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简便计算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2
四年级乘除法简便运算四年级数学上册《除法的简便计算》教案设计(苏教版)教案的设计要合理地组织教材,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数学上册除法的简便计算教案设计,供大家参考。
教学内容:教材第24页例8。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探索笔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的简便算法,掌握这种计算方法,并加深对商不变的规律的理解。
2.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优化方法的意识,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说说什么是商不变性质?(强调?同时?、?相同的数?)。
导入:利用商不变的规律可以使一些除法计算更简便,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这种简便计算的方法。
二、自主探究,感悟规律出示例题:队鼓单价50元,王老师带了900元,可以买多少个?①引导学生观察被除数和除数都有什么特点?②想一想能不能使900÷50的笔算变得简单些,又使结果不变。
③根据学生讨论板书:在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各划去一个0。
④设问:被除数900末尾有两个0,为什么只划去1个0?如果把被除数末尾的两个0都划去行不行?2.出示:队号的单价降为40元,王老师带的钱可以买多少个,还剩多少元? ①教师巡视;②指名学生说,教师板演。
③引导学生观察教师板演的算式,让学生讨论这里的?2?是几?④引导学生通过验算检验余数是?20?还是?2??3.模仿练习,巩固新知识。
完成练一练。
三、巩固发展,形成技能1.完成练习五第6题。
完成后,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完成练习五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注意巡视,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五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注意巡视。
汇报时注意让学生比较商和余数的变化规律(特别注意余数的变化规律)。
4.完成练习五第10题。
(1)学生独立审题,说说解决第一个问题时可以先求什么?(2)解答第二个问题时需要先求出什么?四、全课小结,内化知识设问: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不懂的吗?五、作业:练习五第题以上是就爱阅读网为大家准备的四年级数学上册除法的简便计算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四)简便计算:1、55×25+25×452、930×48+7×4803、77×13-13×274、142+586+358+1145、195×201-1956、72×1257、(40+4)×25 8、104×32 9、28×37+74×37-37×210、169+38+131 11、25×24 12、62+359+13813、78×4×5 14、550-34-66 15、53×35×216、431-297 17、214+37+263 18、94+38+106+6219、490÷35 20、25×64×125 21、125×15×822、81×3+19×3 23、125×48 24 、989-186-1425、4600÷25÷4 26、136×101-136 27、32×37+68×3728、158+262+138 29、375+219+381+225 30、5001-247-1021-23231、(181+2564)+2719 32、78+44+114+242+222 33、276+228+353+21934、(375+1034)+(966+125) 35、99+999+9999+9999936、(2130+783+270)+101737、7755-(2187+755) 38、2214+638+286 39、3065-738-106540、899+344 41、2357-183-317-357 42、2365-1086-21443、497-299 44、2370+___ 45、3999+49846、1883-398 47、12×25 48、75×2449、138×25×4 50、(13×125)×(3×8) 51、(12+24+80)×5052、704×25 53、25×32×125 54、32×(25+125)55、88×125 56、102×76 57、178×101-17858、58×98 59、84×36+64×84 60、83×102-83×261、75×99+2×75 62、98×199 63、123×18-123×3+85×12364、50×(34×4)×3 65、25×(24+16)66、178×99+17867、79×42+79+79×57 68、7300÷25÷4 69、8100÷4÷7570、16800÷120 71、30100÷2100 72、3___÷40073、49700÷700 74、1248÷24 75、3150÷1576、4800÷25 77、21500÷125 78、2356-1379-72179、1235+1665-1780 80、75×27+19×2 5 81、31×870+13×31082、4×(25×65+25×28) 83、37+22+63+45 84、530-475-2585、8×(125×11)86、44×25 87、72×12588、64×99+64 89、4900÷25÷4 90 、(100+4)×2591、17×43-43×72 92、99×99+99 93、25×(40+4)94、176×7-7×7695、125×(8+20)96、68×48+6897、5×27+63×5 98、16×40199、48101-48100、98×32 101、125×32×125102、810÷18103、26×101-26 104、87-3.12-0.88 105、6.74+12.62+24.38+3.26106、88×125 107、37.65-(7.65+5.4)108、34×7+65×7+7109、38×38+38×62 110、49×102-2×49 111、125×78×8112、8.33-2.43-4.57 113、99×37 114、 6.7-2.63+3.3-3.37115、41000÷(41×5)116、3.5×72+6.5×28117、5824÷8×(85-78)118、840÷28+70×18119、34+3.46+0.66 120、74+(167+26)121、37-56+73-44 122、 2.5×36 123、4.5×108124、248+302 125、6.7×12×5 126、5.5×22+78×5.5127、203×4.6 128、203×46-3×46 129、99×78130、49×99+99 131、98×101 132、98×101-98133、49×99+49 134、45+45×26+45×73 135、38×36-36×8136、125×(35+8) 137、(13+24)×8 138、84×101139、504×25 140、78×102 141、25×204142、99×64 143、99×16 144、638×99145、999×99 146、99×13+13 147、25+199×25148、32×16+14×32 149、78×4+78×3+78×3 150、125×32×8151、25×32×125 152、88×125 153、72×125154、3600÷25÷4 155、8100÷4÷75 156、3000÷125÷8157、1250÷25÷5 158、1200-624-76 159、2100-728-772160、273-73-27 161、847-527-273 162、278+463+22+37163、732+580+268 164、1034+780320+102 165、425+14+186166、214-(86+14)167、787-(87-29)168、365-(65+118)169、455-(155+230)170、576-285+85 171、825-657+57172、690-177+77 173、755-287+87 174、871-299175、157-99 176、363-199 177、968-599178、178×101-178 179、83×102-83×2 180、17×23-23×7181、35×127-35×16-11×35 182、64÷(8×2)183、1000÷(125×4)184、375×(109-9)185、456×(99+1)186、600-60÷15187、20×4÷20×4 188、736-35×20 189、25×4÷25×4190、98-18×5+25 191、56×8÷56×8 192、25×8÷25×8193、280-80÷4 194、12×6÷12×6 195、175-75÷25196、80-20×2+60 197、36×9÷36×936-36÷6-6198、25×8÷(25×8)199、100+45-100+45 200、15×97+3 201、100+1-100+1202、48×99+1 203、1000+8-1000+8 204、5+95×28205、102+1-102+1 206、65+35×13 207、25+75-25+75208、40+360÷20-10 209、13+24×8 210、672-36+64211 、324-68+322012-08-11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下册全册教案上册教案【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1.空气的性质〖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会运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到空气是有体积的,占据一定空间,而且不能随意缩小。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2.7《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2.7《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商不变的规律,并运用这一规律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商不变的规律,提高计算的效率。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除法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方法,对除法的计算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学生在进行除法计算时,往往还是依赖于机械的计算方法,缺乏对计算规律的发现和运用。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发现商不变的规律,并引导学生运用这一规律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发现商不变的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一规律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商不变的规律,提高计算的效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发现商不变的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一规律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对商不变的规律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引导发现法、实例分析法和练习法进行教学。
引导发现法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商不变的规律,实例分析法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例子中感受和理解商不变的规律,练习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同时,我还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出示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提高教学的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出示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进行除法计算,引出商不变的规律。
2.引导发现: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商不变的规律。
3.讲解演示:对商不变的规律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4.练习运用:让学生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练习题一、运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简算。
375+219+381+225 189+(26+11) 381+76+119 37+253+79+121二、运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简算。
(特点:连乘)1.公式:A×B=B×A ( A×B)×C= A×(B×C)= A×C×B8×(29×125) 25×(16×4) 25×4×8×125 125×(8×56)2.运用125的好朋友是8,25的好朋友是4的道理,大数拆小再配对连乘125×88 48×25 32×125×25 24×125三、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1.去括号分配公式:A×(B+C)=A×B+A×C A×(B-C)=A×B-A×C25×(4+8) 125×(40+8)(80+8)×125 (80-8)×1252.加括号合并公式:A×B+A×C=A×(B+C)A×B-A×C=A×(B-C)55×99+55 174×36+26×36 99×99+99 88×9+88178×101-178 125×56-25×56 102×44-2×44 60×56-50×563.特殊数拆分法(改造其中一个数)拆和:108×125 808×125 48×125 102×76拆减:98×125 199×125 25×96 196×25四、运用连减简算法。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第13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是本单元的第13课时。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法的运算规则和长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商不变的性质,并运用这一性质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使学生在实际计算中体会商不变的性质,提高计算的效率。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对长除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进行除法计算时,往往还是按照长除法的步骤一步一步进行,计算过程较为繁琐。
因此,在本节课时,学生需要通过学习商不变的性质,找到除法计算的简便方法,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商不变的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一性质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
2.提高学生除法计算的效率和准确性。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商不变的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一性质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
2.教学难点:商不变性质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如何快速准确地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时,我将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和学生自主探索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发现商不变的性质,并运用这一性质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计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具体的除法计算题,引导学生发现计算的繁琐性,激发学生学习商不变性质的兴趣。
2.讲解商不变的性质:通过具体的例题,引导学生发现商不变的性质,并解释这一性质的含义。
3.示范运用商不变性质进行除法计算:通过具体的例题,示范运用商不变性质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
4.学生自主练习: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巩固对商不变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5.总结提升:对商不变性质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商不变性质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被除数和除数都有0的除法的简便计算第 13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提高运用这一规律进行简算的意识,并掌握被除数、除数末尾都有0的出发简便运算方法,确认余数的大小。
2.让学生在与同伴合作探讨的过程中,培养质疑问题、正确思辨的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规律的价值与意义,培养敢于提问、善于验证、主动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出发的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商不变的性质简算与正确确定简算过程中余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预设3分钟)1.说说什么是商不变的规律。
谈话导入,复习“商不变的规律”。
2.明确学习内容和目标利用商不变的规律可以把一些比较复杂的除数计算转化成简单的除法计算,使计算更简便。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这种简便计算的方法。
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
(预设18分钟)1.学习例8出示情境图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解答后小组中进行交流分享。
教师深入组中帮扶弱势群体,收集有效资源,以便在下一环节中,适时渗透和利用。
自主学习导学单:(时间:8分钟)(1)仔细观察情境图,理解题意,列式计算(2)能利用商不变的规律,使计算更为简便吗?(3)用简便方法再进行竖式计算。
(4)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和发现的问题。
2.探索简便计算方法独立列式:900÷50提问:被除数和除数都有什么特点?能运用学过的规律使计算简便吗?(1)观察、交流: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可以同时除以一个数。
(2)运用规律计算,加深理解在本子上写竖式观察、交流:可以同时除以10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各划去一个0转化成:90除以5独立完成计算并交流。
出示竖式提问:900和50同时除以几能使计算简便?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10,在竖式上只要怎么办?说明:一个数末尾划去一个0,表示除以10.(3)小组讨论并交流意见被除数900末尾不能划去两个0,划去两个0与除数就不是同时除以10了,算出的商与900÷50的商就不一样。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第13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是本单元的第13课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商不变的性质,并运用这一性质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商不变的性质,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的基本运算,但对商不变的性质可能还没有很清晰的认识。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问题:1. 对商不变的性质理解不深,不能灵活运用;2. 在进行除法计算时,容易忽视商不变的性质,导致计算错误;3. 对除法的简便计算方法掌握不多,需要通过练习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商不变的性质,并能够运用到除法的计算中;2. 让学生掌握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除法计算的方法;3.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运用商不变性质进行除法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四. 教学重难点1.商不变的性质的理解和运用;2. 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除法计算的方法;3. 除法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的提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反馈的教学方法。
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商不变的性质,示范如何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通过大量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并通过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练习题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除法例子,引导学生发现商不变的性质。
例如,计算120÷12,引导学生观察在计算过程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是否保持不变。
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商不变的性质,并用具体的例子进行解释和示范。
让学生明确,在进行除法计算时,可以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运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
在练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和总结,发现除法计算的规律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