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音乐-九年级下册-课件:东北民歌《东北风》
- 格式:pptx
- 大小:3.69 MB
- 文档页数:20
说课稿《东北风》引言概述:《东北风》是一首经典的东北民歌,以其深情的旋律和朴实的歌词,深受人们喜爱。
本篇文章将从歌曲的背景介绍、歌曲的歌词分析、歌曲的情感表达以及歌曲的艺术特点等四个部分详细阐述《东北风》这首歌曲。
一、背景介绍1.1 《东北风》的创作背景《东北风》是由中国著名音乐家刘天华作曲、词曲创作家石进填词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于1986年首次问世,是为了庆祝中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而创作的。
1.2 《东北风》的流行和影响自问世以来,《东北风》迅速风靡全国,成为一首家喻户晓的经典作品。
这首歌曲以其朴实的歌词和动人的旋律,表达了东北人民对家乡的深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它不仅在东北地区广为传唱,也成为了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1.3 《东北风》的表演和演唱者《东北风》的表演形式多样,既可以是独唱,也可以是合唱。
许多著名歌手都曾演唱过这首歌曲,如邓丽君、宋祖英等。
他们通过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将《东北风》演绎得更加动情。
二、歌曲的歌词分析2.1 歌词的主题和情感表达《东北风》的歌词主题是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歌词中充满了对东北大地的热爱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2 歌词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歌词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东北风吹起的是乡愁”中的乡愁意象,通过东北风的吹拂来唤起听众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同时,歌词中还使用了对比手法、排比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歌词更加生动有力。
2.3 歌词的情感传递和思想内涵《东北风》通过歌词中蕴含的情感传递和思想内涵,引发人们对家乡、对生活的深思。
歌词中的情感真挚动人,使人们能够感受到东北人民对家乡的深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激发人们对于家乡和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三、歌曲的情感表达3.1 旋律的情感表达《东北风》的旋律简洁明快,富有东北地区的民歌特色。
旋律中融入了东北地区的民间音乐元素,使听众能够感受到东北人民豪爽淳朴的性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说课稿《东北风》引言概述:《东北风》是一首中国民歌,以其独特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
本文将从歌曲的背景介绍、歌曲的音乐特点、歌曲的歌词内容、歌曲的文化内涵以及歌曲的艺术表现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背景介绍:1.1 歌曲的创作背景1.2 歌曲的流传历史1.3 歌曲的地域特色二、音乐特点:2.1 歌曲的曲调和节奏2.2 歌曲的乐器运用2.3 歌曲的情感表达三、歌词内容:3.1 歌曲的主题和情感表达3.2 歌词的意象和修辞手法3.3 歌词的艺术感染力四、文化内涵:4.1 歌曲所蕴含的地域文化4.2 歌曲所展现的民族精神4.3 歌曲对社会的启示和反思五、艺术表现:5.1 歌曲的演唱技巧5.2 歌曲的舞台表现形式5.3 歌曲的艺术价值和影响力正文内容:一、背景介绍:1.1 歌曲的创作背景:《东北风》是20世纪50年代由作曲家丁洪创作的一首民歌,当时正值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歌曲以其朴实的旋律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的热爱。
1.2 歌曲的流传历史:《东北风》在创作后很快传遍全国,成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歌曲之一。
经过多年的传唱,歌曲成为了中国音乐文化的经典之一。
1.3 歌曲的地域特色:《东北风》以东北地区的风土人情为背景,歌曲中融入了东北方言和东北人的豪爽个性,让人们更加亲近和喜爱这首歌曲。
二、音乐特点:2.1 歌曲的曲调和节奏:《东北风》的曲调明快欢快,旋律简单易记。
节奏鲜明有力,既表现了东北地区的豪爽个性,又适合大众的口味。
2.2 歌曲的乐器运用:在歌曲的伴奏中,常常运用一些具有东北特色的乐器,如二胡、扬琴等,使得歌曲更加贴近东北的音乐风格。
2.3 歌曲的情感表达:《东北风》以欢快的旋律和朴实的歌词,表达了人们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人们在聆听歌曲时能够感受到一种温暖和快乐的情感。
三、歌词内容:3.1 歌曲的主题和情感表达:《东北风》的主题是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东北风》【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唱歌曲《新东北风》,掌握歌曲中弱起节奏演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话东北、唱东北、演东北、创编东北民歌等音乐活动,让学生在体验、模仿、探究中,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了解东北民歌的特点。
(3)情感与价值观:在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激发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让学生喜爱东北民歌。
【教学重点】通过《新东北风》的学习,让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表演,了解东北民歌的特点。
【教学难点】弱起小节的学习和掌握。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感知部分:欣赏:《家在东北》。
提问:是哪个地区的歌曲?(东北地区)三、新授部分:1、导入:同学们知道得可真多,东北三省不但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还有非常美丽的自然景观,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造就了一方的艺术形式:幽默的东北小品、火爆的东北二人转,都深受人们喜爱,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一首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东北民歌《东北风》。
2、播放多媒体课件的范唱。
并提出问题:A、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B、歌曲的速度是什么样的?C、师小结东北民歌的特点。
3、学唱歌曲:(1)读歌词,体会歌曲内容。
(2)出示歌篇,讲解曲谱节奏:强拍弱起。
02 26 | 22 0 | 05 55|(讲解法、模唱法)4、随琴视唱曲谱。
师:“你觉得这首歌哪最不好唱?你哪里唱不好?”5、启发、指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热烈的情绪完整演唱歌曲。
四、歌曲处理:1、让学生演唱,体验唱衬词“哎嗨”和不唱衬词的不同。
(对比法)2、师小结:东北民歌的韵味都在像“哎嗨”这样的衬词里。
3、教师示范,用鼓、钹为歌曲伴奏。
师:你想不想马上敲击它们,为歌曲伴奏?(想!)4、课件出示鼓谱,指导学生学习拍打。
5、全体演唱并用鼓、钹伴奏。
6、多媒体播放录像《东北大秧歌》,让学生学一学、扭一扭。
7、用扇子、手绢做道具,自编动作,边歌边舞。
五、拓展延伸1、让学生欣赏几首东北民歌片段。
初中音乐人音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演唱:☆东北风》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教学目标1. 跟唱歌曲《少林,少林》。
感受歌曲的男声四重唱的和声效果。
2. 知道少林寺的地理位置及相关的历史文化,能够用歌声表达对少林的赞颂,以培养学生的自豪感。
从歌曲中体验坚强、自信的性格,增长自信心。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电影插曲,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词曲作者王立平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曾为众多的电视连续剧及电影故事片作曲。
本歌即是为电影《少林寺》创作的插曲之一,流传甚广。
背景资料:1、同学们,你们看过《少林寺》这部电影吗?谁能和大家交流一下你所知道的有关少林寺的故事吗?2、介绍相关知识a、歌曲《少林,少林》是故事片《少林寺》中的主题歌,它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王立平先生创作的一首男生四重唱歌曲。
这首歌曲是由两个乐段加尾声构成的。
第一乐段以英武豪侠的风格为主;第二乐段带有抒情性、叙述性的情调;尾声的音乐将人们引向了无尽的遐想之中。
正如歌词中所唱的那样,“有多少神奇故事到处把你传扬”, 对!少林功夫真不少,可以说是博大精深,下面我们来了解少林寺。
谁能说说你知道的?b、关于影片你们了解哪些?《少林寺》是我国拍摄的第一部武打影片,曾在国内外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电影《少林寺》在80年代曾在中国乃至世界影坛掀起一股新风格武术电影热潮,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掀起了武术热,并使李连杰一举成为国际级影星。
《少林寺》是一部把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历史传奇与一个为报父仇、出家学武的惊险故事掺杂在一起的优秀功夫片。
李连杰成功塑造出了觉远这样一位武功高强、匡扶正义的武僧形象,表达出了反对暴政、反对分裂、渴望统一的主题。
剧中的主要演员都由我国武术界的精英出任,全部真人真戏,不用弹床不用替身,拍摄都是一镜到底,不靠特技剪接,给人以真实遒劲之感,为功夫片开创了一个新的时期。
《东北风》歌曲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音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歌曲第一课教材分析:《东北风》是一首深受人们喜爱的东北民歌,歌曲具有浓郁的东北地方风味,歌曲为一段体结构,强拍弱起节奏,旋律热情奔放,简单朴实的东北方言配以衬词,表现了东北人欢庆胜利、欢庆丰收的喜悦心情。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丰富的歌曲演唱与音乐表演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激发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使学生能够喜爱东北民歌,并乐于表现东北民歌。
(2)知识与技能:学唱歌曲《东北风》,掌握歌曲中弱起、切分节奏及衬词的演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说东北、唱东北、演东北、创编秧歌动作等音乐活动,让学生在体验、模仿、探究、创作中,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了解东北民歌的特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歌曲《东北风》的学习,让学生运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表演,了解东北民歌的衬词特点并演唱好歌曲。
教学难点:强拍弱起节奏、切分节奏和衬词、下滑音的学习和掌握。
教学准备:钢琴、电脑系统、多媒体课件、扇子、手绢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课前引入:今天老师和大家共同来上一节歌曲课,上课前老师和大家一起来欣赏一首歌曲,你来听听这是哪个地区的歌曲?(东北地区)[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歌曲,视听的结合,火爆的音乐场景,让学生体会感受东北农村的风情,及东北音乐、歌舞具有的热情奔放的风格特点。
]3、我们的家就在东北,我们就是东北的孩子,那么你对东北有哪些了解呢?可以从风土人情、地理位置、音乐风格等多方面去回答。
(进入说东北环节教师板书(说东北))4、导入新课: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造就一方的艺术形式。
幽默的东北小品,火爆的东北二人传,都深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一首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东北民歌《东北风》(教师板书课题:东北风)二、新授课1、教师播放歌曲《东北风》,要求学生边欣赏,边思考: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速度是什么样的?(热情欢快的情绪,稍快的速度)[设计意图:播放课件,感受《东北风》的东北风格,熟悉《东北风》的曲调,通过画面让学生感受歌曲所表现的内容。
东北风教案九年级下【篇一:五年级音乐新东北风教案】新东北风教材分析:《东北风》是一首深受人们喜爱的东北民歌,歌曲具有浓郁的东北地方风味,歌曲为一段体结构,弱起节奏,旋律热情奔放,简单朴实的东北方言配以衬词,表现了东北人欢庆胜利、欢庆丰收的喜悦心情.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唱歌曲《东北风》,掌握歌曲中弱起节奏演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话东北、唱东北、演东北、创编东北民歌等音乐活动,让学生在体验、模仿、探究中,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了解东北民歌的特点。
(3)情感与价值观:在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激发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让学生喜爱东北民歌。
教学重点:通过《东北风》的学习,让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表演,了解东北民歌的特点。
教学难点:弱起小节的学习和掌握。
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鼓、钹、扇子、手绢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唱《师生问好歌》三、感知部分:1、欣赏:《家在东北》四、提问:(1)是哪个地区的歌曲?(东北地区)五、(2)、我们就是家在东北的孩子,你对东北有哪些了解?(学生们一起话东北,谈到东北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四季变化。
)六、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视听的结合,火爆的音乐场景,让学生体会感受东北农村的风情,及东北音乐、歌舞具有的热情奔放的风格特点。
在话东北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东北。
]七、三、新授部分:1、导入:同学们知道得可真多,东北三省不但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还有非常美丽的自然景观,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造就了一方的艺术形式:幽默的东北小品、火爆的东北二人转,都深受人们喜爱,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一首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东北民歌《东北风》。
2、播放多媒体课件的范唱。
八、并提出问题:九、 a、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十、 b、歌曲的速度是什么样的?十一、 [设计意图:播放课件,感受《东北风》的东北风格,熟悉《东北风》的曲调,通过画面让学生感受歌曲所表现的内容。
☆东北风1教学目标∙通过演唱和欣赏东北民歌和民间乐曲,能够对东北民歌、民间音乐产生兴趣,感受、体验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
∙能够用歌声表现《东北风》歌曲中的热情、欢快情绪和多用衬词、下滑音等音乐特点。
∙体验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
2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面临毕业,学业繁重,在音乐课上需要教师给予一些轻松的歌曲。
本首歌曲篇幅短小,曲调动听,音域适中,容易上口,适合九年级学生学习演唱,歌曲曲调欢快、热烈而富于秧歌动感,适合配合歌曲进行秧歌动作表演活动。
学生在生活中对东北秧歌非常熟悉,应该能够进行一些秧歌表演。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表现出歌曲欢快热情的音乐情绪及东北地区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弱起节奏、切分节奏、附点节奏在演唱中的准确性。
4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活动1【活动】课前环节:幻灯片出示本课学生需完成的基本任务与终极任务。
学生了解本课任务,利于有目的地学习。
通过幻灯片展示本课任务,使学生带着任务开始学习。
活动2【导入】第一环节——歌曲导入教师出示音乐地图,引领学生通过歌曲《家在东北》展开本课的音乐之旅,并以此导入新课。
欣赏歌曲《家在东北》,了解本课即将进入东北地区民歌的学习。
因本课是地区民歌最后一个单元,通过地图和歌曲了解即将学习的民歌所在地区的特点。
活动3【讲授】第二环节——感受东北教师引领学生在《家在东北》的音乐声中感受东北地区的四季、农作物、林业、饮食等特色。
同学们通过歌曲及照片了解东北地区特点。
以东北特色的照片使学生感受东北地区的特点,并为歌曲学唱奠定基础。
活动4【讲授】第三环节——学唱歌曲老师:1、播放《东北风》2、引导学生说出听后的感觉,试图归纳出东北歌曲的特点。
3、分析歌曲为何具有东北民歌的特点。
(1)知识点一:附点节奏。
(2)知识点二:弱起与休止。
(3)知识点三:音乐记号。
(4)知识点四:创作手法。
(5)知识点五:衬词衬腔。
4、引导各组学生与教师一起总结东北民歌的特点。
5、教师钢琴伴奏,聆听学生的演唱,并变换演唱形式。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感知部分:欣赏:《家在东北》。
提问:是哪个地区的歌曲?(东北地区)[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视听的结合,火爆的音乐场景,让学生体会感受东北农村的风情,及东北音乐、歌舞具有的热情奔放的风格特点。
三、新授部分:1、导入:同学们知道得可真多,东北三省不但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还有非常美丽的自然景观,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造就了一方的艺术形式:幽默的东北小品、火爆的东北二人转,都深受人们喜爱,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一首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东北民歌《东北风》。
2、播放多媒体课件的范唱。
并提出问题:A、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B、歌曲的速度是什么样的?[设计意图:播放课件,感受《新东北风》的东北风格,熟悉《东北风》的曲调,通过画面让学生感受歌曲所表现的内容。
]C、师小结东北民歌的特点。
3、学唱歌曲:(1)读歌词,体会歌曲内容。
(2)出示歌篇,讲解曲谱节奏:强拍弱起。
0226|220|0555|(讲解法、模唱法)[设计意图:多媒体出示歌篇,使教学内容更直观,更集中,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使教学难点在老师的帮助下得以解决继续熟悉《新东北风》曲调,为下一步学唱做准备。
]4、随琴视唱曲谱。
师:"你觉得这首歌哪最不好唱?你哪里唱不好?"[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发现难点,在同学的帮助下得以解决]5、启发、指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热烈的情绪完整演唱歌曲。
四、歌曲处理:1、让学生演唱,体验唱衬词"哎嗨"和不唱衬词的不同。
(对比法)2、师小结:东北民歌的韵味都在像"哎嗨"这样的衬词里。
[设计意图:开发课程资源,通过模唱、对比、讨论让学生体验到东北民歌的风格特点,从而突出了教学重点。
]3、教师示范,用鼓、钹为歌曲伴奏。
师:你想不想马上敲ft它们,为歌曲伴奏?(想!)4、课件出示鼓谱,指导学生学习拍打。
设计意图:多媒体出示鼓谱快捷、直观,动感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演唱东北风》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演唱东北风”,旨在通过学习东北地区的音乐文化,了解东北民歌的特色与魅力,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鉴赏能力及演唱技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与感受东北风情,进一步加深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东北风》的基本旋律、节奏、歌词等基本音乐知识;了解东北地区的地域文化和音乐特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模仿演唱、合作表演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演唱技巧,增强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三、评价任务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演唱技巧的掌握情况以及与同学间的合作情况。
2. 作品演唱评价:学生独立完成《东北风》的演唱,并能够表现出歌曲的情感和风格。
3. 课堂互动评价:学生能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东北地区的风景和民俗视频,引导学生了解东北地域文化,为学习《东北风》做好铺垫。
2. 新课学习:首先介绍《东北风》的创作背景和歌曲特点,然后教授歌曲的基本旋律和节奏。
通过示范演唱,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韵味和情感。
3. 歌曲练习:学生跟随钢琴伴奏,逐句练习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和演唱技巧。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合作表演,互相评价对方的演唱技巧和表现力。
通过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情感和风格。
5. 课堂总结:总结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强调民族音乐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欣赏民族音乐。
五、检测与作业1. 检测:教师可通过听学生演唱《东北风》来检测学生对歌曲的掌握情况,以及演唱技巧的运用情况。
2. 作业:学生回家后,可选择与家人一起演唱《东北风》,或自行录制演唱视频,并上传至班级群进行交流与分享。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反思本课的教学过程,总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反应,分析教学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