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概述共41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3.52 MB
- 文档页数:41
带你认识重症医学科(ICU)■周文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摘要】重症医学是现阶段医学中的新兴学科之一,属于一个发展较为迅速的医学研究领域,是包含了医学多个分支学科的统一性、综合性、集中性学科,在临床上出现的影响生命体征不稳定的严重因素,或存在着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相关因素,都是这一学科工作和研究的内容。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重症医学科的概念、服务范围和工作重点。
【关键词】重症医学科;认识;服务内容认识一下ICUICU(Intensive Care Unit)是重症监护病房的简称。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在协和医院成立ICU。
2009年国家卫健委发布《重症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指南》,规定二级以上医院要建立重症医学科。
ICU服务的患者范围存在生命风险或影响生命安全的病症或发病情况都属于重症医学接诊的范畴。
(1)急性、可以逆转、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
通过监测护理和有效治疗在较短时间内能够恢复的患者。
(2)有着多种的风险因素,存在潜在的生命风险,通过监测护理和高效医治能够降低死亡风险的患者。
(3)在慢性脏器或系统功能发生衰竭时,经监测护理和治疗能够恢复至正常状态的患者。
但对于慢性消耗类病症患者、肿瘤晚期患者等,一般不属于重症医学科治疗范畴。
ICU的医护人员与普通病房的区别在普通病房中,医师关心患者的焦点一定程度上集中于本行业,但这对重症患者而言是不够的,一旦病情出现危重症情况,患者全身的器官会受到累及,必须给予全面治疗方案。
与一般病房护士对比,ICU护理人员必须掌握有效地抢救和护理技能与经验,1名护理人员负责1至2名重症患者,并全天候开展紧密监测护理。
在ICU特殊病房,一般人员存在着较多的误解或无法理解的事情。
常见的有:(1)有些人认为只要进入ICU后可以活着出来的患者很少,也有人觉得进到ICU后,机器设备和用药较好,不会有生命危险。
ICU在收治患者中有着一定的标准,尽量是重症患者,但大多数患者在有效的管理治疗后可控制脏器功能,病情能够有所改善,逐步修复。
带你认识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又称重症监护病房,英文缩写是人们经常听到的ICU。
ICU是一个集中了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先进的监测和治疗设备,并进行严密监测和及时有效治疗的专门科室,主要针对的是危重患者的监测和治疗。
一、重症监护病房的分类和定义(1)重症监护病房的分类重症监护病房按照患者范围分为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GICU)和专科ICU。
综合性ICU通常包括外科、内科、急症类重症监护病房;专科ICU包括烧伤、呼吸、肾病、新生儿、儿科、产科、麻醉、移植、神经外科等重症监护病房。
部分医院为了保证深度和准确监护,还将心血管重症监护分为冠心病、心肺、心脏外科等重症监护病房。
(2)重症监护病房的定义重症监护病房作为医院中危重病人最重要的抢救中心,是体现一个医疗机构治疗水平的重要标准。
我国ICU通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二级以上医院已全部配备重症监护病房,病房内的专业监护和治疗设备可用于接收各类重症患者。
二、重症监护病房的配备条件(1)由于进入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都属于危重患者,因此对病房的硬件条件就有了很高的要求。
病房内需要控制噪音,地面覆盖物、墙壁、天花板都需要使用高吸音的建筑材料,白天噪音不能超过45dB,晚上不能超过20dB。
病房内需要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为了满足不同病症患者使用,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可以进行独立控制,病房内温度要固定在24℃左右。
一些患者还需要准备隔离负压单间。
(2)重症监护室病房内为了快速为重症患者进行基本生命体征监护,应配置各类监护系统,进行心电、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有创压力监测等,需要使用检查设备进行B超、X光、生化和细菌检查。
一些重症监护患者还要进行透析,可以在病房内完成透析,还要为每位患者准备输液泵和微量注射泵。
(3)重症监护室在医院中的位置都是经过慎重、专业考虑后设置,需要和手术室、急症急救、病房、影像学科、血库、检验科等科室组成一个有效的整体,保证危重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运送和救治,尽量减少患者移动的距离和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