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音乐史

西方音乐史

西方音乐史
西方音乐史

贝多芬,德国著名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的主要作品以九部交响曲占首要地位。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以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最为著名歌剧《费黛里奥》贝多芬的其它管弦乐作品有《小提琴协奏曲》、五部钢琴协奏曲,两首序曲等。他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贝多芬在音乐史的地位是极其突出的,他不仅是古典主义风格的集大成者,同时又是浪漫主义风格的开创者。毕生作有钢琴伴奏的艺术歌曲六十多首,他的艺术歌曲以极其丰富的表现手法和形式来展现,表达属于全人类的情感。在艺术歌曲的领域里取得了非凡成就。

《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是宏伟的奏鸣曲式。极缓板,转辉煌的快板,c小调。开头是一段相当长的充满悲怆情绪的极缓板,后转为快板,依旧悲怆的旋律中透露出一丝坚定。重板的引子充满古希腊式的悲剧气氛,雄辩的语调具有巨人的气概,绝无儿女情长似的缠绵悱恻,对命运的激愤之情和身处绝境却刚毅不屈的气度使听者热血沸腾。

第二乐章如歌似的慢板,降A大调,2/4拍子。温馨而虔敬,如同抒情的无词歌。本乐章的主题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段旋律,它曾被现代轻音乐队改编为轻音乐曲,成为通俗音乐中的精品。贝多芬对生命、对人类的爱就像阿波罗的阳光一样,明澈地闪耀在每一个音符上。那部韩剧“爱有天意”中女孩子在学校作钢琴独奏时演奏的就是“悲怆”的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是回旋奏鸣曲式,快板,c小调,2/2拍子。乐章主题与第一乐章主题动机有相通之

处,优美的旋律中带有欠稳定的游移情绪,似乎处于一种徘徊不定的心态之中。一开头便是如雨珠倾泻而下的连奏,主部主题洋溢着青春的明快和不可抑制的生命活力,而在欢笑的背后,是微微的不安和骚动。大调的副部主题虽然明朗,却也以急速的运动暗示着心态的不稳定。插部以一种宣言式的坚定语调表达了真正坚强稳定的意志。这个乐章的好几个段落都有贝多芬惯用的“签名式”结尾,让人领略到作曲家的自信和潇洒

巴赫,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巴赫被普遍认为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并被尊称为“西方…现代音乐?之父”,代表作品有《平均律钢琴曲集》、《勃兰登堡协奏曲》、《戈德堡变奏曲》、《马太受难曲》、《大量康塔塔》等。

·莫扎特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兹堡。欧洲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莫扎特在钢琴协奏曲中更多强调的是明暗法而不是对位法。《费加罗的婚姻》是莫扎特最具代表性的歌剧之一,莫扎特充分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巧妙地使用音乐形式,使音乐与戏剧的高度融合,最后一部歌剧《魔笛》也是最伟大的一部德语歌剧。钢琴协奏曲是莫扎特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作品富于创新精神,思维活跃。在莫扎特的早期创作时期,其作品受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的影响较为深刻,莫扎特创作最后十年——维也纳时期,是他最重要的创作时期,这个时期中影响莫扎特的最重要的人是海顿。歌剧22部;以《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最为著名。交响曲41部,以第三十九、四十、四十一交响曲最为著名;钢琴协奏曲27部,以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六、二十七钢琴协奏曲最为著名;小提琴协奏曲6部,以第三、第四、第五小提琴协奏曲最为著名;此外,他还写了大量各种体裁的器乐与声乐作品。

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他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1814年写了第一部杰作《纺车旁的格丽卿》。其最有代表性的歌曲有《魔王》、《野玫瑰》、《圣母颂》、《菩提树》、《鳟鱼》、《小夜曲》、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日的旅行》等。在音乐史上被誉为“歌曲之王”。主要歌曲汇有3部歌曲集:《美丽的磨坊少女》、《冬之旅》和《天鹅之歌》。他的交响曲中较重要有第四、第五、第八《未完成交响曲》、第九交响曲。他歌曲形式通常分为五类:分节歌、修饰分节歌、小型歌剧场景式歌曲、通体歌、声乐套曲。分节歌最经典的是《野玫瑰》,通谱体歌最典型《魔王》。

古典主义时期的艺术成就及特点维也纳古典乐派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20年代,随着“启蒙运动”的发展,在维也纳形成的乐派,其代表音乐家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这个乐派的主要特点为:(1)在音乐内容上,音乐作品受到当时启蒙运动思潮的影响,以讴歌人的精神和反映自然界的美为主旨。(2)在音乐织体上,确立了主调音乐形式的主导地位,和声织体清晰,曲式结构分明。(3)在音乐体裁上,奠定了交响曲、四重奏、协奏曲、奏鸣曲等体裁形式,使之更完善、更规范。(4)承袭了德奥音乐文化传统,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高超的作曲技法,使古典主义音乐达到顶峰,对后世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

·海顿,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最早期代表。他在艰苦的环境中创作了大量作品,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音乐家。后两次去伦敦旅行,写了十二部《伦敦交响乐》,是他一生中最优秀的作品,从此名震全欧。他的创作涉及面很广,其中以交响乐和弦乐四重奏最为杰出。他把交响乐固定为四个乐章的形式,并在配器上形成一套完整的交响乐队编制,为现代交响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在乐曲的发展中常用“主题活用的原则”,这直接启示着贝多芬“动机发展”的灵感。海顿还是现德国国歌的作者。

莫扎特沃尔夫冈·阿玛迪乌斯·莫扎特奥地

利作曲家莫扎特,不仅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杰出大师,更是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的音乐天才,有“音乐神童”的美誉。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莫扎特一共创作了22部歌剧、41 部交响乐、42部协奏曲、一部安魂曲以及奏鸣曲、室内乐、宗教音乐和歌曲等作品。莫扎特在海顿等古典主义早期作曲家的基础上,将钢琴协奏曲这一体裁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他作有29部加K.107三首钢琴协奏曲,他对于欧洲器乐协奏曲的发展同样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贝多芬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1792年到音乐之都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他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曲《悲怆》、《月光曲》、《暴风雨》、《热情》等等。他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后人尊称为“乐圣”。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钢琴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最后一位。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

浪漫主义时期的特点民族性、民主性。反对外族侵略和民族压迫,反对封建统治和民族分裂,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思想内容。为了表现这些内容,为了塑造民族英雄形象,反映爱国主义和民族统一思想,在音乐风格上特别注意吸收民族民间音乐的精华。

人民性。浪漫主义音乐家受到在资产阶级民族

民主革命斗争中,人民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力量

的启示,在他们的作品中力求真实地表现普通

人的精神面貌、社会道德、审美观和理想,同

时为使作品被人所理解,发展了乐器作品的标

题性,创作了大量的标量音乐。抒情性。它与崇尚理性的古典主义不同,浪漫主义崇尚感性,注重揭示人类精神和内心世界,而这些又是通

过作曲家个人的感受表现的。因而抒情性的个

人心理刻划,自传性,则成为浪漫主义音乐的

重要特征,并促进了抒情体裁的发展。

幻想性。这是作曲家为了在他们的作品中解决

残酷的现实与美好理想矛盾,所采取的一种手

法。浪漫主义作曲家之所以喜欢从民间传说、

神话故事中选也题材和形象,正是由于从这里

可以为他们的想象,提供任意驰骋的天地。

新精神。浪漫主义作曲家不但在政治上、思想上和道德观念上反对因袭守旧,而且在艺术

上,在音乐体裁,形式以及创作手法诸方面,

都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从而发展和丰富了人类

的音乐文化。

门德尔松创作的无词歌海顿是交响乐之父

罗西尼格里格,挪威民族乐派代表人物。

《图兰朵》普契尼

李斯特创作的交响诗《前奏曲》

贝多芬唯一歌剧《费德里奥》

西方音乐史(下)

西方音乐史(下) 阿依达: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创作的埃及背景的法国大歌剧作品,剧情讲述埃塞俄比亚公主阿依达被掳至埃及后,她与埃及将军拉达梅斯的爱情与爱国利益间的冲突,最终二人共同殉情。歌剧有效运用“主导动机"对人物性格心理进行刻画,并有许多岀色的唱段,如“圣洁的阿依达”等。 无词歌:按照歌曲体裁风格写作的小型器乐曲,常由歌唱性旋律和音型化伴奏织体组成,由门德尔松创立。他写有49首无词歌,有些带有标题,如“威尼斯船歌”、“春之歌”、“纺织歌”等。 主题变形:李斯特在交响诗中运用的主题发展手法,即一部 交响诗中所有主题皆来自一个动机源头,各主题可做变形以适应音乐的发展,如交响诗《前奏曲》中的“疑问动机” 。 偶然音乐:又称机遇音乐,岀现在20世纪50年代,与序列主义音乐严格预设音乐参数而形成的精确性相对,“偶然音乐”崇尚音乐中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具体做法有:作曲家用自由偶然的方式随机产生音乐作品,演奏家根据自己的意向随意决定音乐作品演奏的材料、顺序、结构及时间长短,作曲家或演奏者可以任意选用他人的音乐片段进行重新诠释。美国作曲家凯奇是偶然音乐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有钢琴曲《4分33秒》。 幻想交响曲:法国作曲家柏辽兹创作的交响曲。构思来自作曲家的恋爱经历,因此作曲家亲自撰写了详细的文字说明,引导听众正确的理解乐曲的内容。交响曲共5个乐章,按照 音乐表现的内容确定形式,曲中有一个贯穿全曲各乐章的主题“固定乐思”,根据音乐表现的需要进行变化。此曲是标题交响曲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五人团:I860年前后形成的俄罗斯作曲家群体,包括巴拉基列夫、居伊、鲍罗丁、穆索尔斯基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五人。他们高举格林卡旗帜,采用俄罗斯民族民间文学和历史题材,运用民族民间音乐语汇,写作富于民族特性的音乐作品。 普契尼:浪漫主义末期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写有12部歌剧, 主角多为遭受不幸的女性,如《蝴蝶夫人》、《托斯卡》、《艺术家的生涯》等,中国背景的《图兰朵》是作曲家对大型场景的尝试。我的祖国: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创作的交响诗套曲,通过对祖国光荣历史的缅怀、对美好山河的赞美、对英雄任务的讴歌,表达了作曲家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六个乐章分别为:1、维谢赫拉德,2、沃尔塔瓦,3、沙尔卡,4、捷克的田野与森林,5、塔波尔城,6、勃兰尼山。 门德尔松的代表作品 答:(1)小提琴曲:《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2)交响曲:《苏格兰交响曲》、《意大利交响曲》、《仲夏夜之梦》序曲(3)钢琴曲:八集48首钢琴独奏曲《无词歌》(4)室内乐:《bE大调弦乐八重奏》()、《弦乐四重奏》() 艺术歌曲的含义及代表人物 答:含义:艺术歌曲是作曲家以诗为歌词,根据诗的内容创作的歌曲。艺术歌曲中,音乐与诗歌有机结合,通常有戏剧性和抒情性两种形式,采用分节和通节两种写法,并配有伴奏。艺术歌曲的伴奏在歌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承担着演唱旋律所不能表达的内容,许多伴奏甚至具有独奏的价值。代表人物:作曲家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沃尔夫、马勒和理查?施特劳斯等;词作家歌德、埃森多夫、海涅、席勒等。 20世纪音乐总体特征 答:1、旋律上:20世纪音乐的旋律常是不流畅的,岀现有

西方音乐史参考书目及分析

西方音乐史参考书目及分析 一、参考书目: 萧友梅先生编写的《近世西洋音乐史纲》,他女儿提供的手稿复印藏书。 俞寄凡编写的《西洋音乐小史》(商务印书馆,1930年10月) 李渌永、赵(风)编的《苏联音乐》(读书出版社,1941年7月) 宋寿昌编写的《中西音乐发达概况》(正中书局,1947年7月) 张洪岛(1913----- )的《外国音乐史.欧洲部分》,1964年。 北京艺术学校编印的《外国音乐史》(欧洲音乐史初稿,1961年9月) 文学艺术研究所音乐舞蹈教研室《西洋音乐史》编写组编写的《西洋音乐史》上、中、下(1975年完成,1977年第二稿) 刘志明的《西洋音乐史与风格》(大陆书店,1981年12月出版) 张已任的《西洋音乐风格的演变》(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5月) 何明辉编著的《西洋音乐史》(全音乐谱出版社,1985年7月) 田英、朱同诫的《西方流行音乐》(安徽省文艺出版社,1985年11月) 章珍芳的《美国大众音乐》(中国友联出版社,1986年3月) 李应华的《西方音乐史略》(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年10月),这是一本介绍西方音乐发展史的小册子,198 年连载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第到第期,我认为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在书的最后李应华用图表的方式,立体勾画出西方音乐发展的不同时期音乐家们的位置。 赵恕的《外国音乐史》(东北师大出版社,1989年12月) 万木的《外国音乐史》(时代文艺出版社,1989年1月) 叶松荣的《西方音乐史略》(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3月) 刘经树的《简明西方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 钟子林(1933年---- )《西方现代音乐概述》(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年6月) 钱仁康(1904--- )他的《欧洲音乐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6月), 蔡良玉(1940年--- )她的《美国专业音乐发展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2月), 黄腾鹏的《西方音乐史》(敦煌文艺出版社,1994年5月) 朱敬修、唐瑰卿的〈外国音乐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1月) 刘延立的《西方音乐漫话》(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5月) 田可文、陈勇的《西方音乐史》(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冯文慈的《中外音乐交流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 蔡良玉、梁茂春的《世界艺术史:音乐卷》(东方出版社,2003年2月)。 钱仁康的《欧洲音乐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6月) 沈施、谷文娴、陶辛的《西方音乐史简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5月)黄小和(1935年---- )的《苏联音乐史》(上)(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1998年6月), 于润洋主编的《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5月出版)

《西方音乐史》学习要点

9-16周《西方音乐史》学习要点 (音乐学系三年级) 建议参考书:《西方音乐通史》(于润洋主编) 《欧洲音乐史》(张洪岛) 《20世纪音乐概论》(钟子林) 第九周:俄罗斯民族乐派 要点:1、格林卡;2、强力集团;3、柴可夫斯基。 着重掌握每一个作曲家创作道路、风格特征和重要作品。 思考题:强力集团与柴可夫斯基创作观念和音乐风格的差异。 第十周:捷克与北欧民族乐派 要点:1、19世纪与20世纪上半叶捷克民族乐派(斯美塔纳、德沃夏克、亚纳切克) 2、北欧民族乐派(格里格、西贝柳斯) 学习重点:捷克民族乐派。 第十一周: 要点:1、70年代以后的19世纪法国音乐(从弗兰克到福列) 2、法国印象派音乐(德彪西、拉威尔) 思考题:德彪西的印象派音乐创作(美学观念、创作风格、作品) (参考《西方音乐通史》第八章第一节) 第十二周: 要点:1、晚期浪漫主义音乐一般概况 2、马勒、里查·斯特劳斯 3、世纪之交的俄罗斯音乐(斯克里亚宾、拉赫玛尼诺夫) 思考题,晚期浪漫主义音乐概述 (参考《西方音乐通史》第八章第二、三节) 第十三周: 要点:新维也纳乐派(勋伯格、贝尔格、韦伯恩) 思考:1、表现主义的特征及其与浪漫主义的关系 2、勋伯格的创作 3、贝尔格与韦伯恩异同之比较。 (《西方音乐通史》第七编第一章) 第十四周: 要点:新古典主义、斯特拉文斯基、六人团、欣德米特 思考题:斯特拉文斯基的创作道路 第十五周: 要点:1、20世纪民族主义(巴托克) 2、20世纪美国音乐(科普兰、格什温等) 3、20世纪俄罗斯音乐(肖斯塔科维奇、普罗科菲耶夫) 思考题:1、巴托克与传统民族主义的差别 2、20世纪俄罗斯音乐 第十六周: 要点:45年以后的西方先锋派音乐概况 几个线索:1、整体序列音乐 2、偶然音乐 3、电子音乐

西方音乐史下学期复习资料

什么是浪漫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浪漫主义时期的时间通常指19世纪前后的一百多年,它涵盖了韦伯到理查施特劳斯的作品。作品强烈地张扬主观情感和个性特征,强调民族观念,打破了古典音乐程式化的限制,出现了表达明确意图的“标题音乐”、多乐章的交响曲、单乐章的交响诗和特性小曲等体裁。 韦伯的《魔弹射手》1821年在柏林的首演,标志着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诞生。 什么叫艺术歌曲?其特征是什么:“艺术歌曲”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的通称。其特点是歌词多采用著名诗歌,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曲调表现力强,表现手段与作曲技法比较复杂,伴奏占重要地位。代表作曲家是舒柏特,他的艺术歌曲曲调优美,意境深邃,《野玫瑰》、《春天的信念》、《魔王》等已成为流传世界的名曲。 舒伯特的歌曲形式通常可以分为:分节歌,通体歌,变化分节歌。《野玫瑰》属于分节歌 舒伯特艺术歌曲创作特征?具体表现手段也如同结构原则那样要服从于诗词的多样性,旋律有时像民歌般简单朴素,有时更像诗词的朗诵;和声具有激情或细腻的表现力,经常使用大小调间、主调和上下三级调间的转换对置,不同掉的因或和弦彼此混用,不协和和弦或变化音突然出现;钢琴伴奏的织体不仅烘托情景和气氛,并与声乐部分融合成一个完美的整体。门德尔松《第三交响曲》又叫《苏格兰交响曲》 什么叫无言歌?按歌曲体裁和形式特点写作的小型器乐曲,常有一个歌唱性的旋律,配以抒情歌曲常用的伴奏音型,如门德尔松《威尼斯船歌》。 论述舒曼的生平教学,作品创作,音乐评论?舒曼是德国作曲家、钢琴家、音乐评论家。其创作思想和实践始终强调音乐情感的表现目的和意义。他的创作和评论活动,对德国以至欧洲浪漫主义及民族乐派的音乐家有着深远的影响。应门德尔松之邀到莱比锡音乐学院任教。舒曼的钢琴作品创作涉及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但最多的作品并由此突出其独创性风格的是,由短小乐曲练成套曲以及歌曲。《蝴蝶》、《大卫同盟曲集》、《狂欢节》、《克莱斯勒偶记》等作品,都是将多首形象各异、情绪迅速交换的独立小曲编织在一起,成为类似舒伯特声乐套曲式的钢琴套曲。艺术歌曲的特征是歌曲简洁含蓄、意境深邃。突出体现了舒曼的浪漫情怀与风格,深厚的文学修养使他精心选择诗作并深刻理解其内容,用凝练而准确的手法塑造出不同的意境。如《月夜》、《妇女的爱情与生活》、《两个禁卫兵》。他的音乐评论代表了19世纪浪漫主义派音乐家的特征,观察的分析音乐现象时的敏锐是以广博的文化修养作为根基。 舒伯特与舒曼艺术歌曲的异同:总结以上即可 论述肖邦的体裁?玛祖卡舞曲:玛祖卡舞曲是起源于波兰玛索维亚生的一种三拍子的圆舞曲,速度比圆舞曲慢,通常强拍落在第二拍或第三拍,每个乐句常常收在第二拍上。是肖邦创作中最具波兰民间乡土气息的体裁。基本上有两种类型:一既有浓厚的乡土音乐情趣,单纯,质朴,二有较多的城市气息渗入。波罗乃兹舞曲:是肖邦的民族意识和情愫体现的最为强烈的体裁。在乐段结束时常常有固定调节奏型的三拍子舞曲。夜曲与圆舞曲:是肖邦创作中最富浪漫气质的的体裁。特点是:悠长、典雅、伴随大量装饰音的抒情旋律,富于明暗色彩变化的和声语言,精心雕琢的精细织体,以及所营造出来的那种情景之间高度融合的音乐境界。前奏曲和练习曲:肖邦的前奏曲和练习曲在性质上是全新的创造。共同具有那种非常情绪化、个性化的浪漫主义气质。都是织体相对统一的、单一艺术形象的小品,然后再各自组合起来谐谑曲和叙事曲:通常采用相当复杂和自由的曲式结构,篇幅宏大。体现了作曲家高超的能力与才华。主题材料间有强烈的对比和冲突,常有种内在的压力推动音乐的发展,以此来适应更为广阔的内涵。他的叙事曲,单章大型题材乐曲,不同于前者,它同浪漫主义诗歌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具有某种潜在的标题性。《g小调叙事曲》。奏鸣曲:肖邦只有三首。《葬礼进行曲》。

西方音乐史笔记

西方音乐史笔记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第六章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文化时间:整个19世纪 时代概述 背景:十八世纪兴起的浪漫主义文学 1815年、 1830年、 1831年、 1848年、 1861年、 1871年、 主要音乐风格: 塑造与现实对立的想象中的形象 情感大于理智个性大于共性注重心理刻画和声色彩性大于功能性 内容重于形势创新体裁、发展手段、改变形势加强与姐妹艺术的联系 民族主义音乐迅速崛起 浪漫主义音乐的时期划分 早期:19世纪初~19世纪上半叶 中期:19世纪中~19世纪下半叶 晚期:19世纪末 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分支:标题音乐、民族乐派 浪漫主义个时期的主要音乐家 早期:韦伯、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柏辽兹、肖邦 门德尔松:创办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确立用指挥棒指挥,发掘并指挥演出前辈的作品 舒曼:由钢琴演奏转向作曲与评论,创办的《新音乐杂志》起到了传播新思想,介绍新音乐,推荐新人,并对“庸夫俗子“音乐进行抨击的作用。

柏辽兹:标题音乐的代表人物,标题交响曲的创导人,配器史上的重要人物。 中期:李斯特、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瓦格纳、瓦尔夫、布鲁克纳 李斯特:标题音乐的代表人物,交响诗的创导人,钢琴音乐的重要代表。勃拉姆斯:浪漫主义时期的古典主义者 柴可夫斯基:与强力集团相对,以借鉴西方作曲技术为主的俄罗斯世界主义作曲家 布鲁克纳:受瓦格纳影响,在交响曲创作领域具有重要影响 晚期:马勒、理查斯特劳斯 晚期浪漫派的主要风格:受瓦格纳影响,注重庞大的乐队标志和冗长的音乐篇幅,运用尖锐 德奥歌剧: 瓦格纳乐剧改革 法国歌剧: 大歌剧概念及代表作(3部) 抒情歌剧概念及代表作(1部) 十九世纪的法国抒情歌剧多取材于文学名着,它避免大歌剧的浮华和轻歌剧的肤浅,强调用朴实真挚的音乐语汇来表达感情。主要代表作有古诺所作的《浮士德》等。 轻歌剧概念及代表作(2部)

西方音乐史

继叙咏: 背景:圣加尔修道院修士诺特克(Notke 约840-912)记述了继叙咏产生的过程。诺特克年轻时唱的有些圣咏,曲终处有很长的花唱式旋律,记起来颇费力。9世纪中叶,北欧海盗南下掠夺财富,摧毁了好些修道院。法国鲁昂附近一所修道院被摧毁以后,有位修士携带唱本投奔圣加尔修道院。在他带来的唱经本中,有些花唱式旋律的下面被人填上了词。诺特克受此启发,也动手给“阿拉路亚”尾部的花唱式旋律填写歌词,同时采用老师伊索的建议,一个音符填写一个音节,创作出一批堪称早期典范的继叙咏。继叙咏的歌词由若干成对的句子组成,每对句子的音节数相等,配以相同的旋律。圣咏的头尾处有时加上一个单句,构成a bb cc dd ……式的曲式结构。850-1150年是继叙咏创作的繁荣时期,大量的继叙咏都含有世俗歌词。 继叙咏:继叙咏是单声部的,在花唱式旋律填上歌词,形成音节式歌曲风格。它和附加段的产生与奥尔加农恰好相反,它们是从音乐艺术高度发展的花唱式旋律,折回到简单的音节式的歌曲旋律风格,借助语言内涵的逻辑力量而形成的圣咏补充形式。 格里高利圣咏与继叙咏比较: 格里高利是单声部的,吟诵、散文式的,也有歌词(拉丁歌词),缺乏格律。 继叙咏也是单声部的,有了格律,是诗歌式的,填上了世俗歌词。 附加段(trope)是间插在圣咏中的补充部分,一般短小,添加在圣咏的起始、中间或结尾。依附于圣咏存在,没有圣咏,就没有附加段。 狄斯康特风格:(不是体裁) 复调音乐兴起之前,格里高利圣咏的节奏很可能是由拉丁文歌词的节奏和语感来决定的。当奥尔加农上方声部花唱式旋律的音符成倍增加,定旋律圣咏的每一个音符都越拉越长,圣咏歌词被肢解成一个个长无止尽的音节以后,拉丁文原有的节奏

电影作品中的巴赫音乐

电影作品中的巴赫音乐 [摘要] 巴赫音乐在电影中被广泛地应用并散发出独特的魅力,究其原因,应该是存在于巴赫音乐中对人性的自然诠释,同时其冷静理智的音乐线条和复调创作手法也使得他的音乐能够为电影带来更广泛的想象和更深层次的思考。 [关键词] 人性; 平和情感; 理性; 反差 电影作为一门多元的艺术,音乐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原创音乐比起来,古典音乐的运用在电影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其中,巴赫音乐被广泛地采用。约?┖?•赛巴斯蒂安•巴赫是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生于爱森那赫市音乐世家。其创作以复调手法为主,构思严密,感情内在,富于哲理性和逻

辑性。其音乐风格在德国民族音乐的基础上,集16世纪以来尼德兰、意大利和法国等国音乐之大成,是巴罗克音乐发展的顶峰。采用巴赫音乐的电影不胜枚举,如《沉默的羔羊第二集》《怒海争锋》《英国病人》《辛德勒名单》《布拉格之恋》《七宗罪》《呼喊与耳语》等。而像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和俄罗斯导演塔尔科夫斯基则毫不掩饰他们对巴赫音乐的热爱,在他们的电影中都大量地使用了巴赫音乐,在伯格曼的影片中,巴赫的音乐甚至不再是背景声音,而成为影片本身。的确,巴赫音乐中那宁静内敛的情感和崇高圣洁的音效,将观众的想象空间无限地放大,使人们的灵魂得到洗涤,分析巴赫音乐的风格和特点,则可以解释巴赫音乐何以在电影中具有如此强大的魅力。 巴赫深受18世纪人文思想的影响,其作品中时时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使得他的音乐容易创造出平和温

暖的气氛,使人产生宁静而纯粹的情感。 18世纪上半叶,德国意识形态的发展正经历着一 个新的变化,德国市民阶层所特有的哲学思想开始形成。正是由于启蒙思想的影响,使巴赫的音乐作品明显地突破了教会音乐的规范,抒发了他对人类经受苦难 的怜悯和同情,表现了他力图挣脱束缚、追求个性解放、奋发向上的精神,流露出他对人世生活的热爱和广泛 的兴趣。因此他的许多作品透过悲剧性的题材,反映出对德国三十年战争后黑暗、贫困、苦难的现实感受, 反映普通人的情感,体现着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美好生 活的执著,表现出倔强、傲岸的精神,具有维护人性尊严的先进思想,我们从巴赫那深重、含蓄又略显暗淡的音乐中深刻体会到了巴洛克时代的艺术特质和人性的伟大力量。 我们以瑞典导演伯格曼影片《呼喊与耳语》为例,

西方音乐史

一、填空题 1.18世纪中期,佩格莱西的作品(女仆作夫人)在巴黎上演,引发了音乐史上著 名的“喜歌剧之争”,由此,改革意大利正歌剧的呼声日趋强烈。 2.室内乐中最经典的体裁是弦乐四重奏,它由(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和 大提琴)四件弦乐器组成。 3.18世纪的德国出现了三个重要的音乐流派,分别是(曼海姆)乐派,代表作曲家 是约翰·斯塔米茨;(柏林)乐派,代表作曲家是K.P.E.巴赫;以及维也纳古典乐 派,三位代表作曲家是(贝多芬,莫扎特,海顿)。 4.18世纪典型的古典交响曲通常分(四个)乐章,协奏曲分(三个)乐章。 5.被人们尊称为“交响乐之父”的(海顿),共创作了(108)部交响曲,其做突出 的两部清唱剧是(《创世纪》,《四级》)。 6.莫扎特对音乐的最大贡献体现在歌剧领域,他主张“诗必须服从音乐”,创作了一 部部世人为之震撼的作品。他的(《魔笛》)为德国歌唱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费加罗的婚礼)成为喜歌剧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7.协奏曲是莫扎特在歌剧以外成就最突出的领域,他确立了18世纪古典协奏曲第一 乐章中(双呈示部和华彩部)的形式,问近代协奏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8.韦伯的歌剧(魔弹射手)标志着德国民族歌剧,浪漫主义歌剧的诞生。 9.乐剧是德国音乐家(瓦格纳)首创的歌剧体裁,代表作有(尼伯龙根的指环,莱茵的 黄金,女武神)等,在作品中他倡导(整体艺术,无终旋律,主导动机)等手法。 10.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法国喜歌剧最高成就的是作曲家(比才)和他的作品(卡门)。 11.浪漫主义才初期意大利歌剧的三个代表是(罗西尼,唐尼采蒂,贝里尼),威尔第 是意大利浪漫主义歌剧的集大成者,而(普契尼)的歌剧在艺术性和思想性上以真 是主义歌剧为基础,他的优秀歌剧作品有(绣花女,托斯卡)等。 12.“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两部声乐套曲(美丽的磨 坊女,冬之旅)。此外,他还创作了九部交响曲,其中(第九交响曲)只 有两个乐章。 13.“无词歌”是由(门德尔松)首创的钢琴小品,包括6卷48首小曲,此外,他还 创作了著名的管弦乐序曲(仲夏夜之梦)。 十五构思宏伟,乐队规模巨大的“千人交响曲”是作曲家(马勒)创作的交响曲,他的作

高一音乐鉴赏

高一音乐鉴赏: 欧洲音乐:从古典走向浪漫 彭芳 一、授课时间:2014年3月23日-----3月29日 二、课型:音乐欣赏课 三、课时:一课时 四、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钢琴等 五、教学内容:欣赏西方古典注意时期到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作品。 六、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欣赏世界著名音乐大师贝多芬、肖邦、瓦格纳和西贝柳斯的代表作品。教学难点: 感受从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民族乐派的音乐特点。 七、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沿着西方古代音乐发展的轨迹,聆听古典主义时期走向浪漫主义的音乐,感受大师的情怀。 过程与方法:了解贝多芬、肖邦的生平及创作成就,欣赏《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片段和《C小调革命练习曲》并分析作品。 知识与技能:能用简洁的语言,阐述欧洲古代悠久灿烂的音乐文化及对世界音乐文化的贡献,学唱《欢乐颂》主题并分析主题。 八、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播放贝多芬的《浪漫曲》(出示课件) 1、提问:同学们,这首乐曲表达什么样的情绪?谁的作品?曲名是? (优美抒情,富于诗意,充满想象) 2、师:这首乐曲是西方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伟大作曲家贝多芬的作品,曲名叫《浪漫曲》。今天让我们随着浪漫曲插上想象的翅膀飞跃时空,感受欧洲音乐的魅力,聆听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 音乐——从古典走向浪漫(板书) <二>、新课讲授 A、知识导引 课件展示教学内容及目标 师:本节课我们将欣赏带有浪漫主义特征的音乐作品,聆听大师的心声,感受大师的情怀,并学习浪漫主义音乐的相关知识。要了解浪漫主义音乐首先要了解西方音乐发展史,同学们知道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吗? 生:古希腊、古罗马。 师:对,同样西方的音乐也起源于古希腊。随着时代的动荡和社会发展,至今已经形成这么几个阶段。 1、西方音乐史简介: 展示课件并介绍各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并提问西方浪漫主义音乐是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它又有什么样的风格特征?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整理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整理 1.希腊音乐的主要特征?在古希腊音乐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音乐现象出现? (1)主要特征:单声部旋律,朴素大方,并有简单的乐器伴奏;大部分都是即兴表演,且形成了音乐、舞蹈与诗歌的“三位一体”;重世俗与现实性,大部分作品直接反映了古希腊人丰富的社会生活与民族历史。尽管古希腊音乐篇章极少保留了下来,但它的意义不在具体的作品的流传,而在于激励了后世纪音乐的繁荣。 (2)音乐现象:神话音乐、荷马史诗、古希腊戏剧。 2.简述古希腊时期对音乐社会功能的认识 古希腊理论家认为,“音乐可以三种方式对意志产生明显影响”:它能激励行动;它能强健体魄和心灵,犹如它破坏头脑的平衡,最后它可以中断政党的意志力量,令人无法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因此,不仅在年轻人和普通公众的教育科目中应该建立有规律,受监督的音乐教育,而且在平时的音乐演出中应倡导秩序、尊严、果敢和生机。音乐的目的绝不仅是娱乐,而是应象柏拉图所言的“和谐的教养,灵魂的完善和激情的中和”。 古希腊理论家比较强调音乐的理论价值取向,认为音乐直接影响人的品格。 随着音乐生活的繁荣发展,面对新情况,有人认为音乐应该推陈出新,不断向前进,而当时占主导思想的还是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哲学家们的“心灵净化论”,认为音乐不能太音乐不能太复杂和追求创新,应简朴,才能起到净化心灵作用。可是,古希腊音乐观强调音乐的社会作用,对音乐的评价并非是纯粹审美体验,而是具有一定功利目的的。但是,他们认为音乐应该符合规则,提供均衡、庄重、简朴的音乐,这无疑给后世的西方音乐以重大影响。 3.简述格里高利圣咏的使用情况,基本特征。 答: 格里高利圣咏形成于8、9世纪,是以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命名的,成为罗马天主教圣咏礼仪的同意规范和最高权威。 基本特征:①无伴奏的纯人声(男声)歌唱的单声部音乐形式。②以拉丁文为歌词。③即兴式无明显节拍特征。④建立在单纯的自然音阶基础上。⑤歌词主要来自圣经和诗篇。⑥旋律音调平缓,以级进和三度为主。⑦音域狭窄。 4.说说经文歌的特征及其产生的意义。 经文歌的产生可追溯到第斯康特的复调写作手法。在一定程度,经文歌的歌词特点也成了它最重要的特征,并预示着它的发展方向,13世纪最经典的经文歌为3个声部,起初上方声部附加的歌词还是拉丁语,与宗教有关。后来,上方声部歌词开始方言化,出现了法文经文歌(上方两

西方音乐史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1分) 1.德国歌剧和浪漫主义的歌剧诞生的标志是___. A.《自由射手》 B.《魔弹射手》 C.《欧利安特》 D.《魔笛》 2.主导动机是___首创的. A.柏辽兹 B.帕格尼尼 C.李斯特 D.韦伯 3.固定乐思是__首创的。 A.门德尔松 B.李斯特 C.莫扎特 D.柏辽兹 4.标题性序曲是__首创,标题交响曲是__首创 A.贝多芬 B.梅耶贝尔 C.唐尼采蒂 D.威尔第 E.拉威尔 F.门德尔松 G.柏辽兹 H.奥芬巴赫 I.瓦格纳 5.交响诗体裁是__首创 A.莫扎特 B.舒曼 C.海顿 D.李斯特 6.主题变奏手法是由___首创。 A.李斯特 B.贝多芬 C.肖邦 D.莫扎特 7.被誉为意大利第一步赋于战斗性的正歌剧是____? A.《意大利少女在阿尔及尔》 B.《塞维利亚的理发师》 C.《威廉退尔》D《唐克雷蒂》. 8.1829年罗西尼创作最后一部也是最优秀的一部歌剧 A.《塞尔维尔的理发师》 B.《意大利少女在阿尔及尔》 C.《灰姑娘》 D.《威廉.退尔》 9.1816年罗西尼仅用2个半星期完成了____,这也是其喜歌剧创作的高峰 A.《塞尔维尔的理发师》 B.《意大利少女在阿尔及尔》 C.《灰姑娘》 D.《威廉.退尔》 10.《哈罗尔德在意大利》、戏剧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送葬与凯旋交响曲》和《哈罗尔德在意大利》奠定了__在法国以及欧洲的巨大声誉 A.兰迪尼 B.唐尼采蒂 C.贝里尼 D.柏辽兹 11.____被世人誉为“意大利的夜莺”

A.兰迪尼 B.罗西尼 C.贝里尼 D.唐尼采蒂 12.代表作有《梦游女》《诺尔玛》《清教徒》____. A.兰迪尼 B.罗西尼 C.贝里尼 D.唐尼采蒂 13.一生就一部歌剧《费得里奥》的作曲家是___。 A.海顿 B.舒曼 C.贝多芬 D.莫扎特 14.___的代表作《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将俄罗斯专业音乐提升到欧洲强国水准 A.格里格 B.格林卡 C.斯特拉文斯基 D.柴可夫斯基 15.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法国作曲家C.德彪西首创的一种音乐风格。其特点是追求感官印象的___. A.美感 B.体验 C.描绘 D.抽象 16.____前奏曲基本确立了印象主义音乐风格 A.《海》 B.《欢乐岛》 C.《牧神午后》 D.《水中倒影》 17.第一部真是主义的意大利歌剧是______. A.普契尼《图兰朵》 B.莱翁卡瓦罗《丑角》 C.威尔第《奥赛罗》 D.马斯卡尼《乡村骑士》 18.(匈牙利)20世纪最成功的民族主义作曲家是____. A.艾凯尔 B.格林卡C莫纽什科. D.贝拉.巴托克 19.格林卡第一部歌剧《____》 A.鲁斯兰与柳德米拉》 B.《伊凡.苏萨林》 C.卡玛林斯卡亚 D.《为沙皇献身》 20.___为话剧《彼尔.金特》配乐。 A.格林卡 B.瓦格纳 C.格里格 D.德沃夏克 21.___的歌剧创作是戏剧、诗歌、音乐高度结合的“乐剧”并坚持“音乐是手段,戏剧才是目的” A.拉威尔 B.瓦格纳 C.威尔第 D.罗西尼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风格和特点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风格和特点 学院: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摘要】 文章通过探究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小提琴、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的风格特点,来总结浪漫主义时期的总体音乐特征。浪漫主义时期钢琴音乐风格可以归结为民族性、情感化、个性化、标题性、新精神这五点;小提琴的演奏风格顺应了浪漫主义时期的大体趋势,表现形式有了很大的突破;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在交响音乐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交响音乐变得更加有震撼和亲和力。 【关键词】浪漫主义音乐钢琴小提琴铜管乐器 【正文】 19世纪初,西方音乐中浪漫主义风气逐渐成为时代的主导,在音乐史从此后的一百余年被称作浪漫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音乐风格自由奔放,大胆热情,艺术大师层出不穷,是西方音乐史上最辉煌灿烂的一页。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不同于之前的古典主义音乐及更早的巴洛克时期音乐,这个时期强调用个性化语言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感受,此外对大自然景物的表现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音乐中民族民间的内容和情感更加丰富,并且在体裁和表现形式上都有很大创新,这四点可概况为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征。贝多芬、罗西尼等人开创了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先河,初期阶段的音乐家有舒伯特、柏辽兹,门德尔松、舒曼和肖邦等人进一步完善了浪漫主义音乐,柴可夫斯基和李斯特更是将浪漫主义音乐推到顶峰,施特劳斯等人的作品则属于浪漫主义晚期了。 一. 浪漫主义时期钢琴音乐特点 浪漫主义时期是一个注重自我表现、抒发作曲家个人思想与情感的时代,尤其本时期的钢琴音乐不论在题材、体裁还是创作手法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广度,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钟爱钢琴音乐的创作与表现,与西方音乐史的其他几个音乐分期纵向比较,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音乐具有民族性、个性化、情感化、新精神和标题性的五大特征,并不约而同的形成了特有的作曲家群体、流派和代表,这是以往的音乐历史分期所不可替代和比拟的。 肖邦、李斯特、拉赫玛尼诺夫、德彪西等都开创了钢琴音乐的新风格和新的创作理念;舒曼、舒伯特、勃拉姆斯、沃尔夫等音乐家艺术歌曲中的钢琴伴奏也开创了钢琴音乐新的伴奏织体和写作意识。还有音乐瞬间、无词曲、夜曲、前奏曲、狂想曲等浪漫主义时期的各种

《共和国音乐史》笔记

《共和国音乐史》笔记 1986年,中共中央书记处决定编写出版一套《当代中国丛书》,有很多卷,时间范围是1949年至1989年,这30年中国各个领域,各省、各直辖市、各个自治区都有一本,如《当代中国的西藏》、《当代中国的钢铁》、《当代中国的音乐》等。当时由李焕之(中国音协主席)主编,居其宏为编辑部主任。中共中央在编辑这套大型丛书的时候,以“不虚伪,不掩过”为其精神,实事求是。 对于音乐观念、音乐思潮的看法,众说纷纭。而有些观念几乎没人探讨过,如1956年音乐界对贺绿汀先生的《论音乐的创作于批评》这个大的事件,在居其宏《新中国音乐史》出版之前,没有人做过探讨,没人公开谈论过这个问题,包括马思聪《曲目演出讨论》、汪立三的《冼星海的交响音乐创作》、李林《资产阶级音乐思想》、钱先生的巴柏奇等在当时比较有影响的著作都没有做过相关探讨。 1989年至1992年,新潮作曲家纷纷出国,如谭盾、叶小刚、瞿小松、陈怡、许舒亚等。居其宏认为这三年音乐观念突然转变,应该单列为一个时期,为改革开放后的音乐回流时期。 学术背景与体例 《共和国音乐史》讲述了60年来的各个历史阶段,我国音乐家的音乐创作与音乐表演、音乐理论与批评、高等音乐教育等各个主要专业音乐领域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及其主要成就和历史经验按照历史递进的顺序把它记录下来。 《新中国音乐史》两个重点:音乐创作与音乐思潮,音乐教育与音乐表演比重较小 《共和国音乐史》对《新中国音乐史》进行的增删和改写: 1、以音乐创作为重心、削减理论及思潮比重 2、缩编结构,增加新世纪和台港澳内容 3、对过分个人化的评价和观点做不同处理 4、删去所有图片,附列74条谱例 5、为教师增配多媒体课件 6、增设思考题

中西方音乐史学习心得体会

中西方音乐史学习心得体会 任何东西的学习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要讲究其方法。很多同学认为学中西方音乐史只要多背多看即可,但这样的学习方法效率极其底下,容易产生枯燥和乏味感。背只是作为应试其中最后一个环节,而我们要学的最终目的是关于怎么答题,整体的思维框架以及怎么提高学这门专业的效率。 要想建高楼大厦,根基最重要,没有根基再怎么学习,也是在打一场无把握的仗。许多同学书买了不少,翻了一遍又一遍,把他书合上,问个问题让他从头到尾详细的回答下,结果就只会吱吱唔唔的瞪着老师。那到底应该怎么学呢? 首先,当我们拿到书时,先翻看,不求背,混个眼熟,就是把本科期间短暂学过的中西方音乐史重新拾起来。前一遍只要求这样,利用一个星期,把书基本看完。 其次,我们要做到分节分段把握局面,简单的说,这时要注意划分课文内容层次,着重掌握这段时期的大体历史背景和客观书本音乐史实。在这里给所有考生提个醒:在掌握音乐史基本内容的时候,千万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一定要分层次去记。比如周代,人文思想如何?宫廷音乐怎样?民间音乐怎样?器乐是什么?对应的乐律又是怎样等等。这样你再遇到下一个朝代,你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这一时期的人文背景,宫廷音乐,民间音乐,乐律乐器,和前代又有什么不同

等等。慢慢的你就会形成知识点的框架和结构。西方也是同样的道理,但是所不同的是,可能西方更零散。比如说中世纪音乐,我们应该先了解其人文背景,大体的时间段,这一时期主要以宗教音乐为主,没有涉及到器乐。我们所要掌握的就是关于宗教音乐的发展,其中宗教音乐中涉及到记谱法,复音音乐的发展及其变体等等。把宗教音乐作为一个箩筐,另一个大的箩筐便是中世纪末世俗音乐的发展,有哪些体裁,要条理清晰的去看。那么这样的记忆在无休止的重复养成习惯之后,自然而然,还是那句话你就会找到一个整体的框架,我们记东西也就如鱼得水了。 要记得东西太多,而你不去迈出第一步,那么你是没有资格去埋怨的。以前我也是很头疼从古典开始,尤其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如同蚂蚁一般多,记人名都犯愁,何况再去记他们的作品,记作品就算了,还要记每个作曲家的风格,创作特征。这是我当时在还没有真正去实施行动之前的胆怯,但是当你执着的真正深入的时候,你会找到一系列的方法去实施和解决。第一,学术界一般把浪漫主义分为三个时期,早期、民族乐派和晚期。那么早期有哪些作曲家呢?民族乐派呢?以及晚期有哪些作曲家?分层次的去记。第二,当我们大概的了解哪些音乐家的时候,我们就要深入去了解每个作曲家的思想,作品和音乐特点,这时候我们也要一如既往的做好分类去记,一般每个作曲家记分四个方面记:简单的生

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8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练)新人教版必修3

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 【基础达标】 1.德意志音乐家贝多芬的晚期作品,是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其中表达反对封建专制,歌颂资本主义思想感情的代表作品是: A.《英雄交响曲》 B.《蓝色的多瑙河》 C.《卡门》 D.《时代在改变》1.【答案】A 【解析】《英雄交响曲》是为拿破仑而作,到处洋溢着贝多芬向往自由,向往革命的精神,故选A项。 2.贝多芬用音乐全力颂扬“人有权决定自身命运”这一时代理念。据此判断,贝多芬的作品体现的时代主旋律是:A.启蒙时代的自由精神 B.工业时代的自由主义 C.古典主义的悲剧情结 D.现实主义的批判意识2.【答案】A 【解析】“人有权决定自身命运”强调个人的自由和解放,体现了启蒙时代的自由精神,故A项正确。 3.他是伟大的奥地利音乐家,其作品具有浪漫主义特色,被誉为“圆舞曲之王”。据此判断这位音乐家是: A.贝多芬 B.威尔第 C.施特劳斯 D.比才3.【答案】C 【解析】施特劳斯被誉为“圆舞曲之王”,作品旋律优美,节奏轻快。 4.1956年,美国歌手“猫王”录制的唱片《伤心旅馆》创造了唱片销售新纪录,并赢得了国际声誉,一时间摇滚乐时髦起来。摇滚乐切合了美国民众的何种心理诉求: A.大众对经济危机的苦闷 B.军人对侵越战争的反感 C.老兵对二战的感伤 D.青少年对现实的反叛4.【答案】D 5.The Beatles即披头士,是一支成立于1960年的英国著名摇滚乐队,他们服饰怪异,使用乐器简单、随意,节奏“离调”,以反叛的形象表达他们对传统理性的否定。这一艺术风格属于: A.理性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5.【答案】D 【解析】服饰怪异,乐器简单、随意,节奏“离调”、反叛的形象均是现代主义常见的特征,所以选D项。

电脑音乐制作教学大纲

《电脑音乐制作》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660209 学分:4 总学时:48 课程开设院(系):音乐系 适用专业:音乐教育、音乐表演 前期课程:《乐理》、《和声》、《视唱练耳》、《曲式与作品分析》、《即兴伴奏》、《歌曲作法》等。 二、教学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音乐教育专业和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一门实用性、技能型课程,学生通过学习初步认识电脑音乐,了解电脑音乐制作系统、电脑音乐及MIDI的由来、MIDI信息与MIDI标准、MIDI音乐系统的特点;利用Over ture、作曲大师等乐谱排版、运用制作软件——Band in a box、作曲软件——Cakewalk sonar 8及掌握数字音频、录音技术---Nuendo 4.3、Cool edit pro 2.2 等专业软件,掌握录音与合成过程,全面接触“从乐谱到音响”、“从音响效果到音响产品”知识和要领,为将来从事音乐行业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具备一定MIDI制作、音频录音、编辑合成音乐、乐谱排版的能力。 (二)能力目标 认识电脑音乐,了解电脑音乐制作系统、电脑音乐及MIDI的由来、MIDI信息与MIDI标准、MIDI音乐系统的特点;利用Over ture、作曲大师等乐谱排版、运用制作软件——Band in a box、作曲软件——Cakewalk sonar 8及掌握数字音频、录音技术---Nuendo 4.3、Cool edit pro 2.2 等专业软件,掌握录音与合成过程,全面接触“从乐谱到音响”、“从音响效果到音响产品”知识和能力。 四、教学方法 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操作紧密结合、利用具体练习过程,分阶段、有易到难的形式,通过演示、讲解、示范、点评、作品练习等方法开展教学。 五、考核方法 考试内容:1)开卷:为规定、自选歌曲创作的MIDI伴奏音乐与人声录制片段各一首;乐谱排版。 2)闭卷:给音频素材加以编辑、效果处理,并分别转成Mp3,Wave等格式的音频文件;音乐风格编曲等。 考试用百分制记分。(60分为及格,76-85分为良好,86-95分为优秀;平时成绩占50%,期终考试成绩占50%)

中西方音乐史背诵讲义

中国部分 一、远古、夏、商 1、河南舞阳贾湖骨笛 七音孔和八音孔骨笛18支,保存最完整七音孔吹出河北 民歌《小白菜》,距今7920年,音乐考古历史8000年 2、远古及夏商的乐器类型 ①贾湖骨笛②河姆渡骨哨③河姆渡古土员④孙家寨彩陶盆 3、古文献中关于音乐起源的观念 ①巫术说②娱情说③模仿说④劳动说 二、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 1、六代乐舞 西周鼎盛,杨荫浏分类六代乐舞、小舞、散乐、四夷之乐和宗教性乐舞 黄帝《云门大卷》、唐尧《大咸》(也称《大章》)、虞舜《韶》、夏禹《大夏》、商汤时期的《大濩》以及周武王时期的《大武》2、西周的音乐教育(目的,对象,意义) 礼乐制度,周公,基本类容(①规定用乐的等级②规定伴随礼的乐舞是雅乐) 目的:巩固奴隶主阶级在等级制社会的地位。钟磬被视为身份和权利的象征 3、汉乐府的领导人﹑官职 ①李延年,汉代宫廷音乐家 ②蔡文姬,《胡笳十八拍》 4、十二律律名 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5、“八音”分类法 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6、曾侯乙墓出土曾侯乙编钟 7、儒、墨、道三家音乐观点 儒:主张礼乐思想,提倡音乐,“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强调音乐社会功能 墨:“非乐”思想,反对音乐,劳民伤财 道:老子“大音希声”庄子“清静无为”“无言而心悦”分音乐“天籁”“地籁”“人籁” 8、儒家音乐美学著作《乐记》 《乐记》成书于西汉,但其思想资料来源于先秦诸子言乐事者。强调音乐与政治、音乐与社会的密切关系。 第三章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 1、相和三调:艳—曲和解—趋或乱 2、《碣石调·幽兰》谱式:文字谱 3、古琴七弦十三徽形制的确立 南北朝通过琴演奏 4、《广陵散》古琴曲 5、《声无哀乐论》作者嵇康第四章隋唐、五代时期的音乐 1、宫廷燕乐:二部伎名称:立部伎、坐部伎 2、梨园:专习法曲,乐器演奏,御用歌舞 教坊:宫中管理音乐歌舞和训练培养乐工 3、古琴减字谱:唐人曹柔 4、法曲:《法显传》、《霓裳羽衣曲》 第五章宋元时期的音乐 1、瓦子:也称“瓦舍”“瓦肆”以娱乐为主要内容的商业及重点 勾栏:瓦子中用栏杆或巨幕隔成的艺人演出的固定场子,表演各种民间技艺。 2、姜夔:《霓裳中序第一》《凄凉犯》《醉吟商小品》自度曲《杏花天影》《扬州慢》 3、唱赚的曲式 前有引子,中间若干曲牌连缀,后有尾声 4、诸宫调 由韵文和散文两部分组成,为中国戏曲艺术的成熟奠定了基础。 5、元杂剧的音乐(北曲) 一本四折,《窦娥冤》《拜月亭》《墙头马上》《西厢记》 6、陈旸《乐书》中国历史较早一部带有音乐百科性质的音乐著作 芝庵《唱论》我国现存最早的戏曲声乐论述 7、《潇湘水云》郭沔 第六章明清时期的音乐 1、南戏四大声腔 海盐腔、余姚腔、戈阳腔、昆山腔 2、昆山腔的改革者魏良辅,以昆山腔为基础,吸收“戈阳腔”“海盐腔”音乐和“北曲”的唱法成“昆腔” 3、梆子腔代表剧种:秦腔,晋剧,河北梆子,豫剧 皮黄腔:徽剧、汉剧、京剧、粤剧和湘剧、赣剧 4、华秋苹琵琶谱:是我国第一部正式刊行的琵琶曲谱集 5、《神奇秘谱》朱权 6、朱载堉“十二平均律” 将一个纯八度的振动体长度均匀分为12等分的“十二平均律”原则,音乐文化史上最早出现。 第七章 20世纪初的新音乐文化 1、学堂乐歌的概念(简答) 随着新式学堂的简历而兴起的歌唱文化。 历史意义 ①、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贡献了一批早期的优秀声乐作品,开“新音乐”创作之先河;②、使“集体歌唱”这一歌唱形式深入人心,为后来的群众歌咏运动打下了基础; ③、通过乐歌的传唱和学校音乐教育,西方基本音乐理论和技能开始系统地、大范围地在中国传播;④、培养了中国近代音乐史上最早的一批传播和创建、发展学校音乐教育的人才,为后来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沈心工:《黄河》、《从军歌》、《爱国》《革命军》、《美哉中华》 顺祝亲们期末考试顺利及格 1

西方音乐史介绍

《西方音乐史及名曲欣赏》 一、授课内容:音乐是社会文化生活的产物,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化生活制约着它的发展。然而,音乐又是人类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精神展示的特殊思维方式,是一种人们相互交流情感和心灵感应的手段。“西方音乐史”是指欧美音乐文化的发展历史,从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音乐到二十世纪初的欧美传统音乐,横跨了约二千四百年的历史进程,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方音乐史及名曲欣赏》介绍自巴洛克音乐至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的西方音乐发展概况,着重讲述各历史时期、各艺术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他们的代表作品,从社会及音乐艺术演变轨迹来对代表作品进行分析,从作曲家的音乐观念和性格特征来看对其创作风格的影响,进而使学生对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程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对著名作曲家及其作品有一个正确认识,逐步提高对音乐艺术的鉴赏力。 二、授课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课堂授课方式,包括:分析音乐艺术的发展轨迹、介绍作曲家的创作背景、欣赏作品的CD名碟、观看作品的VCD演奏实况、观看著名作曲家、指挥家的生平传记、观看著名歌剧音乐剧等,另外,组织学生课上对有关授课内容进行讨论。 三、考试方式:共有三个部分:平时成绩(课上讨论、对作品的感受文章)、简答题和论述题。 四、课时、学分:每周两课时,两学分。

五、参考书: 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1、《西方音乐史》(教材)朱秋华北大教材出版社2000年12月 2、《西方音乐欣赏》约瑟夫·马克利斯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12月 3、《音乐欣赏普及大全》张虔、景作人宝文堂书店出版1989年8月 4、《十九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史》保罗·亨利·朗格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2年9月 5、《音乐欣赏》罗伯特·希柯克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年4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