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食物的营养1教案冀教版
- 格式:docx
- 大小:21.21 KB
- 文档页数:3
食物的营养-冀人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食物的三大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以及它们对身体的作用。
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不同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
3.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健康意识。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食物中的三大营养成分以及它们的作用。
2.根据不同的食物,让学生了解它们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
三、教学难点1.让学生了解三大营养物质对身体的作用。
2.让学生知道如何根据食物的不同来选择均衡的膳食。
四、教学准备1.课堂板书、图片、PPT或视频资料。
2.适宜年龄段的食物图谱和能够让学生了解食物营养成分的教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观看有关食物的营养知识视频或图片资料,引导学生对食物的营养有基本的了解。
2. 新授(35分钟)(1)介绍食物的三大营养物质板书或使用PPT介绍食物中三大营养物质的名称、作用和富含的食物。
引导学生了解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对人体的作用,以及它们在不同的食物中的含量。
(2)分析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使用食物图谱和相应的教具,让学生对比不同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并对不同食物中含有的三大营养物质进行分类和分析。
3. 练习与拓展(20分钟)(1)问答练习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利用之前所学进行回答。
如:“蛋白质在哪些食物中富含?”等。
(2)整理知识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类整理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并做出简单的记录。
4. 课堂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突出三大营养物质的作用和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分析,并引导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健康意识。
六、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询问家长家中经常做的饭菜和食品,了解它们的成分及其营养价值,并结合上课所学做出记录。
2. 完成课堂笔记要求每位学生完成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梳理的学习笔记,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七、教学评估利用问答练习和分类整理的形式,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同时,审查课堂笔记,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做笔记的能力。
食物的营养-冀人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前言食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对人类身体的生长发育、健康和正常工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档介绍了冀人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有关食物营养的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食物的营养知识。
前置知识在学习食物营养知识之前,学生需要先了解一些基础知识,包括:1.生命必需物质:空气、水、食物;2.身体需要四种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
教学目标1.了解食物的作用和各种营养素的作用;2.掌握各种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来源和作用;3.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培养强健的体魄。
教学内容第一课食物的作用课程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和图片,了解食物的来源和种类;2.熟悉食物的作用,知道食物对身体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1.食物的作用;2.食物对身体的影响。
教学环节1.观察食物的种类和来源;2.学习食物的作用;3.分组讨论,分享所掌握的知识。
教学方法1.讲解法;2.演示法;3.探究法。
教学过程1.引入:询问学生食物的种类和来源,引导学生认识食物的重要性。
2.学习食物的作用:介绍食物的作用,如提供能量、维持身体生长发育、强身健体等。
3.观察食物的来源:分组观察不同种类的食物,认识食物的来源。
4.学习食物对身体的影响:盘点食物对身体各方面的影响,并比较不同食物的优劣。
第二课各种营养素的作用课程目标1.掌握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的作用;2.了解这些营养素在人体内的来源和作用。
教学重点1.各种营养素的作用;2.不同食物中的营养素含量。
教学环节1.学习各种营养素的作用;2.观察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3.研究不同食物的搭配,了解如何搭配营养均衡的饮食。
教学方法1.讲解法;2.演示法;3.实验法。
教学过程1.引入:让学生回忆前一节课所学的内容,了解食物对身体的影响。
2.学习各种营养素的作用:介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的作用,让学生了解不同营养素的重要性。
3.观察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分组观察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以加深对营养素的认识。
小学科学冀教版三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食物的营养》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举例说明人类需要哪些营养及其来源。
2.能说出日常的食品中主要含有的哪些营养成分。
二、过程与方法1.能通过食品包装上的说明搜集食品营养的信息。
2.能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分类,并进行简单的分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愿意与小组内的其他成员交流自己的想法。
2.能倾听家长的意见,共同制订营养合理的食谱。
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搜集食品标签及有关资料,并通过简单分析获得有关知识。
2.如何根据人体所需营养合理搭配一日三餐。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与学生分组讨论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设备、一些食品的标签、食物分类的相关资料等。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教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播放幻灯片P2、3页)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
教师:俗话说的好:“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人活着就要吃饭,也就是人的生存离不开食物。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关于食物的话题。
教师板书课题:第15课食物的营养二、新授教师:平时你们吃的食物都是由谁准备的?想不想自己准备食物?学生回答。
教师:今天老师满足你们的这个愿望,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一日三餐的食物。
大家翻开课本P56页,请你们从中选出你的早餐、午餐和晚餐,并在小组内说一说你选择的理由。
最后把你选择的食物画在餐盘上,也可以用连线的方式。
学生活动。
教师巡视指导,组织学生交流。
教师:你听说过“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
”这句话吗?早晨是一天的开始,所以早餐是不能缺少的。
首先我们来看看大家的早餐吃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大家选的早餐既有营养,吃起来又简便,节省时间。
午餐呢?学习、工作了一上午,你想吃点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看来午餐都比较丰富的。
到晚餐时间了,你准备的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刚才同学们按自己的爱好选择了一日三餐。
你要记住的是“早餐要吃饱,午餐要吃好,晚餐要吃少。
15、食物的营养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食物的营养成分主要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盐类、维生素和水。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及归纳概括能力。
3、向学生进行营养卫生教育,使学生知道营养卫生的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1、进行探究性实验,从中归纳出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
2、进行营养卫生教育。
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酒精灯、火柴、镊子、碘酒、小刷子、托盘等。
2、学生准备:白纸、馒头、米饭、土豆、黄瓜、西红柿、瘦肉、肥肉、熟蛋白、花生米、松子仁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同学们,平常你们吃些什么?为什么我们每天都要吃各种各样的食物呢?这是因为食物中含有人体需要的营养。
那么人体需要哪些营养?这些营养有什么作用?它们主要含在哪些食物中?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板书:19 食物的营养)二、进行探究性实验,研究食物中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
1、放手让学生用各种材料、想各种办法研究食物的营养。
(1)简单介绍实验器材及操作注意事项。
(2)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3)学生填写实验记录表。
评:课堂教学活动围绕手的探究活动展开,我在第一个活动中先让学生对老师的假设,没有关节行不行进行猜想,在学生脑海中形成行与不行两种可能性和证实想法的渴望。
2、让学生充分描述研究的方法及发现的现象。
(1)展示学生的实验记录表。
(2)各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本组研究的办法及发现的现象。
3、引导学生对发现的现象进行整理分析:(1)比较、分析:哪些食物在同一方法作用下出现了相同的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你知道这些成分的名称吗?(2)师生共同小结:食物中遇到碘酒变蓝的成分是淀粉,烧过之后有糊臭味的成分是蛋白质,能压出水说明食物中含有水这一应营养成分,压出油说明食物中含有脂肪,此外,食物中还含有某些盐类和维生素。
(板书:蛋白质水盐类淀粉脂肪维生素)三、课件展示,了解各营养成分在人体中的作用及它们多含在哪些食物中。
1、出示思考题:1 、水、蛋白质、脂肪、淀粉、盐类、维生素在人体中有什么作用?它们多含在哪些食物中?2、看课件。
食物的营养一、活动目标:1.能通过食品包装上的有关说明,收集食物营养的信息。
2.能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并进行简单分析。
3.愿意与小组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4.能倾听家长的意见,共同制定营养合理的食谱。
5.能举例说明人类需要那些营养及其来源。
课时安排:用2-3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第三课时完成拓展活动。
选择一日三餐的食物活动目标:1.能根据合理的营养需要选择一日三餐的食物。
2.能与小组同学交流自己选择食物的理由。
活动过程:1.由问题导入,让学生想象中吃了多少种不同的食物?让学生从四组食物中根据自己的理由选择一日三查的食物,并且填或画在对应的栏中。
2.与小组同学说说自己所选的理由。
教师不必评价学生所选食物是否合理,但有必要帮助学生理解所吃的食物被分别归到四组食物中去。
3.教师可将图中的食物自制成食物卡片,共学生选择。
4.解食物中营养的成分一、活动目标1.能正确的阅读表有营养成分的食物标签,并进行简单分析和记录。
2.能说出几种常见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
二、活动过程:1.次活动的重点是帮助学生通过收集、阅读食物标签或包装纸上印制的内容,学习收集分析信息资料的方法和过程,让学生阅读食品包装纸上应制的内容能了解食物中所含的营养2.教材中选取了利用分析食品标签了解营养成分的方法,鼓励学生想出更多办法来研究,并列出研究计划试一试。
可组织学生对收集到标签进行分,找出标有营养成分的标签,仔细阅读,并进行记录。
可先有个人完成,再小组讨论后共同完善记录表。
3.再填完记录表后,可引导学生对记录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并围绕教材中的问题4.将大家研究过的食品标签或包装汇集粘贴在一张大纸上或板报上,可下课完成。
设计营养合理的食谱一、活动目标:1.能与家长共同协商,结合所里解的食物的营养成分及合理饮食的知识,设计营养合理的食谱。
2.能对其他同学的设计进行评议。
3.能举例说明“不调食:的重要性。
二、活动过程:1.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
《食物与营养》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说出食物中含有糖类,蛋白质,脂肪,水分,无机盐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2)举例说出含糖类、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较多的常见食物,并尝试对食物进行归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简单的实验验证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物质,尝试鉴定常见食物中蛋白质、脂肪、淀粉的存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关注家人和自己的饮食与营养。
[教学重难点][重点]:说出食物中含有糖类,蛋白质,脂肪,水分,无机盐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难点]:鉴定食物的主要成分[教学准备]牛肉干、大米、花生各1克,燃烧匙三个,试管三支,铁架台三个,酒精灯三盏,火柴一盒,学生照片两张(一张是现在的,一张是幼年期的)空盒子一个(内有肥肉、瘦肉、花生、巧克力、番薯、马铃薯、鸡蛋、大米)教学幻灯片若干[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出示一张照片师:同学们,看看这个人你们认识吗?他是谁?生:认识,是陆毅。
师:在人的生长过程中需要什么?生:吃东西,吃食物……师:对!靠吃食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四章第一节内容板书第一节食物与摄食二、新课教学师:想一想今天晚上想吃的菜,并简单列出菜单?生:大米、馒头、肉、鱼、鸡、蔬菜……师:很好,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素,能够给我们提供能量。
那么,同学们知道以上菜单里的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生:蛋白质、塘类、脂肪、无机盐……师:好,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游戏。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只盒子,里面放有番薯、马铃薯、鸡蛋、瘦肉、巧克力、大米等)游戏规则:教室分四大组,采用抢答形式,老师从盒子中拿出一个物品,学生迅速说出它们所含有的主要营养物质,答对记一分,答错扣一分,获胜的小组可获得盒内的速食食品作为奖励)游戏结束后师:好,现在,同学们,把老师百宝箱(称放食品的盒子为百宝箱)里的食物进行分类。
生:糖类:番薯、马铃薯、大米。
蛋白质:瘦肉、鸡蛋、纯牛奶。
脂肪:巧克力、花生师:非常正确!糖类、脂肪、蛋白质这三类物质都有两方面的作用,既能作为人体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的原料,又能提供人体各项生理活动和保持体温所许需的能量。
小学科学15食物的营养(教案)小学科学教案:食物的营养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2.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判断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并理解各种营养对人体的重要性。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健康饮食的意识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食物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正确饮食观念,认识到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课件、小贴画、食物样品(如水果、饼干、牛奶等)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用一些富含不同营养成分的食物让学生观察和品尝,引出今天的话题:食物的营养及其作用。
2. 概念讲解(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和讲解,介绍食物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碳水化合物:主要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
- 脂肪:主要提供人体的能量储备和保护身体器官。
- 蛋白质: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生长和修复组织有重要作用。
- 维生素和矿物质:人体虽然需求量较小,但对于人体的正常生长和健康也是必需的。
3. 案例分析与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食物,分析该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并讨论该食物对人体的作用。
之后,各小组报告自己的研究结果,并互相交流讨论。
4. 游戏活动(15分钟)通过游戏的形式,加深对食物营养的理解。
游戏可以是让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食物,判断其中哪些营养成分较多或较少,或者是让学生根据食物名称判断其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加深对营养的印象。
5. 总结归纳(10分钟)通过小组报告和游戏活动,学生对食物的营养成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并帮助学生归纳总结今天所学的知识。
6. 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健康饮食,摄取各种营养物质?学生请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份均衡饮食计划,并向全班展示。
食物的营养
《食物的营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2.学会分辨不同种类食物的营养成分;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重点
1.掌握主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2.了解不同种类食物的营养成分;
3.学会进行合理的膳食搭配。
三、教学内容
1.食物中的主要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2.主要食物的营养成分;
3.合理的膳食搭配。
四、教学过程
1.引入
通过展示一些食物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食物和营养的兴趣。
2.讲解
介绍食物中的主要营养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并讲解它们在人体内的作用。
3.实例分析
以一些常见的食物为例,分析它们的营养成分及其作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
4.讨论
组织学生讨论什么样的饮食习惯才是健康的,以及如何进行合理的膳食搭配,引导他们树立健康饮食观念。
5.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重要的知识点,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健康。
六、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编写一份健康的膳食计划,明天提交并进行讨论。
七、教学反思
通过学生作业的展示和讨论,检查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对饮食营养的理解程度及表达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能够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增强他们的营养意识,提高对食物营养的认知水平,从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食物的营养
一、活动目标:
1.能通过食品包装上的有关说明,收集食物营养的信息。
2.能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并进行简单分析。
3.愿意与小组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4.能倾听家长的意见,共同制定营养合理的食谱。
5.能举例说明人类需要那些营养及其来源。
课时安排:用2-3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第三课时完成拓展活动。
选择一日三餐的食物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合理的营养需要选择一日三餐的食物。
2.能与小组同学交流自己选择食物的理由。
活动过程:
1.由问题导入,让学生想象中吃了多少种不同的食物?让学生从四组食物中根据自己的理由选择一日三查的食物,并且填或画在对应的栏中。
2.与小组同学说说自己所选的理由。
教师不必评价学生所选食物是否合理,但有必要帮助学生理解所吃的食物被分别归到四组食物中去。
3.教师可将图中的食物自制成食物卡片,共学生选择。
4.解食物中营养的成分
一、活动目标
1.能正确的阅读表有营养成分的食物标签,并进行简单分析和记录。
2.能说出几种常见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
二、活动过程:
1.次活动的重点是帮助学生通过收集、阅读食物标签或包装纸上印制的内容,学习收集分析信息资料的方法和过程,让学生阅读食品包装纸上应制的内容能了解食物中所含的营养
2.教材中选取了利用分析食品标签了解营养成分的方法,鼓励学生想出更多办法来研究,并列出研究计划试一试。
可组织学生对收集到标签进行分,找出标有营养成分的标签,仔细阅读,并进行记录。
可先有个人完成,再小组讨论后共同完善记录表。
3.再填完记录表后,可引导学生对记录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并围绕教材中的问题
4.将大家研究过的食品标签或包装汇集粘贴在一张大纸上或板报上,可下课完成。
设计营养合理的食谱
一、活动目标:
1.能与家长共同协商,结合所里解的食物的营养成分及合理饮食的知识,设计营养合理的食谱。
2.能对其他同学的设计进行评议。
3.能举例说明“不调食:的重要性。
二、活动过程:
1.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
2.可由问题引入,引导学生阅读科学再线中有关维生素及合理饮食的秘诀,思考并回答导入时提出的问题。
3.结合所了解的食物营养成分及合理饮食的秘诀,参考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设计出对自己来说营养合理的食谱,并及可能落实在今后的生活中。
4.小组同学对各自的设计互相评价,看看谁的设计更合理;并与自己再活动1中选择的食物相比较,看看哪次更合理。
5.建议教师将科学再线及相关的内容制成课件,并让学生能够通过计算机进行查阅。
6.学生每人选择一道菜或一种面食,回家看看家长是如何煮的,仔细观察加工步骤、用到的厨具等。
教学后记:
1.生能正确的阅读表有营养成分的食物标签,并进行简单分析和记录。
2.够说出几种常见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