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伯纳和小女孩》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3
【导语】《萧伯纳和⼩⼥孩》⼀课,讲的是英国戏剧家萧伯纳与⼀名普普通通的⼩⼥孩之间发⽣的故事。
本课以对话的⽅式告诉我们⼀个⼈⽆论取得多⼤的成就,都不能骄傲,要永远谦虚。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1、能借助汉语拼⾳正确认读本课10个⽣字:“伶、俐、扬、普、刚、骄、傲、谦、虚、迪”。
正确书写并记忆“伶、俐、扬、骄、傲、迪”。
2、积累6个词语和2个句⼦。
3、正确朗读课⽂并背诵课⽂最后⼀节。
4、通过教学让学⽣懂得谦虚是⼀个⼈的美德,即使取得了成就也不应该骄傲。
教学过程: ⼀、导⼊ 1、板书课题,读题。
2、质疑。
⼆、听录⾳感知课⽂。
1、边听边思考:萧伯纳是谁?他和⼩⼥孩之间发⽣了什么事? 2、学⽣交流:板书:有名聪明伶俐 3、理解词语,激发兴趣。
(1)还可以怎么介绍萧伯纳?(引导⽤别的词语替代“有名”) (2)你认为我班哪位同学聪明伶俐?⽤⼀件事说明。
三、⾃读,了解课⽂。
1、学⽣⾃读。
要求:读准字⾳,读通课⽂;思考:受到什么教育? 2、指名读课⽂,板书读错的字词,纠正;读⽣字,范写“幽”并书空。
3、齐读课⽂,交流:得到什么教育? (1)学⽣交流。
(2)指导朗读课⽂最后⼀节,说说:读懂得什么?(⽆论是谁都不应该骄傲;萧伯纳认为⾃⼰曾经骄傲过;说这些话时萧伯纳很谦虚。
) 4、讨论:读了课⽂,你认为萧伯纳骄傲吗? 四、细读,理解课⽂。
1、找到写临别情景的内容(第2——4节),分⾓⾊读⼀读。
2、体会 (1)哪句话写⼩⼥孩批评萧伯纳有点骄傲?(“您怎么会说⾃⼰了不起呢?”;特意⽤“普普通通”说⾃⼰。
) (2)⼩⼥孩从哪⼉看出萧伯纳骄傲?(说⾃⼰“世界闻名”;)指导朗读萧伯纳的第⼀句话。
(3)听了⼥孩的话,萧伯纳愣住了。
说明什么?(“⾃以为是”是骄傲的意思。
)朗读,体会惭愧。
3、知道朗读第2——4节。
再分⾓⾊读。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最后⼀节。
六、复习巩固。
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主题:萧伯纳和小女孩
知识目标
1.能够了解萧伯纳的名字以及他是作家。
2.能够理解“爱的重要性”这一概念。
3.能够从短文中找出问题,并能够阐述解决方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思考与表达的能力。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
1.萧伯纳和小女孩的故事;
2.“问题”与“解决方法”。
教学步骤
导入 1. 进入主题,引出问题:你知道萧伯纳吗?他是谁?童话故事的作家还是歌手? 2. 展示图片:图片中是一个老人,他叫做萧伯纳。
问学生:他为什么会成
为著名的个人?了解他的作品有哪些?
呈现 1. 范读短文《萧伯纳和小女孩》。
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小女孩”有什
么样的故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讨论 1. 进行小组讨论,拿出具体例子,阐明“爱的重要性”; 2. 小组汇报,届时
教师会提醒学生关注相对于他们自己生活的例子。
活动 1. 学生完成“阅读题目”和“问题与解决方案”的练习。
2. 教师为需要帮助的
学生提供个性化解答。
总结 1. 遵循“总结和回顾”的原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反映该过程以
及结论以回答相应提问:问题有哪些?解决方案是什么?练习后你都学到了什么?2. 教师就总览中,对与练习中考知识点和技能失误进行了详细解释。
课后作业
1.回顾课堂内容,深入探究“爱的重要性”;
2.阅读更多有关萧伯纳的作品,在“问题与解决方法中,做进一步探究。
3.搜集有关小女孩的短篇故事或新闻,并以文字、绘画,图片等方式来
表达出来。
《萧伯纳和小姑娘》教学设计_模板《萧伯纳和小姑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萧伯纳和小姑娘的人格特点,使学生受到启迪。
3、正确认读本课十八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设计思想]本课设计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多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态度,从而受到启发。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副漂亮的图片。
图上的小姑娘和大胡子老爷爷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读过课文的学生会知道萧伯纳和娜塔莎)。
板书课题(萧伯纳和小姑娘)。
齐读题目。
二、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生字。
2、指生读课文,正音。
要求:一边听一边不出声地跟读,之后进行评价。
3、同桌检查读课文。
如果他读得好你就夸夸他,如果他读得不好,你就帮帮他。
4、把生字对照着拼音多读几遍,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一记它。
5、检查生字词语。
可以用你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还可以用你喜欢的字组词。
三、理解朗读课文1、在认识了词语之后,你是不是把课文读得更熟了,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找找描写小姑娘的句子并在书中勾出来。
(学生自读查找)课文是怎么介绍小女孩的?(学生“娜塔莎只有五岁,梳着两条小辫子,蓝眼睛,圆圆的脸经得像苹果,嘴里不停地唱着歌”)看到这样一个小姑娘,同学们你们喜欢她吗?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
(学生齐读)2、这么可爱的小姑娘,不但你们喜欢,萧伯纳也很喜欢她,就在公园里跟小姑娘玩儿。
请同学们接着往下读课文,想一想萧伯纳和小姑娘都在一起玩什么呢?预设:A、讲故事。
B、喂鸽子。
C、合影。
理解词语“合影”和“塑像”,让学生结合生活在实际来理解这一老一小在一起玩,玩得怎么样?能不能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这个自然段?(指生读)你觉得他们像一对什么?(可以说父女或朋友)3、到了中午,小姑娘要回家了。
萧伯纳对小姑娘说什么了?在书的第四然段找一找。
(指生读)全班同学一起读。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萧伯纳和小女孩沪教版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专门难做到恰如其分。
什么缘故?依旧没有完全“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那个问题,方法专门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刻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能够写在后黑板的“积存专栏”上每日一换,能够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番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如此,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 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宝。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为所欲为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奇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存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如此,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锤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看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成效。
【教学目标】1、能借助拼音正确认读“英、双、伶、俐、骄、傲、谦、虚、迪”9个生字,明白得、积存含有生字的词语;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英、双、伶、俐、迪”5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能带着问题边读边思,逐步养成适应;能依照标点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明白谦虚是一个人的美德,即使有了成就也不自豪。
3、能在读明白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最后一节;能展开想像,续编课本剧,与同学演一演。
【重点和难点】1 读准生字的音,如:英、双、伶(后鼻音)。
2 明白得“谦虚、自豪”的意思,能积存应用。
3 逐步养成边读边思的阅读适应。
教学时刻:2课时预习: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激发爱好,揭示课题1、(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位慈爱的白胡子老爷爷,名叫?出示词卡:萧伯纳(萧上注拼音)2、师:谁来拼一拼,读一读?(指名一人;齐读)3、师:萧伯纳75岁那年,他去俄国访问,在大街上遇到一个小女孩,(出示词卡:小女孩)因此他俩之间就发生了一个故事(板书:和)这确实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板书:28、)4、一起读!学生齐读课题[MS1]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老师请小朋友再来读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正确;然后找找课文中直截了当介绍萧伯纳和小女孩的句子。
《萧伯纳和小女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10个。
2.积累7个词语,理解“骄傲。
、”谦虚”这对反义词的含义。
3.正确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最后一节。
4.通过教学让学生懂得谦虚是一个人的美德,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不应该骄傲。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师述:小朋友,你们看知道萧伯纳这个人吗?2.老师简介萧伯纳。
3.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新课。
师板书课题:42.萧伯纳和小女孩4.齐读课题,提提问题。
师小结归纳问题:萧伯纳和小女孩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二、初读,整体感知课文1.仔细听课文录音。
想想.萧伯纳和小女孩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放录音生听后交流)2.自己轻声读课文注愈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读通顺。
三、学习第1小节1.轻声读,圈出其中的生字,同桌自学。
2.生字学习交流。
理解:伶俐3.萧伯纳和小女孩在做什么??(生交流)4.齐读第1小节四、分角色读2、3小节师述:在临别时萧伯纳和小女孩互相说了些什么呢?1.指名读第2、3小节。
2.师述:找找萧伯纳和小女孩的对话。
(生自读,划出句子并交流)师小结。
3.同桌2人一人做动作,一人来读相关的这句句子。
4.交流,学习生字:扬、普。
理解“普普通通”。
5.师生配合读第2、3小节。
四、学习第4、5节师述:我们来看看:萧泊纳听了小女孩和话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1.指名两个学生与老师配合读4、5小节。
2.学习生字:刚、骄、傲、谦、虚、迪;理解:“自以为是、启迪”等词。
2.读后说说自已的感受。
(生交流)“骄傲”和“谦虚”是一组反义词。
3.句子朗读指导。
4.师述:萧伯纳受到了一个普通小女孩的教训,知道了一个人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骄傲,要永远谦虚。
五、复习,写字1.复习生字词语。
2.写字指导:“萧、幽”的笔顺。
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萧伯纳和小女孩教学目标1.了解英国剧作家萧伯纳的生平和代表作品。
2.理解并朗读《小女孩》这篇课文,感受小女孩坚韧乐观的精神,理解文中表达的“有志者事竟成”的含义。
3.通过课文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主要情节,领会文章的主旨思想。
2.正确朗读课文,并初步理解其中的生词和语法结构。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表达的“有志者事竟成”的含义,并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积极向上。
2.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语感、情感的表达方式,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自我介绍,向学生介绍今天的故事主人公——英国剧作家萧伯纳。
2.展示一张萧伯纳的图片,让学生关注学习对象的特征、衣着、神态以及其作品等。
3.引导学生思考,萧伯纳的作品有哪些,他的作品和哪些有关,以及在哪些场合下人们会看到他的作品。
学习新课1.通过阅读《小女孩》这篇文章,让学生了解小女孩的坚韧乐观的精神,体会“有志者事竟成”的含义,并初步理解文章格言的含义。
2.导入单词:让学生学习文章中生词和重点词语,了解中英文的不同表达方式。
3.朗读:要求学生欣赏语言之美,理解语音语调,并朗读文章。
学生可以先模仿老师的朗读,然后进行小组或个人的朗读练习。
4.分角色表演: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角色读、演练,帮助他们深入理解文章的情节,同时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拓展教学1.小组活动:组织学生以萧伯纳为主题,针对他的生平及作品等进行小组讨论。
2.写作:组织学生进行写作活动,以小女孩的遭遇为主题,写一篇自己的感想或者给小女孩写信,鼓励她继续坚强。
活动安排时间活动内容10:00-10:10 导入新课10:10-10:40 学习新课10:40-10:50 休息10:50-11:10 活动与拓展讨论11:10-11:30 写作11:30-11:40 课堂扫除、学生自我总结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学生在萧伯纳的介绍中认识到了一个伟大的剧作家,通过朗读文章,学生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在分角色表演中体会到合作和协作的重要性,在写作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文学素养与创造力。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萧伯纳和小女孩3 沪教版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养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进展的教学方式,慢慢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事实上,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养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萧伯纳和小小姐的人格特点,使学生受到启发。
3、正确认读本课十八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重点和难点1 读准生字的音,如:英、双、伶(后鼻音)。
2 明白得“谦虚、自豪”的意思,能积存应用。
3 逐步养成边读边思的阅读适应。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小孩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形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小孩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专门快。
教学时刻:2课时。
教学预备:学生读语文周报中有关萧伯纳的故事,教师搜集有关萧伯纳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过程:一、运用图片,揭示课题1、屏幕上映出肖伯纳肖像图,启发谈话:小朋友,你们认识图片上的这位老爷爷吗?他可也是一位名人,是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名叫肖伯纳(板书)。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的确实是他和一个小女孩之间发生的情况。
:媒体出示:萧伯纳是英国有名的戏剧家。
师:明白“有名”的意思吗? (媒体:“有名”泛红)师:课文中还有一个词也是说他有名的? 出示词卡:世界闻名师:萧伯纳不仅在英国专门出名,在世界上也专门闻名,这确实是??(2)听记,了解萧伯纳的成就。
师:萧伯纳一生写过51 个剧本,5部小说,还获得了诺贝尔奖呢!3、过渡:他们之间怎么说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先来听一下课文最后一节的录音。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初步认识萧伯纳,听课文的最后一节,激发起学生阅读全文的爱好。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萧伯纳和小姑娘》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积累6个词语;正确书写并记忆6个生字。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
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萧伯纳是不是骄傲,为什么过程与方法:学生进行各种形式朗读,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谦虚是一个人的美德,即使取得了成就也不应该骄傲。
教学重点和难点:1,认识生字和词语,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节。
2,懂得谦虚是一个人的美德,即使取得了成就也不应该骄傲。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
2,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著名的人物。
板书:萧伯纳2,教师介绍萧伯纳的简要情况。
3,出示:这样一位举世闻名的戏剧家常对人说:"一个人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骄傲,要永远谦虚。
这就是一位小姑娘给我的启迪。
"想知道关于他与小姑娘的故事吗初读感知阶段: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2,思考:萧伯纳在国外看到一个可爱的小女孩,他高兴地和小女孩玩了很久。
临别时,萧伯纳让小女孩告诉她的妈妈:"。
"小女孩让萧伯纳告诉他的妈妈"2,学习生字:伶俐普精度感悟阶段:三,学习课文,感情朗读。
1,课文哪句话告诉我们萧伯纳看到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孩2,你喜欢这个可爱的小姑娘吗读句子,学生体会朗读。
3,学习课文2—5节。
(1)萧伯纳和小姑娘分别时各是怎么说的出示2,3节。
②从他们的对话中,你认为萧伯纳骄傲吗为什么学生再次读文,找依据说理由。
③和萧伯纳对比,你觉得小姑娘怎么样说说理由。
④指导读对话。
萧伯纳幽默和亲切,小女孩天真,可爱。
(2)萧伯纳听了小女孩的话愣住了,他在想些什么(3)再读第5节。
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指导朗读,背诵。
《萧伯纳和小女孩》教学设计【说教材】《萧伯纳和小女孩》是英国著名戏剧家萧伯纳与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女孩之间发生的故事。
本课以对话的方式告诉我们一个人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骄傲,要永远谦虚。
萧伯纳和小女孩的对话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应加强朗读与理解。
【说学情】学生已有了较强的识字能力,因此,识字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放手让学生交流自己独特的识字好方法。
但是,朗读课文和语言表达能力差异较大,基础好的同学只要读几遍课文,就能把课文读得声情并茂,语言的表达能力也很强,而基础差的同学跟着别人学讲话还讲得断断续续,说不清楚。
因此,在课堂上老师要注意采用一些激励的机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缩小学生间的差距。
【说教学目标】根据本单元的单元目标,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制订本课的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认识10个汉字,积累6个词语,正确书写6个生字。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节。
边读边想,交流萧伯纳是不是骄傲,并说说理由。
能根据课文内容续编课文。
在此基础上,让那些具有表现欲望的学生上讲台来表演。
这样,既培养了优等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为其他的同学提供了学习的机会,让他们模仿着说,从而达到大面积丰收的目的。
【说教法】一开始,让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萧伯纳的资料,为下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结合交流,学习课文最后一节,同时学习部分生字。
在学习课文时,分成二步,第一步是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第二步是学习课文2-5节,第二步中重点学习萧伯纳和小女孩之间的对话。
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和反复接触文本让学生感受到萧伯纳的幽默和亲切,小女孩的聪颖。
【说学法】良好的学习方法,对学生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课文一开始,不是让学生直接学习课文内容,而是通过交流收集的资料,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了解的萧伯纳。
然后再学习课文,学习课文时,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和同桌交流、小组交流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文中两人对话的内容,明白一个人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骄傲,要永远谦虚。
《萧伯纳和小女孩》教学设计
《萧伯纳和小女孩》的教学中,对于课文中的句式,我除了引导学生赏析外,还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让学生逐步掌握。
一、复述训练,求得完整
在低年级的课堂中,我们常发现学生回答问题或者复述课文内容时总是只字片语不完整。
这个现象也出现在我的课堂里——学生复述“萧伯纳一生共写了5本小说和五十多部剧本,还获得了诺贝尔奖呢!”体会萧伯纳是英国有名的戏剧家时,有的说:“萧伯纳一生共写了5本小说。
”有的说:“萧伯纳写过五十多部剧本。
”还有的说:“萧伯纳获得过诺贝尔奖呢!”每个学生只回答到一点,为此,我立即要求学生们把前面三位同学的发言连起来说具体的一段话。
通过这样的复述训练,旨在锻炼学生听、说能力的同时,把他人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二、句式变换,学会迁移
教学中,对于“小姑娘长着一双闪亮的大眼睛,头上戴着大红蝴蝶结,显得聪明伶俐。
”和“聪明伶俐的小姑娘长着一双闪亮的大眼睛,头上戴着大红蝴蝶结。
”这样的句式的变换练习,我利用引读让学生读中感悟,读中掌握。
同时,也趁热打铁,以班中女孩为实例,让学生学会迁移,进行说话训练。
说的内容更贴近生活了,学生训练时自然俯拾皆是了。
从学生踊跃的发言中可见,效果显然不错。
低年级的“读写链”训练,虽然只是停留在句子的训练上,但是我想只要在阅读中不断进行此类练习,学生必然会敏锐地捕捉到一颗颗“珍珠”——写作的小窍门,时机成熟时只要用一根精巧的“线儿”,便能串成一条精致的“链子”了。
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萧伯纳和小女孩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萧伯纳的生平和作品;2.能够理解并解读《小女孩》这篇课文;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故事情节和描绘人物形象;4.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材: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2.课文《小女孩》的教材讲义和课文录音;3.PPT课件、黑板、彩色粉笔等教学工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学生对课文《小女孩》的了解程度,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知识点,激发学习兴趣。
2. 感受课文(10分钟)1.讲解课文背景:介绍英国诗人萧伯纳的生平,让学生了解他是一个以描写儿童为主题的作家。
2.朗读课文:教师和学生一起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和节奏,加深理解。
3. 理解课文(15分钟)1.解读课文:分段解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的心理变化。
2.词语解析:解释课文中生僻词语的意思,并与学生共同探讨其在句子中的作用。
4. 讨论交流(15分钟)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课文中的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知识检验: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依次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以检验学习的效果。
5. 语言拓展(15分钟)1.生词操练:通过举例、造句等形式,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生词应用到不同的语境中,拓展词汇量。
2.句型训练:提供与课文相关的句子,让学生根据要求转换句型,灵活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
6. 情感体验(10分钟)1.观看视频:播放相关的视频片段,让学生通过图像和声音深入体验课文情感,增强情感共鸣。
2.主题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相关主题,如友谊、成长等,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7. 总结与反思(5分钟)1.学习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概括课文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自我反思:让学生反思自己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情况,以及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是否到位。
四、课后作业1.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2.预习下一篇课文《童话镇》的内容,做好课前准备;3.参与到家庭阅读活动中,选择一篇喜欢的童话故事,进行朗读或书面表达。
《萧伯纳和小姑娘》优秀教学设计「两篇」《萧伯纳和小姑娘》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萧伯纳和小姑娘的人格特点,使学生受到启迪。
3.正确认读本课十八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4.培养学生的动脑意识,树立人性之间的平等思想。
教学重难点正确认读本课十八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培养学生的动脑意识,树立人性之间的平等思想设计思想本课采取了生字两步走的办法,分散难点,逐步消化。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随时发现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对于个别问题要及时解决问题,尊重学生,但是也要防止课堂教学被学生牵着鼻子走,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教学准备学生了解有关萧伯纳的故事,教师搜集有关萧伯纳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内容一、导入同学们听说过萧伯纳吗?板书题目。
齐读、二、认读课文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拿不准的要借助拼音读准确。
如果你已经会了,想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可以给大家讲讲吗?指名读指名讲讲这个故事?请一个孩子到前面讲。
(照顾那些学习能力强,表现欲望强的孩子,让他们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下边我们来学习生字吧。
将课文中的认读生字画出来,开始学习。
组长注意检查。
认读黑板上的这些生字。
指名到前面读,领读,抢读,小组比赛读。
自己看书检查哪些字记住了?哪些还没有记住?三、理解课文指名朗读课文。
你喜欢萧伯纳还是小姑娘?能说说你的理由吗?自己读,思考。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1.小姑娘的外貌描写。
(孩子的天真可爱)。
2.在一起玩了些什么?(情感变化)3.中午分手时他们各说了什么?分角色读,表演。
教师注意巡视指导小组活动,时间要注意控制,可以采取这样的办法,先给定时间自己思考,然后再小组讨论。
在学生发言中教师注意倾听,根据他们的发言及时采取相应的办法,帮助他们理解,同时,注意课堂调控保证很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再来读一遍这篇课文读了萧伯纳和小姑娘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四、复习生字、学写生字课文我们学完了。
本课的生字你都记住了吗?下边我们一起来复习。
28、萧伯纳和小女孩
(一).教学目标
1.识记“剧、戴、幽、普、愣、谦、虚、迪”8个生字;积累“戏剧家、幽默、世界闻名”等7个词语。
书写“剧、戴、普、谦、虚、迪”6个汉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节。
3.懂得谦虚是一个人的美德,即使取得了成就也不应该骄傲。
(二)、教学过程
一、交流信息,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著名的人物。
板书:萧伯纳
2、教师介绍萧伯纳的简要情况。
学习生字:剧
3、出示:这样一位举世闻名的戏剧家常对人说:“一个人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骄傲,要永远谦虚。
这就是那位小姑娘给我的启迪。
”
(1)自由轻声读,要求:读正确。
(2)学习生字:骄傲
..启迪.
..谦虚
读词语,交流:“骄傲”书空,换词法理解“启迪”。
(近义词:启示、道理)
(3)齐读句子。
4、师:读了这些,你有什么疑问么?
(这是一怎样的位小姑娘?她怎么会给有名的戏剧家以启迪的呢?)
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萧伯纳和小女孩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补充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2、思考:的萧伯纳在国外看到一个的小女孩,他高兴地和小女孩玩了很久。
临别时,萧伯纳让小女孩告诉她的妈妈:“。
”小女孩让萧伯纳告诉他的妈妈“。
”
独立思考,同桌交流,指名交流。
三、学习课文,感情朗读。
1、学习课文第1节。
(1)课文哪句话告诉我们萧伯纳看到了一个聪明伶俐的小女孩?
交流出示:有一次在国外,他看到一个小姑娘,长着一双闪亮的大眼睛,头上戴着大红蝴蝶结,显得聪明伶俐。
2、学习生字:戴,注意笔顺,区分“戴”与“带”
3、你喜欢这个聪明伶俐的小姑娘吗?读句子,学生体会朗读。
师:请同学们自己来读读课文的2、3小节,不仅要读正确,还要找找萧伯纳和小女孩分别说了什么。
用直线划出萧伯纳说的话,用波浪线划出小女孩说的话。
交流出示相关语句。
4、同桌分角色再直接读读他们的对话。
学习“普通”,理解意思。
5、读句,初步体会萧伯纳的“幽默”。
学生字:幽(注意笔顺,先写竖)
让我们来做萧伯纳,读读这句话,特别关注这两个词语,配上动作试一试。
从你的动作,似乎让我们觉得萧伯纳这个人非常——?
谁再来幽默地读读这句话?
6、联系第一节,深入感受萧伯纳的“幽默”。
师:到底他是骄傲的,还是幽默的?看看这一小节的这句话,谁来读读?
(媒体出示:“萧伯纳非常高兴,同她玩了很久。
”)
想象一下,他们玩了什么?
创设情境:
萧伯纳同小女孩玩了——?同她玩了——?以至于把时间忘了。
小女孩回家晚了,妈妈会——?会——?
师引读:于是临别的时候,萧伯纳把头一扬,幽默地对小姑娘说——?
师:他这样说,其实是为了什么呀?
师:是啊,为她晚回家找个理由呢!你看他说话多有趣,多——?(幽默)
师引:小姑娘听了,惊讶地问——?怎么,难道我不像吗?——?
师:从他们的对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引读:萧伯纳说——?而小女孩说——?
师:一个说自己世界闻名,一个说自己——普普通通.(板书:世界闻名普普通通)小女孩竟学着萧伯纳说话,你看她真是挺---聪明伶俐
7、想象说话
媒体出示:
听了小女孩的话,萧伯纳愣住了,心想:____________ 。
学习:“愣”,理解意思。
师:世界闻名的萧伯纳听了普普通通的小女孩的话后,竟批评起自己来。
从这里你觉得萧伯纳是个怎样的人呢?生交流
出示词卡:谦虚
注意“谦”的笔顺,老师描:看老师写;同桌手心里写
8、朗读最后一节,理解“启迪、谦虚、骄傲”。
萧伯纳就是这么一个谦虚的人。
所以后来他常对人说——
师:他为什么会愣住呢?再来读读这两句话,然后想想,
(媒体出示:听了小女孩的话,萧伯纳愣住了,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 。
)师:世界闻名的萧伯纳听了普普通通的小女孩的话后,竟批评起自己来。
可见他真的是非常的谦虚啊。
9、师:萧伯纳和小女孩的故事也让我们受到了启迪,读!
这就是萧伯纳成功的秘诀呀!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句话。
四、复习巩固,拓展延伸。
1、抽读生字、词语。
2、小女孩让举世闻名的萧伯纳受到了启迪,多聪明呀!如果你是那个可爱的小女孩,回家后会和妈妈说些什么?
同桌练习、指名表演。
4、指导写字。
(1)出示:伶、俐、扬、骄、傲、迪
(2)重点指导“傲”在田字格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