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2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心得体会中医适宜技术心得体会**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学习中医适宜技术心得体会姓名:学无止境,研无止境,在多年的中医临证和学习中,常感觉学得越多,问题越多,而将一个个问题解决,再学就会越有兴趣,即只有读出趣味,方知医道博大精深,我通过学习中医适宜技术,理论与技术具有他的特点,他取穴少、手法简,种明变化,中机赴节,或稳扎稳打,或救危抢险,对我以后治愈不少疑难病一定很有帮助。
对于一般的儿科疾病,往往推拿一、两次,就脱然痊愈。
一方面,经验和客观观察必不可少。
医学是经验科学,两千多年来,中医除了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独立理论外,也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如医案就是专家经验的集中体现,这些经验不但对后人有启发,而且促进了中医理论的发展、进步。
另一方面,理论归纳和规范需要不断上升。
中医要发展,理论要先行。
要实现中医理论的螺旋式发展,就必须使理论归纳和规范不断上升,以适应临床情况发展变化的新要求。
过去,中医理论的归纳和规范作用依赖哲学,现在看,这些基本思想仍未过时。
但若只停留在这些上层思想的指导,不能解决中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因此,必须在基本思想的指导下,引入一些新理论和方法。
其次,客观地观察事物是科学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然而,在实验科学越来越占据现代科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后,在严格的、可重复的或循证的科学设计下完成的实验结果被理所当然地认为对人类安全、有效。
相反,有的人只从不变的理论出发临证用药,如流感必清热解毒,而不知表证治疗的基本原则——解表、疏散及分期治疗,或高血压必泻肝火重镇潜阳,而不知阳亢于上是因浊阴在下,有时需补气或温阳;或但凡辨证只会在寒热、虚实、表里及脏腑的简单组合中求解,也是 ___的一种表现。
要推动中医理论创新,还必须理性地归纳、辩证地综合。
此外,应高度重视多学科知识为我所用。
众所周知,《内经》就是多学科知识的集成。
现代人类生存和生活的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临床面临的新问题很多,因此,既需要积累新的经验,更需要引进多学科知识,借助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来延伸和发展中医理论,使其不断上升,以解决更多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踝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技术腰椎间盘突出症系由于腰椎间盘纤维环退变或外伤发生裂隙,在外力作用下,使髓核等椎间盘组织向正后或后外方膨出或突出,刺激、压迫脊神经根,进而导致神经根炎症、神经根营养障碍和传导特性损害,出观腰痛、坐骨神经痛甚至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根性坐骨神经损伤最常见的原因。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工作方式的改变,该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据统计全国腰腿痛患者约3千万~4千万人,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患者就诊。
椎间盘突出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工作能力都显著下降,给患者与社会所带来的问题日益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腰痛范畴。
其病因病机中医认为:一为感受风寒,或坐卧湿地,风寒湿之邪浸渍,经络之气阻滞而发病;二为闪挫撞击,积累陈伤,经筋,络脉受损,瘀血凝滞所致;三为正气虚,肾精不足所致。
本技术依据经络皮部理论,结合神经分布区,按照“循经分部,通督化瘀”的原则,采用“以经刺皮”的针法:结合临床疗效:反复实践,筛选出一组最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的穴位,将传统针灸疗法与现代镇痛机理的有机结合,操作简便:痛苦小,即时镇痛效果显著,在临床中可以取代镇痛剂。
一、适应症(1)年龄20一65岁之间的患者。
(2)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伴有根性痛者。
(3)疼痛程度评分标准≥2分者。
(4)只要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均有显著的镇痛作用。
二、禁忌症(1)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2)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神经官能症及精神病患者。
(3)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物钙化,椎管狭窄,梨状肌综合征,干性坐骨神经痛者,肿瘤、结核、腰椎滑脱。
(4)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但不伴有根性疼捅患者。
三、治疗方法(1)针具选用“三元牌”针灸针:0.35mm3寸(陕西三元现代针灸器械有限责任公司出品)。
(2)患者取侧卧位。
(3)取穴:踝三针定位: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踝上四寸,每条经脉循行线上各一穴,分别是根痛1、根痛2、根痛3。
附件1针灸理疗康复特色专科诊疗规范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亦可称为髓核突出(或脱出)。
或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可归结为内在和外在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在因素主要是腰椎间盘本身的退变。
外在因素主要是外伤、劳损等。
诊断要点:1、疼痛好发于下腰部,且向下肢放射;2、有局限性压痛;3、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阳性;4、皮肤感觉、肌力和腱反射的改变;5、脊柱姿态的改变;6、X线腰椎正侧位片提示脊柱侧凸或腰椎生理性前凸消失;7、CT或MRI提示有椎间盘突出。
其中(1)~(3)项必备,并具备(4)~(7)项的任意1顶即可诊断。
针灸推拿治疗取俯卧位或侧卧位,夹脊穴直刺1.5~2.0寸,秩边或环跳直刺3.0~4.0寸,以患者针感下肢有放射麻木感或胀感为度;承扶直刺1.0~1.5寸,风市、阳陵泉、委中、承山、飞扬直刺1.0~1.5寸,昆仑直刺0.5~1.0寸,留针20~30min,中间行针1~2次,每日治疗一次。
踝三针对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镇痛技术具体操作:取穴:踝三针定位: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踝上四寸,每条经脉循行线上各一穴,分别是根痛1、根痛2、根痛3、L3/4椎间突出症,取根痛1;L4/5椎间盘突出症取根痛2;L5/S1,椎间盘突出症取根痛3,混合性突出,根据具体情况,综合选穴。
医生左手固定进针点上部(拇食指拉紧皮肤),右手持针,针与皮肤呈15度角,快速进入皮下,然后针体贴近皮肤表面,沿皮下刺入,进针长度为2.5寸,针刺方向朝上。
快速捻转200~300次/分,不提插,幅度360~720度,每次连续捻转3min。
每10min行针一次,留针30min,每48小时针刺一次。
辨证论治1、瘀血犯腰:腰痛如刺,痛有定处,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
治宜化瘀通痹,方用身痛逐瘀汤加减。
2、肾虚腰痛:腰痛以酸软为主,腰腿无力,遇劳更甚,卧则减轻。
2016(2017河南省县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申报书(1))- 1.近3年相关病房质量指标名称诊断符合率临床诊断符合率病理诊断符合率出院病人随访率术前平均住院天数择期手术病人基础护理合格率危重病人护理合格率医院感染率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转率药品收入与业务收入的比例医院感染防控体系及其实施情况描述:XXXX XXXX XXXX 46(3)门诊质量指标名称平均每年专家出诊人数占全年门诊人均日费用的比例平均专科门诊预约挂号人数比例XXXX第6年科研与教学(1)学术影响力1。
学术团体任命名称职称学术团体(杂志)名称2。
近三年学术会议赞助年会名称会议地点会议时间与会人数学术任期XXXX XXXX 47年专业临床研究方向的书面说明(主要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及与临床的关系)48(2)近3年启动的重大科研项目名称重大科研项目项目类别项目审批单位项目审批时间(年)参与研究单位(人)排名(3)近3年临床方向科学技术奖重大科研成果奖名称及近3年发表论文排名作者(序号)近3年发表论文名称发明人专利出版物名称专利名称、专利批准、年度专利类别、专利证书编号、发表期刊、年份、卷、期、页期刊类别、获奖时间(年)、获奖项目单位(人)排名49位(四)近3年来承担市级以上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年度专业(人文)本科(人文)和高级(人文)学生情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情况说明:年度项目类别参与人数50河南省县级重点临床专业建设项目申报表(XXXX年)申报单位(盖章):范县中医院申报专家姓名:康复科负责人申请河南省卫生计生委河南省财政厅驻XXXX报告管理牧师日门:河南省中医管理局时期:XXXX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医院类别医院现有资产医院去年营业收入医院去年门诊人次医院去年实际开放床位数医院在职法定代表人申报专科主要医院地址联系电话公立非公立范县中医院范县中医院改县人口XXXX年全县财政收入医院代码等级机构55万,二级甲等医院营业用房建筑面积6343平方米。
腕踝针创立以来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徐美君;周庆辉【摘要】Wrist-ankle acupuncture is a type of special acupuncture therapy, featured by simple operation, swift efficiency, and few adverse effects. In the recent years, ankle-wrist acupuncture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ized in clinic. By retrieving the relevant medical literatures from VIP, CNKI, and Wan Fang databases, this manuscript was to analyze the history of wrist-ankle acupuncture and to review it from both mechanism and clinical reports. Meanwhile, this article also pointe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research of wrist-ankle acupuncture during the recent years, and expected further standardization and studies.%腕踝针是一种独特的针刺疗法,具有操作简单、疗效迅速、副反应少等特点。
近年来腕踝针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该文通过收集和整理重庆维普、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中文数据库中应用腕踝针的医学文献,分析其历史,并将文献从机制与临床报道两大方面进行论述。
同时指出腕踝针近几年研究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有待进一步规范与研究。
【期刊名称】《上海针灸杂志》【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4页(P277-280)【关键词】腕踝针;针刺疗法;综述【作者】徐美君;周庆辉【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 第二军医大学,上海 200433;第二军医大学,上海 2004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5腕踝针是从腕部和踝部取相应的点进行皮下针刺来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疗法,是由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内科张心曙教授于上世纪70年代结合传统针刺与现代神经学理论发明而来,因只在四肢的腕踝部行皮下浅刺以治病而定名[1]。
2008年8月2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做好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国中医药办发〔2008〕38号),该通知制定了《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目标与要求》,确定了《46个基层常见多发病种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目录》,制定了《25个基层常见病针灸推拿刮痧技术推广目录》。
46个基层常见多发病种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目录3中医适宜技术治疗25个常见病介绍(一)感冒头痛毫针刺:太阳、风池、合谷、列缺按摩:太阳、风池及疼痛部位刮痧:前额、太阳穴、背部脊柱两侧,可配刮肘窝、腘窝。
(二)偏头痛毫针刺:太阳、风池、率谷、头维、外关按摩:太阳、风池及疼痛部位(三)麦粒肿三棱针点刺放血:太阳、耳尖及肩胛区的红色反应点(四)急性结膜炎三棱针点刺放血:太阳、耳尖(五)牙痛毫针刺:合谷、颊车、下关、内庭(六)急性咽痛三棱针点刺放血:少商、商阳、鱼际、耳尖(七)落枕毫针刺:天柱、大椎、后溪、落枕穴按摩:疼痛部位刮痧:疼痛部位(八)急性胃痛毫针刺:中脘、足三里、梁丘艾灸:中脘、足三里、神阙;隔姜灸适用于寒性胃痛5刮痧:背部:脾俞、胃俞;腹部:中脘、天枢;上肢部:内关、手三里;下肢部:足三里(九)痛经毫针刺:关元、中极、合谷、地机、三阴交、次髎艾灸:关元、中极刮痧:关元至中极、地机至三阴交、次髎(十)急性腰扭伤毫针刺:腰痛穴、阿是穴、委中刺络拔罐:阿是穴,配委中穴放血刮痧:疼痛部位,委中(十一)腱鞘囊肿好发于关节和腱鞘附近,囊肿表面光滑,质软,有波动感围针刺法:囊肿局部(十二)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肘关节外侧痠痛,绞毛巾时痠痛加重阿是穴围针加灸(十三)足根痛毫针刺:昆仑、太溪、水泉(十四)腮腺炎灯心草蘸食油点燃:雀啄状快速灸灼双耳尖毫针点刺:少商、关冲放血(十五)小儿泄泻1.辨证(1)伤食:腹胀腹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大便酸臭,状如败卵,或便质稀薄,含有未消化食物残渣,嗳气酸腐,苔厚腻,脉滑,指纹紫滞。
董氏针灸治疗腰、胯、腿、脚部等疾患病案处方!展开全文腰椎间盘突出、增生、狭窄及坐骨神经痛、小儿麻痹、运动神经元病等(1)今年75岁,腰椎间盘突出导致右侧坐骨神经疼,小腿胀,针:肩六、三顶、手六白、灵骨大白,针后腿胀消失,坐骨神经疼痛减轻。
(2)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右腿不舒服,灵大、肩六正筋一二三,腰灵、腕顺、中白、下白,对侧扎针。
(3)穆柳燕:腰椎间盘突出,腰歪了,腿也瘸了,扎什么穴。
1)吴锡勤:正脊。
(4)许凤:我婆婆71岁,腰椎间盘突出,从尾骨开始疼一直到左承扶处,小腿到脚也麻。
今天针第六次,针后尾骨酸困,腿还会麻,灵大、腕顺、六白、肾关、四肢、手千金五金,1)任绍华:加正脊、重魁、驷马、三叉。
2)李海军:正脊、肩六、九里穴、水曲、火串火陵火山。
(5)阿校:腰椎间盘突出,椎体滑脱。
1)田越:正脊、火串火陵火山、手六白、灵骨大白、上三黄、火主火硬。
(6)王首峰:一患者,腰椎间盘中央型突出,双下肢酸困无力。
处方:灵骨大白、中白次白、腕顺一二、三叉,效果不明显,求指点。
(7)肖玲珠:女,这几天放假在家打扫卫生有点累,腰椎间盘突出犯了,痛。
给其针:灵骨、大白、腕顺、腰灵穴。
5分钟就感觉轻松了,20分钟痛苦已去百分之五十,40分钟已好百分之九十了。
(8)杜教成:孕妇怀孕3个半月,腰椎间盘突出,放射到腿,现腿疼,能不能扎针。
(9)张小莲:腰椎盘突出,压迫神经,腿发麻,扎传统针灸20多天腿都成筛子了,还水肿,后来我用董针试试,她没连扎,偶尔的扎,但也有效果,腿现在一天就麻一次,有时候不麻,也不疼了。
(10)女52岁,每星期一次大便,便质无异常,有腰椎间盘突出,经在我处用董针治好腰椎间盘突出后,要求治便秘。
11月27日,选穴三其、四花上、门金穴,留针半小时。
11月30日复诊,自述针后每天一到两次大便。
原方再针,12月2日复诊,大便完全恢复正常,小肚子都减了。
(11)任绍华:患者女,50来岁,2年前出车祸从电动车上摔下来,腰腿疼,先后做了三次椎间盘突出手术,不但没好,而且严重,现在症状是腰酸困疼,胯骨两侧胀疼,腹股沟也疼,针正脊、腰灵、手六、灵大,两次无任何反应。
中药外敷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药外敷;中药内服【摘要】目的观察自拟骨增散、培肾通络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方法以中药外敷、内服同时治疗,14天为1个疗程。
结果有效率达93.9%。
结论本治疗方法,标本兼顾,安全价廉,简便易行,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药外敷;中药内服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环境与饮食结构起了很大的变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越来越多,且趋向低龄化,是常见病和多发病。
笔者自2005年5月~2006年6月,运用中药外敷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9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49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男29例,女20例,年龄23~62岁,平均40.5岁,病程最短15天,最长6年多。
1.2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1],全部病例均有典型的慢性腰痛史,伴从臂部开始向下肢放射痛或麻木,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全部病例均作腰椎CT检查,得到确诊。
1.3 治疗方法1.3.1 中药外敷局部外敷自拟骨增散,药物组成:川草乌各10g,生南星12g,骨碎补6g,松香10g,生半夏12g,当归10g,红花10g,威灵仙10g,北细辛5g,羌独活各10g,冰片3g,樟脑10g,大黄12g,桃仁10g,白芥子5g,共研细末,药粉一般现研现用,以保持其芳香走窜之性。
自备一个纱布袋,长20cm,宽15cm。
使用时,将药粉用醋调和,以不流动为度,入锅内炒热(不宜太热,谨防烫伤),装入纱布袋,以腰部压痛点为中心熨敷,每次半小时,每日2次。
本药可反复使用1周。
1.3.2 中药内服自拟培肾通洛汤,药物组成:熟地15g,川断、狗脊、补骨脂、骨碎补、怀牛膝、当归、桂枝、羌独活各10g,红花6g,鸡血藤20g;有外伤史者,加炙地鳖虫10g,自然铜10g,苏木10g;屈伸明显不利者加白芍30g,木瓜10g,伸筋草10g。
针推科二0一四年工作总结一、基本建设1.在2014年,门诊和住院部病床达到了50张,添置了局部熏蒸治疗仪2台。
2.治未病室,制定了治未病服务规范和流程,规范了治未病工作制度。
3. 存在的不足是专科设备短缺:如消炎止痛设备,微波治疗仪。
二、人才结构与培养1.今年新进一名针灸推拿专业人员一名,重点是发展小儿推拿方向。
继续发展中医针推和现代康复,组织科室三基学习和百项中医适宜技术的学习。
2.存在的不足是小针刀、水针刀治疗等微创治疗方法仍未开展。
三、特色优势建设1.收治的“腰痛病”、“项痹病”和“面瘫”病人500余人中,有90%的走临床路径或者诊疗规范。
2.7月份开始了小儿推拿疗法,治疗小儿500余人次。
3. 开展治未病服务,服务了498人次;蒿蛇酒、三伏敷药贴和骨痹散应用了1125人次。
4. 存在的不足是专病专治诊疗规范少,病种少。
专科设备的短缺和微创治疗方法的空白,制约了中医疗效的进一步提高。
四、医疗质量管理:中医治疗参与率始终仍在90%以上。
五、业务成效:全年,收住院病人达到703人次;门诊12015人次,年业务总收入260.1万元。
特色专科疗法临床使用率在88%以上。
我们特色专科的治愈率达到了70%,有效率达到了96.6%。
其中治疗:面神经炎(单纯性)127例子痊愈98例(77.2%),好转24例,总有效率为(96.0%),无效5例(4.0%);颈椎病123例痊愈85例(69.1%),好转35例,总有效率为(97.6%),无效3例(2.4%),肩周炎42例痊愈28例(66.7%),好转13例,总有效率为(97.6%),无效1例(2.4%);中风后遗症(恢复期)87例痊愈26例(29.9%),好转59例,总有效率为(97.6%),无效2例(2.4%)。
我们着正在着手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不断引进新技术成果,为乡镇医院培养进修人员2名。
六、科研方面:围绕特色专科项目,书写了科研论文1篇。
2015年1月10日针推科二0一五年工作计划一、基本建设方面1.2015年使专科病床达到70张,添置消炎止痛仪,微波治疗仪、骨质疏松治疗仪各2台。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做好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08.08.25•【文号】国中医药办发[2008]38号•【施行日期】2008.08.2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药政管理正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做好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国中医药办发〔2008〕3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根据《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为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中的优势和作用,从2007年开始,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开展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
根据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下达2007年中央补助地方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的通知》(财社〔2007〕159号),2007年底,中央财政已经安排中西部地区22个省(区、市)200个县级行政区划开展项目实施工作。
2008年,中央财政还将继续安排部分县级行政区划继续开展项目实施工作。
为进一步做好项目实施工作,确保项目取得实效,根据财社〔2007〕159号文件附件《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管理方案》的要求,我局制定了《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目标与要求》(附件1),从我局已发布的三批中医临床适宜技术中筛选确定了《46个基层常见多发病种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目录》(附件2),组织专家制定了《25个基层常见病针灸推拿刮痧技术推广目录》(附件3),现印发给你们,供在项目实施工作中使用。
现就项目实施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项目实施工作,把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作为加强农村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抓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
(一)要安排专人具体负责项目实施,根据《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目标与要求》,加强项目县(市、区)实施工作的考核评价和监督管理,确保项目取得实效。
颈肩腰腿痛治疗处方①二活艾威解痉镇痛按擦剂功能,风湿寒性关节炎,颈胸腰膝部骨质增生症,中风及其后遗症半身不遂,软组织陈旧性损伤等经络不畅,气血不和所引的关节,筋骨,肌肉疼痛,寒冷,酸楚,肿胀,麻木,重着,拘挛,屈伸不利,瘀血斑块等病症。
处方:羌活 20 克,独活 20 克,麻黄 20 克,细辛 20 克,干姜 20 克,附片 30 克,姜黄 20 克,薤白 10 克,杜仲 20 克,川牛膝 20 克,寻骨风 20 克,威灵仙 20 克,伸筋草 20 克,川红花 20克,归尾20 克,川芎20 克,乌梢蛇 30克,生乳没各10克,生二乌各10克,生马钱子 5 克,雪上一枝蒿5克,生大黄5克,芒硝5克,冰片3克,生甘草5克。
泡酒外用,或 TDP 照射②膏滑银柏汤膏滑栀红汤(热痹外敷方)组成,生石膏 100 克,生滑石 100 克,生黄柏 60 克,银花藤 100克,威灵仙 60 克,伸筋草 60 克,艾叶 30 克,鲜仙人掌 100 克。
用法:加水 3 公斤,生石膏先煎 15 分钟,银花藤,鲜仙人掌后下,再煎开 5 分钟即可,待煎出的放置温热后即可外用。
一付可用三日。
功效:清热解毒,除湿活络,消肿止痛。
适应症: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所致各关节肌腱,骨骼出现红肿热痛等症者。
临床运用,为增加本方的治疗效果,温热敷本方后,还可配合使用膏滑栀红汤(风湿热痹外敷(药末)方组成:生石膏 100 克,生滑石 100 克,生栀子 60 克,红花 15 克,生乳没各 30 克,威灵仙 100 克,青黛 30 克,冰片 2 克,芒硝 50克。
功效:清热解毒,通络活血,消肿止痛。
用法及禁忌:将以上各药分别捣为细末,和匀,装瓶密闭,备用。
用时,可调醋或将鲜仙人掌捣烂与药末调匀(一般比例为 1 : 1 )敷于患处,敷前可用凡士林或菜油抹于患者将要敷药的皮肤之上,以起润滑,保护作用,敷药 12 小时后取药,间隔 2-4 小时后又可再敷(皮肤破溃或过敏者慎用)③通络消肿散归尾 250g 赤芍 250g 槟榔 250g 生地 250g骨碎补 200g 桃仁 50g红花 100g 生乳香 100g 生没药 100g 土鳖 100g地龙 100g 姜黄 100g枳壳100g 香附 100g 生甘遂 250g 阿魏 250g雄黄 150g 白芥子 50g 主治:关节的滑囊炎,痛风,新旧伤软组织肿胀者均可运用。
腰突止痛踝三针腰推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腰痛范畴,其病因病机中医认为,一为感受风寒,或坐卧湿地,风寒水湿之邪浸渍经络,经络之气阻滞而发病;二为闪挫撞击,积累陈伤,经筋,络脉受损,瘀血凝滞所致;三为正气虚,肾精不足所致.依据经络皮部理论,结合神经分布区,按照"循经分部,通督化瘀"的原则,采用"以经刺皮"的针法,将传统针灸疗法与现代镇痛机理的有机结合.操作简便痛苦小,即时镇痛效果显著.踝三针治疗腰突:(根性疼痛)常见于L4、5、S1根性疼痛疼痛部位:大腿后侧小腿前外后侧临床表现:腰部疼痛较轻、下肢有放射性的剧痛1沿皮针2行针时间达到3分钟以上行针幅度强度要达到踝。
特点:起效快(可5分钟之内见效)、镇痛时间长、镇痛效果明显、选穴少、痛苦小、操作简单、治疗方法:1.选用"华佗牌"针灸针: 0.35mm3寸。
2.患者取侧卧位.3. 取穴:踝三针定位: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踝上四寸,每条经脉循行线上各一穴,分别是根痛1,根痛2,根痛3.L3/4椎间盘突出症,取根痛1;L4/5椎间盘突出症取根痛2;L5/S1,椎间盘突出症取根痛3,混合性突出,根据具体情况,综合选穴.4. 医生左手固定进针点上部(拇食指拉紧皮肤),右手持针,针与皮肤呈15度角,快速进入皮下,然后针体贴近皮肤表面,沿皮下刺入,进针长度为2.5寸,针刺方向朝上.快速捻转2OO~3OO次/分,不提插,幅度360 ~720度,每次连续捻转3min.每10min行针一次,留针30min,每48小时针刺一次.操作要领: 1、要沿皮刺、 2、每次行针时间要达到3分钟以幅度强度要达到踝。
定位,根痛1位于足阳明胃经足外踝尖上4根痛2位位于足少阳胆经足外踝尖上4 根痛3位位于足太阳膀胱胆经足外踝尖上4 定位:L3-L4根痛1在足阳明经足外踝上4寸上4寸,L4--5根痛2足少阳胆经上4寸,L5--S1根痛3足太阳膀胱经足外踝上4寸 L34取1,L45取2.L5S1取3 ,L345S1全取操作方法: 1、患者侧卧位,一外踝尖为参考点,用左手捏起皮肤,右手持针呈15度,快速进针,向上方皮下浅表缓慢的进针,进针2.5寸以上。
平衡针结合踝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坐骨神经痛25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平衡针结合踝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予电针治疗,观察组25例予平衡针结合踝三针治疗法,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0 d评估疼痛,采用腰椎疾病治疗效果评分表评定腰椎功能,依据临床体征改善情况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腰椎功能改善指数及止痛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影像学检查包括mri、特殊造影、ct、x线片等异常征象和临床表现相同;神经根张力试验结果为阳性;下肢、腰部放射痛为典型腰骶神经根分布区域疼痛,且下肢痛较重;神经障碍体征表现有其中一半以上[1]。
1.3 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即符合诊断标准者。
排除标准:年龄70岁以上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精神病患者和神经官能症;腰椎间盘突出物钙化,梨状肌综合征,干性坐骨神经痛者;合并有肾、肝、心脑血管等原发性疾病者;结核,肿瘤,腰椎滑脱者[2]。
1.4 方法1.4.1 观察组采用平衡针结合踝三针治疗。
平衡针:在肩峰至腋皱襞连线即肩关节腋外线中点,取3寸毫针,于腋窝方向45°斜刺5 cm,上下提插至针感向肘、腕关节放射,或取3寸毫针向下平刺2寸于前额正中的腰痛穴,以有局部酸麻胀感为度。
踝三针:取3寸毫针,呈15°角迅速刺透表皮,于浅表处向上缓缓刺进70 mm,以速度保持100~200次/min捻转180°~360°,持续2~3 min,留针30 min,每10 分钟行针一次。
1.5 疗效评价标准根据改良的macanab标准,痊愈:疼痛消失,无需服用止痛药,可进行正常工作和活动,无任何不适;显效:偶有疼痛,但是不需服用止痛药,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有效:持续性轻微疼痛,可耐受,功能较术前有改善;无效:持续性剧烈疼痛,依赖药物止痛,功能与术前无改善,且有明确神经根受压体征。
踝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踝三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镇痛作用。
方法:380例患者随机分为踝三针组、常规针刺组、药物组。
踝三针组依据不同的突出节段分别取根痛1、根痛2、根痛3,采用提捏进针法,沿皮刺入;常规针刺组取肾俞、气海俞、突出相应节段的夹脊穴、次髎等穴,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药物组采用来比林针0.9 g加生理盐水2 mL常规臀部肌肉注射。
结果:踝三针、常规针刺、药物来比林3种治疗方法起效时间分别为6分钟、27分钟、18分钟;3组患者镇痛的维持时间分别是24.48小时、8.93小时、6.36小时,踝三针较其他两种治疗方法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常规针刺组与药物组比无显著差异。
3组治疗后各时间点镇痛的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详见表1。
1.2诊断标准(1)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实施《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①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常发生于青壮年;②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③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④下肢受累神经分部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趾背伸力减弱;⑤X线摄片检查: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质增生,CT(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2)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诊断标准:参照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第3版《神经病学》及1988年卫生部药政司颁布的《临床疾病诊断标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①脊髓后根受压或受损后,出现相应后根的放射性疼痛;②腰痛伴发坐骨神经痛,直腿抬举受限;③椎旁压痛常伴有坐骨神经放射痛;④坐骨神经支配的肌力、反射和知觉改变;⑤椎管内压力或张力的增高试验可激发腰腿痛的再现。
踝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技术腰椎间盘突出症系由于腰椎间盘纤维环退变或外伤发生裂隙,在外力作用下,使髓核等椎间盘组织向正后或后外方膨出或突出,刺激、压迫脊神经根,进而导致神经根炎症、神经根营养障碍和传导特性损害,出观腰痛、坐骨神经痛甚至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根性坐骨神经损伤最常见的原因。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工作方式的改变,该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据统计全国腰腿痛患者约3千万~4千万人,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患者就诊。
椎间盘突出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工作能力都显著下降,给患者与社会所带来的问题日益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腰痛范畴。
其病因病机中医认为:一为感受风寒,或坐卧湿地,风寒湿之邪浸渍,经络之气阻滞而发病;二为闪挫撞击,积累陈伤,经筋,络脉受损,瘀血凝滞所致;三为正气虚,肾精不足所致。
本技术依据经络皮部理论,结合神经分布区,按照“循经分部,通督化瘀”的原则,采用“以经刺皮”的针法:结合临床疗效:反复实践,筛选出一组最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的穴位,将传统针灸疗法与现代镇痛机理的有机结合,操作简便:痛苦小,即时镇痛效果显著,在临床中可以取代镇痛剂。
一、适应症
(1)年龄20一65岁之间的患者。
(2)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伴有根性痛者。
(3)疼痛程度评分标准≥2分者。
(4)只要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均有显著的镇痛作用。
二、禁忌症
(1)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2)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神经官能症及精神病患者。
(3)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物钙化,椎管狭窄,梨状肌综合征,干性坐骨神经痛者,肿瘤、结核、腰椎滑脱。
(4)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但不伴有根性疼捅患者。
三、治疗方法
(1)针具选用“三元牌”针灸针:0.35mm3寸(陕西三元现代针灸器械有限责任公司出品)。
(2)患者取侧卧位。
(3)取穴:踝三针定位: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踝上四寸,每条经脉循行线上各一穴,分别是根痛1、根痛2、根痛3。
L3-4椎间盘突出症取根痛1;L4-5椎间盘突出症取根痛2;L5-S1椎间盘突出症取根痛3:混合性突出,根据具体情况综合选穴。
(4)医生左手固定进针点上部(拇示指拉紧皮肤),右手持针:针与皮肤呈15度角:快速进入皮下,然后针体贴近皮肤表面,沿皮下刺入,进针长度为2.5寸,针刺方向朝上。
快速捻转200—300次/分,不提插,幅度360度一720度,每次连续捻转3分钟。
每10分钟行针一次,留针30分钟,每48小时针刺一次。
四、注意事项
(1)向患者作好解释工作,消除紧张情绪,避免滞针。
(2)临床以卧位为主以避免晕针。
(3)严格消毒,避免滞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