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 格式:ppt
- 大小:571.50 KB
- 文档页数:41
**煤业集团**东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工作时间及休息休假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维护公司正常生产经营工作秩序,保障员工权益,规范工时、考勤、休假等管理,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有关管理制度,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第二章基本规定第三条公司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因工作需要临时安排加班的,适时安排补休、串休.第四条员工可享受国家法定节日假、探亲假、婚丧假、产假、节育手术假和带薪年休假等休假。
第五条员工休事假、病假、探亲假、婚丧假、产假、节育手术假、哺乳假等,应先履行请假手续。
第六条员工请假,先在《请假条》上据实填写请假种类、时间、事由等事项,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按照本规定第七条规定的权限报请审批,批准后方可休假。
未请假或请假未获批准而自行休假者视同旷工。
第七条员工请假按下列管理权限报批:(一)公司一般员工一次性请假3天(含3天)以内的,由部门(含车间、科室,下同)负责人批准;一次性请假3天以上30天以下的,由部门、主管部门审核签字后,单位主管领导批准;(二)管理人员请假或离开公司外出办事按以下程序请假或报告:1、公司党政副职同时向本单位党政主要领导请假或报告;2、公司机关部门正职向公司党政主要领导请假或报告;副职经正职同意后,向公司分管领导请假或报告。
(三)请假获得批准的,在综合办公室进行登记,并且出具《员工请假证明书》;综合办公室登记后员工应将《员工请假条》送交本部门核算员,作为考勤依据.第八条员工结束假期的,应及时返本单位办理销假手续,假期期满确实需要续假的,须按本规定的审批权限再次报批。
假期届满逾期不上班又未办理续假手续或续假未获批准的,自逾期当日起视同旷工.第三章考勤管理第九条公司各单位实行统一的考勤制度。
考勤周期与工资发放周期相一致。
第十条员工考勤应使用公司统一考勤表逐日进行。
考勤内容包括地面出勤、地面夜班、探亲假、病假、产假、婚丧假、事假、工伤假、年休假、迟到、早退、旷工、公休等各项记录.第十一条各部门对本部门工作人员进行考勤。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讲义主要内容:一、工作时间1. 工作时间安排: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8小时,早上9点到下午6点。
2. 加班时间:根据需要,可能需要加班,但需要提前通知并获得上级批准。
3. 考勤管理:员工需要按时打卡上班,迟到、早退或缺勤需要提前请假并得到批准。
4. 工作时间中的休息:每天安排1小时的午餐休息时间,其他短暂休息时间可自由安排并保持合理。
二、休息休假1. 周末休息:每周六、周日为固定休息时间,员工享有两天的连续休息。
2. 节假日休假:根据国家规定的节假日安排休假时间,可以享受相应的节假日休假待遇。
3. 年假:员工在入职后即享有带薪年假,具体天数根据员工的连续工龄进行累积,但最多不超过年假最高天数。
4. 病假:员工如因病不能正常工作,需提供医疗证明,可享受带薪病假。
5. 事假:员工如遇到家庭事务、婚丧等特殊原因需请假,需提前请假并得到上级批准,可享受带薪事假。
6. 产假/陪产假:准妈妈有权享受产假,准爸爸有权享受陪产假,具体天数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并按公司制度执行。
7. 其他特殊假期:员工如遇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休假安排,并提前请假及得到上级批准。
三、特殊情况处理1. 突发情况:如遇突发情况,员工需要及时向上级汇报,得到上级安排和指导。
2. 加班调休:如因工作需要需要加班,员工可以向上级提出申请,以便获得相应的调休时间。
3. 手头工作处理:员工应提前安排好工作进度,避免因突发情况导致工作延误。
4. 请假申请:员工请假需提前向上级提出申请,并填写请假申请表,详细说明请假原因和具体时间。
以上内容为公司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讲义,员工在工作期间请遵守相关规定,如有特殊情况需提前汇报和请假,并严格按照公司制度执行。
四、迟到、早退、缺勤以及加班管理1. 迟到和早退管理:员工应按时上班,如遇到特殊情况导致迟到或早退,需提前请假并得到上级批准。
迟到和早退时长超过规定限度的,将按照公司的考勤制度进行处罚。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医院各项工作有序进行,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全体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技人员、行政人员、后勤人员等。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规范工作时间,保障工作人员的休息权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第二章工作时间安排第四条医院实行标准工作时间制度,即周一至周五上午8:00至12:00,下午13:00至17:00,周六、周日及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
第五条特殊科室和岗位的工作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需经医院领导批准。
第六条医院实行弹性工作时间制度,工作人员可根据工作需要,经科室负责人批准,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调整工作时段。
第七条医院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工作时间,不得擅自离岗、迟到、早退。
第八条医院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加班,需填写加班申请表,经科室负责人和人力资源部门批准后方可加班。
第三章休息休假第九条医院工作人员享有国家法定休息日、法定节假日及年休假。
第十条医院工作人员因工作原因无法休息的,可根据实际情况,由科室负责人安排调休。
第十一条医院工作人员在法定休息日、法定节假日及年休假期间,应遵守医院规定,不得擅自离岗。
第四章督导与考核第十二条医院设立督导小组,负责对工作时间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第十三条医院定期对工作时间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工作人员绩效考核。
第十四条对违反工作时间管理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通报批评、经济处罚等处理。
第五章附则第十五条本制度由医院人力资源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六章工作时间调整特殊情况第十七条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医院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作时间。
第十八条医院工作人员因家庭原因、健康原因等特殊情况需要调整工作时间,应提前向科室负责人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调整。
第十九条医院工作人员在调整工作时间期间,应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安全。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公司员工的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包括正式员工、合同工、临时工等。
第三条每月休息管理旨在保障员工享有国家规定的休息休假权利,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第二章休息时间安排第四条公司实行标准工作时间制度,员工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每周至少休息1天。
第五条员工的休息日为每周的星期六和星期日,国家法定节假日按国家规定执行。
第六条公司根据业务需要,可以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或不定时工作制,但需报劳动行政部门批准。
第七条员工因工作需要加班的,应按国家规定支付加班费。
加班时间累计超过法定工作时间的,应安排补休。
第八条员工因特殊情况需要调整休息时间的,应提前向部门负责人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调整。
第九条员工在法定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休息期间,公司不得安排加班。
第三章休息时间保障第十条公司应确保员工享有国家规定的带薪年休假、病假、产假、婚假、丧假等休假权利。
第十一条员工请带薪年休假,应提前一个月向人力资源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休假。
第十二条员工请病假,应提供医疗机构出具的病假证明,病假期间享受国家规定的病假待遇。
第十三条员工请产假、婚假、丧假,应按照国家规定执行,休假期间享受国家规定的待遇。
第十四条公司应建立健全员工休息时间保障机制,确保员工休息时间的落实。
第四章休息时间监督与考核第十五条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对员工休息时间的监督和考核。
第十六条人力资源部门应定期检查员工的休息时间记录,确保休息时间的真实性。
第十七条对违反休息时间规定的员工,公司将进行批评教育,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第十八条对在休息时间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员工,公司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五章附则第十九条本规定由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以下为详细条款,以供参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劳动法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第二章 劳动法律关系 重点
第三章 就业促进制度
第四章 劳动合同制度 重点
第五章 集体合同制度 难点
第六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 重点第七章 工资基准与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第八章 劳动安全卫生基准制度 难点第九章 社会保险法 重点
第十章 劳动保障监察制度
第十一章 劳动法律责任
第十二章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重点
本章重难点分析
关键词:劳动法的概念、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劳动法基本原则。
一、劳动法的概念
一、劳动法的概念
一、劳动法的概念
一、劳动法的概念
二、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二、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二、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二、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二、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答案:A】
一、劳动法的起源
二、外国劳动立法概况
二、外国劳动立法概况
二、外国劳动立法概况
三、中国劳动立法概况
三、中国劳动立法概况
三、中国劳动立法概况
三、中国劳动立法概况
讲解归纳与举例
【答案:ABCD】
一、国际劳动立法的产生
二、国际劳工组织
二、国际劳工组织
二、国际劳工组织
二、国际劳工组织
三、国际劳动立法的形式与内容
三、国际劳动立法的形式与内容
【答案:A】
一、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含义
二、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条件
三、劳动法基本原则的确认依据
四、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答案:AB】
本章重难点分析
关键词: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劳动者基本权利。
一、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分类。
《劳动法》中工作时间及休息休假的相关规定
一、工作时间规定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同时,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对于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上述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二、休息休假规定
劳动者享有休息的权利,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此外,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三、特殊工种和行业的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规定
对于一些特殊工种和行业,如医疗卫生、交通运输、危险化学品等,国家对其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有特殊规定。
这些行业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和危险性,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四、违反工作时间及休息休假规定的法律责任
如果用人单位违反了工作时间及休息休假规定,如强制加班、超时工作等行为,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维护其合法权益。
对于违法行为,有关部门将会依法处理。
同时,用人单位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赔偿劳动者经济损失、罚款等。
员工休假及考勤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维护公司工作秩序,履行劳动义务,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员工依法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章工作时间第二条公司实行标准工时工作制,星期六、日为公休日。
第三条公司工作时间为9:0至17:30,其中12:00至13:30为午休时间。
第三章休假第四条本制度中各类休假包括国家法定节假日、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产假、特殊事假、陪产假、病假、工伤假、事假。
第五条法定节假日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放假安排以公司通知为准。
第六条年休假(一)员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年休假。
工作满1年以上的新调入公司员工,凭原单位开具的未休或未休满的证明享受当年未休的年休假。
(二)员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三)员工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四)年休假应当年休完,一般应在当年的2月至10月一次或分次安排使用,不能跨年度使用,原则上一次集中使用完毕。
因工作原因,不能一次集中使用的,经批准,可在当年分段安排。
公司高管人员当年初和年末原则上不安排年休假。
(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1.员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的且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2.员工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3.员工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4.员工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员工已享受当年的年休假,年度内又出现上述四种情形之一的,视为已休下一年度年休假。
(六)公司要求员工必须按规定休年假,各部门应制订员工年度休假计划。
公司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年休假。
组织人事部负责检查各部门员工休假计划落实情况。
员工休年休假前应妥善安排工作,不得因休年休假对公司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劳动者身体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用人单位(以下简称用人单位)及其劳动者。
第三条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工时规定,合理安排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保障劳动者休息、休假的权利。
第四条国家实行标准工时制度,一般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
第五条国家鼓励用人单位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度和不定时工作制度,但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用人单位执行工时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七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二章标准工时制度第八条标准工时制度是指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作制度。
第九条用人单位应当根据生产特点和工作需要,合理安排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
第十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十一条用人单位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应当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并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安排调休或者支付加班费。
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每日延长工作时间不得超过三小时,每月累计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在下列情况下,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使生产工作不能正常进行,必须及时抢修的;(二)处理突发事件,使生产工作不能正常进行,必须及时处理的;(三)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因特殊原因需要连续工作,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度的;(四)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可以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度或者不定时工作制度。
第三章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度第十四条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度是指用人单位将一定期限内的周工作时间、月工作时间或者综合计算周期内的实际工作时间总量,平均折算为每日工作时间的工作制度。
2024年劳务派遣临时用工协议合同目录第一章:协议总则1.1 协议目的1.2 协议的法律依据1.3 协议的基本原则第二章:协议双方信息2.1 劳务派遣公司信息2.2 劳动者信息2.3 双方声明与保证第三章:工作内容与要求3.1 工作性质与范围3.2 工作地点与环境3.3 工作质量与标准第四章:协议期限4.1 协议生效日期4.2 协议终止日期4.3 协议期限的变更第五章:劳动报酬与支付5.1 报酬的确定5.2 支付方式与周期5.3 报酬的调整第六章: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6.1 工作时间安排6.2 休息日与法定节假日6.3 休假与请假规定第七章:劳动保护与工作条件7.1 安全生产责任7.2 劳动保护措施7.3 工作条件保障第八章:社会保险与福利8.1 社会保险的缴纳8.2 福利待遇8.3 工伤与医疗保险第九章:劳动纪律与职业道德9.1 劳动纪律要求9.2 职业道德规范9.3 违规行为的处罚第十章:协议的变更、解除与终止10.1 变更的条件与程序10.2 解除的条件10.3 终止的情形第十一章:违约责任11.1 违约的界定11.2 违约责任的承担11.3 赔偿的范围与方式第十二章:争议解决12.1 争议解决方式12.2 争议解决机构12.3 适用法律与管辖第十三章:特别约定13.1 保密协议13.2 知识产权归属13.3 其他特别事项第十四章:协议的生效与签约信息14.1 协议的生效条件14.2 签约信息14.2.1 签字栏14.2.2 签订时间14.2.3 签订地点以上为2024年劳务派遣临时用工协议目录。
合同编号_______第一章:协议总则1.1 协议目的本协议旨在明确劳务派遣公司(以下简称甲方)与劳动者(以下简称乙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1.2 协议的法律依据本协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1.3 协议的基本原则本协议遵循平等自愿、诚实信用、合法公平的原则。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员工休假管理,保障员工休息休假权利,维护公司正常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第三条公司实行带薪年休假、法定节假日、公休日、事假、病假、产假、陪产假、婚假、丧假等休假制度。
第二章带薪年休假第四条员工自入职之日起,享有带薪年休假。
第五条员工的带薪年休假天数按照以下标准计算:(一)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二)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三)工作满20年以上的,年休假15天。
第六条员工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年休假的,经本人申请,单位同意,可以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补休。
第三章法定节假日第七条员工享有国家法定节假日的休假权利。
第八条法定节假日包括:(一)元旦;(二)春节;(三)清明节;(四)劳动节;(五)端午节;(六)中秋节;(七)国庆节。
第九条法定节假日安排根据国家规定执行。
第四章公休日第十条员工享有国家规定的公休日休假权利。
第十一条公休日一般为每周休息两天。
第五章事假第十二条员工因个人原因需要请假,可申请事假。
第十三条事假一般不得超过15天,特殊情况经批准可适当延长。
第十四条事假期间,员工工资按公司规定执行。
第六章病假第十五条员工因患病需要休息,可申请病假。
第十六条病假期限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确定。
第十七条病假期间,员工工资按公司规定执行。
第七章产假、陪产假、婚假、丧假第十八条员工符合国家规定的产假、陪产假、婚假、丧假条件的,可申请休假。
第十九条产假、陪产假、婚假、丧假期限根据国家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休假期间,员工工资按公司规定执行。
第八章休假申请与审批第二十一条员工需提前向部门负责人提出休假申请,经批准后方可休假。
第二十二条休假申请应包括以下内容:(一)休假类型;(二)休假时间;(三)休假理由;(四)休假期间工作安排。
第九章违规处理第二十三条员工未按规定请假或擅自离岗,按公司规定处理。
2024劳动合同法全文合同目录第一章:总则1.1 立法宗旨1.2 适用范围1.3 劳动合同的基本原则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2.1 劳动合同的类型2.2 劳动合同的内容2.3 劳动合同的签订程序第三章:劳动合同的履行与变更3.1 劳动合同的履行3.2 劳动合同的变更3.3 劳动合同的续签第四章: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4.1 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4.2 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4.3 劳动合同的终止第五章:工资5.1 工资支付的原则5.2 工资的确定5.3 工资的调整第六章: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6.1 工作时间的规定6.2 休息日与法定节假日6.3 带薪年假第七章:劳动安全与卫生7.1 劳动安全责任7.2 劳动卫生条件7.3 职业病防治第八章:社会保险与福利8.1 社会保险的种类与缴纳8.2 社会保险待遇8.3 职工福利第九章:劳动争议处理9.1 劳动争议的调解9.2 劳动争议的仲裁9.3 劳动争议的诉讼第十章: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10.1 违约责任的确定10.2 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10.3 对违反劳动合同行为的处罚第十一章:特殊劳动合同11.1 非全日制用工11.2 劳务派遣11.3 集体合同第十二章:劳动合同的监督管理12.1 劳动合同的监督检查12.2 劳动合同违法行为的处理12.3 劳动合同的备案第十三章:附则13.1 合同的解释权13.2 合同的生效时间13.3 其他规定第十四章:签字盖章14.1 甲方签字栏14.2 乙方签字栏14.3 签订时间14.4 签订地点合同编号______第一章:总则1.1 立法宗旨本法旨在明确劳动合同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1.2 适用范围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1.3 劳动合同的基本原则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应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2.1 劳动合同的类型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工程项目休息休假制度规定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工程项目的休息休假制度,保障工程项目人员的合法权益,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休息时间1.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工作时长超过4小时的,应当休息不少于30分钟;2.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每周至少休息1天;3.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应当经过劳动者本人同意,并按照国家规定支付加班费。
第三章休假制度1.年假:工程项目人员享有带薪年假,工作满一年的,可享有不少于5天的年假;工作满三年的,可享有不少于10天的年假;工作满五年的,可享有不少于15天的年假。
2.调休:工程项目人员在法定节假日需要工作的,应当安排补休,并按照国家规定支付加班费。
3.病假:工程项目人员生病需要请假的,应当提供合法的病假条,并按照国家规定支付病假工资。
4.事假:工程项目人员有特殊情况需要请假的,应当提前向单位请假,并按照国家规定支付事假工资。
第四章休息和休假的管理1.工程项目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休息和休假管理制度,明确工作人员的休息和休假权利和义务;2.工程项目部门应当加强对工作人员休息和休假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3.工程项目部门应当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支付加班费、病假工资、事假工资等待遇,保障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
第五章处罚规定对于违反本规定的行为,工程项目部门有权依据公司规章制度进行处理,包括警告、罚款、停职、降职、解聘等。
第六章附则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修改,应当经过工程项目部门领导同意并报备。
以上便是工程项目休息休假制度规定的内容,希望工程项目的工作人员能够合法享受休息和休假的权利,为工程施工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六章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学习目标]◆了解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概况◆熟悉工时形式的类型及内容◆重点掌握弹性工时制和延长工作时间的内容◆了解年节的相关立法内容◆熟悉现行相关法规第一节工作时间一、工时立法的起源和发展工时立法起始于工业革命以后,产生于自由资本主竞争时期。
在工人运动的压力下和进步的社会政治力量支持下,资产阶级国家开始制定法律以限制工作日的长度。
最早的劳动立法是从工作时间开始的。
1802年,英国《学徒健康与道德法》是资产阶级“工厂立法”的开端,是一部最早的关于工作时间的立法,从此揭开了劳动立法史的新的一页。
工时立法的斗争史就是缩短工作时间的历史。
8小时工作制的确立是工时立法的最重要意义,是工人阶级长期争取的目标。
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20万工人大罢工使工人获得了8小时工作制的权利。
8小时工作制的立法最早出现于1908年的新西兰,提出了“8小时工作,8小时休息,8小时睡眠”的原则。
1919年第一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工业劳动一日8小时的公约和1921年第三届国际劳动大会通过的工业实行每周休息公约标志着8小时工作制成为标准工作制。
我国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直实行8小时工作制。
在我国劳动法出现于20世纪初期。
辛亥革命后,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工人运动的兴起,劳动法才开始萌芽和发展起来。
工时立法一直是我国劳动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行工时立法主要有《劳动法》中的“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专章;《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1995年修订)及其《实施办法》(1995年劳动部,人事部分别制定);《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1999年修订);劳动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1994年);《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2007年);《劳动合同法》(2008年)等法规。
现在工时制度仍然在不断的演变。
主要表现为两种趋势:一是工时不断缩短;二是工作班制逐渐走向灵活化和多样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