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秦始皇的模拟题
- 格式:doc
- 大小:59.50 KB
- 文档页数:11
高考模拟试题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哪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世袭制D. 禅让制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固化B.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C. 阻碍了经济的发展D. 限制了文化的发展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贸易往来B. 宣扬国威C. 寻找宝物D. 军事征服4.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哪些后果?A. 加速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B. 促进了与西方国家的交流C. 阻碍了中国与外界的交流D. 增强了中国的国力5.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其主要意义是什么?A. 推翻了清朝统治B. 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C. 标志着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始D. 标志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开始6.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A. 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终结B. 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完成C. 标志着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D. 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强国7.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火药C. 指南针D. 望远镜8.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A. 商朝的建立B. 周朝的建立C. 秦朝的建立D. 汉朝的建立9.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最早开始于哪个朝代?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10.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唐朝的诗人?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答案:1-5 B,B,B,C,C;6-10 C,D,B,A,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度是_________。
2. 唐朝的首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当时__________的中心。
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庞大,其中最大的船只被称为__________。
4.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中国与西方国家在__________上的差距逐渐拉大。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模拟演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2023·安徽马鞍山二模·2)汉初,高祖刘邦分封刘氏子弟为王,镇抚一方。
但随着诸侯王国逐渐强大,其与中央的离心力也随之加大,而一旦诸侯王自以为能与中央抗衡,便有可能铤而走险抢班夺权。
为此,汉武帝()A.分封诸侯B.广设郡县C.实施“推恩令”D.设立刺史2.(2023·安徽马鞍山二模·5)“宋太宗又将节度使属下的支郡全部收归朝廷直辖,使节度使成为一州的长官,消除了节度使统治大片地区的局面。
以后又将节度使留在京城,而以朝官出任知州、知府,节度使终于成为虚衔”。
材料反映宋初统治者()A.放任武将擅权B.加强知州权力C.提高文官地位D.加强中央集权3.(2022·辽宁沈阳沈河区二模·2)文物承载着历史。
将下列文物序号与其所对应的时代特征前的字母符号连接正确的一组是()①西汉长信宫②北魏陶俑③清朝班禅金印灯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A.①—a②—b③—c B.①—a②—c③—bC.①—b②—c③—a D.①—c②—b③—a4.(2023·安徽马鞍山一模·5)明朝的科举制度“只强调儒家价值观,以牺牲科学、技术、商务和工业等知识为代价,奖赏在文学和人文领域上的成就。
”此材料反映了这一制度()A.促进了科技的繁荣B.不利于皇权的加强C.阻碍了社会的进步D.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5.(2023·安徽马鞍山一模·2)周朝“虽历时很久,但却未能建立稳固的中央政府。
周朝有许多诸侯国,他们无视周名义上的最高领主地位,彼此征战不休”。
这一局面的出现是由于()A.世袭制的出现B.禅让制的推行C.分封制的实行D.行省制度的确立6.(2023·湖北宜昌五峰五模·6)宋太祖深知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亲自控制军队,削弱相权,将地方财赋收归中央,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过秦论课本练习题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君主,他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关于秦始皇的历史故事和他的治国策略,常常成为中学历史课本的内容。
下面是对课本上关于秦始皇的练习题的解答。
一、选择题。
1.秦始皇实行的国家统一政策,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
以下哪个选项是秦始皇实行的国家统一政策?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县制和分封制的相结合D.郡县制和九品中正制的相结合答案:C.郡县制和分封制的相结合2.秦始皇封建制度的改革在当时对中国的统一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以下哪个选项是对秦始皇改革封建制度的描述?A.废除了分封制,建立了郡县制B.废除了郡县制,建立了分封制C.改革了封建制度,建立了九品中正制D.改革了封建制度,建立了郡县制和九品中正制的相结合答案:A.废除了分封制,建立了郡县制3.秦始皇修建长城的目的是?A.保卫国家安全B.经济发展C.修复士兵的战斗精神D.进行艺术建设答案:A.保卫国家安全4.秦始皇的文化统一政策主要表现在哪个方面?A.统一文字和度量衡标准B.统一宗教信仰C.推广古代文化D.开展科学研究答案:A.统一文字和度量衡标准5.秦始皇的丧葬制度表现出对什么的强烈追求?A.生存B.权力C.死亡D.美好的后世生活答案:D.美好的后世生活二、判断题。
根据课本的内容,判断以下说法是正确还是错误。
1.秦始皇废除了封建制度,建立了郡县制。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2.秦始皇修建长城的目的是保卫国家安全。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3.秦始皇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标准,推动了文化统一。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4.秦始皇的丧葬制度表现出对权力的强烈追求。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5.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无足轻重的君主。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三、简答题。
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
1.秦始皇实行的国家统一政策有哪些特点?答:秦始皇实行的国家统一政策主要包括废除了分封制,建立了郡县制;修建了连接长城的防线;统一文字和度量衡标准等。
【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黄金卷02·全国卷新教材(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西周金文中的“伯”作为称谓,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作为贵族男子的排行,与仲、叔、季经常作为同一家族内部兄弟之间的称呼;二是作为诸侯或采邑主的爵称。
下图是伯由“排行”到“爵称”的大致轨迹。
这一过A.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B.政府重视减轻农民经济负担C.政治斗争加剧农民起义D.土地兼并盛行威胁租庸调制4.宋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的变化莫过于改道为路,每一路各设四个监司官,称为帅、漕、宪、仓,分别掌管军政、财赋和刺举、邢狱、常平仓和农田水利等诸多事务。
诸司互不统属、互异互补、互申互察。
这一设置在当时A.推动了刺史制度的形成B.出现了权力失衡的现象C.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D.造成了运行机制的迟缓5.2010年,在湖北省钟祥市梁庄王墓中出土了郑和船队“海外代购”的金锭(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金锭正面錾刻有“永乐十七年四月日西洋等处买到八成色金壹锭伍拾两重”的铭文。
这枚金锭A.是东西方跨大洋贸易的证据B.推动明代海禁政策走向终结C.反映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崛起D.是明代区域文明互动的产物6.民国七年发表的《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指出:“不到半页,必有发昏做梦的话。
青年子弟读了这种旧文章,觉其句调铿锵,娓娓可诵,不知不觉,便为文中之荒谬道理所征服。
”这主要体现了A.梁启超的维新改良思想B.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思想C.新文化运动抨击旧文学D.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要求7.1960年代,广大内地和边疆省份新建了不同规模的现代工业,在内地形成不少工业中心,内地工业的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比重由1957年的32.15%提高到1965年的35%。
这表明与近代相比,我国A.轻重工业结构日趋合理B.社会主义工业现代化已经实现C.工业区域布局逐渐改善D.工业技术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8.《汉谟拉比法典》第8条说“自由民窃取牛,或羊,或驴,或猪,或船舶,倘此为神之所有物或宫廷之所有物,则应被科以30倍之罚金,倘此为穆什金努(没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所有,则应科以10倍之罚金;倘窃贼无以为偿,则应处死。
历史模拟考试真题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一项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实行郡县制B. 推行分封制C. 建立世袭制D. 实行禅让制2. 唐朝时期,中国与外国的交流非常频繁,其中最著名的外国使节是?A. 张骞B. 郑和C. 马可·波罗D. 玄奘3. 以下哪一位不是明朝的皇帝?A. 朱元璋B. 朱棣C. 朱由校D. 朱由检4. 清朝末期,中国社会面临的主要危机是?A. 自然灾害频发B. 外敌入侵C. 内部腐败D. 所有选项都是5. 近代中国历史上,哪一次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开始?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共20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6.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焚书坑儒”事件发生在_________时期。
7. 唐朝时期,中国与日本进行文化交流,其中最著名的日本留学生是_________。
8. 明朝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是_________。
9. 清朝末期,中国进行的一次重要的自我革新运动是_________。
10. 近代中国历史上,中国首次进行的全国性考试改革是_________。
...(此处省略其他填空题,共10空)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宋朝的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12. 描述清朝末期的“洋务运动”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13. 论述中国近代史上的“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变革。
五、材料分析题(每题20分,共20分)14. 阅读以下关于“五四运动”的材料,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意义。
材料一:《五四运动宣言》节选材料二:《新青年》杂志的相关文章六、附加题(每题10分,共10分)15. 请列举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并简要说明每一项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注意事项:1.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要在试卷上直接书写。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魏B. 蜀C. 吴D. 晋2. 唐朝的都城是?A. 长安B. 洛阳C. 南京D. 北京3. 下列哪位不是“战国七雄”之一?A. 齐B. 楚C. 燕D. 赵4.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不包括?A. 火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蒸汽机5.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
()2.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
()3.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欧洲之间的贸易路线。
()4. 《史记》是由司马迁所著的中国古代史书。
()5. “三国演义”是关于唐朝历史的小说。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之一是_______。
2.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_______。
3. 北宋时期的都城是_______。
4.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共七次,他的出发地是_______。
5.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始于_______朝。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
2. 请列举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3. 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是什么?4. 请简述“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5. 请介绍一部中国古代著名的史书。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分析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一位商人,你会如何利用“丝绸之路”进行贸易?3. 请阐述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作用。
4. 请分析中国古代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5. 请讨论一下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特点。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 请阐述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设计一个关于唐朝文化的展览,列出至少五种展品并简要说明其历史背景。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一项是在唐朝时期发明的?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2. 秦朝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哪项制度?A. 分封制B. 郡县制C. 均田制D. 寓兵于农3.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哪项政策?A. 推恩令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九品中正制D. 均田制4. 唐朝时期,哪位皇帝被称为“贞观之治”?A. 唐高祖B. 唐太宗C. 唐高宗D. 唐玄宗5. 宋朝时期,哪位科学家编写了《天工开物》?A. 沈括B. 毕昇C. 宋应星D. 李时中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这是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
()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分封制,以加强中央集权。
()3. 汉武帝时期,实行了推恩令,使得诸侯国的权力逐渐削弱。
()4. 唐朝时期,唐太宗实行了“贞观之治”,国家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5. 宋朝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对文化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这是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这些战争被称为______。
2. 秦朝统一六国后,实行了______制度,以加强中央集权。
3. 汉武帝时期,实行了______政策,使得诸侯国的权力逐渐削弱。
4. 唐朝时期,唐太宗实行了“______之治”,国家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5. 宋朝时期,______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对文化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原因。
2. 简述秦朝实行分封制的背景和影响。
3. 简述汉武帝时期推恩令的内容和作用。
4. 简述唐朝“贞观之治”的表现和意义。
5. 简述宋朝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过程和影响。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对国家统一的影响。
2023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三)秦汉时期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1. 有学者评价某帝国的意义在于“因统一国家的建立而形成的国家构造基本形态,与这一时代造就的精神文化基本形态,一同跨越并规范了其后中国两千年的漫漫历史。
”这个帝国是()A. 秦B. 汉C. 隋D. 唐2.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中,奠定了境内各民族共同的经济和文化生活基础的是()A. 设置基层社会组织B. 确立儒家学说为正统思想C. 开拓经营边疆地区D. 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3. 如图有关秦始皇的史料,能够证明的观点是()A. 郑樵:诗书之焚,非秦皇之过也B. 贾谊:秦王怀贪鄙之心,以暴虐为天下始C. 柳翼谋:始皇时代之法制,是固国家形式之进化D. 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4. 秦统一后,李斯等人制定文字,主要采用古文,力求笔画简洁。
制定出的文字是()A. 甲骨文B. 金文C. 大篆D. 小篆5. 有学者指出,秦始皇所创造的事业,不仅为中国设立了以后版图的基本框架,也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
秦始皇开创的制度是()A. 王位世袭制B. 分封制C. 行省制D. 中央集权制6. 《史记•李斯列传》载:“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
”这评价的是()A. 分封制B. 郡县制C. 皇帝制D. 世袭制7. 年代尺有助于历史记忆。
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
这一年是()A. 公元前3世纪B. 公元前2世纪C. 公元2世纪D. 公元3世纪8. 秦的统一,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秦朝开创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基本模式的措施是()A. 用世袭制代替禅让制B. 用郡县制代替分封制C. 用“三司”代替行中书省D. 用军机处代替议政王大臣会议9. 有人认为:“秦始皇是千古一帝。
他统一全国,并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但他也实施暴政,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这一阐述()A. 客观辩证B. 认识片面C. 与史实不符D. 主观臆断10. 汉初统治者让士兵还乡务农,并释放奴婢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同时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来鼓励农业生产等。
关于秦始皇的模拟题前两次的模拟题都是关于传统节日的。
除了春节和元宵节之外,传统节日里还有好多其它的节日,在以后的几天,它们将陆续和大家见面。
今天,我们还是还来学习关于“秦始皇”的有关知识吧!记住,读读背景故事,不仅能够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且答题会更准确哦!秦始皇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汉民族实际奠基人、旷世难出的伟大帝王、中华人文始祖,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秦朝的开国皇帝。
嬴姓,名政,秦庄襄王之子。
出生于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公元前247年,秦王政13岁时即王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邦吕不韦及嫪毐掌管。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始皇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除掉吕不韦、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缭,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起第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强大秦汉多民族统一的封建大帝国——秦朝。
定都咸阳。
秦王政自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将大臣议定的尊号改为“皇帝”。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感悟:秦始皇大刀阔斧、前无古人的改革措施和铁腕行动,对于巩固国家统一、推动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1. 下面哪一个是秦始皇的别名?A. 李斯B. 嬴政C. 秦琼2.秦始皇的故乡是哪里?A. 大连秦皇岛B. 河北邯郸C. 陕西临潼3. 下列事件中,与秦始皇没有关系的是?A. 灭六国B. 修长城C. 烽火戏诸侯4. 与秦始皇处于同一个世纪的人物是?A. 司马光B. 荆轲C. 曹雪芹5. 秦始皇为什么要使用“皇帝”的称号?A. 他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了三皇五帝。
B. 他希望降低自己的身份来结交朋友。
C. 为了表示对人民的尊敬。
6. 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时,秦始皇多少岁?A. 13B. 39C. 897. 秦始皇灭的是哪六国?A. 韩、赵、魏、楚、燕、齐B. 韩、赵、泰、楚、燕、齐C. 韩、赵、魏、鲁、燕、齐8. 秦始皇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A. 圣人B. 草原英雄C. 千古一帝复赛模拟之春节知识题答案同学们,昨天的“春节”知识题答得怎么样?现在公布答案了,不要只顾着对答案,还要多体会下春节的传统文化哦!其实复赛很快就会到了,这段时间,大家要利用好业余时间,通过对模拟题的了解,熟悉复赛的知识题,这样才会在复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加油吧!1. 每一年的“春节”是在?本题的答案是:AA. 阳历年之后B. 阴历年之后C. 阳历年之前2. 民间把哪段时间叫做“迎春日”或“扫尘日”?本题的答案是:CA. 农历腊月二十四日起到元宵节B. 农历腊月二十九日起到年三十C.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3.“守岁”又称“熬年”,传说中“年”是一种?本题的答案是:AA.非常凶猛的怪兽。
关于秦始皇的模拟题前两次的模拟题都是关于传统节日的。
除了春节和元宵节之外,传统节日里还有好多其它的节日,在以后的几天,它们将陆续和大家见面。
今天,我们还是还来学习关于“秦始皇”的有关知识吧!记住,读读背景故事,不仅能够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且答题会更准确哦!秦始皇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汉民族实际奠基人、旷世难出的伟大帝王、中华人文始祖,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秦朝的开国皇帝。
嬴姓,名政,秦庄襄王之子。
出生于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公元前247年,秦王政13岁时即王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邦吕不韦及嫪毐掌管。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始皇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除掉吕不韦、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缭,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起第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强大秦汉多民族统一的封建大帝国——秦朝。
定都咸阳。
秦王政自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将大臣议定的尊号改为“皇帝”。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感悟:秦始皇大刀阔斧、前无古人的改革措施和铁腕行动,对于巩固国家统一、推动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1. 下面哪一个是秦始皇的别名?A. 李斯B. 嬴政C. 秦琼2.秦始皇的故乡是哪里?A. 大连秦皇岛B. 河北邯郸C. 陕西临潼3. 下列事件中,与秦始皇没有关系的是?A. 灭六国B. 修长城C. 烽火戏诸侯4. 与秦始皇处于同一个世纪的人物是?A. 司马光B. 荆轲C. 曹雪芹5. 秦始皇为什么要使用“皇帝”的称号?A. 他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了三皇五帝。
B. 他希望降低自己的身份来结交朋友。
C. 为了表示对人民的尊敬。
6. 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时,秦始皇多少岁?A. 13B. 39C. 897. 秦始皇灭的是哪六国?A. 韩、赵、魏、楚、燕、齐B. 韩、赵、泰、楚、燕、齐C. 韩、赵、魏、鲁、燕、齐8. 秦始皇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A. 圣人B. 草原英雄C. 千古一帝复赛模拟之春节知识题答案同学们,昨天的“春节”知识题答得怎么样?现在公布答案了,不要只顾着对答案,还要多体会下春节的传统文化哦!其实复赛很快就会到了,这段时间,大家要利用好业余时间,通过对模拟题的了解,熟悉复赛的知识题,这样才会在复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加油吧!1. 每一年的“春节”是在?本题的答案是:AA. 阳历年之后B. 阴历年之后C. 阳历年之前2. 民间把哪段时间叫做“迎春日”或“扫尘日”?本题的答案是:CA. 农历腊月二十四日起到元宵节B. 农历腊月二十九日起到年三十C.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3.“守岁”又称“熬年”,传说中“年”是一种?本题的答案是:AA.非常凶猛的怪兽。
B.能守护家人平安的动物。
C.能帮助人们实现愿望的灵兽。
4. 在我国,“春节”的传统习俗不包括?本题的答案是:CA. 全家吃团年饭B. 长辈给小朋友压岁钱C. 全家打麻将5. 找出说法有误的一项。
本题的答案是:CA.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B.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
C.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先给晚辈拜年,祝晚辈健康成长。
6. 下面选项,不属于当今中国人拜年方式的是?本题的答案是:CA. 短信拜年B.电子贺卡拜年C.发电报拜年7. “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中的“桃符”的作用是?本题的答案是:A.占卜B. 祈福灭祸C. 装饰房屋8. 找出适合用来做春联的一项。
本题的答案是:BA.朝霞辉翠柏时雨润苍松B. 春花含笑意爆竹增欢声C. 百年歌好和五世卜其昌复赛模拟之诸葛亮的故事你知道“诸葛亮”是谁吗?他可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非常有名的人物哦!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他吧!记住,读读背景故事,不仅能够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且答题会更准确哦!诸葛亮诸葛亮(181-234),三国时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散文家、外交家。
字孔明,号卧龙。
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
刘备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联孙抗曹,大败曹军于赤壁。
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夺占荆州。
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
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
二十六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
三年(223年),刘备病危,以后事相托。
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
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加强战备。
建兴五年(227年),上疏(即《出师表》)于刘禅,率军出驻汉中,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
十二年,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将后事托付姜维。
感悟:千百年来诸葛亮成为智慧的化身,其传奇性故事为世人传诵,他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他的忠公体国精神,生前就深受蜀人爱戴,死后更长期受到后人的敬仰,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份遗产。
1. 下面哪一个是诸葛亮的别名?A. 孔子B. 孔明C. 孔融2.诸葛亮是哪本名著中的人物?A. 《水浒传》B. 《三国演义》C. 《红楼梦》3. 下列事件中,与诸葛亮没有关系的是?A. 空城计B. 草船借箭C. 桃园三结义4. 曾经“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是?A. 刘备B. 曹操C. 孙权5. 下面哪一句古诗是写诸葛亮的?A.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B. 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C.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6. 找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 诸葛亮又被称为武侯。
B. 诸葛亮的代表作有《出师表》、《道德经》等。
C. 孔明灯相传是由诸葛亮发明的。
7. 诸葛亮的《隆中对》中,隆中指的是当今的?A. 湖北襄阳B. 河南洛阳C. 安徽信阳8. 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A. 将军B. 太守C. 丞相现在公布关于秦始皇的模拟题的答案:正确答案:1. B2. B3. C4. B5. A6. B7. A8. C核复赛“元宵节”知识模拟题答案同学们,昨天的题做得怎么样?下面是答案,不仅要对,还要记住这些知识哦!1. “元宵节”是哪一天呢?A. 农历正月初一B. 农历八月十五C. 农历正月十五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2. 在我国,“元宵节”又被称为?A.上元节B.中元节C.下元节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3.正月十五之所以叫“元宵节”,是因为“元”指的是正月,“宵”指的是?A.夜晚B.花灯C. 烟火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4. “元宵节”的习俗不包括?A.吃元宵B. 赏花灯C. 长辈给小朋友压岁钱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5. 找出说法有误的一项。
A.元宵节是中国汉族民俗传统节日。
B.元宵节的风俗是在唐朝时形成的。
C.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灯节”。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6. 找出描写元宵节的诗句。
A.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7. 下面哪个不是外国人对汤圆的称呼?A.sweet dumplingsB. rice ballC. meat ball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8. 猜灯谜:早不说晚不说。
打一个字。
A.干B. 免C. 许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从春节习俗看复赛重要考点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当然也是“中华文化小大使”复赛考查的内容之一。
这里抽选了其中的几道题,看你能做对几道题目呢?在答题之前,一起来了解一下春节吧!春节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传统习惯。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
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
年一来。
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
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
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
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
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
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或是新年的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
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节中还要给儿童压岁钱,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祭祖等活动。
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
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
1. 每一年的“春节”是在?A. 阳历年之后B. 阴历年之后C. 阳历年之前2. 民间把哪段时间叫做“迎春日”或“扫尘日”?A. 农历腊月二十四日起到元宵节B. 农历腊月二十九日起到年三十C.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3.“守岁”又称“熬年”,传说中“年”是一种?A.非常凶猛的怪兽。
B.能守护家人平安的动物。
C.能帮助人们实现愿望的灵兽。
4. 在我国,“春节”的传统习俗不包括?A. 全家吃团年饭B. 长辈给小朋友压岁钱C. 全家打麻将5. 找出说法有误的一项。
A.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B.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
C.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先给晚辈拜年,祝晚辈健康成长。
6. 下面选项,不属于当今中国人拜年方式的是?A. 短信拜年B.电子贺卡拜年C.发电报拜年7. “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