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复习课
- 格式:ppt
- 大小:773.50 KB
- 文档页数:18
“内能与热机”复习课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温度,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
知道内能的概念,改变内能的两种途径。
知道热量的概念,物体吸放热的多少和质量、温度变化有关。
2、知道比热容概念,理解比热容反映物质吸放热的能力。
能利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和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热机工作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和热机工作过程。
4、知道热值概念,会利用热值进行计算。
会查燃料的热值表。
知道热机效率有初步认识,能说出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
【自主梳理】1、温度表示____。
常用单位:___,符号___。
冷冻食物温度-20℃读作____。
2、测量温度的仪表是____,工作原理是_______,使用前应先观察它的____和___。
体温计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它的量程是____,分度值是____。
3、因为_____,每个分子都具有动能;因为_______,每个分子都具有势能。
物体内()由于____而具有的____以及____的()叫做物体的内能。
所有物体都有____能,物体的内能与____和____有关。
4、水沸腾时,____热,内能____,温度____。
判断:温度越高,分子运动一定越剧烈();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同一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5、改变物体内能两种途径是____和____。
举例:让手暖和起来的不同方法。
(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____。
举例:____,____,____。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会____。
解释“塞子弹起”现象。
(2)热传递的条件是______,过程是______,结果是______。
判断: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同一物体间不能发生热传递();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6、实验: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方法:______;工具:_____测量质量,____测量温度,____测量加热时间。
(2)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三 1-8 物理§12内能与热机复习课1、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会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了表自己的见解。
(2)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了解热量的概念,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认识效率。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
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3、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比热容的概念。
懂得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cm△t了解物体的内能,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网络归纳法,讲授法讨论法,习题法温度计的构造的测温原理温度的测量 摄氏温标的规定,摄氏温标与热力学温标的关系。
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物态变化──升 华 分子运动论的基本内容 分子运动论 固体、液体、气体的分子结构内能的概念 比热 做功 能量守恒定律热传递 → 热量燃料的燃烧值内能 加热做功 → 内燃机 → 构造。
工作过程热机效率1.温度计的选择和使用: 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是温度计,由于测量的要求不同,对温度计的选择也不相同。
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寒暑表,因为室内外温度变化范围不很大,所以寒暑表的测范围是-30℃~50℃,它的最小刻度为1℃,所用液体是酒精。
体温计是测量人体温度的仪表,人体温的变化范围较小,但测量准确程度要较高,所以使用玻璃管有缩口的水银温度计,且内径很细。
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最小刻度是0.1℃。
实验用的温度计有酒精,水银或煤油温度计。
因为酒精在1标准大气压的沸点是78.5℃,所以用酒精温度计不能测沸水温度,在寒冷地区,气温很低,可以达到零下40℃以下,而水银的凝固点为-38.8℃,所以在寒冷地区不能用水银温度计测温度。
2.物态变化与吸放热:物态变化是自然界的常见现象。
在物态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件随着吸热和放热。
其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过程。
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过程。
物体吸热时,内能增加;物体放热时,内能减小。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本章知识点网络图12。
1认识内能1.内能: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内所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内能的单位是焦(J)。
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之一是:温度,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物体的内能也越多。
这说明,同一物体的内能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是:①做功;②热传递这两种方式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4.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物体对外做功,自身内能减小,温度降低5.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有温度差;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发生热传递时,热量(内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直到温度相同时,热传递才停止。
6。
物体内能增大,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也可能别的物体对它做了功;物体内能减小,可以是物体放出了热量也可能它对别的物体做了功。
12。
2热量与热值1.热量:在物理学中,把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叫做热量。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2.热量用字母Q表示,单位是焦(J).一根火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为1000J。
3.实验表明:对同种物质的物体,它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温度的变化多少成正比.4。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
如冰熔化成水,温度保持0℃不变;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温度一定降低,如水凝固成冰,温度保持0℃不变。
5.热值:把1kg 某种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6.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与质量、是否完全燃烧等没有关系,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不同.7.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 放=qm 或Q 放=qV8.Q 表示热量,单位是焦(J ),q 表示热值,单位是焦/千克(J/kg )或焦/米3(J/m 3);m 表示质量,单位是千克(kg );V 表示体积,单位是米39.火箭用氢气作为燃料因为它的热值很大,q 氢=1.4×108J/m 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m 3的氢气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