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免耕播种技术简介
- 格式:pdf
- 大小:56.71 KB
- 文档页数:1
麦田免耕播种需注意事项小麦免耕播种就是用专用免耕播种机,在有秸秆覆盖的未耕地上,一次完成带状开沟、种肥深施、播种、覆土、镇压、扶垄等作业。
在小麦免耕播种时注意以下事项。
1、要选好种,做好种子处理。
机械免耕播种的小麦应选择适合当地的分蘖能力强的小麦品种,选种后要进行防病、虫害的药物处理,如种子包衣、药剂拌种等,以防残茬、秸秆引发的病虫害。
2、播种量要适当。
为确保小麦一播全苗,实现壮苗越冬,播种时应做到“足墒、适时、精量、匀播”。
确定播种量要根据所选择品种的分蘖成穗率高低及种子发芽率等特性而定,一般来讲,采用免耕播种机播种小麦的播量较常规播种应高10%。
大穗型品种分蘖能力较弱,播种量宜在10~12公斤;小穗型品种分蘖能力较强,播种量宜在6~7公斤;晚播小麦还可适当加大播量。
冬性品种在10月上旬播种,半冬性品种在10月中旬播种。
3、种肥要选择颗粒状肥料。
因为化肥要机械播施,所以要求用颗粒状化肥,并且,化肥中的不能有大于0.5厘米的结块。
一般亩施30~40公斤的颗粒状复合肥或复混肥。
夜间停止作业时,要用塑料布将种肥箱盖好,以免露水打湿残留的化肥,产生结块。
雾天或空气湿度大的天气播种,要勤查看排肥情况,以防化肥吸湿结块堵塞。
4、播前要检验墒情,做到适墒播种。
墒情是否合适,可以用下述方法判断:将欲播地土壤用手攥成团,离地1m高自然落下,掉到地面时,土团能散碎,表明土壤中含水量适宜。
如攥不成团,表明土壤含水少,墒情差;土团掉落地上摔不碎,说明含水量多。
播种时壤土适宜的含水率是18%~22%,沙土适宜的含水率为19%~20%。
过湿或太干的底墒都不能播种,否则,不仅影响出苗率而且还会影响培育壮苗。
小麦播后严禁浇蒙头水。
底墒不足播种后,浇蒙头水,既影响出苗率,还容易形成弱苗。
5、小麦免耕播种开沟深度一般保证沟底与原平面10厘米,播种深度3cm左右,过深、过浅都将直接影响小麦出苗率和培育壮苗,造成减产。
6、使用中拖拉机的轮距要和播种机的播幅相适应,并调整好拖拉机左右悬挂点的高度,使免耕播种机保持前后左右水平。
小麦免耕播种工作总结
免耕播种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技术,它通过机械化设备来完成土壤翻耕、种子播种和覆土等工作,从而减少了传统耕种方式中的人工劳动和土壤破坏。
在小麦种植中,免耕播种技术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农民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对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首先,免耕播种技术能够减少农民的劳动强度。
传统的耕种方式需要农民用锄头或耕耘机来进行土壤翻耕和整地工作,这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造成土壤结构的破坏。
而通过免耕播种技术,农民可以通过专用的播种机和覆土机来完成这些工作,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其次,免耕播种技术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传统的耕种方式需要农民购买昂贵的农机具和耕种工具,同时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完成土壤翻耕和播种工作。
而通过免耕播种技术,农民只需要购买一台免耕播种机和覆土机,就可以完成整个种植过程,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最后,免耕播种技术对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传统的耕种方式容易造成土壤的退化和水土流失,而免耕播种技术可以减少土壤的破坏,保持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从而减少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总的来说,小麦免耕播种技术的应用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相信免耕播种技术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农业现代化进程注入新的活力。
小麦免耕撒直播高产栽培技术汇报人:日期:•小麦免耕撒直播技术概述•播种前准备•播种技术要点目录•田间管理技术要点•高产栽培关键措施•技术推广与展望01小麦免耕撒直播技术概述小麦免耕撒直播技术是指在未经耕作的土地上,直接将小麦种子撒播于地表,然后覆盖一层薄土或农家肥进行保墒,利用自然降雨或灌溉使种子发芽生长的一种栽培技术。
定义该技术具有省工、省时、节本、增产等特点,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丘陵山区等无法实施传统耕作的地方。
特点技术定义与特点0102技术应用背景该技术适用于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及南方丘陵山区等无法进行传统耕作的地方,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益。
随着农村劳动力短缺和成本上升,传统耕作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因此免耕撒直播技术逐渐受到关注和应用。
优势免耕撒直播技术可以减少耕作次数和机械作业费用,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该技术可以保持土壤水分和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小麦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
此外,该技术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减少水土流失和风蚀等环境问题。
局限免耕撒直播技术对土壤条件和小麦品种有一定的适应性要求,如果选用不当可能会导致产量下降或品质下降。
此外,该技术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较高,如果管理不善可能会导致草害和病虫害等问题。
技术优势与局限02播种前准备选择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肥力较高、保水性强的地块进行免耕撒直播栽培。
地块选择清除田间杂草、残留作物秸秆等,确保地面平整,以利于种子均匀撒播和出苗。
地面处理选用抗病、抗倒、优质、高产的小麦品种,确保种子发芽率高、出苗整齐。
播种前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以防治地下害虫和病害,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
种子处理选用良种肥料准备与施用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目标产量,合理施用底肥,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确保小麦生长所需的养分供应。
种肥施用在播种时适量施用种肥,以满足小麦出苗和生长所需的养分,促进壮苗早发。
种肥一般选用复合肥或磷酸二铵等。
03播种技术要点播种时间与播种量播种时间小麦免耕撒直播的适宜播种时间为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要避免过早或过晚播种。
稻茬小麦免少耕播种的技术在农业生产实践中,耕作是必不可少的农业生产环节,但是过多的耕作不仅浪费劳动力,而且会破坏土壤结构和生态环境。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土地资源的减少,耕作方式也在不断地改进。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小麦种植的免少耕播种技术,即“稻茬小麦”。
1. 前期准备工作在实行稻茬小麦免耕技术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土地整理、种子选用和施肥。
1.1. 土壤分类及处理选择土壤必须考虑土壤的类型,光照、温度、湿度、气候、水源以及旱涝保收等要素。
在选址时,要选用便于植物生长,土壤肥沃且易于耕作的土地。
土壤的处理分两种情况:新开垦的土地和旧土地。
对于新开垦的土地,需要除去杂草和杂树,并进行人工施肥。
对于旧土地,则要除去残茬,松土等作业。
1.2. 种子选用在选择小麦种子时,应选择品质好,病虫害少,抗旱性好,适应性强的品种。
大力、晋冀苏、保定758等小麦品种都是适宜在稻茬上种植的小麦。
1.3. 施肥施肥应根据土壤质量不同而灵活调整。
施肥的目的是保证作物的充分生长和丰收,应注意适量施肥,不要施肥过量,以免对土地造成伤害。
在这里及时施入余水中或者是喷施种类氮的免耕小麦专用氮肥,有利于小麦的吸收成长。
2. 稻茬小麦的种植方法稻茬小麦的种植方法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制作床垄、种植小麦、培土、覆盖保温。
2.1. 制作床垄首先应当在田间,将整个田地按照预定的距离隔成均匀的小区,然后在每个小区内用犁、耙等工具,将土壤耕翻,使其紧密成形,然后将土壤培成两侧较高,中间垂直起伏且高于两侧的床垄,每床宽1.2米,高0.2米左右,上部略平,以方便覆盖膜和作业;土层厚度以20厘米左右为宜。
2.2. 种植小麦在床垄上播种小麦,一般是每30厘米左右撒一粒,小麦深度以2-3厘米左右为宜,种植密度以每平方米150-200粒为宜。
2.3. 培土培土即在小麦萌出土壤口时,要立即进行培土,这个过程可以将苗期小麦掩入土中,并促进根系发育。
旱作冬小麦免耕播种栽培技术
一、土壤准备
旱作冬小麦免耕播种需要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地进行
种植。
在播种前要进行土壤松耕,破碎土壤结构,提供适宜的种植环境。
同时要进行土壤的施肥,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和小麦生长需求,选用合适
的有机肥和化学肥进行追加施肥。
二、品种选择
三、播种时间
四、播种方法
旱作冬小麦免耕播种的方法可以选择直播和撒播两种方式。
直播是将
小麦种子直接抛撒在地表上,然后利用锄头等工具将种子稍微埋入土壤中。
撒播是将小麦种子均匀撒在地表上,然后借助气流将种子均匀分散在土壤上。
无论是直播还是撒播,播种时都要注意确保种子的均匀性和适当的密度。
五、保墒措施
六、病虫害防治
在旱作冬小麦免耕播种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可
以采取合理的轮作制度,合理变换作物,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在播种前可
以利用农药进行土壤消毒,杀灭土壤中的病虫害源。
在生长期间,注意观
察小麦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现有病虫害的迹象,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七、收获和管理
综上所述,旱作冬小麦免耕播种是一种有效利用干旱区土地资源的栽培技术。
通过选择适宜的土壤、品种和播种时间,采取正确的播种方法和保墒措施,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和田间管理,可以获得较好的产量和品质。
农民可以根据具体的生产条件和市场需求,合理选择旱作冬小麦免耕播种技术进行栽培。
稻茬小麦灭茬免耕带旋播种技术-V1稻茬小麦灭茬免耕带旋播种技术是一项创新的农业种植技术,对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本文将介绍该技术的原理、优势以及应用方法。
一、原理该技术的核心原理是将小麦的种子连同稻茬一起播种于田间,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利用机械设备将稻茬切割成小段并旋转压碎,从而形成稻茬免耕带,为小麦的生长提供有机质和肥料。
二、优势1. 免耕种植减少了人工劳动量,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2. 稻茬能够为小麦提供有机质和肥料,有利于改良土壤,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3. 稻茬免耕带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起到了保护土地的作用。
4. 小麦和稻茬的混播可以降低虫害和病害的发生,有助于控制病虫害对作物的伤害。
5. 稻茬免耕带旋播种技术可以提高作物的耐旱性和耐涝性,适应性强。
三、应用方法1. 地块准备:选择土质疏松、肥力较好的土地进行种植,通常在上一季度的水稻收获后即可进行地面处理和耕作。
2. 稻茬收获:将水稻稻穗收获到田间,留下稻茬压在田间。
3. 免耕田埂:利用机械设备在田地两旁切除一定宽度的稻茬,形成稻茬免耕带,作为小麦的播种行。
4. 旋转碾压:利用机械设备对稻茬进行碾压,使其碎成小段,并将其埋入土壤中。
5. 小麦播种:在稻茬免耕带上进行小麦的喷播或落种,以及施肥和农药等生产管理措施,让小麦生长茁壮。
6. 收获和利用:待小麦成熟后进行收获,将稻茬和小麦秸秆混合还田,促进土地的有机化。
总之,稻茬小麦灭茬免耕带旋播种技术是一项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农民们可以在实践中摸索出适合自己地方的种植方式,不断创新和改进,提高农业效益和增加收入。
小麦免耕栽培技术小麦免耕栽培技术,就是在小麦播种及整个生育过程中,不进行大田耕整,直接在厢面播种施肥,播种后用稻草覆盖的一种省工、节本、培肥、保墒的新型简化栽培技术。
一、小麦播前准备1、稻草准备。
水稻收获后将稻草晒至五成干堆好待用;收割机收获的田块,遗弃在稻田里的稻草要捡出田外,堆放在田埂上备用。
2、化学杀草。
播种前2-3天,每亩用克瑞踪200-250亳升加金都尔60毫升,即每桶水加50毫升克瑞踪和金都尔15毫升,均匀喷施于田间杂草及残茬上,进行除草和杀死残茬。
喷施克无踪要注意不能用浑泥水配兑,喷施时田间必须无水。
3、施足底肥。
一般在播种前,每亩施硫酸钾复合肥30公斤,尿素5公斤,均匀撒于田面。
碳铵挥发性大,不宜作底肥。
4、种子处理。
小麦种子在播前晒种1-2天,然后每公斤种子用15%粉锈宁2克拌种,随拌随播,或使用包衣种。
二、播种及播后管理1、精量播种。
每亩播量10-12.5公斤,视墒情和播期而定。
墒好、播期早则播量少,墒差、播期晚则播量大。
2、开沟整厢。
按厢宽2.5-3米开沟,整理好厢沟、围沟、腰沟,做到“三沟”配套,开沟土要均匀撒在厢面上。
3、规范盖草。
小麦播种后要及时盖草,盖草厚度约0.25-0.5厘米,标准是既不露种又不露土,掌握薄盖不露也不因稻茬过高而悬空的标准。
4、大田管理。
一是科学追肥。
①早施分蘖肥:一般在小麦2叶1心时,每亩追施尿素5-7.5公斤。
②适时施好拔节肥:施肥适期是在群体叶色褪淡,小麦拔节以后,如果返青阶段群体偏小,个体生长偏差,叶色褪淡较早,可在剑叶抽出前,再施少量保花肥,每亩追施尿素5公斤。
③叶面喷肥:一般在乳熟期以前喷施1-2次,5-7天喷一次,可用1%尿素加0.1-0.2%磷酸二氢钾。
二是化学除草。
杂草二叶时(11月中下旬),每亩用10%天象50-60毫升或骠马50-60毫升兑水两桶喷雾,防治单子叶杂草。
用天星15克或10%麦客隆10克兑水两桶喷雾,防治双子叶杂草。
小麦免耕播种的多种优势
小麦免耕播种是一项新的播种技术,对于这种技术,也许很多人还不是很了解,对此,小编特为大家介绍一下它的优势:
1.实现四省小麦播种前不进行旋耕和深松翻,减少了作业次数,减少了动力消耗,省工、省时、省力、省钱,每亩可节省耕翻作业投资50元。
2.节水抗旱秸秆均匀铺撒于地表面,冬春季节无土壤干裂现象,土壤踏实,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与流失。
3.御寒增温秸秆覆盖犹如为麦苗及土壤盖了一层被子,有利于麦苗安全越冬,减少了越冬死苗;春季地温回升快,生育期可提前2~3天。
4.提高肥效播种施肥一次完成,做到了集中深施,有效避免了肥料的挥发和淋失,提高了肥料利用率。
5.通风透光免耕种植采用5厘米播幅等行播种,加宽了行距,增加了分蘖空间,小麦分蘖多,行间通风透光好,病虫害发生少。
6.增产增收免耕种植的小麦综合抗性强,病虫害少,茎秆粗壮,穗大粒多,成熟期推迟,灌浆期延长3~4天,产量增加5%~10%,亩节本增效150~200元。
小麦免耕播种是指在玉米收获后,将秸秆粉碎,均匀铺撒于地表,不进行旋耕和深松翻,在小麦适播期用专用播种机械种肥同播。
小麦免耕播种工作总结
免耕播种是一种先进的农业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减少对土壤的损害。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对免耕播种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些令人振奋的成果。
首先,免耕播种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小麦的产量。
通过使用免耕播种机械,我们可以在不翻耕土壤的情况下直接播种小麦种子。
这样可以减少土壤的压实和侵蚀,有利于种子的生长和发育。
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免耕播种技术种植的小麦,其产量比传统耕种方式提高了10%以上。
其次,免耕播种技术可以改善土壤质量。
传统的耕种方式会破坏土壤的结构,导致土壤中的有机质流失,土壤贫瘠化。
而免耕播种技术可以保持土壤的完整性,有利于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提高土壤的肥力。
我们对比了使用免耕播种技术和传统耕种方式种植小麦后的土壤质量,发现使用免耕播种技术的土壤有更高的有机质含量和更好的透气性。
最后,免耕播种技术可以节约劳动力和资源。
传统的耕种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机械投入,而免耕播种技术可以减少劳动力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免耕播种技术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综上所述,免耕播种技术对小麦的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改善土壤质量,节约劳动力和资源。
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和推广免耕播种技术,为小麦的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免耕小麦高产的栽培技术一、优点。
与翻耕小麦相比,免耕小麦具有以下优点:1.省工省力节本。
免耕麦每亩用工10.5工,比翻耕麦节省4工,降低了生产成本。
2.免耕小麦不误农时,抢季节播种,充分利用年内光温资源,为壮苗足穗打好基础。
3.免耕小麦不乱土层,肥土在表土层,生育前期土壤水、气、热条件优于翻耕麦,有利幼苗生长健壮,促进早分蘖,增加低位分蘖数,提高成穗率,有利于增加有效穗数,提高产量。
二、栽培技术1.选用高产抗病品种。
浙北地区选用扬麦158、扬麦12等扬麦系列品种,浙中、浙南地区选用温麦10号等品种。
2.适期足墒播种。
晚稻收获前7天断水,保证晚稻收获后土壤足墒,为小麦适时播种创造条件。
晚稻齐泥收割后,削高填低,整平田面。
浙北地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浙中南地区,小麦11月上、中旬播种。
小麦适期播种时,每亩播种量为7.5-10公斤,若迟播则适当增加用种量。
播种要均匀,防止出现丛子,同时要匀播到畦边。
3.及时开沟覆盖。
小麦播种后,要及时开沟覆盖。
提倡机械开沟,一般畦沟2米,沟宽20厘米,沟深20厘米,尽量提高土地利用率。
沟泥要破碎均匀覆盖畦面,覆土厚度2厘米,消灭露子。
搞好田内“三沟”(畦沟、腰沟、田边沟)配套,沟沟相通,达到雨停沟千。
4.稻草还田。
稻草还田具有保墒、抑制杂草、增加土壤有机质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小麦产量,也避免焚烧对环境造成污染。
小麦播种后覆盖或越冬前覆盖均可,每亩均匀覆盖稻草300公斤,以草不成堆,田不露土为宜。
5.化学除草(1)播前封杀稻田杂草。
播前2天,每亩用10%草甘磷300毫升或20%克无踪100毫升,兑水40公斤喷施,封杀稻田杂草。
(2)苗期化学除草。
杂草2叶1心期前,每亩用50%异丙隆150克或6.9%骤马胶悬剂50毫升,兑水40公斤均匀喷雾进行防除。
6、科学施肥。
亩产250-350公斤的产量水平,每亩施纯氮11-13公斤,五氧化二磷5-6公斤,氧化钾4-6公斤,优质农家肥10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