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版设计绝招-格式塔原理与技巧
- 格式:pdf
- 大小:8.86 MB
- 文档页数:66
三分法再见!充满魔法的格式塔原理构图19世纪20年代发展起来的格式塔理论,又称为完形心理学,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主张以整体的动力结构观来研究心理现象,放之摄影界则可以解释为:人们的审美观对整体与和谐具有一种基本的要求。
简单地说,视觉形象首先是作为统一的整体被认知的,而后才以部分的形式被认知,也就是说,我们先“看见”一个构图的整体,然后才“看见”组成这一构图整体的各个部分。
格式塔理论提供了一种全新看待事物的角度,一旦你理解掌握了它,便可以利用它来更新你的构图技巧!一、集中型构图我们以往的思维,在构图时会考虑画面各个元素的平衡关系,主体与主体之间、主体与客体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让其合理分布在画面的不同位置。
现在不妨尝试集中型的构图,如下图,画面中的女孩和马紧紧贴在一起,位于画面的中央,后面的背景是沙滩与海浪,这种构图方式看似重心过于集中,不够稳定,但有时往往具有更强的视线汇聚能力,能将观众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在画面的一个核心点。
这种构图方式让观众一眼就被画面中心吸引住,形成对画面整体的感受,然后观众才会仔细分辨主体、客体、环境背景等等,正符合格式塔理论的要点,这种方法适用于着重凸显主体的画面。
二、相似元素构图下一个要说的构图方法就是寻找相似元素,如果拍摄条件允许,可以尽量寻找相似甚至重复的画面元素为画面服务,因为重复的形式在心理上能够不知不觉地加深观众们的印象,相似的元素也会被当作一个整体被潜意识接受。
就好比音乐中的副歌部分,因为同一段台词反复吟唱,往往也是听众们印象最深的一段。
如下图中的三块岩石,形状、纹理、颜色,互相之间的距离都很相似,作为画面的前景,历经风霜仍以坚韧的姿态接受海浪的洗礼,礁石在观众心里形成了一种饱经沧桑的形象。
相似元素构图是一个强调意象表现的好方法。
三、分割画面根据格式塔理论,1+1大于2,我们利用线条去分割画面,闭合的画面能让整体一分为二,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对比更强烈,层次更分明。
格式塔原理及其在版面中的应用1. 什么是格式塔原理格式塔原理是一种视觉传达的原则,它指的是通过一系列层次结构和规则来组织信息,使得信息可以清晰地传达给读者。
这个原理最早是由瑞士艺术家恩斯特·海因创立的,后来被应用于版面设计领域。
2. 格式塔原理的层次结构2.1 主标题在使用格式塔原理时,主标题起着引导读者注意力的作用。
它通常位于页面的顶部,并使用较大的字号和粗体的样式,使其在整个页面中显得突出。
2.2 副标题副标题是主标题下的次要信息,用于进一步解释主标题。
它们通常使用较小的字号和细体的样式,但比正文要大和粗体。
2.3 正文正文是指除主标题和副标题外的部分,用来进一步发展和解释主题。
正文通常使用较小的字号和常规字体样式。
2.4 引用在版面设计中,引用用于突出和强调一些重要的内容。
引用通常使用不同的字体样式(例如斜体或加粗)和缩进的格式来与其他正文区分开来。
这样做可以使引用引起读者的注意,突出重要的信息。
2.5 列表列表是在版面中用于呈现序列信息的一种方式。
它们通常使用项目符号(例如圆点或方框)或序号来区分不同的项。
列表项之间使用垂直间距,以便读者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之间的关系。
3. 格式塔原理在版面中的应用3.1 报纸版面设计在报纸版面设计中,格式塔原理可以用来组织和呈现新闻内容。
主标题通常是报纸的头版标题,它引导读者的注意力,并提供了一个概括性的信息。
副标题可以用于进一步解释主标题,如提供有关新闻事件的更多细节。
在正文部分,新闻文章可以使用段落和引用来组织和突出重要信息。
同时,使用列表可以使读者更容易浏览和理解新闻的要点。
3.2 杂志版面设计在杂志版面设计中,格式塔原理可以用来创建视觉吸引力强的版面。
主标题和副标题可以用于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传达文章的主题。
正文部分可以使用不同的字体样式和格式来突出重要的内容。
此外,列表可以用于呈现文章的重要观点或步骤。
3.3 网页版面设计在网页版面设计中,格式塔原理可以用来创建易于阅读和导航的页面。
格式塔原理的具体应用1. 简介格式塔原理(Gestalt Principle)是心理学中的一个理论,用于解释人们对视觉信息的组织和感知方式。
在设计和排版中,也可以应用这个原理来帮助我们创建清晰、有吸引力的文档和界面。
2. 接近性接近性是格式塔原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相似的元素在空间上被视为一组。
在文档中,我们可以通过接近性来组织相关的信息,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使用相似的字体、字号和颜色来表示相关的信息。
•将相关内容放置在相邻的位置,避免过分的分散。
3. 对比度对比度是格式塔原理中的另一个关键概念,指的是不同或相似元素之间的差异程度。
在文档中应用对比度可以使重要的信息更加突出,提高信息的可读性和理解性。
•使用不同的字体、字号和颜色来突出重要信息。
•使用粗体、斜体或下划线等方式强调关键词或短语。
•在文档中使用有区别的文本框或分隔线来分隔不同的章节和内容。
4. 同质性同质性是格式塔原理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相同或类似的元素被视为一组。
应用同质性可以帮助我们在文档中创建一致性和统一性,提高可读性和可导航性。
•使用相同的字体、颜色和样式来标记相似的内容。
•使用相似的图标或按钮来表示相似的操作或功能。
•统一使用相同的排版和样式规范,例如标题大小、段落缩进等。
5. 完形感完形感是格式塔原理中的概念之一,指的是读者在看到不完整的形状或图像时,会根据先前的经验填充缺失的部分。
在文档中应用完形感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信息。
•使用简洁的语言和文字来激发读者的联想。
•在文档中使用符号或图标来简化信息,让读者能够快速理解。
•在文档中使用合适的图片或插图,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力。
6. 共同区域共同区域是格式塔原理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通过容器或边界将相关信息组织在一起。
在文档中应用共同区域可以提高信息的可读性和组织性。
•使用分段落、标题和子标题来组织不同的章节和内容。
•在文档中使用合适的布局和空白间隔来分隔不同的区域和元素。
版面设计的造型原理Zhu Wen Xiamen | 2013版面设计的造型原理格式塔(知觉)重复对称平衡节奏比例(黄金分割)1.格式塔原理德语“Gestalt”音译。
指的是人并不将映入眼帘的事物作为独立要素,而是视为整体或整体中的一部分去认识。
它也被称为完形心理学。
格式塔的接近原则人们会把在空间上靠近的元素组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感知单元。
当看到杂乱摆放着的长方形时,在一个长方形进入视线之前,先会注意到中间的空白部分。
编排文章前,必须先认真阅读、理解把握文章内容。
之后,就可以考虑把文字或图片作接近处理。
让人能够快速找到想知道的信息。
圣诞活动的海报,将活动的主要传达的信息集中在红色部分,其他要素作明确地分隔。
图片和文字之间的间隔尽可能缩短距离,相互贴近,自然也就能看出他们之间是一个整体。
旅行社的宣传册,页面整体分割为上下两部分,上面重点介绍海岸,下面是这个海岸上各个娱乐景点的介绍。
虽然版面中的信息相对较多,但是只要将要素作巧妙的接近处理,就不会让人感觉杂乱无章。
格式塔的相似原则人们倾向于将相似的元素组合成一个感知单元。
从规律排列的图形中,下意识地辨认相同发图形,并看出它们排列所呈现出来的形状。
版面中各个小标题共用一种字体、风格、大小与颜色为相似,认为它们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2. 重复原理重复是指同一画面上造型要素重复出现的构成方式。
没有共性的图形汇集到一起,会造成混乱。
读者注意力被分散,没有一部分能够留下深刻印象。
将图形用方框圈起来,以等间距排列。
这个设计能让版面整体显得整洁,而且便于读者找出来想找的图形。
没有共性的图形汇集到一起,会造成混乱。
读者注意力被分散,没有一部分能够留下深刻印象。
不仅把所有字体、颜色和大小统一,文字段落的长度和宽度也都被统一,重复同样的格式让整体显得整齐易读。
不仅把所有字体、颜色和大小统一,文字段落的长度和宽度也都被统一,重复同样的格式让整体显得整齐易读。
3.对称原理把版面中要素以中心或中轴线配置,它包括:垂直对称、水平对称、双重对称、中心点对称。
格式塔设计原理
《格式塔设计原理》是由德国心理学家K·沃夫(K.Woff)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设计理论,主要强调设计中的结构性原则和视觉传达的效果性。
这一理论认为,设计要求符合特定的规律和模式,而这些规律和模式可以通过一定的排列方式来实现最佳的视觉效果。
在格式塔设计原理中,最重要的是趋近于极简并优化视觉传达效果。
一般而言,该理论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视觉重点的引导:通过排列和调整设计元素的大小、颜色和形状等来引导观者的视线,从而达到重点突出的效果。
2.元素的相似性:通过设计元素之间的相似性(如形状、颜色、大小等)来营造整体的统一感,并且使得设计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3.元素的对比:通过设计元素之间的差异性(如形状、颜色、大小等)来强调某些元素的重要性,并且使得设计更加生动和吸引人。
4.排列的规律性:通过设计元素的排列方式来建立整个设计的结构,从而营造出秩序感和稳定感。
同时,合理的排列方式可以使得设计更加美观和易于接受。
总之,格局设计原理是一种重视形式以及视觉沟通的设计理论,它提供了一种可以用来指导设计的方法和工具。
设计师们可以通过学习和运用这些原则,来打造更加美观、易于理解和有吸引力的设计作品。
- 1 -。
格式塔原理的应用方式1. 什么是格式塔原理?格式塔原理(The Gestalt Principle)又称为整体性原理,是一种心理学理论,描述了人类感知和认知事物时的一种处理方式。
根据格式塔原理,人们倾向于将事物视为整体,而不是拆分为独立的部分。
这个原理在设计和视觉艺术中广泛应用,帮助设计师创造出有吸引力和易于理解的视觉效果。
2. 格式塔原理的主要应用方式格式塔原理的应用方式有多种,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应用方式:2.1 近似性(Similarity)近似性是指将相似的元素归为一类的倾向。
在设计中,通过使用相似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可以帮助用户快速识别到相关的元素或信息。
例如,设计一个商品列表页面时,可以使用相似的颜色和字体样式来呈现不同商品的价格、名称和商品图片,以增加用户对页面的整体理解和感知。
2.2 连续性(Continuity)连续性指的是人们将连续的元素视为属于同一组的倾向。
这种原理可以用来创建流畅的视觉效果,使用户在浏览页面时感到自然和顺畅。
在网页设计中,可以使用相似的线条、形状和布局来增加连续性,使不同部分之间的转换更加平滑和一致。
2.3 闭合性(Closure)闭合性是指人们将不完整的元素视为完整的图像或形状的倾向。
通过使用适当的线条和形状,可以在设计中创造出视觉闭合效果,引导用户将不完整的信息组合起来,并理解整个图像。
在图标设计中,使用简化的形状和线条来表示具体的物体,可以帮助用户更快地识别和理解图标的含义。
2.4 对称性(Symmetry)对称性是指人们对对称元素的偏好。
在设计中,使用对称的布局和形状可以创造出稳定和平衡的视觉效果。
例如,在设计网页时,将重要的元素放置在页面中心,并围绕它们布置其他相关元素,可以帮助用户快速获取关键信息并保持视觉平衡。
2.5 接近性(Proximity)接近性是指人们将距离较近的元素视为相关或组合在一起的倾向。
在设计中,通过将相关的元素放置在一起,可以帮助用户快速识别和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格式塔原理——图形与背景、接近、相似、闭合、连续、简单、均衡接近原理——距离(位置)相近的各部分趋于组成整体。
这是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原理。
图例,知觉上更倾向于意识到“3组圆”,而不是“6个圆”:一个最简单的应用实例:6个一排的按钮看上去有点多,而且“过”也混在其中了,将6个按钮的距离分开一点点,就可以将按钮分为两组,从而解决了问题。
另一个案例,产品想要在奖状面板上加一个分享按钮,交互建议按钮放在奖状外,因为奖状上加大按钮容易破坏奖状原本的整体感(从而可能要修改奖状),而分享按钮可能在除奖状外的多个图形上用到,导致对按钮的适应度要求变高:方案1——需求(请忽略按钮颜色和质感,这并不是视觉稿)方案2——交互方案(策划担心此方案会导致在较花的游戏界面中,按钮和奖状看上去不是一个整体)(请忽略按钮颜色和质感,这并不是视觉稿)实际效果——还是觉得“分享给好友”是针对奖状的,对吗?这正是“接近原理的力量”(如果再通过程序,给两块都加上一些阴影,就更整体了——相似原理)相似原理——在某一方面相似的各部分趋于组成整体。
图例,知觉上更倾向于意识到“3组圆(接近)”或“2种圆(相似)”,而不是“6个圆”:实例:想想看,如果第二排按钮也是彩色…^_^实例:利用相似的样式,使知觉自己将其编组。
这个原理其实已经用的很多,就不多说啦。
闭合原理——彼此相属、构成封闭实体的各部分趋于组成整体。
图例:知觉上更倾向于意识到“1个圈和1个点”,而不是“9个圆”:实例:左右两个方案哪个看上去更简洁生动呢?连续原理——在知觉过程中人们往往倾向于使知觉对象的直线继续成为直线,使曲线继续成为曲线。
图例:知觉上会弱化这些分割所带来的“块”,而依然意识到“直线、圆、曲线”。
实例:最常见的就是表格了:有时候为了简化界面,会去掉一些分隔线,导致“连续感”变弱,而“接近感”变强,使得知觉上更倾向于意识到“列”,而用户理智上当然会想要去看成“行”,这种理智与情感背道而驰的时候,就会带来不舒适的感受。
格式塔的八大原则及举例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格式塔的八大原则,这可是设计和心理学的一个宝藏知识点,简直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你可能会想,“格式塔”听起来像是个高大上的词,其实简单来说,就是我们人脑处理视觉信息的一种方式。
听起来不错吧?好,咱们就从这八大原则说起,让我们一起轻松走进这个有趣的世界!1. 接近性原则首先,我们来聊聊“接近性原则”。
想象一下,你在超市里,看到了几个苹果,哎呀,它们都挤在一起,像是朋友们在开派对。
我们的大脑会自然把这些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因为它们距离很近。
其实,这个原则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你在聚会上,看到一群人在聊天,你会本能地觉得他们是一个小团队,而不是一群毫无关系的人。
咱们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就是这个道理呀!1.1 举例举个简单的例子吧,想想那些网页设计,有时候信息会分散得七零八落,但是如果把相关内容放得近一点,用户就会更容易理解,咱们的脑袋瓜也能轻松消化。
嘿,设计师们就是利用这个原则,来让用户更友好地浏览网站,真是一箭双雕啊!2. 相似性原则接下来是“相似性原则”。
这个原则很简单,咱们的大脑喜欢把相似的东西放到一起。
比如,你看一群穿着相同T恤的人,瞬间就会觉得,他们像是一支队伍,而不是一群路人甲、路人乙。
生活中你可能见过这样的情形,某个活动的参与者都穿着统一的服装,瞬间就拉近了彼此的关系,团队感爆棚!2.1 举例在广告中,这个原则也经常被用到。
你看到一组产品,它们的颜色、形状都差不多,嘿,你就会觉得它们是属于同一个品牌。
这样一来,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就会提升,毕竟“群体的力量”可不是盖的嘛!3. 连续性原则然后是“连续性原则”。
人脑喜欢看到一种流畅的线条,就像你在街上看到一条美丽的小路,它会引导你朝着某个方向走。
这种连续的视觉体验,让我们在理解信息时变得更加轻松。
想象一下,看到一条优雅的曲线,我们就会自然地跟随它的走势,而不是忽视它。
3.1 举例例如,很多logo设计都是运用了这个原则,让整个视觉效果更加和谐。
格式塔七大原则
1.内容与形式相一致:格式塔理论认为,设计的本质在于组织和表现信息。
因此,设计的内容和形式应该相一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传达信息。
2. 断层的使用:设计中的断层可以让信息更加清晰地呈现出来,同时也可以让设计更具有视觉冲击力。
但是,断层的使用不能过度,否则会影响信息的连贯性。
3. 鲜明的对比:对比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元素,它可以让信息更加突出,也可以让设计更加有层次感。
但是,对比的使用也需要适度,否则会让设计显得太过花哨。
4. 重复的使用:在设计中,重复的使用可以让信息更加连贯,也可以让设计更加统一。
但是,重复的使用也需要有节制,否则会让设计显得单调而无聊。
5. 网格的应用:网格是格式塔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可以让设计更加有序并且容易阅读。
但是,网格的应用也需要根据设计的需要来选择,否则会让设计显得过于刻板。
6. 非对称的平衡:格式塔理论认为,设计中的平衡可以让信息更加和谐,但是平衡不一定要对称,非对称的平衡同样可以让设计更加有趣和具有动态感。
7. 空间的利用:设计中的空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它可以让信息更加清晰地呈现出来,也可以让设计更加有层次感。
但是,空间的利用也需要考虑设计的需要,否则会让设计显得拥挤或
者空旷。
制作作品集、UI界面设计、网页设计、运营设计,设计师都要注重设计排版,通过版式设计法则,让设计作品有精品感和品质感。
视觉设计排版:第一步,先把文字内容做好排版;第二步,思考场景设计与信息层级处理;第三步,进行排版设计的布局;第四步,最后做好色彩和细节的优化,从整体出发到细节处理再回归整体性的原则,做好包装的设计展示。
一、格式塔原理在排版中的应用格式塔原理是20世纪早期的德国心理学家研究小组发现的人类视觉工作原理。
人类视觉是整体性的,我们会对看到的事物自建结构,并且在神经系统层面上感知形状,图形和物体。
「形状、区域」在德语中是Gestalt,所以这些理论也就叫做视觉感知的格式塔原理。
格式塔原理的设计原则如下:1.邻近性原则物体之间的相对距离会影响我们认知它们的关系。
相互靠近的元素被认为是一组,那些距离较远的则自动划分为组外。
整体看来,距离近的关联性更紧密。
下面左图中的圆相互之间在水平方向比垂直距离近,那样我们看到了4排圆点,而右图看成2列。
如何应用于UI设计:邻近性原则,在网页端或移动端的排版布局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设计师应用此原则,调整距离或者用分割线等来分开不同设计模式的构建。
此原理应用在设计中,界面层级好,视觉清晰。
按照原理,我们会将内容相似的元素位置放置得更接近,在UI设计中的卡片化设计,列表组合等信息整合设计都会应用到此原理。
并且不同内容之间我们使用分割线,留白,卡片区分等方式来使不同的内容区分更为明显。
2.相似性原则格式塔原理中的相似性通常和邻近性原则一起运用在产品设计中。
它指出了影响我们感知分组的另外一个原则:有共同视觉元素的物体看起来更有关联性。
我们倾向于将看起来相似的对象视为一组或者一个模式,并且将它们与特定含义或者功能联系在一起。
如何应用于UI设计:利用颜色,形状,大小,方向,以及纹理等视觉元素,组成相近的样式。
UI设计规范中的控件组合成的组件,大部分都会使用到相似性原则,统一视觉样式,来表达统一的功能性。
4个步骤:
1.通过对需求的理解确定⻛风格&配⾊色
2.形式感&构图的设计
3.利⽤用现有字体的改造设计标题
4.素材的添加和处理
格式塔原则
百度高级设计师 徐丽如
约书亚树
一个小女孩,她的父亲送了她一本识树的书。
书中第一种树,小女孩很认真的背了它的名字——约书亚树。
因为,她觉得世界上不会有长得这么怪异的树。
之后她闲着没事,决定揣着书出去逛街,顺便认识些树。
刚出门不久,就发现她所居住的街区,80%的庭院里,都种植了这种长相怪异的叫做约书亚树的树。
但是,之前的她却根本没注意过,哪怕她在这个街区已经住了13年。
一个故事
兴起于20世纪初的德国,是一门心理学派。
格式塔理论明确地提出:眼脑作用是一个不断组织、简化、统一的过程,正是通过这一过程,才产生出易于理解、协调的整体。
也就是视觉对知觉的影响。
由此产生出了格式塔适用于布局和界面设计
的一些基本原则。
格式塔原则
Gestalt
格式塔原则:那什么是原则呢? “说话、行事所依据的准则。
” 格式塔原则就是我们判断一个设计方案好坏的衡量标准。
“有毛病,不舒服,奇怪”等直观感受的词汇却很难帮到设计师修改方案。
设计师需要明确的知道“WHY”.透过现象看本质。
格式塔原则
Gestalt
0305
02
04
接近原理相似原理
闭合原理连续原理
格式塔原则
Gestalt
01
图底原理
图底原理01
图底原理01
你看到了什么?
灰色底色(背景)
白色LOGO(图形)
非图形即背景
•图形:视觉聚焦明显的元素
•背景:除了中心图形以外的背景or图片
图底原理01
非图形即背景
• 我们的大脑将视觉区域分为主体和背景。
主体就是一个场景中占据我们主要注意力的元素,其余则是背景。
• 图形与背景的对比越大,图形的轮廓越明显,则图形越容易被发觉。
图底原理
01
图形
背景
正面案例1
主图形和背景在颜色和形状上对比强烈,主体图形十分突出,背景安静统一。
图底原理01图形图形背景
主图形和背景在色相上和谐统一,主
图形在颜色上提高明度,在对比上增
强对比,使得主体精致而图形突出,
背景低调而统一。
正面案例2
图底原理01
无处安放的视线,所有的元素都在说:看我看我;左上角的标题部分,右上角的播放区域,左侧的任务,右侧大面积的信息;
所有这些信息,搭配形状各异、色彩明度和饱和度都非常高的背景,使得用户眼花缭乱,第一时间不知道该看什么;
如此,即使视觉设计得很漂亮,也使得它的功能和实用性大打折扣,这样的设计也称不上好设计。
反面案例
02接近原理
你看到了什么?
一个大矩形
四个小矩形
并且这四个矩形由多个圆组成•整体看来,距离近的关联紧密,距离远的独立成组
•整体上单个圆的特征已不明显,但圆球之间的接近组合形成了清晰的矩形整体
• 单个视觉元素之间无限接近,视觉上会形成一个较大的整体
•距离近的单个视觉元素会融为一个整体,而单个视觉元素的个性会减弱。
顶部左侧的tab模块
顶部右侧的搜索模块
中部的图片模块
底部左侧的简讯
底部右侧的咨询
正面案例1
利用接近原则,信息组之间用留白区分,页面元素会更简洁,阅读信息时的干扰也少,相近信息的关联也更紧密。
正面案例1
顶部:LOGO信息和简介作为一个信息层级成组置于顶部
中部:登录注册信息为一个信息层级成组置于中部
底部:其他登录方式正面案例2
国外一个设计师的部分简历版式 我们的大脑会将左侧的信息自觉编组成为一个整体,然后右侧的信息自觉编组成为另一个整体
反面案例1
然而事实上信息的正确编组应该为横向引导与阅读
反面案例1
其中问题就出在距离的远近把控上本来不应该成组的信息由于距离近
关联紧密,应该成组的信息由于距离远独立成组
反面案例1
该登录框的信息填写栏之间的间距
过大 使得底下的信息填写栏与点击按钮更像一个整体
反面案例2
同理 该登录框的设计也是不合理的
反面案例2
03相似原理
大小相似颜色相似
形状相似
• 我们的眼睛很容易关注那些外表相似的物体,且不管它们的位置是不是相邻,总是把它们联系起来。
形状相似大小相似颜色相似
我是宇宙超级⽆无敌美少⼥女徐丽如啊哈哈我是宇宙超级⽆无敌美少⼥女徐丽如啊哈哈我是宇宙超级⽆无敌美少⼥女徐丽如啊哈哈
我是宇宙超级⽆无敌美少⼥女徐丽如啊哈哈
我是宇宙超级⽆无敌美少⼥女徐丽如啊哈哈
我是宇宙超级⽆无敌美少⼥女徐丽如啊哈哈
•差异不同起到重点突出的作用,让更重要的元素和信息突显。
•差异越大,对比也就越大。
对比度越大,越重要的元素就会显现。
该界面中顶部的标题栏目、中部的tab栏,下部的信息栏,由于它们之间在颜色、大小、形状等上面有做出了差异化的设计,所以我们会很容易将它们三者区分开。
正面案例
同在tab栏目中,选中的tab使用突
出的红色,没有选中的tab使用浅
灰色,这样的颜色上差异化设计也
使得他们之间有一个强对比
正面案例
同时,同在信息栏目中,重点信息
用深色、大字号,次要信息用浅颜
色、小字号,使用了大小、颜色进
行对比
正面案例
同时,同在信息栏目中,不同的信
息个体之间用同样的图文编排与表
现方式,综合使用了形状、颜色、
大小相似
正面案例
电梯提醒方案
⽅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根据相似原理,哪个方案更合理?
颜色相似
危险区域用黄色来标示,建议人站的位置如果也用黄色,黄色代表危险,用户也许会困惑,黄色的脚印能踩吗?
方案一
表现手法相似
使⽤用了不同颜⾊色,既表明危险的地⽅方,也表明安全的位置,⾮非常容易分辨,似乎是合理的
但是,它的表现手法上都是使用颜色来做区分,这其实同时平等地强调了危险区域与安全区域的重要性,使得用户在使用的时候也会在视觉与知觉上关注到危险区域,反而增加了产品的信息层级与用户的认知负担。
方案二
增强差异化
区分了信息层级,弱化了警告(去掉⻩黄⾊色警告),直接给出了建议(绿⾊色脚印),有和⽆无的区别,增强了差异化,重点突出。
如此看来,该⽅方案提⽰示会更友好!
方案三
04闭合原理
•人们在观察熟悉的视觉形象时,会把不完整的局部形象当作一个整体的形象来感知,这种知觉上的结束,称之为闭合。
•如果局部形象过于陌生或简略,则不会产生整体闭合联想。
•简单说来,就是“脑补”!
字体设计
将重要的结构与骨架做了保留 将不重要的笔画进行删减
但是不影响用户的阅读
并且产生独特的设计感
正面案例
LOGO设计
日本新日美术馆的LGO设计
在不影响识别性的前提下,
设计师将笔画之间进行拆分、删减
但是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它就是“新”
正面案例
图形设计
日本设计大师福田繁雄为绝对伏特加设计的一张招贴,绝对伏特加的瓶形设计一定程度上就是它的品牌识别。
该招贴运用矛盾空间、断开与连结做的设
计,丝毫不影响瓶形的形象识别
ICON设计
该组中的每个ICON都在设计上都有一些小
断开,但是不影响他们被识别。
反面案例
我们很难发现,它是由道路和树叶结合而成的,因为它的闭合与结合过于抽象,以
至于我们很难脑补。
反面案例
局部形象过于陌生或简略,不会产生整体闭合联想。
符合用户预期做设计。
05连续原理
•人的视觉有追随一个方向的延续,以便把元素连接在一起,使它们看起来是连续向着特定的方向
•或者理解为:当知觉轻松的发现一个视觉规律后,倾向于主动的将对象按照规律延续下去。
start
VS
end 强调方向性强调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