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
- 格式:ppt
- 大小:1000.50 KB
- 文档页数:16
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课时训练一、选择题1.8岁的小英是一个有残疾的孩子,因大小便不能自理而常常受到母亲的打骂。
一天,小英又将大便拉在了裤子里,就被母亲赶出了家门。
小英从此流落街头,靠乞讨度日。
小英的母亲()①不对小英尽抚养义务,要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②不对小英尽抚养义务,就要受到刑罚处罚③不对小英尽抚养义务,要受到法律的制裁④这样做既是不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2.下列针对下图的说法,错误的是()A.这是一种不关爱他人的行为B.不还钱不放人,这是人之常情C.这种行为侵犯了他人的生命健康权D.这种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3.网民新编《中国人民过马路战歌》:“雄赳赳,气昂昂,冲到路中央;有中年,有儿郎,大爷老大娘;迎着红灯亮,不改变方向;凑够一撮,随波逐流向前闯……”各地的整治“中国式过马路”行动有利于保护公民的() A.生命健康权 B.人身自由权 C.人格尊严权 D.批评建议权4.近日,校园暴力成为网络热议话题,群殴、羞辱以及烫烟头等校园暴力频发,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远离校园暴力,作为中学生,我们要①懂得控制情绪, 宽容他人②珍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③提高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④提高自我保护能力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5.2016年4月25日《国务院关于修改〈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决定》公布并施行。
《决定》加大了处罚及问责力度,明确指出,发生重大疫苗安全事件,地方政府及监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
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①有利于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权②是通过正义的制度保障公民权利③说明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行为,会受到刑罚处罚④可以从根本上禁绝疫苗安全事件的发生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6.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标志线”。
下列属于关爱公民生命健康权的“标志线”是()①横穿马路的斑马线②银行窗口的一米线③火车站台的候车线④施工现场的警戒线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7.同样的权利,同样的保护。
八年级下册政治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政治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知识点
1、生命健康权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
2、人身权利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公民的人身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
3、人格权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做人的权利,包括健康权、人身自由、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
4、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法律赋予我们广泛的行动自由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类似非法搜身、非法禁闭、非法拘禁等限制或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都为法律所禁止。
5、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
生命一旦丧失,任何权利都失去了意义。
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
6、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给予了特殊的保护。
7、我们有权珍爱生命,维护健康,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使自己拥有强健的体魄和焕发向上的精神;有权在患病时及时医治,恢复健康,增强体质;当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
8、除了为正义而献身外,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得让与或抛弃。
因为人具有社会性,生命一旦诞生就具有社会责任。
一个人如果因为困难、挫折、失意而自杀,必然会给亲属朋友带来无尽的哀伤、较大的财产损失,还会引发老者无人赡养、幼者无人抚育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若公民伤害自己的身体,如乞丐为博取他人的同情而自残,必然造成更大的社会负担。
因此,轻生回自残等行为都与社会道义相悖,与法不和。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度也逐渐增加。
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体的身体健康,更涉及到个人的生命健康权利。
在这样的背景下,《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这本教材应运而生。
本教材以生命健康权利为主题,详细阐述了生命健康权利的概念、内涵以及其对个人和社会意义等方面,为中小学生提供了关于生命健康权利的必要知识和价值观。
同时,本教材还通过多种方式,如现实案例分析、情境模拟等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生命健康权利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维护自身生命健康权利的能力。
一、生命健康权利的概念和内涵在教材的开篇,作者为我们定义了“生命健康权利”的概念:“生命权和健康权在基本权利中处于重要地位,即一个人的生命权是人类最基本的权利,没有生命权的保障,其他的权利也将无从谈起。
同样,一个人的健康权也是基本权利之一”。
可以看出,生命健康权利是指每个人应当享有保障其生命和健康的权利,其中生命权和健康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除此之外,本教材还列举了生命健康权利的具体内容,如保证饮用水安全、保障食品安全等等。
这些内容详尽而全面,为学生对生命健康权利的理解提供了深入的支撑。
二、生命健康权利对个人和社会意义生命健康是每个人生命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基础。
保障生命健康权利不仅是每个人应该享有的权利,更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对于个人来说,生命健康权利的保障,能够有效地保障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个人应该积极维护自身的生命健康权利,保障自己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同时,保障个人健康权利也是个人获取其他权利的基础,只有身体健康的人才能够更好地追求其他自身的权利。
对于社会来说,保障生命健康权利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对于国家来说,保障生命健康权利能够促进人民的身心健康,促进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保障生命健康权利也是国家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的基础。
对于社会来说,保障生命健康权利能够促进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教材的教学内容分析本教材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生命健康权利概述;第二部分,食品安全;第三部分,环境卫生;第四部分,安全生产;第五部分,公共健康。
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第一框生命与健康的权利★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了解人格权的内容,知道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格权;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了解行使生命健康权的方式;明确每个公民都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生命和健康。
能力目标: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能够正确区分哪些行为是侵害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行为;逐步形成正确行使生命健康权的能力;提高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生命健康的能力,如果受到伤害能运用法律武器追究对方的法律责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热爱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关注自己的健康;尊重生命,尊重,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尊重权利,增强法律意识,远离暴力。
★重点和难点重点:什么是人格权?怎样用法律捍卫我们的生命健康权★教学手段:多媒体课★课前准备:教师准备:了解学生对“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等相关内容的已有认识,加强教学的针对性;调查学生对此部分内容有何疑问,以便有针对性进行讲解;相关知识的贮备和拓展。
如:有关人格权、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等相关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内容,围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确立本课和各框的教学主题;收集相关的案例与素材。
学生准备:向老师提出自己在“人格权”方面想要了解的问题;反思自己是如何行使生命健康权的;反思自己是否有侵犯他人生命健康权的行为;收集侵犯他人生命健康权的相关案例。
★教学方法:讲授法、阅读法、设疑讨论法、体验教学★授课过程导入新课:引言导入,学生阅读引言中的3个情景,简要回答引言中提出的两个问题。
之后,请学生说说自己也有这方面的经历,在这个方面还有哪些疑问。
(增强教学针对性,激发学生兴趣,利于教学。
)生命权和健康权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
珍惜生命,维护健康既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对自己、对社会的义务。
新授:板书第三课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第一框生命和健康的权利一、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格权(一)看图例案例回答问题:1、请同学观察三副图,编一个情景剧本。
《生命健康权与我们同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材】《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是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
本单元共有三课,分别探讨何为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权及隐私权,以及如何去正确行使上述权利。
其中第三课包含两框内容:“生命和健康的权利”“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这两框题分为四目:“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身权利”“法律捍卫我们的生命健康权”“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第一目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是通过事例帮助学生认识到人身权利是公民广泛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第二层是强调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这两层属于包含关系。
第二目同样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表明我国法律保护公民尤其是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第二层表明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于法不容、将受到法律制裁,这两层是平行关系。
第三目同样包括两层意思:第一层让学生知道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的表现;第二层从生命健康权是个人权利同时也是个人义务和责任,帮助学生认识到任何伤害自身生命健康的行为都会引发社会问题,这两层属于递进关系。
第四目与第三目其实内容相同只是角度不同。
根据教材,在此次教学中进行了整合,将第一目“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身权利”简化,作为课前学习。
将第三目与第四目整合,这样由四目变两目,有前后关系同时也有递进关。
八年级下册的教育主题是以权利义务为核心,引导并倡导学生公平与正义的理念和行动。
同时,由于生理及心理原因,初二下学期的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快速增强,心理敏感度增强。
因此教材也安排了学生如何正确处理同学关系以及合理排解不良情绪的内容。
培养学生辩证的全面地看待问题。
本单元重点突出“权利”,唤醒学生的尊重自己和他人权利的意识。
能够分辨身边存在的侵害权利现象,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初步树立法律维权意识,掌握保护自己的有效方法。
从作用和地位上看,本单元虽是中间单元,但确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是帮助学生认识公民广泛权利中基础权利的内容。
学情分析:【学情】现实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生命健康的行为时有发生,很多学生缺乏安全、健康意识,加上法制观念不强,对生命健康权也了解得不全面,以致自己的生命健康经常受到侵犯或伤害,未成年人有必要对自己的生命健康权进行了解。
人教版初二政治下册知识点-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初中政治大家学习了很多知识点,政治是一门记忆类的学科,需要大家经常回顾才能记忆深刻,为了加深大家对初中政治知识点的记忆,为大家整理了人教版初二政治下册知识点-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
生命健康权是公民的生命权和健康权两种权利的统称,是公民享有的最基本的人权。
生命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生命安全不被非法剥夺、危害的权利,健康权是指公民保护自己身体各器官、机能安全的权利。
生命与健康是公民享有一切权利的基础,如果生命健康权得不到保障,那么公民的其他权利就无法实现或很难实现。
是人民实行权利的基础。
第三课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生命健康权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
是人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1、什么是人格权?(25页)人格权就是做人的权利。
2、人格权包含哪些内容?(25页)人格权包括:(1)物质性人格权(生命健康权);(2)精神性人格权(自由权.姓名权.肖像权. 名誉权.隐私权)3、什么是首要的人格权?(25页第2段)在公民人格权中,生命健康权居于首要地位4、人格权的特点(24、25页)答:①人格权是人把自己与社会联结在一起并与他人发生各种联系与交往的前提。
如果不享有人格权,人就不可能具有独立的人格,人的尊严和价值也就不复存在,现代社会生活也就无法正常进行。
②人格权与生命相伴,从出生起就伴随着我们;③它由每个人单独享有,不得转让、抛弃、继承,也不受他人的非法限制,更不可与我们的人身分离。
5、人身自由权包括哪些内容?(P26页)答:①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②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搜查;③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禁闭;④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拘禁。
人身自由权的重要性:人身自由权是我们参加各种活动,充分享受其他各种权利的基本保障。
没有人身自由,其他的自由也难以享受。
6、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有何特殊保护?(26页第2段)答:①我国法律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
【课题】第三课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认识人格权的内涵和特性;引导学生明白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格权,不容侵犯,受法律保护;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
(2)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生命和健康的权利,增强法律意识,提高学法、用法的能力,并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漫画赏析、案例分析,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进而引出人格权的含义。
通过一系列案例,引导学生明白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格权。
通过相关法律条文,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提高学法用法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生命和健康对于每个人的重要意义,体会人格权利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作用,自学尊重他人生命与健康的权利,增强维护人格权的法律意识,遵纪守法,加强社会责任感。
【学情分析】针对有些学生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漠视自己的健康的倾向。
在现实生活中,中学生自杀、自残事件时有发生,一些学生也缺乏健康意识,任意挥霍自己的身体资本。
学生只认识到关注自身的生分案例与健康是个人的权利,却没有意识到这也是一种社会责任。
提高这一责任意识非常必要。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格权,受法律保护。
难点: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健康的特殊保护。
突破方法:选取最新发生的童工案例、校园踩踏事件,国家把案例工作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等热点案例来突破。
【教法与学法】教法:讲授法、阅读法、设疑讨论法、体验教学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
【教学准备】教师:了解学生对“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等相关内容的已有认识,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抓住主要瞻前顾后案例和素材,制作课件。
【课时计划】共3个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引入课题以最新发生的校园暴力、食品安全等案例,导入课题。
讲授新课P24欣赏漫画,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以上行为会产生什么后果?侵害了人的什么权利?教师归纳:人身权利是公民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