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苯二甲酸酯(气)实验作业指导书
- 格式:doc
- 大小:148.00 KB
- 文档页数: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邻苯二甲酸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学习掌握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2.通过测定邻苯二甲酸酯的含量,了解其在环境中的污染状况。
实验原理: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和高重复性的特点。
此实验中使用的HPLC仪器由进样系统、流动相系统、色谱柱和检测器组成。
样品进样后,通过流动相在色谱柱中分离,不同组分按照特定的时间顺序通过,再通过检测器检测并计算得到定量结果。
实验步骤:1.仪器和色谱柱的准备:打开和保持HPLC仪器的电源,并预热至工作温度。
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并平衡至稳定状态。
2.样品的制备和进样:取一定质量的待测样品,加入适量的提取液,并充分混合。
用适当的过滤器进行过滤,将过滤后的样品进样到色谱柱中。
3.进样和流动相参数的设置:根据样品的性质和分析要求,设置进样量和流动相组成。
常用的流动相为二氯甲烷和甲醇的混合物。
4.色谱柱运行:开启HPLC仪器,并调整流动相的流速和温度。
根据不同的物质特性,选择合适的梯度程序进行分离。
在分离过程中,对流动相温度和流速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
5.检测器的设置和数据处理:选择合适的检测器,并设置检测参数。
在检测过程中,记录不同时间点的信号强度,并输入到计算机软件中进行峰面积和浓度的计算。
实验结果:根据上述实验步骤,测定了待测样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含量。
根据HPLC测定结果,经过数据处理和计算,得到待测样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浓度为x mg/L。
结论:通过本实验,成功地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待测样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含量,得到了可信的分析结果。
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环境监测和化学分析中对邻苯二甲酸酯的定量测定。
邻苯二甲酸酯测试作业指导书(BS EN 15777:2009)文件编号:TG-版本:A修订:0编写:审核:批准:发布日期:2012年XX月XX日实施日期:2012年XX月XX日修订页1.目的建立了从具有代表性样品中提取邻苯二甲酸酯并用GC-MS检测邻苯二甲酸酯的方法。
2.范围本方法适用于纺织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试。
3.内容3.1 试剂和材料3.1.1 正己烷,AR。
3.1.2 内标试剂3.1.2.1 内标物,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CHP)3.1.2.2 内标储备液 500ug/ml称取0.025g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用正己烷定容至50ml。
3.1.2.3 内标中间液 5ug/ml移取内标储备液0.5ml,正己烷定容至50ml。
3.1.2.4 带内标的正己烷溶剂 1ug/ml移取内标储备液10ml,正己烷定容至100ml。
3.1.3 标准试剂3.1.3.1 标准物质3.1.3.1.1 BBP, CAS No.85-68-73.1.3.1.2 DBP,CAS No.84-74-23.1.3.1.3 DEHP, CAS No.117-81-73.1.3.1.4 DNOP, CAS No.117-84-03.1.3.1.5 DINP, CAS No.28553-12-0 或68515-48-03.1.3.1.6 DIDP, CAS No.26761-40-0或68515-49-13.1.3.2 标准储备液分别称取0.01g 3.1.3.1.1-3.1.3.1.4标准物质,用正己烷定容至50ml,浓度为200mg/L,分别称取0.01g 3.1.3.1.5-3.1.3.1.6标准物质,用正己烷定容至10ml浓度为1000mg/L。
3.1.3.3 中间标准溶液(BBP,DBP,DEHP,DNOP 20mg/L,DINP,DIDP 100mg/L)分别移取标准储备液5ml,内标液5ml,用正己烷定容至50ml。
调味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的测定序列号:DM-P-074 1 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酱油、醋等调味品中17种邻苯二甲酸酯类检测。
2 样品提取2.1酱油:准确量取2 mL样品置于具塞玻璃管中,加入2 mL甲醇、10 mL 正己烷:甲基叔丁基醚(1:1),充分涡旋混合2 min,4000 r/min 转速下离心2 min,取上清液,再用10 mL正己烷:甲基叔丁基醚(1:1)重复提取一次,合并两次上清液,于40 ℃水浴中氮吹至近干,用正己烷定至2 mL,待净化。
2.2 醋:准确量取5 mL样品置于具塞玻璃管中,加入5 mL 正己烷,充分涡旋混合2 min,4000 r/min 转速下离心2 min,取上清液,再用5 mL正己烷5重复提取两次,合并两次上清液,于40 ℃水浴中氮吹至近干,用正己烷定至2 mL,待净化。
3 SPE柱净化—— ProElut PSA玻璃固相萃取柱Cat.#63206G(1)活化:向SPE小柱中加入1.0 g无水硫酸钠,再依次加入5 mL丙酮、5 mL正己烷,弃去流出液;(2)上样:加入待净化液,流速控制在1 mL/min内,收集流出液;(3)洗脱:依次加入5 mL正己烷、5 mL 4%丙酮-正己烷溶液,接收流出液,合并步骤(2)、(3)流出液;(4)重新溶解:40 ℃缓慢氮气流条件下吹至近干(约0.5mL)后挥干,用正己烷定容至1 mL,供GC-MS或HPLC检测。
4 色谱条件4.1 GC-MS分析条件色谱柱:DM-5MS,30 m × 0.25 mm × 0.25 μm (Cat.#8221)进样口温度:280 ℃升温程序:初始温度60 ℃,保持1 min,以20 ℃/min升温至220 ℃,保持1 min,5 ℃/min升温至300 ℃,保持20 min载气:氦气,流速:1 mL/min进样方式:不分流进样进样量:1 μL离子源温度:230 ℃接口温度:280 ℃溶剂延迟:5 min4.2 HPLC分析条件色谱柱:Diamonsil C18(2),250 mm×4.6 mm,5 μm(Cat.#99603)流速: 1.0 mL/min检测器:UV 224m柱温:30 ℃进样量:20 μL流动相:A:水,B:乙腈梯度洗脱条件:5 添加回收结果酱油中17种邻苯二甲酸酯类添加回收结果醋中17种邻苯二甲酸酯类添加回收结果20406080Tim e (m in)0.0000.010V o l t s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7种邻苯二甲酸酯标准品(5 mg/L )HPLC 图17种邻苯二甲酸酯标准品(5 mg/L )TIC 图。
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事业部--高工--189-3394--6343近日,一则白酒中塑化剂严重超标高达260%的消息,引发各界关注。
同时,我国白酒产品塑化剂含量限定标准也亟待出台。
但是,我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对食品及玩具等产品中的塑化剂含量有着严格的限制。
管控法规☆GB9685-2008《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2011年6月卫生部签发的551号文件《卫生部办公厅官员通报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最大残留量的函》,规定食品容器、食品包装材料中使用的邻苯二甲酸脂类物质,应当严格执行《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9685-2008(如下表所示)中规定的品种、范围、和特定迁移量或最大残留量,且不得接触油脂类食品和婴幼儿食品。
序号组分名称特定迁移量或最大残留量(mg/kg)1邻苯二甲酸二(α—乙基已脂)(DEHP))1.5mg/kg2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3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4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9.0mg/kg 5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IOP)——6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0.3mg/kg☆台湾管控法规2011年5月28日,台湾卫生署食品药物管理局发布署授食字第1001301729号公告,对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塑化剂管控项目有六种。
☆GB/T 21911-2008《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GB/T 21911-2008《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对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管控有16种。
☆卫生部第六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2011年6月1日,卫生部公布了第六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17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列入其中。
与GB/T21911-2008《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相比,多了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
各类法规对邻苯类物质管控列表序号中文名称英文缩写GB/T 21911-2008(食品)和GB/T21928-2008(食品接触材料)卫生部第六批非食用物质名单台湾卫生署欧盟玩具指令2005/84/EC 和美国CPSIA 要求欧盟食品接触材料标准2007/19/EC与(EU)No 10/2011规定1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2邻苯二甲酸二苯酯DPHP√√3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4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5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6邻苯二甲酸二戊酯DPP√√7邻苯二甲酸二己酯DHXP√√8邻苯二甲酸二壬酯DNP√√9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P√√1 0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CHP√√1邻苯二甲酸二正D√√√√√1辛酯NOP1 2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BBP√√√√√1 3邻苯二甲酸二(2-甲氧基)乙酯DMEP√√1 4邻苯二甲酸二(2-乙氧基)乙酯DEEP√√1 5邻苯二甲酸二(2-丁氧基)乙酯DBEP√√1 6邻苯二甲酸二(4-甲基-2-戊基)酯BMPP√√1 7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1 8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1 9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DAP√2 0邻苯二甲酸二庚酯DHP部分台湾客户要求检测范围☆白酒等酒类及其包装材料☆饮料、果汁☆果酱、果浆、果冻☆保健食品☆方便面和方便米粉☆面点食品☆食品接触材料/食品包装材料。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邻苯二甲酸酯1553607 胡艺蕾实验时间:2017年4月1日实验温度:19.0℃一、实验目的1、了解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和基本操作。
2、对邻苯二甲酸酯进行分离和测定。
3、探究不同流动相及不同流动相比例对流速、柱压、保留时间及分离度的影响。
4、了解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1、实验采用的反相液固吸附色谱法,其分离机理是:当流动相通过吸附剂时,在吸附剂(固体相)表面发生了溶质分子取代吸附剂上的溶剂分子的吸附作用。
固体相为非极性分子,如十八烷基键合相,流动相为极性分子。
2、组分分子与吸附剂之间作用力的强弱决定它的保留时间。
溶质分子官能团的性质和分子结构的空间效应都会影响其出峰的顺序。
本次实验为邻苯二甲酸酯,其分子官能团都相同,但由于DMP其官能团相邻的烷基较小,导致其保留值最小,因此出峰顺序为:DMP(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3、在吸附色谱中,流动相的洗脱能力与溶剂的极性有关,极性越大,洗脱强度也越大。
本次实验使用的三个流动相的极性大小为:水>乙腈>甲醇。
通常选择二元混合溶剂作为流动相。
4、定量分析中,定量峰与其他峰之间的分离程度称为分离度R:通常用塔板数n来描述色谱的柱效: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Agilent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脱气机:真空室内半透膜管路,对流动相进行脱气四元泵:二元泵各控制一种溶剂可设置的流速范围:0.001–10 mL/min 0.001 mL/min步进UV检测器:用于检测通过样品后的紫外光类型:双光束光路设计光源:氘灯波长范围:190 –600 nm手动进样器:进样20μL色谱柱:填料:十八烷(适合中性、弱酸碱)4.6 ×100mm, 3.5µm2、试剂流动相:纯水、甲醇、乙腈样品:DMP、DEP、DBP四、实验步骤1、开启电脑,开启脱气机、泵、检测器等的电源,启动软件。
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1、方法依据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2、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水和废水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测定。
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邻苯二甲酸二甲酯0.1μg/L、邻苯二甲酸二丁酯0.1μg/L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0.1μg/L。
3、测定原理水样用正己烷萃取,经无水硫酸钠脱水后,用K-D浓缩器浓缩,在腈基柱或胺基柱上,以正己烷-异丙醇为流动相将邻苯二甲酸酯分离成单个化合物,用紫外检测器测定各化合物的峰高或峰面积,以外标法进行定量。
4、干扰和消除因为邻苯二甲酸酯广泛用于塑料制品中,所以,在采样及测试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使用塑料制品。
5、试剂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
5.1正己烷,优级纯。
5.2异丙醇,分析纯。
5.3丙酮,分析纯。
5.4无水硫酸钠:用前在马弗炉中350℃烘4h。
5.5盐酸,分析纯:配制成1mol/L。
5.6氢氧化钠,分析纯:配制成1mol/L。
5.7甲醇,优级纯。
5.8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优级纯。
5.9石油醚,分析纯。
5.10纯水:二次蒸馏水。
5.11标准贮备液:1000mg/L分别称取每种标准物100mg,准确至0.1mg,溶于优级纯甲醇中,在容量瓶中定容至100ml,也可购买商品标准贮备液。
5.12中间标准液:100mg/L分别准确移取三种标样的贮备液各10.00ml于同一100ml容量瓶中,用优级纯甲醇定容到100ml。
5.13玻璃棉或脱脂棉(过滤用):在索氏提取器上用石油醚提取4h,晾干后备用。
6、仪器和设备6.1高效液相色谱仪,具紫外检测器。
6.2样品瓶:100ml具磨口玻璃塞的细口瓶。
6.3分液漏斗:250ml。
6.4 K-D浓缩器:具1ml刻度的浓缩瓶。
6.5色谱柱:腈基柱或胺基柱均可(如用腈基柱常温即可,胺基柱需要30℃温度)7、样品7.1 样品采集用100ml具玻璃磨口塞的细口瓶采集样品,在灌装前需用采样的水冲洗采样瓶三次,采集水样后用盐酸或氢氧化钠将pH调节到7.0左右。
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方法1.目的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用GC/MS分析净化后样品中邻苯二甲酸类增塑剂的操作方法。
2.范围适用于实验室邻苯二甲酸类增塑剂的分析测试项目。
3.仪器装置3.1日本电子JMS-Q1000GC。
3.2气相色谱Agilent7890AGC,Agilent7693aμtosampler。
4.仪器分析条件4.1GC色谱柱:DB-5MS(30m×0.25mm×0.25µm)毛细管柱;进样口温度:250℃;进样方式:不分流;进样量:1μL;载气:氦气(≥99.999%)1.0mL/min(恒流);升温条件:60℃保留0min,以20℃/min升至220℃,保留1min,然后再以5℃/min升至280℃,保留3min;4.2MS分辨率≥1000;EI源;离子化能量70eV;扫描方法:选择离子法(SIM法),选择离子见表1;传输线温度:250°C;离子源温度:250℃;检测器电压:-1300V;离子化电流:100μA。
5.仪器调谐参见GCMS操作方法—开机、调谐与关机。
6.校正曲线及验证6.1标准溶液的配制配制6个不同浓度的标准系列,其中一点浓度应相当于或低于样品浓度,其余点应参考实际样品的浓度范围,应不超过GC/MS 的定量范围。
根据测试的样品浓度范围,每次应选择至少五个浓度系列制作标准曲线。
6.2制作标准曲线用标准物质与相应内标物质的峰面积之比和标准溶液中标准物质与内标物质的浓度比制作标准曲线。
7.样品的测定7.1确认标准曲线对制作标准曲线所使用的标准溶液进行测定,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0.995。
7.2测定样品将处理好的分析样品和试剂空白按照程序进行测定,得到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各监测离子的色谱图。
当样品浓度超出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时,将样品稀释至校准曲线线性范围内,再进行测定。
7.3检查保留时间若保留时间在一天之内变动±5%以上,或者相对于内标物质的相对保留时间变动±2%以上,则查找原因,重新测定。
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
1、方法依据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2、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空气和废气中钛酸酯类的测定。
各组分的最低检测量为3~12mg,见表1。
当采样体积为60L,洗脱液的体积为10ml,进样体积为20μl时,最低检出浓度为0.03~0.1mg/m3。
表1 方法检测限
3、测定原理、
空气和废气中的钛酸酯类,经XAD—2树脂吸附后,用乙腈—甲醇混合溶剂洗脱,醇基柱液相色谱分离,紫外检测器在225nm波长处测定。
4、干扰和消除
4.1实验室操作应使用全玻璃仪器,严格避免使用塑料制品。
实验室用水应使用蒸馏水,不得使用去离子水。
4.2实验室、空气、试剂、去离子水、玻璃器皿等都可能存在酞酸酯类污染,所有试剂和水在临用前必须经过钝化处理。
所有玻璃器皿在临用前必须洗净,可用洗涤剂、水、丙酮、正己烷顺序洗涤。
也可将器具在浓硫酸中浸泡数小时,洗净后在烘箱(180℃)中烘烤2h。
4.3无水硫酸钠一般装在塑料瓶内,是空白值高的主要原因。
无水硫酸钠使用前应在高温(500~700℃)下,烘烤数小时,于干燥器中保存。
5、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
5.1丙酮:分析纯,重蒸。
5.2二氯甲烷:分析纯,重蒸。
5.3正己烷,色谱纯。
5.4甲醇:色谱纯。
5.5乙腈:色谱纯。
5.6异丙醇:色谱纯。
5.7无水硫酸钠:分析纯,500~600℃烘2h。
5.8乙腈—甲醇混合溶剂(6+4)V/V
5.9钛酸酯标准贮备液:浓度范围,80~200mg/L(国家环保总局标样研究所提供)。
5.10钛酸酯标准使用液:用甲醇将钛酸酯标准贮备液稀释成浓度为5~20mg/L的标准使用液。
5.11 XAD—2树脂:丙酮浸泡过夜,然后依次用甲醇、正己烷和二氯甲烷在索氏提取器上回流提取8h以上。
烘干密封保存。
5.12 吸附柱的制备:在吸附柱(玻璃珠:一端稍细,长10cm,内径6mm)细口端填充少许玻璃棉,装入XAD—2树脂后,塞入少许玻璃棉,两端用塞入玻璃珠的乳胶管密封备用。
6、仪器和设备
6.1高效液相色谱仪,带紫外检测器,醇基正相色谱柱。
6.2吸附柱:长10cm,内径6mm。
6.3大气采样器:流量范围0~1.0L/min。
6.4恒温水浴。
6.5索氏提取器。
7、样品采集
将吸附柱的细口端与采气泵连接,以0.5~1.0L/min采气10~60L。
8、分析步骤
8.1样品洗脱
页码:第4页,共5页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JLQX-03-022 版次:2016版,第0次修订文件名称: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发布日期:2016年月日
采样后的吸附柱先用3.0ml乙腈—甲醇混合溶剂淋洗,打开柱活塞,放出2ml洗脱液至10ml比色管中,关闭柱活塞,平衡10min。
然后再加入7ml乙腈—甲醇混合溶剂分两次淋洗,将洗脱液全部放出,用乙腈—甲醇混合溶剂定容至10ml。
8.2样品分析
用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样品中的各种酞酸酯(见下图)
8.3 色谱条件
色谱柱:醇基正相色谱柱250mm×4.6mm×5μm。
页码:第5页,共5页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JLQX-03-022 版次:2016版,第0次修订文件名称: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发布日期:2016年月日
检测波长:225nm。
流动相:正己烷(含3%异丙醇)。
流速:1.0ml/min。
9、计算
根据各组分的相对保留时间、不同波长下的吸收比及紫外光谱定性,用外标法定量。
C酞酸酯(mg/m³)=(A s C·V)/(A n·V n)
式中: A s---样品组分的峰面积;
A n---标准样品组分的峰面积;
C---标准样品组分的浓度,mg/L;
V---洗脱液体积,ml;
V n---标准状态下采样体积,L。
10、精密度和准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