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
行》:“小儿
唐代:易、诗、书、周礼、仪礼、礼 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九 经”。文宗太和年间,增论语、孝 经、尔雅,称“十二经”。
学问止《论 语》。”
21
“半部《论语》治 天下”—— 南宋罗大经《鹤 林玉露》: “赵普再相,人 言普山东人,所 读者止《论 语》。……太宗 尝以此语问普, 普略不隐,对曰: ‘臣平生所知, 诚不出此。昔以 其半辅太祖定天 下,今欲以其半 辅陛下致太平。
《鲁论语》,鲁国学者 所传,凡20篇。现今通 行本,分为470章。
20
(4)经典化
先秦时代:易、诗、书、礼、乐、春 秋-“六经”。
汉武帝时代:易、诗、书、礼、春秋“五经”。
王充:“《论 语》者,弟子 共纪孔子之 行,……以其 遗非经。”
东汉:易、诗、书、礼、春秋、孝经、
论语-“七经”。《论语》首次跻身 杜甫《最能
1、孟子其人
B.C.372-B.C.289 名轲,字子舆。 邹(山东邹城)人。
பைடு நூலகம்38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三字经》)
三 迁 择 邻
39
“断机教子”
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 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 矣?”孟子曰:“自若也。” 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 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 学,若我断斯织也。夫君子 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 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 之,是不免于斯役,而无以 离于祸患也。……”孟子惧, 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 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 知为人母之道矣。
人之为道也,饮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滕文公上》)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也;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尽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