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 格式:ppt
- 大小:10.84 MB
- 文档页数:45
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高考目标定位】【考纲知识梳理】【要点名师讲解】【感悟高考真题】(2020·福建文综)下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
完成1、2题。
1.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A.ⅠB.ⅡC.ⅢD.Ⅳ2.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①东北地区②西北地区③青藏地区④西南地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本题组以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曲线图为背景,考查能源跨地区调配及原因。
对我国不同地区能源供需状况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
第1题,我国的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中,西部地带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耗费的能源相对较少,但能源丰富,生产大于消费,能源自给率高,并且在我国能源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第2题,Ⅳ地带能源自给率比较低,且越来越低,应是我国东部地带;虽然东北能源丰富,但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能源消耗量大;目前,青藏地区输出的能源不多。
【参考答案】1.C 2.D3.(2008·江苏地理)图3-5-4为2000~2005年我国三大产业用电量柱状图,图3-5-5为2003年我国东、中、西部发电量和用电量柱状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大产业用电量增长最多的是第_________产业,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东、中、西部电力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填表,简述缓解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对策及其理由。
【解析】本题以我国三大产业用电量柱状图和我国东、中、西部发电量和用电量柱状图为呈现形式,综合考查我国的电力生产与消费差异、解决对策。
读图获取信息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第(1)题,读图3-5-4可知,三大产业中,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长最多,这与用电大户工业的迅速发展有关。
第(2)题,读图3-5-5可得出我国东、中、西部电力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
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备考策略】1.针对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相关内容,复习时要密切结合区域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的特点,理解调配的必要性。
并应学会结合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分析其影响。
适当关注我国能源调配的相关时事。
2.对产业转移的相关知识,复习时应掌握区域的经济发展特点,把握其产业结构的特征,分析产业转型、转移的方向。
3.关注我国经济发展的热点地区,了解其区域的基本特征,解读热点地区的经济发展统计资料,准确把握我国区域发展的新形势,以灵活应对该部分知识。
【高考新动向】【考纲全景透析】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1.自然条件2.经济条件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1)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2)北煤南运还给我国的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很大压力。
(3)具有清洁优势的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仅占2.7%。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点睛】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但不是新能源。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仅为煤的40%左右,相对于煤炭、石油等能源具有使用安全、热值高、洁净等优势。
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点睛】西部地区虽具有资源优势,但对资源的利用效率与东部地区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西气东输则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对于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主线架构】【热点难点全析】一、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建设及其意义的分析目前我国已经开工建设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有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对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建设的分析涉及工程建设背景(原因)、工程建设的意义等,结合我国西气东输,总结各方面的分析思路如下: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分析主要从资源调入区和资源调出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与资源配置状况入手,分析如下: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其建设意义的分析要分别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入手。
第34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考纲呈现]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纲解读]1.掌握我国主要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和消费分布规律。
2.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带来的影响。
(重难点)[思维导图]考点一西气东输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2.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①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一直以煤炭为主,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②矿物能源中具有清洁优势的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很低。
③长期以来北煤南运给我国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很大压力。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①天然气分布的总体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②四大气区:新疆、青海、川渝、鄂尔多斯。
③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3.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对西部地区①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②促进天然气加工业的发展,推动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③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④实现西部能源结构优化,在沿线农村推广使用天然气,可减少农民对薪柴的需求,从而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2)对东部地区①缓解能源短缺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
②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
③东部地区进行西气东输工程的配套建设,带动东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④优化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
(3)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利于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
考向一能源调配工程的线路和原因(2019·福建漳州模拟)下图为“西气东输三线东段工程线路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西气东输三线工程福建段线路所经地区()A.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B.农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C.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D.多河流但不适合发展航运2.关于西气东输三线东段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影响线路走向的主要因素是地形B.铺设管道需要克服的最主要困难是台风C.有利于江西省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D.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福建省能源紧缺的问题『答案』 1.D 2.C『解析』第1题,福建段线路所经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农作物主要是水稻;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河流众多;但由于地形条件复杂,不适合发展航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