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硕士论文:旧工业建筑改造策略的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4
论旧工业建筑的改造与再利用摘要:在旧工业建筑保护、改造及再利用的成功实践及理论研究的启发下,国内旧工业建筑不再被盲目地遗弃或一味地推倒重来。
常规型旧工业建筑的再生改造目前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投资的一个新亮点,它具有区位、建筑本体、文脉、经济及生态等方面的优势,在改造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其功能置换、时间感和场所精神等要点,它的成功再生改造对实现我国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意义;问题0引言随着城市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的工业建筑因为失去了生产的功能而被闲置和废弃。
对于这类工业建筑的处理,大多是采用推倒重建的做法。
事实上,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策略和态度,对旧工业建筑进行改造和再利用,激发出其多种价值意义,让其获得新生。
1.旧工业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的意义1.1旧工业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的经济意义工业建筑的主体结构能够长期使用,然而其功能却很难跟上时代的脚步。
改造并再利用旧的工业建筑是充分发掘其适应性潜力,使其焕发出生机和活力的二次设计。
相比较推倒重建,其具有工期短,投资少,效益高的三大优点。
其次,保留旧工业建筑周边的基础设施,并稍加改善和维修,可以为政府节约大量的公共成本。
旧厂房常常蕴含着更大的经济存活力。
一方面保存和维护旧厂房的文化、历史和艺术价值,另一方面再现其作为生活场所的本质。
旧厂房这种融入生活,浸含着历史与文化记忆的教育价值是一个城市源源不断的商业财富。
1.2旧工业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的环境意义建筑作为一项重大的经济活动,在其建造、使用、维护的过程中,都会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旧的工业建筑作为一种潜在的资源,储存着能源,盲目的拆除,不仅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也是对资源和能源的浪费。
相反,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则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1.3旧工业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的历史意义旧工业建筑经历和见证了工业文明的发展,记载着人类进步的脚步,其蕴含的巨大的历史价值是其他类型的建筑所不能比拟的。
旧厂房改造设计研究随着城市发展和工业结构的改变,许多老旧厂房被闲置。
这些废弃的厂房占用着城市宝贵的土地资源,也给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
将这些旧厂房进行改造成为新的功能建筑,不仅可以有效利用资源,还可以为城市增添新的文化和经济价值。
本文旨在研究旧厂房改造设计的相关问题。
旧厂房改造设计的目标应是要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过去的工业建筑往往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无法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在设计改造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人们对于建筑的不同需求,如办公、居住、休闲、文化等。
这就需要将传统的工业建筑转化为能够满足多种功能需求的建筑形态。
旧厂房改造设计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改造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能源利用、废物处理、绿化等环境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
可以在屋顶设置太阳能电池板,利用太阳能来提供建筑的能源需求;可以采用节能建材和设备,减少能源的消耗;可以设置雨水收集设备,利用雨水浇灌绿化景观等。
在设计过程中也要注重建筑的可持续性,即能够适应城市发展的要求,并且在未来的演变中能够进行有效的调整和改造。
旧厂房改造设计还需要注重文化保护和传承。
许多旧厂房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因此在改造过程中需要充分尊重和保护这些历史建筑的特点。
可以在原有的建筑结构和外观上做适当的修复和保留,以展示建筑的历史价值。
可以将一些具有特色的空间和元素保留下来,并与新功能结合,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
旧厂房改造设计还需要注重机动性和灵活性。
随着城市发展和社会变迁的不断推进,对建筑空间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一种理想的改造设计应该具备一定的机动性和灵活性,能够根据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和改造。
可以采用可拆卸的隔断、可移动的家具、可调整的空间布局等设计手段,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要。
旧厂房改造设计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会的领域。
在进行设计研究时,我们需要注重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保护环境和文化、以及具备机动性和灵活性。
通过合理的设计方案,将可以改造的旧厂房转化为富有创意和活力的新建筑,为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美好。
工业建筑空间改造设计策略与应用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业建筑被废弃,这给城市的空间利用和资源利用带来了新的挑战。
因此,将废弃的工业建筑进行改造,成为符合当今城市生活需要的新型建筑,是当前的一种趋势。
本文将围绕工业建筑空间改造的设计策略和应用进行探讨。
一、改造思路1. 挖掘历史文化价值工业建筑的空间改造,不仅仅是为了利用它们的实用价值,更为重要的是保护和挖掘工业建筑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
设计者应该尽可能地保留工业建筑原来的结构和材料,以尊重它们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并且让观者在新的环境中能够感受到这些工业建筑的独特魅力。
2. 融合新旧元素在工业建筑空间改造设计中,新的设计元素与老旧工业建筑的结构、材料进行融合,可以为新建筑增添更多文化元素、艺术感、人文情怀。
例如,可以加入环保材料和新型照明系统,来加强工业建筑的现代化表现。
3. 体现功能性在工业建筑空间改造设计中,应重视实用性和功能性。
必须先对新功能和使用场所进行深入地分析,以确定如何使用旧的工业建筑空间,重新划定室内空间的功能性布局和各功能区域之间的联系。
二、应用策略1. 打造现代化公共空间工业建筑空间改造后,可以成为城市现代化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者应该在重构过程中引入多种现代化元素,如美丽的景观布置、戏剧化的灯光设计以及先进的音响和影像技术。
这会使工业建筑的功能提升,设施齐全,人流量大,成为城市化进程中重要的公共场所。
2. 设计可持续性建筑在工业建筑空间改造设计中,要积极推广可持续性建筑的理念,使用节能材料和环保技术。
还应该使用技术手段来改善空气流通和供水系统,从而降低环境污染。
3. 利用多媒体技术工业建筑的空间改造设计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元素,如现代音乐、舞蹈、旅游等,增加参观者的趣味性和观赏乐趣,同时也可以宣传多种文化,实现文化交流与融合。
总之,工业建筑空间改造的设计策略和应用,需要注重历史文化、实用功能和现代化建设。
随着人们对环境和文化的重视,工业建筑空间改造的设计趋势将越来越多地向可持续性和文化多元化发展。
论旧工业建筑空间的改造路径的高校论文论旧工业建筑空间的改造路径的高校论文在旧工业建筑空间改造中,结构技术美学同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涉及到的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对传统建筑美学内涵的不断延伸和拓展为设计师提供了广阔的创作天地。
旧工业建筑内部空间的重塑作为结构美学在建筑领域的有力表现方式之一,与结构美学紧密相关。
本文所要讨论的旧工业建筑特指建成于自工业革命至1970、1980年代之间,至今仍被使用或是虽然废弃不用但其结构状况仍具有被再利用的价值的,在城市中大量存在的普通旧建筑中的工业建筑。
他们曾经是与各类工业生产息息相关的建筑场所,包括生产用建筑物、生产辅助用建筑物、储藏用建筑物和动力及设备用建筑物等。
一般建成时间距今不算久远,仍在建筑的使用年限内,却因为城市产业结构和用地结构的调整,造成建筑原有的功能、形象不适合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或者由于管理经营不善而被弃之不用,目前仍处于较好的物质结构状态。
基于结构美学的旧工业建筑空间改造策略1划分空间旧工业建筑有着开敞的平面和高大的空间,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约束力都比较小。
没有结构和构件的过多制约,原有空间的连贯性使得空间改造更加随意灵活。
水平划分——在充分保持原有形态和体量的基础上,按照使用要求将原有工业空间横向划分为若干层次的适宜空间,借此提高空间的使用效率,或者适应新的功能需要。
这种空间重构的设计手法运用较广,一般用于多层框架结构的厂房、仓库改造为办公用房或住宅。
在原有主体结构少做改动的前提下,可以利用室内的家具布置、灵活隔断及交通空间或交通设施(如楼梯、坡道等)对原来的宽大空间进行有机划分。
库帕希默勃劳等几位设计师以其富有想象力的设计将位于维也纳的4座颇具震撼力的煤气塔改造成令人愉悦的煤气厂城。
老煤气塔建于19世纪末,4座塔尺寸相同,直径64.9m,高72m。
早已被列为奥地利的建筑遗产,曾经是欧洲最大、最古老的煤气塔。
1970年代以后,煤气供应逐渐改为天然气,到1986年煤气厂彻底被废弃。
房屋建筑论文:浅谈旧工业建筑之创意改造摘要: 简述了旧工业建筑的特点及对其进行保护再利用的意义,总结了对旧建筑再利用过程中的操作要点,指出旧建筑的改造不是简单对其保护,而是利用创新方法赋予建筑新的生命,从而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旧工业建筑,改造,创新,再利用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也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且随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许多城市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而一些发达城市普遍存在着结构布局混乱、交通堵塞、居住环境恶劣、城市特色逐渐消失等问题,仅依靠继续扩展城市规模和新建建筑,已不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人们开始逐渐把目光转向了城市更新,提出了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等理想城市模型。
对城市旧建筑进行必要的改造,是城市更新方式之一。
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不断拓展和完善下,以合理的更新、改建旧建筑,替代大量的拆除重建的方式,更是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性选择。
这里要强调的是,旧建筑改扩建不是指在简单复原的基础上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而是指利用创新的方法赋予建筑新的生命。
如何通过积极保护来焕发旧建筑的生命力是一种基于新旧对话基础之上的更广意义、更深层的创新。
1关于旧工业建筑1.1旧工业建筑的特点1)建筑历史时间短,易于操作。
2)建筑形式具有自身特点,可识别性高。
3)改造空间大,易于创新。
1.2旧工业建筑保护再利用的意义1)具有对保护历史的意义。
工业建筑是一个时期的产物,它是城市发展的见证,承载了许多社会的记忆,对一些废弃的旧工业建筑进行保护再利用,是保留了工业时代的痕迹,同时也保留了城市的记忆。
把工业废弃地进行更新再利用,赋予其新的功能,不仅缓解了城市发展的用地紧张,同时也增加了用地的可识别性。
2)具有一定的环保意义。
将旧的工业厂房、仓库作为现存的环境资源开发再利用,不仅避免了因拆毁重建而导致的资源浪费,同时也减少了垃圾及粉尘污染,对周边的环境影响降到最低,同时,与建筑相协调的景观又会使环境质量提升,因此,对旧工业建筑进行改造和再利用,是一项对城市环境有效的环保措施。
工业建筑论文:废旧建筑的再利用思索-建筑研究论文-建筑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夏桥矿区位于徐州贾汪区中心城区的西南部,是江苏省煤炭发源地,具有悠久的采矿历史。
处于贾韩路和规划中的新华路的交叉处,东侧有人气已具规模的夏桥公园、规划中的江苏省煤炭主题公园、义乌小商品市场,西侧为规划中的住宅小区和商湖休闲度假村,北侧为既划分又连接主题公园的景观带,南侧为景观价值较高的电厂。
机械厂厂房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为创业园区日后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机遇。
与一般的民用建筑相比,机械厂厂房在空间布局、立面造型、结构设施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改造再利用优势。
该厂房群具有高大开敞的内部空间,在改造时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对空间进行自由划分,创造出丰富的室内空间效果;建筑立面整齐简洁,外墙为能够反映当时时代特征的清水红砖墙,且不作为承重墙使用,改造时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可根据设计要求对其进行拆除或直接利用;建筑结构及基础承载力较高,在对建筑改造时只需对其进行简单的加固维护,就可以直接进行利用。
机械厂厂房跨度较大,大进深空间加大了自然采光和通风难度;建筑形式单一,均为矩形的大空间厂房,对于现代化办公空间日益灵活自由的发展趋势来说,可能会对改造再利用形成障碍;厂房颜色过于单调,且由于年久失修,造成门窗及内部破损较严重;厂房在建造时缺乏对建筑节能的考虑,厂房不具备一定的保温隔热性能,不能满足舒适度的要求。
建筑南侧的主要通道为土路,且凹凸不平,人车流线不明确,附近没有停车场;缺少必要的基础设施及绿化景观,仅厂房群东侧的主要道路上有几棵行道树;目前周边居民多为矿区的下岗职工,老龄化现象很严重,不能聚集大量人气。
建筑空间改造空间是建筑的灵魂,也是建筑功能的容器。
旧建筑的改造再利用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就是空间再生的过程。
空间改造对设计者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在保留原有历史信息、满足新增功能的前提下创造出全新的空间体验。
旧工业建筑室内空间改造的手法研究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有越来越多的旧工业建筑成为了城市更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这些建筑,一方面有着历史文化价值,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建设新建筑所带来的耗能和资源浪费。
然而,这些旧工业建筑多半面临着室内空间老化、设计布局不合理等问题,需要进行改造。
本文将着重探讨旧工业建筑室内空间改造的手法。
一、功能上的改造旧工业建筑多半原本作为车间、工厂等生产用途的建筑,功能单一,空间布局不合理。
如今,这些建筑需要面向公众提供更加多样、复合的服务。
因此,对室内空间的功能上的改造成为了必要。
不仅要考虑原有空间如何与新功能有机结合,并且还要思考功能之间的互动关系和空间布局的合理性。
可以通过拆墙、增加隔断、调整门窗等方式,将原本单一的生产车间拆分为多个功能空间,提供更多元的使用功能。
例如,将原有的车间改造成为咖啡馆、图书馆、艺术展览馆等公共文化空间,并用装置艺术、灯光设计、音乐演出等手段,提升空间的艺术性。
二、材料和细节的变革旧工业建筑多是融入当时当时特殊的工业气息,具有硬朗、冷峻的空间风格,快速改造也要尝试保留这种特征。
而且,工业建筑的砖墙、水泥地等所用材质较其它民用建筑朴素,表面细节也比较粗犷。
但是,为了适应如今的文化、时尚和功能,空间细节方面创新也是有需要的。
在材料上,扩展新的还有现代有机玻璃、金属材料、木质地面、石材装饰等,可以改变过去单一的硬朗表面,增添更多的气息感。
同时,非常注重细节处理,可以通过夹层的装饰、墙面的拼贴、层次感的使用等方式,给一些细节方面的全新注入,使得改造后的室内空间更加具有韵味。
三、适应可持续发展旧工业建筑由于使用年限历史悠久,在设备、安全等方面常常存在缺陷不足。
同时,在改造转变的同时,还需要注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改造过程不可以忽略对环境的保护。
在室内照明光源、电力配接以高阳台节能等方面进行改造,不仅可以提高使用性能、增强视觉冲击力,同时也可以达到更加友好的环境理念。
工业建筑空间改造设计策略与应用随着工业建筑的发展和变迁,许多旧工业设施进入了新一轮的改造和更新阶段。
工业建筑空间改造设计策略及应用成为了研究热点,为工业建筑注入新活力,提升了工业园区整体形象和经济价值。
本文将从设计策略和应用两个层面探讨工业建筑空间改造的相关问题。
一、设计策略1、保留历史文化价值许多工业建筑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如工厂、仓库等。
在进行空间改造的过程中,需要关注保留这些建筑的历史痕迹和文化意义。
通过对建筑的修复、保护和再利用,可以有效激发出工业文化的独特魅力,为城市增添历史韵味。
2、注重功能转化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市发展的需求,许多老旧工业建筑需要进行功能转化。
设计师在进行工业建筑空间改造时,需要充分考虑新功能对原有结构的影响,将原有的空间重新规划和布局,使其更适应新的使用要求。
3、注重环境保护工业建筑的空间改造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尤其是对原有的污染状况和环境风险的评估和处理。
在进行项目设计时,需要考虑污染治理、绿色能源利用等环保措施,力求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4、注重人性化设计工业建筑空间改造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人性化设计。
在工业建筑改造设计中,需要将人的需求和舒适性放在首位,注重空间的人性化布局和设计,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5、注重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工业建筑的空间改造也需要不断引入新的技术和材料。
设计师可以借鉴现代工业设计理念,采用先进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技术,提升工业建筑的功能性和美观性。
二、应用1、工业园区改造许多城市的老旧工业园区开始进行空间改造,将原有的废弃工厂、厂房等重新利用,打造成为创意园区、文创园区、科技园区等,引领城市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2、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许多地区的老工业建筑成为了城市的标志性遗产,通过空间改造可以将这些工业遗产进行保护和利用,如转变成文化创意产业基地、艺术中心、博物馆等,吸引更多人关注和了解工业文化。
3、城市更新改造在城市更新改造中,提倡将老旧的工业建筑进行改造和更新,形成多元化的建筑景观和功能结构,使城市更加丰富多彩,并提升老旧工业区的发展潜力和吸引力。
124YAN JIU JIAN SHE基于结构表现的旧工业建筑内部空间改造策略Ji yu jie gou biao xian de jiu gong ye jian zhu nei bu kong jian gai zao ce lve 陈芳冰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出现了工业建筑。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大量旧工业建筑因丧失了原有职能作用而面临淘汰,对这类建筑进行更新改造刻不容缓。
当前对工业遗产的保护更新多以经济效益为主,而忽视了旧工业建筑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
本文将从结构表现角度出发,探寻结构美学在旧工业建筑内部空间改造更新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基于结构表现的旧工业建筑内部空间改造的设计方法。
一、绪论工业建筑是工业时代的标志性象征,其外在表现粗糙质朴,内部结构也直接、纯粹地展现,体现出一种合乎理性的逻辑感。
而随着社会发展以及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逐渐代替第二产业成为经济主体,使得传统工业技术逐渐走向落寞。
由于工业技术滞后、生产设备老化、生产排放污染加重等问题,导致大量旧工业建筑被闲置。
同时,社会对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更新并未引起重视,使得大批曾经辉煌一时的厂区被开发商拆毁。
因此,对旧工业建筑进行恰当的改造,使其适应新的功能需求,延续其工业价值和场所精神,是当今建筑界应当引起重视的课题。
旧工业建筑的改造与更新是一个巨大的社会性课题,受许多影响因素制约,如经济、城市设计、社会政策等。
现今我国在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方面还是更多的注重经济效益以及产业的更新,而忽视了工业建筑本身的工业特性和美学价值,保护策略机制的机械化也导致了工业文化的破坏。
因此,保护旧工业建筑,不仅要追求其经济效益,更应当在对改造与再利用的策略、理念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它包涵的工业价值、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
因此,在参考相关领域的前沿理论和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剖析旧工业建筑的改造中的结构美学特征,来探讨出能适应旧工业建筑的内部空间改造的设计策略,并将结构表现的思维理念运用于厂房的内部空间改造中,希望对此后的相关实践产生指引性。
土木工程硕士论文:旧工业建筑改造策略的研究第1 章绪论1.1 研究背景21 世纪以来,中国经济飞快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但城市的快速发展与扩张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城市问题。
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过去以生产为主的第二产业逐渐向以消费为主的第三产业转变,城市中传统的生产工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大量的工厂被外迁,城市中遗留下来的旧工业厂房被闲置和废弃,在一切欣欣向荣的新社会里似乎看着格格不入,因此,大量城市中的旧工业建筑亟需被改造和再利用,重新披上新城市色彩的外衣,承载着新功能继续发光发热。
一个城市的旧工业建筑记载着这个城市的历史,具有宝贵的文脉价值,但它们的破败和毫无功能的存在又是对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对旧工业建筑成功的改造是优化城市建设、延续历史文脉的重要一步。
城市化的加速,致使城市中心用地紧缺,曾经的城市边缘地带的老旧工厂如今已是城市中心位置,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的旧工厂,如果拆除重建必土木工程硕士文章辅助老师微信LunwenFz定要消耗大量资源、资金,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噪声污染等问题,同时也对附近居民生活上产生很大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各地政府把建筑的拆除重建作为政绩,认为旧工业建筑的原有功能不满足新功能要求时,可以把刚建没几年的建筑拆了重建。
就算有几个为数不多的旧建筑改造,也只是改改立面,内部的空间改造都谈不上,也不能很好地满足新功能的要求。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社会风气,普遍市民和政府人员,对改造缺乏意识,从未认真思考建筑旧了还可以更新这个问题;另一方面是整个社会缺乏专业领域的研究与人才,虽然像北上广这样的大都市里,有些优秀的改造案例,但是相比欧美国家,相比新建建筑,旧工业改造方面的研究和案例实属凤毛麟角。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旧工业建筑改造及再利用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可持续发展要求下的城市更新活动。
如今越来越多废弃的旧工厂被改造再利用,因为越来越多的人们发现旧工厂所蕴含的价值,但是我们改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还不够成熟,在改造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和不足还有待我们研究。
例如在改造中往往注重立面改造而忽视功能性;改造过程使历史价值遭到破坏;忽视节能与环保;改造手法千篇一律没有创新;改造技术不够成熟等,这都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加以改善。
本文着重从具体改造手法到实践改造措施对旧工业建筑改造的策略加以总结,并且对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
对照国外己有的实践经验,分析总结出一套适用我国北方地区的旧工业建筑改造手法和改造技术的方法,将其运用到实际工程中,指导改造项目顺利完成。
只有不断完善旧工厂改造的策略,并时时总结其经验与问题,我国的旧工业建筑改造事业才能不断进步。
只有不断地研究总结国内外优秀改造案例,才能得到大众的重视,唤醒大众的保护意识,使更多的旧业建筑更合理的被改造。
.........第2 章国内外发展现状及研究2.1 国内外的发展与实践西方发达国家的建筑师们对旧建筑的改造再利用很重视,城市更新首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要如何改造再利用旧建筑,使它们在有限的使用年限继续发挥它们价值。
他们认为对旧建筑改造再利用过程中最基本的要求是功能的实用性、结构的牢固性和建筑的耐久性。
建筑师在对旧建筑改造时既要对内部结构负责,还要使建筑与外部环境很好地融合。
在不同时期,西方建筑师对旧建筑改造再利用承担着不同的使命。
20 世纪60 年代,西方的建筑师提出保护旧建筑和历史建筑的新思潮。
法国的不少建筑师都很赞同这种观点,认为建筑应与城市共同发展的理念。
70 年代,爆发的石油危机使人们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意识到旧建筑推倒重建是浪费资源而且污染环境[2]。
80 年代,城市规划的相关政策改变,新的理论是按照建筑历史来划分旧建筑,加强了人们对旧建筑的观念,同时新的理论的提出还限制了对旧建筑的随意拆除,提高了人们的保护意识。
经济效益逐渐打破了以往的建筑经济模式,旧建筑改造利用带来的的经济效益越来越显著。
90 年代末,为了满足城市的更新,掀起了大量的旧建筑改造项目[3]。
德国鲁尔区,被改造成为综合商业模式。
它曾经的工业有近200 年的历史,是大规模的煤矿开采和钢铁制造业使其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重工业区,到了上世纪60 年代,煤矿开采和钢铁制造业开始落寞,直至80 年代末,鲁尔区面临严重的衰落,失业率大幅增加。
随后,政府开始采取措施,对鲁尔区进行改造,调整其经济结构,大量减少工业生产,增加服务行业[4]。
将鲁尔工业区改造成集购物、旅游、休闲、博览为一体的新概念公园,同时还保留一部分工业生产,引进新人才新科技,使生产效率得到了提升。
大量服务行业的进入,吸收了重工产业下岗的职工,改变了鲁尔区传统经济结构。
对于旧工业厂区的全面性改造成兼并生产、文化、经济的综合性厂区,成为德国经济结构转型、社会空间重构、环境综合治理的一个成功范例,如图2-1 所示。
........2.2 国内外经验国外对旧工业建筑改造探索较早,从上世纪60 年代至今,已形成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
首先,国外的改造注重建筑的和谐再生,即建筑与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相和谐,实现建筑资源可持续发展;其次,国外的改造注重“以人为本”,体现功能的实用性,延续建筑的历史文脉,使旧工业建筑真正意义上得到重生;最后,国外的改造注重研究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依靠以往经验又不局限于经验的禁锢,实现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创新实践验证理论,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同时进行[7]。
以上这些及大量的国外改造案例和经验,对国内旧工业建筑改造项目有着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3 章设计与技术改造策略的研究 (15)3.1 改造原则 (15)3.2 空间改造类型 (15)3.3 设计改造策略 (21)3.4 技术改造策略 (34)3.4.1 节能技术 (35)3.4.2 生态技术 (38)3.4.3 智能技术 (41)3.5 本章小结 (41)第 4 章长春恒石厂房实例分析 (42)4.1 项目背景分析 (42)4.2 改造的原因 (43)4.3 改造模式定位 (44)4.3.1 改造的优势 (44)4.3.2 项目的定位 (44)4.4 厂房的现状分析 (45)4.5 厂房的有机更新 (47)4.6 新旧建筑对比 (59)4.7 本章小结 (61)第4 章长春恒石厂房实例分析4.1 项目背景分析长春市位于北纬43°05′-45°15′;东经124°18′-127°05′,居北半球北温带,其中主城区位于伊通河之上。
长春地处松辽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地理中心,也是交通、贸易中心,在东北地区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曾经的长春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城市,如今工业仍然是长春经济的主导力量,包括汽车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光电信息工程等。
其中长春是中国最大的汽车工业城市,是新中国汽车制造工业的领头羊,新中国的第一辆汽车、第一辆轿都是诞生在长春。
长春跟随着我国经济城市快速发展的步伐,也在稳步的前进,逐步完善城市建设,加速经济发展。
汽车工业也是如此,技术的创新和设备的更新使汽车工业仍然是长春的龙头产业,其产值占工业产值70%多,随着时代的变迁,大量的旧机器旧设备旧厂房被新技术新设备代替。
如今,长春城市化加快,城市内部中心地带用地紧缺,城市边缘逐步向外延伸,那些被替代了的旧厂房,逐步进入人们的生活活动空间。
第一汽车制造厂位于长春市绿园区汽车产业开发区,是“一五”期间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
于1950 年至1956 年筹划建设到落成并使用生产,是当时拥有中国最大厂区、最先进的技术的汽车制造产业。
经历时代变迁和经济快速发展,汽车厂也逐渐完善了厂区的规划建设,生产区、生活区和相应的配套设施都相对完善,成为长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随着科技的进步,工业生产技术、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一些旧的机械设备已经不能满足新的生产要求,要被更换,而旧的厂房都是按照旧机器设备的生产流程、运输尺寸建造的,不能满足新设备、新技术的要求,因此旧工业厂房被废弃或者转做他用。
又因为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曾经汽车厂区与城区临近处,由于交通发达、设施健全,很快成为居住区,迫使厂区要继续向西南方向延伸,因此,被遗留的在居住区密集地带的旧工业厂房越来越多。
.........结论随着城市城市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经济建设也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调整,重工业退居历史舞台,因而城市内部被遗留了大量的旧工业建筑,它们与快速发展的时代格格不入,对城市建设、生态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
而旧工业建筑大多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筑本身老旧但并非破败,如果仅仅因为废旧的建筑阻碍城市建设而将其拆除重建,无疑是大量的浪费。
因此,怎样解决废弃的旧工业建筑的问题,成为当下关乎城市建设以及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上世纪很早以前,国外的发达国家就已经对城市中旧工业建筑的去留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开始了早期的对旧工业建筑的改造。
本文通过国内汲取国外的改造经验,以及国内改造的经验和教训,并根据改造案例,对改造的原则、手法和技术等进行分析,从中研究出一套针对我国旧工业建筑改造的设计方法,并在北方重工业地区长春恒石机械厂房改造项目中应用,设计出一个符合自身背景、周边情况、时代要求的综合商业空间改造方案。
根据恒石机械厂房周边环境、交通、人群构成、未来发展规划等条件,将其改造成一个集游泳馆、羽毛球馆、快捷酒店、多功能宴会厅的综合商业建筑。
分别在空间、立面、景观、照明方面加以改造,并且采用生态、智能等相关技术,使改造后的建筑更符合建筑与生态、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同时,根据现有厂房的租金与改造后的盈利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改造后的恒石机械厂的经济收益非常可观,并且其改造成本要远低于新建同等商业建筑的成本。
综合分析,恒石机械厂房改造成商业空间,无论是对城市、政府还是开发商,都是有利无害的,改造后的商业建筑在产生经济收益的同时,改善了周边的生态环境,还为附近居民、企业、学校等提供更多的生活娱乐场所,本文提出的改造模式和改造方案具有可实施性。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