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选型与布置
- 格式:doc
- 大小:82.50 KB
- 文档页数:8
目录1. 编制依据12. 工程概况12.1.总体概况13. T1塔楼核心筒正式电梯分布14. 施工电梯选型及布置原则34.1.施工电梯选型原则34.2.施工电梯布置原则35. 施工电梯部署45.1.劳动力投入分析45.2.材料量投入分析55.3.施工电梯选型55.4.塔楼施工电梯使用计划65.5.施工电梯平面布置65.6.施工电梯定位图75.7.提前使用正式电梯选择及使用计划9 5.8.塔楼施工电梯分阶段平面布置10 5.9.施工电梯竖向分布图165.10.井道移交计划176. 施工电梯安装176.1.施工电梯安装流程176.2.施工电梯的安装及准备工作186.3.施工电梯安装安全措施237. 施工电梯操作247.1.坠落试验247.2.防坠安全器使用要求257.3.定期检查257.4.升降机的润滑277.5.整机调试277.6.验收288. 安全及维护措施299. 永久电梯提前运行方案299.1.日常维护管理299.2.使用完后整修方案3110. 塔楼施工电梯运输需求及运输能力核算33 10.1.第一阶段运力分析(7-24F)3310.2.第二阶段运力分析(25-31F)3410.3.第三阶段运力分析(32-39F)3610.4.第四阶段运力分析(40-89F)3810.5.第五阶段运力分析(90-96F)4010.6.第六阶段运力分析(96F-103F)4310.7.第七阶段运力分析(103-106F)4510.8.第八阶段运力分析(外框封顶及中高区装饰阶段)47 10.9.第九阶段运力分析(高区装饰阶段)491.编制依据(1)本工程现有施工图纸。
(2)《吊笼有垂直导向的人货两用施工升降机》(GB26557-2011)(3)《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GB10055-2007)(4)《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2010)(5)《SC200/200施工升降机使用说明书》(6)《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160-2008)(7)《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2.工程概况2.1.总体概况沈阳市沈河区青年大街以西、彩塔街以东、文艺路以北,地块编号036。
小区安装电梯的流程一、规划筹备阶段1. 小区业主委员会成立会议,讨论安装电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形成共识。
2. 业主委员会联系相关部门,了解政府相关政策和规定,明确申请条件和手续。
3. 指定专人负责项目筹备工作,包括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征集业主意见、招标选取相关单位等。
4. 向相关单位提交申请材料,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等。
二、设计选型阶段1. 针对小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电梯类型和规格,考虑小区楼层、人流量、使用需求等因素。
2. 由专业设计单位进行电梯井道和机房布置设计,并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
3. 进行设计方案评审,包括业主委员会、设计单位、相关部门等的参与,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安全、实用、美观的要求。
4. 完成设计方案的修改和优化,最终确定最佳方案。
三、施工安装阶段1. 通过公开招标或邀请投标的方式,选取合适的电梯供应商和施工单位。
2. 电梯供应商根据设计方案制造电梯产品,并进行质量检测和调试。
3. 施工单位按照设计方案进行井道施工、电梯安装和电气连接等工作。
4. 施工过程中,要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
5. 施工完成后,进行电梯的初步验收,包括功能测试、安全检查等。
四、验收阶段1. 完成电梯的初步验收后,由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对电梯进行全面检测和验收。
2. 检测内容包括电梯的安全性能、运行稳定性、声音和振动、紧急救援等各方面。
3. 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直至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4. 完成验收后,出具电梯验收合格证书。
五、后续维护阶段1. 小区业主委员会与电梯供应商签订维护合同,确保电梯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2. 电梯供应商按照合同约定,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和故障排除,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3. 业主委员会定期对电梯进行巡检,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电梯的正常使用。
4. 定期进行电梯的年检和定期检验,确保电梯的安全性能符合要求。
5. 如有必要,进行电梯的更新改造,以适应新的需求和技术标准。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DB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DBJ50/T-XXX-201X重庆市住宅电梯配置和选型及安装维护标准Standard for residential lifts in Chongqing - planning, selection,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征求意见稿)201 X- X X- X X发布201 X- X X - X X实施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前言为明确建筑规划设计阶段住宅电梯配置与选型的技术要求,根据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重庆市住宅电梯配置和选型及安装维护标准》(建标字2014第2-1-1号)的要求,编制组在对重庆地区住宅电梯配置现状进行深入调研,以及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参考国内有关技术标准编制了本标准。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为:1.总则;2.术语、符号;3.住宅电梯要求;4.特殊用途电梯的附加要求;5.电梯安装与维护;附录A 电梯配置和选型的传统计算方法;附录B 部分常见住宅建筑的电梯配置和选型。
本标准由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归口管理,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标准的具体解释。
使用中的意见或建议,请随时反馈给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重庆市江北区建东二村50号,邮政编码:400020),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程主编单位: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本规程参编单位: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重庆迈高电梯有限公司重庆中医骨科医院重庆伊士顿电梯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建工集团房地产开发公司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张超陈渝张东平鲁国雄甘靖戈伍克林张望张京街吴秀琳白新文冯麒麟刘寰唐科李林李祝强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目录1总则 (1)2术语、符号 (3)2.1术语 (3)2.2主要符号 (4)3住宅电梯要求 (5)3.1基本要求 (5)3.2电梯配置和选型要求 (6)3.3电梯布置要求 (9)4特殊用途电梯的附加要求 (11)4.1消防电梯 (11)4.2无障碍电梯 (12)4.3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13)5电梯安装与维护 (11)5.1电梯安装 (11)5.2电梯维护 (12)附录A 电梯配置和选型的传统计算方法 (17)附录B 部分常见住宅建筑的电梯配置和选型 (22)Contents1General provisions (1)Terms and symbols (3)2.1Terms (3)2.2Symbols (4)3Residential lifts (5)3.1Basic requirements (5)3.2Lift planning and selection (6)3.3Lift location and arrangement (8)4Additional requirements to lifts with special functions (10)4.1Firefighters lifts (10)4.2Lifts for the disabled people (11)4.3Strechers l ifts (12)5Lift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 (11)5.1Lift installation (11)5.2Lift maintenance (12)Appendix A The classical design method for lift planning (17)Appendix B Lift planning and selection for typical residential buildings (22)1总则1.0.1为明确建筑规划设计阶段住宅电梯配置和选型、电梯安装及使用过程中维护保养的技术要求,保障居民的出入安全便捷,提高住宅功能质量,制定本标准。
电梯一、电梯的分类根据国家标准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 GB/T 7025,电梯分为六类,见下表1;表1 电梯的分类注:1 本表摘自国家标准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1部分:Ⅰ、Ⅱ、Ⅲ、 VI类电梯 GB/T ;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2部分:Ⅳ类电梯 GB/T ;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3部分:Ⅴ类电梯 GB/T ;该标准等效利用国际标准电梯的安装ISO/DIS 4190;2乘客电梯:有完善的安全设计,只用于运送乘客而设计的电梯;3客货电梯Ⅱ类电梯:轿厢内的装饰有别于客梯,可分别用来乘客和载物;4住宅电梯:轿厢装潢较简单,住宅用电梯宜采用Ⅱ类电梯;5病床电梯:轿厢长且窄,主要用于搭载病床和病人;6观光电梯:井道和轿厢壁至少有同一侧透明,乘客可观看轿厢外景物的电梯;7载货电梯Ⅳ类电梯:有必备的安全装置,主要用于载货;其中,为运送车辆而设计的电梯也称为汽车电梯;8杂物电梯:额定载重量不大于500kg,额定速度不大于1 m/s,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二、电梯参数电梯的基本参数主要有额定载重量、可乘人数、额定速度、轿厢外廓尺寸和井道型式等;主参数指额定载荷和额定速度;1.额定载重量;电梯设计所规定的轿内最大载荷;乘客电梯、客货电梯、病床电梯通常采用320kg、400kg、600/630kg、750/800kg、1 000/1050kg、1150kg、1275kg、1350kg、1600kg、1800kg、2000kg、2500kg等系列,载货电梯通常采用630kg、1000kg、1600kg、2000kg、2500kg、3000kg、3500kg、4000kg、5000kg等系列,杂物电梯通常采用40kg、100kg、250kg等系列;2额定速度;电梯设计所规定的轿厢速度;标准推荐乘客电梯、客货电梯、为适应大交通流量和频繁使用而特别设计的电梯额定速度为、、、、、、、、、、、;医用电梯采用0.63m/s、1.00m/s、1.60m/s、2.00m/s、2.50 m/s等系列,载货电梯采用0.25m/s、0.40m/s、0.50m/s、0.63m/s、1.00 m/s、1.60m/s、1.75m/s、2.50m/s等系列,杂物电梯采用0.25m/s、0.40m/s 等系列;电梯的选型配置时主要参数的确定应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具体的电梯配置方案应由业主、建筑师、电梯工程师协商确定;三、电梯的土建布置方法一电梯的位置布置原则l电梯一般要设置在进入大楼的人容易看到且离出入口近的地方;电梯应尽可能的集中在一个区域设置,以便乘客在同一个地方候梯,从而达到乘客对电梯的均匀化分布;电梯的位置布置应与大楼的结构布置相协调;2以电梯为主要垂直交通的每幢建筑物或每个服务区,乘客电梯不应少于两台七至十一层住宅可设一台,以备高峰客流或轮流检修的需要;两台宜并排布置,以利群控及故障时互救;3电梯在并列布置时不应超过4台,这是因为电梯的停层时间一般不超过8秒,乘客可能来不及进入电梯;4当建筑物的出人口为两层或以上时如地下有停车场、地铁口、商店等,可用自动扶梯连接出入口层之间的交通,使始发站集中在一层,从而提高运输效率;5对服务站和运行速度一致的电梯,应采用并联和群控管理;6对于主要需要局部运行的电梯的建筑物,为提高电梯运输能力,宜选择局部实效高的电梯而非一味考虑高额定速度;7对于公司专用的办公楼,相邻的楼层之间的交通可考虑不用电梯,电梯的停站数可考虑隔层停,既缩短了电梯往返运行的时间,也提高了输运能力,同时又节省了设备费用;8对于高层或超高层建筑,电梯一般集中布置在大楼中央,采用分层区或分层段的方法;候梯厅要避开大楼主通路,设在凹进部位以免影响主通路的人员流动;若电梯分区设置,可按15层一个区域,且在不停层的井道每隔11m设置不小于350×1800的井道安全门;建筑面积巨大,且工作、生活人数很多的超高层建筑,为提高运输效率,可配置双层轿厢电梯;9医院的乘客电梯和病床电梯应分开布置,有助于保持医疗通道畅通,提高输送效率;10电梯的井道和机房应远离需要安静的房间,如居室、病房、客房、阅览室等,避免噪声干扰,必要时考虑采用采取消声、隔声及减振措施;二电梯数量的确定电梯台数,需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内部人员流量来计算,用最少的投资来满足合理的垂直运输要求;有的按每100人需要的电梯台数来计算,有的按建筑物的人均面积来计算,科学的方法是进行交通计算;电梯是建筑物的垂直交通工具,其选型配置的优劣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合理利用,特别是对高层现代化建筑;优良的选型配置意味着乘客和货物在大楼内快捷、便利、安全地流通,意味着增加建筑面积的利用率、节省设备和能源而降低成本;因此在建筑设计阶段,建筑师、电梯工程师和业主就应紧密配合选配合理的电梯;电梯数量的确定,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规模、高度、客货流量等作电梯交通分析,方案设计阶段可参照表2;表2 几种建筑类型电梯数量选用估计值注:1表中客梯规格按载重1000~1350kg计算,额定15~20人;2办公楼或宾馆电梯运行速度一般为:6~15层为~2.5 m/s;15~25层为~2.5 m/s;3表列电梯数量仅供方案设计时快速参考,技术设计中还需进一步研究;4 在各类建筑中,至少应配置1~2台能使轮椅使用者进出的无障碍电梯;大规模、超高层建筑复杂的电梯系统,要准确、合理、经济地确定电梯的数量、载重容量与速度;首先要算出全部电梯梯所要服务的楼内总人数,选定电梯的三项服务质量标准:乘梯高峰期某一限定时间内电梯所需服务的最大运客量,乘客候梯时间或电梯的平均间隔时间;乘客从唤梯起至到达其目的地的全行程时间;当然,这些标准,都因国家、地区和不同的建筑性质有差异;需要在设计建筑方案时,将大厦的用途、层数、各层面积等详细资料,预先提供给电梯厂商,请电梯工程师作交通运输分析,求出所需电梯系统各种参数,从经济与服务质量方面合理选择电梯系统,周密筹划建筑布局;电梯交通流量分析步骤为:了解建筑性质、情况,估算电梯使用人数---确定电梯数量---确定电梯服务方式---确定电梯载重量---确定电梯速度----计算平均运行间隔----计算5分钟输送能力----是否符合标准---完成建筑物的电梯配置方案1了解建筑性质、情况,估算电梯使用人数;电梯使用人数=建筑物总使用人数×运行高峰时段比例系数;其中建筑物总使用人数参见表3,运行高峰时段比例系数参见表4;表3 各种建筑物总使用人数估算注:用以估算人数的面积为实际使用净面积建筑面积×实际使用率;办公楼有效使用面积可按×办公楼总建筑面积估算;表4 运行高峰时段比例系数注:运行高峰时段比例系数随建筑物的业态及使用情况而不同,所取数值为经验值;2确定电梯的数量住宅楼:50户/台;出租办公楼:2800~3400平方米/台;公司专用办公楼:2000~2600平方米/台;宾馆:100个房间/台;3确定电梯的服务方式电梯的操纵控制方式有集选控制,并联控制,群控;目前,单梯一般采用微机集选控制,2-3台电梯采用并联,更多电梯时采用群控;在电梯的操纵控制方面,一些标准的或可选的功能配置在特定的场合下有利用于提高电梯的输效率;可咨询电梯专业厂家;4确定电梯载重量在乘客电梯的设计时,往往是通过额定载重量来确定轿厢容量和轿厢有效面积;最大的乘客人数应按额定载重量kg除以75kg/人计算结果向下圆整到最近的整数,详见表5;最大的乘客人数也可以按轿厢最小有效面积确定,详见表6;在设计时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设定电梯的载重量;一般来说,速度越高的电梯,要求选择的载重量越大;原则上速度设计在2~2.5米/秒之间的电梯,载重量宜≥1000kg;速度设计≥3米/秒的电梯,载重量宜≥1350kg;一般情况下,星级酒店和甲级办公楼的设计大多选用载重量≥1350kg的电梯,以便提高电梯的运载能力,提升建筑物的档次;表5 不同电梯载重量对应的最大乘客数量表6 最大乘客数量对应的轿厢最小有效面积注:乘客人数超过20人时,每增加1人,增加0.115m25确定电梯的速度一般情况下,设定15层以上的大楼电梯从基站直驶到最高服务层站所需的时间,最理想的应控制在30秒内,根据目前我国的情况,建议该时间宜控制在45秒内;电梯速度选择的基准尺度;10层以下1.5m/s;10-20层-2 ms;20-30层-3ms;30-40层4m/s;40-50层5m/s;50-60层6m/s;6确定乘客候梯时间在实际计算时,由于各电梯制造商提供的电梯在基本参数设计时都略有差异,当然该差异都是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例如开关门时间国家标准是在某个范围内,所以,由不同制造商提供的载重量和速度等参数想同的电梯,计算的平均运行间隔略有不同;经过测试,乘客心理能够承受的候梯时间随着建筑物性质也有不同,表7列出各种建筑物可行的平均运行间隔指标,可供参考;表 7 各种建筑物电梯平均运行间隔指标7计算5分钟输送能力有关电梯输送能力的计算是以建筑物内人流高峰期的情况进行计算的;在人流高峰期,如果电梯完全能够满足实际使用,即在大楼运输最恶劣的情况下能够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那么大楼的电梯配置符合要求;针对不同大楼的不同性质,产生高峰期的原因不同,时间也各不相同,应分别制定不同的标准;表8中列出各种建筑物的5分钟输送能力指标,可供参考;表8 各种建筑物电梯5分钟输送能力指标8如果不符合标准,可调整电梯的数量、服务方式、载重量、速度等参数,直到符合标准,即完成建筑物的电梯配置方案;三电梯的土建结构要求1、电梯井道与机房详图重点表达的部位电梯与建筑物的联系主要涉及机房、井道、底坑、层门入口、导轨固定等的设置方式和连接方法,电梯大样图应表示导轨埋件、厅门牛腿、厅门门套、机房工字钢或钢筋混凝土梁和顶部检修吊钩等;层数指示灯及上下按钮留洞位置及大小,应准确符合电梯生产厂家要求,留在门顶或井道壁上;由于电梯不同规格型号、不同生产厂家的尺寸要求各不相同,因此,电梯井道与机房的土建图应按专业电梯生产厂家提供的同类型的标准图纸,并结合建筑物电梯井道的不同结构如砌体结构、混凝土结构、混合结构或钢结构等绘制;最好能先确定采用的电梯厂家,避免土建条件不能满足电梯安装的要求;电梯井道与机房详图重点表达的部位见表9 表9电梯井道与机房详图重点表达的部位电梯井道与机房的设计应能满足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7588-2003提出电梯土建技术要求;。
施工电梯施工方案选型与布置概述施工电梯在各类建筑工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为施工人员和物资提供快速、安全的垂直运输。
本文将介绍施工电梯的选型与布置方案,包括施工电梯的选型原则、常见选型方案、以及电梯的布置和安装要点。
施工电梯选型原则安全性在选择施工电梯时,安全性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施工电梯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例如《建筑电梯安全规范》等。
此外,我们还需要考虑施工电梯的制造商和供应商,选择具有良好信誉和经验丰富的厂家。
载重能力和尺寸施工电梯的载重能力和尺寸应根据工地的具体需求进行选择。
我们需要考虑施工材料和设备的重量和体积,选择能够满足施工需求的载重能力和尺寸。
使用寿命和稳定性施工电梯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也是选型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我们应选择质量可靠、结构稳定的电梯产品,以确保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安全、有效地使用。
维护和维修便捷性为了确保施工电梯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维护和维修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我们应选择易于维护和维修的电梯产品,以降低维护成本和维修周期。
常见施工电梯选型方案单臂施工电梯单臂施工电梯是一种常见的施工电梯选型方案。
它通过在建筑立面搭建一个臂展,将电梯主体安装在臂展上,提供垂直运输服务。
这种选型方案适用于大多数建筑工地,具有成本低、安装快、使用灵活等优点。
双臂施工电梯双臂施工电梯是另一种常见的选型方案。
与单臂施工电梯不同的是,双臂施工电梯在建筑立面搭建两个臂展,将电梯主体安装在两个臂展之间,提供更高的载重能力和更大的作业范围。
这种选型方案适用于较大规模的建筑工地,具有承载力高、作业范围广等优点。
合同制施工电梯合同制施工电梯是一种灵活可拆卸的选型方案。
它通过在建筑立面搭建临时结构并配置电梯设备,提供垂直运输服务。
这种选型方案适用于对施工工期要求较高、需要频繁移动电梯的工地,具有便于拆装、适应性强等优点。
施工电梯布置和安装要点施工现场勘测在施工电梯的布置和安装前,首先需要进行施工现场的勘测。
长沙万科住宅电梯选型标准2013年9月1目录一、电梯选用原则二、无障碍电梯、消防电梯、担架电梯等设计注意事项三、其它四、各型号电梯技术参数表及其附图(一)、日立有机房普通乘客电梯(HGP系列)(二)、日立有机房担架电梯(HGP系列)(三)、日立有机房高速乘客电梯(HPM系列)(四)、日立无机房乘客电梯(UAX系列)一、电梯选用原则:1.电梯选用基本原则:(1)根据国家、地方的有关规范、规定以及最经济、合理的原则。
(2)根据具体工程项目平立面条件选用。
2.住宅乘客电梯载重量、速度的选择建议如下:(1)5层及以下洋房:无机房电梯、载重量800kg、速度1.0m/S;(2)6~9层洋房:无机房电梯、载重量1000kg、速度1.5m/S;(3)1~9层住宅:有机房普通乘客电梯、载重量900kg、速度1.0m/S;(4)10~18层住宅:有机房普通乘客电梯、载重量900kg、速度1.5m/S;(5)19~34层住宅:有机房普通乘客电梯、载重量900kg、速度1.75m/S;(6)35~45层超高层住宅: 有机房普通乘客电梯、载重量1050kg、速度2.5m/S;(总提升高度H≤140M,包地下室)(7)45层~60层超高层住宅: 有机房普通乘客电梯、载重量1050kg、速度3.0m/S;3.住宅电梯数量的设计标准如下:(1) 12层及12层以上的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应设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2) 高层住宅每单元户数超过60户时,其电梯设置不得少于2台。
且平均每台电梯的服务户数不宜超过75户。
4、以上电梯选用原则为常规设计标准,如单项工程有特殊要求的,可按单项工程具体情况并结合国家、地方的有关规范、规定设计。
二、无障碍电梯、消防电梯、担架电梯等设计注意事项:1. 无障碍电梯:(1) 七层及七层以上的住宅,应进行无障碍设计(含无障碍电梯)。
(2) 无障碍电梯轿厢设计要求如下:1、电梯门开启净宽度大于或等于0.8m。
施工电梯脚手架方案第1篇施工电梯脚手架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施工越来越多,施工电梯和脚手架作为施工现场的重要垂直运输设备,其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对整个工程具有重大影响。
为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施工电梯脚手架方案。
二、编制依据1.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 《建筑施工临时设施设计规范》;3. 《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4. 《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5. 项目施工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
三、施工电梯选型及布置1. 施工电梯选型根据本项目建筑高度、施工周期、施工荷载等因素,选用SC型施工升降机,具体参数如下:(1)额定载重量:1000kg;(2)额定速度:0-60m/min;(3)最大架设高度:150m;(4)电机功率:2×11kW;(5)驱动方式:二驱。
2. 施工电梯布置(1)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在建筑物周边布置施工电梯,保证电梯井道与建筑物之间有足够的安全距离;(2)施工电梯的基础应按照设计要求施工,确保基础稳定、可靠;(3)施工电梯的导轨架应垂直设置,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得大于1/1000;(4)施工电梯的防护设施应齐全,包括防护网、防护门、限位器等。
四、脚手架搭设1. 脚手架选型根据本项目建筑结构、施工荷载等因素,选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具体参数如下:(1)立杆:φ48.3×3.6mm;(2)横杆:φ48.3×3.6mm;(3)纵距:1.5m;(4)横距:0.8m;(5)步距:1.8m;(6)连墙件:采用刚性连墙件,间距不大于4m。
2. 脚手架搭设要求(1)脚手架搭设前,应清除搭设场地内的杂物,平整场地;(2)脚手架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搭设,确保搭设质量;(3)脚手架的立杆、横杆、纵距、横距、步距等应符合规范要求;(4)脚手架的扣件应齐全、紧固,不得有松动现象;(5)脚手架应设置斜撑、剪刀撑等加强措施,提高整体稳定性;(6)脚手架搭设过程中,应定期进行验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消防电梯规范消防电梯规范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疏散人员。
下面是关于消防电梯规范的1000字介绍:一、消防电梯的选型与设置1.消防电梯的选型应符合《电梯设计和施工质量通则》、《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等相关法规的要求,应具有防火、防烟、防爆、抗震等安全特性。
2.消防电梯的设置应遵循规划、设计和施工的原则,对建筑物内部消防安全区域进行合理布置。
3.消防电梯的通道和出入口应与主要消防通道分离,保持疏散的通道畅通无阻。
4.消防电梯井道和机房应采取防火阻隔与一氧化碳浓度监测等措施,确保消防电梯在火灾发生时能正常运行。
二、消防电梯设计与安装1.消防电梯的设计和安装应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2.消防电梯的井道底部应设置污水收集槽,以防止火灾发生时产生的水被导致。
3.消防电梯的轿厢内应设置灭火器,并配备容量适宜的储水装置。
4.消防电梯的轿厢内部也应设置相应的疏散指示标志,方便乘客了解疏散通道。
5.消防电梯的外部可以设置一键呼叫和疏散指示灯,以便乘客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快速找到电梯位置。
三、消防电梯的维护与管理1.消防电梯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运行状态良好。
2.消防电梯检修记录和维护记录应完整保存,便于追溯。
3.消防电梯的灭火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查和试验,以确保其性能和有效性。
4.定期对消防电梯的消防检查和演练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5.消防电梯的故障应及时报修,确保能够迅速恢复正常运行状态。
四、消防电梯的使用与应急疏散1.在火灾发生时,优先使用消防电梯进行疏散,避免使用普通乘客电梯。
2.在使用消防电梯疏散时,应按照指示进行有序的排队上梯,避免拥挤和混乱。
3.消防电梯的开门和关闭时间应根据疏散需要进行调整,确保乘客能够迅速上下电梯。
4.在火灾情况下,应急疏散通道和出口应保持畅通,避免放置障碍物妨碍乘客的疏散。
5.在火灾情况下,乘客应当保持冷静,按照指示进行有序疏散,避免因恐慌而造成更大的伤害。
住宅电梯的配置和选型目前市场上住宅电梯,电梯制造企业大多以满足GB758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及国家强制型式实验规则和检验规则的要求,而上述要求基于电梯安全为主,缺少电梯设计标准、配置选型,如数量、载重量、速度等具体设计要求。
然而,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随着老龄化的加速,居住建筑的电梯配置标准过低,数量少、载重量小、额定速度慢、候梯时间长是不争的事实。
这些因选择而产生的问题,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后期使用中无法改善的困扰和不便。
所以在新建项目设计之初,需要通过软件分析、规范对比,依据项目档次合理化的进行设计,主要考虑内容如下:——————以下为正文——————一、什么情况下住宅要设置电梯:1.1-GB50096-2011《住宅设计规范》6.4.1条-属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设置电梯: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时;底层作为商店或其他用房的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时;底层做架空层或贮存空间的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时;顶层为两层一套的跃层住宅时,跃层部分不计层数,其顶层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时。
6 . 4 . 2 12层及以上的居住建筑,每栋建筑应不少于2部电梯,包括1部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PS:单元式住宅,每单元可设置一台电梯。
二、住宅电梯设计选型:2.1-设计标准:2.1.1-国际:ISO/CD 8100-32《载人和载货电梯第32部分:安装于办公楼、住宅电梯的配置和选型要求》五分钟运载能力(5HC)7.5%、名义总行程时间(NTT)≤40s2.1.2-国内行业标准:JGT5010-92 《住宅电梯的配置和选择》级别60:5分钟运载能力(5HC)7.5%、间隔时间(INT)≤60s、名义总行程时间(NTT)≤20s级别80:5分钟运载能力(5HC)7.5%、间隔时间(INT)≤80s、名义总行程时间(NTT)≤30s级别100:5分钟运载能力(5HC)7.5%、间隔时间(INT)≤100s、名义总行程时间(NTT)≤40s2.1.3-地方标准:DBJ50-253-2017 《住宅电梯配置和选型及安装维护标准》舒适:5分钟运载能力(5HC)7.5%、间隔时间(INT)40~70s、电梯数量30~60户/台正常:5分钟运载能力(5HC)7.5%、间隔时间(INT)70~90s、电梯数量60~90户/台经济:5分钟运载能力(5HC)7.5%、间隔时间(INT)90~120s、电梯数量90~100户/台小结:住宅客梯5HC各档次统一要求为7.5%,INT各档次有所不同,根据项目档次正向判断,或在满足住宅得房率情况下能布置的住宅客梯反向计算结果。
电梯设备选型与安装方案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电梯作为现代化建筑中必不可少的设施之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电梯的选型与安装方案设计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运行效率和使用体验。
本文将针对电梯设备的选型和安装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说明。
一、电梯设备选型1.根据使用需求选择电梯类型: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电梯类型。
例如,住宅楼一般选择直梯或者低速扶梯;商业楼一般选择高速扶梯或者观光电梯;医院一般选择病床电梯等。
2.考虑电梯负载能力:根据建筑物的人流量、使用场景和需求,确定电梯的负载能力。
一般来说,住宅楼可以选择1000公斤以下的电梯,商业楼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负载能力。
3.了解电梯供应商的信誉和品质:在选择电梯设备供应商时,需要深入了解供应商的信誉和品质情况。
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搜寻用户评价或者咨询专业人士,选择声誉良好、具备专业技术和售后服务支持的供应商。
二、电梯安装方案设计1.确定合适的电梯位置:在进行电梯安装方案设计时,需要确定电梯的合适位置。
考虑到建筑物结构、使用需求和用户便捷性,选择最合适的电梯位置,确保电梯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效率。
2.制定电梯施工方案:对于电梯的安装,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材料选用和操作流程等。
并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进行施工现场的布置和安全措施的制定。
3.进行电梯安全评估和预防措施:在电梯安装方案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电梯安全评估,确保电梯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同时,还需要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包括安全标识、应急处理措施等,以确保电梯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4.合理规划电梯机房和井道设计:电梯机房和井道的设计对电梯的安全性和外观美观都有很大的影响。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合理规划机房和井道的布置,确保安全通行和方便维修。
5.确保电梯设备的质量和维护:在电梯选型和安装完成后,定期进行设备质量检查和维护工作,确保电梯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施工电梯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日期:版次:01目录一、工程概况 (3)二、施工电梯布置及选型 (3)三、主要结构简介 (5)四、安拆施工电梯劳动力配备 (8)五、施工电梯平面布置位置 (9)六、施工电梯的安装 (9)七、调试 (14)八、使用与操作 (17)九、安全规程 (20)十、维护保养及故障排除 (22)施工电梯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建筑结构形式:主体:外钢管混凝土柱框架—内筒结构,内筒为钢骨混凝土剪力墙(中央筒内置H350×350×12×19型钢,外围筒内置H250×250×12×19型钢),外框架为钢管混凝土柱、H型钢与混凝土组合梁。
中央筒高328.0m,外围筒高253.8m,裙房:框架结构,框架柱为钢管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柱。
二、施工电梯布置及选型为满足结构及二次精装修工程中的人员及材料运输要求,需要安装外用电梯以满足垂直运输的需要,在0#筒布置两个施工电梯,即1#、2#施工电梯。
1#施工电梯采用SCD200/200普通型,该型号施工升降机配有双笼,载重为每笼两吨。
带有对重,每个吊笼有两套传动装置。
标准节截面尺寸为0.8*0.8米和0.65*0.65米,高度为1.508米。
为了克服100米以上提升高度时过大的电缆自重和电压降,配有电缆滑车装置。
当吊笼越过限位开关触发板或突然失电时,可对吊笼进行手工撬动升降。
该系列升降机采用国际先进技术,主要技术指标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是国家级重点新产品。
主要性能技术参数表2#施工电梯采用SCD200/200V变频无级调速,该型号施工升降机配有对重,无司机室,双笼,每笼载重为两吨。
选用日本安川高质量的变频调速器。
该产品的特点是: 1. 提升速度快,中速为0~60米/分,高速为0~90米/分。
2. 启、制动平稳,无动击 3. 启动电流小于额定电流 4. 机械磨损降低。
由于启动时无冲击,大大降低了齿轮、齿条等机械磨损。
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乘客电梯选型配置要求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苏州市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乘客电梯的选型配置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苏州全市范围内新建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乘客电梯的选型配置。
相关建筑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和电梯制造、安装、维护保养和使用等应符合本文件的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标准,仅标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标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GB/T 7024ISO 8100-32 乘客和载货电梯第32部分:安装于办公、旅馆和住宅建筑的乘客电梯的配置和选择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物联网的技术规范GB/T 24476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3术语和定义GB/T 702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公共建筑 public building供人们进行各类公共活动的建筑。
包括办公建筑(如写字楼、政府部门办公室等),商业建筑(如商场、金融建筑等),旅游建筑(如酒店、娱乐场所等),科教文卫建筑(如文化、教育、科研、医疗、卫生、体育建筑等),通信建筑(如邮电、通讯、数据中心、广播用房)、交通运输类建筑(如机场、高铁站、火车站、地铁、汽车站、冷藏库等)以及其他(如派出所、仓库、拘留所等)。
3.2 住宅建筑 residential building供人们居住使用的建筑。
包括公寓住宅、商品住宅、老年公寓住宅等。
3.3 所需的输送能力requiredhandling capacity在规定的载荷限制下,根据特定的客流组合,单部电梯或电梯群组在规定的时间内能持续运送的乘客人数。
注:通常用每5min运送的建筑物电梯服务总人数百分比来表示。
3.4 公众聚集场所public gathering places指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车站、机场、客运码头、商场、餐饮场所、体育场馆、展览馆、公园、宾馆、影剧院、图书馆、儿童活动中心、公共浴池、养老机构等。
DB4201T496-2016-住宅电梯配置和选型通用要求(付印稿)剖析引言在现代化城市中,住宅电梯的建设已经成为了城市规划和住宅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住宅电梯的安全和舒适性对住户的居住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住宅电梯的配置和选型是住宅建设中的重要环节,需要以高标准、高质量进行规范和实施。
《DB4201T496-2016-住宅电梯配置和选型通用要求(付印稿)》作为住宅电梯配置和选型的参考标准文件,为保障住户的安全和舒适,对住宅电梯的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说明。
本文将对该标准进行剖析和解读。
标准内容一、起点位置起点位置应满足以下要求:1.应设置在不易受到日晒、风吹和雨淋的地方;2.电梯前室要设置不小于1m的距离,在进入电梯前室后再进入电梯;3.电梯前室面积不应小于2.5平方米,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2米;4.电梯门启动系统应配备光电(或红外线)安全保护装置;5.起点面积应大于电梯长度及宽度之积。
6.应在起点设有明显的指示标志。
二、电梯车厢电梯车厢应满足以下要求:1.应该具有独立的车门和前门;2.车厢门应设电动门驱动装置;3.电梯车厢中载物体积不应小于1000mm1500mm2200mm;4.电梯进出口都要设置感应设备,使电梯门不夹断人或物;5.车厢内应设有紧急通信和报警装置;6.车厢内应装有灭火器和跳楼器,以便发生火灾或其它意外时使用。
三、电梯门电梯门应满足以下要求:1.车门和门框的保护板外表面不得有毛刺和裂口;2.车门和门框内侧须配有防护栏或细网钢丝网以保护乘客安全;3.车门在关闭时应自动张紧,不应有戒指和手或臂的缝隙;4.车门在运行时应具备电气和机械两种可靠技术保护装置;5.电梯车厢门、前门及厢外门应装备电动启动器和系统,可自动保持安全。
四、电梯轿顶电梯轿顶应满足以下要求:1.电梯轿顶应采用吸收撞击的设计,以防止物体打在轿顶上;2.轿顶应能够承受轿顶载荷;3.轿顶应能够抗震、防腐、耐氧化、无毒、无味、耐候性好,且对环境无污染。
电梯修建标准为了确保住宅电梯的安全、可靠和舒适性,住宅电梯的设计规范和标准主要包括载重量和速度、尺寸和空间布局、门和门开闭装置、操纵装置和按钮、照明和通风、安全装置和救援设备等要求。
一、常见的设计规范和标准:1. 国家标准:中国国家标准GB/T 21739-2008《住宅电梯规范》是最基本的规范,其中包含了电梯的基本要求、设计和安装规定、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2. 载重量和速度:住宅电梯的载重量通常根据建筑物类型和层数来确定,一般在320kg 至1600kg之间。
速度一般在0.63m/s至2.5m/s之间,根据层数和需求进行选择。
3.尺寸和空间布局:住宅电梯的尺寸和空间布局要满足机房、井道和轿厢的相应要求。
机房和井道的尺寸需要满足电梯组件的正常运行和维护需要,轿厢的尺寸要适应乘客的进出和舒适性。
二、标准内容本《标准》主要根据当前住宅电梯的选型配置现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立足于根本、放眼于未来,按照条款有出处、规定有依据的原则进行了内容编制。
全文共分为六个章节,分别针对住宅电梯的基本要求、附加要求、数量和规格配置及选型、布置要求进行规定。
主要内容为:(一)立足现实,满足发展需要,明确住宅电梯选型配置适用范围及设置要求一是立足现实,尊重在用住宅电梯的现实状况以及既有住宅建筑的环境局限性,规定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限于新建住宅,既有住宅建筑更新、改造、加装电梯可作参考。
二是满足发展需要,本《标准》规定了设置住宅电梯的基本要求。
依据《贵州省电梯条例》等要求,规定了四层及四层以上住宅或最高住户入口层楼面距离主楼层的高度超过10m 时,应设置电梯。
与《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七层及七层以上”、“高度超过16m 时”设置电梯的规定相比,本《标准》对于设置电梯的层数要求及高度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好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的需要。
(二)以人为本,深化电梯运输工具属性,明确电梯配置数量与服务需求的关系电梯作为住宅最为重要的垂直运输交通工具,服务于广大住户的出行生活。
施工电梯方案设计在现代建筑施工中,施工电梯作为一种垂直运输设备,对于提高施工效率、保障施工人员和材料的运输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施工电梯方案设计是确保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
一、工程概况首先,需要对工程项目进行详细的了解和分析。
包括建筑的高度、结构形式、建筑面积、施工进度计划等。
例如,对于一栋 30 层的高层建筑,其主体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约为 5 万平方米,预计施工周期为 2 年。
这些信息将为后续施工电梯的选型、布置和使用提供重要的依据。
二、施工电梯选型1、载重量根据施工过程中运输人员和材料的最大重量需求,选择合适的载重量。
一般来说,常见的施工电梯载重量有 1 吨、12 吨、16 吨等。
如果施工中需要运输大量的建筑材料,如砖块、钢材等,则应选择载重量较大的电梯。
2、提升速度提升速度直接影响施工电梯的运输效率。
通常,提升速度在 30 60米/分钟之间。
对于高度较高的建筑,为了减少人员和材料的运输时间,可以选择提升速度较快的电梯。
3、吊笼尺寸吊笼尺寸应根据运输的材料和设备的尺寸来确定。
要确保吊笼能够容纳常见的建筑材料和施工工具,同时还要考虑人员的乘坐空间和舒适性。
4、品牌和质量选择知名品牌和质量可靠的施工电梯,以保证其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咨询其他施工单位的使用经验等方式来了解不同品牌的性能和口碑。
三、施工电梯布置1、位置选择施工电梯的位置应选择在交通便利、便于人员和材料进出的地方。
一般来说,会选择在建筑物的长边一侧,靠近施工通道和材料堆场。
同时,还要考虑到电梯与建筑物之间的附着距离和角度,以确保电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与建筑物的附着施工电梯需要通过附着装置与建筑物相连,以增强其稳定性。
附着点的设置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和施工电梯的型号进行确定,一般每隔一定的高度设置一道附着。
3、基础设置施工电梯的基础必须牢固可靠,能够承受电梯的自重和运行时的荷载。
高层建筑施工电梯关键技术分析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高层建筑是目前建筑行业施工中占有很大比例的工程,在对其施工过程中,垂直电梯是高层建筑运输材料的必须设备,因此本文针对高层建筑施工电梯的关键技术展开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电梯;关键技术1引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城市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之一。
高层建筑是一个整体复杂,设施设备相对齐全的完整体系,在很多方面的要求都十分严格。
在安全质量方面要求极为严格须要协调好其他工程的施工例如给排水、消防、电力、通风空调工程等。
而且随着目前高层建筑总高度的不断增加,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施工电梯既是高层建筑工程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又在整个建筑工程中承担着重要作用,也与今后长期安全使用息息相关,它对于整个高层建筑工程全面竣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施工电梯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使用和管理。
因此本文重点分析了高层建筑施工电梯的关键技术。
2施工电梯选型对于建筑施工电梯的选型主要包括梯笼尺寸、载重、速度、单笼或者双笼这4个参数的选择。
其中施工中电梯梯笼尺寸主要是受所运材料的尺寸和建筑整体结构的影响。
高层建筑多采用单元式幕墙,幕墙单元板块为工厂预制,不可切分,数量多且易损,适宜采用施工电梯运输,而超长超大的玻璃板块采用塔式起重机等其他设备进行吊运。
单元式幕墙板块高度同建筑层高,因此单元式幕墙板块为施工电梯所运单件最大的材料,梯笼尺寸应满足幕墙板块运输要求。
施工电梯的载重受最重的不可拆分材料影响,即单元式幕墙板块(大型机电设备可用塔式起重机吊运)。
标准层按3.7~4.7m考虑,单块板块重约800~1200kg,对于有运输幕墙单元板块任务的电梯,为提高运输效率,单次运输2块单元板块,载重量宜选择2700kg。
除此以外,常规施工电梯载重量为2000kg。
施工电梯常用的速度有低速(33m/min)、中速(63m/min)和高速(96m/min)。
《电梯选型与布置》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2013~ 2014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电梯选型与布置
所属组别:电梯教研组
制定人:曾玉梅
合作人:陈伟洪、李光
制定时间: 2014.06
中山市启航技工学校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目标设计
1、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备根据用户业主使用需求制定电梯产品的选型与配置,使学生能够掌握电梯井道布置图的设计。
2、能力目标:
通过完成五层站有机房客梯的选型与设计项目,学生能运用电梯及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和构造的知识,
1.能够根据用户业主使用需求制定电梯产品主要参数、主要零部件的
选型与配置方案,对项目进行技术资料的查找、整理、归档。
2.电梯井道布置图的设计,并核对、整理、归档。
3.能依照工艺路线和装配图完成电梯主要部件的装配。
4.能运用各类拆装与检测工具调整电梯零部件配合精度、分析生产装
配情况、提高效率与质量。
5.能够按照电梯标准对电梯主要部件进行检测与维护操作。
3、知识目标:
1.掌握电梯整梯的工作原理。
2.掌握电梯井道、机房、滑轮间的标准要求及注意事项。
3.掌握电梯层门、轿厢、对重的标准要求及注意事项。
4.掌握电梯悬挂装置、补偿装置和超速保护装置的标准要求及注意事项。
5.掌握电梯导轨、缓冲器和极限开关的标准要求及注意事项。
6.掌握电梯电气安装与电气设备的标准要求。
7.掌握电梯注意与标识符号。
8.掌握电梯井道布置图的设计方法。
9.掌握电梯选型配置中对主要部件的功能选择方法。
4、素质目标:(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规范在本课中的具体表现)
1.通过项目组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2.通过拆装练习项目培养不怕脏、不怕累,勤思考、勤动手的好学风
气与职业道德。
3.养成依照行业规范按章操作、安全作业的安全意识。
4.依照工艺路线合理选择工具量具,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
5.设置项目考核标准,培养学生勇于接受挑战的良好素质与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
5、其它目标:(有则写,无则不写)
1.正确使用工具的能力。
2.自我学习能力
三、课程内容设计
四、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五、课程进程表
六、第一次课梗概
引入:项目化教学学习方法、教学方式、考核方式。
情景1:任务分析和项目分工。
某酒店委托启航电梯工程有限公司安装一台五层站有机房乘客电梯。
启航电梯工程有限公司接受委托,下达选型配置任务。
1. 成立电梯工程有限公司(10—15人∕组)。
2.分工,项目组分工(项目经理、销售人员、技术员、质检员,各项目轮流)。
3.项目经理制定工作规章制度。
4.制定TKJ1000∕1.0-JXW型乘客电梯的选型方案计划。
情景2:了解产品构成要素。
走访市场,了解载客梯规格,制定性能参数指标方案和技术要求。
1.项目成员与业主交流,了解用户具体需求(载重量、速度、乘员数量、舒适性等)
2.走访市场,了解载客梯规格。
3.制定整梯性能参数指标方案和技术要求。
师生活动:
1.教师讲解,学生分成六组参观电梯整梯实训室的六台整梯。
2.学生分组讨论,阐述实训室电梯的性能指标特点。
3.学生分组编制实训室所有整梯的型号并讨论评价。
4.学生分组确定项目要求乘客电梯的整梯性能指标参数,编制型号。
5.制定项目选型配置的工艺路线图和实施步骤计划。
6.乘客电梯井道平面布置图设计,并指出技术要点。
6.教师利用多媒体图象资料讲解。
7.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分组参观、研究电梯模型。
七、考核方案(考核方案先由指定教师写出,然后由课程组成员集体研讨商定)
1.平时成绩:出勤率,遵守纪律、参与任务情况、项目小组组员评价。
(20%)2.产品选型配置方案一份,项目小组互评。
(10%)
3.产品规格型号说明书,项目小组互评。
(10%)
4.项目完结报告和PPT,项目小组互评。
(10%)
5.井道平面布置图,项目小组互评。
(30%)
5. 项目清单一份,教师评价。
(20%)
八、教学材料(指教材或讲义、参考资料、所需仪器、设备、教学软件等)
使用教材:
1、朱昌明,孙立新,张晓峰,冯宏景,刘锡奎编著.《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解读,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11,第一版
参考书:
1、贺德明,肖伟平编著.《电梯结构与原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08,第一版;
2、李秧耕等编著.《电梯基本原理及安装维修全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第一版;
电梯选型与配置实务课件。
电梯选型配置配套技术资料及手册。
电梯构造与原理精品课程网站资料。
实训室:电梯结构实训室、整梯实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