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远程登录linux的几种方式

远程登录linux的几种方式

远程登录linux的几种方式
远程登录linux的几种方式

远程连接linux服务器的方式:以显示的类型来分类,可以分为文字接口和图形接口两种。文字登入包括Telnet和SSH两种方式;图形接口包括Xdmcp和VNC。

一、Telnet方式登入linux的方法:

1、在linux下安装Telnet服务器;

2、启动Telnet服务器:

方式如下:

1. 将xinetd里面关于telnet的项目开启,然后

2. 重新启动一次xinetd

3、开启telnet的项目有两个方式:

1). 使用ntsysv或chkconfig:Red Hat系列(含CentOS)的套件里面的ntsysv。在Fedora底下可以使用ntsysv出现的窗口之中,将telnet勾选起来,然后按下OK即可。

2). 使用vi修改/etc/xinetd.d/telnet这个档案:那么如果不是Red Hat的Linux系统,基本上,ntsysv也只是修改/etc/xinetd.d这个目录下的数据而已,所以可以手动自己修改他。

设定完开启之后,就是启动,刚刚提到telnet是挂在xinetd底下的,所以只要重新启动xinetd 就能够将/etc/xinetd.d/里头的设定重新读进来,所以刚刚设定启动的telnet自然也就可以被启动。

4、关闭Telnet服务器的方式与开启的步骤是相同的,只是将设定值转变一下就行。

5、以上是server端,在client端的联机方式如下:

在Windows的环境底下可以使用telnet的程序联机到Linux的telnet server里面来,可以依序这样做:

1). 按下Windows内的『开始』

2). 选择『执行』

3). 在出现的窗口中输入『telnet your.IP.or.hostname』

也可以使用类似netterm这个联机软件来联机。

Telnet方式的问题:Telnet是一个以明码传输的协议,这样如果在Internet上传输很可能被窃取信息,所以使用Telnet联机的时候通常是在局域网内,或对联机IP作出限制,或者加上防火墙。

二、以SSH方式登入linux

SSH 协议,在预设的状态中,本身就提供两个服务器功能:

1. 一个就是类似telnet的远程联机使用shell的服务器,亦即是俗称的ssh ;

2. 另一个就是类似 FTP服务的sftp-server,提供更安全的FTP服务。

目前SSH主要有两个版本的联机模式:SSH protocol version 1 和SSH protocol version 2.由于版本1存在一些问题,所以目前大多数使用的还是版本2,因为版本2更加安全。

1、启动SSH服务:

[root@linux ~]# /etc/init.d/sshd restart

[root@linux ~]# netstat -tlp

Active Internet connections (only servers)

Proto Recv-Q Send-Q Local Address Foreign Address State PID/Program name

tcp 0 0 *:ssh *:* LISTEN 24266/sshd

启动后,利用netstat查阅一下sshd这个程序是否正确的在LISTEN即可。当然,这个时候您的SSH服务器设定值均是使用系统默认值,能不能够仅用较安全的version 2,则需要进一步的设定呢。接下来,如果您想要在开机就启动 SSH 的话(预设也是启动的),可以利用chkconfig来设定开机启动即可。

2、SSH客户端联机:

2.1 Linux客户端的联机指令:

SSH在client端使用的是ssh这个指令,这个指令可以指定联机的版本(version1, version2),还可以指定非正规的ssh port (正规ssh port为22)。不过,一般的用法可以使用底下的方式:

1.直接登入到对方主机的方法:

[root@linux ~]# ssh account@hostname

# 连接到我们自己本机上面的ssh服务

[root@linux ~]# ssh dmtsai@localhost

The authenticity of host 'localhost (127.0.0.1)' can't be established.

RSA key fingerprint is f8:ae:67:0e:f0:e0:3e:bb:d9:88:1e:c9:2e:62:22:72.

Are you sure you want to continue connecting (yes/no)? yes

# 上面很重要,务必填入完整的"yes"而不是 Y 或 y 。

Warning: Permanently added 'localhost' (RSA) to the list of known hosts. dmtsai@localhost's password: <== 在这里填入密码,同样的,屏幕不会有信息的

Last login: Fri Jul 1 14:23:27 2005 from localhost.localdomain

[dmtsai@linux ~]$ <== 已经登入

[dmtsai@linux ~]$ exit <== 输入exit就能够离开对方主机

2. 不登入对方主机,直接在对方主机执行指令的方法:

[root@linux ~]# ssh dmtsai@localhost date

dmtsai@localhost's password:

Tue Nov 22 11:57:27 CST 2005

[root@linux ~]#

# 身份还是root。只是以dmtsai的身份在远程主机上执行了一个指令。

2.2 Windows客户端登入方式:

在 Linux 底下想要连接SSH服务器,可以直接利用ssh这个指令,那么如果在Windows操作系统底下,又该如何连接到SSH服务器呢?可以直接使用putty或pietty这种类型的联机软件。

3、SSH方式的特点:

SSH 是Secure SHell protocol 的简写,他可以经由将联机的封包加密的技术,来进行数据的传递,因此,数据当然就比较安全。这个 SSH 可以用来取代 Internet 上面较不安全的 finger, R Shell (rcp, rlogin, rsh 等指令), talk 及 telnet 等联机模式。

三、XDMCP方式

1、X Window的Server/Client架构

X Window System在运作的过程中,包含了X Server 与X Client 这两个东西,但是他的作用却与网络主机的Server/Client架构大相径庭。先来说说X Server/Client所负责的东西:?X Server:他主要负责的是屏幕画面的绘制与显示。X Server可以接收来自X client的

数据,将这些数据绘制呈现为图面在屏幕上。此外,我们移动鼠标、点击数据、由键盘输入数据等等,也会透过X Server来传达到X Client 端,而由X Client 来加以运算;

?X Client:他主要负责的是数据的运算。X Client在接受到X Server传来的数据后,会经由本身的运算,而得到鼠标应该要如何移动、点击的结果应该要出现什么样的数据、键盘输入的结果应该要如何呈现等等,然后将这些结果告知X Server ,让他自行去绘制到屏幕上。如果您的Windows想要连接到Linux主机的话,那么Windows就得要有可以执行的X Server 软件,而Linux主机则必须要启动一个可以接受X Server资料运算的X Client。

2、设定XDMCP

XDM是X Display Manager的简称,他的功能简单的说,就是管理操控X Server的显示。他主要有两种管理方式,如果X Server/Client在同一部机器上,那么启动xdm之后,就会产生一个X server 了;而如果X server/client不在同一部主机上面,那么启动xdm后,他就会透过网络去管理远程那部主机的X server 了。而XDMCP (X Display Manager Control Protocol) 就是负责监听来自网络上面对于xdm的要求的。由X11 (CentOS 使用的Xor这个计划的X11)提供的display manager为xdm ,设定档在/etc/X11/xdm/xdm-config ,而著名的KDE 与GNOME也都有自己的display manager管理程序,分别是kdm与gdm ,设定档则是/etc/X11/xdm/kdmrc 与/etc/X11/gdm/gdm.conf (不同的distribution这个档案放置的目录不太一样)。我们可以透过三者中任何一者的display manager的设定档来启动xdmcp这个协议。要启用xdmcp的功能真的很简单,如果要启用xdm的话,修改/etc/X11/xdm/xdm-config 这个档案,找到底下这一行(一般在最后一行):DisplayManager.requestPort: 0 将他修改成为:!DisplayManager.requestPort: 0,亦即是批注掉,然后再重新启动xdm就好了。

而kdm与gdm的设定也类似,下面主要以kdm来进行xdmcp的架设。不过要注意的是,即使在Linux主机端不启用X Server (port 6000) 也是可以正确无误的提供X接口的登入,就如同上面提到的概念一般。但是,如果要获得比较正确的信息,那么还是建议您,启用kdm时一并正确的启动X,只是安全性上面就要注意一些了。

1. 先让kdm 支持xdmcp 模式

[root@linux ~]# cd /etc/X11/xdm

[root@linux xdm]# vi kdmrc

[Xdmcp]

Enable=1

# 大约是在70行左右。

2. 让client可以透过X来登入系统,与权限有关的设定

[root@linux xdm]# vi Xaccess

*

# 为了安全性上面的需要,想要登入X的话,得要通过这个档案的验证才行。

# 找到上面这一行,如果没有这一行的话(整行只有一个* ),

# 就自行加入。这表示『不论来自哪里,我都接受X登入』的意思

3. 启动kdm

[root@linux xdm]# /etc/init.d/xfs start

# 就如同我们上面提到的,kdm执行后,可能的话,会在本机端启动一个X server的,

# 而我们这一版的Xorg要顺利的启动,得要先启用X font Server才行,

[root@linux xdm]# kdm

[root@linux xdm]# netstat -tlunp

Active Internet connections (only servers)

Proto Recv-Q Send-Q Local Address Foreign Address State PID/Program name

tcp 0 0 0.0.0.0:6000 0.0.0.0:* LISTEN 5920/X

tcp 0 0 :::6000 :::* LISTEN 5920/X

udp 0 0 :::177 :::* 5918/kdm

# 要看到有177的udp port 出现才行,因为那是xdmcp协议的监听埠口。

# 不过,如果要看看是否有成功启动X的话,就得要查阅6000 这个port。

# 如果没有看到port 6000 的话,请查阅/var/log/Xorg.0.log。

# 如果想要设定开机就自动执行的话,可以利用chkconfig加入xfs ,

# 也可以将kdm这个指令写到/etc/rc.d/rc.local这个档案中

3、客户端登入:

客户端是Linux 主机:

如果想要进行XDMCP提供的X接口的登入Linux主机时,在Linux底下的流程是在『客户端』执行,不是刚刚那部XDMCP所在的Linux 。

请务必要在X Window当中,进入X Window的方式有:

[root@client ~]# startx

# 或

[root@client ~]# init 5

1. 在X Window的画面当中,启用一个shell,然后输入:

[root@client ~]# xhost + 192.168.1.100

192.168.1.100 being added to access control list

# 假设我刚刚那部Linux主机IP为192.168.1.100

[root@client ~]# init 3 <== 关闭X Server

2. 在文字接口下输入:

[root@client ~]# X -query 192.168.1.100

# 进入X Window了。

客户端是Windows 主机:

如果想要进行XDMCP提供的X接口的登入Linux主机时,在Windows底下就得要使用其它软件来支持了。例如:X-Win32或Exceed。

4、关闭XDMCP

如果想要关掉的话,就这样做:

[root@linux xdm]# killall -9 kdm

[root@linux xdm]# /etc/init.d/xfs stop

5、XDMCP的问题:

X Window执行的数据量太大,传输速度很慢,需要很好的网络才能运行的很流畅,所以一般会用在内部局域网中。

四、VNC方式

VNC必须要透过VNC Server与VNC client软件的呼相搭配,就可以进行比较快速一点的数据传输。VNC可以搭配XDMCP使用。

1、设定可以连接到xdmcp 上的VNC Server

1. 先让 kdm 支持 xdmcp 模式

[root@linux ~]# cd /etc/X11/xdm

[root@linux xdm]# vi kdmrc

[Xdmcp]

Enable=1

2. 让client可以透过 X 来登入系统,与权限有关的设定

[root@linux xdm]# vi Xaccess

*

3.启动kdm

[root@linux xdm]# /etc/init.d/xfs start

[root@linux xdm]# kdm

[root@linux xdm]# netstat -tlunp

Active Internet connections (only servers)

Proto Recv-Q Send-Q Local Address Foreign Address State PID/Program name tcp 0 0 0.0.0.0:6000 0.0.0.0:* LISTEN 5920/X

tcp 0 0 :::6000 :::* LISTEN 5920/X

udp 0 0 :::177 :::* 5918/kdm

# 要看到有177的udp port与port 6000才行;

# 如果没有看到的话,就得要查询底下几个档案的内容,看看错误信息了

# a. 必须查阅netstat -tlunp

# b. 必须查阅/var/log/Xorg.log.0

# c. 必须查阅/var/log/messages

# d. 必须查阅/var/log/kdm.log

4. 用某身份建立passfile给VNC 联机时使用

# 因为VNC开的每个port都是给某特定使用者登入的,因此,

# 每个VNCserver 都会启用自己的port

# 假设利用dmtsai这个使用者来执行VNC,那么他就必须要有底下几个动作:

4.1 建立联机用密码

[root@linux xdm]# su dmtsai

[dmtsai@linux xdm]$ vncpasswd

Password: <== 这里请输入密码

Verify: <== 再输入一次

# 特别注意,为了安全起见,密码的长度是有限制的

# 至少要大于六个字符,且不能与账号相同

# 密码建立后,会在/home/dmtsai/.vnc/passwd这个档案中记录了你的密码

# 同时,在这个目录下,还有设定档xstartup可以利用

4.2 修改设定档xstartup

[dmtsai@linux xdm]$ vi /home/dmtsai/.vnc/xstartup

# 将这个档案内的所有数据全部批注掉,不需要保留

4.3 离开此一身份使用者的画面

[dmtsai@linux xdm]$ exit

5. 修改 /etc/sysconfig/vncserver 档案内容

# 这个档案是FC4预设的启动VNC的读取档,所以我们可以修改他

[root@linux xdm]# vi /etc/sysconfig/vncservers

# 将原本的数据改成这样:

VNCSERVERS="2:dmtsai"

VNCSERVERARGS[2]="-geometry 800x600 -query localhost"

# 意思是说,我们要启动一个VNC在 port 5900+2 即5902的意思,

6. 启动VNC server

[root@linux xdm]# /etc/init.d/vncserver start

# 此时在 /home/dmtsai/.vnc/ 里面应该会有几个档案您应该要注意的,

# 最重要的就是 dmtasi.linux.dmtsai.tw:2.log 这个档案,档名的由来是:

# username.hostname.domainname:[port number].log,因为我们是启用5902 ,

# 所以就有 :2.log 的附档名,务必看到里面没有错误才行

# 如果发现找不到/usr/X11R6/lib/X11/xserver/SecurityPolicy 的错误,先略过

7. 查阅设定结果

[root@linux xdm]# netstat -tulnp

Active Internet connections (only servers)

Proto Recv-Q Send-Q Local Address Foreign Address State PID/Program name

tcp 0 0 0.0.0.0:5802 0.0.0.0:* LISTEN 15287/Xvnc

tcp 0 0 0.0.0.0:5902 0.0.0.0:* LISTEN 15287/Xvnc

tcp 0 0 0.0.0.0:6000 0.0.0.0:* LISTEN 15019/X

tcp 0 0 0.0.0.0:6002 0.0.0.0:* LISTEN 15287/Xvnc

tcp 0 0 :::6000 :::* LISTEN 15019/X

tcp 0 0 :::6002 :::* LISTEN 15287/Xvnc

udp 0 0 0.0.0.0:32924 0.0.0.0:* 15287/Xvnc

udp 0 0 :::177 :::* 15017/kdm

另外,事实上启动VNC的script是由 vncserver 这个指令所启用的,您也可以直接利用某个身份直接下达:

[root@linux ~]# vncserver :3

You will require a password to access your desktops.

Password: <== 输入密码

Verify: <== 再输入密码

New 'dmtsai.linux.dmtsai.tw:3 (dmtsai)' desktop is dmtsai.linux.dmtsai.tw:3 Starting applications specified in /root/.vnc/xstartup

Log file is /root/.vnc/dmtsai.linux.dmtsai.tw:3.log

如此一来,就可以启用一个port为 5903的VNC服务,您可以再度的去logfile查一查。至于关闭的话,可以用:

[root@linux ~]# vncserver -kill :3

3、连接VNC Server

在Linux底下可以利用KDE的krdc这支远程联机程序,如果是Windows的话,就得需要VNC Client

4、VNC方式的特点

VNC方式通过VNC Server与VNC client相呼应,可以获得比较快的传输速度。

实验四telnet远程登录

实验四telnet远程登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掌握远程登录 2.了解系统服务 3. 掌握TELNET应用 二.实验原理 Telnet是进行远程登录的标准协议和主要方式它为用户提供了在本地计算机上完成远程主机工作的能力。通过使用Telnet,Internet用户可以与全世界许多信息中心图书馆及其它信息资源联系。Telnet远程登录的使用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用户在远程主祝上有自己的帐号(Account),即用户拥有注册的用户名和口令;第二种是许多Internet主机为用户提供了某种形式的公共Telnet信息资源,这种资源对于每一个Telnet用户都是开放的。Telnet是使用最为简单的Internet工具之一。 Telnet支持的命令有: c- 关闭关闭当前连接 d- 显示显示操作参数 o- 打开主机名[端口]连接到一个主机名(默认端口23) q- 退出退出telnet set- 设置设置选项(要列表,请键入\'set \') sen- 发送将字符串送到服务器 st - 状态打印状态信息 u- 解除设置解除设置选项(要列表,请键入\'unset’ \) h- 帮助打印帮助信息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防火墙配置,点击开始->控制面板->window防火墙

2.配置防火墙例外选项卡,确保windows防火墙允许转发远程桌面数据包。

3.本地主机登录远程主机 点击开始->所有程序->附件->远程桌面连接。输入远程主机IP地址点击连接。 4.按照提示输入远程主机用户名及密码.

5.用户名密码认证成功即可登录远程主机 6. 远程主机设置。开启telnet服务。在我的电脑点击右键->管理->服务和应用程序->服务

几种常用的结构方法 1

几种常用的结构方法1、一线串珠法在作文的谋篇布局阶段,如能找到一个贯穿全文的线索,那么众多的材料就能很快串连成章。这叫“一线串珠法”。线索有多种形式,常见的有:一是以时空为线索。就是按事件发生时间的先后和空间转移次序,或以时间、空间交错转换作为线索。二是以问题为线索。指按事物的不同内容或问题的不同性质为顺序来安排线索。三是以因果为线索。按事件发展的因果关系安排线索,按作者对人物事件的情感走向或认识发展为线索来组织叙述写人。如何选择这条线索呢?一要能联系文章各部分,即线索能完满地表达主旨,忠实地传达作者意图,把组织材料和表达主题统一起来。二要选用使用起来顺手,不牵强的线索,能把不易联结的材料勾联起来,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三要选择能贯一拯乱的线索,贯一为拯乱之药,线索贯一是指有始有终。2、镜头组合法审题立意以后,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选择几个典型生动的人物、事件或景物片段组合成文,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镜头组合法”。运用镜头组合法构思文章时,主要有两种组合法:一是横向排列组合,横向组合一般以空间的变化为主,例如以“屋子”为题,可以写家乡的老屋,城市里的高楼大厦,农村里的低矮木屋等等;二是纵向排列组合。一般以时间的变化为主。仍然以“屋子”为题,可以选择如下镜头来写:远古时期的洞穴,奴隶社会的木屋,封建社会的宫廷,社会主义时期的人民大会堂等等。这是一种易于操作而又行之有效的快速作文构思法,它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形式简洁,能充分展示作者的联想、想象能力,又能使文章的内容丰富多彩。镜头组合法在结构形式上一般有两种方式,或者用“一”“二”“三”将文章分为三到五个部分,或者给各部分加上一个简明醒目的小标题,对各部分内容进行简要概括。 3、悬念解疑法所谓悬念,是在文章的某一部分(可以在开头,也可以在中间)设置一个悬念使兴趣不断的向前延伸和产生欲知后事如何的迫切要求,所以悬念设置得好,就能收到吸引读者始终怀着紧张情绪或关切地读下去的艺术效果。在作品中设置悬念,一是可以使叙事避免平铺直叙,使文章波澜起伏,增强生动性和曲折性;二是可以吸引读者,牢牢抓住读者的心。悬念解疑法的基本模式为:设置悬念→探因解疑→解疑明旨。悬念的设置一般有三种方式。第一种:一个悬念的提出、破译、完成,往往是一个独立事件的完满收结,是对主题的一次较为完整的表现。此类悬念,不但是一种叙事方法,也是一种构思方法。因此,这类悬念从 设置到完成,要有一定长度。就一篇作文来说,悬念不宜设置过多,一般有一两个就行了。第二种:在叙事的过程中不断地制造悬念,使叙事本身追求一种悬念迭出、一波三折的艺术效果。第三种:我们不妨把它称作是悬而未决的悬念,它可以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使文章意味无穷。这种手法在时下的一些小小说中最常用。 中考作文指导巧妙布局,结构出新教学设想本次写作训练重点仍然是“我的成长系列”。从上次训练的情况来看,80%的学生基本上知道怎样选择材料了。主要的问题是:1.结构一般化没有新意;2.条理不是很分明,线索不清晰;3.叙事和议论杂糅在一起;4.主题不突出,一半的学生不懂得如何来提升主题。针对这种现象,本次作文着重加强结构和条理方面的训练。课堂教学程序一. 作文讲评每班选取在结构和条理方面写得比较满意的和问题较多的作文各一篇师生共评。二. 方法指津中考作文的布局,按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可分为纵向式、横向式和纵横交错式三类;按材料的组织形式,可分为传统式和创新式两大类。近年来话题作文、不限文体作文不断增加,给了学生“天高凭鸟飞,海阔任鱼跃”的写作自由。如能掌握一些创新式格局,对写好考场习作是大有裨益的。常用的创新格局比较多,我们选用以下几种来学习---- 1. 日记缀连式日记是学生最熟悉、最常用的一种练笔形式。它用之于考场作文的布局,具有层次分明、过渡简便、感情真挚等优点。日记有利于抒发感情,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尤其是日记体写作

远程登录协议(Telnet)

《网络协议》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远程登录协议(Telnet) 组别机器号:第六组主机B 班级:网络13-3班 学号:1320020306 姓名:黄腾飞 指导教师:陈虹 成绩: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Telnet的工作过程 2. 理解Telnet选项协商 二、实验环境 实验拓扑结构(标注IP地址和MAC地址): IP地址:172.16.0.62 MAC地址:002511-53EB30 三、实验内容 1.运行Telnet命令,捕获数据进行分析 2.Telnet选项协商的过程 四、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本实验主机A和B(主机C和D,主机E和F)一组进行。 1.运行Telnet命令,捕获数据进行分析 (1)主机B启动协议分析器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TELNET协议)。 (2)实验环境中的服务器(IP地址:172.16.1.100)上的telnet服务已经启动,使用服务器为本小组提供的帐号,其用户名:group1_1,密码:group1_1。 注:用户名、密码相同,生成规则是:groupx_y(x是组索引,y是主机索引,eg 第一组的主机C使用的用户名和密码为:group1_3)。 主机A在命令行提示符下运行: ①Telnet 172.16.1.100 ②在“Login:”提示符后输入用户名(group1_1)。在“Password:”提示符后输入密码(group1_1)。 ③在虚拟终端上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可不作)。 ④按“CTRL+]”回到Telnet提示符下。 ⑤输入“quit”退出Telnet。

(3)察看主机B捕获的数据,分析Telnet的工作过程。 用户名和密码是一位一位传的。 2.Telnet选项协商的过程 (1)主机B启动协议分析器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Telnet协议)。(2)主机A首先要与Telnet服务器建立一个TCP连接。

议论文的结构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

议论文的结构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 1.纵贯式结构方式 按照引论(导论、绪论)、本论(正文)、结论三部分组织材料,叫纵贯式结构方式。它大体上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来安排的。又称“三段式结构方式”。 2.并列式结构方式 围绕中心论点,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证,形成若干分论点,几个分论点构成并列关系,共同论证中心论点,这就是议论文的并列式结构方式。 分论点基本要求 1、分论点的位置宜在每一部分的开头。 2、分论点的数量两到三个为宜。 3、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15字。 4、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话题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一段都扣 题。 5、分论点句子的结构要一致,构成排比或准排比句。 6、各分论点处于同等地位,不重复,不包括,也不交叉。 (三)拟写分论点的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例1:以“诚实就是财富”为中心论点,从“是什么”角度展开构 思 ①诚实是做人的根本。 ②诚实是处事的原则。 ③诚实是求知的惟一途径。

例2:以“没有规矩,难成方圆”为中心论点,从“为什么”角度展开构思。 ①没有规矩,个人不能成才。 ②没有规矩,集体不能稳定。 ③没有规矩,国家不能发展。 例3:以“争做时代的弄潮儿”为中心论点,从“怎么办”角度展 开构思。 ①要有挑战时代的理想。 ②要有过硬的知识技能。 ③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常见模式: 1.引入 2.中心论点 3.分论点一 + 论据一 4.分论点二 + 论据二 5.分论点三 + 论据三 6.结尾 我喜欢书生气 书生气是什么?是优柔寡断,胆小如鼠?是体弱多病,手无缚鸡之力?还是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不是!生气是博学多才、温文尔雅的才情,是羽纶巾、弹指一挥、千军湮灭的豪迈,是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凤歌笑孔丘的不羁。 我喜欢书生气,喜欢那一种温文尔雅的风流才情。待月西厢下,张生以他温文尔雅的书生气俘获了莺莺的芳心。花开桃花扇,侯方域凭他

telnet 远程登录交换机典型配置指导

telnet 远程登录交换机典型配置指导 system-view System View: return to User View with Ctrl+Z. [H3C]user-interface vty 0 [H3C-ui-vty0]authentication-mode password [H3C-ui-vty0]set authentication password simple 123456 [H3C-ui-vty0]local-user guest New local user added.

[H3C-luser-guest]password simple 123456 [H3C-luser-guest]service-type telnet level 3 [H3C-luser-guest]quit [H3C]user-interface vty 0 [H3C-ui-vty0]authentication-mode scheme [H3C-ui-vty0]quit [H3C]save The configuration will be written to the device. Are you sure?[Y/N]y

Please input the file name(*.cfg)(To leave the existing filename unchanged press the enter key): Now saving current configuration to the device. Saving configuration. Please wait... ... Unit1 save configuration flash:/20111025.cfg successfully [H3C] %Apr 3 17:39:34:984 2000 H3C CFM/3/CFM_LOG:- 1 -Unit1 saved

『Linux学习笔记』Telnet远程登录配置及使用

『Linux学习笔记』Telnet远程登录配置及使用

首先查看当前系统是否安装了telnet-server 软件包:rpm -qa | grep telnet 如果没有安装,在Linux第三张光盘下查找到telnet-server-0.17-25.i386.rpm包,然后安装。或者在终端下键入: redhat-config-packages,选择基本配置项中的TELNET。安装命令:rpm -ivh telnet-server-0.17-25.i386.rpm。 默认情况下LINUX没有开启TELNET服务,如何开启? vi /etc/xinetd.d/telnet 将Disable改为no(必须是ROOT权限)。 如何修改默认的23端口? cat /etc/services

找到TELNET修改。 设置根用户可以直接远程登录。 Red Hat Linux 9默认不能使用根用户远程登录,我们可以先用普通用户登录,再用SU命令切换为ROOT用户。另外,也可以修改/etc/pam.d/login文件来实现,只需将此文件的第二行注释掉即可。 注释就在前面加个#,或者mv /etc/securetty /etc/securetty.bak 限制登录设置。 为了提高telnet的登录安全性,可以通过限制

访问IP地址以及访问时间段来尽可能的提高安全性。我们只需要修改/etc/xinetd.d/telnet文件,增加限制信息,然后重新启动TELNET服务。 service telnet { disable=no ind=192.168.1.100 #考虑到服务器有多个IP,这里设置本地telnet服务器IP,远程只能telnet #192.168.1.100才能进入 only_from=192.168.1.0/32 #只允许192.168.1.0-192.168.1.255该网段进入 only_from=https://www.doczj.com/doc/5513083652.html, #只有教育网才能进入! o_access=192.168.1.{4.5} #限制192.168.1.4和192.168.1.5两个IP登录

Telnet远程命令

大家都知道,Telnet协议是TCP/IP协议族中的一员,是Internet远程登陆服务的标准协议和主要方式。它为用户提供了在本地计算机上完成远程主机工作的能力。在终端使用者的电脑上使用telnet程序,用它连接到服务器。终端使用者可以在telnet程序中输入命令,这些命令会在服务器上运行,就像直接在服务器的控制台上输入一样。可以在本地就能控制服务器。要开始一个telnet会话,必须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来登录服务器。Telnet是常用的远程控制Web服务器的方法。 Telnet 命令使用方法 Telnet 命令允许您与使用Telnet 协议的远程计算机通讯。运行Telnet 时可不使用参数,以便输入由Telnet 提示符(Microsoft Telnet>) 表明的Telnet 上下文。可从Telnet 提示符下,使用Telnet 命令管理运行Telnet 客户端的计算机。 Telnet 客户端命令提示符接受以下命令: open : 使用openhostname 可以建立到主机的Telnet 连接。 close : 使用命令close 命令可以关闭现有的Telnet 连接。 display : 使用display 命令可以查看Telnet 客户端的当前设置。 send : 使用send 命令可以向Telnet 服务器发送命令。支持以下命令: ao : 放弃输出命令。 ayt : “Are you there”命令。 esc : 发送当前的转义字符。 ip : 中断进程命令。 synch : 执行Telnet 同步操作。 brk : 发送信号。 上表所列命令以外的其他命令都将以字符串的形式发送至Telnet 服务器。例如,sendabcd 将发送字符串abcd 至Telnet 服务器,这样,Telnet 会话窗口中将出现该字符串。 quit 使用quit 命令可以退出Telnet 客户端。 set 使用带有下列参数之一的set 命令为当前会话配置Telnet 客户端。 bsasdel Backspace 将作为删除而发送。 codeset option 只有当语言设置为日语时才可用。将当前代码集设置为选项,可以为下列选项之一:? Shift JIS ? Japanese EUC ? JIS Kanji ? JIS Kanji (78) ? DEC Kanji ? NEC Kanji 应该在远程计算机上设置相同的代码集。默认情况下,Telnet 客户端使用光栅字体。使用这些代码集访问远程计算机之前,您必须配置Telnet 客户端以使用TrueType 字体,从而确保正确地显示字符。 crlf 新行模式:导致Return 键发送0x0D, 0x0A。 delasbs Delete 将作为退格键发送。

常见的模具结构形式有哪几种

木构建筑体系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精华部分。大多数中国古代建筑是以木构架为主,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常用的有抬梁、穿斗、干阑、井干四种比较基本的结构方式。 抬粱式构架,又称“叠粱式构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普遍的木构架形式,它是在柱子子上放粱、粱上放短柱、短柱上放短粱,层层叠落直至屋脊,各个粱头上再架檩条以承托屋椽的形式。抬粱式结构复杂,要求加工细致,但结实牢固,经久耐用,且内部有较大的使用空间,同时,还能产生宏伟的气势,又可做出美观的造型。《营造法式》中将抬梁式木构架分成殿堂式和厅堂式两种结构。 A.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 B.当柱上采用斗栱时,梁头搁置于斗栱上。 穿斗式构架是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的一种形式,这种构架以柱直接承檩,没有梁,原作穿兜架,后简化为“穿逗架”。穿斗式构架以柱承檩的作法,可能和早期的纵架有一定渊源关系,已有悠久的历史。在汉代画像石中就可以看到汉代

穿斗式构架房屋的形象。 A.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的房架; B.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 C.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 干栏式木构架是先用柱子在底层做一高台,台上放梁、铺板,再于其上建房子。这种结构的房子高出地面,可以避免地面湿气的侵入。但是后期的干栏式木构架实际上是穿斗的形式,只不过建筑底层架空,不封闭而已。 井干式构架,是指用天然圆木或方形、矩形、六角形等断面的木料层层垒且,构成房屋的壁体,因类似古代井干(井台的木栏)而名。井干也是一种早期的结构形式。在殷商时期的基葬已见有采用这种井干式结构的木撑,文献记汉代宫苑中有所谓井干楼,可以叠至百层。至于井干式结构的房屋,据云南晋宁石寨山西汉时期演国遗址墓葬出土的青铜鉴建筑模型及图像所示,既可直接建于地上,也可像穿斗式构架一样建于干栏式木架之上。井千式构架对木料的使用显然是很费的,所以至今只在东北、云南等少数森林地区以及某些特定的建筑如粮仓上,还保持这种建筑方式,但在工艺上也有很多改进,如一般已不用圆木而改用长方形截面的方木或厚木板,结合的神卯做得很精致,可以随时拆卸、拼装,等等。 这四类木结构中,抬梁式木结构能体现出中国古代传统建筑营造精髓,也是我们了解复习的重点,后续的内容中也会带大家补充学习。

交换机的Telnet远程登录设置

一、实验目标 掌握采用telnet方式配置交换机的方法 二、技术原理 ?配置交换机的管理IP地址(计算机的IP地址与交换机管理IP地址在同一网段); ?为telnet用户配置用户名和登录口令: Switch(config)#enble password xxxx //设置进入特权模式的密码; Switch(config-line)#password xxxx //可以设置通过console端口连接设备及telnet远程登录时所需要的密码。 Switch(config)#line console 0 Switch(config-line)#password xxxx //设置通过console端口连接设备的密码 Switch(config-line)#login Switch(config)#line vty 0 4 Switch(config-line)#password xxxx //设置telnet远程登录密码 Switch(config-line)#login 三、实验步骤 实验拓扑 Switch>en Switch#conf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1、配置交换机的管理IP地址 Switch(config)#interface vlan 1 //默认情况下交换机所有端口都处于vlan 1 当中 Switch(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配置交换机管理IP地址 Switch(config-if)#no shutdown //开启Interface Vlan1 %LINK-5-CHANGED: Interface Vlan1, changed state to up Switch(config-if)#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Vlan1, changed state to up

Telnet远程登录基本概念解析

Telnet远程登录基本概念解析 Telnet的应用不仅方便了我们进行远程登录,也给hacker们提供了又一种入侵手段和后门,但无论如何,在你尽情享受Telnet所带给你的便捷的同时,你是否真正的了解Telnet 呢? 一摘要 Telnet的应用不仅方便了我们进行远程登录,也给hacker们提供了又一种入侵手段和后门,但无论如何,在你尽情享受Telnet所带给你的便捷的同时,你是否真正的了解Telnet 呢? 二远程登录 Telnet服务虽然也属于客户机/服务器模型的服务,但它更大的意义在于实现了基于Telnet协议的远程登录(远程交互式计算),那么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远程登录。 1 远程登陆的基本概念 先来看看什么叫登录:分时系统允许多个用户同时使用一台计算机,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和记帐方便,系统要求每个用户有单独的帐号作为登录标识,系统还为每个用户指定了一个口令。用户在使用该系统之前要输入标识和口令,这个过程被称为'登录'。 远程登陆是指用户使用Telnet命令,使自己的计算机暂时成为远程主机的一个仿真终端的过程。仿真终端等效于一个非智能的机器,它只负责把用户输入的每个字符传递给主机,再将主机输出的每个信息回显在屏幕上。 2 远程登陆的产生及发展 我们可以先构想一个提供远程文字编辑的服务,这个服务的实现需要一个接受编辑文件请求和数据的服务器以及一个发送此请求的客户机。客户机将建立一个从本地机到服务器的TCP连接,当然这需要服务器的应答,然后向服务器发送键入的信息(文件编辑信息),并读取从服务器返回的输出。以上便是一个标准而普通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型的服务。 似乎有了客户机/服务器模型的服务,一切远程问题都可以解决了。然而实际并非你想象的那样简单,如果我们仅需要远程编辑文件,那么刚才所构想的服务完全可以胜任,但假如我们的要求并不是这么简单,我们还想实现远程用户管理,远程数据录入,远程系统维护,想实现一切可以在远程主机上实现的操作,那么我们将需要大量专用的服务器程序并为每一个可计算服务都使用一个服务器进程,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远程机器会很快对服务器进程应接不暇,并淹没在进程的海洋里(我们在这里排除最专业化的远程机器)。 那么有没有办法解决呢?当然有,我们可以用远程登录来解决这一切。我们允许用户在远地机器上建立一个登录会话,然后通过执行命令来实现更一般的服务,就像在本地操作一样。这样,我们便可以访问远地系统上所有可用的命令,并且系统设计员不需提供多个专用地服务器程序。

麒麟Linux下远程登录配置

前面三个安装包用rpm -ivh *.rpm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在开始菜单中-->互联网 -->wireshark network analyzer启动wireshark。 前提是安装了wireshark.rpm,可以将系统盘插到光驱中,执行yum install wireshark* -y vncserver配置 1、首先删掉/root/.vnc/下面所有东西,cd /root/.vnc/ 再执行rm * -rf 删除。 2、再执行vncserver命令,输入两次密码。 3、将附件中vncstart.desktop文件拷贝到/etc/xdg/autostart/目录下,再重启机 器。重启后客户端就能用 vncviewer 服务器ip:1进行访问了。 前面三个安装包用rpm -ivh *.rpm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在开始菜单中-->互联网 -->wireshark network analyzer启动wireshark。 vncserver配置 1、首先删掉/root/.vnc/下面所有东西,cd /root/.vnc/ 再执行rm * -rf 删除。 2、再执行vncserver命令,输入两次密码。 3、将附件中vncstart.desktop文件拷贝到/etc/xdg/autostart/目录下,再重启机 器。重启后客户端就能用 vncviewer 服务器ip:1进行访问了 #!/usr/bin/env xdg-open [Desktop Entry] Version=1.0 Type=Application Terminal=false Icon[zh_CN]=gnome-panel-launcher Name[zh_CN]=vncstart Exec=vncserver :1 Name=vncstart Icon=gnome-panel-launcher

telnet远程登录linux

root用户登陆telnet a、检查你的服务器是否安装telnet 服务器 rpm -qa | grep telnet-server[root@fedorasvr tmp]# ls telnet-server-0.17-35.i386.rpm [root@fedorasvr tmp]# rpm -i telnet-server-0.17-35.i386.rpm warning: telnet-server-0.17-35.i386.rpm: Header V3 DSA signature: NOKEY, key ID 4f2a6fd2 error: Failed dependencies: xinetd is needed by telnet-server-0.17-35.i386 检查,检查可能是没有安装xinetd ,因为linux的安装包依赖性可能强,好安装一下了,在安1.rpm -ivh xinetd-2.3.13-6.i386.rpm 2.service xinetd start 3.rpm-ivh telnet-server-0.17-35.i386.rpm 4.chkconfig telnet on 装telnet-server 等 测试telnet 服务器已经安装好了, b、开启root用户的telnet功能 Telnet服务的配置步骤如下: 一、安装telnet软件包(通常要两个)

1、telnet-client (或telnet),这个软件包提供的是telnet 客户端程序; 2、telnet-server ,这个软件包提供的是telnet 服务器端程序; 安装之前先检测是否这些软件包已安装,方法如下: [root@echo root]#rpm –q telnet或[root@wljs root]#rpm –q telnet-client [root@echo root]#rpm –q telnet-server 如果没有检测到软件包,需要进行安装,red hat linux 9默认已安装了telnet软件包,一般只要安装telnet-server软件包。 1、在red hat linux 9的安装盘3中获取telnet-server-0.17-25.i386.rpm软件包。 2、安装软件包 [root@echo root]#rpm –i telnet-server-0.17-25.i386.rpm 二、启动telnet服务

Linux中用SSH配置安全远程登录的实践

Linux中用SSH配置安全远程登录的实践 摘要: 介绍了用SSH配置安全认证、生成密钥以及实现远程登录的具体操作。 关键词: SSH协议 Telnet openSSH 系统程序员和管理员都喜欢远程登录自己的服务器,但传统的网络服务程序(如telnet、ftp、rlogin和rsh)及相关的服务在本质上都是不安全的,因为它们在网络上用明文传送口令和数据,黑客通过数据包截获工具可以截获这些口令和数据。这些服务程序的安全验证方式也存在弱点,易受到中间人(man-in-the-middle)方式的攻击。中间人攻击方式中,中间人冒充真正的服务器接收客户机发送给服务器的数据,并篡改客户机的信息后发送至真正的服务器。这使得通信过程不再安全,并且失去了传送数据的私密性。 SSH(secure shell)是一个在应用程序中提供安全通信的协议。通过SSH可以安全地访问服务器。因为SSH把所有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确保数据的完整和不被篡改,从而确保私密性。这样中间人攻击方式就不可能实现了,而且也能够防止DNS和IP欺骗。另外,传输的数据是经过压缩的,所以可以加快传输的速度。SSH有很广泛的用途,它可代替远程登录程序Telnet,又可以为ftp、pop、甚至ppp提供安全的通道,从而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下、在客户/服务器之间提供安全和加密的信息交流。 远程运行SSH时需要远程机器正在运行SSHd(SSH守护程序),SSH的标准端口是22。由于大多数防火墙对这个端口都是禁用的,所以需要将SSH守护进程指派给Internet服务的端口上运行,因为即使最严密的防火墙也要打开21、8080、25和110中的一个。这样就可以通过大多数的防火墙来使用SSH进行远程登录。 1 SSH提供的安全认证 SSH提供二种级别的安全验证。一种是基于口令的安全验证;另一种是基于密钥的安全验证。首先生成一对密钥,将公钥安装在需要访问的服务器中。当客户端需要连接到SSH服务器时,客户端软件就会向服务器发出请求,请求用自己的密钥进行安全验证。服务器收到请求之后,先在该服务器中寻找客户端的公用密钥,然后把它和客户端发送过来的公钥进行比较。如果二个密钥相同,则SSHd生成随机数,并用公钥进行加密,然后SSHd将加密的随机数发回给正在客户端运行的SSH。SSH用私钥解密后,再把它发送回客户端。这样就完成了整个验证过程。 2 SSH的具体实现 (1)确认系统已经安装了SSH并进行测试 (2)生成管理SSH密钥 SSH的密匙是用SSH-keygen程序管理的。下面是SSH-keygen密钥生成的一个实例。 上述过程需要分别在每个用SSH连接的远程服务器上完成。为了保证他人对于authorized_keys没有写的权限并保证SSH工作,chmod是必须的。如果想从不同的计算机登录到远程主机,authorized_keys文件也可以有多个公用密匙。这种情况下必须在新的计算机上重新生成一对密匙,然后重复上述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当取消了主机上的账号之后,必须删掉这对密匙。 3 SSH配置 (1)配置SSH客户端 OpenSSH的配置数据可以有三种语法形式,按照优先权从大到小的顺序分别是:命令行选项、用户配置文件(~/.SSH/config)、系统配置文件(/etc/SSH/SSH_config)。所有的命令行选项均能在配置文件中设置。因为任何配置值都是首次设置时有效,所以指定主机的声明应该

房屋建造结构包括哪几种类型

房屋建造结构包括哪几种类型? 按房屋建筑结构分类 钢结构是指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材料建造的,包括悬索结构。 钢、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指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钢筋混凝土建造的。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指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包括薄壳结构、大模板现浇结构及使用滑模、升板等建造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混合结构是指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筋混凝土和砖木建造的。如一幢房屋的梁是用钢筋混凝土制成,以砖墙为承重墙,或者梁是用木材建造,柱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 砖木结构是指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砖、木材建造的。如一幢房屋是木制房架、砖墙、木柱建造的。 其他结构是指凡不属于上述结构的房屋都归此类。如竹结构、砖拱结构、窑洞等。 框剪结构与框架结构的主要区别就是多了剪力墙,框架结构的竖向刚度不强,高层或超高层 的框架结构建筑更是如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故使用剪力墙.你可以去了 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住宅是指以钢筋混凝土浇捣成承重梁柱,再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浮石、蛭石、陶烂等轻质板材隔墙分户装配成而的住宅。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施工,效率较高,工程质量较好。 框架结构由梁柱构成,构件截面较小,因此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都较低,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楼层越高,水平位移越慢,高层框架在纵横两个方向都承受很大的水平力,这时,现浇楼面也作为梁共同工作的,装配整体式楼面的作用则不考虑,框架结构的墙体是填充墙,起围护和分隔作用,框架结构的特点是能为建筑提供灵活的使用空间,但抗震性能差。 1。框架-剪力墙结构,出称为框剪结构,它是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体系的结合,吸取了各自的长处,既能为建筑平面布置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又具有良好的抗侧力性能。框剪结构中的剪力墙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利用电梯井、楼梯间、管道井等墙体。因此,这种结构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房屋建筑。 2。框剪结构的变形是剪弯型。众所周知,框架结构的变形是剪切型,上部层间相对变形小,下部层间相对变形大。剪力墙结构的变形为弯曲型,上部层间相对变形大,下部层间相对变形小。对于框剪结构,由于两种结构协同工作变形协调,形成了弯剪变形,从而减小了结砍的层间相对位移比和顶点位移比,使结构的侧向刚度得到了提高。 3。水平荷载主要由剪力墙来承受。从受力特点看,由于框剪结构中的剪力墙侧向刚度比框架的侧向刚度大得多,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一般情况下,约80%以上用剪力墙来承担。因此,使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所分配的楼层剪力,沿高度分布比样均匀,各层梁柱的弯矩比较接近,有利于减小梁柱规格,便于施工。 66

交换机的Telnet远程登陆及端口聚合配置

交换机的Telnet远程登陆配置 目标 ●掌握采用Telnet方式配置交换机的方法。 背景 ●在设备机房对交换机进行了初次配置后,希望以后可以对设备进行远程管理。现要 在交换机上做适当配置。 技术原理 ●配置交换机的管理IP地址(计算机的IP地址与交换机管理IP地址在同一个网段): ●在2层交换机中,IP地址仅用于远程登录管理交换机,对于交换机的运行不是必 需,但是若没有配置管理IP地址,则交换机只能采用控制端口console进行本地配 置和管理。 ●默认情况下,交换机的所有端口均属于VLAN1,VLAN1是交换机自动创建和管 理的。每个VLAN只有一个活动的管理地址,因此对2层交换机设置管理地址之 前,首先应选择VLAN1接口,然后再利用IP address配置命令设置管理IP地址。 ●为telnet用户配置用户名和登录口令: ●交换机、路由器中有很多密码,设置对这些密码可以有效的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switch(config)# line vty 0 4表示配置远程登录线路,0~4是远程登录的线 路编号。 ●switch(config-line)# login 用于打开登录认证功能。 ●switch(config-line)# password 5ijsj //设置远程登录进入访问的密码 步骤 ●新建Packet Tracer拓扑图 ●配置交换机管理ip地址 ●Switch(config)# int vlan 1 ●Switch(config-if)# ip address **IP** **submask*** ●配置用户登录密码 ●Switch(config)# enable password ******* 设置进入特权模式的密码 ●Switch(config)# line vty 0 4

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有四种

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有四种。 1、并列式: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轻重之分。例如培根的《轮读书》,三个部分分别谈到了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方法、读书的好处,就是采用并列的结构。 2、总分式;先总述,再分说。这种关系还可以演变为“分—总”或“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例如《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一文采用的就是“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说“格物”“致知”就是指现代学术的基础,即实地的探察,也就是现在所谓的实验。然后先儒家对“格物”“致知”意义的曲解和对“格物”“致知”精神的埋没;再阐述科学发展为什么需要“格物”“致知”的精神。最后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3、对照式:文中两部分内容或进行对比,或用这部分内容烘托另一部分内容。例如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前一部分反面批驳了敌论中的论据不能证明论点,即中国人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的是“自欺力”,而不是“自信力”直接批驳了敌论;后一部分从正面列举事实,提出正确的论点,我们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间接地批驳了敌论。 4、递进式:文章几部分内容逐层深入。例如《不求甚解》一文,先从“不求甚解”一词的来历谈起,分析了陶渊明的读书方法,首先要“好读书”,二是主张读书要会意。再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说明,读书应当重在读懂书本的精神实质,而不是寻章摘句。最后进一步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读书“不求甚解”的重要性。文章结构的基本形式 1. 纵式,即文章层次主要以纵向形式展开。 ①以时间为序 ②以作者情感发展脉络为序 ③以逐层深入的论证为序 2. 横式,即文章层次主要以横向形式展开。 ①以空间为序 ②以材料性质的分类划分层次 3 .合式,即纵横式,指文章层次以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形式展开 说明文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梳理文章说明顺序就是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如何理清说明顺序? 一、认清说明对象,分析说明顺序。说明对象的特点决定了采用的说明顺序。有些事物内部构造比较复杂,通常按空间顺序说明,或由前到后,或由上而下,或由外及里,或由中间到四周,或按东西南北方位顺序。例如,《故宫博物院》就是沿着参观路线,按照从南到北的空间顺序,有主有次地介绍故宫的建筑物和建筑布局。 二、把握语言标志,“读”出说明顺序。说明文语段中往往借助一定的词句表明层次和顺序,连接内容,组织材料。各种顺序在语言上都有一定的标志。阅读时抓住有一定标志作用的语言,可以更加顺利地分析说明顺序。要学会通过文章全篇的首尾部分、每一段的首尾部分、文中的设问句、过渡句以及领起使用说明方法的句子来理清文章的结构顺序。事实上,以时间顺序为说明顺序的文章多用表时间变化的词语,以空间顺序为说明顺序的文章多用表方位的词语,以逻辑顺序为说明顺序的文章多用表逻辑层次的关联词等。所以,把握这些语言“标志”,有助于顺利地理清说明顺序。在梳理文章内容、了解说明顺序的过程中,应尽量利用原文的字、词、句,因为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是较为简练、准确。例如,《苏州园林》开头两段总说苏州园林的艺术价值,指出苏州园林的共同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此后就分别从各个方面对苏州园林的这个共同点作具体解说。 三、分清主次,综合归纳。有时一篇文章不仅仅采用一种说明顺序,而是将几种方式糅合起来,交叉使用几种说明顺序。如《中国石拱桥》一文,除了按先古后今的时间顺序外,又按先概括后具体、先整体后局部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至于《说“屏”》这样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的顺序,显然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了。《说“屏”》中,作者从屏风的作用、分类、屏风的设置三个方面介绍了屏的相关知识,一言以蔽之,屏风的功用与设置全在一个“巧”字。倘若一定要说出是什么说明顺序,看来这篇也就是逻辑顺序无疑了 1.按时间顺序作说明。即按事物变化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依次作说明。 2.按空间顺序作说明。即按照具体事物的空间位置或由前到后,或自上而下,或由外及里,或从远到近等进行说明。 3.按逻辑顺序作说明。即对事物从原因到结果,或从现象到本质,或从特点到用途,或从主要到次要,或从概括到具体等进行说明。

交换机的Telnet远程登陆配置

2.3 交换机的Telnet远程登录配置 预备知识: 使用Console口配置交换机虽然不占用网络带宽,但由于要使用专用配置线缆,而配置线缆较短,一般1.5到3米,所以对于要配置分散在不同楼、不同楼层或不在同一区域的交换机时变得麻烦,工作效率也不高,这种方式适用于首次对交换机配置。而带内管理只需要配置好交换机后,在任何一台能连接到设备的终端计算机上即可对网络上的任何交换机进行配置管理,对于管理大中型网络,这种管理方式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使用Telnet远程登录对交换机进行配置就是最常用的带内管理方式的一种,这种管理方式首先需要通过Console口连接到交换机,配置交换机的远程管理地址,然后进入vty线路配置模式配置远程登录密码并开启远程登录功能。由于是远程登录管理交换机,所以出于安全考虑,交换机必须要配置特权用户密码才能进行远程登录。配置好交换机后可使用网络中的任何一台与设备连通的计算机里的telnet程序连接到交换机进行管理。 一、实训目的 1、了解TELNET远程登录的作用 2、掌握TELNET远程登录的配置命令 二、应用环境 某校园网上的交换机分布在各栋楼的不同楼层里,由于经常需要进行网络配置,使用CONSOLE口对交换机进行配置需要到该交换机前进行配置,一次小的配置改动就要到多栋楼的不同楼层进行配置,降低了管理效率。交换机的TELNET远程登录允许管理员从网络上的任意终端登录并进行管理,登录时只需要输入登录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像使用console 口一样管理交换机,从而提高管理效率。 三、实训要求 1.设备要求: 1)两台2950-24交换机和一台PC机。 2)一条交叉双绞线、一条直通双绞线、一条配置线。 2.实训拓扑图 3.配置要求:

小小说结构的六种形式

小小说结构的六种形式 一、场面式。 写主要人物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场景中的活动。这种形式以人物的活动为中心,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刻画人物;脉络清楚,结构完整。请看房树民的《泥活》: 泥活 冯兰瑞老头,坐在厚重的桑木案前,腰板挺直,脖筋绷紧,眼神像锥子似地注视着案子上新捏好的泥活。他手持竹刀,这里抹一抹,那里旋一旋,对这么精巧生动的“武松打虎”,你还什么可挑剔的?武松左膝镇住大虫的花脊,倾全身之力向大虫身上压去:右手揪住大虫的耳朵,反手抡拳,那大虫拱起半条身子,悬口吊牙,眼眶眦裂。这会儿,冯老汉双眼挤在一起,只见他那窄细的瞳仁中有两个香火头般的亮点闪动着,直视自己的这件创作,摇了摇了头。片刻之后,似有所悟,他重新拈起案上的竹刀,挑起一丁点紫泥,朝着武松拳背上三剔两刮,顿时,那拳背上便鼓起几条弯曲的虬筋。至此,冯老汉的花白胡子里才露出一丝儿不易觉察到的笑容,放下竹刀,搓着两手,轻轻地从案边站起。 孙子冯大刚好赶集回来。这个墩墩的小伙子进了屋,便从大竹篮里提出一瓶通洲大曲,一包用荷叶托着的熟驴肉。他用手甩了一把流到下额的汗,说:“爷爷,这酒这肉您就敞开吃!今儿头一天到集上去开张,您猜怎么着?这宗买卖别提多快!” “怎么个快法?“冯兰瑞问。 “我把‘芮庄泥人冯的幌子打出来,篮子里的各色泥人才摆到地摊上,眨眼之间,赶集的人就围了个里外不透风,嗬,五十件泥人一下子就卖个精光,好些人都说,泥人冯的手艺二十多年没见了! 哈哈哈哈!冯兰瑞老头开怀地笑起来。

冯大一眼瞧见桑木案上的武松,忙奔过去,一会蹲下,一会直起,反反复复看了又看,乐得眼泪都流出来了:“爷爷,这是怎么捏出来的,我压根儿没见过这么好的活!”他拉着爷爷两只粗糙的大手,说:“爷爷,下回赶大集,我得把这个也带去。” “带去呗!”冯老汉答应了:“摆在地摊上,先让大伙看个够,收摊时随便卖掉就成。” “爷,武松难道不肯帮咱一个忙?”冯大神秘地靠近爷爷的耳朵水:“今个儿,管理市场的胖老刘蹲在地摊旁,捧起这个瞧瞧,抓起那个看看,爱得简直没治!我把‘武松打虎’带到集上送给他,说不定他能让咱把泥活价往高里提!” 冯兰瑞眼里一闪一闪的亮光熄灭了。他走到桑木案前,用木滞的眼神盯着孙子冯大,张开粗糙的巴掌,放在《武松大虎》上面,狠恨地向下压去。 (原载《小说界》1983年第一期) 这篇小小说的整条情节链处在同一的艺术时空中,也就是故事发生在同一个场面里,因此,《泥活》是一篇典型的场面式结构的作品。在小小说的结构形式中,最常见的就是这种场面式。有人据此而称小小说是“场面小说”,是“瞬间艺术”。 《泥活》的情节,基本上是由两大细节单元构成的两个镜头:第一个细节单元即第一个镜头,即冯兰瑞老汉坐在桑木案前注视着案上的泥活;然后手持竹刀加工泥活,精心创作出泥塑珍品《武松打虎》。这个小小的镜头,倾刻闪现的一幕,把泥人高手的精湛的技艺展现在读者面前,令人心神飞越,叹为观止。第二个细节单元即个镜头是孙子冯大赶集而归,他以大曲、驴肉慰劳爷爷,因为“‘芮庄泥人冯’的布幌子打出来”五十件泥人一下子卖个精光。当孙子看到案子上的《武松打虎》时,“乐得眼泪流出来”,他要把这件倾注着老艺人心血的泥活精品,送给管理市场的胖老刘,让他把泥活价往高里提。小说写到这里,情节突然发生了转折,“冯兰瑞眼里一闪闪的亮光熄灭了,木滞的眼神盯着孙子。”至此,缓缓的水流里激起一股逆行的波浪,冯老头“张大粗糙的巴掌……狠狠地向下压去。”随着泥塑武松被压碎,泥人冯的形象也随之完成。 小小说《泥活》以简单明晰的情节,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亲切感人的艺术形象,同时强烈地表现了小说的主题思想。泥人冯身怀绝技,令人赞叹,然而更可贵的是在他“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