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安全状况等级评定与检验周期
- 格式:doc
- 大小:123.50 KB
- 文档页数:5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固容规TSG21-2016安全状况等级评定及检验周期(考试用滴)8.5压力容器安全状况等级评定8.5.1评定原则1)安全状况等级根据压力容器检验结果综合评定,以其中项目等级最低者为评定等级;2)需要改造或者修理的压力容器,按照改造或者修理结果进行安全状况等级评定;3)安全附件检验不合格的压力容器不允许投入使用。
8.5.2 材料问题主要受压元件与原设计不符、材质不明或者材质劣化时,按照以下要求进行安全状况等级评定:8.5.3结构问题有不合理的结构,按照以下要求评定安全状况等级。
8.5.4表面裂纹及凹坑(脑补)内外表面不允许有裂纹。
如果有裂纹应打磨消除,打磨后形成的凹坑在允许范围内的,不影响定级;否则,补焊,应力分析,经过补焊合格或者应力分析结果表明不影响安全使用的,可以定为2级或者3级。
8.5.5变形、机械接触损伤、工卡具焊迹及电弧灼伤8.5.6咬边低温压力容器不允许有咬边有特殊要求的压力容器:1)承受疲劳载荷的,2)采用应力分析设计的压力容器,3)盛装毒性危害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介质的压力容器,4)盛装易爆介质的压力容器,5)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540MPa的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等8.5.7腐蚀有腐蚀的压力容器,按照以下要求评定安全状况等级8.5.8环境开裂及机械损伤存在环境开裂倾向或者产生机械损伤现象的压力容器,发现裂纹,应当打磨消除,并按8.5.4(凹坑)的要求进行处理,8.5.9错边和棱角度1)在下表范围内,不承受疲劳载荷且不存在裂纹、未熔合、未焊透等缺陷时,可2)错边棱角度不在上表范围内,或者在表内的压力容器承受疲劳载荷或者该部位伴有未熔合、未焊透等缺陷时,应当通过应力分析,确定能否继续使用,在规定的操作条件下和检验周期内,能安全使用的定为3级或者4级。
8.5.10焊缝埋藏缺陷相应压力容器产品标准允许的焊缝埋藏缺陷,不影响定级;超过相应产品标准的,按照以下要求评定安全状况等级:圆形缺陷1)单个圆形缺陷的长径大于壁厚的1/2或者大于9mm,定为4级或者5级;圆形缺陷的长径小于壁厚的1/2并且小于9mm,其相应的安全状况等级评定见下表。
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
1、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目的是早发现缺陷,及时消除,保证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2、定期检验是指压力容器停机时由检验机构进行的检验和安全状况等级评定。
3、固定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周期:固定式压力容器一般在使用后3年内进行首次定期检验,下次的检验周期有压力容器的安全状况等级确定:1)安全状况为1~2级的一般每6年1次,其中小型制冷装置压力容器1~3级一般每3年1次;
2)3级的一般每3~6年一次;3)4级的应监控使用,使用时间不得超过3年,在监控期满后应对其缺陷处理,提高安全等级,否则不得继续使用;
5)5级的应当对缺陷进行处理,否则不得继续使用。
4、压力容器检验的一般程序:检验前准备、全面检验、缺陷及问题的处理、检验结果汇总、结论、出具检验报告。
5常用检验方法:宏观检验(目测、锤击、量具检验)、壁厚检验、理化检验、无损探伤检验、声发射检验、压力试验。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在用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工作的质量,确保压力容器安全运行,防止事故发生,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容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容规》适用范围的压力容器的年度检查和定期检验。
其中,在用罐车(以下简称罐车)的年度检查和定期检验,除附合本规则正文的有关要求外,还应当照本规则附件一《移动式压力容器定期检验附加要求》的规定。
在用医用氧舱(以下简称医用氧舱)的年度检查和定期检验应当按本规则附件二《医用氧舱定期检验要求》的规定。
第三条年度检查,是指为了确保压力容器在检验周期内的安全而实施的运行过程中的在线检查,每年至少一次。
固定式压力容器的年度检查可以由使用单位的压力容器专业人员进行,也可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机构)持证的压力容器检验人员进行。
第四条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工作包括全面检验和耐压试验。
(一)全面检验是指压力容器停机的检验。
全面检验应当由检验机构进行.其检验周期为:1、安全状况等级为1、2级的,一般每6年一次;2、安全状况等级为3级的,一般每3~6年一次;3、安全状况等级为4级的,其检验周期由检验机构确定。
压力容器安全状况等级的评定规则第五章进行。
(二)耐压试验是指压力容器全面检验合格后,所进行的超过最高工作压力的液压试验或者气压试验。
每两次全面检验期间内,原则上应当进行一次耐压试验。
当全面检验、耐压试验和年度检查在同一年度进行时,应当依次进行全面检验、耐压试验和年度检查,其中全面检验已经进行的项目,年度检查时不再重复进行。
对无法进行或者无法按期进行全面检验、耐压试验的压力容器,按照《容规》第138条规定执行。
第五条压力容器一般应当于投用满3年时进行首次全面检验。
下次的全面检验周期,由检验机构根据本次全面检验结果按照本规则第四条的有关规定。
压力容器的检测周期依据《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21简称《大容规》。
8.1.6.1金属压力容器检验周期金属压力容器一般于投用后3年内进行首次定期检验。
以后的检验周期由检验机构根据压力容器的安全状况等级,按照以下要求确定:(1)安全状况等级为1、2级的,一般每6年检验一次;(2)安全状况等级为3级的,一般每3年至6年检验一次;(3)安全状况等级为4级的,监控使用,其检验周期由检验机构确定,累计监控使用时间不得超过3年,在监控使用期间,使用单位应当采取有效的监控措施;(4)安全状况等级为5级的,应当对缺陷进行处理,否则不得继续使用。
8.1.6.2非金属压力容器检验周期非金属压力容器一般于投用后1年内进行首次定期检验。
以后的检验周期由检验机构根据压力容器的安全状况等级,按照以下要求确定:(1)安全状况等级为1级的,一般每3年检验一次,(2)安全状况等级为2级的,一般每2年检验一次,(3)安全状况等级为3皸的,应当监控使用,累计监控使用时间不得超过1年;(4)安全状况等级为4级的,不得继续在当前企质下使用,如果用于其他适合的腐蚀性介质时,应当监控使用,其检验周期由检验机构确定,但是累计监控使用时间不得超过1年;(5)安全状况等级为5级的,应当对缺陷进行处理,否则不得继续使用。
8.1.7.1检验周期的缩短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周期应当适当缩短:(1)介质或者环境对压力容器材料的腐蚀情况不明或者腐蚀情况异常的;(2)具有环境开裂倾向或者产生机械损伤现象,并且已经发现开裂的(注8-2);(3)改变使用介质并且可能造成腐蚀现象恶化的;(4)材质劣化现象比较明显的;(5)超高压水晶釜使用超过15年的或者运行过程中发生超温的;(6)使用单位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年度检查的;(7)检验中对其他影响安全的因素有怀疑的。
采用“亚铵法”造纸工艺,并且无有效防腐措施的蒸球,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定期检验。
使用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540MPa低合金钢制球形储罐,投用一年后应当进行开罐检验。
压力容器及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制度压力容器是一类特种设备,为了保证其安全性能,需要进行定期检验。
压力容器及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制度是一套规范和程序,包括检验的时间、方法、要求等。
下面是一般的压力容器及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制度的内容:1. 检验周期:压力容器和特种设备应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周期进行定期检验。
一般来说,高压容器的检验周期为1年,中压容器为2年,低压容器为3年。
特种设备的检验周期根据其特性和使用情况而定,一般为2-5年。
2. 检验内容:定期检验包括外观检查、材料性能检验、尺寸测量和结构安全性能检验等。
外观检查主要是检查容器或设备的表面和附件是否有损坏、腐蚀、渗漏等问题;材料性能检验主要是检查容器或设备的材料是否满足要求;尺寸测量主要是检查容器或设备的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结构安全性能检验主要是检查容器或设备的结构是否能够承受工作压力和工作环境条件。
3. 检验方法:根据不同的检验内容,采用不同的检验方法,包括目视检查、尺寸测量、材料性能检验、破坏性检测、无损检测等。
4. 检验标准:定期检验应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相关要求进行。
常用的标准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压力容器设计与制造规范》等。
5. 检验报告:定期检验完成后,需要出具相应的检验报告。
报告中应包括检验单位的名称、检验日期、检验结果、存在的问题以及处理意见等。
总之,压力容器及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制度是为了确保其安全性能和工作正常,人们在使用压力容器或特种设备时应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进行定期检验。
压力容器及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制度(2)压力容器及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制度是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对压力容器及特种设备进行定期的检验和检测。
其目的是确保压力容器及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预防事故发生。
根据相关法规,不同类型的压力容器及特种设备有不同的定期检验周期和检验内容。
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外观检查:对压力容器及特种设备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检查是否有明显的变形、裂纹、腐蚀等缺陷。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相关规定1. 背景与目的为确保企业生产安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压力容器的正常运行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订立本规定。
本规定旨在规定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流程、检验标准、人员职责,以确保压力容器的稳定运行和安全使用。
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企业内全部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
3. 定期检验内容3.1 检验周期依据《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条例》及相关标准规定,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的周期如下:•2年及以下等级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周期为4年;•2—4等级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周期为3年;•4级及以上等级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周期为2年。
3.2 检验项目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项目如下:•外观检查:检查容器外观是否存在裂纹、变形、腐蚀等问题;•焊接接头检查:检查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可靠性;•壁厚测定:测定容器壁厚是否符合标准;•泄漏检测:检测容器内部和外部是否存在泄漏;•泄压阀检验:检查泄压阀的正常工作状态;•安全附件检查:检查安全附件的功能是否正常;•腐蚀检查:针对受腐蚀性介质作用的容器,进行腐蚀检查。
4. 检验流程4.1 提交检验申请压力容器使用部门应提前提出检验申请,并在申请中供应以下信息:•压力容器的名称、型号和编号;•压力容器的使用地方;•压力容器的制造单位、制造日期和出厂编号。
4.2 检验计划编制企业安全管理部门收到检验申请后,应依据压力容器的检验周期和数量编制检验计划,并将计划通知使用部门。
4.3 检验准备和组织使用部门应依照检验计划组织人员,搭配安全管理部门进行检验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包含:•压力容器内部清洁及准备;•供应必需的检验工具和设备;•布置人员帮助检验。
4.4 检验实施依照检验计划和《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操作规程》的要求,对压力容器进行检验。
检验人员应严格依照检验标准进行检查,并记录检验结果。
4.5 检验报告和记录检验人员应编制检验报告,包含以下内容:•压力容器的基本信息;•检验项目的具体情况和结果;•若存在问题,应提出整改要求。
大型游乐设施,是指用于经营目的,承载乘客游乐的设施,其范围规定为设计最大运行线速度大于或者等于2m/s,或者运行高度距地面高于或者等于2m的载人大型游乐设施。
特种设备包括其附属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和与安全保护装置相关的设施。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必要性▲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是生产和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有爆炸危险性的特种设备。
▲电梯、起重机械、客运架空索道、游艺机和游乐设施、厂内机动车辆作为载人的特种设备,一旦运转失灵,往往会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主要监察制度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维修、改造,必须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依法取得许可证方可从事相关业务。
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30日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
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特种设备必须定期检验,使用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处2万元以下罚款。
使用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压力容器盛装危化品的处2~20万元罚款。
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必须按照相关要求,定期进行检验。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
设备名称及代码 检验周期锅炉(1000) 外部检验一般每年一次。
内部检验一般每2年一次。
水压试验一般每6年一次。
压力容器(2000) 固定式(2100) 年度检查 每年至少一次。
定期检查 全面检验 一般应当于投用后3年内进行首次全面检验。
下次的定期检验周期,由检验机构根据压力容器的安全状况等级确定。
1.安全状况等级为1、2级的,一般每6年一次;2.安全状况等级为3级的,一般3~6年一次;3.安全状况等级为4级的,其检验周期由检验机构确定。
压力容器检验周期及检验规程压力容器检验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由当地锅炉和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授权或批准的检验单位进行。
从事检验的人员应经当地劳动人事部门考核批准。
1.检验周期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周期,可分为外部检查、内外部检验和全面检验三个类型的周期。
检验周期由使用单位根据容器的技术状况和使用条件自行确定。
但至少每年作一次外部检查,每三年作一次内外部检验,每六年作一次全面检验。
压力容器遇有以下情况,检验周期应予缩短:用于强腐蚀介质并在运行中发现有严重缺陷,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内部检验;无法进行内部检验的容器,每三年进行一次耐压试验;使用期已达15年,每两年进行一次内外部检验;使用期已达20年,每年进行一次内外部检验;介质对容器材料的腐蚀情况不明,材料焊接性能差或制造时多次产生裂纹并经多次返修的容器,交付使用满一年后应进行内部检验。
另外,压力容器停用两年以上,恢复使用前应进行内外部检验,必要时进行全面检验。
压力容器的检验周期在以下情况可以适当延长:非金属衬里完好、壳体无损坏,全面检验周期可适当延长,但不得超过八年;非腐蚀介质或有可靠的金属衬里,经1~2次内部检验确认无腐蚀,全面检验周期也可适当延长,但不得超过九年。
检验周期的延长应慎重考虑,必须有可靠的科学依据。
2.检验内容(1)外部检查外部检查的主要内容是:压力容器及其配管的保温层、防腐层及设备铭牌是否完好无损;容器外表面有无裂纹、变形、腐蚀和局部鼓包;焊缝、承压元件及可拆连接部位有无泄漏;容器开孔有无漏液漏气迹象;安全附件是否完备可靠;紧固螺栓有无松动、腐蚀;设备基础和管道支撑是否适当,有无下沉、倾斜、裂纹、不能自由胀缩等不良迹象;容器运行是否符合安全技术规程。
(2)内外部检验除外部检查的各款项外,内外部检验还包括以下内容:内外表面的腐蚀、磨损情况;所有焊缝、封头过渡区、接管处、人孔附近和其他应力集中部位,有无裂纹,衬里有无突起、开裂、腐蚀或其他破损;高压容器的主要紧固螺栓应进行宏观检查并做表面探伤。
压力容器检验期限的规定
可能会受到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标准和规定的影响。
以下是一般常见的规定:
1. ASME(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规定:根据ASME规定,压力容器需要定期进行可靠性或安全性检验。
具体的检验周期取决于容器的类型、设计和使用环境等因素。
一般来说,ASME规定的检验期限为每隔一定年限进行一次。
2. DOT(美国运输部)规定:DOT对于压力容器的检验有具体的要求,根据不同类型的压力容器,规定了不同的检验周期。
例如,用于运输压缩气体的钢制压力容器,每5年需要进行外部和内部检查。
3. 欧洲标准:欧洲标准中也对压力容器的检验进行了规定。
根据欧洲压力设备指令(PED),压力容器需要定期进行检验,并根据其风险级别确定检验周期。
一般来说,低风险级别的容器可以延长检验周期,而高风险级别的容器则需要更频繁地进行检验。
请注意,以上仅提供了一般常见的规定,具体的压力容器检验期限可能会因不同的国家、行业和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具体操作中,建议遵守当地的法律、标准和规定,并咨询相关专业机构或人员的意见。
第 1 页共 1 页。
压力容器检验周期规定
(1)外部检查周期:每年至少一次。
(2)内外部检查周期分为:
安全等级为1~3级的,每隔6年至少一次;
安全等级为3~4级的,每隔3年至少一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压力容器,内外部检查周期应予适当缩短:介质对压力容器材料腐蚀情况不明、介质对材料的腐蚀速率大于0.25(毫米/年)设计师确定的腐蚀数据严重不准确;材料焊接性能差,在制造时曾多次返修的;首次检验的;使用条件差,管理水平低的;使用期超过15年,经技术鉴定,确认不能按正常检验周期使用的;检验员认为应该缩短的。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压力容器,内外部检查周期可以适当延长:非金属材里层完好的,但其检验周期不应超过9年;介质对材料腐蚀速率低于0.l毫米/年的或有可靠的耐腐蚀金属衬里的压力容器,通过一至二次内外部检验,确认符合原要求的,但不应超过10年;装有触媒的反应容器以及装有填充物的大型压力容器,定期检查周期由用户根据设计图纸和实际使用情况确定。
(3)耐压试验周期:每10年至少一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压力容器,内外部检验合格后必须进行耐压试验:用焊接方法修理或更换主要受压元件的;改变使用条件且超过原设计参数的;更换材里在重新衬里前;停止使用两年重新复用的;新安装的或移装的;无法进行内部检验的;用户对压力容器的安全性能有疑问。
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进行内外部检查或压力试验,使用单位必须申明理由,提前三个月提出申报,经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由原检验
单位提出处理意见,省级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发放《压力容器使用证》的劳动部门备案后,方可延长,但一般不应超过12个月。
固容规TSG21-2016安全状况等级评定及检验周期(考试用滴)
8.5压力容器安全状况等级评定
8.5.1评定原则
1)安全状况等级根据压力容器检验结果综合评定,以其中项目等级最低者为评定等级;2)需要改造或者修理的压力容器,按照改造或者修理结果进行安全状况等级评定;3)安全附件检验不合格的压力容器不允许投入使用。
8.5.2 材料问题
主要受压元件与原设计不符、材质不明或者材质劣化时,按照以下要求进行安全状况等级评定:
8.5.3结构问题
有不合理的结构,按照以下要求评定安全状况等级。
8.5.4表面裂纹及凹坑(脑补)
内外表面不允许有裂纹。
如果有裂纹应打磨消除,打磨后形成的凹坑在允许范围内的,不影响定级;
否则,补焊,应力分析,经过补焊合格或者应力分析结果表明不影响安全使用的,可以定为2级或者3级。
8.5.5变形、机械接触损伤、工卡具焊迹及电弧灼伤
2)机械接触损伤、工卡具焊迹及电弧灼伤等,打磨后按凹坑评定
8.5.6咬边
有特殊要求的压力容器:
1)承受疲劳载荷的,
2)采用应力分析设计的压力容器,
3)盛装毒性危害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介质的压力容器,
4)盛装易爆介质的压力容器,
5)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540MPa的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等
8.5.7腐蚀
8.5.8环境开裂及机械损伤
存在环境开裂倾向或者产生机械损伤现象的压力容器,发现裂纹,应当打磨消除,并按8.5.4(凹坑)的要求进行处理,
8.5.9错边和棱角度
1)在下表范围内,不承受疲劳载荷且不存在裂纹、未熔合、未焊透等缺陷时,可以定为2级或者3级
有未熔合、未焊透等缺陷时,应当通过应力分析,确定能否继续使用,在规定的操作条件下和检验周期内,能安全使用的定为3级或者4级。
8.5.10焊缝埋藏缺陷
相应压力容器产品标准允许的焊缝埋藏缺陷,不影响定级;
超过相应产品标准的,按照以下要求评定安全状况等级:
圆形缺陷
1)单个圆形缺陷的长径大于壁厚的1/2或者大于9mm,定为4级或者5级;
圆形缺陷的长径小于壁厚的1/2并且小于9mm,其相应的安全状况等级评定见下表。
规定只要求做局部无损检测的压力容器(不包括低温压力容器)
圆形缺陷与相应的安全状况等级
规定要求做100%无损检测的压力容器(包括低温压力容器)
圆形缺陷与相应的安全状况等级
2)非圆形缺陷与相应的安全状况等级评定
有特殊要求的压力容器非圆形缺陷与相应的安全状况等级
8.5.11母材分层
8.5.12鼓包
8.5.14耐压试验(2004年定检规,要求每两个检验周期进行一次耐压试验,后取消)
属于压力容器本身原因,导致耐压试验不合格的,可以定为5级。
8.7定期检验结论及报告
8.7.1金属压力容器检验结论(检验周期由检验机构根据压力容器的安全状况等级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