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预习】2019秋季学期竞赛全能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期末真题模拟试卷卷(一)-新版教材8K可打印
- 格式:docx
- 大小:26.31 KB
- 文档页数:4
______有神 ______依______随罪魁______ 熙熙____________7. 贝多芬是()A .德国的音乐家B .英国的音乐家C .法国的音乐家8. 根据句子的意思,用“野”组成合适的词语,填在句中的横线上。
①索溪峪______的美,使游览者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快慰和清爽。
②附近居民集体哄抢地震灾区急需的救援物资,这样的______行为,理应受到社会的谴责。
③登上塔顶,整个公园都在我的______之内。
④野马在茫茫无际的______上奔驰。
⑤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______勃勃,妄图控制整个中国。
9. 判断句子的说法的正误。
1.(1)《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的作者是元代马致远。
2.(2)《月光曲》是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创作的。
3.(3)詹天佑主持了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的建筑工程。
4.(4)《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介绍了地球的美丽;地球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呼吁人们好好保护地球。
5.(5)“春节、清明、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圣诞节”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10.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1)《少年闰土》的作者是______,课文记叙了“我”和闰土的四件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我”眼中,闰土是一位______、______的少年。
2.(2)从语文课本中,我们认识了杰出的爱国工程师——______,他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时,分别采用的方法是:______和______,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
3.(3)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______!”我能写出所填句子的意思:______。
11. 美,无处不在。
在乡间的小路上,在清澈的碧波里,在柔美的夕阳中……一定有一处美景曾吸引过你。
请你按一定顺序写一处美景。
要求:文通字顺,结构合理,字数在450字左右。
二、阅读理解(30分)12. 判断正误。
5. “震耳欲聋”中“欲”的意思是()A .想要B .快要C .食欲6. 抄写下面生字。
蕴巷裹毅寝滥眷搏躁遭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只有一个地球(选段)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
但是,________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________使它们不能再生,________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1)“再生”的意思是______,“不能再生的”的原因是______。
“本来”强调了______,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______。
2.(2)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但是,______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______使它们不能再生,______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3.(3)从划线的词语你体会到了______。
4.(4)你想对我们人类说点什么呢?8. 按要求完成句子。
①他的心里一定是飞翔的鸥群。
(缩句)②这学期,我校开展了“追寻将军遗迹”的热潮。
(修改病句)③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还是我的记性好。
”(改为转述句)④闰土心里的稀奇事,让我很羡慕。
(改为双重否定句)⑤林子里静极了。
(改为夸张)9. 看拼音写汉字。
詹天佑不介意外国人的jī xiào______,不畏惧环境的è liè______,也不bào yuàn______工作的艰辛,他用积极的态度去对待遇到的cuó zhé______和困难,jié jìn______全力地把铁路修好。
10. 写出两句含“春”字的古诗。
______11. 《赤壁之战》是根据中国古典长篇小说______有关章节删改而成的,它生动地记叙了东汉末年曹操率兵南下攻打东吴,东吴大将______针对曹军的弱点,采用______的办法大败曹军于______的故事。
头发,浓密的胡须……本册书第五单元向我们介绍了他的事迹。
他就是______,原名______,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______》,他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______。
入选课文有介绍他儿时玩伴的《______》,更有著名诗人臧克家怀念他的《______》。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写了四个小故事,列成小标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关于他的名言警句中,我最喜欢的是《自嘲》中的两句:______,______。
2.(2)艺术离我们并不遥远。
《伯牙绝弦》中的“绝”意思是______,文中提到的两个人是______和______,相传他们是______时期人。
课文中最能体现他们是知音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
而今人们也常用______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3.(3)贝多芬是______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对世界音乐贡献显著,被尊称为______。
他广为流传的交响乐有《______》《______》等。
本册书中学到的课文是《______》。
当贝多芬演奏时,“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______的地方升起来……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______的大海。
”9. 写出下列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为什么大兴安岭越看越可爱?因为它的美丽与建设融为一体。
______②茉莉花开,香飘万里。
______③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______④乘船观赏桂林山水,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______⑤他是那么平凡,那么朴素,那么纯真,那么谦虚。
______10. “秦兵马俑的制作技艺轻巧,胜过天然。
”句中划线部分可以用()代替。
A .独具匠心B .美不胜收C .引人入胜D .巧夺天工11. 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下了一番苦功”和“能练出一手好字”连成两个不同的句子。
______ ______二、阅读理解(30分)12. 阅读阅读,回答问题。
得“野”了起来。
3.(3)______条件非常恶劣,______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
4.(4)有益的事总要尝试实践一下,______不成功,______可获得经验。
5.(5)计算机的功能______神乎其神,______终究替代不了人脑。
9. 在“轻叩诗歌的大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认识了许多诗人,其中你最喜欢的一位诗人是______,最欣赏他的一首诗是:______。
10. 语言积累与运用。
1.(1)【诗词中的离愁】古往今来,文人都喜欢在诗词中表达离愁。
李白客居洛阳,偶然听到笛声,写下了“______ ,______”来抒发思念故园之情。
张籍的“______ ,行人临发又开封”让我们看到他的犹豫。
因为离别,即使杨柳依依也令远行的征人伤感,“______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______”。
2.(2)【经典中的智慧】从《老子》“______”中,我知道轻易得到的承诺很难兑现;从《袁氏世范》“______ ,______;有所期约,时刻不易”中,我懂得了要遵守自己的诺言;从《荀子》“______ , 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中,我懂得了积少成多的道理。
3.(3)【经典中的感悟】《绿山墙的安妮》是一部成长小说。
孤儿安妮纯真善良、热爱生活,赢得了领养人的喜爱和周围人的友谊。
安妮的事迹中,哪件事让你特别感动,请简单说说自己的感受。
11.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1)这是______到______的火车票,______发车。
2.(2)车票上的04车045号表示______本票系______(填座位类型)票。
二、阅读理解(30分)1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我纯真可爱的孩子们,不久你们或要告别生活了六年的校园。
六年来,我们在一起的日子虽说平平常常,然而,看着你们开始准备行囊,带着憧憬,即将踏上新的旅程,我的心情异常复杂。
我感觉自己像个导游,在与我的团队一起跋山涉水,(领略领会)迷人的风光之后,在我与你们友好相识、真心相知后,你们却要各奔东西了,因为远方还有更美好的景致在等待着你们。
呢?……”句中的问句加省略号表现了桑娜复杂、矛盾的心理。
9. 在“轻叩诗歌的大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认识了许多诗人,其中你最喜欢的一位诗人是______,最欣赏他的一首诗是:______。
10. 语言积累与运用。
1.(1)【诗词中的离愁】古往今来,文人都喜欢在诗词中表达离愁。
李白客居洛阳,偶然听到笛声,写下了“______ ,______”来抒发思念故园之情。
张籍的“______ ,行人临发又开封”让我们看到他的犹豫。
因为离别,即使杨柳依依也令远行的征人伤感,“______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______”。
2.(2)【经典中的智慧】从《老子》“______”中,我知道轻易得到的承诺很难兑现;从《袁氏世范》“______ ,______;有所期约,时刻不易”中,我懂得了要遵守自己的诺言;从《荀子》“______ , 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中,我懂得了积少成多的道理。
3.(3)【经典中的感悟】《绿山墙的安妮》是一部成长小说。
孤儿安妮纯真善良、热爱生活,赢得了领养人的喜爱和周围人的友谊。
安妮的事迹中,哪件事让你特别感动,请简单说说自己的感受。
11. 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下了一番苦功”和“能练出一手好字”连成两个不同的句子。
______ ______二、阅读理解(30分)1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喝茶喝茶是我国人民传统生活的一部分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了茶。
公元780年,学者陆羽用几十年的工夫研究茶,写了一本《茶经》,总结了中世纪我国喝茶的经验。
从此饮茶的艺术便日益精进。
不单茶叶有多种多样,茶具、烹茶的水和烧水的方法也日新月异。
一般的茶叶可分为不发酵的绿茶,经过发酵的红茶,半发酵的乌龙茶,蒸软后压成的砖茶和用茉莉、珠兰、玫瑰等香花窨(xūn,同“熏”)制的花熏茶。
这些茶又因茶种、产地和制法不同而有无数的名称和品种。
在古代,我们的茶是煮的,这种茶汁液十分浓涩,需要加盐、香料、薄荷、枣等调味品来中和它。
8. 看拼音,写词语。
ào mìmiǎn lìwēi xiésùliào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yì wèi shēn cháng páng rán dà wù______ ______9. 每一声炮响,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对划线的词仿写一个比喻句)10. 写出两句含“春”字的古诗。
______11. 看拼音写汉字。
qín miǎn mòyùn qiàn kuàng zī yuán______ ______生人______含道______ ______产______二、阅读理解(30分)12. 课外阅读。
流泪的苦瓜泥土是有一点脾气的,这是苦瓜告诉我们的。
苦瓜曾经有一个动听的名字:锦荔枝。
望文生义,苦瓜的容貌、滋味应该与荔枝相差不远,但天妒红颜,泥土公公在苦瓜地里睡觉的时候做了一个噩梦,就发脾气,让锦荔枝变成了苦瓜。
苦瓜流泪了——为命运的不测。
同是攀缘性蔬菜,苦瓜也像南瓜和丝瓜那样爬藤开花,但苦瓜开的是什么花呀!淡黄色的花朵很小,在阳光下极易被忽视,花瓣张牙舞爪呈锐角形,还散发出一股黏腥的气味。
不艳丽不芬芳的苦瓜花,连蝴蝶、蜜蜂都不愿光顾。
看到南瓜、丝瓜的藤蔓下一片热闹的嗡嗡声,苦瓜流泪了——为不公平的待遇。
长大成熟的苦瓜满怀热情地走进菜市场,不幸的是,它再一次遭遇冷眼:对习惯了甜蜜生活的都市人来说,他们不喜欢苦瓜。
喜庆宴席上,苦瓜是不能上桌的——大吉大利的好日子,来一盘“苦”味岂不是很扫兴?苦瓜悲愤难抑:我身体里维生素含量丰富,虽味苦但性寒,能消暑去热气。
但人们听不进苦瓜的争辩,苦瓜潸然泪下——餐桌之大,为什么容不下一个诚实的苦瓜!苦瓜入馔(zhuàn),可以炒肉丝,焖火腿,但苦瓜很少直接下锅,要么先在开水里滚一道,要么用盐腌上片刻。
______,都种着______的______的西瓜。
其间有一位十一二岁的少年,,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______。
那猹却______,反从他的______逃走了。
6. “他们以为这样一要挟,铁路就没法子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
”1.(1)“要挟”是什么意思?2.(2)帝国主义者为什么要要挟?3.(3)帝国主义者是怎样要挟的?这说明了什么?7. 回忆所学课文内容,下列选项说法错误的是()A .《穷人》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多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
B .《只有一个地球》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等方法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
C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表达了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的留恋,他们不希望白人进入。
D .《伯牙绝弦》中伯牙是著名的音乐家,他断绝琴弦是为了悼念自己的知音钟子期。
8. 根据句子的意思,用“野”组成合适的词语,填在句中的横线上。
①索溪峪______的美,使游览者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快慰和清爽。
②附近居民集体哄抢地震灾区急需的救援物资,这样的______行为,理应受到社会的谴责。
③登上塔顶,整个公园都在我的______之内。
④野马在茫茫无际的______上奔驰。
⑤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______勃勃,妄图控制整个中国。
9. 判断正误。
1.(1)《赤壁之战》选自明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的小说《三国演义》。
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
2.(2)本册教材中,我们认识了不少人物,有宽宏大度的廉颇、热爱自由的斯巴达克、坚韧不拔的鲁滨孙、顽强勇敢的老渔夫,还有忠诚尽职的稻草人等等。
3.(3)爱是永恒的,也是伟大的,本册有许多课文表现了“爱”这个主题:《永远的歌声》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爱,《秋天的怀念》表达了父母对儿子的爱等。
10. 根据你的积累填空。
1.(1)写两个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2.(2)______,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3.(3)大漠沙如雪,______。
A .强调B .引用别人说的话C .反语7.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A .《阿Q正传》B .《狂人日记》C .《祝福》D .《孔乙己》8. 下面的诗句中,表现速度飞快的是()A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C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D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9. 在“轻叩诗歌的大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认识了许多诗人,其中你最喜欢的一位诗人是______,最欣赏他的一首诗是:______。
10. 古人善于借物言志,《墨梅图题诗》中的“墨梅”寄托着诗人______的情怀;《墨竹图题诗》中郑板桥由萧萧竹叶之声联想到______,为我们塑造了一个______的官吏形象;《苍松怪石图题诗》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______、______的英雄气概。
11. 完成写作。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自然之道无处不在,一个个奇妙而有趣的疑问在召唤我们去探索和解决。
请你以“我的发现”为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
二、阅读理解(30分)1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我纯真可爱的孩子们,不久你们或要告别生活了六年的校园。
六年来,我们在一起的日子虽说平平常常,然而,看着你们开始准备行囊,带着憧憬,即将踏上新的旅程,我的心情异常复杂。
我感觉自己像个导游,在与我的团队一起跋山涉水,(领略领会)迷人的风光之后,在我与你们友好相识、真心相知后,你们却要各奔东西了,因为远方还有更美好的景致在等待着你们。
车子启动,你们趴在窗口朝我挥手,我也同样挥手,心中(挂念默念)着对你们的祝福——我的孩子,祝你们人生的旅途一切安好。
②感谢你们,我可爱的孩子。
或许我不苟言笑,距离你们心目中和蔼可亲的形象也许很远;或许我过于实际,距离你们心目中的浪漫也许很远。
但是,我所传递的是真实的情感,你们看到的是真实的老师。
③感谢你们,我善良的孩子。
从你们甜甜的笑容和对我的爱中,我感受到了作为教师的(圣洁纯洁)与美好,让我的生命如鲜花般(绽开绽放)。
9. 下列诗句()是在描写秋天。
A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B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C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D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10.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1)《少年闰土》的作者是______,课文记叙了“我”和闰土的四件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我”眼中,闰土是一位______、______的少年。
2.(2)从语文课本中,我们认识了杰出的爱国工程师——______,他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时,分别采用的方法是:______和______,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
3.(3)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______!”我能写出所填句子的意思:______。
11. 看拼音写汉字。
qín miǎn mòyùn qiàn kuàng zī yuán______ ______生人______含道______ ______产______二、阅读理解(30分)12. 课外阅读。
小毛虫一只小毛虫趴在一片叶子上,用新奇的目光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各种昆虫轻歌曼舞,飞的飞,跑的跑,又是唱、又是跳……到处生机勃勃。
只有它,可怜的小毛虫,被抛弃在一旁,既不会跑,也不会飞。
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挪动一点点!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自己觉得,就像是周游了整个世界。
( )如此,它( )悲观失望,( )羡慕任何人,它懂得:每个人都有各自该做的事情。
它,一只小小的毛虫,应该学会吐纤细的银丝,为自己编织一间牢固的茧房。
小毛虫一刻也没迟疑,尽心竭力地做着工作,临近期限的时候,把自己从头到脚裹进了温暖的茧子里。
“以后会怎么样?”与世隔绝的小毛虫问。
“一切都将按自己的规律发展。
”小毛虫听到一个声音在回答,“要耐心些,以后你会明白。
”时辰已到,它清醒过来,但它已不再是以前那只笨手笨脚的小毛虫。
起他的一句名言:“______,______。
”5.(5)这学期,我们积累了不少著名诗人的诗句,如:“大漠沙如雪,______。
”又如:“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8. 吟诵经典。
1.(1)“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落花有情,更何况我们人类呢!环境保护对我们的生存有着重要的意义,喊出我们共同的口号:“珍惜自然资源,______”,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2.(2)鲁迅先生面对敌人不屈服,为劳苦人民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的人生志向。
9. 填一填,读一读1.(1)联系句子内容想一想,横线上应该填什么?(填字母)爱心是______,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温暖;爱心是______,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了希望;爱心是______,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______,使心灵枯萎的人得到情感的滋润。
A.飘荡在夜空里的一首歌谣B.茫茫沙漠中的一泓清泉C.洒落在旱土上的一场甘霖D.漫漫严冬里的一片阳光2.(2)请你也来写两句:爱心是______,使______;爱心是______,使______。
10. 语言积累与运用。
1.(1)【诗词中的离愁】古往今来,文人都喜欢在诗词中表达离愁。
李白客居洛阳,偶然听到笛声,写下了“______ ,______”来抒发思念故园之情。
张籍的“______ ,行人临发又开封”让我们看到他的犹豫。
因为离别,即使杨柳依依也令远行的征人伤感,“______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______”。
2.(2)【经典中的智慧】从《老子》“______”中,我知道轻易得到的承诺很难兑现;从《袁氏世范》“______ ,______;有所期约,时刻不易”中,我懂得了要遵守自己的诺言;从《荀子》“______ , 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中,我懂得了积少成多的道理。
3.(3)【经典中的感悟】《绿山墙的安妮》是一部成长小说。
孤儿安妮纯真善良、热爱生活,赢得了领养人的喜爱和周围人的友谊。
2.(2)______,烈火焚烧若等闲。
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3.(3)《夏日绝句》中表现诗人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8. 下面的诗句中,表现速度飞快的是()A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C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D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9. 填一填,读一读1.(1)联系句子内容想一想,横线上应该填什么?(填字母)爱心是______,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温暖;爱心是______,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了希望;爱心是______,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______,使心灵枯萎的人得到情感的滋润。
A.飘荡在夜空里的一首歌谣B.茫茫沙漠中的一泓清泉C.洒落在旱土上的一场甘霖D.漫漫严冬里的一片阳光2.(2)请你也来写两句:爱心是______,使______;爱心是______,使______。
10. 积累创新古为今用。
经典诗词经久不衰,而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诗情画意。
让我们用学过的诗词名句表情达意吧!1.(1)小明贪玩无心学习,我会用杜甫的诗句劝他:______,______。
2.(2)看到小朋友挑食浪费粮食,我想用李绅的诗句教育他:______,______。
3.(3)身处他乡,独自过节孤单冷清,会格外思念亲人。
诗人王维的诗句最能表达此时心境:______,______。
11. 《赤壁之战》是根据中国古典长篇小说______有关章节删改而成的,它生动地记叙了东汉末年曹操率兵南下攻打东吴,东吴大将______针对曹军的弱点,采用______的办法大败曹军于______的故事。
二、阅读理解(30分)12. 经典课文绚烂回放。
1.(1)我国有这样一位大文豪: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浓密的胡须……本册书第五单元向我们介绍了他的事迹。
他就是______,原名______,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______》,他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______。
入选课文有介绍他儿时玩伴的《______》,更有著名诗人臧克家怀念他的《______》。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写了四个小故事,列成小标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关于他的名言警句中,我最喜欢的是《自嘲》中的两句:______,______。
2.(2)艺术离我们并不遥远。
《伯牙绝弦》中的“绝”意思是______,文中提到的两个人是______和______,相传他们是______时期人。
课文中最能体现他们是知音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
而今人们也常用______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3.(3)贝多芬是______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对世界音乐贡献显著,被尊称为______。
他广为流传的交响乐有《______》《______》等。
本册书中学到的课文是《______》。
当贝多芬演奏时,“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______的地方升起来……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______的大海。
”13.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呜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我们非常惊异,急忙从老人的照片旁退开,为海鸥们让出了一片空地。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竞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
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
它们大声呜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1.(1)在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①近义词:连忙——______ 凝视——______②反义词:缓慢——______ 困难——______2.(2)在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的意想不到的事情是______。
发生这件事是因为海鸥们______,它们在用______表达。
3.(3)找出描写海鸥动作的句子,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4.(4)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双引号的作用是______。
5.(5)短文第三自然段两次用了“扑”这个词,为什么不用“飞”呢?1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放学龙应台①安安上小学了。
半年之后,妈妈觉得他可以自己走回家,不必再接了,毕竟只是十五分钟、拐三个弯的路程。
②十五分钟过去了,又过了一个十五分钟。
妈妈开始不安。
③一个小时零十分之后,妈妈拎起汽车钥匙,准备出门找安安。
门铃响了,安安进门,看见妈妈生气的面孔,惊讶地问:“怎么啦?”妈妈生气地说:“怎么啦?还问怎么啦!你过来给我坐下!”安安卸下背上的书包,嘟着嘴在妈妈指定的沙发角坐下。
他的球鞋一层泥,裤膝上一团灰,指甲里全是黑的。
“你到哪里去了?”审问开始。
“没有呀。
”安安睁大眼睛。
“只要十五分钟的路,你走了一小时零十分,你做什么了?”“真的没有呀!”安安渐渐生气起来,声音开始急促,“我跟米夏儿、克利斯、史提方一起走,就这样一路走回家,哪里都没去,什么都没做呀!”他气愤地站了起来。
看样子孩子没说谎。
“安安,妈妈只是担心,怕你被车子撞了,被坏人拐了,懂吗?”安安点点头:“我知道,可是我真的哪里都没有去。
”④以后的日子里,妈妈又紧张过好几次,用电话追踪来追踪去,然后安安又一脸无辜地出现在门口。
⑤妈妈决定亲眼看看孩子怎么走那十五分钟、三个拐弯的路程。
⑥1l点半,放学了。
孩子们像满天麻雀似的冲出来,叽叽喳喳吵得像一锅滚水。
孩子往千百个不同的方向奔跑跳跃,坐在长凳上的妈妈好不容易才盯住了安安,还有安安的“死党”。
四个小男生在前头走,妈妈在后头跟着,隔着一段距离。
⑦经过一截短墙,小男生一个接一个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再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11点45分。
⑧经过一个大铁门,里头传出威武的狼狗叫声。
米夏儿已经转弯,现在只有三个男生了。
三个男生蹑手蹑脚地走向大铁门,一接近铁门,狼狗扑过来,小男生尖叫着撤退,尖叫声中混着刺激的狂喜。
狼狗安静下来,小男生又开始蹑手蹑脚地摸向大铁门……狂喜尖叫着撤退。
妈妈看看手腕,12点整。
⑨克利斯转弯,这已到了板栗街。
安安和史提方突然四肢着地,肩并肩,头颅依着头颅在研究地面上的什么东西。
他们跪趴在地上,背上突出着正方形的书包,像乌龟背着硬壳。
地面上有一只黑色的蚂蚁,蚂蚁正用它的细手细脚,试图将一只死掉的金头绿眼苍蝇拖走。
死苍蝇的体积比蚂蚁起码大上20倍.蚂蚁工作得非常辛苦。
妈妈很辛苦地等着。
12点15分。
⑩史提方转弯。
安安踽踽独行,背着他花花绿绿的书包,两只手插在裤袋里,嘴里吹着不成调子的口哨。
差不多了吧!妈妈想,再转弯就是咱们的麦河街。
安安停下来。
他看见了一片美好的远景:一块工地。
他奔跑过去。
妈妈心一沉。
工地上乱七八糟,木板、油漆桶、铁钉、扫把、刷子……安安用脚踢来翻去,聚精会神地搜索宝藏。
他终于看中了什么——一根约两米长的木条。
他握住木条中段,继续往前走。
12点25分。
⑪在离家还有三个门的地方,安安停在一株大松树下,仰头往上张望。
这一回,妈妈知道他在等什么。
松树上住着两只红毛松鼠,它们经常在树干上来来去去地追逐。
有时候,它们一动也不动的,就贴在那树干上,瞪着晶亮的圆眼看来来往往的路人。
现在,两只松鼠就这么定在树干上,安安仰首立在树下,他们彼此用晶亮滚圆的眼睛瞅着对方,安静得好像可以听到彼此的心跳。
⑫在距离放学时间一个小时零五分之后,七岁半的安安抵达了家门口。
他把一根两米来长的木条搁在地上,腾出手来按了门铃。
【注】踽踽(jǔ jǔ):单身独行、孤独无依的样子。
1.(1)放学回家的路上,妈妈看见安安忙着做了哪些事?按照示例简要概括:①爬短墙、②______、③______、④找木棍和⑤______。
2.(2)第⑧段画线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是()A .表示列举的省略B .表示重复内容的省略C .表示话没有说完3.(3)第⑨段画线句子作者运用细节描写,目的是()A .体现蚂蚁的有趣B .体现蚂蚁工作的辛苦C .体现孩子们观察的细致专注4.(4)全文十多次写表示时间的词句,作用是______。
5.(5)读句子,注意划线的词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并把你的体会写下来。
①11点半,放学了。
孩子们像满天麻雀似的冲出来,叽叽喳喳吵得像一锅滚水。
②三个男生蹑手蹑脚地走向大铁门,一接近铁门,狼狗扑过来,小男生尖叫着撤退,尖叫声中混着刺激的狂喜。
狼狗安静下来,小男生又开始蹑手蹑脚地摸向大铁门……狂喜尖叫着撤退。
6.(6)你觉得文中安安是个怎样的孩子?请结合短文内容从不同角度写写你的看法。
三、写作(30分)15. 每个人都有一个家,或温馨,或幸福,或缺憾……请你拿起生花的妙笔,以“家”为话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