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通讯RF基础二
- 格式:ppt
- 大小:2.72 MB
- 文档页数:21
●什么是RF?答:RF 即Radio frequency 射频,主要包括无线收发信机。
2. 当今世界的手机频率各是多少(CDMA,GSM、市话通、小灵通、模拟手机等)?答:EGSM RX: 925-960MHz, TX:880-915MHz;CDMA cellular(IS-95)RX: 869-894MHz, TX:824-849MHz。
3. 从事手机Rf工作没多久的新手,应怎样提高?答:首先应该对RF系统(如功能性)有个系统的认识,然后可以选择一些芯片组,研究一个它们之间的连通性(connectivities among them)。
● 4. RF仿真软件在手机设计调试中的作用是什么?答:其目的是在实施设计之前,让设计者对将要设计的产品有一些认识。
5. 在设计手机的PCB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基本原则是使EMC最小化。
6. 手机的硬件构成有RF/ABB/DBB/MCU/PMU,这里的ABB、DBB和PMU等各代表何意?答:ABB是Analog BaseBand,DBB是Ditital Baseband,MCU往往包括在DBB芯片中。
PMU是Power Management Unit,现在有的手机PMU和ABB在一个芯片上面。
将来这些芯片(RF,ABB,DBB,MCU,PMU)都会集成到一个芯片上以节省成本和体积。
7. DSP和MCU各自主要完成什么样的功能?二者有何区别?答:其实MCU和DSP都是处理器,理论上没有太大的不同。
但是在实际系统中,基于效率的考虑,一般是DSP处理各种算法,如信道编解码,加密等,而MCU处理信令和与大部分硬件外设(如LCD等)通信。
8. 刚开始从事RF前段设计的新手要注意些什么?答:首先,可以选择一个RF专题,比如PLL,并学习一些基本理论,然后开始设计一些简单电路,只有在调试中才能获得一些经验,有助加深理解。
9. 推荐RF仿真软件及其特点?答:Agilent ADS仿真软件作RF仿真。
射频微波基础知识射频简称RF射频就是射频电流,它是一种高频交流变化电磁波的简称。
每秒变化小于1000次的交流电称为低频电流,大于10000次的称为高频电流,而射频就是这样一种高频电流。
有线电视系统就是采用射频传输方式的。
在电子学理论中,电流流过导体,导体周围会形成磁场;交变电流通过导体,导体周围会形成交变的电磁场,称为电磁波。
在电磁波频率低于100khz时,电磁波会被地表吸收,不能形成有效的传输,但电磁波频率高于100khz时,电磁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并经大气层外缘的电离层反射,形成远距离传输能力,我们把具有远距离传输能力的高频电磁波成为射频,英文缩写:RF一、射频和微波技术基础知识1、什么是射频?射频(RF)是指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电磁频率范围。
它涵盖了广泛的频率范围,通常从3kHz(千赫)到300GHz(千兆赫)。
射频信号的特点是能够长距离传播并穿过障碍物,这使其成为各种通信应用的理想选择。
2、微波频率微波是射频频率的一个子集,频率范围为300MHz(兆赫)到300GHz。
虽然微波仍然是像射频一样的电磁波,但它们具有更短的波长,这在特定应用中提供了某些优势,例如高数据传输速率和精确成像能力。
二、射频和微波技术的应用1、无线通信射频和微波技术最突出的应用之一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
从简单的无线电传输到复杂的蜂窝网络,射频技术使移动设备上的语音通话、短信、互联网浏览和视频流成为可能。
此外,Wi-Fi网络、蓝牙连接和其他无线协议依赖RF信号进行无缝数据交换。
2、卫星通信卫星通信严重依赖微波频率。
地球静止轨道或近地轨道卫星利用微波远距离传输电视信号、互联网数据和电话,确保在传统通信基础设施有限,或无法使用的偏远地区实现全球连接。
3、雷达系统微波雷达系统对各种应用至关重要,包括空中交通管制、天气监测和军事防御。
雷达使用微波脉冲来探测物体的存在、距离和速度,从而进行精确的跟踪和分析。
4、医疗应用射频和微波技术在医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例如磁共振成像(MRI)和微波消融。
射频基础二级工程师考试题及答案射频基础考试题(共100分)分支机构名称:员工姓名:得分:一.填空题(共40分)< 每题2分>1.移动通信射频指的是VHF(米)波和UHF(分米)波波段;2.1G指的TACS 制式,2G指的GSM900/1800 和CDMA800 制式;3G指的TD-SCDMA制式、WCDMA制式和CDMA2000制式;3.GSM手机发射功率2W为33 dBm,基站输出功率46dBm为40W;4.GSM规范中,最大时间提前量TA=63bit,推算小区覆盖半径为35Km;5.G网设计中选用BCCH信道作为发射参考功率,通常该信道不进行功率控制;6.GSM中射频调制采用GMSK调制,EDGE采用8PSK调制7.移动通信电波在自由空间中传播是扩散损耗,在金属表面传播由于趋肤效应会产生热损耗;8.两个载频f1和f2,其三阶互调产物公式为2f1-f2和2f2-f1。
9.半波偶极子天线增益2.1 dBi,.或0 dBd10. 当基站天线增益相同时,频率越低其天线长度越长。
11.电压驻波比越大反射损耗越小。
12、GSM规范中,工程上同频干扰保护比C/I≥(12 )13、GSM规范中,每个TDMA定义为一个载频,每载频包含(8 )个信道,每载波间隔为(200 )KHZ。
14、GSM系统跳频有(射频跳频)(基带跳频)两种方式。
15、WCDMA载波宽度为(5)MHZ。
16、3G支持的高速运动、步行和室内环境的数据业务最高速率分别为(144Kbit/S、384 Kbit/S、2 Mbit/S )。
17、TD-SCDMA系统是一个(TDD )双工系统。
18、某设备带外杂散指标为-67 dBm/100kHz,则相当于(-64 )dBm/200kHz。
19、通信系统中采用的“先建立,后断开”的切换方式称为(软切换),“先断开,后建立” 的切换方式称为(硬切换)。
20、由于衰落具有频率、时间和空间的选择性,因此分集技术主要包括(空间分集)、(频率分集)、(时间分集)和(极化分集)。
射频基础知识培训一、射频概述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RF)是指无线电频率范围内的电磁波信号。
射频技术在现代通信、无线电、雷达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
本次培训将介绍射频的基础知识,包括射频信号的特性、射频电路设计及射频测量。
二、射频信号的特性1. 频率范围:射频信号的频率范围通常指300kHz至300GHz之间的频段。
这一频率范围被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和雷达系统中。
2. 带宽:射频信号的带宽是指在频率上的范围,用于传输信息。
带宽越宽,信号传输的速率越高。
3. 衰减:射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发生衰减,衰减的程度与信号传播距离、传输介质等因素有关。
为了保持信号的质量,需要采取衰减补偿措施。
三、射频电路设计1. 射频放大器设计:射频放大器用于增强射频信号的强度。
设计射频放大器需要考虑电源电压、功率放大系数、频率响应等因素。
2. 射频滤波器设计:射频滤波器用于去除非期望频率范围内的干扰信号。
设计射频滤波器需要考虑信号带宽、截止频率、滤波器类型等因素。
3. 射频混频器设计:射频混频器用于将不同频率的信号进行混合,产生新的频率信号。
设计射频混频器需要考虑输入信号频率、混频器类型、频率转换效率等因素。
四、射频测量1. 射频功率测量:射频功率测量用于确定射频信号的功率水平。
常用的测量仪器包括射频功率计和射频功率传感器。
2. 射频频谱分析:射频频谱分析用于分析射频信号在频率上的变化情况。
常用的仪器包括射频频谱分析仪和扫频仪。
3. 射频网络分析:射频网络分析用于测量射频电路的传输特性(如反射系数、传输系数等)。
常用的仪器包括网络分析仪和隔离器。
五、总结通过本次射频基础知识培训,我们了解了射频信号的特性、射频电路设计和射频测量等内容。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对于从事射频相关工作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学习射频技术并应用于实际项目中,提升我们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以上文字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添加或修改)。
射频基础二级工程师考试题及答案射频基础考试题(共100分)分支机构名称:员工姓名:得分:一.填空题(共40分)< 每题2分>1.移动通信射频指的是VHF(米)波和UHF(分米)波波段;2.1G指的TACS 制式,2G指的GSM900/1800 和CDMA800 制式;3G指的TD-SCDMA制式、WCDMA制式和CDMA2000制式;3.GSM手机发射功率2W为33 dBm,基站输出功率46dBm为40W;4.GSM规范中,最大时间提前量TA=63bit,推算小区覆盖半径为35Km;5.G网设计中选用BCCH信道作为发射参考功率,通常该信道不进行功率控制;6.GSM中射频调制采用GMSK调制,EDGE采用8PSK调制7.移动通信电波在自由空间中传播是扩散损耗,在金属表面传播由于趋肤效应会产生热损耗;8.两个载频f1和f2,其三阶互调产物公式为2f1-f2和2f2-f1。
9.半波偶极子天线增益2.1 dBi,.或0 dBd10. 当基站天线增益相同时,频率越低其天线长度越长。
11.电压驻波比越大反射损耗越小。
12、GSM规范中,工程上同频干扰保护比C/I≥(12 )13、GSM规范中,每个TDMA定义为一个载频,每载频包含(8 )个信道,每载波间隔为(200 )KHZ。
14、GSM系统跳频有(射频跳频)(基带跳频)两种方式。
15、WCDMA载波宽度为(5)MHZ。
16、3G支持的高速运动、步行和室内环境的数据业务最高速率分别为(144Kbit/S、384 Kbit/S、2 Mbit/S )。
17、TD-SCDMA系统是一个(TDD )双工系统。
18、某设备带外杂散指标为-67 dBm/100kHz,则相当于(-64 )dBm/200kHz。
19、通信系统中采用的“先建立,后断开”的切换方式称为(软切换),“先断开,后建立” 的切换方式称为(硬切换)。
20、由于衰落具有频率、时间和空间的选择性,因此分集技术主要包括(空间分集)、(频率分集)、(时间分集)和(极化分集)。
射频基本知识目录1. 射频概述 (2)1.1 射频定义与特点 (3)1.2 射频应用领域 (4)1.3 射频技术发展历史 (5)2. 射频信号及其特性 (6)2.1 电磁波与射频波 (7)2.2 频率范围与波长 (8)2.3 电磁波的时域和频域特性 (9)2.4 功率测量与单位 (10)2.5 幅度调制与相位调制 (12)3. 射频电路 (13)3.1 阻抗与反射系数 (14)3.2 匹配电路 (15)3.3 功率放大器 (16)3.4 滤波器与调谐电路 (17)3.5 衰减器与分频器 (19)4. 射频设备与系统 (20)4.1 信号源与检测器 (22)4.2 无线传输系统 (23)4.3 通信系统 (24)4.4 雷达系统 (25)4.5 测试与测量设备 (26)5. 射频技术应用案例 (28)5.1 5G 通信技术 (29)5.2 物联网应用 (30)6. 射频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31)1. 射频概述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RF)通信技术是现代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无线电波的传输。
射频技术是通过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无线电波来传输信号的,这些信号用于各种通信应用,如无线广播、移动通信系统、卫星通信和无线网络等。
在射频领域中,电磁波被用来承载信息,从简单的调幅(AM)广播到复杂的数字广播以及移动电话网络的高速数据传输,射频技术无处不在。
射频信号的特征可以从它们的波长和频率来描述,通常情况下,射频波的波长介于几厘米到几米之间,对应的频率范围从大约30 kHz 到300 GHz。
这个宽度频段使得射频技术可以涵盖从低频的无线电广播到高频的微波和无线宽带通信等多个应用领域。
射频系统通常包括调制和解调两个关键步骤,调制是将低频基带信号转换成高频的射频信号,使得信号可以通过无线电波传播。
这个过程涉及将基带信号的特性(如幅度和频率)嵌入到一个更高的射频载波上。
解调则在接收端进行,是将射频信号转换回可识别的低频信号,以便于进一步处理。
射频识别基础:第二部分调制和复用技术作者:Daniel M. Dobkin下列内容摘自Daniel M. Dobkin编著的“The RF in RFID: Passive UHF RFID in Practice”一书的第三章“Radio Basics for UHF RFID ”。
在2007年12月31日以前订购“The RF in RFID: Passive UHF RFID in Practice”一书,将获得20%的折扣!请访问: 或拨打1-800-545-并采用代码91090。
信息、调制和复用幅度、频率和相位均不变的周期信号—连续波(CW)信号—除了它的存在之外,不传输任何其它的信息。
为了传输数据,信号需要变化。
我们一般想到了这种变化是在周期信号上的相对慢变的变调制信号,例如:函数m(t)据称包含基带信息,并且相对高频的余弦函数是载波。
当函数m(t)是另外一个正弦或余弦(大概频率要低得多)信号时,我们可以利用三角恒等式重写该信号,从而得到有启迪作用的形式:正弦调制把载波分裂为两个称为边带的信号,分别位于载波频率的两侧,每一个边带与载波频率之差为调制频率(图3.5)。
尽管连续的正弦调制与CW信号相比没有更多令人感兴趣或有用之处,但是,这个结果暗示当信号被调制时,所得到的频谱变得更宽了。
3.5 被正弦调制的载波及相应的频谱;fc是载波频率。
对RFID感兴趣的信号一般采取数字方式进行调制。
由数字方式调制的信号是一串截然不同的符号。
与RFID具有足够相关性的一个简单例子就是开关键控(OOK)。
信号电平被保持为大(m=1)以表示二进制“1”,而信号电平为小或零则表示二进制“0”。
例子如图3.6所示。
在OOK中,每一个符号就是一个固定的持续时间,其中,信号电平要么为高,要么为低。
每一个OOK符号表示一个二进制比特,尽管其它类型的符号能够传输一个比特以上。
任何能够改变输出电平的电路—如简单的开关—均可被用于创建OOK信号,并且任何能够检测功率电平的电路均可以解调该信号(从信号中提取数据)。
无线射频基础知识介绍无线射频(Radio Frequency, RF)技术是一种利用无线电频率范围内的电磁波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的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广播、雷达等领域,并且在物联网和5G等新兴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无线射频的基本概念无线射频是指频率范围在3kHz到300GHz之间的电磁波。
它是通过振荡器产生的电磁波,并通过天线进行辐射和接收。
射频信号的特点是可以传输较长距离,穿透能力强,适用于无线通信和广播。
二、无线射频的特性1.频率范围广泛:从低频到高频,无线射频可以覆盖从几kHz到几GHz的频率范围。
2.能量传播:无线射频信号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可以穿透大部分非金属材料,如墙壁、树木等。
3.多径传播:由于无线信号会反射、绕射和衍射,从而形成多个路径的传播,可能导致信号干扰和衰减。
4.抗干扰能力:无线射频系统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可以通过调制技术、编码技术和频谱分配等方式来减小干扰。
三、无线射频的应用领域1.无线通信:无线射频技术是现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础,包括手机、无线局域网(Wi-Fi)、蓝牙和卫星通信等。
2.广播:广播电台利用无线射频技术传输音频信号,实现广播节目的传播。
3.雷达:雷达系统利用射频信号来探测目标的位置、速度和距离,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
5.定位和导航:利用无线射频信号和三角测量原理,可以实现定位和导航功能,如GPS系统。
6.医疗:医疗设备中的无线射频技术可以用于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无线手术和无线成像等。
7.物联网:物联网系统中的无线射频技术实现物体之间的无线连接和通信,促进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四、无线射频的未来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线射频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无线射频技术可能会有以下趋势:1.5G技术的推广:5G技术将提供更高的速度和更低的延迟能力,将推动无线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2.物联网应用的普及:物联网将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无线射频技术在物联网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