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1.2人类离不开数学
- 格式:ppt
- 大小:3.01 MB
- 文档页数:18
1.2人类离不开数学同步讲义说明:华师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的第一章是?走进数学世界?。
本章教材是小学到初中过渡的一章,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的价值,注重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与分析等习惯的养成。
而不是具体的知识点。
根底知识在人类的生活实践中是离不开数学的,我们要会用数学知识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例题例、假设某旅行根本价为100元。
甲旅行社规定:大人全价,小孩半价;乙旅行社规定:大人小孩一律八折。
〔1〕两个大人,一个小孩,应选择哪家旅行社划算?〔2〕两个大人,两个小孩,应选择哪家旅行社划算?〔1〕如果每人根本价100元计算,甲旅行社总收费为1002⨯+100⨯50%=250〔元〕;解:而乙旅行社的总收费为100×3×80%=240〔元〕。
所以,应选择乙旅行社。
〔2〕如果每人根本价100元计算,甲旅行社总收费为1002⨯+100⨯50%×2=300〔元〕;而乙旅行社的总收费为100×4×80%=320〔元〕。
所以,应选择甲旅行社。
点评:方案决策题的一般解法是先按各方案分别计算,再比拟结果进行选择。
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人类离不开数学。
学数学,更是为了用数学。
应用数学,首先是要有用数学的意识,其次是要学会用数学的方法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练习1.一只长满羽毛的鸭子大约重〔〕A.50克B.2千克C.20千克D.5千克2.下面的数据中,与你的体重最接近的是( )A.450g B.0.0045t C.45000g D.450kg3.如果一些体积为1cm3的小正方体恰好可以组成体积为1m3的大正方体,那么把所有这些小正方体一个接一个向上叠起来,大概有多高呢?那么以下物体的高度与它最接近的是〔〕A.学校教学楼高度B.仙居最高建筑高度C.仙居最高的山峰高度D.珠穆朗玛峰的高度4.科学家测得某种植物的花粉直径是40,你认为它的单位应是〔〕A.毫米B.微米C.纳米D.无法估计5.矿泉水每瓶3元,且3个空矿泉水瓶可以换一瓶矿泉水,现有几个学生带15元钱去买矿泉水喝,他们最多可以喝矿泉水的瓶数为( )A.5 B.8 C.7 D.66.从A地到B地有两条路,第一条从A地直接到B地,第二条从A地经过C,D到B地,两条路相比().A.第一条比第二条短 B.第一条比第二条长 C.同样长D.无法比拟7.蜗牛从树根沿着树干往上爬,白天爬上4m,夜间滑下3m,那么高10m的树,蜗牛爬到树顶要的天数是________.8.张老师带学生乘车外出郊游,甲车主说:〞不管师生,每人8折,"乙车主说:“学生9折,老师免费,“张老师算了一下,不管坐谁的车,费用一样,那么张老师带的学生人数是________.9.我们每天都与时间打交道,根据钟表就能知道具体时间了,时针1个小时转过的角度是________.10.我国的报警是________,急救是________.11.用一个平底锅烙饼〔每次只能放两张饼〕,烙热一张饼2分钟〔正反面各需一分钟〕,问烙热3张饼至少需________分钟.12.某种药品的说明书上,贴有如下的标签,一次服用这种药品的剂量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mg.13.如图是6级台阶侧面的示意图,如果要在台阶上铺地毯,那么至少要买地毯多少米?练习参考答案1.B【分析】根据“长满羽毛〞的鸭子根本上是成鸭但还不是成鸭解答.【详解】解:成年鸭子大约重5千克,刚长满羽毛的还不到成年大约重2千克.应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估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知生活中物体的重量.2.C【分析】此题是有关重量单位方面的知识,从大到小是吨、千克,克,毫克,相邻两个单位之间进率是1000,再把它们化成同单位的去结合实际选择.【详解】解:A. 450g=0.45千克B. 0.0045吨=4.5千克;C.45000克=45千克;D. 450kg.一般体重在50千克左右,所以,体重最接近的是45000克,应选C.【点睛】此题是有关重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要熟记它们.就能灵活运用在实际中.3.D【分析】由1m3=1000000cm3知体积为1m3的大立方体可以分割成1000000个体积为1cm3的小立方体,其总长为1cm×1000000=1000000cm=10km,据此可得.【详解】解:∵1m3=1000000cm3,∴体积为1m3的大立方体可以分割成1000000个体积为1cm3的小立方体,那么1cm×1000000=1000000cm=10km,而最接近这一高度的是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应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数学常识和单位换算,根据题意得出体积为1m3的大立方体可以分割成1000000个体积为1cm3的小立方体是解题的关键.4.B【分析】生物学中,大多数花粉的直径约为20微米到50微米.【详解】大多数花粉的直径约为20微米到50微米,其他少数花粉的直径也与此相差不大,应选B.【点睛】此题是对单位大小的理解,学生们要仔细观察生活,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常识.5.C【解析】【分析】由单价可知15元可买5瓶矿泉水,再根据3个矿泉水空瓶可以换矿泉水一瓶,可知用3个矿泉水空瓶可换1瓶矿泉水,喝完后与前面剩下的2个瓶子又凑成3个空矿泉水瓶,又可换一瓶,由此即可得答案.【详解】15元可以买5瓶矿泉水;5瓶矿泉水喝完后用其中的3个空瓶可以换一瓶水,还剩下2个空瓶,喝完后再与另外2个空瓶又凑成了3个空瓶,又可以换一瓶矿泉水,喝完后只剩下1个空瓶子,因此最多可以喝矿泉水5+1+1=7瓶,应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推理与论证,理解题意,正确进行分析是解题的关键.6.C【解析】【分析】由图可得,大圆的直径为3个小圆直径的和,根据周长C=πd求出半圆的周长,然后对两个路径进行比拟即可.【详解】解:可以利用圆的周长公式进行推理.第一条路线长12ABπ,第二条路线长12ACπ+1 2CDπ+12BDπ=1()2AC CD BDπ++=12ABπ,∴两条路同样长,应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长度的比拟,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进行解答.7.7【解析】【分析】规定向上爬为正,那么向下滑为负,计算出实际每天向上爬的米数,根据实际可知实际每天向上爬4-3=1米,每天爬1米,要爬的米数是〔10-4〕,因为最后一天爬4米就到了树顶,由此列式解答即可.【详解】向上爬为正,那么向下滑为负,〔10-4〕÷〔4-3〕+1=6+1=7〔天〕,答:它从树根爬上树顶,需7天.故答案为:7.【点睛】此题考查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运用,注意实际每天爬1米的天数是10-4=6米,最后一天爬4米就到了树顶.8.8人【解析】【分析】设张老师带的学生数为x人,车费原价为a元/人,那么在甲车主处需要费用为0.8a〔1+x〕元,在乙车主处需要0.9ax元,根据两车的费用一样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详解】设张老师带的学生数为x人,车费原价为a元/人,由题意,得0.8a〔1+x〕=0.9ax,解得:x=8,故答案为:8人.【点睛】此题考查了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实际问题的运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运用,解答时根据当两车主的费用一样建立方程是关键.9.30°【解析】【分析】钟表表盘共360°,被分成12大格,每一个大格是360°÷12=30°,据此即可得答案. 【详解】1小时时针转动一大格,故转过的角度是30°,故答案为:30°.【点睛】此题考查的是钟表表盘与角度相关的特征.钟表表盘被分成12大格,每一大格又被分为5小格,故表盘共被分成60小格,每一小格所对角的度数为6°.分针转动一圈,时间为60分钟,那么时针转1大格,即时针转动30°.10.110120【分析】根据日常生活的经验进行解答即可.【详解】我国的报警是110,急救是120.故答案为110,120.【点睛】此题考查了生活中的数字编码,掌握一些特殊的号码是解此题的关键.一些特殊的号码:11.3【解析】【分析】假设先把两只饼煎熟,那么在煎第三张饼时,锅中只有一只饼而造成浪费,所以应把两只饼的两面错开煎.【详解】应先往锅中放入两只饼,先煎熟一面后拿出一只,再放入另一只,当再煎熟一面时把熟的一只拿出来,再放入早拿出的那只,使两只并同时熟,共需3分钟.故答案为3.【点睛】此题考查了推理与论证,在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推论,既要节省时间又不能造成浪费.12.20;45【分析】根据60≤2次服用的剂量≤90,60≤3次服用的剂量≤90,列出两个不等式组,求出解集,再求出解集的并集即可.【详解】设一次服用的剂量为xmg,根据题意得:60≤2x≤90或60≤3x≤90,解得:30≤x≤45或20≤x≤30.那么一次服用这种药品的剂量范围是:20~45mg.故答案为20,45.【点睛】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得到不同次数服用剂量的数量关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3.6米.【解析】【分析】要在台阶上铺地毯,实际上并不需要测出台阶的长度.我们把此图想象为由一根绳子围成的图形,将它拉成为一个长和宽分别为5米和1米的长方形即可.【详解】解:5+1=6(米).所以至少要买地毯6米.【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根据图形得出地毯的长等于台阶的长加高是解答此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