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锚装置
- 格式:doc
- 大小:51.50 KB
- 文档页数:5
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刚柔过渡安装施工工法1 前言接触网作为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沿轨道交通线路安装的向电力机车供电的特殊形式输电线路,它是轨道交通所特有的向电力机车或电动车组提供电能且无备用的供电设备。
为了保证对电力机车良好的供电,接触网的安装必须符合严格的参数要求。
接触网在机车的高速行使中应能始终保持正常稳定的接触授流,且应具有足够的耐磨性与良好的导电性,寿命尽量长,力求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易于施工与维修。
国内地铁线路正线一般受到净空及造价原因采用刚性接触网,车辆段和停车场等采用柔性接触网。
在隧道口,柔性悬挂和刚性悬挂连接的地方,设置刚柔过渡系统。
它是刚性悬挂与柔性悬挂实现无缝连接的关键部位,确保受电弓在两种悬挂之间的平稳过渡。
通常设在架空柔性接触网和汇流排的交汇点处,适用于车辆段柔性接触悬挂与正线刚性接触悬挂。
主要部件由化学锚栓、腕臂支持装置、定位装置、刚柔过渡元件等组成。
刚柔过渡元件是根据受电弓由刚性到柔性或由柔性到刚性之间弹性的变化,以及汇流排自身的结构,在汇流排的上部布置一定数量的切槽来满足受电弓接触压力的变化。
刚柔过渡元件能够满足刚性沿柔性悬挂方向硬度逐渐变小,即受电弓的弹性在逐渐增加,最终基本与柔性悬挂一致,这样均匀的弹性变化使受电弓能良好的受流,受电弓不论从刚性悬挂进入柔性悬挂,还是由柔性悬挂进入刚性悬挂,受电弓与接触悬挂之间的接触压力逐渐由大变小或由小变大,改善受电弓的受流质量,提高受电弓高速运行的适应性。
为了解决柔性悬挂的张力问题,在刚柔过渡元件中部增加夹紧螺栓,接触线导入燕尾槽以后,拧紧夹紧螺栓,满足隧道外柔性悬挂的张力恒定。
当电客车进出车场时,受电弓必然要从刚性接触网及柔性接触网衔接处上通过,受电弓能否从过渡处接触网上平稳快速获取电流,将决定着电客车的运营效率,目前全国各地地铁刚柔过渡处因为“硬点”等原因,电客车通过时难免产生拉弧,导致此处的接触网磨耗率比较高,从而限制车速通过,本工法以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供电项目为依托,主要研究刚柔过渡处安装工艺,从而减少“硬点”,减少接触线磨耗率,使电客车快速通过,提高运营效率。
浅谈地铁车辆段定临修库移动式接触网系统作者:王玲玲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8年第13期[摘要]介绍了沈阳地铁九号线一期工程曹仲车辆段定临修库移动式接触网系统的系统组成、主要技术参数及系统特点。
[关键词]地铁、接触网、移动式接触网、系统组成、主要技术参数、系统特点中图分类号:U2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3-0268-011.接触网系统介绍1.1 接触网系统简介接触网是沿铁路线上空架设的向电力机车供电的特殊形式的输电线路,担负着把从牵引变电所获得的电能直接输送给电力机车使用的重要任务。
接触网系统按照悬挂形式可分为柔性接触网和刚性接触网,刚性悬挂接触网又可分为架空刚性悬挂接触网和三轨接触网2种。
1.2 移动式接触网系统介绍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随着电气化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为实现机车检修时上方空间释放,进入无电状态下检修,移动式接触网的自动化配合进一步适应和发挥了其最大作用。
移动式接触网系统适于城市轨道交通架空接触网系统,用于车辆段定修线,可在列车进出入库时为列车提供电能,在列车进行检修或装卸时在列车顶部释放出空间。
沈阳地铁九号线一期工程正线全部采用刚性接触网,车辆段地上采用柔性接触网,定临修库内39股道设置移动式接触网,属于刚性接触网。
2.移动式接触网系统组成移动式接触网的主要原理是在每段移动接触网上安装有一套驱动器用于驱动活动腕臂。
当驱动器工作时可驱动腕臂沿各自支承轴心水平转动,实现带动接触网线在水平方向上作平移到达展开位置及侧移位置的目的。
移动接触网系统主要由移动接触网装置、安全连锁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
移动接触网装置一般由移动段和刚柔过渡段两部分组成,移动段设置在移动接触网线路中部,通过移动段的旋转移动释放其线路上部空间;刚柔过渡段设置在移动接触网线路两端,实现与柔性接触网的衔接和过渡。
移动接触网装置又主要由接触网机构及安全接地装置组成。
127中国设备工程Engineer ing hina C P l ant中国设备工程 2019.01 (上)接触网下锚补偿装置在我国铁路电气化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积累了较多的施工和运营维护经验。
但由于西成高铁穿越秦岭隧道群这一天险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尚无在类似秦岭隧道群如此长大坡道条件下的接触网下锚装置安装的施工及维护经验。
作为接触网关键受力部件,对整个接触网系统的安全性能、张力以及悬挂系统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接触网下锚装置的施工质量关乎整个接触网系统的运行安全。
本文针对西成高铁秦岭隧道群的长大坡道隧道内接触网施工,做出了相对应的长大坡道隧道内接触网下锚补偿装置安装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保证了西成高铁的运行安全。
1 工程概况西成高铁位于陕西省南部和四川省中北部地区,行经秦巴山地,连接关中平原、汉中盆地和成都平原。
线路北起西安,向南经西咸新区、安康及汉中进入四川省境内,后经广元至江油与绵成乐客专相接抵成都。
西安至江油段线路全长约510km,其中陕西省境内约343km。
线路自西安北客站引出,沿西汉高速公路溯涝峪而上以长14.8km 特长隧道(大秦岭)穿越秦岭,后以特长隧道群(15.9km 的天华山隧道、15.2km 老安山隧道、14.2km 得利隧道、13.1km 的福仁山隧道、9.3km 罗曲隧道)斜穿岭南条带状分布的支脉经佛坪至洋县进入汉中盆地,后向西经城固至汉中,与阳安线并行接入汉中车站,出站跨汉江后取直经宁强,翻越米仓山后进入四川境内。
西安至成都铁路客运专线陕西段境内长度大于10km 的隧道7座,总长98.228km,45km 为25‰的长大坡道隧道,全线最长隧道为15.974km 的秦岭天华山隧道。
2 长大坡道隧道内环境对接触网系统的不利影响本区段线路已进入秦岭山区,秦岭隧道群区域长,总长98.228km,45km 为25‰的长大坡道隧道,全线最长隧道为15.974km 的秦岭天华山隧道,大坡道隧道对接触网悬挂系统安全性能要求更高、对接触网张力要求更加严格、对接触网弓网关系要求更加苛刻。
高铁接触网零件名称及用途高速铁路接触网零件讲义一、培训方式采用现场讲解,讲义课件和学员现场实际操作的方法二、培训对象所有电力和接触网专业的学员三、培训要求参加培训的人员能正确说出材料的名称和用途四、培训讲义(一)腕臂系统1、单槽承力索座用途:安装在平腕臂上悬挂承力索。
1、双槽承力索座用途:安装在中心锚结支柱的平腕臂上悬挂承力索和固定中锚辅助绳。
2、腕臂(定位管)支撑用途:本零件适用于在平、斜腕臂(斜腕臂、定位管)之间的加强连接。
3、定位环用途:安装在斜腕臂及定位管中连接定位器或连接其它带钩头零件。
4、锚支定位卡子用途:安装在转换柱非工作支定位管上固定非工作支接触线。
5、套管双耳用途:安装在平腕臂上连接斜腕臂。
6、支撑管卡子用途:安装在腕臂和定位管上固定耳环类零件(支撑管)。
(二)定位装置1、矩形定位器用途:安装在直线区段或R>800m曲线段腕臂柱上通过定位线夹固定接触线。
2、定位支座用途:安装在定位管上钩挂定位器。
3、定位线夹用途:安装在定位器上固定接触线。
(三)下锚补偿装置1、接触线棘轮补偿装置用途:本装置用于接触网下锚处调整导线张力。
2、承力索棘轮补偿装置用途:本装置用于接触网下锚处调整导线张力。
3、接触线终端锚固线夹用途:安装于铜合金或铜接触线终端锚固处。
4、承力索终端锚固线夹用途:安装于线型为(TJ95-127)承力索终端锚固使用。
5、接触线终端锚固线夹6、倒装耐张线夹:NLD-4用途:用于185mm2或240mm2铝绞线或钢芯铝绞线下锚。
安装时铝绞线上应缠铝包带。
(四)悬吊零件1、整体吊弦用途:安装在承力索上悬吊接触线。
2、接触线吊弦线夹用途:安装在接触线上连接吊弦悬挂接触线3、承力索吊弦线夹用途:安装在承力索上连接吊弦悬挂接触线。
4、杵座鞍子用途:与杵头形零件连接悬挂金属绞线。
5、钩头鞍子用途:与带口单耳零件连接悬挂金属绞线。
6、双耳鞍子用途:与单耳零件连接悬挂金属绞线。
7、悬垂线夹用途:用于与单耳环件连接悬挂金属绞线。
下锚补偿装置检调指导书一、内容与适应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下锚补偿装置的作业程序和质量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下锚补偿装置检调和更换。
二、下锚补偿装置检调1、作业准备1.1、作业人员:4人1.2、主要工具:常用扳手、梯子、牛油枪、卷尺1.3、安全用具:柔性接地棒、柔性验电器、安全带、安全帽1.4、主要材料:无2、作业程序2.1、核对施工检修申请单与工作票是否符合规定;2.2、要令申请,向行调申请允许作业命令;2.3、行调下达准许作业命令后进行验电接地;2.4、进行下锚补偿装置检调2.4.1、测量补偿装置的A、B值并做好记录;2.4.2、记录制动板至棘轮的距离;2.4.3、用牛油枪对准棘轮注油孔加入牛油2.4.4、观察补偿绳是否有断股、散股、重叠等现象;2.4.5、检查大、小轮补偿绳是否有磨擦棘轮现象;平衡轮是否处于水平平衡状态;2.4.6、检查坠砣是否上下活动灵活;2.5、工作结束,工作负责人对人员、工器具及材料进行清点;2.6、拆除接地线,作业人员撤离现场;2.7、消令登记;2.8、回基地填写相应的报表。
下锚装置下锚类型全补偿,半补偿,硬锚,承导一体下锚.弹簧补偿.补偿装置给接触线或承力索两端装设的随温度变化而自动调整张力的装置。
主要作用:用来补偿接触线或承力索因天气变化而产生的张力变化,使之确保水平张力的恒定,从而维持接触线或承力索的动态平衡。
形式与状态:坠砣式:适用于750-1500米长锚段 150-750米短锚段。
补偿作用靠棘轮和坠砣的重量来实现的。
张力补偿器要求:1、按照导线安装曲线表确定a值或b值。
2、设定制动距。
3、补偿作用明显。
弹簧式:适用于150以下小锚段。
承导一体:适用于上下行渡线和特殊情况下的短锚段。
补偿装置检修1、自动张力补偿装置1)检修参数参照《接触网检修技术标准》。
2)用手托起坠砣串,棘轮应转动灵活,当坠砣串返回原位,大小轮上钢丝绳不得有重叠现象。
3)限制架、导管各种底座除锈,涂油漆。
接触网零件——下锚补偿(滑轮组)装置用途及组成:用于接触网隧道外承力索及接触线补偿下锚处及隧道内承力索及接触线转向下锚处。
常规滑轮补偿装置由安装底座、铝合金滑轮、补偿绳、连接线夹、坠铊限制架等组成,不包括下锚用绝缘子。
承力索和接触线经不同的设备分别下锚。
各安装底座与支柱相连接。
性能(1)工作张力及传动比:正线/站线承力索工作张力:20/15kN;正线/站线接触线工作张力:25/10kN;(2)导线补偿温度范围:-10︒C~+80︒C;(3)接触悬挂锚段长度:正线一般不大于2×750m,困难情况下不大于2×800m;站线一般不大于2×850m。
(4)传动比1:3的工作荷载不小于27.5kN;破坏荷载不小于最大工作作荷重的3倍。
传动比1:2的工作荷载不小于11kN;破坏荷载不小于不小于最大工作作荷重的3倍。
(5)补偿装置要求补偿灵活,安全可靠,传动效率≥97%;(6)补偿绳两端楔形线夹的破坏荷重应不小于54kN。
(7)各部分零件的拉伸破坏荷重根据张力及使用条件决定。
(8)抗震动及抗疲劳能力:满足运行条件的要求;(9)滑轮补偿装置应采用无油润滑或其他措施保证20年免注油维护。
(10)补偿滑轮组在1.5倍工作荷载的作用下,保持5分钟后,滑轮本体应转动灵活,无变形及卡滞现象。
材料(1)轮体采用铝合金,抗拉强度σb≥310MPa,延伸率δ≥3%,合金状态为T5。
(2)滑轮组框架采用牌号为Q235A的碳素结构钢,表面热浸镀锌防腐,技术要求应符合TB/T2073-98中三级镀锌标准。
(3)补偿绳宜采用采用直径为φ8.75+0.50-0.00mm的柔软性能好的牌号为0Cr18Ni9的奥氏体不锈钢丝绳。
整绳拉断力≥54kN。
钢丝绳结构为8T (1+6,6+12)+7(1+6+12)。
(4)安装底座及坠铊限制架采用碳素结构钢,表面热镀锌防腐。
(5)所有材料均耐腐蚀或采用可靠的防腐措施。
(6)供货商提供的补偿滑轮采用固体润滑,无滚动轴承的无油润滑免维护滑轮。
论接触网下锚安装一次到位随着我国铁路的高速发展,电气化接触网普及率越来越高,许多隧道内的铁路也逐渐实现电气化接触网改造,整体吊弦和接触网上部施工四个一次到位的施工工艺在我国铁路电气化建设中的广泛使用,使得现场施工的工效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接触网下锚安装也应该做到一次到位。
标签:下锚安装;二次调整;补偿1 下锚安装施工现状目前,接触网下锚安装施工方法有很多种,既有机械的,也有人工的,还有采用小张力下锚工艺等,但不管是采用哪种方法,这些方法在处理补偿坠砣b 值时都是临时性的。
坠砣b值一般取在300mm左右,主要是因为导线所处锚段线路为曲线及“之”字值,只有将该锚段接触悬挂全部调整完毕之后,才能调整坠砣b值至设计标准。
一般采用调整导线终端锚固线夹位置的方法来实现二次调整坠砣b值,在调整时这种方法必须具备两项功能,一要将下锚绝缘子串位置使承力索的绝缘子串和接触线的绝缘子串按设计要求对齐,二要使补偿长度也符合设计要求。
所以,正式零件不会在下锚施工初期终端锚固线夹时采用,要等等二次调整时才会更换。
2 下锚安装一次到位的必要性目前国内外接触网普遍采用四种下锚补偿方式:滑轮和坠砣的补偿、棘轮和坠砣的补偿、液压补偿和弹簧补偿,补偿装置安装地点一般在田野侧、股道间、隧道内、车站站台上和桥上。
目前所采用的下锚安装法有以下弊端:首先,有时因新线延长等因素,导致二次调整不够而出现多次调整。
其次,如果在二次调整时使用机械,就要占用线路;如果使用人工,危险性就非常大。
使用接触网下锚安装一次到位法,在下锚施工时使承力索和接触线的终端锚固线夹一次安装在合适的位置上,可以将接触网悬挂调整结束后坠砣b值、补偿长度、绝缘位置均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从而避免多次调整。
3 下錨安装前必须完成的工作量工作人员要将下锚支柱整正符合技术要求,支柱顶向顺线路拉线侧倾斜不得大于100mm,对需要加固的锚柱、拉线基础必须加固完成,另外,现场核对图纸,确保拉线基础位置、型号(双拉、单拉)正确,检查拉线基础外观符合设计要求,若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及时通知工程科。
下锚装置
下锚类型
全补偿,半补偿,硬锚,承导一体下锚.弹簧补偿.
补偿装置
给接触线或承力索两端装设的随温度变化而自动调整张力的装置。
主要作用:
用来补偿接触线或承力索因天气变化而产生的张力变化,使之确保水平张力的恒定,从而维持接触线或承力索的动态平衡。
形式与状态:
坠砣式:适用于750-1500米长锚段 150-750米短锚段。
补偿作用靠棘轮和坠砣的重量来实现的。
张力补偿器要求:
1、按照导线安装曲线表确定a值或b值。
2、设定制动距。
3、补偿作用明显。
弹簧式:适用于150以下小锚段。
承导一体:适用于上下行渡线和特殊情况下的短锚段。
补偿装置检修
1、自动张力补偿装置
1)检修参数参照《接触网检修技术标准》。
2)用手托起坠砣串,棘轮应转动灵活,当坠砣串返回原位,大小轮上钢丝绳不得有重叠现象。
3)限制架、导管各种底座除锈,涂油漆。
2、弹簧补偿装置
1)张力补偿绳无卡滞,并符合安装张力曲线图。
2)调整补偿装置,使其在高温、低温时不超限。
3、承导一体装置检修
1)张力补偿绳无卡滞,并符合安装张力曲线图。
2)用手托起坠砣串,棘轮应转动灵活,当坠砣串返回原位,大小轮上钢丝绳不得有重叠现象。
3)限制架、导管各种底座除锈,涂油漆。
注意事项
补偿器坠砣坨块要叠码整齐,其总重量符合规定标准,相差不超过2.5%,限制、制动部件要作用良好。
运行中补偿器的b值(坠砣底部距地面的距离)
要保持200至800毫米,在最低温度下的α值(补偿绳回头末端至定滑轮或制动部件的距离)不得小于200毫米。
补偿器滑轮要转动灵活,坠砣升降自如。
棘轮式补偿器补偿绳的长度要保证坠砣在极限温度范围内自由伸缩。
补偿绳不得有接头和断股。
补偿种类:棘轮补偿、弹簧补偿、液压补偿
补偿装置又称补偿器,它设在锚段两端,能自动补偿接触线或承力索内的张力,它是自动调整接触线或承力索张力的补偿器及其制动装置的总称,由滑轮和坠砣组成。
其作用是温度变化时,线索受温度影响而伸长或缩短,由于补偿器坠砣的重量作用,可使线索沿线路方向移动而自动调整线索张力,使张力恒定不变,并借以保持线的驰度满足技术要求。
补偿装置中的坠砣串为什么能随温度的变化而升高或降低呢?这是因为坠砣串同时受到自身重力和接触线(或承力索)的张力的作用,当温度不变时处于平衡状态,坠砣不升不降;当温度升高时,接触线(或承力索)长度增加,在坠砣自身重力作用下,坠砣会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反之当温度下降时,接触线(或承力索)就会缩短,坠砣上升,从而能使线索内保持衡定的张力。
补偿装置(补偿器),由补偿滑轮、补偿绳、杠杆、坠砣杆和坠砣组成。
坠砣一般采用混凝土或灰口铸铁(HT10-26)制成,中间呈开口的圆饼状。
补偿绳一般用GJ-50镀锌钢绞线制成
补偿装置:
安装尺寸:下锚角度必须在12°±2°, A、B值必须符合安装曲线图,最小不得超过200mm,
结构紧固件完好,无缺损松动。
棘轮与绳索:棘轮完好,无缺损,无裂缝;棘轮每年加油一次;绳索卷绕大小轮和数为4圈;绳索无断股,无补强,绳索不允许碰棘轮。
制动:制动距离为20 mm
(2)下锚
1、检查内容:棘轮补偿下锚、弹簧补偿下锚、液压补偿下锚、硬锚
A、棘轮补偿下锚(户外和隧道)
a/b值测量;补偿钢丝绳相磨情况和缠绕圈数;制动距离;平衡轮情况;
坠砣杆受力情况;涂油情况;可调螺栓,双联板,三角板,锲形线夹,开口销,绝缘子,T型终端线夹,球头,各连接零部件的情况
B、弹簧补偿下锚
检查温度;弹簧拉伸长度;绝缘子双联板锲形线夹连接部件紧固情况
C、承导一体下锚
a/b值测量;补偿钢丝绳相磨情况和缠绕圈数;制动距离;平衡轮情
况;
坠砣杆受力情况;涂油情况;可调螺栓,双联板,锲形线夹,开口销,绝缘子,T型终端线夹,球头,各连接零部件的情况
D、硬锚
绝缘子,T型终端线夹,双联板,锲形线夹三角板连接零部件紧固的情
况
2、检查标准
A、棘轮补偿下锚:
下锚角度必须在12°,
a/b值必须符合安装曲线图,最小不得超过200mm;
结构紧固件完好,无缺损松动;
棘轮完好,无缺损,无裂缝;
棘轮每年加油一次;
绳索卷绕大小轮和数为4圈;
绳索无断股,无补强,绳索不允许碰棘轮;
绝缘子釉面破损面积不得大于300mm2
制动距离为20 mm。
B、弹簧补偿下锚:
按弹簧类型查表对照拉伸长度。
绝缘子釉面破损面积不得大于300mm2
C、承导一体下锚:
下锚角度必须在12°,
a/b值必须符合安装曲线图,最小不得超过200mm;
结构紧固件完好,无缺损松动;
棘轮完好,无缺损,无裂缝;
棘轮每年加油一次;
绳索卷绕大小轮和数为4圈;
绳索无断股,无补强,绳索不允许碰棘轮;
制动距离为20 mm。
绝缘子釉面破损面积不得大于300mm2
D、硬锚:
连接部件无锈蚀、变形和破损
绝缘子釉面破损面积不得大于300mm2
下锚补偿装置检调、更换
一下锚补偿装置检调
1、作业准备:
1.1人员、车辆配备:人员4人
1.2工器具:验电器、接地线2根、个人工具2套、卷尺、牛油枪等。
2、作业步骤:
2.1测量补偿装置的A、B值并记录;
2.2记录制动板至棘轮的距离;
2.3用扳手将注油孔螺母松开,用牛油枪对准注油孔加入牛油,完毕后,拧紧螺母。
2.4用牛油涂在补偿绳上;
2.5观察补偿绳是否有断股、散股、重叠等现象;
2.6检查大、小轮补偿绳是否有磨擦棘轮现象,小轮补偿绳张力是否一致,平衡轮是否处于水平平衡状态;
2.7检查坠砣是否上下活动灵活。
、二下锚补偿装置更换
1、作业准备
1.1人员:共10人,其中1人为工作负责人;
1.2工器具:常用工具、验电器1根、接地棒2根、梯子、绳子、3T葫芦1个、1.5T葫芦1个、2米钢丝绳3根、荷兰钳2个、卸夹4(
2.3)个、对讲机、安全用具、防护用具等;
1.3材料:小轮钢丝绳15米、大轮钢丝绳8米、开口销若干等;
1.4工作负责人阅读原始资料做好记录,核对工作票、电调批复单、行调批复单与今天的作业是否符合,对工作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及任务布置。
作业人员对工器具材料进行确定,验电器必须在有电部位进行校验确定。
2、作业程序
2.1向行调申请允许作业命令,行调下达准许作业命令后,验电接地做好作业准备。
2.2将梯车推至作业点处,2人登车作业、3人辅助作业。
2.3更换步骤:
二人将梯子摆在下锚处的电杆上,一人上去将钢丝绳套进支柱包箍内,再在坠砣杆上装上卸夹,用1.5T葫芦把钢丝绳与卸夹相连,略微收紧;
轨道车作业平台升到适合作业位置,一人在棘轮上方的电杆上绕上钢丝绳,同时另外一人在下锚2根接触线终端处分别装上荷兰钳,并用钢丝绳套住两个荷
兰钳,用3T葫芦把两根钢丝绳相连并略微收紧;上下两个葫芦同时收紧,直到两根钢丝绳均不受力后把它们拆下即可;用正确的方式将新的钢丝绳缠绕上去;同时松开两个葫芦,让新的钢丝绳受力为止(两个葫芦要同时进行);
检查所有紧固件是否拧紧,并用抹布将绝缘子清扫干净;
2.4工作结束,工作负责人对人员、工器具及材料进行清点,拆除接地线后撤离现场;
2.5消令登记;
2.6工作完毕后填写相应的报表。
、三、质量标准:
1、补偿器的a、b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2、按安装曲线或设计标准值进行调整时,误差不得超过+/-100mm;
3、小轮间钢丝绳排列应由内向外并不得重叠,棘轮转动应灵活不卡滞,
4、大小轮钢丝绳圈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5、补偿终端的断线自动制动装置应可靠,其制动块与棘轮齿间的距离为15~20mm;
6、坠砣应完整,坠串排列应整齐、升降自如,其缺口应互相错开180度;
7、补偿绳不得有接头、松股、断股、锈蚀等缺陷;
8、绝缘子损伤面积不得超过300平方毫米;
9、小轮补偿绳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10、所有连接螺栓必须按要求紧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