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学概论思考题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3
新《图书馆学概论》思考题第一章3、图书馆的构成要素有哪些?1、文献信息资源——物质基础(1)信息、知识(2)文献(3)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2、用户——服务对象3、工作人员——图书馆活动的管理者和组织者4、技术方法——做好图书馆工作主要重要手段5、建筑与设备——物质条件5、为什么将公共图书馆的建立作为近代图书馆的标志?近代图书馆对公众开放。
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从文献收藏转到文献利用;图书馆活动从单纯的藏书整理扩展到一项复杂的科学工作体系;图书馆读者从少数人发展到面向全社会;图书馆藏书资源从单一的图书走向多样化的文献类型。
6、在图书馆发展史上有哪些重要的人物与事件?(1)17世纪法国的诺德写《关于图书馆建设意见书》,被称为“最早的图书馆学概论”。
(2)1807年,德国人施莱廷格在《试用图书馆学教科书大全》中首次提出“图书馆学”一词,设想建立图书馆学体系;(3)1821年,德国人艾伯特提出“图书馆管理”说。
丹麦人莫尔贝希将艾伯特的图书馆学结构系统化,形成“艾伯特—莫尔贝希体系”;(3)1886年,德国哥廷根大学的图书馆学讲座开课;(4)美国杜威对图书馆学的贡献:创办第一所图书馆学院(1887);创办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学刊物《图书馆杂志》(1876);创办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协会“美国图书馆协会”(1876);出版了著名的《杜威十进分类法》(1876)。
(5)阮冈纳赞的“图书馆学五定律”是图书馆学理论中的经典。
(6)巴特勒的《图书馆学导论》是对技术主义或实用主义的一个突破。
(7)图书馆学走向成熟的标志:芝加哥学派的形成。
(8)1965年,谢拉首次提出“社会认识论”这一概念。
7、促进图书馆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1)国家的经济实力与文化水平图书馆的发展依赖于社会提供的资金和物力保障;经济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们的教育水平和社会阅读能力;经济生活的活跃程度决定着它对信息交流系统的依赖程度。
(2)工业革命与教育的发展工业化大生产对工人文化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大众教育的兴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口迅速增加;城市的出现,人口相对集中,对文献集中使用的需求增长。
--WORD格式-可编辑--
图书馆学概论》-重点试题参考
一、图书馆的基本任务为何?请就图书馆的类型,说明其功能。
请就图书馆的类型,说明其功能。
二、请说明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的重要性。
二、请说明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的重要性。
三、请说明「馆藏评鉴」的目的与方法。
三、请说明「馆藏评鉴」的目的与方法。
四、图书馆的目录有何功能?四、图书馆的目录有何功能?图书馆目录未来发展的趋势为何?图书馆目录未来发展的趋势为何?
你将主持规划建立一个数位化图书馆(图书馆的任务、服务对象、收藏资料,请自订,并请说明),请问你:(请选择四项回答)你将主持规划建立一个数位化图书馆(图书馆的任务、服务对象、收藏资料,请自订,并请说明),请问你:(请选择四项回答)
1 、你将收录哪些内容?1 、你将收录哪些内容?如何发展?如何发展?(馆藏发展、采访)(馆藏发展、采访)
2 、你将如何组织这些馆藏资料? 2 、你将如何组织这些馆藏资料?(分类、编目、metadata )(分类、编目、metadata )
3 、你将聘请哪些专家参与?3 、你将聘请哪些专家参与?执行哪些任务?执行哪些任务?Why ?(人员聘任)(人员聘任)
4 、你将提供哪些服务?4 、你将提供哪些服务?Why ?(查询功能、读者服务)(查询功能、读者服务)
5 、你认为你的电子图书馆需要提供读者的利用指导吗?5 、你认为你的电子图书馆需要提供读者的利用指导吗?How ?Why ?Why ?(推广、行销、辅助使用)(推广、行销、辅助使用)
6 、与其他的图书馆将如何进行合作?6 、与其他的图书馆将如何进行合作?(馆际合作)(馆际合作)
---。
一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主要特征?1以人为本2以德为先3中庸之道4无为而治5以和为贵二简述XY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在图书馆管理中的?X理论:1人的本性是坏的,一般人都有好逸恶劳、尽可能逃避工作的特性2 必须对人进行强制、监督、智慧、惩罚并进行威胁,才能使他们付出足够的努力去完成给定的工作目标3 一般人都胸大无志,通常满足于平平稳稳地完成工作,而不喜欢具有“压迫性”的创造性的困难工作。
Y理论:1 人并不是懒散的,他们对于工作的喜欢喝憎恶取决于这项工作对他是一种满足还是惩罚2 在正常情况下人愿意承担责任3 人们都热衷于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应用:木找到三什么是图书馆管理?它有哪些特点?内容:图书馆管理里是指引导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和物质资源进入动态的图书馆以达到图书馆的目标,亦不但使其服务对象——读者获得满意,并且使服务的提供者——馆员亦获得一种高度的士气和成就感的活动。
特点:1 总合性2依附性3协调性4 组织性5 变革性6科学性7艺术性8经济性四图书馆领导涉及的功能有哪些?1及时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指导图书馆内所有人与资源配合去适应环境并采取适当的行为2 调动图书馆内成员的积极性,激励他们奋发努力,给他们创造发展的机会3 有效的协调图书馆内的人际关系,使图书馆内有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从而降低内耗4 监督图书馆内成员尽自己的努力按照既定的目标与计划做好自己本职范围内的工作五组织职能包含的要素有哪些?1将图书馆各项业务活动进行合理的组织,使之具有一定的功能和位置2 为了有效地发挥其职能,管理人员必须进行一定的授权3 管理人员必须在其下级建立关系和联系,使这些下级能够相互提供完成工作所必需的信息4 管理人员必须认真了解自己所在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图书馆经营运作的影响。
六系统整体性原理对图书馆管理工作具有那些指导意义?1 根据图书馆管理目标,把把管理里要素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2 把不断提高要素的功能作为改善图书馆系统整体功能的基础3保持图书馆系统要素的合理组合七动态相关性原理对图书馆管理工作具有那些指导意义?1任何一个要素在图书馆系统中存在和有效运行都与其他要素相关。
《图书馆学概论》复习题1、图书馆的本质属性是(中介性)。
2、图书馆学是一门具有多种属性的学科,现阶段它应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
3、因为图书馆事业是一种人类社会现象,所以图书馆学研究的是(社会现象)。
4、按照物质形态划分的目录是(卡片目录)和(缩微目录)。
5、藏书利用率是:读者借阅总册数/全馆藏书总册数×100%。
6、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事业的发生、发展、组织形式及其(工作规律)的一门科学。
7、图书馆是搜集、整理、保管、传播和利用书刊资料,为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服务的(科学)文化教育机构。
8、图书馆是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据点,是为科学研究提供(文献资料)的基地。
9、图书馆的(性质)决定了图书馆具有多种职能。
10、传递科技情报是图书馆的(职能)之一。
11、(保存)文化遗产是图书馆职能之一。
12、国家图书馆是国家举办的,面向全国的(中心)图书馆,它代表一个国家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水平。
13、我国图书馆的类型按主管部门或领导系统划分,主要有(三)大类型图书馆。
14、图书馆网是有计划地把各种类型的图书馆组织起来,成为(统一)的整体。
15、图书馆网的出现,是(近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产物和必然趋势。
16、图书馆事业网的主要职能是开展图书馆之间的协作和协调,因此又叫图书馆(协作)网。
17、图书馆的(藏书)是图书馆开展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
18、我国图书馆事业网是由(纵横)两个系统组成的。
19、(印刷型)出版物有书籍、小册子、期刊、连续出版物、报纸等。
20、期刊的出版(周期)速度快,内容新颖、多样。
21、期刊有(固定)名称,有统一的外型,有连续的卷期或号码,定期或不定期出版。
22、期刊的内容是围绕一些学科或某一研究对象由(多篇)文章编辑而成的。
23、二次文献期刊是在(一次)文献基础上,经过整理加工,按一定顺序编成的书、索引等检索性的刊物。
24、三次文献期刊是在(二次)文献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而编辑出来的综合性或评述性的刊物。
第1章 图书馆学图书馆学:对象、体系和内容图书馆学研究的宏观对象与微观对象之间是何种关系?它们分别指什么?微观对象:是指图书馆的各个组成要素,及作为其工作对象的知识、信息等。
宏观对象:是指图书馆系统、图书馆事业、图书馆与环境的关系。
两者的关系: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营房包括微观与宏观两个方面。
因为任何宏观客体都是由种种微观客体组成的体系。
宏观体系即整体,微观客体是其部分。
而作为整体的宏观体系是由许多部分的微观客体组成的,它又具有各个部分本身所不具有的整体性。
所以图书馆学的研究体系应当是由微观探索和宏观考察相辅相成的。
从中外图书馆学研究历史角度看,最近几年对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从整体上来说发生了哪些变化?人们对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发生了如下变化:第一,由对个体图书馆的研究,发展到对群体图书馆的研究,即对图书馆事业的研究;第二,由只研究图书馆本身,发展到研究图书馆的有关知识、信息及组织等问题;第三,由孤立地去研究图书馆及其各个组成部分,发展到用整体的、联系的观点,从社会的、文化的、心理的、经济的、科学的观点去研究图书馆与社会、图书馆与文化、图书馆与人类信息交流的关系;第四,由静止地看待图书馆,发展为将图书馆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有机体”;第五,由单纯地研究图书馆学的对象问题,发展到寻找图书馆学的理论基础;第六,从近期图书馆学发展来看,信息技术对于图书馆发展与进步的决定作用越来越大,由于数字时代图书馆实践的影响,技术因素广泛渗透并带动图书馆事业的全面变革,图书馆学从术语到学术规范都发生了变化,图书馆学研究也更加务实,同时也更加求新、求变。
这些变化是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考察图书馆学的研究主题可以发现,在几乎所有的理论和实践专题方面,都产生了新的理论、新的理念、新的概念、新的阐释、新的方法、新的技术。
可以预计,今后,图书馆学的变革,将主要取决于信息技术的进展。
可以说是人们对图书馆学研究对象认识的不断深化引起了这些变化。
图书馆学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A. 图书馆的工作原理和方法B. 图书馆事业及其相关因素C. 图书馆的历史和发展D. 图书馆的组织和管理答案:B解析: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图书馆事业及其相关因素。
2. 图书馆的本质属性是()A. 社会性B. 服务性C. 学术性D. 文化性答案:B解析:图书馆的本质属性是服务性,其宗旨是为读者提供服务。
3. 以下哪项不是图书馆的职能()A. 保存人类文化遗产B. 开展社会教育C. 进行科学研究D. 创造经济价值答案:D解析:图书馆的主要职能包括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等,创造经济价值不是其主要职能。
4. 图书馆工作的基本流程是()A. 采购—分类—编目—典藏—流通B. 采购—编目—分类—典藏—流通C. 采购—典藏—分类—编目—流通D. 采购—流通—分类—编目—典藏答案:A解析:图书馆工作的基本流程通常是采购、分类、编目、典藏、流通。
5. 分类法中,《中图法》的全称是()A.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B. 中国图书分类法C. 中图图书分类法D. 中图馆分类法答案:A解析:《中图法》的全称是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6. 按照文献的出版形式,期刊属于()A. 连续出版物B. 图书C. 特种文献D. 档案答案:A解析:期刊是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的出版物。
7. 以下哪种检索工具是以报道文献线索为主的()A. 目录B. 索引C. 文摘D. 综述答案:B解析:索引是以报道文献线索为主的检索工具。
8. 图书馆自动化的核心是()A. 馆藏数字化B. 管理自动化C. 服务自动化D. 业务流程自动化答案:D解析:图书馆自动化的核心是业务流程自动化。
9. 数字图书馆的特点不包括()A. 数字化存储B. 网络化传播C. 实体化服务D. 分布式管理答案:C解析:数字图书馆主要提供数字化服务,而非实体化服务。
10. 图书馆联盟的主要目的是()A. 资源共享B. 降低成本C. 提高效率D. 增强竞争力答案:A解析:图书馆联盟旨在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图书馆学概论标准答案(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辽宁省图书资料系列职称考试图书馆学概论试题标准答案选择题(每题1分)1. 图书馆的本质属性是B. 中介性。
2. 图书馆学是一门具有多种属性的学科,现阶段它应属于B. 社会科学的范畴。
3. 因为图书馆事业是一种人类社会现象,所以图书馆学是一门B. 社会现象。
4. 下列目录中按照目录的物质形态划分的有A. 卡片目录和C. 缩微目录。
5. 藏书利用率公式是:C.读者借阅总册数×100%全馆藏书总册数6. 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事业的发生、发展、组织形式及其B. 工作规律的一门科学。
7.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保管、传播和利用书刊资料,为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服务的C. 科学文化、教育机构。
8. 图书馆是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据点,是为科学研究提供C. 科学的基地。
9. 图书馆的B. 性质决定了图书馆具有多种职能。
10. 传递科技情报是图书馆的A. 职能之一。
11. C. 保存文化遗产是图书馆职能之一.12. 国家图书馆是由国家举办的,面向全国的A. 中心图书馆,它代表一个国家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水平。
13. 我国图书馆的类型按主管部门或领导系统划分,主要有A. 三大类型图书馆。
14. 图书馆网是有计划地把各种类型的图书馆组织起来,成为C. 统一的整体。
15. 图书馆网的出现是A. 近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产物和必然趋势。
16. 图书馆事业网的主要职能是开展图书馆之间的协作和协调,因此又叫图书馆B. 协作网。
17. 图书馆的B. 藏书是图书馆开展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
18. 我国图书馆事业网是由B. 纵、横两个系统组成的。
19. A. 印刷型出版物有书籍、小册子、期刊、连续出版物、报纸等。
20. 期刊的出C. 周期速度快,内容新颖、多样。
21. 期刊有C. 固定的名称,有统一的外形,有连续的卷期或号码,定期或不定期出版。
关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问题的思考尹鸿博(河南大学图书馆开封 475001)摘要:本文作者认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图书馆的知识功能,是图书馆知识的收集、整理、保存和传播。
图书馆是一个知识系统。
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知识功能的学科,属于社会科学。
图书馆学特有的研究方法是“馆内考察法”。
应加强对知识的研究,把“社会认识论”上升到“知识学”的高度。
关键词: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对象知识功能知识系统研究方法知识学图书馆学基础理论问题历来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图书馆学科的前途和发展方向。
在新世纪初,对图书馆学走过的历程进行回顾,对未来的发展进行思考是很有意义的。
本文拟就三个方面谈一些看法。
一.关于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问题一直是一个敏感的问题,对于它的探索和争论贯穿于图书馆学发展的全过程。
对于研究对象的确定,决定着学科的发展方向。
“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
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学科的对象”。
〔1〕毛泽东的这段话为我们认识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指明了方向。
朝着这个方向,黄宗忠于1962年提出了“藏与用”的矛盾是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观点。
〔2〕为图书馆学增添了理论色彩,在当时引起了很大反响。
这个被称为“矛盾说”的学术观点,风行于60-70年代。
图书馆学对“藏与用”的矛盾的研究,有力地促进了图书馆实际工作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对扩大藏书的利用,提高读者服务的质量,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进入80年代以后,人们不满足已有的认识水平和研究成果,提出了许多关于研究对象的不同观点,诸如:“规律说”,“交流说”,“事业说”,“系统说”等等。
黄宗忠也把他的观点发展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图书馆”。
〔3〕然而,这一时期占主导地位的却是“交流说”。
当时人们热衷于谈论图书情报一体化。
后来人们又倾心于“文献信息学”和“文献信息管理学”的研究,部分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系也改变了名称。
1807年,德国图书馆学家施莱廷格第一次提出了“图书馆学”这个词。
1、国外图书馆学界的认识“整理说”。
代表人物:施莱廷格。
认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符合图书馆目的的整理方面所必需的一切命题的总和”“技术说”。
代表人物:德国图书馆学家艾伯特和美国图书馆学家杜威。
认为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工作中的实用技术。
“管理说”:代表人物:英国的帕尼兹和爱德华兹。
认为图书馆学要研究图书馆管理。
“社会说”。
代表人物:美国的巴特勒。
他提出,“图书是保存人类记忆的社会机制,而图书馆则是将人类记忆移植于现在人们意识中去的社会装置。
”因此,图书馆学要研究图书馆与社会的关系。
“交流说”。
代表人物:美国的谢拉。
认为交流是社会结构的黏合剂,图书馆是社会交流链中的一环,所以交流是图书馆学研究的中心内容。
“信息资源说”。
代表人物:美国的切尼克。
他提出,图书馆是为利用而组织起来的信息集合。
因此,图书馆学研究图书馆,就是研究信息资源集合。
2、我国图书馆界的认识“要素说”。
代表人物:刘国钧。
他提出,图书馆事业由五个要素所组成,这五个要素分别是,图书、读者、领导与干部、建筑与设备、工作方法。
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图书馆事业及其五个组成要素。
“矛盾说”。
代表人物:黄宗忠。
他提出,图书馆学就是要研究图书馆工作中的特殊矛盾。
图书馆工作中的特殊矛盾是“收藏和利用”或“管理与利用”的矛盾“规律说”。
认为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事业发生发展,组织形式以及它的工作规律的科学。
“交流说”。
认为图书馆学要研究文献从搜集整理到提供检索利用中间这个信息交流传递的过程。
又分为“文献交流说”、“知识交流说”和“文献信息交流说”等说法。
“信息资源说”。
认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一种动态的信息资源体系。
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应当包含微观对象和宏观对象两个方面。
微观对象是指图书馆的各个组成要素,以及作为图书馆工作对象的知识、信息等;而宏观对象则是指图书馆事业、图书馆与社会的关系等。
“图书馆学概论”期末考试样卷(A)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密…………封…………线…………………………………说明:1.本试卷总分为60分,时间为120分钟。
2.卷面要干净,字迹要清晰。
3.请不要在密封线上答题,不要在卷面上做任何标记。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7分)1.“图书馆学”一词,最早由德国图书馆学家______________于________年提出。
这一概念的提出,标志着现代图书馆学的诞生。
2.交流学说是国内外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代表流派之一。
我国的交流说大致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三种观点。
3.图书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图书馆产生的前提,____________________是图书馆产生的直接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4.我国图书馆系统的划分主要是以图书馆主管机关的性质作为依据的。
这种按领导系统组合成图书馆序列的结构,称之为_______________。
5.图书馆工作效益是由它所收藏的文献中所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来衡量的。
6.电子信息资源,从是否受版权保护的角度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下列哪种属性不是图书馆的一般属性?A.社会性 B.经济性 C. 学术性 D. 依附性2.下列属于图书馆信息输出工作的业务是:A. 参考咨询B. 主题标引C. 文献登录D. 文献组织3.图书馆管理的对象是:A. 人员B. 图书馆系统C. 文献信息D. 技术方法4.以下哪些不属于按照工序而设置的图书馆业务部门?A. 采编部门B. 人事部门C. 业务研究辅导部门D. 自动化部门5.国际图联是全世界图书馆界的非政府组织,它的英文缩写是:A. ALAB. ISOC. IFLAD.UCLA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8分)1.资源共享2.文献流通率3. 图书馆业务外包4. 数字图书馆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为什么说图书馆具有社会性?2.在国际图书馆界,国家图书馆有几种类型?3.图书馆网与图书馆合作、图书馆联合的主要区别是什么?4.数字图书馆的功能是什么?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特点是什么?如何克服我国图书馆事业管理体制中存在的弊端?2. 简述数字图书馆的特点、功能、必备要素以及其运作模式。
图书馆学概论第一章论述题答案第1章图书馆学图书馆学:对象、体系和内容图书馆学研究的宏观对象与微观对象之间是何种关系?它们分别指什么?微观对象:是指图书馆的各个组成要素,及作为其工作对象的知识、信息等。
宏观对象:是指图书馆系统、图书馆事业、图书馆与环境的关系。
两者的关系: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营房包括微观与宏观两个方面。
因为任何宏观客体都是由种种微观客体组成的体系。
宏观体系即整体,微观客体是其部分。
而作为整体的宏观体系是由许多部分的微观客体组成的,它又具有各个部分本身所不具有的整体性。
所以图书馆学的研究体系应当是由微观探索和宏观考察相辅相成的。
从中外图书馆学研究历史角度看,最近几年对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从整体上来说发生了哪些变化?人们对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发生了如下变化:第一,由对个体图书馆的研究,发展到对群体图书馆的研究,即对图书馆事业的研究;第二,由只研究图书馆本身,发展到研究图书馆的有关知识、信息及组织等问题;第三,由孤立地去研究图书馆及其各个组成部分,发展到用整体的、联系的观点,从社会的、文化的、心理的、经济的、科学的观点去研究图书馆与社会、图书馆与文化、图书馆与人类信息交流的关系;第四,由静止地看待图书馆,发展为将图书馆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有机体”;第五,由单纯地研究图书馆学的对象问题,发展到寻找图书馆学的理论基础;第六,从近期图书馆学发展来看,信息技术对于图书馆发展与进步的决定作用越来越大,由于数字时代图书馆实践的影响,技术因素广泛渗透并带动图书馆事业的全面变革,图书馆学从术语到学术规范都发生了变化,图书馆学研究也更加务实,同时也更加求新、求变。
这些变化是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考察图书馆学的研究主题可以发现,在几乎所有的理论和实践专题方面,都产生了新的理论、新的理念、新的概念、新的阐释、新的方法、新的技术。
可以预计,今后,图书馆学的变革,将主要取决于信息技术的进展。
可以说是人们对图书馆学研究对象认识的不断深化引起了这些变化。
绪论•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信息成为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知识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社会信息资源管理机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的图书馆将继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而,图书馆将在信息社会中长期存在并为社会信息资源管理做出巨大贡献。
•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各专业通常都要设置本专业的入门基础课,对初次接触本专业的学习者提供专业启蒙教育,使学习者在学习之初便能够从整体上较为全面地认识本专业的主要知识体系和课程构成。
对于图书馆学专业来说,这一任务是由《图书馆学概论》来承担的。
第一章图书馆学:对象、体系与内容在第一、第二章中,我们将分别就图书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国内外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图书馆学的内容及体系结构,图书馆学的研究任务,图书馆学的性质,图书馆学的相关学科,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图书馆学的发展趋势等问题,分别加以讨论。
第一节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一、图书馆学研究的微观对象和宏观对象所谓微观对象,是指图书馆的各个组成要素,及作为其工作对象的知识、信息等;所谓宏观对象,是指图书馆系统、图书馆事业、图书馆与环境的关系。
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应当包括微观与宏观两个方面。
二、图书馆学研究的角度与方法考察中外图书馆学的研究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发生了这样几个方面的变化:第一,由对个体图书馆的研究,发展到对群体图书馆的研究,即对图书馆事业的研究;第二,由只研究图书馆本身,发展到研究与图书馆有关的知识、信息及其组织等问题;第三,由孤立地去研究图书馆及其各个组成部分,发展到用整体的、联系的观点,从社会的、文化的、心理的、经济的、科学的观点去研究图书馆与社会、图书馆与文化、图书馆与人类信息交流的关系;第四,由静止地看待图书馆,发展为将图书馆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有机体¡±;第五,由单纯地研究图书馆学的对象问题,发展到找寻图书馆学的理论基础;第六,从近期图书馆学发展来看,由于信息技术对于图书馆发展与进步的决定作用越来越大,因此,技术的因素越来越多地渗入图书馆学研究中,使得图书馆学从术语到学术规范都发生了变化。
《图书馆学概论》考试大纲第一章图书馆学:对象、体系与内容1、图书馆学研究的微观对象,是指图书馆的各个组成要素,及作为其工作对象的知识、信息等。
2、图书馆学研究的宏观对象,是指图书馆系统、图书馆事业、图书馆与环境的关系。
3、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多样化的原因:一是因为图书馆学所研究的主要对象—图书馆现象本身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不同阶段,图书馆表现为不同的形态,在信息时代它又将呈现与以前完全不同的形态,图书馆的发展无止境,人们对于它的认识也是发展变化着的;二是由于图书馆现象的复杂性,研究者因各人所站角度,所用方法的不同,所观察对象的范围有差异,也会造成结论的差异.4、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不同认识阶段:第一阶段,认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图书馆的具体工作技术,或者是图书馆管理;第二阶段,把图书馆视为整体系统来研究并考察其在社会环境中的功能;第三阶段,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交流。
第四阶段:信息资源成为图书馆工作的对象,因而也成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5、整理说:代表人物是德国图书馆学家施莱廷格,他在《试用图书馆学教科书大全》一书中提出:"图书馆学是符合图书馆目的的整理方面所必要的一切命题的总和”,并据此认为图书馆学研究的对象是"图书馆整理",其主体内容是图书的配备和目录的编制。
6、技术说:代表人物是德国艾伯特、丹麦莫尔贝希和美国杜威,艾伯特在《图书馆员的教育》一书中指出:”图书馆学应研究图书馆工作中的实际技术",图书馆学是"图书馆员执行图书馆工作任务时所需要的一切知识和技巧的总和".莫尔贝希将艾伯特的思想进一步系统化.杜威则宣称,他不追求什么理论上的完整体系,而只是从实用的观点出发来解决实际问题。
他宣称,在图书馆学研究领域内,理论的正确性应让位给实践的应用。
7、管理说 :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帕尼兹和爱德华兹。
帕尼兹重视图书的系统整理、妥善保管和充分利用,他制定了著录条例,强调目录一定要严格按照著录规则加以编制。
图书馆学概论考题汇总一、判断题主要是关于知识、文献、知识集合的区分理解1)文献学和图书馆学是在内容上有交叉关系的两门学科2)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专门研究方法3)文献与知识在图书馆学中是完全等义的两个概念4)图书馆教育是一种充分的终身教育形式5)穷人对图书馆的偏好要大于富人6)知识集合大多是加工知识而不是生产知识的结果7)知识集合主要是指图书馆,一般不包括各种字词典8)《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9)《汉书·艺文志》是根据汉代图书馆藏书目录编制出来的10)造就人才是“住馆读者”制度提出的出发点11)《万有文库》的成功是图书馆经验与出版经验合成的结果12)书籍的载体是会不断变化的,所以纸质书籍会彻底消失二、简答题1)*主观知识和客观知识的区别(3次)2)核心知识与外围知识的主要区别3)*信息、知识、文献、情报的区别与联系(2次)4)古代图书目录是怎么体要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这一宗旨的?5)为什么说地域目录是具有中国本土特点的目录体例6)中国古代摘要种类以及各自特点(2次)7)图书馆学家袁同礼的主要贡献8)与纸本书相比,电子书的劣势。
9)互联网为什么不能取代图书馆10)为什么说图书馆学是经验型科学11)阮纲纳赞的“图书馆学五定律”(2次)12)图书馆的功能13)图书馆以什么形式沟通、交融文化14)为什么说图书馆是终身的教育(3次)15)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的本质区别16)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科研图书馆、专门图书馆的主要任务17)图书馆的职业精神18)版本鉴别法与文献校勘法的宗旨三、论述题1)为什么梁启超提出要建设中国的图书馆学?2)有人称图书馆职业为“准职业”,你怎么看这个问题?3)读书有“苦读”和“悦读”之分,你更倾向于哪一种?结合自身经验作答。
4)请客观、真实的叙述你是否愿意去图书馆就职的理由。
(2次)5)论述两个图书馆学家的学术贡献6)你认为纸质书籍会不会消失?7)未来图书馆形态8)请为北大图书馆提建议9)对“公共图书馆”下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