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物理第四章
- 格式:pdf
- 大小:1.81 MB
- 文档页数:44
第四章习题及答案1. 300K 时,Ge 的本征电阻率为47Ωcm ,如电子和空穴迁移率分别为3900cm 2/( V.S)和1900cm 2/( V.S)。
试求Ge 的载流子浓度。
解:在本征情况下,i n p n ==,由)(/p n i p n u u q n pqu nqu +=+==111σρ知 3131910292190039001060214711--⨯=+⨯⨯⨯=+=cm u u q n p n i .)(.)(ρ 2. 试计算本征Si 在室温时的电导率,设电子和空穴迁移率分别为1350cm 2/( V.S)和500cm 2/( V.S)。
当掺入百万分之一的As 后,设杂质全部电离,试计算其电导率。
比本征Si 的电导率增大了多少倍? 解:300K 时,)/(),/(S V cm u S V cm u p n ⋅=⋅=225001350,查表3-2或图3-7可知,室温下Si 的本征载流子浓度约为3101001-⨯=cm n i .。
本征情况下,cm S +.u u q n pqu nqu -p n i p n /.)()(6191010035001350106021101-⨯=⨯⨯⨯⨯=+=+=σ金钢石结构一个原胞内的等效原子个数为84216818=+⨯+⨯个,查看附录B 知Si 的晶格常数为0.543102nm ,则其原子密度为322371051054310208--⨯=⨯cm ).(。
掺入百万分之一的As,杂质的浓度为3162210510000001105-⨯=⨯⨯=cm N D ,杂质全部电离后,i D n N >>,这种情况下,查图4-14(a )可知其多子的迁移率为800 cm 2/( V.S)cm S .qu N -n D /.''468001060211051916=⨯⨯⨯⨯=≈σ比本征情况下增大了66101210346⨯=⨯=-..'σσ倍 3. 电阻率为10Ω.m 的p 型Si 样品,试计算室温时多数载流子和少数载流子浓度。
第四章平衡半导体4.0本章概要在上一章中,我们讨论了一般晶体,运用量子力学的概念对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单晶晶格中电子的一些重要特性。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运用这些概念来专门研究半导体材料。
我们将利用导带与价带中的量子态密度函数以及费米-狄拉克分布函数确定导带与价带中电子与空穴的浓度。
另外,我们将在半导体材料中引入费米能级的概念。
注意,本章中所涉及的半导体均处于平衡状态。
所谓平衡状态或者热平衡状态,是指没有外界影响(如电压、电场、磁场或者温度梯度等)作用于半导体上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材料的所有特性均与时间无关。
本章目标:(1)推导半导体中热平衡电子浓度和空穴浓度关于费米能级的表达式。
(2)讨论通过在半导体中添加特定杂质原子来改变半导体材料性质的过程。
(3)推导半导体材料中热平衡电子浓度和空穴浓度关于添加到半导体中的掺杂原子浓度的表达式。
(4)求出费米能级的位置,其为添加到半导体中的掺杂原子浓度的函数。
简单说来,本章讨论的重点是:在不掺杂和掺杂的情况下,分别求平衡半导体中电子和空穴的浓度值,以及费米能级位置。
4.1半导体中的载流子我们知道:电流从本质上来说是电荷移动的速率。
在半导体中有两种载流子——电子和空穴——有能力产生电流。
载流子的定义:在物理学中,载流子指可以自由移动的带有电荷的物质微粒,如电子和离子。
如半导体中的自由电子与空穴,导体中的自由电子,电解液中的正、负离子,放电气体中的离子等。
既然半导体中的电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带中电子与价带中空穴的数量,那么我们关心的半导体的一个重要参数就是这些载流子的密度。
联想我们之前学习的知识,我们不难知道电子和空穴的密度与态密度函数、费米-狄拉克分布函数都有关。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会从更严谨的数学推导出发,导出电子与空穴的热平衡浓度,定性地讨论这些关系。
4.1.1电子与空穴的热平衡分布导带中电子关于能量的分布,我们可以从允带量子态密度函数乘以量子态被电子占据的概率函数(分布函数)得出。
半导体物理第四章习题答案(总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四篇题解-半导体的导电性刘诺编4-1、对于重掺杂半导体和一般掺杂半导体,为何前者的迁移率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不同?试加以定性分析。
解:对于重掺杂半导体,在低温时,杂质散射起主体作用,而晶格振动散射与一般掺杂半导体的相比较,影响并不大,所以这时侯随着温度的升高,重掺杂半导体的迁移率反而增加;温度继续增加后,晶格振动散射起主导作用,导致迁移率下降。
对一般掺杂半导体,由于杂质浓度较低,电离杂质散射基本可以忽略,起主要作用的是晶格振动散射,所以温度越高,迁移率越低。
4-2、何谓迁移率影响迁移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解:迁移率是单位电场强度下载流子所获得的漂移速率。
影响迁移率的主要因素有能带结构(载流子有效质量)、温度和各种散射机构。
4-3、试定性分析Si的电阻率与温度的变化关系。
解:Si的电阻率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温度很低时,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因为这时本征激发极弱,可以忽略;载流子主要来源于杂质电离,随着温度升高,载流子浓度逐步增加,相应地电离杂质散射也随之增加,从而使得迁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导致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2)温度进一步增加(含室温),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在这一温度范围内,杂质已经全部电离,同时本征激发尚不明显,故载流子浓度基本没有变化。
对散射起主要作用的是晶格散射,迁移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导致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3)温度再进一步增加,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这时本征激发越来越多,虽然迁移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但是本征载流子增加很快,其影响大大超过了迁移率降低对电阻率的影响,导致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当然,温度超过器件的最高工作温度时,器件已经不能正常工作了。
4-4、证明当µn ≠µp,且电子浓度pninnμμ/=,空穴浓度npinpμμ/=时半导体的电导率有最小值,并推导minσ的表达式。
半导体物理习题答案第四章第4章半导体的导电性2.试计算本征Si 在室温时的电导率,设电⼦和空⽳迁移率分别为1350cm 2/V?s 和500 cm 2/V?s 。
当掺⼊百万分之⼀的As 后,设杂质全部电离,试计算其电导率。
掺杂后的电导率⽐本征Si 的电导率增⼤了多少倍解:将室温下Si 的本征载流⼦密度?1010/cm 3及题设电⼦和空⽳的迁移率代⼊电导率公式()i i n p n q σµµ=+即得:101961.510 1.610(1350500) 4.4410 s/cm i σ--=+=?;已知室温硅的原⼦密度为5?1022/cm 3,掺⼊1ppm 的砷,则砷浓度22616351010510 cm D N --=??=?在此等掺杂情况下可忽略少⼦对材料电导率的贡献,只考虑多⼦的贡献。
这时,电⼦密度n 0因杂质全部电离⽽等于N D ;电⼦迁移率考虑到电离杂质的散射⽽有所下降,查表4-14知n-Si 中电⼦迁移率在施主浓度为5?1016/cm 3时已下降为800 cm 2/V?s 。
于是得1619510 1.610800 6.4 s cm n nq σµ-===/该掺杂硅与本征硅电导率之⽐866.4 1.44104.4410i σσ-==?? 即百万分之⼀的砷杂质使硅的电导率增⼤了亿倍5. 500g 的Si 单晶中掺有?10-5g 的B ,设杂质全部电离,求其电阻率。
(硅单晶的密度为2.33g/cm 3,B 原⼦量为)。
解:为求电阻率须先求杂质浓度。
设掺⼊Si 中的B 原⼦总数为Z ,则由1原⼦质量单位=?10-24g 算得618244.510 2.51010.8 1.6610Z --?==个 500克Si 单晶的体积为3500214.6 cm 2.33V ==,于是知B 的浓度∴1816-32.510 1.1610 cm 214.6A Z N V ?===? 室温下硅中此等浓度的B 杂质应已完全电离,查表4-14知相应的空⽳迁移率为400 cm 2/V?s 。
6、简并半导体的载流子浓度计算及简并半导体特点
§4.1 载流子的漂移运动迁移率概述:半导体中载流子的运动形式
纵光学波和二支横光学波。
一般情况下:
(特性与本征半导体相似)。
耿氏效应:
n型砷化镓两端电极上加以电压。
当电压高到
某一值时,半导体电流便以很高频率振荡,这个
效应称为耿氏效应。
原理:砷化镓的能带结构中,导带有两个能谷,
两能谷的能隙为0.29eV。
把砷化镓材料置于外电
场中时,外电场的作用使体内电子在能谷之间跃
迁,导致其电导率随电场的增加时而增加,时而
减小,从而形成了体内的高频振荡电流。
耿氏效应与半导体的能带结构有关?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