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七年级下册地理 第二节 非洲
- 格式:doc
- 大小:993.50 KB
- 文档页数:7
七年级下册地理主要知识点第六章第二节:非洲亚洲地理位置纬度位置:非洲跨赤道南北,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非洲是世界上国家和地区最多的大洲半球:非洲位于东半球西部热量带: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海陆位置:N:地中海 E:印度洋 W:大西洋东北与亚洲隔红海、苏伊士运河相临;北隔地中海与欧洲相望自然环境地形地势:1.东南高西北低2.地形以高原为主3.高原主要分布在东南部“高原大陆”主要地形区:1.埃塞俄比亚高原(非洲屋脊)东非高原、南非高原2.刚果盆地(世界最大盆地)世界之最:1.撒哈拉沙漠(最大沙漠)2.东非大裂谷(最大陆地断裂带)亚洲自然环境气候:1.气温:①普遍高温(热带大陆)②7月份最低气温出现在南回归线以南,1月份最低气温出现在北回归线以北2.降水:①赤道附近降水丰富,回归线附近降水较少,降水分布不均匀②干旱区面积广(世界上干旱区面积最广的大洲)3.气候类型:①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②气候类型以赤道为中心呈对称分布河流:1.刚果河流量大的原因:①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②盆地有利于集水,支流众多2.尼罗河水位变化大的原因:尼罗河的两条主要支流均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该气候干湿季明显原因: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原因: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南北半球干湿节相反导致动物大迁徙赤道穿过的地区西侧为热带雨林气候,东侧为热带草原气候(地形因素)。
7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非洲7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非洲非洲1、非洲的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
(2)海陆位置: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亚洲为邻。
(3)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热带,无寒带。
2、二战之前,非洲有三个独立的国家: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
3、目前非洲有60个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上国家和地区数量最多的大洲。
4、非洲的地形:①非洲大陆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
②非洲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③非洲海岸线较为平直,少半岛、海湾和岛屿。
④特色地形:埃塞俄比亚高原——非洲屋脊;乞力马扎罗山——非洲最高峰(赤道雪峰);刚果盆地——世界上最大的盆地;东非大裂谷——世界上最长的断裂带;撒哈拉沙漠——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尼罗河——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5、非洲的气候:①气候普遍炎热,被称为“热带大陆”。
原因:非洲大部分面积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②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特点: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分布最广的两种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③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终年被积雪覆盖,被称为“赤道雪峰”的原因:海拔高,气温低。
非洲是世界上干旱面积最大的一个洲6、非洲的河流:①刚果河比尼罗河水量大的原因?(地形、气候)地形:流经刚果盆地,有利于河水的汇集;气候: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②尼罗河定期泛滥的原因?上游流经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分干湿两季,湿季时河流泛滥7、非洲矿产资源丰富,动植物资源丰富,物产丰饶,被称为“富饶大陆”。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世界上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大部分位于热带,90%以上是黑种人,有“黑非洲”之称。
居民集中在几内亚湾沿岸和刚果盆地。
2、由于殖民主义的长期占领和掠夺,该地大多国家形成了“单一商品经济”,出口价格低廉的初级产品,进口价格昂贵的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3、非洲自然增长率在各大洲中居首位,人口众多。
地理七年级下非洲知识点非洲是世界上第二大大陆,除了南极洲外唯一的没有火山活动的大陆,是一个文明历史悠久、多样性和复杂性极高的大陆。
以下是地理七年级下非洲的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神秘的大陆。
地理位置非洲位于赤道两侧,跨越北半球和南半球,西濒大西洋,东隔印度洋与孟加拉湾相望,北隔地中海和红海与欧亚大陆相连,南部濒临南极洲的南部海域。
自然地理地形地貌非洲地形地貌十分丰富,主要可以分为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
•高原:非洲东北部有发丝塔阿高原和埃塞俄比亚高原,南部则是加劳平原和卢旺达高原等小的高原。
•山地:非洲有许多山脉,其中最著名的是“非洲屋脊”基尔曼贡罗山脉和大裂谷。
•平原:非洲大陆上有大片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喀麦隆、刚果盆地、桑给巴尔盆地和红海沿岸平原等地。
•盆地:撒哈拉沙漠是非洲最著名的盆地之一,另外还有坦噶尼喀湖盆地、甚至还有世界上最深的盆地——塔崖海沟。
气候气象非洲位于赤道两侧,气候极其多样,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恒温气候:位于赤道附近的中非地区,如刚果盆地。
•热带气候:大部分非洲地区都是热带气候,例如北非的撒哈拉沙漠和南部的开普敦。
•沙漠气候:除了撒哈拉沙漠外,还包括红海南部沙漠、阿拉伯沙漠和纳米比亚沙漠等。
•亚热带气候:非洲东南部的气候,例如南部非洲城市约翰内斯堡就有亚热带气候。
生态环境非洲是世界上生物种类最多的大陆之一,有许多珍稀动物和植物,例如非洲象、犀牛、长颈鹿、狮子、豹子等。
同时,也是全世界干旱和半干旱区最多的大陆,水资源十分匮乏。
人文地理历史文化非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例如埃及的金字塔,尼日尔的洛鲁贝石头圈,肯尼亚的图尔卡纳石头艺术等。
名胜古迹非洲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大陆之一,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和古迹。
例如埃及的金字塔、肯尼亚的马赛马拉自然保护区、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等。
经济发展非洲的经济十分落后,尤其是撒哈拉以南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非洲国家的趣称及由来非洲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富饶的自然资源以及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不少国家都有着十分有趣的别称:“长绒棉王国”——埃及。
因埃及长绒棉不仅质量好,而且产量占世界长绒棉总产量的1/3以上,是世界上长绒棉产量最大的国家。
“沙漠王国”——利比亚。
因为利比亚是世界上15个沙漠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境内90%以上的土地是沙漠和半沙漠。
“阿尔法草原王国”——阿尔及利亚。
因该国生产的优质造纸原料——阿尔法草,产草量居世界第一位。
“磷矿王国”——摩洛哥。
因该国磷矿储量达500多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3/4,出口量占世界的总输出量的40%,都居世界第一位。
“高原之国”——埃塞俄比亚。
境内有2/3的领土是平均海拔2500-3000m的埃塞俄比亚高原,是非洲平均海拔最高的国家。
“剑麻与丁香之国”——坦桑尼亚。
因该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剑麻生产和出口国家,1970年以后剑麻产量渐渐减少,但丁香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丁香生产国和出口国。
“非洲的心脏”——布隆迪。
因该国的轮廓形状像人体的心脏。
“花生之国”——塞内加尔。
因其花生生产量居世界第五位,但人均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且花生油的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铝土矿之国”——几内亚。
因该国铝土矿的储量约法180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3,储量居世界第一位,而其中高品位的铝土矿更占世界的2/3。
“西非大门”和“海运王国”——利比里亚。
因它距离巴西大约有2570Km,是非洲距离南美洲最近的国家。
同时该国的海运船队规模居世界第7位。
“非洲的石油巨人”和“西非的天府之国”——尼日利亚。
该国石油产量居非洲第1位,且农业较发达,农作物种类多产量大。
“中非宝石”——扎伊尔。
因金刚石的储量居世界第一位,但其金刚石的产量居世界第4位。
“铜矿之国”——赞比亚。
该国铜的产量居世界第5位,但出口量居世界出口量的90%以上。
“黄金王国”——南非。
因其黄金储量约25000吨,占世界总储量的60%。
七年级下册第2课非洲知识点梳理非洲是世界第二大的洲,也是人类最早的故乡之一。
本文将会对七年级下册第2课的非洲知识点进行梳理,帮助读者更好的了解非洲。
一、非洲的位置非洲位于赤道以南,占地面积为 3.2亿平方公里。
它的西、南、东三面被海洋环绕,北面则和地中海相连。
非洲是唯一一个东、西跨越两个时区的大洲。
二、非洲的气候和地形非洲地势较为平坦,大部分地区海拔都低于2000米。
气候类型多样,南部地区气候温和,中部和东部地区气候炎热干旱,北部地区则是高温干燥。
三、非洲的动植物资源非洲拥有众多珍稀的动植物资源,其中有很多是世界上独有的。
例如,狮子、羚羊、长颈鹿、斑马等动物都是非洲特有的。
四、非洲的文化遗产非洲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埃及的金字塔和尼罗河文明,已成为非洲文化的代表之一。
非洲还有很多崇拜动物的风俗和文化节日,如肯尼亚的马赛和贝劳节。
五、非洲的经济非洲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其中又以种植玉米、大米、小麦、棉花和花生等作物最为普遍。
另外,非洲也出产石油、黄金、钻石、铜等珍贵资源。
六、非洲的社会问题非洲的社会问题较为突出,如贫困、疾病、战争、政治动荡和民族冲突等。
此外,非洲还存在仇恨白人和歧视黑人的问题。
七、非洲的发展前景虽然非洲存在许多问题,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非洲也逐渐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作为一个人口增长最快的洲,非洲拥有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总之,非洲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潜力的大洲。
相信在未来,非洲会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和繁荣。
2020年精编地理学习资料非洲(1)一、课型新授课二、课时安排:第1课时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运用地图说明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初步学会从自然角度分析非洲的人种特征;从历史原因分析非洲的人口分布,以及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这一现象。
运用地图分析说明非洲地形特征,并能够在地图上找出非洲几个著名地形区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训练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人人平等的观念。
四、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运用地图说明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运用地图分析说明非洲地形特征,并能够在地图上找出非洲几个著名地形区2、教学难点:训练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人人平等的观念。
五、教学方法:启发、讨论、讲授式六、教学用具:多媒体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海陆分布的内容,可以考察学生亚洲、欧洲相临近的大洲——非洲。
而非洲的名称“亚非利加”的本意是“阳光灼热”的意思。
为什么会这样呢?在上学期的学习中我们也了解到,居住在非洲的人大都是黑色人种,这又是为什么呢?创设地理情境,提出假设,调动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进一步指导学生读图。
板书:㈠国家最多的大洲二、讲授新课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分析某一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使学生熟练掌握阅读地图学习地理的方法。
1、通过读图总结非洲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北面与欧洲之间隔着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东北与亚洲之间隔苏伊士运河、红海东临印度洋,与大洋洲隔海相望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西临大西洋,与美洲隔海相望经纬位置:最北在30ºN以北,最南在30ºS以南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都穿过非洲最东在50ºE以东,最西在20ºW左右半球位置:多半在北半球,少半在南半球2、主要在东半球通过阅读课文了解非洲的民族斗争历史,重点知道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
㈡高原为主的地形学生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自学,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自己总结。
通过读地形图和各种统计图表,逐步回答问题总结亚洲地形的特点。
1、根据“不同海拔高度的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饼状图)及地形图上山脉高原的名称总结“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
2、根据“全球、各大洲平均海拔高度比较”(柱状图)总结“非洲的平均海拔一般”定基础。
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地形图,及各种统计图表,掌握读图的方法,锻炼读图能力熟练读图的技巧。
3.根据“全球、各大洲最高、最低海拔高度比较”(柱状图),计算相对高度,总结“非地形地面起伏不太大”4.根据地形图,总结“非洲地势东南高,西北低”通过地图、课本使学生观察到非洲的几处特别之处:非洲东部的东非大裂谷是世界上最长的陆地裂谷非洲中部的刚果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盆地非洲的海岸线十分平直。
请了解这部分知识的学生介绍。
阅读课文,简单介绍、以人文教育、德育为主。
三、小练习:利用书、目标检测当堂练习。
四、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五、布置作业提前看图尝试分析非洲的气候突出的特点,旨在让学生熟练这种方法。
六、板书设计:非洲国家最多的大洲非洲的地理位置高原为主的地形八、教学后记:非洲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个大洲,讲课时适当插入一些关于例如:裂谷、刚果盆地的一些地理讲述,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今后的课堂中要适当加入一些录像效果非洲(2)一、课型:新授课二、课时安排:第2课时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气候资料、地图的分析,了解非洲以热带为主的气候。
读图分析非洲气温、降水的特点,以及气候类型对称分布的特点。
从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等方面了解非洲富饶的物产。
通过非洲人口的增长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各国的主要农产品、矿产品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到非洲是一个存在着严重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的大洲。
2、过程与方法练习看各种气候图,训练读图分析能力判读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图。
了解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学会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尼罗河和刚果河的水文特征。
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人口管自然环境观的教育。
通过教学可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人口观、资源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气候资料、地图的分析,了解非洲以热带为主的气候。
2、分析非洲气温、降水的特点,以及气候类型对称分布的特点。
3、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图。
4、了解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通过非洲人口的增长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各国的主要农产品、矿产品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到非洲是一个存在着严重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的大洲。
教学难点:1、练习看各种气候图,训练读图分析能力2、读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图。
了解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六、教学用具:多媒体七、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通过非洲地理位置、地形等直接过渡到非洲的气候二、讲授新课读图1-22非洲1月平均气温1.看读数,2.看分布,等温线稀疏3.看走向,大致与纬线平行,西北、东部、南部有小面积闭合曲线。
用一连串的小问题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大部分在20℃~30℃之间,北部以及东部南部一些地区在学生根据以前所学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读图分析读图1-23非洲7月平均气温1.看读数,2.看分布,等温线稀疏,比1月时密集3.看走向,大致与纬线平行,北部撒哈拉沙漠地区为明显的闭合曲线,是非洲的炎热中心。
通过这两幅图可以总结,非洲无论冬夏气温总在0℃以上,且绝大部分地区在20℃以上,说明非洲是“热带大陆”并试着分析其中原因。
读图1-24非洲年降水量1.看读数,小于200㎜,到大于2000㎜的地区都有分布。
2.看分布,等降水量线密集,差异显著3.看走向,北部地区大致与纬线平行,中部、南部沿海地区大致与海岸线平行。
读图1-25非洲气候类型1.看类型,非洲的气候类型很少,除高山气候外都是热带气候类型2.看典型,非洲的热带草原面积在各大洲中最大;非洲的热带沙漠(撒哈拉沙漠)面积在各大洲中面积最大;非洲刚果盆地是世界三大热带雨林区之一。
3.看分布,气候类型呈带状分布,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
10℃~20℃之间,小部分在0℃~10℃之间,没有高于30℃的地区,也没有低于0℃的地区。
大部分在20℃~30℃之间,北部撒哈拉沙漠在30℃~40℃之间,东部南部一些地区在10℃~20℃之间,小部分在0℃~10℃之间,没有高于40℃的地区,也没有低于0℃的地区。
由此可以总结非洲的降水分布很不平衡。
赤道附近和几内亚湾沿岸是世界上年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南北回归线两侧的热带沙漠地区则降水很少。
气候、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指导学生读图归纳读图1-26完成题目要求学生读图分析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练习读图分析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读图分析。
1.乞立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为什么山顶却终年被积雪覆盖,成为“赤道雪峰”乞力马扎罗山以5895米的海拔为非洲的最高峰2.说说从山下至山顶自然景观发生了哪些变化?训练读图分析能力。
根据上学期所学的知识总结原因(而海拔每增高100米气温下降0.6℃。
非洲的降水分布很不平衡,也就使得非洲的河流作用显著。
读图1-27尼罗河和刚果河1.说出尼罗河和刚果河的流向,比一比哪一条河的支流更多。
2、尼罗河和刚果河的干流各流经哪些气候区?想一想,哪条河的水量较小、水位季节变化大?3、找出尼罗河的两个源头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结合图1-25,看看他们分别位于哪个气候区。
你能解释历史上尼罗河定期泛滥的原因吗?4.尼罗河与刚果河在流经山区时,形成一系列峡谷,多险滩瀑布。
所以,尼罗河与刚果河的水利资源都很丰富。
请问这种推断是不是正确?三、总结整节课的知识体系。
丰饶的资源读图1-29非洲主要矿产与农产品分布。
指导学生读图,尤其是培养学生读图的习惯,强调图例的作用。
观察非洲主要的矿产品:石油、金、铁、铜、铀、铝土、磷灰石、金刚石非洲的主要农产品:可可、咖啡、花生、棉花、香蕉、油棕、剑麻。
通过阅读“塞伦盖蒂国家公园”以及对气候、景观的复习,对照地图册列举非洲的野生动物。
如有学生熟悉这方面知识,请他为同学介绍,树立目标。
对照图例在图中找出各种矿产品、农产品的名称、分布地区。
讨论。
列举。
初步了解自然资源的含义养成科学的资源观。
通过阅读课文总结:1.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2、植物资源丰富(热带雨林、热带草原、名贵树种、热带经济作物)3、动物资源丰富(大型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均居世界各洲之首)简单介绍非洲的粮食作物(玉米)虽然非洲有这么丰富的自然资源但非洲并没有因此富裕起来亟待发展的经济通过一些调查结果说明非洲贫穷落后的经济现状读图1-30思考书上练习1.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等于人口的出生率减去人口的死亡率2.从全世界来看,非洲的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都是最高的,而欧洲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都是最低的3.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迅速,而非洲的人口绝对数也很高,庞大的人口数量使得有限的粮食分散,人均占有粮食量少,很多地区食不果腹阅读课文、总结非洲经济落后的原因:人口问题长期的殖民统治落后的科学技术水平恶劣的自然环境学生普遍了解这一现象最好找学生讲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题目很简单,学生独立完成以便教师掌握情况对掌握不好的学生及时加以辅导分析。
四、布置作业:目标检测相关内容。
五、板书设计:非洲(2)炎热的气候丰饶的资源亟待发展的经济六、教后记:本节课有较多的直观资料,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自己总结较多的地理知识,积极主动的从各个方面思考问题,逐步锻炼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总体掌握情况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