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
- 格式:doc
- 大小:433.00 KB
- 文档页数:8
主治医师 (临床医学检验学)-微生物和微生物学检验(B型题)1、皮窗试验是测定中性粒细胞的功能A.趋化性B.调理功能C.吞噬功能D.杀菌功能E.抗原递呈功能2、Boyden小室法是测定中性粒细胞的功能A.趋化性B.调理功能C.吞噬功能D.杀菌功能E.抗原递呈功能3、NBT还原试验是测定中性粒细胞的功能A.趋化性B.调理功能C.吞噬功能D.杀菌功能E.抗原递呈功能4、用光学显微镜可以直接检查A.DNAB.包涵体C.衣壳D.包膜E.RNA5、病毒的辅助结构A.DNAB.包涵体C.衣壳D.包膜E.RNA6、用变形杆菌代替立克次体与患者血清作凝集反应的试验是A.肥达试验B.神奈川试验C.锡克试验D.ELEK试验E.外一斐试验7、用于肠热症的辅助诊断试验是A.肥达试验B.神奈川试验C.锡克试验D.ELEK试验E.外一斐试验8、用于巧克力琼脂平板的阳性质控菌株是A.脆弱拟杆菌B.副溶血弧菌C.黏质沙雷菌D.粪肠球菌E.淋病奈瑟菌9、用于TCBS平板的阳性质控菌株是A.脆弱拟杆菌B.副溶血弧菌C.黏质沙雷菌D.粪肠球菌E.淋病奈瑟菌10、用于厌氧血平板的阳性质控菌株是A.脆弱拟杆菌B.副溶血弧菌C.黏质沙雷菌D.粪肠球菌E.淋病奈瑟菌11、用于鉴别石膏样毛癣菌和红色毛癣菌的培养基是A.沙保弱培养基B.马铃薯葡萄糖琼脂C.脑心葡萄糖血琼脂D.皮肤真菌试验培养基E.尿素琼脂12、用于培养深部真菌,使二相性真菌呈酵母型的培养基是A.沙保弱培养基B.马铃薯葡萄糖琼脂C.脑心葡萄糖血琼脂D.皮肤真菌试验培养基E.尿素琼脂13、用光学显微镜可以直接检查的是B.病毒包涵体C.病毒衣壳D.病毒包膜E.RNA14、病毒的辅助结构是A.DNAB.病毒包涵体C.病毒衣壳D.病毒包膜E.RNA15、伤寒发病第一周用于细菌分离培养标本为A.血液B.尿液C.粪便D.骨髓E.痰16、伤寒发病整个病程均可用于细菌分离培养的标本是A.血液C.粪便D.骨髓E.痰17、属于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的试验是A.杆菌肽试验B.甲基红试验C.硝酸盐还原试验D.明胶液化试验E.丙二酸盐利用试验18、属于碳源和氮源利用试验是A.杆菌肽试验B.甲基红试验C.硝酸盐还原试验D.明胶液化试验E.丙二酸盐利用试验19、属于酶类试验是A.杆菌肽试验B.甲基红试验C.硝酸盐还原试验D.明胶液化试验E.丙二酸盐利用试验。
带你了解什么是微生物检验微生物检验是一门将实验室科学和临床医学相结合的学科,它是研究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微生物学检验和防治原则的学科。
主要目的是诊断和预防感染性疾病,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控制医院感染,监测细菌耐药性,发现新型或罕见的病原微生物等。
总而言之,微生物检验,无论是在疾病诊断还是疾病治疗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今天本文将带您了解什么是微生物检验。
1. 微生物检验是什么?主要检验什么?微生物检验是一种用于检测和鉴定病原微生物的实验方法,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
微生物检验可以分为七大类,分别是细菌检测、真菌检测、衣原体检测、支原体检测、梅毒螺旋体检测、病毒检测以及其他检验测试。
不同类型的微生物检验需要不同类型的标本,例如血液、尿液、粪便、分泌物、组织等。
标本的采集、运输和处理都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微生物检验都有哪些方法微生物检验的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种:显微镜检查法:利用不同的染色技术,如革兰染色、抗酸染色、暗视野染色等,观察标本中的微生物形态、结构、数量和分布。
培养与分离技术:利用不同的培养基、条件和方法,如液体培养、固体培养、选择性培养、富集培养等,使标本中的微生物生长繁殖,形成菌落或浊度,以便进行进一步的鉴定。
生物化学鉴定技术:利用不同的生化试剂和方法,如氧化还原试验、发酵试验、酶促反应试验等,检测标本中的微生物对不同底物的代谢能力和产物,以判断其属种特性。
非培养检验技术:利用不同的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如聚合酶链反应(PCR)、核酸杂交、抗原抗体反应等,直接检测标本中的微生物或其特异性分子标记,以实现快速、灵敏和准确的诊断。
药敏试验:利用不同的药敏试验方法,如纸片扩散法、稀释法、E-test法等,检测标本中的微生物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细菌分型:利用不同的细菌分型方法,如分子分型、质粒图分析、血清学分型、细菌素分型和噬菌体分型等,比较标本中的微生物在基因或表型上的差异,以判断其来源、流行性和相关性。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测试题三1、单选内基小体在哪种疾病的诊断中有重要意义()A.狂犬病B.天花C.麻疹D.疱疹E.腮腺炎正确答案:A2、单选在选择实验动物时,可以不考虑((江南博哥))A.动物的敏感性B.动物的品系C.动物的性别D.动物的年龄E.动物的颜色正确答案:E3、单选革兰阴性菌菌落S-R变异是由于丢失了()A.脂蛋白B.外膜C.脂类AD.特异性多糖E.核心多糖正确答案:D4、配伍题编码大肠菌素的是()编码细菌毒力的是()编码耐药性的是()编码耐药性肠毒素的是()A.Col质粒B.F质粒C.Vi质粒D.ST质粒E.R质粒正确答案:A,C,E,D5、单选关于放线菌属生物学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芽胞,无抗酸性B.无芽胞,无抗酸性C.无芽胞,有抗酸性D.有芽胞,有抗酸性E.无芽胞,一端菌毛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放线菌为无芽胞、无抗酸性革兰阳性菌。
6、单选莱姆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传播媒介是()A.软蜱B.硬蜱C.体虱D.鼠蚤E.鼠虱正确答案:B7、单选血清学鉴定是()A.鉴定病原菌最有效的方法B.用已知抗原检测患者血清中相应抗体C.用已知抗体检测患者血清中相应抗体D.用含有已知特异性抗原的诊断血清检测未知菌E.用含有已知特异性抗体的诊断血清检测未知菌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血清学鉴定是指用含有已知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诊断血清)与分离培养出的未知纯种细菌或标本中的抗原进行血清学反应,以确定病原菌的种或型。
8、单选目前实验室保存菌种最常用而又简易的保存方法是()A.液氮超低温保存法B.培养基保存法C.冷冻真空干燥法D.干燥保存法E.脱脂牛奶保存法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目前实验室保存菌种的方法很多,选项A、C、D都是可选的方法,但相对烦琐,而脱脂牛奶保存法只适用于乳酸菌类细菌,因此只有培养基保存方法是常用而简易的方法。
9、单选支原体具有与致病性有关的结构是()A.菌毛B.荚膜C.顶端结构D.鞭毛E.膜磷壁酸正确答案:C10、单选以下不是实验动物微生物学控制方法分类的是()A.无菌动物B.悉生动物C.常规动物D.纯杂种动物E.清洁动物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微生物学控制方法分类可将实验动物分为无菌动物、悉生动物、无特殊病原体动物、清洁动物及常规动物。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引言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是一种通过检测和分析患者体内微生物的存在和活动水平来帮助诊断和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方法。
微生物学检验可以确定感染的原因和类型,并确定适当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概念、常见的检验方法和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概念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是通过收集患者样本(如血液、尿液、血液培养物等)并对其中的微生物进行培养、分离和鉴定来确定感染病原体的方法。
它涉及一系列实验室操作和技术,包括细菌培养、抗生素敏感性测试、鉴定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确认感染病原体的存在、确定其感染类型(细菌、真菌、病毒等)以及选择适宜的治疗药物。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常见方法细菌培养细菌培养是一种常见的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它涉及将患者样本置于培养基中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
不同类型的培养基可以支持不同类型的微生物生长,如常见的血液琼脂培养基可用于细菌培养。
细菌培养的时间可以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具体取决于患者样本中微生物的增殖速度和种类。
抗生素敏感性测试抗生素敏感性测试是一种用于确定感染病原体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和抵抗性的方法。
常见的抗生素敏感性测试方法包括纸片扩散法和微量稀释法。
这些测试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最适合的抗生素治疗方案,以避免抗生素的滥用和抵抗性的产生。
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检测微生物的核酸(如DNA或RNA)来快速鉴定微生物的存在和类型。
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PCR (聚合酶链反应)和实时荧光定量PCR。
分子生物学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微生物。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应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帮助确定感染的病原体,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并监测治疗的疗效。
以下是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在不同感染疾病中的应用示例:细菌感染在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中,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可以帮助确定感染的菌种、菌株的数量和敏感性,从而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微生物检验(完整版)名解微生物:是一群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不能看见的微小生物的总称种:亲缘关系较近的微生物群体在进化发育阶段上有一定的共同形态和生理特征微生物学: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遗传变异特性及微生物的进化分类生态等生命活动规律以及微生物之间与人类动植物自然界互相关系的一门科学抗生素:是由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抑制或杀灭某些其他微生物和肿瘤细胞的微量生物活性物质细菌素:是某些细菌菌株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条件致病菌:正常菌群在宿主体内具有相对稳定性一般不致病消毒:指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灭菌:指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的方法防腐:指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无菌:指没有货的微生物的存在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也是环状闭合的双联DNA分子比染色体小存在于细胞质中可自主复制突变:是指细菌遗传物质的机构发生突然而稳定的改变所致的变异现象可遗传给后代基因转移:外源性物质由供体菌转入受体细胞内的过程基因重组:供体菌的基因进入受体菌细胞并在其中自行复制与表达或矛受体菌DNA整合在一起的过程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只能在活的易感细胞内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复制周期:病毒的增殖被人为分成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成熟与释放七个步骤的完整过程缺陷病毒:是指因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因基因某一点改变而不能进行正常增殖的病毒顿挫感染:病毒进入宿主细胞若细胞缺乏病毒复制所需的酶能量和必要成分等则病毒无法合成自身成分不能够装配和释放子代病毒的现象干扰现象: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种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人工自动免疫:是将疫苗等免疫原接种于人体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使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人工被动免疫:是指注射含某种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的免疫血清等一系列细胞因子是机体立即获得特异性免疫干扰素:是由病毒或干扰素诱生剂作用于中性粒细胞成纤维细胞或免疫细胞产生的一种糖蛋白致病性:一定种类的病原微生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在特殊的宿主体内引起特定疾病的能力半数致死量:在规定时间内通过一定途径能使一定体重或年龄的某种动物半数死亡或感染需要的最小病原体数量或毒素量急性感染:发作突然病程较短一般是数天或数周局部感染: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局限就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病变的一种感染类型毒血症:致病菌侵入宿主体后只在机体局部生长繁殖病菌不进入血液循环但其产生的外毒素入血引起特殊的毒性症状败血症:致病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全身性毒性症状内毒素血症:革兰阴性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崩解后释放出大量毒素也可有病灶内大量革兰阴性菌死亡释放的内毒素入血所致培养基:是指人工方法配制的适合细菌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CFU:菌落形成单位细胞病变效应(CPE):是指某些病毒感染组织细胞后正常生长的梭形细胞变圆变性坏死溶解及从培养瓶壁脱落细胞堆积形成葡萄状包涵体:某些病毒感染细胞后可在细胞核或细胞质中形成包涵体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在入院前已开始或住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填空●根据微生物的大小、结构和组成不同可分为三大类型:非细胞型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微生物的分类等级与其他生物相同依次为:界、门、纲、目、科、种、属其中种是最基本的分类●细菌的基本机构是由各种细菌共有的节后由外向内依次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等●细菌L型的只要生物学特性:多形性普通培养不声张可返祖可致病●细菌的繁殖方式:二分裂繁殖以2的N次方数量增长●细菌的生长曲线: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细菌产生的色素有两类:水溶性色素脂溶性色素进行水的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时一般以大肠埃希菌作为水被粪便污染的重要指标通过测定大肠菌群数来判定水源被污染的程度目前我国规定生活饮用水的的标准是:1ml水肿的细菌总数不超过100cfu●空气中的细菌一般以甲链作为指示菌●热力灭菌法又分为:干热灭菌法(包括焚烧烧灼干烤法)和湿热灭菌法(主要高压蒸汽灭菌法间歇灭菌法巴士消毒法煮沸法)●热力灭菌法的原理是:高温加热●影响消毒剂的因素:消毒剂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温度与酸碱度环境中化学拮抗物质的存在●噬菌体的结构:由头部尾部两部分组成头部外壳为蛋白质内含核酸;尾部由尾领尾鞘尾髓尾板尾词和尾丝组成●真菌的变异三种表现形式:真菌形态、机构变异真菌菌落变异真菌抗药性变异●外毒素:具有菌种特异性毒性作用较强具有组织选择性良好的免疫原性不耐热易被酸和蛋白水解酶灭活●细菌全身感染在临床上常见的有下列情况几种情况: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内毒素血症●按培养基的物理性状可分为3类: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培养基的制备程序:调配溶化矫正PH 过滤澄清分装●细菌在液体培养基的生长现象:浑浊沉淀菌膜●细菌菌落一般分为下列3种类型:光滑型粗糙型黏液型●HCV的生物学特性:具有包膜的单正链RNA病毒球形对氯仿、甲醛、乙醚等有机溶剂敏感问答1.微生物的特点A,个体微小,结构简单B,比表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C,繁殖快,代谢强D,适应强,易变异,易人工培养E,种类多,分布广,观察和研究手段特殊2.微生物命名国际上多采用拉丁文林奈双命名法,又属名和种名组成,a,属名在前,名词,首字母大写;b,种名在后,形容词,均用小写;两者用斜体表示。
广西中医药大学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试卷(试卷三)课程名称: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适用课程序号: BZ0408023适用专业年级:专升本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 观察细菌形态和动力可以用悬滴法或压滴法,此二者用的染色方法是( C )A. 单染法B. 复染法C. 不染色D. 革兰染色E. Wright染色2. 革兰染色中,革兰阴性菌染成( A )A. 红色B. 紫色C. 蓝色D. 黄色E. 白色3. 鉴定真菌最常用的简便方法是( E )A. 革兰染色后镜检B. 动物接种C. 血清学鉴定D. 皮肤变态反应E. 直接镜检形态结构4. 诱导克林霉素耐药性检测所使用的药物纸片是( A )A. 克林霉素和红霉素B. 克林霉素和四环素C. 克林霉素和庆大霉素D. 克林霉素和头孢他啶E. 克林霉素和青霉素5. 对于MRSA,技术体外试验为敏感,也应报告为耐药的抗菌药物是( B )A. 庆大霉素B. 氨苄西林C. 利福平D. 红霉素E. 四环素6. 鉴别葡萄球菌属和链球菌属应选择( E )A. 杆菌肽试验B. CAMP试验C. 胆汁七叶苷试验D. 氧化酶试验E. 触酶试验7. 对于肠球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 胆汁七叶苷试验阳性B. pH9.6肉汤中生长C. 65g/L NaCl生长D. 触酶阳性E. PYR试验阳性8. 菌落干燥坚硬且有整体推移感的细菌是( D )A. 黏液奈瑟菌B. 干燥奈瑟菌C. 淋病奈瑟菌D. 卡他莫拉菌E. 米勒链球菌9. 在KIA培养基中,底层黄色,斜面红色,无气泡,无H2S,最可能的细菌是( C )A. 大肠埃希菌B. 伤寒沙门菌C. 痢疾志贺菌D. 普通变形杆菌E. 鼠疫耶尔森菌。
微生物检验技术介绍微生物检验技术是医学、生物学、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交叉融合的前沿技术,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性等进行观察、测定和分析,为疾病诊断、病原体鉴定、流行病学调查等方面提供重要依据。
以下是微生物检验技术的主要内容:一、传统微生物学检验技术传统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是建立在经典微生物学的基础上,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等特征对微生物进行鉴定和分类。
该方法具有简单、直观、快速等优点,但易受主观因素和经验限制,且无法对某些微生物进行准确鉴定。
1、显微镜检查显微镜检查是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观察微生物的形态、大小、结构等特征,对微生物进行初步鉴定。
该方法主要用于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观察。
2、培养基培养培养基培养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分离培养方法,通过在培养基中接种微生物,观察其生长情况,进行分离、鉴定和计数。
该方法可用于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培养。
3、生化鉴定生化鉴定是通过测定微生物对各种生化试剂的反应,了解其生理生化特性,从而对微生物进行鉴定和分类。
该方法可用于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的鉴定。
二、现代微生物学检验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越来越趋向于自动化、快速化和高精度化。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现代微生物学检验技术:1、免疫学检测技术免疫学检测技术是一种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检测方法,通过制备特异性抗体,对样本中的抗原进行检测。
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食品等领域。
2、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是一种基于DNA或RNA等核酸分子的检测方法,通过分析核酸分子的序列、结构等特征,对微生物进行鉴定和分类。
该方法具有高精度、高特异性等优点,但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3、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一种将色谱分离与质谱鉴定相结合的检测方法,通过将样本中的化合物进行分离和鉴定,了解其化学性质和结构特征。
该方法可用于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的鉴定。
检验科中的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微生物学是一门研究微生物种类、结构、属性、繁殖、传播、生理、生化、遗传、分子生物学以及微生物与其他生物和环境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在医学检验中,微生物学检验方法是判断是否存在病原微生物感染、确定感染性疾病种类以及提供治疗方案重要依据之一。
本文将重点介绍检验科中的微生物学检验方法。
一、标本采集及送检微生物学检验的准确性与标本的采集过程息息相关。
标本的采集应遵循严格的操作规程,以保证标本的原始性、新鲜性和无污染。
常见的微生物学标本包括:血液、尿液、痰液、脑脊液、组织、分泌物等。
标本采集后,应迅速送到检验科,并严格按照要求填写送检单,注明标本的来源、采集日期、患者信息等。
送检单的填写要准确、清晰,以免给后续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二、细菌学检验方法1. 细菌培养方法细菌培养是诊断细菌感染和鉴别不同细菌种类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培养基有营养琼脂培养基、巴斯德培养基、大肠杆菌选择性培养基等。
培养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和氧气浓度等要素的控制。
2. 细菌涂片染色细菌涂片染色是观察细菌形态、结构以及染色性质的常用方法。
常见的细菌涂片染色方法有革兰氏染色、抗酸染色、尼氏染色等。
3. 细菌鉴定方法细菌鉴定是根据其生理生化特性和形态特征,通过一系列实验,确定细菌的种类和属。
常用的细菌鉴定方法包括氧需求实验、生物化学试验、荧光抗体法等。
三、真菌学检验方法真菌感染在临床上常见,因此真菌学检验方法的正确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1. 真菌直接涂片真菌直接涂片是一种快速简便的真菌检测方法,常用于皮肤、黏膜等较浅表部位的感染检测。
常见的涂片染色方法有10% KOH湿润涂片法、格拉姆涂片法。
2. 真菌培养方法真菌培养对于那些深部组织感染或真菌数量较少的病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常用的培养基有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加酸等。
3. 真菌分子生物学检验真菌分子生物学检验主要通过PCR、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检测真菌DNA/RNA,实现对真菌的快速准确检测。
1.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形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2.微生物学microbiology: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微生物的类型、分部、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及其规律、遗传、进化,以及人类、动物、植物等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3.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主要是研究与医学和疾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以及特异性诊断和防治措施的学科,目的是控制和消灭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以保证和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
4.细菌L型bacterial L form:细菌在体内外受到各种直接或间接的理化或生物因素影响后导致细胞壁肽聚糖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进而形成一种细胞壁缺失或缺陷的细菌。
5.☺原生质体protoplast:细菌变成为L型后,细胞壁完全缺失,细菌仅被一层细胞膜包裹。
6.原生质球spheroplast:源于革兰阴性菌的L型。
7.中介体mesosome:细菌细胞膜可内陷形成一种特有的结构,是部分胞膜折叠形成的泡囊状、管状或薄层状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下方能看到。
8.☺质粒plasmid: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是小的双股闭合环状DNA分子,可独立于染色体存在并复制,也可整合到染色体上。
9.芽孢:很多革兰阳性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在菌体内部形成具有多层膜包裹的原型或卵圆形的小体,是细菌代谢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维持生存、具有特殊抵抗力的休眠结构。
10.热原质pyrogen: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的的物质。
11.☺噬菌体bacteriophage or phage: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和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只能在活的宿主菌内复制,噬菌体的DNA不仅随着它的感染可在宿主菌之间及宿主菌与噬菌体之间传播,而且还能赋予宿主菌某些生物学性状。
微生物学检验重点知识总结微生物学检验绪论1.微生物的定义与特点;微生物的分类。
一、微生物的概念与特点1.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一群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不能直接看见,必须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2.微生物的特点个体微小,结构简单比表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繁殖快,代谢强适应强,易变异种类多,分布广1.微生物类型根据微生物大小、结构和组成不同分为三类型2.病原微生物的定义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引起动物、植物或人类产生疾病的微生物。
3.医学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
.微生物的发现与研究(1)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最早观察到微生物;微生物学研究的创始人:XXX、XXX、XXX第一章细菌的基本性状第一节细菌的形态与布局1.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和功能,肽聚糖结构及其化学组成;革兰阳性与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区别(一)细胞壁化学组成与布局,革兰染色共有组分:肽聚糖特殊组分:G+菌、G-菌不同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特殊组分:磷壁酸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特殊组分:外膜1微生物学检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肽聚糖:聚糖骨架、四肽侧链2.细胞壁的功用:(1)维持细菌固有形态和抵抗低渗作用。
(2)物质交换作用。
(3)屏障作用。
(4)免疫作用。
(5)致病作用。
(6)与细菌药物敏感性有关。
G+菌与G-菌细胞壁布局比较•细菌细胞膜的布局与真核细胞基本相同,由磷脂和多种蛋白质组成,但不含胆固醇。
•细菌细胞膜可形成一种特有的结构,称中介体。
2.细菌荚膜、鞭毛和菌毛的功能。
荚膜:功能:有抗吞噬和抵制杀菌物资的杀菌作用,增强细菌的侵袭力,构成细菌致病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②具有免疫原性。
③鉴别细菌和血清学分型鞭毛:功能:细菌的运动器官菌毛通俗菌毛:具有黏附性,与细菌致病性有关。
性菌毛:与细菌的遗传变异相关3.芽胞结构特点、意义、与消毒灭菌的关系;细菌L型的形态特征、检验要点。
芽胞:某些细菌(主要为革兰阳性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质浓缩脱水而形成一个折光性很强,具有多层膜状结构、通透性很低的圆形或卵圆形的小体。
检验科微生物学常见检测项目解读微生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微生物的结构、生理、遗传、生态等方面的基本规律。
在临床检验中,微生物学的应用非常广泛,通过对微生物的检测可以准确判断疾病的病因以及治疗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检验科微生物学常见的检测项目及其解读。
一、培养和鉴定1.细菌培养和鉴定细菌培养和鉴定是微生物学常见的一项检测项目。
通过对病原体细菌的培养和鉴定,可以确定致病菌的种类以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在细菌培养过程中,检验者需要取得适量的临床标本,如胸水、尿液、血液等,并进行相应的培养试验,最终通过鉴定技术确定致病菌的种类及其抗生素敏感性。
2.真菌培养和鉴定真菌培养和鉴定也是微生物学中常见的检测项目之一。
真菌是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真核生物,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有些真菌对人体造成感染。
在真菌培养和鉴定中,检验者同样需要获取合适的临床标本,并经过一系列培养和鉴定试验,最终确定致病真菌的种类和药敏结果。
二、微生物快速检测1.微生物快速培养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微生物快速培养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检验。
相比传统的培养方法,快速培养技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细菌或真菌的培养结果,从而提高了疾病的诊断速度和准确性。
常见的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包括PCR、MALDI-TOF等。
2.微生物RNA检测微生物RNA检测是一种通过检测细菌或真菌RNA分子来确定病原微生物种类的技术。
该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够帮助医生迅速确定病原微生物,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在一些特殊感染疾病的诊断中,微生物RNA检测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药敏试验1.药敏试验药敏试验是一种检测细菌对抗生素敏感性的方法。
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时,合理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对病原微生物进行针对性治疗至关重要。
通过药敏试验可以明确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2.耐药检测除了敏感性检测,耐药检测也是非常重要的项目。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滥用和耐药菌株的增多,耐药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A1/A2型题1)1、荚膜染色方法较多,但都属于A.单染法B.复红染色法C.革兰染色D.特殊染色法E.抗酸染色法2、以下培养基组合,不正确的是A.蛋白胨水--基础培养基B.克氏双糖铁琼脂--鉴别培养基C.胆盐肉汤管--营养培养基D.SS培养基--选择培养基E.高渗培养基--特殊培养基3、以下哪种培养基为选择性培养基A.巧克力培养基B.克氏双糖铁培养基C.MH培养基D.SS琼脂培养基E.葡萄糖肉汤培养基4、分离细菌L型常用的高渗培养基属于A.基础培养基B.鉴别培养基C.选择培养基D.营养培养基E.特殊培养基5、证明细菌具有鞭毛结构的常用方法是A.革兰染色法B.抗酸染色法C.普通琼脂培养法D.液体培养法E.半固体培养法6、以下关于L型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于细胞壁缺陷常呈多形态B.染色体不易着色C.无致病力D.常规细菌学检查多呈阴性E.除去诱导因素可恢复成原来的细菌7、以下微生物中,哪一种不易在人体口腔及咽部分离培养出A.肺炎链球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草绿色链球菌D.军团菌E.表皮葡萄球菌8、试验结果使对苯二胺显色的是A.O/F试验B.枸橼酸盐利用试验C.吲哚试验D.氧化酶试验E.硝酸盐还原9、以下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疾病,不包括A.剥脱性皮炎B.毒素休克综合征C.假膜性肠炎D.蜂窝织炎E.大叶性肺炎10、引起毒性休克综合征的病原菌是A.化脓性链球菌B.淋病奈瑟菌C.肺炎克雷伯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E.肺炎链球菌11、以下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依据,不包括A.革兰染色成双或葡萄状排列B.血平板菌落可见β溶血环C.触酶阳性D.发酵菊糖E.血浆凝固酶阳性12、以下关于葡萄球菌致病性叙述,错误的是A.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无致病性B.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引起化脓性炎症C.医务人员带菌较多,易引起院内交叉感染D.侵入性操作是导致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的重要原因E.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医院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13、对人致病的链球菌主要是A.A群链球菌B.B群链球菌C.C群链球菌D.D群链球菌E.E群链球菌14、A群链球菌引起的疾病,不包括A.丹毒B.脓疱疮C.淋巴结炎D.胰腺炎E.风湿热15、以下除一哪项外,其余均可由A群链球菌感染引起A.猩红热B.风湿热C.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D.蜂窝组织炎E.急性肾小球肾炎16、以下不属于A群链球菌致热外毒素的致病特点的是A.致热作用B.细胞毒作用C.增加动物对内毒素的敏感性D.抗原性弱E.产生皮肤红疹17、以下各种致病菌与其传播途径组合,错误的是A.脑膜炎奈瑟菌--呼吸道传播B.伤寒沙门菌--消化道传播C.引起猩红热的A群链球菌--血行传播D.肺炎链球菌--呼吸道传播E.淋病奈瑟菌--性传播18、鉴定肺炎链球菌与甲型链球菌的试验是A.血浆凝固酶试验和乳糖发酵试验B.血浆凝固酶试验和甘露醇发酵试验C.胆汁溶菌试验和菊糖发酵试验D.胆汁溶菌试验和蔗糖发酵试验E.触酶试验和胆汁溶菌试验19、以下不是肺炎链球菌的生物学特征的是A.G球菌,成双排列B.专性需氧,在血平板上产生草绿色溶血环C.最适生长温度为37℃D.具荚膜多糖抗原E.抵抗力弱,对一般消毒剂敏感20、最常用于鉴别肠道致病菌与非致病菌的试验是A.菊糖发酵试验B.葡萄糖发酵试验C.乳糖发酵试验D.甘露醇发酵试验E.甲基红试验21、可致肠外感染的肠道杆菌为A.EHECB.EPECC.EIECD.ETECE.普通大肠埃希菌22、出血性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的病原菌是A.ETECB.EHECC.EPECD.EIECE.EGEC23、有关EHEC致病机制描述正确的是A.质粒介导LT、ST肠毒素,使肠黏膜细胞胞浆内cAMP增加,液体电解质分泌亢进B.病原菌黏附于肠黏膜表面并增殖破坏上皮细胞C.直接侵袭结肠黏膜上皮细胞,释放内毒素破坏细胞形成炎症和溃疡D.溶源性噬菌体介导SLT-Ⅰ或Ⅱ型毒素,终止肠黏膜上皮细胞蛋白合成E.产生肠集聚耐热毒素致肠黏膜上皮细胞分泌亢进24、沙门菌属分类鉴定的依据是A.染色性B.生化反应C.抗原构造D.培养特性E.菌落特征25、细菌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形态比较典型需培养A.1~4小时B.4~8小时C.6~10小时D.18~24小时E.36~48小时26、革兰染色常用媒染剂为A.碘液B.苯酚C.明矾D.沙黄E.结晶紫27、用于筛选G菌的平板是A.血平板B.麦康凯平板C.巧克力平板D.沙氏培养基E.庆大霉素平板28、一般不采用平板分区划线接种培养基的标本是A.粪便标本B.血标本C.咽拭标本D.痰标本E.尿道标本29、细菌L型的特点不包括A.形态多形性B.染色不确定性C.渗透压敏感性D.生化反应增强E.对抗生素抵抗30、病毒标本的长时间保存应置于A.4℃B.-20℃C.-40℃D.-70℃E.-50℃31、细胞病变特点为在胞质中形成嗜酸性包涵体的是A.流感病毒B.单纯疱疹病毒C.流行性腮腺炎病毒D.森林脑炎病毒E.乙型脑炎病毒32、对腺病毒进行血清型鉴定通常采用A.EIAB.中和试验C.补体结合试验D.红细胞吸附试验E.免疫荧光试验33、以下哪种方法为肠道病毒鉴定的标准方法A.电镜检查B.ELISAC.PCRD.补体结合试验E.中和试验34、患儿,11个月。
医学检验分类方法介绍标题:医学检验分类方法介绍简介:医学检验是临床医生所依赖的重要工具之一,它能够提供关于患者健康状况的诊断和治疗决策所需的信息。
医学检验通过对生物体样本的分析和评估,可以检测到各种疾病标志物或生理指标的异常变化。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医学检验结果,对其进行有效分类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医学检验的分类方法,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和应用医学检验。
正文:一、定性和定量检验分类医学检验可以根据其结果的性质分为定性检验和定量检验两类。
定性检验是指通过观察和判断患者样本中特定生物标志物的存在与否,常用于初步筛查或确诊某些疾病。
定量检验则是基于测量方法,对检测目标进行精确测量,并给出具体的数值结果。
定量检验可以提供更详细和准确的信息,常用于监测治疗效果和疾病进展。
二、生化、免疫和微生物学检验分类根据检验的对象和方法,医学检验可以分为生化检验、免疫检验和微生物学检验三个主要类别。
1.生化检验:生化检验是通过对血液、尿液、组织或其他体液样本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来评估患者的生理状况。
它常用于评估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平衡等,以及检测某些疾病标志物的水平。
2.免疫检验:免疫检验评估患者体液中的免疫反应,包括免疫球蛋白、抗体、细胞因子等的测定。
它可用于检测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反应和肿瘤标志物等。
3.微生物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主要用于检测与病原微生物相关的疾病,如细菌、病毒、寄生虫和真菌等。
常见的微生物学检验包括细菌培养、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三、常规和特殊检验分类根据检验的常规化程度和复杂性,医学检验可以分为常规检验和特殊检验两类。
1.常规检验:常规检验是指在大多数医疗机构中常见、执行频率高且操作相对简单的检验项目。
例如,常规血液检查(血常规)和尿液常规检查(尿常规)等。
2.特殊检验:特殊检验是指需要特殊技术和设备、执行较为复杂或具有较高专业性的检验项目。
例如,基因检测、细胞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