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热之后的冷思考——给考研人的建议
- 格式:doc
- 大小:25.77 KB
- 文档页数:2
大学生考研的建议与对策1.对学生的建议与对策那么准备考研的同学,如何在主观上正确认识考研呢?(1)找回动力,强化毅力。
人生能有几回搏,其实每个同学都是不甘平庸的,只是在很多时候懒惰战胜了自我。
考研将重新点燃你的动力,磨练和强化你的毅力。
(2)科学安排复习,制定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影响着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效果和学习效果的好坏。
学生在备考中只有明确学习目标,制定适宜的学习计划,方能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备考复习的高效率。
在考研备考之初,大学生应学会查阅相关的备考资料,从网络或上届师兄师姐那里学习备考的复习计划,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调查中有很多学生没有制定学习计划或者制定了计划但是没有按计划实行,这可能与学习计划本身的合理性有较大的关系。
因此,要注意善于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3)走出家庭经济困扰。
考研过程中及读研期间如果开支合理安排,还是会让考研的同学轻松度过难关。
例如考研复习资料可以购买二手的;在研究生期间可以争取高额奖学金,并且还可以利用半工半读的办法缓解家庭经济压力。
(4)多渠道搜集信息,明确考研方向。
经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搜集汇总信息,信息了解越多掌握越多,考研方向就会越明朗,帮助自己勇往直前。
(5)学习与休息并重,注意劳逸结合。
健康的身体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基础和能源,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就没有实现目标的前提条件。
考研学生因其繁重的学习任务与心理压力,更需要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与休息时间,合理分配,达到劳逸结合,方能在考研中胜出。
由于在考研期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非常多,周边的许多学生因为不注意休息和放松导致身体出现了不适,甚至会产生较大的学习与心理压力。
因此,大学生应想方设法在兼顾繁重学习任务的同时,学会休息,学会放松心情,适当的进行一些娱乐和休闲,以便于在考研中形成良性循环,实现最初的考研目标。
(6)破解学习上的难题。
如果本科读的学校和专业不如意,那就争取读研时到一流的大学,学最满意的专业,有了这样的想法,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如何看待现在的考研热 [考研热背后的冷思考] 近年来,“考研热”逐渐成为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
自20xx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首次超过百万以来,考研大军逐步壮大,20xx年120万,20xx年127.5万,在经历了20xx、20xx、20xx的三年下降之后,从20xx年起,考研人数强势反弹,20xx年140万,20xx年151万,20xx年更是达到史无前历的165.6万,考研人数历史记录不断被刷新。
然而,令人尴尬的是,虽然“考研热”高烧不退,硕士生的实际就业情况却年年下降,数据显示,从20xx年起,一直到20xx年,硕士生就业率连续下降,而且20xx年和20xx年,硕士生的就业率连续两年均不及本科生。
图表1 97-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与招生情况表97-08年考研报名人数与录取人数比例统计年份报名人数(万)录取人数(万)报录比例20xx120393.0:120xx128.236.43.5:120xx127.1240.283.2:120xx117.23.6:1 20xx 94.5 332.9:1 20xx 79.7 272.9:1 20xx 62.4 19.53.2:1 20xx 4611.05 4.2:1 2000 39.2 8.5 4.6:1 1999 31.9 6.5 4.9:1 1998 27.4 5.8199724.25.14.7:1此一现象的原因不妨从两方面来找,一是考生自身心态方面。
职业发展不明朗,对自身的未来缺乏明确的目标规划,单纯为回避就业压力、提高文凭或是满足虚荣心等而考研,结果两三年研究生读下来,走出校门却发现外面的世界已换了新天地。
在择业时,没有本科毕业生年龄优势和闯劲,又缺少博士毕业生的高学历和社会经验,昔日的天之骄子最终沦落为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夹心层”。
看着昔日的同窗经过两三年的打拼已略有小成,看着同出校门的本科小弟们生龙活虎地在一个个待遇“低得不能忍受”的招聘摊位杀进杀出,不禁感叹,“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太快”。
静心审视突破考研重围严防盛夏考研“中暑”实用一份静心审视突破考研重围严防盛夏考研“中暑” 1揪出暑期备考“中暑”四大诱因明晃晃的太阳,闷热的气息,焦灼的心情,恐怕是很多人对夏天的印象。
这对于每天要坐上10小时以上学习的考研学子来说更是极其严酷的考验。
考研总结并分析放弃考研四诱因,帮助2014考研学习轻松清凉一夏。
一、天气炎热,心情浮躁,坚持稳坐在图书馆里需要强大的毅力,尤其是暑期即将来临,不管是图书馆还是自习室里的学习气氛__减弱,致使考研的同学在心理上逐步失去了原有的激情与平衡,逐步的走向放弃;二、大学生就业的高峰期即将到来,新一轮的就业热潮将席卷校园,随着部分经济学家持中国经济复苏已经开始的观念,很多大学生还是重新投入到了就业的圈子当中,这也是影响考研学生定力的一大因素;三、考公也成为了大学的一股风气,很多同学都在这忙那忙的打算一决公务员!走进仕途生活,这种思想也严重动摇着考研学生的定力,感觉起来考公比考研的时间要求要短,复习起来比较简单,纷纷又多了一手准备,挤进考公的行业,殊不知考公需要的条件太多太多了,而且真是千军万马闯独木桥,没两下子真的不行;四、有些同学境界很高,他们考研叫做奥林匹克精神,“重在参与”。
同时他们也为自己留了多手准备,比如留学,但当面对考研繁重的资料时,他们就会选择放之不理或干脆放弃。
或许有些人是开始的目标就不坚定,所以经不住备考的枯燥与忙碌;有些人是因为基础阶段复习不如意而萌生退意;也有人是因为突然考虑就业或者出国等原因,选择的中途退出。
或许在考研的过程中会遇到过这样那样的诱惑,每一种诱惑都有可能导致整个考研的失败。
每个人考研基本都会经历炎夏,如果有可能的话,找上3、5个研伴,或者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辅导班,有意识的去培养自己周围的学习复习的氛围,另外,就是考研复习计划一定要详细合理,这样复习起来即便是有些浮躁,稍作调整还是能够迅速的步入正常的复习轨道的。
时刻保持心情的清凉舒畅,适当的调整休息,一定会轻松度过考研的炎热夏季,并有突破性的收获。
考研的几点看法考研,即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一条通过深造并获得更高学位的途径。
近年来,考研热持续高涨,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考研,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争论和质疑。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考研的几点看法。
第一,考研能提升个人学术水平。
在研究生阶段,学生将深入学习和专研自己所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这种学术深造能够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面,提升学术能力,为自己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考研在就业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许多用人单位更愿意录用拥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才,因为研究生学历代表着较高的学术素养和专业能力。
尤其是在某些行业,如科研机构、高等教育机构等,对研究生学历的要求更为严格。
因此,考研可以增加求职者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然而,要客观看待考研并非只有优点。
首先,考研需要付出较大的时间和精力。
与就业或其他进修方式相比,考研通常需要至少两年的时间。
在这期间,学生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科研中,放弃一部分社交活动和个人兴趣爱好。
其次,考研的压力也是不可忽视的。
研究生入学考试竞争激烈,需要投入大量的知识积累和备考时间。
许多考生需要克服学习压力、竞争压力和复习压力,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此外,对于某些专业和行业而言,考研并不是必需的。
一些行业更注重从业经验和实践能力,对学历要求并不严格。
在这些情况下,就业或其他形式的进修可能更为合适。
总结来说,考研对于个人学术追求和职业发展具有显著的好处,但同时也伴随着较大的时间、精力和压力投入。
选择考研与否应该根据个人兴趣、职业规划和专业需求来决定,而非盲目跟风。
无论选择何种路径,关键在于个人的努力与付出,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结果。
考研家长意见书亲爱的考生家长:您好!首先,我要衷心地感谢您对孩子考研的关心和支持。
考研是一项重要的决定,并且对于孩子的未来具有重大的影响。
作为家长,您的理解和鼓励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在这里,我想向您分享一些关于考研的意见和建议。
首先,考研是孩子自主选择的决定。
我相信作为考生的家长,您会尊重孩子的选择,并且给予他们充分的支持和鼓励。
考研之路并不轻松,需要孩子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但是正是因为孩子的内心坚定和对未来的追求,才会让他们更具动力和决心去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其次,我建议您在孩子考研期间给予他们适当的关注和帮助。
当孩子在备战考研的时候,他们的压力和负担都会很大。
这时候,作为家长的您可以在生活、心理和学习上给予他们支持。
例如,合理安排他们的饮食和休息时间,鼓励他们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以释放压力,多与他们沟通交流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
同时,我也非常希望您能给予孩子必要的自由和空间。
考研是孩子们展现自我能力和独立思考的时候,也是他们迈向成熟和自立的重要一步。
因此,我鼓励您在考研期间尽量避免过多地干预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相反,您可以通过鼓励他们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我希望您能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和鼓励。
孩子们在备考期间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他们需要家长的鼓励和支持来渡过难关。
请相信您的孩子有足够的能力并且能够顺利通过考研。
您的肯定和鼓励将会成为孩子坚持的动力和信心来源。
最后,我要再次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孩子的考研之路需要家长的陪伴和支持,而您的理解和鼓励将成为他们成功的保证。
请放心,无论最后的结果如何,孩子都会因为这次经历而成长,并且为将来的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祝愿您和孩子都能在考研的路上收获满满的收获和成功!最诚挚的祝福,(您的名字)。
如何应对考研期间的焦虑与不安在考研期间,许多考生常常感到焦虑和不安,毕竟考研是一项重要的挑战,而每个人的情况与感受都有所不同。
因此,如何有效地处理这种焦虑与不安,对于顺利通过考研至关重要。
下面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应对考研期间焦虑与不安的方法和建议。
1.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制定一份合理的学习计划,科学分配每天的学习时间,明确每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和重点,可以有效减少焦虑感。
合理的学习计划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掌控学习进度,增强学习的效率,从而减少焦虑的产生。
2.均衡生活和学习在备考期间,不要忽视生活中其他方面的需求,包括运动、社交、休息等。
保持身心健康的状态对于高效学习至关重要,有助于缓解焦虑和不安情绪。
适当的休息和放松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投入学习状态。
3.培养良好的心态正确认识考研,不要将其视为人生的全部,要学会接受并调整自己的情绪。
即使遇到困难和挫折,也要保持乐观的态度,相信自己能够战胜困难。
保持自信和耐心,坚持到一切都会有所回报。
4.寻求心理支持在考研备考期间,如果感到焦虑和不安情绪较重,可以考虑寻求心理支持。
可以倾诉给家人、朋友或专业心理师,分享自己的困扰和情绪,寻求专业建议和支持,有助于释放压力和焦虑情绪。
5.坚持与调整考研期间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关键在于坚持和调整。
坚持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
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和应对能力。
在考研备考期间,焦虑与不安是正常的情绪反应,但并不意味着你无法克服。
只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和调整态度,相信自己,你一定能够应对考研期间的焦虑与不安,顺利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希望以上建议对您有所帮助,祝愿您考研顺利,取得优异的成绩!。
关于“考研热”的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大学毕业生的规模不断扩大,“就业难”成为众多高校和大学生难以回避的难题。
通过考研继续象牙塔中的生活提高自己,从而实现成功就业成为一条途径。
因此,“考研热”成为了一个社会热点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考研热”,是否要考研等诸多问题,也成为了大学生们困扰。
文章对“考研热”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原因,利弊,是否考研引言:毕业生就业竞争越显激烈,考研族日益扩大,对“考研热”的研究非常必要。
就此,希望本文对“考研热”的研究分析,能够给予大学生一些参考和启示。
1.考研热的原因就整体的社会氛围而言,考研热的出现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有关。
这种价值取向却是大学生对研究生物质和精神环境认知后的理性选择。
[1]深究考研热的原因,主要因为以下几点。
一是大学生自身原因。
这其中又可以分为两种。
有理想型。
大学毕业生面对当今社会的就业压力,将考研作为一种改变命运的途径。
尤其是一些普通地方院校的大学生,希望通过考研脱掉普通大学的帽子,上一所“985”或者“211工程”的大学,成为知名大学中的一员。
他们为了心中的“名校、名师、热专业”趋之若鹜,名校的优越地位无可替代。
对莘莘学子来说,名校就意味着拥有更雄厚的狮子队伍和一流的教学设施以及丰厚的科研经费。
就读“名校”就意味着为自己加固了一道“保险”,可以一劳永逸,在成就感和幸福感大大增强的同时,也博得了更高的社会地位。
尤其是一些由于高考失利,且没有复读的学生,特别希望能够通过大学四年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同时,拥有更扎实的理论知识,才能够更好的服务社会,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梦想不足以使我们到底远方,但是到底远方的人一定有梦想,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尽管考研路漫漫,走的也许并不潇洒,但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就业,选择了考研之路。
盲目跟随型。
很多大学生并不是一上大学就决定考研的。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看到别人都考,也就跟随大流了。
论考研热的作文《论考研热》篇一:《考研热,热得有点“上头”》现在这考研啊,就跟夏天的高温似的,热度蹭蹭往上涨。
走在街上,随便拉个人问问,保不准就和考研有点关系,要么自己考,要么身边有人考。
就说我那发小吧,之前那可是对学习没多大兴趣的主儿。
从大学毕业就找了个工作,按说过得也还凑合。
可就从去年开始,突然跟我说要考研了。
我当时都惊了,问他为啥呀。
他就开始给我倒苦水,说在公司啊,感觉一直都是个小喽啰,那些个升职加薪的机会看着都轮不到自己,为啥呢?人家那些研究生学历的就好像镀了层金,领导看着都不一样。
他这心里不平衡了,觉得自己也不比人差啊,就想回炉重造一下。
再看看现在的学习场所,那图书馆的自习室里,考研的人就像一群扎堆的小蚂蚁。
天刚蒙蒙亮就得去占座,要是去晚一点,连个放书的地儿都没有。
桌子上堆的书都像小山包一样。
每个人的脸上啊,要么是紧张兮兮,要么是麻木地学习,就跟被压榨的小苦瓜似的。
他们准备的那些材料,数都数不过来。
从各种考研机构的辅导书到自己打印的资料,感觉能把桌子给压垮。
而各个大学周围的考研租房也火起来了。
好多同学为了能有个安静的学习环境,都搬出来住了。
我那发小也是,在学校附近租了个小单间。
那屋子小得转身都得小心翼翼的,可就这他还宝贝得不行,把里面布置得跟学习的小天堂似的。
墙上贴满了各种励志的小纸条,什么“今天不吃学习的苦,明天吃生活的苦”之类的。
我去看他的时候,一进门就感觉那股学习的压力扑面而来,比屋里那股有点发霉的味儿还冲。
考研热啊,热得大家都有点失去理智了似的,都想挤进那个研究生的大门,好像进去了就真能一步登天似的。
篇二:《考研热背后的无奈与期待》还说我那发小吧。
自从他决定考研以后,整个人都变了个样儿。
以前特喜欢打游戏和逛街泡妞的那劲头啊,一下子就没了。
每次见到他,不是在背单词就是在做数学题。
他以前熬夜那都是为了玩,现在熬夜全是为了学习。
那黑眼圈重得像被人打了两拳似的。
他自己也说啊,这是在背水一战。
考研热之后的冷思考——给考研人的建
议
一、“人啊,认识你自己!”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人啊,认识你自己!”中国古代的哲人老子也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千百年来,古今中外的圣贤、哲人们的感悟一直警示着后来人,可见认识自我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如果把求职当成人生中一场战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则是我们要上的第一课。
你需要对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有一个清醒的判断和认识,确定了你的机会领域,你才会知道属于你的机会在哪里,然后集中火力赢得最后的胜利,从而避免最初“捡到篮子里就是菜”的投机心理,以及随之而来的茫然、混乱和挫折感。
虽说“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状元”,但是做了你不喜欢或者不适合的工作,将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人生路是漫长的,但关键的就那么几步。
读研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走好这一步将对整个人生有很大的帮助。
准备考研的同学,跨考咨询曹先仲老师建议大家,首先要能够认清自己,了解自己的兴趣、优势、价值取向,然后一步一步地为理想而奋斗。
千万不要为了一时的冲动而盲目地做一些事情,因为今后你可能要付出很高的代价。
二、心态很重要:考研不仅仅是为了高学历
高学历到底对找工作有没有用呢?这对于一些为了获得更好工作机会而考研的学生来说,确实是一个非常困惑的问题。
如果研究生学历并不能使自己在求职竞争中增加筹码,那何必在校园里再浪费三年的青春?
许多受访的硕士毕业生都认为,如果只是为了找到好工作才考研,目标就过于狭隘了,一旦无法实现,就会对未来失望。
现在是信息时代,用人单位已经不仅仅把学历看作考核人才的唯一标准。
他们更注重求职者的综合素质和个人特质,如责任意识、思维能力和职业态度等。
一些具体的工作单位和岗位也会有不同的要求。
比如,销售业务类工作看重人的交际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团队合作,技术性工作需要专业方面的特长、实践与动手能力等。
所以在报考研究生之前,应该对社会和时代需求有所了解,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期望。
如果决定了考研,也要清楚地认识到,研究生不仅仅是一纸学历。
与本科教育不同的是,研究生不仅学习知识,在现代社会里,获取、搜索知识信息的能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研究生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培养的是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做科研的能力。
而这种专业教育也是为了培养更高素质的科研人才而准备的。
因暂时回避就业压力而考研也需谨慎考虑。
人终究是要走向社会,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输送人才。
如果把研究生三年当作走入职业生涯的缓冲期,这种想法也未尝不可。
但是需要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到底想要做什么样的工作,需要我们对自己的未来有设想和规
划,而不是考上研就可以高枕无忧。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只有不停地学习、充电,不断地进步,才能够有所作为。
三、明确的人生规划助你领跑人生
一位人力资源专业的研究生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是一位对自己的学习和职业生涯非常有目标、有计划的人,不断地强调对自己做规划的重要性。
“研究生与本科阶段不同的是,专业方向是确定的,如果到了硕士毕业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那转行的成本就会比本科生要高出很多。
因此,专业的选择很重要,拥有很强的专业背景会让你在这个行业里有更多优势。
”在研究生阶段,她一面参与导师实验室的课题项目,一方面也通过实习来锻炼自己的能力。
在临近毕业之时,她找到一家规模较大的IT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工作。
“我觉得当初考研时自己会被人力资源专业录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对自己有很确定的规划。
现在的导师录取学生时,对这方面还是很看重的。
找工作也是一样。
无论你去面试什么样的职位,自己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这体现了一个人的态度和潜能。
”
人生就像一场赛跑,只有知道自己在该什么时候调整、该在什么时候加速,才能获得最佳的奔跑速度和效率。
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并不是把自己限定在某一范围内,而是选择自己最想要的、最重要的事情去做,避免无关事情的干扰。
这样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人生因而充实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