结.画电路图的要求:①要用统一符号表示元件.②电路图与实物图要对应,符号要布局合理,元器件不能画在拐角处.③最好呈长方形,最佳比例3:5,导线要横平竖直,画得简洁、整齐.练习本中横线要画在空白处,不能画在格线上四、随堂训练板书设计1.将图1所示电路元件连成一个简单电路(铅笔连线),并把电路图画在右面方框中.[能力拓展]2.请你尝试将图2所示两组电路元件连成两个不同的电路,要求两灯都能发光.完成本课对应训练.练习册做完上交认识电路一、电路的组成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导线:输送电能的设备电路开关:控制电路通断的装置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二、电路的三种状态1、通路:处处联通的电路2、断路:电路某一处或几处不通,用电器无法正常工作(分正常断路——开关不通和非正常断路——故障电路)3、短路:分电源短路(绝对禁止)和用电器短路L S图1L1L2SL1L2S图2教学反思:本节为学生第一次接触电学,除了正常的教授知识外,首先得普及电学实验室的相关规则,并让学生形成课前清点仪器,课中正常使用仪器、课后整理仪器的习惯。
《认识电路》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电路的组成,会读、会画电路图。
2、知道并能够识别通路、断路、短路的三种电路状态,知道短路的危害。
3、知道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
4、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会连接简单的电路图。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认识电路、了解电源和用电器中的能量的转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知道电的应用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重点:电路的组成及各种原件在电路中的作用。
二、难点:会画电路图,能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教学过程:一、教师活动(一)课题引入类比引入。
飞机在空中飞行有规定的航线,轮船在水中航行有规定的航线,火车在铁轨上行驶,七成行驶有公路,用电器在工作时,“电的流动”有没有自己的路呢?(二)新课讲述电的流动也是有自己的路径的,我们叫它电路。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电路。
【认识电路组成】1、布置任务:给每小组发放教材图9-1中的元件,看哪个小组能尽快地让灯泡亮起来。
2、引导学生讨论和发言,归纳出简单电路的基本组成。
介绍各个元件在电路中“扮演什么角色”。
3、指导学生看教材认识常见开关的类型,并说出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
【演示通路、断路和短路】1、按教材的实验装置演示断路和短路2、播放犹豫短路引起火灾的课件。
【讲解电路图】1、介绍什么是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做电路图。
引导学生看课本认识常用的电路符号。
2、引导学生看课本,强调画电路图的注意事项。
(1)让同学画出课本上的电路图,让同学说明电路中电流方向。
(2)变换一下图甲实验中元件的位置,再让同学们练习画出电路图。
注意纠正错误的画法。
(3)根据同学们画出的电路图的情况,进行小结,提出画电路图应注意的问题。
(4)给出电路图,要求学生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电路,强调导线不能交叉。
二、学生活动类比思考,讨论“电的流动”有没有自己的“路”。
1、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做实验:操作、观察,小组演示2、讨论回答: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四部分组成。
《认识电路》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电路的组成,会读、会画电路图。
2、知道并能够识别通路、断路、短路的三种电路状态,知道短路的危害。
3、知道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
4、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会连接简单的电路图。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认识电路、了解电源和用电器中的能量的转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知道电的应用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重点:电路的组成及各种原件在电路中的作用。
二、难点:会画电路图,能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教学过程:一、教师活动(一)课题引入类比引入。
飞机在空中飞行有规定的航线,轮船在水中航行有规定的航线,火车在铁轨上行驶,七成行驶有公路,用电器在工作时,“电的流动”有没有自己的路呢?(二)新课讲述电的流动也是有自己的路径的,我们叫它电路。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电路。
【认识电路组成】1、布置任务:给每小组发放教材图9-1中的元件,看哪个小组能尽快地让灯泡亮起来。
2、引导学生讨论和发言,归纳出简单电路的基本组成。
介绍各个元件在电路中“扮演什么角色”。
3、指导学生看教材认识常见开关的类型,并说出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
【演示通路、断路和短路】1、按教材的实验装置演示断路和短路2、播放犹豫短路引起火灾的课件。
【讲解电路图】1、介绍什么是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做电路图。
引导学生看课本认识常用的电路符号。
2、引导学生看课本,强调画电路图的注意事项。
(1)让同学画出课本上的电路图,让同学说明电路中电流方向。
(2)变换一下图甲实验中元件的位置,再让同学们练习画出电路图。
注意纠正错误的画法。
(3)根据同学们画出的电路图的情况,进行小结,提出画电路图应注意的问题。
(4)给出电路图,要求学生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电路,强调导线不能交叉。
二、学生活动类比思考,讨论“电的流动”有没有自己的“路”。
1、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做实验:操作、观察,小组演示2、讨论回答: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四部分组成。
11.1 认识电路(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电路的组成。
记住并会画一些电路元件的电路符号。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知道电源有正负极。
知道并能够识别通路、断路、短路三种电路状态,知道短路的危害。
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能够根据实际电路画出它的电路图,能根据文字叙述的要求画出它的电路图。
规范作图,培养学生读图及作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认识电路、了解电源和用电器中能量的转化。
通过观察实验电路、规范作图,培养学生读图及作图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知道电的应用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通过让学生讨论废旧电池的收集和处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电路的组成及作用、电路的三种状态、电路图的画法(三)教具:电池两节,电灯、开关、电铃各一个,磁性黑板一块,导线若干根,电路常用元件示教板块。
(四)教学过程一、电路的组成及各元件的作用。
1、电路的组成:由电源、用电器以及导线、开关等元件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
2、电路元件的作用:(1)电源:提供电压的装置。
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等都是电源。
(2)用电器:指利用电流来工作的设备。
如电铃、电风扇、电视机等。
(3)开关:控制电路通、断的器件。
有拉线开关、拨动开关、按钮开关等。
(4)导线:传送电流。
二、电路的三种状态:1、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
此时电路是闭合的,电路中有电流通过。
如图所示:2、断路:断开的电路,也叫开路。
此时电路不闭合,电路中无电流。
如图所示:3、短路: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用导线把电源的正负极连接在一起或用导线把某一用电器的两个接线柱连接在一起。
电源短路时电路中电流很大,会损坏电源,并使导线绝缘皮燃烧。
连接电路时必须避免短路。
电路中各元件的符号在设计、安装、修理各种实际电路的时候,常常需要画出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为了简便,通常不画实物图,而用国家统一规定的符号来代表电路中的各种元件。
出示示教板或画有各电路元件符号的投影片,并作说明。
《北师大九年级上第十一章第一节认识电路》教案山东肥城孙伯中学李思平【教学课型】:新课课程目标导航:【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知道电路各组成部分的基本作用2、知道什么是电路的通路、开路,知道短路及其危害。
过程与方法::通过画出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简单的电路图教学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电路各组成部分的基本作用;通路、开路,短路及其危害画电路图【教学难点】:短路及其危害画电路图【教学工具】:电池两节,电灯、开关、电铃各一个,磁性黑板一块,导线若干根,电路常用元件示教板一块,投影仪,手电筒一、教学情景导入实验:在磁性黑板上连接如图11-1-1所示电路,合上开关,小灯泡发光。
先后取走电路中任一元件,观察小灯泡是否还能继续发光。
将小灯泡换成电铃,重复上面的实验。
通过观察实验,让同学思考一个正确的电路都是由哪几部分构图11-1-1成的?二、进行新课1.电路的组成①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等元件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
一个正确的电路,无论多么复杂,也无论多么简单,都是由这几部分组成的,缺少其中的任一部分,电路都不会处于正常工作的状态。
②各部分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电源--维持电路中有持续电流,为电路提供电能导线--连接各电路元件的导体,是电流的通道。
用电器--利用电流来工作的设备,在用电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开关--控制电路通、断。
将小灯泡取下,即用导线直接把电源的正、负极连接起来,过一会儿手摸导线会感觉到导线发热。
这种电路中没有用电器,直接用导线将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路叫短路。
短路是非常危险的,可能把电源绕坏,是不允许的。
观察:观察手电筒电路。
看看这个电路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可让学生自带手电筒,作随堂观察)。
思考:手电筒电路的开关与我们演示实验中所用的开关是否相同?你在家里和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与此不同的开关?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是否相同?3.电路中各元件的符号在设计、安装、修理各种实际电路的时候,常常需要画出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11.1 认识电路1.知道电路的组成.2.记住并会画一些电路器件的电路符号.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知道电源有正负极.4.知道并能够识别通路、断路、短路三种电路状态,知道短路的危害.5.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6.能够根据实际电路画出它的电路图,能根据文字叙述的要求画出它的电路图.规范作图,培养读图及作图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电路的组成;电路元器件的电路符号;识别通路、断路、短路三种电路状态;电路图. 难点:正确理解通路、断路、短路.【新课导入】导入1:情景导入飞机在空中飞行有规定的航线,轮船在水中航行有规定的航线,火车在铁轨上行驶,汽车行驶有公路,用电器在工作时,“电的流动”有没有自己的路呢?从而引入新课.导入2:生活引入师:同学们,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用电器进入了我们的家庭.你们想一想,在你的家中有哪些是用电来工作的设备?生:(迫不及待地回答)电视机、电灯、电冰箱、电饭煲、洗衣机…….师:说得很好,你们所说的这些用电来工作的设备都称之为用电器.那么,要使这些用电器工作,就要学习今天我要讲的知识.【课堂探究】1.电路的组成师:下面我们共同来研究这样一个实际问题(出示磁性黑板)这是一个用电器:电灯(边讲边将电灯放在磁性黑板上)要使它工作——发光,需要什么?生:要电.师:对.什么装置能提供给它电呢?生:电源.师:对.电源能供给电灯持续的电流.(出示电池)这是一种电源.(将电池放在磁性黑板上)可是,现在电灯并没有亮,说明还需要什么?生:导线.师:(用导线把电源与电灯连接起来)好,现在灯亮了.但是,你们有没有发现问题?(学生都在思索,但没有学生举手回答问题.教师继续启发)师:你们家中的灯是—直这样亮着的吗?生:不是.师:对啊,实际生活中,电灯是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就亮,不需要的时候就不亮,这就需要控制它,所以还需要什么?生:开关.师:对了!(在磁性黑板上的电路中接上开关,边演示边说)现在这个用电器就按我们的需要工作了.这儿,我们已经连成了一条电灯的工作电路.哪个同学能说说什么是电路?生: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电路.师:说得很好,请同学们把书翻开.看书,认识各种电源.通过录像:教育学生不要乱扔废电池,以加强环保意识.师:(指着黑板上的电路)哪个同学能归纳一下,这条电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生:4个部分: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师:对.这儿,同学们所看到的是—条最简单的电路,在以后的学习中,还将接触到复杂的电路,但无论其复杂的程度如何,一条正确的电路,都至少由这样四个部分组成,缺少其中的任何一部分,电路都不会处于正常工作的状态.小结:电路的基本组成: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接着出示各种不同的开关实物,让学生观察.其中按钮式开关安装在墙上一条门铃电路中.操作按钮式开关,使电铃工作.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为后面的讲课留下埋伏.)2.通路、断路和短路师:请同学们继续来研究这条电路.(在磁性黑板上把开关合上)这时灯亮,说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这样处处连通的电路叫通路.(接着打开开关,灯灭)这时,电路在开关处断开,电路中没有电流.(边做边继续说)或者,我把开关合上,而把这儿断开.(断开电路元件和导线的连接处)这时灯仍不亮,说明电路中仍然没有电流.这种因某一处断开而使电路中没有电流的电路叫开路.以后同学们在连接电路时,就要注意,导线与各元件的连接处要接好,否则,合上开关,由于整个电路处于开路,用电器也无法工作.向同学说明:课本中所说的打开开关和合上开关与生活中的“开灯”与“关灯”的含义不同.课本中的“打开”是使电路“断开”,而生活中的“开灯”是“闭合”电路.师:我已经介绍了电路的通路和开路.还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连接电路的时候,绝对不允许,把导线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连接在电源上,因为这时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可能把电源烧坏.这种情况叫做短路.出示示教板.将接线柱插头插入220 V插座,电灯工作.然后将电灯取走,换上导线,演示短路时,电流很大,将保险丝熔断.学生观察到:保险盒火花一闪.再拔出保险盒盖给学生看,保险丝已熔断.联系上述,边讲边板书:通路、开路和短路.下面,让同学们用桌上的器材,仿照黑板上的电路自己进行连接,连接电路之前要求学生打开开关.学生边实验,教师边检查.3.电路图师:(指着已安装在墙上的实际的门铃电路)这其实是一条简单的电路.为研究方便起见,我把这条电路安装在这块板上.(出示示教板)有的同学看了会想,这下我可以回家自己安装门铃了,可回家后,准备安装时却忘了电路是怎样连接了.于是,再到这儿看一下,回家可能又忘了,怎么办呢?生:(脱口而出)用图画下来带回去,照着安装.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把屏幕上的电路画出来.请同学们观察画的几组电路图,看看有什么不妥的地方?生:既麻烦又不统一.师:历史课我们学习了秦始皇,请同学们说说他有哪些贡献?(展示秦始皇的图片)生:统一了中国,统一了货币,统一了我国的度量衡.师:秦始皇的方法给予我们画电路图有什么启示呢?生:用统一的符号代替各电路元件.师:对!我们可以把电铃的电路画下来.但又有同学会想,这电铃多难画呀!我的绘画水平不高.那么,怎样才能使所有的人都会画,都能画好电路的图呢?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符号来代表电路元件,这样就不需要去画复杂的实物了.这种用统一规定的符号来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师:下面我们就先来认识一些元件符号.(出示幻灯片逐个介绍电路元件符号.其中,对于交叉相连接的导线和交叉不相连接的导线两种情况讲解时出示示教板)师:认识了这些元件符号以后,我们就可以来画下这条门铃的电路,你们回家后就可以自己安装了.(边讲边示范画出门铃电路)(对照示教板说明画电路图时,要注意元件符号与实物一一对应.)师:在设计、安装、修理各种实际电路的时候,都要用到电路图,希望同学们能努力学好.下面请同学们在玻璃纸上,画出自己所连接的电路的电路图.(学生画图,教师巡视)(收集同学们所画的电路图,通过投影仪,逐一打在幕上,和同学们共同讲解,鼓励正确,纠正错误,强调作图要求规范.)1.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等元件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2.干电池的碳棒是正极,锌筒是负极.3.蓄电池使用前要充电,充电过程是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过程.4.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开灯”“关灯”,其物理含义是( C )A.开灯是指断开开关,关灯是指闭合开关B.开灯和关灯都是指闭合开关C.开灯是指闭合开关,关灯是指断开开关D.开灯和关灯都是指断开开关5.组成一个电路应该具备的元件是( D )A.用电器、导线B.电源、导线C.电源、用电器、导线D.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当开关S闭合时的电路是( C )A.通路B.断路C.短路D.以上都不是1.电路的组成电路由电源、负载、连接导线和辅助设备四大部分组成.实际应用的电路都比较复杂,因此,为了便于分析电路的实质,通常用符号表示组成电路实际原件及其连接线,即画成所谓电路图.其中导线和辅助设备合称为中间环节.电源: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设备.电源的功能是把非电能转变成电能.例如,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变成电能;发电机是把机械能转变成电能.负载:在电路中使用电能的各种设备统称为负载.负载的功能是把电能转变为其他形式能.通常使用的照明器具、家用电器、机床等都可称为负载.导线:连接导线用来把电源、负载和其他辅助设备连接成一个闭合回路,起着传输电能的作用.辅助设备:辅助设备是用来实现对电路的控制、分配、保护及测量等作用的.辅助设备包括各种开关、熔断器及测量仪表等.2.干电池工作原理解析干电池是一种以糊状电解液来产生直流电的化学电池,属于一次电池,日常生活之中普遍使用.常见的干电池为锌锰电池,也称碳锌电池(如图所示),其中间是正极碳棒,外包石墨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再外是一层纤维网.网上涂有很厚的电解质糊,其构成是氯化氨溶液和淀粉,另有少量防腐剂.干电池的主要工作原理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在闭合回路中实现!(和原电池非常类似,就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课名《认识电路》省份市区/县单位全称教师姓名学段学科物理教材版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册次章节第十一章第一节课时1学时年级九年级学习者分析电路是学习电学的基础,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从实际生活中用电器的工作特点及性能上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本节课教学目标的顺利开展。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路的组成。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知道电源有正、负极。
3、知道并能够识别通路、断路、短路三种电路状态,知道短路的危害。
4、记住并会画一些电路器件的电路符号。
5、能够根据实际电路画出它的电路图,规范作图,培养学生读图及作图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认识电路的组成,了解电源和用电器中能量转化。
2、通过观察实验电路、规范作图,培养学生读图及作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知道电的应用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措施一、教学重点1、电路的组成及各种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
2、根据简单电路实物图并会画电路图。
二、教学难点对短路的理解、电路图的画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素材整理分组实验器材:导线、小灯泡、开关、学生电源灯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活动设计活动目标媒体使用及分析导入环节我们身边的家用电器举例从日常生活入手,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对电学学习的兴趣。
知道什么使用电器及其能的转化。
从资源库中调出一些家用电器图片。
使教学直观生动。
讲授新课一、认识电路的组成1、电源的作用、种类、及能的转化2、常见用电器能的转化一学生互动3、开关的作用4、通过互动学习个电子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5、导线的作用6、探究一:使小灯1、通过举例让学生结合已有知识了解电源、开关、导线作用。
2、学生互动进一步认识个电路元件的作用。
3、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完成探究一实验并观察回答问题(1)要让小灯泡发光,该如何连接?(2)连接的缺点和注意事项有哪些?通过探究活动进一步让学生知道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这些基本元件组成,同时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知道电调用学科资源库素材,生成交互式选择题。
《认识电路》《认识电路》是人民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物理》九年级第十一章第1节的内容。
电路的组成、各电路元件的作用、电路的三种状态、电路图等是本节的主要内容。
本节内容是学习电学内容的基础。
【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电路的组成。
2.记住并会画一些电路元件的电路符号。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知道电源有正负极。
4.知道并能够识别通路、断路短路三种电路状态,知道短路的危害。
5.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6.能够根据实际电路画出它的电路图,能根据文字叙述的要求画出它的电路图,规范作图,培养学生读图及作图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认识电路、了解电源和用电器中的能量转化。
2.通过观察实验电路、规范作图、培养学生读图及作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知道电的应用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通过让学生讨论废旧电池的收集和处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电路的组成及其作用【教学难点】掌握通路、断路和短路的三种电路状态;学会作电路图;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多媒体课件;电池、开关、小灯泡、导线等一、新课引入多媒体展示华灯绽放的街市夜景,在欣赏美的同时,思考美景背后的物理知识。
电路是如何组成的?二、新课教学(一)电路的组成1.电路的基本组成【实验演示】用小灯泡、电池、开关、导线组成简单电路【讨论与思考】电路由哪些部分组成,它们在电路中各起什么作用?【总结】简单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的。
2、电路组成元件及其作用(1)电源a.定义:能够向用电器提供电能的装置。
如:生活中常见的电池、生产中常用的发电机等。
(多媒体展示多种多样的电源)b.分类:电源有直流和交流两种,一般都有两个极。
直流电源有正极和负极,符号为“+”和“-”。
用电器在接入电路时应考虑电源极性,使用时用电器上标有“+”的位置与电源正极相连,标有“-”的位置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交流电源也有两极,但不分正负。
《认识电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本节内容正是电学的开头。
不过,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电气化的时代,我们的学习、生活、生产建设等,时时处处都离不开电,“电”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一个词。
所以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灯泡发光现象为切入点,认识简单电路的组成;通过列举大量的实例,总结归纳各组成部分的作用;通过观察实验,辨别通路、断路、短路等等。
从生活走向物理,又从物理走向社会,不但能有效地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而且还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用大屏幕显示出来),分为三种第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 知道电路的概念、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2. 能识别通路、断路、短路。
3. 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第二: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究过程,培养创新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等。
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电路的概念、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等的学习,体验科学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三、重点:1.知道电路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2.识别通路、断路和短路。
四、难点:识别通路、断路和短路。
五、教学过程:引入新课: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电气化的时代,我们的学习、生活、生产建设等,时时处处都离不开电,“电”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一个词。
本节课我们从“简单电路”入手,开始“认识电路”。
展示目标(大屏幕上展示):1. 知道电路的概念、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2. 能识别通路、断路、短路。
3. 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一)电路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把干电池、小灯泡、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闭合开关,观察灯泡发光。
老师启发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得:1.概念: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而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干电池、蓄电池、纽扣电池、锂离子电池、学生电源等直流电源后,知道它们都有两个极,一个正极,一个负极。
学生通过观察大屏幕上的图片,结合实际生活经验总结,水力发电站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天宫”一号飞行器上的太阳能电池板,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大亚湾核电站中,把核能转化为电能;新疆的风力发电厂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等等。
11.1认识电路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整个电学的开始,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摩擦起电,二是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
教材安排“实验探究”等环节,学生可以通过实验,体验摩擦起电现象和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学情分析
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本节刚接触电学,虽然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有些实验结果超出他们的预想,这就容易产生探究的欲望。
同时,由于电学现象很抽象,在由现象分析原因的思维过程中会出现困难。
学习目标
1、了解摩擦起电现象。
2、知道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了解验电器的构造及其原理。
4、会用本节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电现象。
评价任务
分组进行“摩擦起电现象”、“不友好的气球”等实验活动,尝试对实验现象进行归纳总结,说一说摩擦起电的性质。
动手进行“探究电荷的种类和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分析并说出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
3、了解验电器的构造及其原理。
4、会用本节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电现象。
教学过程
小结
梳理本节知识,总结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认识电路》《认识电路》是人民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物理》九年级第十一章第1节的内容。
电路的组成、各电路元件的作用、电路的三种状态、电路图等是本节的主要内容。
本节内容是学习电学内容的基础。
【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电路的组成。
2.记住并会画一些电路元件的电路符号。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知道电源有正负极。
4.知道并能够识别通路、断路短路三种电路状态,知道短路的危害。
5.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6.能够根据实际电路画出它的电路图,能根据文字叙述的要求画出它的电路图,规范作图,培养学生读图及作图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认识电路、了解电源和用电器中的能量转化。
2.通过观察实验电路、规范作图、培养学生读图及作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知道电的应用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通过让学生讨论废旧电池的收集和处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电路的组成及其作用【教学难点】掌握通路、断路和短路的三种电路状态;学会作电路图;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多媒体课件;电池、开关、小灯泡、导线等一、新课引入多媒体展示华灯绽放的街市夜景,在欣赏美的同时,思考美景背后的物理知识。
电路是如何组成的?二、新课教学(一)电路的组成1.电路的基本组成【实验演示】用小灯泡、电池、开关、导线组成简单电路【讨论与思考】电路由哪些部分组成,它们在电路中各起什么作用?【总结】简单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的。
2、电路组成元件及其作用(1)电源a.定义:能够向用电器提供电能的装置。
如:生活中常见的电池、生产中常用的发电机等。
(多媒体展示多种多样的电源)b.分类:电源有直流和交流两种,一般都有两个极。
直流电源有正极和负极,符号为“+”和“-”。
用电器在接入电路时应考虑电源极性,使用时用电器上标有“+”的位置与电源正极相连,标有“-”的位置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交流电源也有两极,但不分正负。
第十一章简单电路第一节认识电路一、教学背景分析本节内容是初中电学学习的开篇,认识电路是学习电学的基础,本节课的学习直接影响后续电学知识的学习。
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电,电路是用电器工作的基础。
本节是从最基本、最简单的电路开始学习,从学生熟悉的简单现象切入,体现了让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动脑学习物理知识,给学生的活动提供了足够的机会,对学生活动的指导尽量做到“点到为止”,避免包办代替。
为了让学生对通路、断路和短路三种电路状态有较深刻的认识,根据初中生的认知特点,教学设计应当创设丰富的情境,让学生先看到生活中的通路、断路、短路,再观察实验中的通路、断路、短路。
对于电路图的学习引导学生从研究问题的方法开始,使学生了解符号语言在实际中的意义。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对简单电路及元件的认识;第二层次,对电路的通路、断路和短路的认识,特别是对短路危害的认识;第三个层次,是把具体的电路元件抽象成符号,把具体的实物电路抽象成电路图,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二、教学目标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知道电源有正负极。
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
2.记住并会画一些电路器件的电路符号。
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3.知道并能够识别通路、断路、短路三种电路状态,知道短路的危害。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电路的组成及电路图。
教学难点:对短路的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电并不陌生,在小学的科学课中对电路也已经有一些感性认识。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基础上,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电路知识的学习。
学生初次学习电路知识,对一切电路知识都会感到好奇,尤其是被老师禁止的短路实验。
他们会想尽一切方法去尝试短路实验,所以在本节课应当加入短路造成的危害的内容,使学生能够真正明白短路是危险的。
介绍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开关,目的在于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生活相联系,使学生了解家庭电路中常用的开关,不会将对开关的认识局限在物理实验室。
四、教学过程在生活中,我们都很熟悉手机,手机依靠什么工作呢?打开手机外壳,手机内部的构造一目了然,内部有复杂的集成电路板。
《认识电路》教材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一章第一节《认识电路》,电路的应用在我们生活中非常普遍.因此,本节内容在初中物理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可以为以后的欧姆定律的学习做好铺垫!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电路的组成。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知道电源有正负极。
3.知道并能够识别通路、断路、短路三种电路状态,知道短路的危害。
4.记住并会画一些电路元件的电路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认识电路、了解电源和用电器中能量的转化。
2.通过观察实验电路、规范作图,培养学生读图及作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知道电的应用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通过让学生讨论废旧电池的收集和处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电路的组成及作用、电路的三种状态、电路图的画法。
【教学难点】对通路的理解和掌握及电路图正确画法。
课前准备:1.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
3.实验器材:手电筒、电源、导线、开关、灯泡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你知道燃料有哪几种?2.什么是燃料的热值?3.什么是炉子效率?二、激发学习动机:1.现代化的生活要是没有电,那是不可想象的。
偶尔一停电,现代化的城市就会寸步难行。
2.教师出示手电筒灯泡为什么会亮呢?3.观察与思考:教师演示灯泡发光,学生思考什么是电路,电路有哪几部分组成?三、讲授新知识:(一)电路的组成及各元件的作用。
1.电路的组成:由电源、用电器以及导线、开关等元件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
2.电路元件的作用:(1)电源:提供电压的装置。
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等都是电源。
(2)用电器:指利用电流来工作的设备。
如电铃、电风扇、电视机等。
(3)开关:控制电路通、断的器件。
有拉线开关、拨动开关、按钮开关等。
(4)导线:传送电流。
《认识电路》教材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一章第一节《认识电路》,电路的应用在我们生活中非常普遍.因此,本节内容在初中物理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可以为以后的欧姆定律的学习做好铺垫!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电路的组成。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知道电源有正负极。
3.知道并能够识别通路、断路、短路三种电路状态,知道短路的危害。
4.记住并会画一些电路元件的电路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认识电路、了解电源和用电器中能量的转化。
2.通过观察实验电路、规范作图,培养学生读图及作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知道电的应用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通过让学生讨论废旧电池的收集和处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电路的组成及作用、电路的三种状态、电路图的画法。
【教学难点】对通路的理解和掌握及电路图正确画法。
课前准备:1.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
3.实验器材:手电筒、电源、导线、开关、灯泡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你知道燃料有哪几种?2.什么是燃料的热值?3.什么是炉子效率?二、激发学习动机:1.现代化的生活要是没有电,那是不可想象的。
偶尔一停电,现代化的城市就会寸步难行。
2.教师出示手电筒灯泡为什么会亮呢?3.观察与思考:教师演示灯泡发光,学生思考什么是电路,电路有哪几部分组成?三、讲授新知识:(一)电路的组成及各元件的作用。
1.电路的组成:由电源、用电器以及导线、开关等元件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
2.电路元件的作用:(1)电源:提供电压的装置。
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等都是电源。
(2)用电器:指利用电流来工作的设备。
如电铃、电风扇、电视机等。
(3)开关:控制电路通、断的器件。
有拉线开关、拨动开关、按钮开关等。
(4)导线:传送电流。
一、认识电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路中的组成;2.掌握通路、断路和短路这三种电路状态,并能了解短路的危害;3.会识别、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认识电路的结构;2.通过观察实物图,学会规范作图,培养学生读图及作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点:认识电路的组成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掌握通路、断路和短路的三种电路状态;学会作电路图;教学流程:一、情境引入引言:观察下面图片,感受光带来的视觉美感。
为什么夜晚的时候能发出这么多美丽的光呢?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大家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二、知识精讲观察下图中电路由哪些部分组成,它们在电路中各起什么作用?(一)电路的组成及其作用在电路中,电流通过小灯泡时,它的温度会升高,这表明它的内能增加了。
与此同时,小灯泡会发光,光能够照亮黑暗的房间,也能够烤热它照射到的物体,表明光也具有能量。
电池:把电能提供给小灯泡。
小灯泡:把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开关:控制电路通断的装置。
在一个闭合电路中,电路主要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的,其中:用电器定义:能够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得装置。
比如:电灯、电炉、电视机、电动机等。
电源1.概念:能够向用电器提供电能的装置。
如:生活中常见的电池、生产中常用的发电机等。
2.电源正极通常标有正极“+”和负极“-”。
在连入电路时,用电器标有“+”的位置与电源正极相连,标有“-”的位置与电源负极相连。
否则,用电器将不能正常工作,甚至会损毁电源。
开关1.概念:在电路中控制电路通断的装置。
比如:中学实验室中常用的是单刀单掷开关和单刀双掷开关。
单刀双掷开单刀单掷开关2.开关在连入电路时应该是断开的,在确认电路连接无误后,再闭合开关。
导线1.作用:在电路中把用电器、电源和开关连接起来的导线。
2.结构:通常都由绝缘外皮和金属内芯组成,内芯的材料通常是铜或铝。
课题11.1认识电路1、教学目标知道电路的组成2、记住并会画一些电路元件的电路符号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知道电源有正、负极4、知道并能够识别通路、短路、断路三种状态,知道短路的危害5、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6、根据实际电路画出它的电路图,能根据文字叙述的要求画出它的电路图,规范画图,培养学生读图和作图能力教学重点电路组成,教学难点能够识别通路、短路、断路三种状态教具准备电路元件教学过程板题出标认识电路1.知道电路的组成2.记住并会画一些电路元件的电路符号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知道电源有正、负极4.知道并能够识别通路、短路、断路三种状态,知道短路的危害自学指导完成下列各题,时间7分,可以小声讨论,可以举手问老师。
1、电路的四大组成部分是什么?它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2、搞清各个电路元件电路符号,并记忆。
3、电路的三种状态是什么?学生自学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自学检测1、在图所示的各图中, 是两个灯泡接入电路的情况, 闭合所有的开关后, 两灯都能发光的是A.四个图的灯都能正常发光 B.只有a 图两灯发光C.只有c、d图两灯发光 D.b、c、d图两灯均能正常发光2、指出图4-9中各电路元件的名称:当堂训练1.如图5-11的四个电路中,当K闭合后,(1) 电路断路的是图______________;(2) 电源短路的是图______________;(3) 只有一只灯泡亮的是图_______________。
当堂检测如图6所示的各个电路中,开关K闭合后,小灯泡L1、L2都能发光的是:()第十一章简单电路§5—1 电路一、电路的组成1、用电器2、电源导线3、开关(电键)4、电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组成电流的路径。
二、断路,通路,短路1、断路,2、通路3、电源短路三、电路图:1、电路符号2、电路图四、两种题型1、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2、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教学反思在画电路图时把电路元件布局不合理,经常画在拐角处,不能够规范准确的画电路图。
第十一章简单电路
第一节认识电路
一、教学背景分析
本节内容是初中电学学习的开篇,认识电路是学习电学的基础,本节课的学习直接影响后续电学知识的学习。
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电,电路是用电器工作的基础。
本节是从最基本、最简单的电路开始学习,从学生熟悉的简单现象切入,体现了让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动脑学习物理知识,给学生的活动提供了足够的机会,对学生活动的指导尽量做到“点到为止”,避免包办代替。
为了让学生对通路、断路和短路三种电路状态有较深刻的认识,根据初中生的认知特点,教学设计应当创设丰富的情境,让学生先看到生活中的通路、断路、短路,再观察实验中的通路、断路、短路。
对于电路图的学习引导学生从研究问题的方法开始,使学生了解符号语言在实际中的意义。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对简单电路及元件的认识;第二层次,对电路的通路、断路和短路的认识,特别是对短路危害的认识;第三个层次,是把具体的电路元件抽象成符号,把具体的实物电路抽象成电路图,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二、教学目标
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知道电源有正负极。
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
2.记住并会画一些电路器件的电路符号。
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3.知道并能够识别通路、断路、短路三种电路状态,知道短路的危害。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电路的组成及电路图。
教学难点:对短路的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电并不陌生,在小学的科学课中对电路也已经有一些感性认识。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基础上,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电路知识的学习。
学生初次学习电路知识,对一切电路知识都会感到好奇,尤其是被老师禁止的短路实验。
他们会想尽一切方法去尝试短路实验,所以在本节课应当加入短路造成的危害的内容,使学生能够真正明白短路是危险的。
介绍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开关,目的在于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生活相联
系,使学生了解家庭电路中常用的开关,不会将对开关的认识局限在物理实验室。
四、教学过程
1.教学引入
在生活中,我们都很熟悉手机,手机依靠什么工作呢?打开手机外壳,手机内部的构造一目了然,内部有复杂的集成电路板。
是不是觉得很神奇?由此引入认识电路的学习。
2.“知识点”教学
●电路的组成
任务驱动展开学习:
教师布置任务,安排学生活动:让桌上的小灯泡亮起来,仔细观察这个电路的组成,并思考:灯亮起来的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如何控制灯泡的亮灭?
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观察、思考,通过讨论认识到电源提供了电能,小灯泡之所以亮起来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
通过开关可以控制灯泡的亮灭。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这就是一个简单的电路并总结:电池能为小灯泡提供电能,能提供电能的装置叫做电源。
小灯泡能把电能转化成光能和内能,像灯这样能利用电能工作,把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装置叫做用电器。
开关控制用电器的工作状态。
导线用来传输电能。
教师提出问题:你了解生活中的电池有哪些不同类型吗?你还知道哪些用电器?它们的主要用途是什么?将电能转化为什么形式的能?你了解生活中的开关有哪些不同类型吗?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介绍不同类型的电源、不同工作原理的用电器,对于手机屏幕来说,主要是电能转化为光能。
介绍不同类型的开关。
通过介绍,使学生能把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中,加深理解。
●电路的状态
教师演示开关断开导致断路,介绍这是正常控制电路的一种手段。
悄悄拧松灯泡,再次演示开关闭合断路,介绍这是由于电路故障造成的断路,两种断路是不一样的。
教师总结:
断路:在某处断开的电路。
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
教师用示教板演示如果没有用电器,将导线直接接在电源两端,严重的将会引发火灾。
播放断路造成火灾视频,强调:将导线直接接在电源两端这种现象叫做短路,是绝对不允许的!继续演示用电器短路,导致用电器不能工作,介绍这种现象叫做用电器短路。
●电路图
教师介绍:为了更形象地描述电路连接情况,将电路元件用符号表示,再用代表导线的直线将它们一一连接,这就是电路图。
对比实物,介绍常见电路元件的符号,让学生认识并
熟记,特别是电池、电灯、交叉相连导线、交叉不相连导线、开关等常用符号。
最后让学生练习实物图和电路图的转化。
在练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要点:
(1)使用统一规定的符号;
(2)尽量避免连线交叉;
(3)连线要横平竖直,尽量使电路图简洁美观。
3.课堂小结
电路的基本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
用电器: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内能、机械能、光能等)。
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
电路的状态短路:危险!绝不允许!
断路:(1)开关控制,正常断路。
(2)电路故障造成。
4.小练习
(1)如图11-1-1所示为宾馆房间取电房卡装置。
将房卡插入槽中,
房间内的用电器才能使用。
图中装置的作用相当于电路中的()
A.用电器 B.开关 C.导线 D.电源
(2)如图11-1-2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能正确反映图11-1-3所示电路连接关系的是()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手机引入,虽然学生天天用手机,但是真的知道手机里的一些简单的电学知识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每个环节都从生活中选取事例,例如介绍生活中常见的电源、常见的用电器、常见的开关,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避免出现学生对电学的认识只停留在课堂上、实验室里,
图11-1-1
图11-1-3
图11-1-2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