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八年级政治下学期同步测试2
- 格式:doc
- 大小:163.00 KB
- 文档页数:7
2019年八年级政治第二学期试题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xxxx年八年级政治第二学期试题一·单选题1·有人秀着“鸟叔”的马步自得其乐,有人把玩着“苹果”追逐时尚,有人追捧某歌手为“星之大侠”,有人为“三国杀”废寝忘食······面对这种现状,正确的选择应该是①善于模仿,不然会落伍②明辨是非,择善而行③理性思考,绝不盲从④兴趣多元,跟风弄潮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D.①④2·中央电视台的《开心辞典》节目中,在回答问题时主持人会告诉你有三种求助方式,其中一种是求助现场观众,往往答题者都赞成多数观众的观点。
你认为造成答题者这种心理的原因是A.人们往往会追随地位高、有权威的人B.答题者大都知识面狭窄、智力低下c.人们一般都不愿意触犯众怒,被人看成是越轨者D.人们往往以为众人提供的信息更为全面可靠,不自觉地以他人的意见作为自己参考的依据3·“所有的人都站在一边并不是好事,比如他们都站在船的一边。
”这句话的意思是A.在船上站立时,站在甲板上比较安全B.乘船时一部分人站在船的一边,一部分人应该站在甲板上,这样就可以保持平衡c.生活中不能盲目从众,否则会给我们带来不利影响D.看事物要看到正反两面,不能片面看问题4·阿兰三岁的时候,父母带她看了一场钢琴演奏会,阿兰一下子喜欢上了弹钢琴,到现在已经坚持了十年,虽然很苦很累,但是也使得她享受到了音乐的美妙和生活的美好。
阿兰的故事告诉我们①有好奇心就一定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②好奇是求知的萌芽和创造的起点③大多数科学发明创造都是起因于发明创造者的好奇心④好奇心可以转化为兴趣,进而培养成情趣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5·“给力”一词,可以理解为给他人以帮助有助益。
现实生活中,“给力”一词的流行全在于一个“给”字。
有给才会有力,给人自尊,自己也会赢得尊重。
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B A B A D D A D C D B C二、简答题(共28分)13.(1)2004(2)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3)人身自由(4)18(5)5(6)物质帮助(7)12月4日(8)接受义务教育、劳动(每空1分,共8分)14.(1)①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1分)④侵犯了公民的人格尊严权(或姓名权)。
(1分)(2)选图②:漫画中主人公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把权利和义务割裂开了,是不对的。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我们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选图③:漫画中主人公因谎报警情,受到了相应的法律制裁。
这主要是因为,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禁止公民实施某些行为。
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漫画中主人公谎报警情的行为扰乱了公共秩序,违反了法定义务,所以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同时,这启示我们要依法律己,认真学习法律,养成自觉守法的好习惯,做到法律允许做的才能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这样才能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现象发生,使自己健康成长。
(任选一幅作答即可,5分)15.(1)你确实有养狗的权利,但是,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你在行使你养狗的权利同时,侵犯了周围邻居的正常休息权,已经构成违法行为,请你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
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分)(2)不能,我国宪法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中国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模拟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判断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共4大题,29小题。
开卷考试。
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50分。
第Ⅰ卷(共26分)一、选择题(以下每题都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A.人民主权原则B.人权保障原则C.法治原则D.权力制约原则2.在“晨读宪法”活动中,同学们发现了右图。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宪法是其他法律的总和B.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衷为严格C.宪法规定国家生浩中一般性问题D.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3.右面图片启示我们,要规范权力运行,就要( )①阻碍权力运行②防止权力滥用③依法行使权力④加强对权力的监督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下列对漫画中人物的想法或行为的认识正确的是( )A.正确的,认识到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B.错误的,没有认识到权利和义务是可以分离的C.正确的,认识到权利和义务都是法律规定的D.错误的,没有认识到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5.有资料表明,我国65%的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非公有制经济完成的。
这主要说明( )A.我国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已经动摇B.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C.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D.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主导力量6.在我国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国有经济B.集体经济C.股份制经济D.私营经济7.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性质的政治制度是( )A.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B.基层民主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8.古人云:“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意思是,治理洪水的人使洪水畅通,管理百姓的人让百姓表达自己的想法。
2018-2019学年八年级政治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二)一、判断题(下列说法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每小题2分,共10分)1.我们学生享有的权利,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及他人的保障。
(判断对错)2.作为中学生,我们既要尊重保护自己的人身权,又要尊重爱护他人的人身权。
(判断对错)3.受教育不是我们的权利,只是我们的义务。
(判断对错)4.在生活中,道德和法律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两大社会规范,二者互不干涉。
(判断对错)5.法律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判断对错)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体现了()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②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③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④中华民族特有的吉寿喜庆的民族传统和色彩⑤我们伟大祖国首都北京的象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⑤7.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
下列不属于言论自由的是()①煽动他人破坏社会公德②教唆他人破坏民族团结③在听证会上发表言论④侮辱、诽谤他人⑤向上级领导如实反映情况。
A.③⑤B.①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⑤8.某市一家长向当地法院起诉,状告离其家最近的某小学拒收他6岁的孩子入学。
法院依法受理此案,责令该小学无条件接受其子女入学。
这说明()①学校有权决定让谁上学②公民的受教育权离不开法律的保障③法律有权决定适龄儿童少年到哪里上学④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9.下列行为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是()A.学校把优秀学生王伟的照片张贴在光荣榜上B.公安部门把通缉犯魏某的照片公布在互联网上C.记者把孙某在城市雕塑上乱刻乱画的照片刊登在报纸上D.照相馆未经小东同意就把他的照片挂在橱窗上招揽生意10.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应该做到()①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魄②有病及时就医,增强体质③当生命健康受到非法侵害时,要依法自卫④为博取他人同情而自残。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初二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1.“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2016年4月7日上午,在省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新当选的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谢伏瞻、省人民政府省长陈润儿浑厚沉稳的宣誓声,先后在省人民会堂响起。
这是我省新任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和省人民政府省长首次进行宪法宣誓。
领导干部向宪法宣誓①让自己时刻铭记权力来源于公民、来源于法律②通过见证宪法宣誓,心灵受到了一次宪法精神的洗礼,彻底杜绝职务犯罪③饱含承诺与担当,是弘扬宪法精神的宣言,是履行宪法使命的承诺④让敬重宪法、遵守宪法、捍卫宪法成为一种常态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2.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大力弘扬宪法精神,不断增强宪法意识,应该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增强宪法意识的有①设立国家宪法日②建立宪法宣誓制度③修改宪法④参与宪法宣传活动A. ①③④B. ①②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3.习近平主席指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保障宪法实施就要加强宪法监督,增强宪法意识。
增强宪法意识需要我们①学习宪法②重修宪法③认同宪法④践行宪法A. ①②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③④4.2017年12月4日是第四个国家宪法日。
我们普及宪法知识,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这是因为(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③宪法是普通法律的总和④宪法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5.下列关于宪法与其他法律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B.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总和,其他法律要依据宪法制定C. 宪法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不得同其他法律相抵触D. 宪法称为“子法”,其他法律称为“母法”6.在国家宪法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普及宪法知识、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模拟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判断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共4大题,29小题。
开卷考试。
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50分。
第Ⅰ卷(共26分)一、选择题(以下每题都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A.人民主权原则B.人权保障原则C.法治原则D.权力制约原则2.在“晨读宪法”活动中,同学们发现了右图。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宪法是其他法律的总和B.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衷为严格C.宪法规定国家生浩中一般性问题D.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3.右面图片启示我们,要规范权力运行,就要( )①阻碍权力运行②防止权力滥用③依法行使权力④加强对权力的监督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下列对漫画中人物的想法或行为的认识正确的是( )A.正确的,认识到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B.错误的,没有认识到权利和义务是可以分离的C.正确的,认识到权利和义务都是法律规定的D.错误的,没有认识到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5.有资料表明,我国65%的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非公有制经济完成的。
这主要说明( )A.我国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已经动摇B.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C.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D.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主导力量6.在我国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国有经济B.集体经济C.股份制经济D.私营经济7.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性质的政治制度是( )A.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B.基层民主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8.古人云:“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意思是,治理洪水的人使洪水畅通,管理百姓的人让百姓表达自己的想法。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2018--2019年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密..............封..............线..............内..............不..............要.............答.............题..............1. 李某将自己的楼房出租给赵某做生意。
租期满后,赵某却以诸多理由长期占用房子,拒不归还。
李某应该( ) A. 通过诉讼,请求法院强令赵某返还楼房 B. 通过诉讼,请求法院追究赵某刑事责任 C. 敢于作斗争,带朋友抢回自己的财产 D. 采用非诉讼这一最正规的手段维权2. 对漫画中电视台曝光爸爸红灯的行为,评价正确的是( )A.电视台记者多管闲事,小题大做B.电视台记者私下偷拍,侵犯了爸爸的肖像权C.漫画中爸爸的法律意识强,规则意识差D.电视台记者未侵犯漫画中爸爸的肖像权 3. 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包括( )①平等权 ②人身权利 ③政治权利 ④财产权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 我国监督宪法实施的机关是( )A.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B. 国务院C. 中共中央D. 国家主席 5. 下列对如图漫画认识正确的是( )①父母的言论侵犯了孩子的人格尊严权 ②孩子可以不在乎父母的言论③孩子可以要求父母道款 ④父母是恨铁不成钢,言行正确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6. 公民要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决不能做法律所禁止的事。
下列哪些属于公民坚决不应该做的事( )A. 植树造林,保护林木B.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C. 遵守交通规则D. 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泄露国家秘密7. 宪法的修改程序之所以比其他法律都要严格,是因为(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需要特别严格②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需要特别稳定 ③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需要特别严肃 ④宪法一旦通过,就不能修改和变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 ②③④ 8. 在我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是( )A.人民政府B.人民法院C.人民检察院D.人民代表大会 9. 下列关于我国行政机关的认识,错误的是( )A.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都设有若干工作部门,它们分工不同,又相互配合B.国务院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接受和服从国务院的统一领导C.行政机关层级不同,但职权相同D.行政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的授予,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每年3月是我国两会召开的日子,它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1.2 明辨是非第一课时铸就良知的标尺一、选择题(下列1~4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5~7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
) 1.甲、乙两同学有矛盾,而丙却参与其中,帮甲打架,替朋友“出气”。
丙的做法( )A.是在帮助同学,讲义气B.没有做到明辨是非C.是自愿行为D.是在主持正义2.(2018莆田)要判断一种行为是善的还是恶的,每个人心中都不能缺少一把良知的标尺。
做人的良知就是( )A.要学会正确的选择B.基本的是非善恶观C.正确的是非善恶观D.坚持正确行为,不做错事3.同班的几个同学经常欺负小明,九年级的同学王小刚找到小明,对他说:“你每月交给我50元的保护费,你再遇到麻烦时我帮你摆平。
”小明对王小刚早有耳闻,知道他的“名气”,小明应该( )A.答应王小刚,看以后谁还欺负我B.认识到王小刚是校霸,要敬而远之,只要不欺负我就行C.认识到王小刚的行为是违法的,要告诉老师让老师想办法帮助他D.找几个好朋友教训教训王小刚,看他还敢打我的主意4.近年来,中学生离家出走正逐渐呈上升趋势,学生把离家出走当成“闯世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好男儿志在四方,中学生应该出去“闯世界”②青少年应增强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过健康的生活③青少年辨别是非能力差,离家出走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和危险④青少年离家出走既有当前学校教育的责任,也有家庭教育不当的原因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我们接触的社会越来越复杂,我们有时候感到不知何去何从,这时我们应该( )A.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念B.在不同的价值选择面前学会理性分析C.铸就心中良知的标尺D.随波逐流6.在生活中,美与丑、善与恶、曲与直、良与莠交织在一起,这就要求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分辨是非。
分辨是非的依据是( )A.理想B.道德C.法律D.良知7.(2018 河南)有人秀着“鸟叔”的马步自得其乐,有人把玩着“苹果”追逐时尚,有人追捧某歌手为“星之大侠”,有人为“三国杀”寝食皆忘……面对这种现状,正确选择应是( )A.善于模仿,顺势而为B.明辨是非,择善而行C.理性思考,绝不盲从D.兴趣多元,跟风弄潮二、观察与思考8.观察下列漫画,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第二课时正确判断与选择跨越行动的障碍一、选择题(下列1~4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5~7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
)1.因父母打工无暇管教,厦门三名少年整天混迹于黑网吧,在一起玩得很投机,于是动起歪脑筋,从偷水果开始,演变成抢劫,撬卷闸门进超市偷香烟,最终被警察抓获。
这三名少年变坏的主要原因是( ) ①他们是非不分,善恶不明②没有人对他们进行管教③文化知识基础差④没有战胜自己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一个大男孩,任性、爱冲动。
有一天一个哲人来到大男孩家,大男孩问哲人:“怎样才能改掉自己的坏毛病?”哲人笑了笑,对他说:“如果你实在控制不住,就拿刀在自家院里种的树上砍一刀。
”大男孩照哲人的话做了。
第一天,树上有好几处很深的刀痕。
第二天,树上仍有刀痕,好像比第一天浅一点。
第三天、第四天,树上的刀痕渐渐少了。
在这则故事中,哲人让大男孩明白的道理是( )A.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B.在做每一件事情之前要对产生的后果作出判断,尽量避免因做错事而给自己、他人和社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害C.每个人做事情都不能保证不出错D.有坏脾气的人会对社会产生危害3.人在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复杂的社会现象,需要作出各种选择,为了保证选择的正确性,我们的做法是( )A.明辨是非善恶,积极同丑恶现象作斗争,把握好自己生活的方向B.看别人是怎么选择的,别人怎么做,我就怎么做C.看对自己是否有利,只要能符合自己的利益即可D.听听“哥们儿”的意见,怎么讲义气就怎么做4.(2018普洱)拒绝是一种权利,遇到下列情景,应该说“不”的是( )A.老师安排你帮助一位学习有困难的同学B.在学生宿舍里,有同学递给你一支烟C.在公交车上,售票员要你给一位大爷让座D.同学邀你周末参加“爱我家乡”的公益宣传活动5.近年来,在青少年中悄然兴起一股“追求时尚热”,如穿“韩服”、参加“选美”、争做“网虫”、勇担“小发明家”等。
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青少年积极追求高雅的时尚是一种良好的心理表现,反映了当代青少年的精神面貌B.青少年在追求时尚时,一定要克服盲目从众心理C.只要是时尚的东西,就一定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D.青少年要提高辨别能力,善于区分各种“时尚”是否高雅6.据2018年3月5日武汉晚报报道:某校九年级一男孩自从看了《来自星星的你》后,非要去韩国整容整成“都教授”,还说在网上约好了几个广州人一起去,现在连护照都办好了。
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A.要选择善良正义的人作为自己的榜样B.对待“社会流行”不能盲从C.韩星不值得我们学习D.坚定自己的意志,把握正确的良知标尺7.近年来,未成年人吸烟问题已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
据调查,近八成“小烟民”是受父母的影响染上烟瘾的。
很多孩子认为长辈吸烟很潇洒,青少年抽烟很帅气。
面对烟的诱惑,我们应该( )A.注重自我保健,拒绝不良诱惑B.学会礼貌谢绝,绝不伸手接受C.巧妙制造借口,离开吸烟人群D.重视朋友感情,委屈自身健康二、简答题8.八年级(3)班的张鹏和王清是好朋友,有一天,张鹏告诉王清,他找到了一个很隐蔽的网吧让王清放学后一起去玩,王清左右为难:去吧,明知这是不对的;不去吧,又怕得罪了好朋友。
请你告诉王清应该怎么做?第一课时1.B 材料中丙同学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他没有做到明辨是非,甲、乙同学出现矛盾后,他应该调节才对,不能推波助澜,B的说法正确。
2.C 良知是做人的标尺,明善恶,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品质。
只有具备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才能有良知的标尺。
故C项符合题意。
3.C 在是非善恶面前作出正确的选择,首先要有正确的是非善恶标准,还要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面对王小刚的行为,小明要认识到他的这种行为是违法的,不能答应他,也不能采取敬而远之的办法,更不能用找人教训他的办法,否则对王小刚和小明都是不利的,所以C是正确的。
4.B 首先要明白离家出走不是“闯世界”,中学生离家出走的做法会有很多困难和危险,所以要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青少年离家出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校的责任,也有家庭的原因,所以②③④的说法正确;①的说法没有认识到离家出走的危险性,是错误的。
5.ABC 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我们要树立良知的标尺和是非善恶观念,理性分析思考,A、B、C的说法正确;随波逐流的做法不是明辨是非的表现,D应排除。
6.BCD 本题主要考查铸就良知的标尺这一知识点。
分辨是非需要良知这一标尺,以美好道德陶冶自己的心灵,懂得法律规范,我们的标尺就不会弯曲变形。
因此选项B、C、D的说法符合题意;选项A与题意不符。
7.BC 本题主要考查铸就良知的标尺这一知识点。
选项B、C做法正确,符合题意;选项A、D中的做法缺乏理性分析,不能明辨是非,是错误的。
8.解析:认真观察漫画,要注意明晰每幅漫画所表达的意思,然后说明漫画体现的问题,对社会有什么影响,自己从中受到什么启示等。
答案: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追求有多种层次,有的高尚,有的中庸,有的低俗,有的邪恶。
有时我们会面对似是而非、界限模糊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学会理性分析,懂得思考不同的价值选择会导致不同的后果。
我们要明辨是非善恶、铸就良知的标尺。
第二课时1.B 本题考查对正确判断与选择必要性的理解。
这三名少年变坏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把握良知的标尺,不能正确地进行判断和选择,①②④的说法符合题意;③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2.B 本题以一则故事作为背景材料,考查对正确判断与选择的理解。
材料中的男孩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而砍树,结果给树留下了刀痕,之后刀痕慢慢减少,说明大男孩能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B的说法正确;A、C、D不符合题意。
3.A 本题考查正确判断与选择这一知识点。
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我们应明辨是非,同丑恶现象作斗争,把握好自己生活的方向,A的说法正确;B的做法是盲目从众;C的做法是利己主义;D的做法是讲“哥们儿”义气,都是错误的。
4.B 本题考查如何作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
要作出正确的选择,首先要明辨是非。
A、C、D都是有益的行为,只有B是有害的,故要向B 说“不”。
5.ABD 本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社会流行的认识。
在青少年中悄然兴起一股“追求时尚热”,反映了当代青少年追求个性发展,完善自我的精神面貌,但追求“时尚”要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不要盲目追求,时尚的东西不一定都是好的,选项A、B、D的说法正确;选项C说法片面,排除。
6.ABD 对韩剧这一社会流行我们要理性分析,避免盲从,我们要学习韩星的内涵,而不是外表。
这需要选择善良正义的人作为自己的榜样,坚定自己的意志,把握正确的良知标尺。
因此选项A、B、D说法正确;选项C说法绝对,错误。
7.ABC 青少年吸烟是一种庸俗的生活情趣,面对这一情趣,青少年应该学会拒绝,从而不断培养高雅的情趣,A、B、C中的做法正确;D中的做法是错误的,排除。
8.解析:本题考查我们对如何跨越行动的障碍的理解和运用。
材料中王清面对好朋友张鹏的邀请,应该打破情面,坚持正确的选择。
答案:王清应该把握正确的是非观念,打破情面,不盲目从众,抵制不良诱惑,婉言谢绝张鹏的邀请并劝说张鹏也不要去,这样对学习和自身成长都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